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
1.概述: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化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结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
(乌美娜,1995)2.特征: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应用系统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必须关注教学中的任务或问题,是一个完成任务或问题解决的过程。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
环境和条件,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4. 程序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为具有联系的小步子,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因人而宜自定步调,学生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降低错误率5.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原则1)规定目标:将教学期望明确表示为学生所能显现的行为,—可观测的反应;2)经常检查: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复习和修正,保证能够适当地形成预期的行为;3)小步子和低错误率:将学习材料设计成一系列小单元,使单元间的难度变化比较小,达到较低的错误率;4)自定步调: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速度;5)显式反应与即时反馈:课程中通常包含频繁的交互活动,尽多地要求学生作出明显反应;当学生作出反应时应立即给予反馈;6. 认知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懂得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得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发生联系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的知识元认知策略:关于如何“学会学习”的高级认知策略,包括检查、督察、规划、预测等认知活动。
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活动。
肯普模式以教为主(行为)史密斯雷根以教为主(认知)需要是当前结果和期望结果之间的差距。
考夫曼(Kaufman R);需要是人们对“应该是什么”这个概念的信息里体验。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设计的由来与发展:(××提出××思想)思想萌芽:20C50S程序教学行为目标理论理论形成:20C60S教学系统方法学科建立:20C70S认知心理学系统科学教学设计的内涵:(名词解释)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与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教学设计应用领域: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行业教育远程教育教学软件教学材料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产品层次:教学中所使用的媒体、材料等。
比如音频、视频、网站、APP等。
系统层次:大型的教学设计,比如学制或专业的调整、专业培养计划等。
课堂层次:基于班级授课制,利用特定的教学设施,针对教学对象进行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是一个应用的和决策定向的领域,它需要应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作为制定决策的依据。
教学设计的许多原理和方法直接源自这些理论,了解这些理论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和灵活地应用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设计模式的概念与意义:(名词解释)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则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开发的理论的简化形式。
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点:(1)教学设计模式是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再现;(2)它是理论性的,代表着教学设计的理论内容;(3)它是简化形式,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精心简化。
教学设计模式意义:(1)是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2)是管理教学设计活动的指南;(3)是决策的规则系统或算法。
三类教学设计模式:(了解)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可能会画图,知道每个环节应该做什么)学习需要的内涵:(背诵)学习需要是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
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教学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教学过程必须经过系统性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成果。
本文将探讨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施该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的预期结果。
通过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希望学生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还包括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到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背景进行选择。
教学内容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相联系。
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三,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还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手段。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当教师希望学生习得一项具体技能时,可以采用示范和练习的方法;当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和分析一个概念时,可以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法。
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还需要评估教学成果。
评估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测量和判断。
通过评估教学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如作业、考试、项目和口头报告等。
通过评估教学成果,教师可以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实施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设计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与学生分享。
教师应该清楚地告诉学生他们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什么样的结果。
梅瑞尔的教学设计思想
何芳
hefang522@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 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 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 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 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 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 严,给你快乐。”
1950-1960
人们开始对教学目标、 程序教学运动、行为主义学 教学效果、媒体及其 习理论、系统科学等理论。 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认为只要系统考虑教 学过程的各个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 内容,教学条件)及 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才 能制定出最优的教学 策略。 认知学习理论逐渐成 为教学设计在学习理 论方面的主要指导思 想,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视听媒 体和其他教学技术的研究成 果、个别化教学系统以及教 学评价理论
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时间
20世纪30-50 年代
传播核心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 塔”
特征
重媒体
研究重心
成效
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 媒体产品开 与效能 发 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 教学过程设 要素 计模式
20世纪60年代 拉斯韦尔的“5W” 重过程
20世纪70年代 霍夫兰的说服性 理论
20世纪90年代 梅罗维茨的媒介 理论
构想
二战后,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的 发展;理论应用于设计的实践尝试 ; 在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发展中派生。
理论形成
学科建立
一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重点研究“为什么”的问 题;二是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主要研究“怎么 做”的问题。
教学设计思想的萌芽阶段:杜威和桑代克 教学设计思想的产生阶段: 二战,各种学术理论和媒体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阶段: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和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和定义引言: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它涉及到课程规划、课堂管理以及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和定义,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系统地规划、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
它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根据学科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达到,并与学生的需求和能力相适应。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4. 评价和反馈:教师通过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
评价和反馈应该客观、准确,并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教学系统设计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运用教育技术和教学原则,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评价和反馈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教学系统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
