《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1.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教学系统设计有什么不同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次:(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最初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教材、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作产品来进行设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多指课堂教学,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习者,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这里所指的系统特指比较大、比较综合、比较复杂的教学系统,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

3.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

当代学习理论分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在教学中采用小步子呈现教学信息,当学习者出现正确反应时应及时予以强化。

行为主义学派重视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外显行为与强化的思想,以及尊重学习者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策略。

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应该按照信息的心理加工顺序准备教学活动。

4.建构主义的主要内容建构主义所持的知识观是主观主义的,即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主观建构(1)和教学结果,并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递策略。

(2)细化理论:早提出者是瑞格卢斯,它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了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宏策略,该理论的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如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学说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等。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以下为陶江伟一、概念题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编写学习目标ABCD模式:为了便于记忆,研究者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u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到达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到达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4、媒体内容:是指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感官产生有效刺激的符号成分。

具体包括:画面资料、画面组合序列、教师的活动、语言的运用、刺激的强度等内容。

5、随即进入教学策略: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6、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定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广义〕何克抗的定义,指个体关于特殊只是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侠义〕7、学习需要分析:它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9、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课程代码262290)一、名词解释1、系统方法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3、认知发展4、学习风格5、学习需要分析6、教学策略7、支架式教学策略8、最邻近发展区9、抛锚式教学策略10、研究性学习11、“先行组织者”12、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二、简答题1、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论。

2、简述梅格卢斯的细化理论。

3、简述克内克的学习风格研究中对学习者的情况分析,举例说明。

4、简述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

5、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

6、简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7、简述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原则。

8、简要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特点。

9、试述教学设计的定义,并简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0、简要叙述网络教学评价的过程。

11、应如何理解教学设计的定义,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12、简述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

13、简述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14、简述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

15、简要说明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

17、简述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

18、简述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步骤。

19、请简述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并说明其基本教学过程。

20、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以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过程为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模式。

21、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为什么以学习理论的发展作为依据,是怎么划分的?22、简述维果斯基的 "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并用它解释自主学习中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23、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4、简述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含义及其区别。

三、论述题1、试述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与设计内容。

2、试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结合所学内容,归纳总结网络课程/课件脚本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流程。

4、列举某一“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说明其特点及其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

5、结合你的实践经验,试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复习提纲(20XX年6月)|一、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设计的定义是什么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3、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1、分析教学目标2、确定教学策略3、进行教学评价4、教学设计应用在哪些领域试举例说明。

?教学类型(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1、多媒体(网络)课件2、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2、专题学习网站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3、网络课程4、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 4、专业资源库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目标的定义是什么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是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在教学活动实施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分类的代表性理论有哪些3、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1)分析教学内容(2)分解目标层次(3)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一)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对象(audition)、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s)、标准(degree) Ex:(“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15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二)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法(三)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法4、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类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5、教学内容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知识点的分析:①依据知识点的内容属性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②依据知识点的教学需要考虑媒体的选择和使用③依据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和联系形成知识结构④以知识点为单位检测教学目标6、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二维层次模型的内涵,能结合具体问题分析理解。

教学论复习题含答案

教学论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A、组织者B、引导者C、传授者D、合作者3、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结构。

A、文科课程B、理科课程C、综合课程D、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4、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A、情感与态度B、合作与交流C、经验与体验D、技能与操作5、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远、()、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A、评价过程系统化B、评价方法多元化C、评价过程简单化D、评价方法优化法6、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A、数据与整理B、推理与证明C、方法与语言D、计算与估算7、在各个学科中,《标准》按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个学习领域。

A、实践与综合应用B、分析与综合应用C、推理与综合应用D、操作与综合应用8、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A、技能B、试验C、操作D、交流9、课程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四个方面。

A、技能与技巧B、方法与过程C、情感与态度D、合作与交流10、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学段中的目标要求。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11、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A、式与方程B、数与式C、图形与位置D、探索规律12、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

