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历程

合集下载

生物进化历程

生物进化历程

生物进化历程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通过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逐渐改变并进化为新的形态和特征的过程。

从最早的原始生命形式起,生物进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形成了现代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下面将从最初的生命起源到现代生物多样化的过程来介绍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生命的起源据科学家研究,生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0亿年前的地球上。

据推测,最早的生命形式是由化学物质在特定环境下自发产生的。

这些原始生命形式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

二、原始生命的演化在地球上存在了几亿年的时间,原始生命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了各种适应环境的改变和进化。

首先,有氧原核生物的出现,使得地球的大气环境由缺氧变为含氧;其次,真核生物的出现,标志着生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真核生物的细胞内具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使得各种细胞功能和适应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三、生命多样性的增加从原始生命形式到现代生物多样性的出现,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的进化过程。

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应环境和生存竞争的压力使得物种在进化中逐渐产生了多样化。

大量不同形态和特征的物种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四、进化的驱动力进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

其中,自然选择是主要的驱动力之一。

自然选择使得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在物种群体中逐渐积累,而不利特征则逐渐减少。

这样,适应性较强的物种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使得这些有利特征在物种中得以传承。

五、群体遗传的影响在进化中,群体遗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群体中,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引发群体遗传漂变。

这种漂变结合了突变、随机性与选择,对于物种的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物种形成与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环境中,物种间的隔离和继续进化导致了新的物种的形成和分化。

物种间的隔离可以是地理隔离,也可以是生态隔离等。

这些隔离机制让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独立进化,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人教版生物)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人教版生物)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地 球上的生命是如何来的呢?
化学起源说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可以 通过漫长的化学途径,逐步从非生命 物质演变成原始生命。
那么,原始生命又是如何演变 成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过程
化石 (几十亿年),只有靠:
化石——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足迹等化石。
地层 构成地球表面 的岩石,先沉积的地 层在下面,后沉积的 地层在上面,所以下 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 古老。但地球表面的 不断运动,会使地层 上升、降落、扭曲。 一般来说,从地面垂 直向下可分几层地层, 越向下的地层,年代 越古老。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散布有何规律?
地层较晚近
哺乳类化石 爬行类化石
单细胞动物
归纳总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1.结构上:
由简单到复杂
2.进化水平上:
由低等到高等
3.生活环境上:
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的进化历程小结
(1)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 生到陆生。 (2)在进化过程中,有新物种产生,也有 一些物种绝灭。 (3)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环境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4)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弄清楚。
动物进化的的大致历程
原始单细胞生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两栖类
鸟类
爬行类
哺乳类
动物物进化趋势: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被子植物
鱼类 两栖类裸子植物
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软体动物
线形动物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生物进化的历程。

进化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观察化石和现存物种的特征,了解生物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

1.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进化的概念,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观察法。

1.4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化石标本、现存的生物标本。

第二章:化石——生物进化的证据2.1 课程介绍: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生物在过去的时间里的演化过程。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化石的形成、分类和分布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化石研究生物进化。

2.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化石的形成过程,了解不同地层的化石分布规律,掌握利用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化石标本、地层模型。

第三章:比较解剖学——揭示生物的进化关系3.1 课程介绍:比较解剖学是研究不同物种器官和结构相似性的学科。

通过对现存物种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比较解剖学的方法和应用,了解生物进化中的适应和演化。

3.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比较解剖学的方法和应用,通过比较分析揭示生物的进化关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3.4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比较解剖学实例图片。

第四章:分子生物学与生物进化4.1 课程介绍: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水平上的学科。

通过对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分子生物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了解生物进化与分子演化的关系。

4.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了解DNA和蛋白质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

生物的进化历程和地质变迁

生物的进化历程和地质变迁

生物的分布受到地形地貌 的影响
生物活动对地质的塑造: 例如,植物根系对土壤 的塑造,以及生物沉积 对地形的形成。
地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例如,板块运动导致的 地形变化,以及气候变 化对物种分布和进化的 影响。
生物与地质相互作用的 实例:例如,珊瑚礁的 形成,以及矿物的生物 成矿过程。
协同演化的意义:生物与 地质的相互作用在地球生 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起 着重要作用,对地球的未 来也有重要影响。
人类活动与地球环 境的关系
能源开采:人类 从煤炭、石油和 天然气中获取能 源,对地球的生 态环境造成影响
矿产资源:人类 开采各种矿产, 如铁矿、铜矿等, 以满足生产和生
活需求
森林砍伐:人类 大量砍伐森林, 导致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等问题
水资源利用:人 类通过修建水库、
抽取地下水等方 式利用水资源, 对地球的水循环
矿产资源形成的地 质条件
不同地质时期形成 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分布规 律和特点
不同地区矿产资源 的开发利用情况
生物与地质的相互 作用
生物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生 物通过分解、腐殖质化等过 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土壤 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土壤
的结构和肥力。
植物对地貌的塑造:植物 通过根系固定土壤,防止 水土流失,同时其生长和 死亡也影响了地貌的形成。
生物的适应性演化:生物在演化 过程中逐渐适应了不同的环境, 形成了各种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
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生物种类,被称为“生命大爆发” 这一时期,海洋生物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群落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科学家们仍在不断探索中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时间里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通过进化,生物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提高生存能力,并最终导致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增加。