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以及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教学系统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理论
学习理论
教与学的理论
课程 6)成为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推动教育改革(公共课、中小学教
改、“多媒体组合教学”、“课堂系统化教学”
三.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应用范围和层次
(一)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二)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 (三)教学设计的层次
(一)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1、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科学,起到连接学科的作用。
连接有两方面:一是指教学设计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 论在设计实践的连接;二是指教学设计把教与学的理 论同教学实践活动紧密地连接起来。
参考:表1、 表2,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教
学设计的发展阶段
阶段划分:
1、构想:
杜威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2、理论形成:
1)二战后,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的发展 2)理论应用于设计的实践尝试 3)在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发展中派生
• 理论形成的具体方面
1)斯金纳,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程序教学机 2)Silver,20世纪60年代,军事中应用一般系统论
的技术 (四)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 (五)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科学
(一)“艺术过程”的概 念
•
教学设计是一个艺术过程的概念是受传统教学观影响
产生的,即认为教学是艺术,教师是艺术家,教学设计是
教师的任务,不同教师执行同一教学任务是不可能一样的
,另外,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各种媒体材料,特别是电影、
电视、幻灯片、照片、图表等的设计,为了能引起和保持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念
学习目标
学完本章后,你应能作到: 1、阐释教学设计的基本定义 2、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教学设计的发展过程 3、说明教学设计中如何应用系统方法 4、说明教学设计中的理论基础 5、阐述三大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举例说明其适用范围 6、指出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并说明各个要素的 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7、描述并画出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图 8、列举对教学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5条以上)
《教育技术学》-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
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目前主流教学系统设计定义以“过程”说或“程序”说为 主,即如何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如何编写教学目标、如 何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等。
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教学效果最优化;
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 研究对象是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中的资源和过程; 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系统进行预先分析与决策,创设情 景,以促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按照系统概念理解,教学系统可描述为: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目的,
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四个要素在系统内部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形成一定的教学结构,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功能
五种典型的教学系统结构图式
系 统
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 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论思想 方法
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 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 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 以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以来: 以建构主义为代 表的第三代教学 设计
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50~60年代前后)
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斯金纳“程序教学运动”促使教学设计理论的诞生和早期发 展 程序教学重视作业分析、学习行为目标的分析、教材逻辑顺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用自己的话描述)
来源文献
5.2.3 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模式
含义: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
功能:
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 管理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指南; 作为设计过程决策的依据。
《教学系统设计》名解
1 名词解释(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这个目标可高可低按需而定(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
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选出来的课件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到达的丙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对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为直接意义的因素。
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广义: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人物,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
即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时间的统称。
狭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所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林宪生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29 论文选摘摘要教学设计是泊来之物,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学科,必须经历本土化过程。
本文对教学设计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五种概念说、两种研究对象观和六种理论基础论。
在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概念、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为构建符合中国教育教学国情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自80年代传入我国,就以它独特的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现代教学技术的魅力,在教育技术领域独领风骚,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命名传统经济型教学受到挑战。
但是,不论教学设计怎样受人推崇,它毕竟是飘洋过海的泊来之物,要做到“洋为中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设计,还必须经历本土化过程。
为此,在研究教学设计之风乍起,人们都热衷于教学设计的介绍和模仿时,笔者认为,进一步探讨教学设计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教育教学国情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模式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什么是教学设计?回答这个问题,属于学科本体论研究范围,目的是正本清源,避免概念上的岐义,带来研究上的困惑。
教学设计本是教学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开发运动深入发展,推动了教学设计的研究,“自60年代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概念本应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实则不然,从已经出版的教学设计著作和已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可以看出对其概念的界定,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存在差别。
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说法:一是“计划”说。
把教学设计界定为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计划过程或系统规划。
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普,他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
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系统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学系统的区别教学设计与教学系统均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首先,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系统地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等。
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规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使教师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系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教学手段、资源和设备等的组合。
教学系统的内容包括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