A、组织者B、传授者C、探索者D、分析者13、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足额生的(),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A、生活习惯B、学习习惯C、生活经验D、分析习惯14、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系统复习资料(第2部分)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教学系统复习资料(第2部分)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教学系统》第二部分复习练习资料一、选择题1、微课程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B)(p102)A、乔纳森·伯尔曼B、戴维·彭罗斯C、布卢姆D、亚伦·萨姆斯2、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B)(p107)A、10分钟以下B、10~15分钟C、15~20分钟D、20~25分钟3、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是(C)(p108)A、教学分析B、教学设计C、教学视频D、教学课件4、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C)(p110)A、认知主义学习理论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5、以下哪一项是教学起始阶段的重要任务?(B)(p119)A、制定教学方法B、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C、安排教学内容D、教学反思6、以下活动属于微课的整体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教学设计阶段的是( C )(p121)A、确定教学目标B、确定教学内容C、制定教学策略D、ppt课件的制作7、以下哪一个选项是微课制作的核心阶段?(D)(p122)A、教学分析阶段B、教学设计阶段C、教学评价阶段D、教学开发阶段8、在微课体系中,课程的最小组成单位的是( C )(p123)A、章B、节C、知识点D、学时9、在教学语言的构成中,以下属于特殊语言技能的是( B )(p156)A、语音和吐字B、言简意赅C、音量和语速D、语法10、在教学语言的构成中,以下属于基本语言技能的是( A )(p155)A、语音和吐字B、言简意赅C、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D、有节奏感11、一节课采用何种板书形式主要取决于(C)(p160)A、教学对象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策略二、填空题1、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知识传授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程,通过网络在课前完成。

(p105)2、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的传递,第二阶段是吸收内化。

(p108)3、由一定的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学活动就构成了特定的教学模式(p108)4、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共28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2、系统方法:3、认知结构:4、学习需要:5、认知发展:6、学习需要分析目的:7、认知策略:8、教学媒体作用:9、媒体内容:10、生成型教学策略:11、替代型教学策略:12、先行组织者:13、掌握学习教学策略:14、学习策略:15、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16、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17、支架式教学策略:18、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19、认知工具:2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21、信息化学习环境及特征:22、有意义学习:23、“整合协调”策略:24、发现学习的特点:25、引导性材料:26、绩效技术:27、学习绩效:28、教学绩效:二、填空题(共51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2、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理论基础是:(、、、)。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

4、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 、、、和)。

5、ID 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三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三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

6、教学系统包含了(、、和)等四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系统的()结构。

7、ID1的代表性模式应推肯普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需着重解决(),要适当安排()。

8、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和();而在ID2中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与()。

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 )和( )的综合。

10、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

11、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和(),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教育技术复习资料一、教育技术的含义(一)教育技术概念"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这一定义可以分解为:两种手段--理论和技术;两个对象--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五项任务--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两种形态--理论和实践。

从本质上说,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观念形态);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技术。

(三)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和区别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有着天然的渊源,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教育技术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

如前所述,教育技术中所指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观念形态)两大类。

有形技术主要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往往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表现出来,既包括我们通常说的传统媒体,也包括现代媒体。

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等。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

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

XX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试卷

XX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试卷

XX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试卷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共H题,总分值n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下面哪些属于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A)(1分)A.软件B.人才培养方案C.课程大纲D.专业课程设置2.“细化理论”的提出者是(C)β(1分)A.加涅B.史密斯C.瑞格卢斯D.梅瑞尔3.哪位教学设计专家提出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突出了教学设计的设计本质(C(1分)A.杜威B.加涅C.帕顿D.迪克4.ID2的代表性模式是(D)(1分)A.瑞格卢斯模式B.梅瑞尔模式C.加涅模式D.史密斯・雷根模式5.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可被认为是(C)(1分)A.理论学科B.基础研究C.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D.尚未形成学科6.提出引起条件学习的一些基本机制:习得律、泛化、分化(辨别)的是哪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C)(I分)A.桑代克B.斯金纳C.巴甫洛夫D.华生7.教学系统设计关注理解和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八)(1分)A.促进学习者学习C.促进收益B.提高培训实效D.发展教师专业水平8.(A)是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已经确定的目标(或工作要求)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工作)现状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折方法。

(1分)A.内部参照分析法B.外部参照分析法C.内外结合参照分析法D.绩效分析法9.遗忘曲线是由哪一位心理学家发现的?(D)(1分)A.巴特利特B.凯勒C.华生D.艾宾浩斯10.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B)。

(1分)A.系统论,哲学,传播理论,教学理论B.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C.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传播论D.系统论,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传播理论11.奥苏贝尔将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称为:(C)(I分)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需要内驱力二多选题(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共28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2、系统方法:3、认知结构:4、学习需要:5、认知发展:6、学习需要分析目的:7、认知策略:8、教学媒体作用:9、媒体内容:10、生成型教学策略:11、替代型教学策略:12、先行组织者:13、掌握学习教学策略:14、学习策略:15、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16、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17、支架式教学策略:18、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19、认知工具:2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21、信息化学习环境及特征:22、有意义学习:23、“整合协调”策略:24、发现学习的特点:25、引导性材料:26、绩效技术:27、学习绩效:28、教学绩效:二、填空题(共51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2、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理论基础是:(、、、)。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