下面将探讨生物的进化历程。

1. 进化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始于约38亿年前的地球原始海洋中,原始生物通过无性繁殖和遗传变异的方式,开始向多样性进化。

最初的生物是以原核细胞形式出现的,包括细菌和蓝藻。

2. 合作与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通过合作和竞争的方式进化。

早期生物形成了细胞共生关系,如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宿主细胞的共生,增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

同时,生物之间的竞争也推动了进化,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存活下来。

3. 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成为生物进化中重要的解释原理。

根据自然选择理论,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存活和繁衍后代,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被淘汰。

这个过程能够促进有利特征的积累,导致物种的进化。

4.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转移等方式产生。

新的基因组合和突变有助于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增强,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过程。

5. 物种的分化进化过程中,物种逐渐分化成不同的亚种和种。

这种分化可以是由于地理隔离、资源利用差异等因素导致的。

物种分化使得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独立进化,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6. 复杂性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复杂性逐渐增加。

从最初的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出现,再到多细胞生物的演化,生物形态和功能不断演化,越来越复杂。

7. 生物的进化趋势生物的进化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趋势的,它是根据环境和资源的变化而变化的。

然而,在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常见的趋势可以被观察到,比如趋向复杂性、适应性增强和体型趋向适应环境等。

总结起来,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物种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进化的过程中,物种逐渐分化、复杂性增加,并形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课件PPT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课件PPT
3、科学家研究表明,各种无机盐在陆生动物的体液中具 有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跟古代海水中各种无机盐的比例 相似,由此可以推测陆生动物是由生活在 海洋的 原始 祖先 进化来的,这可作为 生物进化 的证据之一。
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 A )
A:水生到陆生
B:简单到复杂
C:陆地到空中 D:单细胞到多细胞
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C )
A: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B: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哺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哺乳类
1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 C )
始 祖 鸟 化 石
始祖鸟化石复原图
辽 西 鸟 化 石
辽 西 鸟 复 原 图
辽 西 鸟 骨 骼
孔 子 鸟 复 原 图
②鸟类的进化过程(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类生物):
某种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结论: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
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 近形成的地层里。这说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鸭嘴兽
最早的哺乳动物长得很奇 特。至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 嘴兽和猫一样身上长着毛,体 温不大恒定,变化在26-35℃ 之间,长有乳腺但没有乳房, 用乳汁喂养幼儿;但它是和龟 一样属卵生动物。从以上特点 可以看出鸭嘴兽既有爬行动物 的特征(卵生、体温不恒定等), 又有哺乳动物的特点(披毛、有 乳腺、用乳汁哺养幼儿等),这 说明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中原始 的类群,同时也可看出哺乳动 物的祖先与爬行动物的亲缘关 系。
生物遵循 从无到有、从低等 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 到陆生的发展规律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