教学系统的作用是提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设备,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教学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学设计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注重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和组织,它主要体现在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
而教学系统更注重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和设备,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设施的配置、教学设备的选用、教学资源的准备等方面。
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支持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再次,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在实践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规划和设计,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系统则是为教学过程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在实践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但都是为了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最后,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在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特征、性点、学科性质1.含义: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特征:①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②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以系统方法为核心)。
③教学系统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转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性质:系统性、具体性、设计活动的理论性与创造性、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4.学科性质①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②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③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④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规定性理论科学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1.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九五矩阵☆☆☆九大事件:①引起注意②告诉目标③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④呈现刺激材料⑤提供学习指导⑥诱发学习表现⑦提供反馈⑧评价表现⑨促进记忆和迁移五大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能够根据加涅的九大事件、五大学习结果选择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学习类型设计教案)2.瑞格卢斯——细化理论(ET)3.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CDT)4.史密斯和雷根——教学设计理论三、ID1与ID2两种模式的比较p19-211、主要标志ID1的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作为其理论基础;ID2的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以认知学习理论作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
2、代表模式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模式特点:(1)四个基本要素:指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教学系统设计名词解析
教学系统设计名词解析引言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通过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规划教育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并组织教学过程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涉及到许多关键的名词,下面将对这些名词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指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等。
教学系统的设计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要求所制定的预期成效。
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能够明确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选择。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概念。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和策略。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ative评价和summati评价。
形ative评价主要用于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改进和调整,summati评价则用于总结教学成果和检验教学效果。
常见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用于教学活动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支持。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以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等。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七、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教学活动发生的地点、时间、氛围和条件等。
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设计起源于美国。塞尔冯出版了可以被 看作是第一个教学设计模式的著作。 美国教学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构想阶段、理论 形成阶段、学科建立阶段与深入发展阶段。
1、构想阶段
有的学者认为,最早提出教学设计构想的先 驱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和美国心理学 家、测量学家桑代克。 杜威 1910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 书中就设想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桑代克1912年就已经设想过相当于现在的 程序学习的控制学习过程的方法。
4、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主要指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 称为学习动力。 分类: 内部动机(兴趣)与外部动机(结果) 认知内驱力:被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二、教学目标的阐明
1、教学目标阐明的理论依据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指通过教学后,学习者在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的变化。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的行为,教学目标必须明 确、具体,可观察、可操作和可测量。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布卢姆( 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加涅 的学习结果目标体系,以及我国当前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关于目标的改革的理论 。
(2)加涅的学习结果目标体系
加涅和布里格斯等人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理论的指导下,将学习目标分为五个方面: 辨别学习的目标、认知策略学习目标、言语 信息学习的目标、动作技能学习的目标和态 度学习的目标。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
① 结果性目标 主要是用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结果,阐明结果的行为动词 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同时还把结果分为知识领 域与技能领域。 知识领域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者回忆;识别、辨别事实或证据 ;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 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 整理信息等。 应用水平:包括再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 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考核方式:笔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学与教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想;掌握教学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并能在实践教学方案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和初步实践,使学习者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并能应用到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当中去,不断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使学习者对教学设计产生兴趣。