4、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 、、、和)。

5、ID 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三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三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

6、教学系统包含了(、、和)等四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系统的()结构。

7、ID1的代表性模式应推肯普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需着重解决(),要适当安排()。

8、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和();而在ID2中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与()。

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 )和( )的综合。

10、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

11、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和(),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的特点: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性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新性(1)设计活动是一种理论的应用活动,这就决定了教学系统设计必须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2)高度抽象的理论和具有丰富情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距离,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理论不可能预见所有的问题,实现生活中的问题有时会需要创新性地运用理论,甚至对理论进行改造、扩充、重构,以适应原有理论未能预见的新情况和新问题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1.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2.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3.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4.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行业培训、远程教育、教学软件和教学材料开发等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层次: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传播理论简述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1.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说明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2.传播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动态的相互联系,并告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传播过程。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总复习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总复习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总复习命题点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对教什么(课程、内容)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的策划设计过程。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最主要工作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进行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实施方案,通称“教案”。

命题点二教学设计的原则(一)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系统理论。

其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的“内核”,系统理论构成教学设计的“形式”。

不管从理论还是现实来看,教学设计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学设计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手段、评价等各种因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协调各种因素,发挥它们的整体效应。

(二)目标性原则这是指教学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

布鲁姆等人认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类。

可见,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目标的单一性,建立包括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思维目标、情意目标在内的立体化的教学目标群。

当然,有些目标是无法通过某一堂课的教学就达到的。

(三)程序性原则这是指教学设计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流程,将教学内容进行巧妙构思,组织成一系列的逻辑环节或层次序列。

一方面,教学层次的展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另一方面,教学层次的展开应与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基本一致,做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四)反馈性原则教学设计既要以了解和研究学生为基础,又要根据教学目标分类细目,设计课堂提问、板书、演示及形成性目标测试练习,以通过测试进行教学效果反馈。

(五)具体性原则教学设计过程也许有一定的模式,需要按一定的流程进行,但教学设计的实际工作并不一定会按既定的流程进行。

因为,教学总是根据特定的对象,由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环境、过程中实施的,因此,每一次的教学设计都是特定的,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具体的。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整本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整本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第二版)1. 教学系统设计在教育技术学中的作用美国学者伊利(Donald P. Ely)在谈及教育技术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时,曾经言及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三条历史线索,其中之一即为教学系统方法。

正是由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系统方法的引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才开始了历史转折,一批心理学家才为教育技术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系统化设计教学,并逐渐把教学系统设计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核心。

2.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第一节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假设教学设计专家罗伯特·加涅(Robert M. Gagné)在其著作《教学设计原理》一书的开始讨论了教学设计的若干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成为教学系统设计立论的前提,并且已经为人们广泛认可。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包含两层意义:(1)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2)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

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直接目的,而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则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指向。

二、系统设计的教学能够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个体发展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两方面。

学习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学习的目的。

教学系统设计通过帮助学习者的学习来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

三、教学设计有许多阶段,而阶段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对应于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

一般来说,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四、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系统观要求以系统论的观点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系统观指出,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学习者。

它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要求,又要考虑学习者已有的准备状态,力求所设计的教学从最恰当、有利的位置起步。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复习资料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概述名解:1.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来计划和安排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和各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一种计划过程或操作程序。

2.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对生物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等加以整合,做出对教学的整体规划、构想和系统设计,形成一种思路,对一系列具体操作层面的教学事件做出整体安排,形成一个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

知识点: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简答,小标题+简单描述)1.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理论说明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揭示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3.学习理论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理论的研究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

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必要性:教学设计的目的决定了其必须要充分了解人类学习本质与学习形成机制。

4.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科学是“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总称。

系统科学理论可以归纳综合为三个基本原理,即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理原理。

系统方法是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具体地说,即从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学生、目标、策略和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组成要素。