从而能够为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为技术类课程提供理论支持,而且还可以为学习者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知道,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传播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信息化教学设计课程难点:基本理论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方法,以云班课为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学习资源,用几个项目作为推动形式,结合课堂研讨、课下阅读和小组作业,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反思教学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作业展示和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2 学时)1.教学内容(1)从教育技术中定位教学设计(2)从设计大家庭中定位教学设计(3)从教学设计的发展中定位教学设计(4)教学设计课程内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设计课程内容(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发展第二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6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设计的概念(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3)教学设计的理论(4)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学习需要分析( 4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需要分析的概念(2)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3)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4)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2)教学难点: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第四章学习者特征分析( 6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概念(2)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3)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分析(4)学习者起点能力分析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分析(2)教学难点:起点能力分析第五章教学目标分析与阐明( 8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的概念(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3)教学目标的分析(4)教学目标的编写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编写(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分析第六章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分析( 8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概念辨析(2)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3)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4)协作学习教学模式(5)综合教学模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2)教学难点:活动设计第七章学习环境的设计( 6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环境的概念(2)学习环境的类型(3)物理学习环境(4)技术学习环境(5)人际学习环境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智慧教室网络学习环境(2)教学难点:学习环境的概念第八章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4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评价的概念(2)教学设计中的评价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评价的概念(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的评价第九章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 4 学时)1.教学内容(1)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2)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3)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2)教学难点: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八、学时分配九、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学系统设计》(第二版)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参考书目;[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杨九民,梁林梅编著,(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教学设计原理》]加涅著,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赖格卢斯主编,裴新宁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5]《教学系统化设计》Walter Dick,Lou Carey等著.汪琼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
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教学系统是指为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软硬件设备的组合,它的设计思想旨在提供高效、灵活、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系统设计的首要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现代教学系统的设计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教学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教学系统设计注重互动和合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较少。
而现代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利用技术手段,教学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在线讨论和协作功能,学生可以在教学系统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另外,教学系统设计注重个性化学习和辅助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都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而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
教学系统还可以提供智能化的辅助教学功能,例如自动批改作业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学系统设计还注重数据分析和评估。
教学系统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例如学习行为、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等,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
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估结果,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和合作,追求个性化学习和辅助教学,以及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科技手段和教育理念的结合,教学系统的设计可以提供高效、灵活、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些重要理论
一、 名词解释:1.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解决教学系统绩效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是一门注重理解和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
2.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3. 电子学习档案:利用信息技术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学习进步的程度。
4. 认知分布式学习: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之中,是包括认知主体和认知环境以及所有参与认知活动的事物的一个多分析单元系统。
5. 精细化理论: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6. 成分显示理论:10种教学活动成分组合成不同的策略。
7. HPI :人类绩效改进,系统的分析问题、明确目标、分析现状、揭示差距、剖析原因、寻找对策。
8. EPSS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
9. AI :人工智能,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10. KM :它帮助组织在人们需要得到正确信息的时候为他们提供那些信息。
11. BL :混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12. 绩效分析:是人类绩效技术模型的第一步,若没有明确和澄清问题及绩效差距,就不可能找出原因,也不可能设计或选择一种解决方案。
绩效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和测量期望绩效与当前绩效之间的差距。
绩效分析是整个绩效改进系统的重要一环。
绩效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组织与环境对于绩效和员工都有重大的影响。
组织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定期望绩效的绩效标准。
环境的驱动因素很大地影响着当前绩效。
13. 学习需要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其结果是提供“差距”的有效资料和数据,从而帮助形成教学设计项目总的教学目标,以便为教学或培修改修改形成性评价 总 结 性 评 价 选择课题与任务 利用教学资源 提供辅助性服务进行教学 评价 预测学生的 准备情况 分析学习者特征 实施教学 活动 分析学科 内容 阐明教学目标确定学习需要与学习目的 (了解优先条件与限制条件)训方案论证报告的撰写提供参考依据。
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教学系统设计,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一个词儿,其实啊,就像是厨师做菜的一个精心规划。
您想啊,一个好厨师,他做菜可不是拿起食材就随便乱炒一通。
他得先知道自己要做啥菜,是麻婆豆腐呢,还是糖醋排骨。
这就好比教学系统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定。
老师得清楚,这堂课要让学生学会啥,是掌握某个数学公式,还是理解一篇文言文的深意。
教学系统设计还像是盖房子。
盖房子之前,咱得有个蓝图吧。
哪里是客厅,哪里是卧室,墙多厚,窗户开多大,都得规划好了。
在教学里呢,这个蓝图就是教学的流程设计。
先讲啥,后讲啥,中间穿插啥样的互动环节,都得安排妥当。
比如说,要是讲历史课,可能先讲历史事件的背景,就像介绍房子的地基为啥打在这儿。
然后再讲事件的发展过程,这就像盖房子一层一层往上盖。
最后讲讲这个事件的影响,就像房子盖好了,看看对周围环境有啥影响。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系统设计就像一场旅行的安排。
假如学生是游客,那老师就是导游。
导游得规划好整个行程,哪里是必须去看的景点,哪里可以休息一下吃个饭补充体力。
教学过程中,那些重点知识就是必须去看的景点,而课间休息就像旅行中的休息站。
老师得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就像导游得考虑游客的体力和兴趣爱好。
要是一个劲儿地赶路,游客累得要死,啥风景都没心思看了。
学生要是被塞了太多知识,消化不了,也学不到啥东西。
教学系统设计也有点像裁缝做衣服。
每个学生就像不同身材的人。
裁缝得根据顾客的身材量体裁衣。
老师呢,得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
不能拿给小学生的教学内容去教大学生,也不能用教尖子生的方法去教基础薄弱的学生。
这衣服要是不合身,穿着就难受。
教学内容要是不适合学生,学生学起来就费劲。
教学系统设计还有点像导演拍戏。
导演要把演员、场景、剧情等都安排得恰到好处。
在教学里,老师要把教学资源,像教材、多媒体资料等,还有教学方法,像讲授法、讨论法等,还有学生这些“演员”都协调好。
一场戏要精彩,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