三、传统面授教学、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的比较第二章中学生物学课程前端分析名解:起始能力:又称初识能力或起点能力,是学生在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习题集附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习题集附答案
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期望值的参照系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收集方法也略有差异。相对来说,内部参照分析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但却无法保证机构内部目标的合理性,该目标的设定与社会实际要求是否相符不够关心;而外部参照分析方法,操作上比较难,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却能保证所定目标与社会需求直接发生联系,因而有其合理性。因此,为避免教学活动与社会要求脱节,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需要结合起来使用。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设计研究常用的方法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2.谈谈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区别。
(5)按评价的功能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_________ 和总结性评价。
2、名词解释
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
3、简答题
(1)如何制定教学策略?它有哪些原则?
(2)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有哪些种类?
(3)简述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的五项工作。
第五章学习环境的设计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论性学科,同时它主要对教学本质与规律的认识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即要联系实际,要用它来指导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所以这种理论是属于描述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而教学设计本身并不去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它只是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条件、方法、评价··..)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换句话说,它是介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或中间环节,是规定性而非描述性的。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第八章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填空):操作练习,个别辅导,咨询方式,模拟演示,问题求解。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系统的组成(填空):CAI系统的硬件,CAI系统的软件,课件
3.常见的课件类型(填空):框面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
4.多媒体的概念(名词解释):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的代表人物(填空):斯金纳、布鲁纳、乔纳森
4.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的基本观点(简答):
①.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的获得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合和联想,而强化则是促进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注重外部环境的作用,强调在刺激-反应过程中的强化的必要性。
4.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填空):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分类填空:知识 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ABCD编写法(简答):
ABCD编写法基本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
①对象A(Audience):及指需要完成行为的学生,学习者或教学对象。
一般过程:
①前期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②教学目标的阐明:ABCD编写法;内外结合编写法;三维目标的编写法。
③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顺序;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④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⑤方案编写与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表格式和记叙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方法 观察、调查、作业分析、测验 经常性测验、作业分析、日常观察 考试或考查
作用 查明学习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 确定学习效果 评定学业成绩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一、填空题2.传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3.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4.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

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5.巴纳西强调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提出了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加涅教学设计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7.__梅瑞尔__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的阐释:“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cience-baed-technology)。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__学习经验__和__学习环境_。

8.教学设计是运用_系统方法__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__教学目标__,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__评价__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__修改__的过程10.1900年__杜威__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12.20世纪90年代,__建构主义学习理论__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

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3.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属于以__产品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4.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等属于以__系统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5.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属于以__课堂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6.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__特定功能__的有机整体。

17.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复习资料一、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概述A、教学系统设计(乌美娜):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B、教学系统设计的5个基本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以多种理论为基础。

教学设计是一个应用的和解决定向的领域,它需要应用许多基础理论作为制定决策的依据。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不是少数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是建立在已被实验研究所证实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些科学理论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

2、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促进其发展,而教学设计作为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其目的也指向学习者个体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二是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

3、教学系统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连接科学”,是一种按照学习科学与教学科学的原理,为了学习目标的实现而对教学进行规划的技术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必须遵循设计的规则和程序。

4、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目的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规划教学活动,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

教学系统设计既是教学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

5、教学系统设计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协作活动。

绝大多数的教学设计项目需要具有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有时甚至还需要用户对象的参与。

C、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模式1、学习需要分析。

它的目的是要揭示学习需要从而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并辨明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同时还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实质是分析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它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并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

3、学习者分析。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4、学习目标的阐明。

就是要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并使他们具体化。

也就是要编写一系列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然后把他们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

5、学习评价。

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是通过搜集、分析和描述各种有关资料,并将实际表现与理想目标对比,以便对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6、教学策略的制定。

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组合型,即针对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灵活的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与学的可行性,通过教与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合形式等的有机组合,实现优化和整体功能的系统性。

7、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教学媒体对于促进完成教学目的或教学目标所具有的特性和教学功能,来选择和利用媒体,是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

8、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进行教学评价主要包括:确定判断质量的标准;收集有关信息;使用标准来决定质量。

D、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模式(系统分析模式、过程模式、目标模式)与一般模式的关系二、前端分析与学习目标设计A、需要:指事物的目前状态与所希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

B、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C、学习需要的3个基本方法1、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1)定义:是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以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或工作要求)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工作)现状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2)数据收集的方法①按照形成的指标体系来设计测验题、问卷或观察表,然后通过分析试卷和问卷以及观察记录直接从学习者处获取信息。

②根据指标体系,分析学习者近期的测试成绩、产品合格记录等相关的现成材料。

③召开教师等有关人员的座谈会或对他们作问卷调查,按形成的指标体系询问学习者目前的状况。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1)定义:这是一种根据机构外社会(或职业)的要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习者学习的现状,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揭示的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社会实际要求存在的差距,特点是以社会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超前性,需科学预测)为准则和根本价值尺度来检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教育、教学的目标。

(2)收集数据的方法①对毕业生跟踪访谈、问卷调查,听取他们对社会需求的感受,以及工作后对学校教育或培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从中不仅获得关于社会期望的信息,也获得学习者现状的信息。

②分析毕业生所在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记录,了解他们对职工的要求和对毕业生的评价,获得工作需要和对教学的改进信息。

③设计问卷发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得到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信息。