下面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加涅,1992)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肯普,1994)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史密斯、雷根,1999)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 (梅瑞尔,1996)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帕顿,1989)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1994)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何克抗,2001)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有的突出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如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等,有的侧重于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如梅瑞尔,有的则从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突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设计本质,如帕顿等。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它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如果不考虑影响解决方案实施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设计出来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
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就是对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要素进行具体的计划的过程。
(3)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转换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案,它不是为了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而是运用已知的教学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系统设计的成果或产物是经过验证的、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学系统实施方案,包括教学目标以及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活动和实施计划以及相关的支撑材料(如教材、学习指导手册、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评价手册及测试题等)。
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系统设计综合多种学术理论而自成体系,是一项以实现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我们认为,这种设计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性教学系统设计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并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
因此将系统方法作为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方法是教学系统设计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与实践者所取得的共识。
无论是宏观教学系统设计,还是微观教学系统设计,都强调系统方法的运用。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决定了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各个要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利用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改和总结性评价)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教学系统设计作为设计科学的子范畴,它既有一般设计活动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丰富的个体差异性,教学系统设计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首先,设计活动是一种理论的应用活动,这就决定了教学系统设计必须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是对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理论的综合运用;其次,高度抽象的理论和具有丰富情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距离,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理论不可能预见所有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候会需要创新性地运用理论,甚至对理论进行改造、扩充、重构,以适应原有理论未能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教学系统设计是理论性和创造性的结合,在实践中我们既要依据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又不能把理论看作教条,而应该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往往用流程图的线性程序来表现,需要按照既定的环节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
然而,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例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特征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结果评价方法,同样,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评价反过来又促使教师调整教学目标和策略。
因此,在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有时甚至要根据需要调整分析与设计的环节,要在参考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模式。
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教学系统设计是针对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理论与方法,即是要解决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形成一个优化学习的教学系统。
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是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的工作也是十分具体的。
由此可见,教学系统设计项目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各方面人员的协同工作,如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包括教师)、媒体设计人员等。
教学系统设计的作用教学系统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学习教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为了使教学活动高效、有序,人们一直致力于探讨教学的机制,对教学过程、影响教学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教学理论。
但这种理论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对于教学的改进产生的是非直接的作用,因为理论到实践仍然是有距离的,而且实践是有丰富情境、发展变化的,有些时候也不完全能够套用现成的理论。
学习理论亦是如此。
正如Pgrow指出:“对于描述性的理论,说明怎样应用它比产生它要困难得多。
我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但是我花了大约14年的时间、精力来弄明白怎样将一个思想方法转变成具体的课程……我自己的体验是进行适当形式的研究来开发技能并确定适用于大多数当地条件的应用细节是实际可行的”(Pgrow,1996)被称为“桥梁学科”的教学设计学起到了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这样就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说它是一门科学,乃是因为教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是能够通过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使理论转化为实践;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人格、语言魅力以及表现出来对课堂的游刃有余都给人一种艺术般的享受。
要掌握这门艺术固然有天生的成分,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却不是几年内所能达到的,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
长期以来,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多通过模仿和经验积累的方式,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做法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效果却是缓慢的,因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往往很难通过传授得到,而连教学基本技能都不高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很难有艺术可言的。
综合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传播理论等多种理论的教学设计正是克服了这一局限,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使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成为可复制、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教师通过学习可以迅速掌握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熟练,“熟能生巧”,最终成为一名教学专家。
何况,现在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只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的课堂现象已不多见,这给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也带来了新挑战,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通过教学设计则可以实现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运用。
由此可见,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可促使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也为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鉴别)问题、选择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及评价与修改方案,可见教学设计和传统的备课有明显的差别。
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谋求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试行过程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的培养,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
因此,教学设计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人员从中领会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他将从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