④现场调查,深入到工作第一线,获得对人才能力素质要求的第一手信息。

⑤专家访谈,了解专家对社会目前及未来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信息。

3、内外结合学习需要分析法根据外部社会要求调整修改已有的教学目标,并以修改后目标提出的期望值与学习者现状相比较找出差距。

D、教学内容分析的6个方法1、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点。

例如:一个国家的省市名称可按地理区域的划分来归类。

2、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教学内容的分析。

图解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括教学内容的一套图表或符号。

3、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这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即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必须具有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依次类推……4、信息加工分析法由加涅提出,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这种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教学内容。

5、使用卡片的方法是将教学目标和各项内容要点分别写在各张卡片上,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安排,经讨论修改后,再转抄到纸上。

主要特点是灵活,便于修改及调整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另一特点是形象直观,便于讨论时交流思想。

6、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是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

一般步骤:抽取知识元素──确定教学子目标;确定各个子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作出目标矩阵;利用目标矩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

E、为什么学习需要分析、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构成了前端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模式中,学习需要分析处于教学系统设计的第一环节;基于对学习需要的分析,教学系统设计人员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而学习者学习需要的满足除了需要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外,学习者自身知识水平与学习风格也影响和制约着学习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因而对学习者的分析也成为教学系统设计前端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F、五要素目标表述法(写例子)加涅认为一个较为准确的学业行为目标必须说明怎样去观察一个业已习得的教学结果。

他所说的学业行为目标即学习目标。

加涅认为,学业行为目标中必须包含:学业行为的情景;习得能力的类型;学业行为的对象;运用习得能力的具体行为;与学业行为有关的工具、条件或限制。

按学习结果的不同分类,加涅选用了九个不同的“习得能力动词”,分别代表智力技能的五种形式和其他四类学习结果。

如何把课程的教学要求改写成“五要素学业行为目标”,这同确定教学要求所期望的学习结果有直接关系。

下面分别对五类学习结果的学业行为目标编写进行举例说明。

先看智力技能的五种形式(在下面的例子中,分别以S、V、O、A、C表示情景、能力动词、对象、行动、限制五要素)1、智力技能(1)辨别:[S]呈现画有三架飞机的图片,让学生[V]辨别,[A]指出其中一架形状与另两架不同的飞机。

(2)具体概念:[S]在一组几何体当中[V]确认[O]锥体,[A]把它选出来。

(3)定义概论:[S]提问什么是“惰性气体”时,学生[A]用定义和例子[V]归类[O]氮、氖等惰性气体。

(4)规则:[S]给10题简单除法题(被除数为三位数,除数为1位数的整数除法)(abc/d)[V]演证[C]不用任何计算工具,[A]写出商。

(5)高级规则(解决问题):[S]给出一项工程的已知数,[A]口头[V]说出工程时间与建筑工人数量之间的关系式。

2、认知策略[S]给学生10个记忆项目,学生[V]采用[O]关键词记忆法,[C]不借助任何工具,在30秒之内[A]记住这些内容并保持至少两天。

3、言语信息[S]口头提问,要求学生[C]不看参考材料,[A1口头或书面[V]陈述[O]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4、动作技能[S]给学生一个皮下注射器,让学生[A]刺准静脉执行[O]静脉注射,[C]误差小于二十分之一。

5、态度[S]在有朋友吸烟的场合,[V]采取[O]不赞成的态度,[A]拒绝接受别人敬烟。

G、ABCD法(写例子),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audience)、学习的具体行为(behavior)、限制条件(condition)、行为的标准(degree)。

1、A—对象(Audience):指目标所指向的对象。

学习目标的表述中应该明确指出目标所指向的对象,例如“大学一年级新生”、“参加在职培训的高中数学教师”等。

有的学者还主张在学习目标中要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2、B—行为(Behavior):指表明学习的具体行为。

在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中,实际的行为及其结果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

它说明了学生通过学习所能够完成的特定而可观察的行为及其内容。

描述行为及其结果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表述行为的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用来说明学生的行为结果或学生所做的事情。

3、C—条件(Conditions):指行为出现的条件学生在证实其相应的行为及其结果时,总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学生证实其终点行为时,我们常提出相应的限制条件。

行为的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因素:①环境因素(气温、光线、地点、噪音等)②人的因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学生独自完成等)③设备因素(设备、工具、图纸、计算器、说明书等)④信息因素(教科书、笔记、资料、图表、词典等)⑤问题明确性的因素(为证实学生的行为表现,提供什么刺激条件以及刺激的数量如何等)4、D—标准(Degree):指可接受的行为水平行为的标准是指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