各 种 各5.3亿年前的微网虫化石是“ 5.3亿年前的微网虫化石是 一。生活在5.3亿年前的微网虫化石是“20 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微网虫化石
地层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 层里的生物化石, 层里的生物化石, 真实的记录了生物 进化的历程。 进化的历程。
关于“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
• • 米勒模拟实验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米勒及其助手在实验室内首次模拟原始地球 年 在雷呜闪电下将原始大气合成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在雷呜闪电下将原始大气合成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米勒等人设计的火花放 电装置如课本的图中所示。他首先把200毫升水加入到 毫升水加入到500毫升的烧瓶中,抽 毫升的烧瓶中, 电装置如课本的图中所示。他首先把 毫升水加入到 毫升的烧瓶中 出空气,然后模拟原始大气成分通入甲烷、 氢等混合气体。 出空气,然后模拟原始大气成分通入甲烷、氨、氢等混合气体。将入口玻璃 管熔化封闭,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 管熔化封闭,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 进入容积为5升的烧瓶中 并在其中连续进行火花放电7天 升的烧瓶中, 动,进入容积为 升的烧瓶中,并在其中连续进行火花放电 天,模拟原始地 球条件下的闪电现象,再经冷凝器冷却后,产生的物质沉积在U型管中 型管中, 球条件下的闪电现象,再经冷凝器冷却后,产生的物质沉积在 型管中,结 果得到20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其中有11种氨基酸 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种氨基酸。 11种氨基酸中 种氨基酸中, 果得到20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中有11种氨基酸。这11种氨基酸中,有4 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是天然蛋白质中所含 甘氨酸、 种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 有的。 有的。 继米勒的工作后,不少学者利用多种能源(如火花放电 紫外线、冲击波、 如火花放电、 继米勒的工作后,不少学者利用多种能源 如火花放电、紫外线、冲击波、丙 种射线、电子束或加热)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 均先后合成了各种氨基酸, 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 种射线、电子束或加热 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均先后合成了各种氨基酸, 以及组成生物高分子的其他重要原料, 嘌呤、嘧啶、核糖、脱氧核糖、 以及组成生物高分子的其他重要原料,如:嘌呤、嘧啶、核糖、脱氧核糖、 核苷、核苷酸、脂肪酸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 核苷、核苷酸、脂肪酸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成 分在一定能量的作用下,完全可以完成从无机物向简单有机物的转化。 分在一定能量的作用下,完全可以完成从无机物向简单有机物的转化。 需要说明的是:新近的发现已令有的人对此结论产生了一些怀疑。 需要说明的是:新近的发现已令有的人对此结论产生了一些怀疑。有的科学 家认为,早期地球上的任何CH4、NH3和H2S都会迅速被紫外线辐射所分解, 都会迅速被紫外线辐射所分解, 家认为,早期地球上的任何 、 和 都会迅速被紫外线辐射所分解 释放出的H2多数也会逃逸到太空中 根据目前的理论, 多数也会逃逸到太空中, 释放出的 多数也会逃逸到太空中,根据目前的理论,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 是水蒸汽、 等气体, 是水蒸汽、CO2、CO、N2等气体,可能还有一些游离氢。 、 、 等气体 可能还有一些游离氢。 从宇宙的起源到本文的最后, 从宇宙的起源到本文的最后,就进化了 。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生物进化的历程。

进化论是生物学的基础,它解释了生物种类是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逐渐演变而来的。

我们将通过观察化石、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1.2 学习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过程。

能够解释生物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二章:化石证据2.1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化石证据对于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化石是古生物的遗骸或痕迹,它们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为我们提供了生物进化的时间线索。

我们将通过观察不同地层中的化石,了解生物种类的演变过程。

2.2 学习目标了解化石的形成和保存过程。

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能够通过化石证据解释生物的进化历程。

第三章:比较解剖学证据3.1 教学内容比较解剖学是研究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的一门学科。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器官和骨骼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些相似性和差异性为我们提供了生物进化的证据。

我们将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物种的解剖结构,来了解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和演变。

3.2 学习目标了解比较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比较解剖学证据的例子和意义。

能够通过比较解剖学解释生物的进化历程。

第四章:分子生物学证据4.1 教学内容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的学科。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物种的DNA序列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DNA序列,我们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分子生物学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4.2 学习目标了解DNA结构和分子标记的概念。

掌握分子生物学证据的例子和意义。

能够通过分子生物学解释生物的进化历程。

第五章:生物进化的机制5.1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不仅仅是物种的演变,还包括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机制。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它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从而将其有利的遗传特征传递给后代。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

梁龙( 梁龙(Diplodocus)
恐龙体长:27米 恐龙体重:10吨 恐龙食物:草食 生存年代:1亿4500万-1亿5500万年前, 晚侏罗纪 生存地点: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犹他州和怀俄 明州 辨认要决:尾巴特别长 恐龙种类:蜥臀目·蜥脚类
披羽蛇翼龙
最大型的翼手龙类──有可能是最大 最大型的翼手龙类──有可能是最大 ── 型的可飞翔爬行动物── ──被称为披羽蛇翼 型的可飞翔爬行动物──被称为披羽蛇翼 龙,它是杂食性动物,甚而可能是利用长 它是杂食性动物, 喙寻找泥中的贝类为食, 喙寻找泥中的贝类为食,它生活在白垩纪 晚期。 晚期。披羽蛇翼龙是有生命以来最大型飞 翔的动物──它展开双翼可长达12 ──它展开双翼可长达12米 翔的动物──它展开双翼可长达12米,像 一架小型的飞机一样。 一架小型的飞机一样。
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请各合作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课本13—14页内容回答 14页上面的两个问题。 2、讨论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生物进化总体趋势是: 生物进化总体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 从低等到高等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原始的单细胞藻类 原始的苔藓植物
大繁荣- 大繁荣-适应辐射 大萧条- 大萧条-大绝灭
1、比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 层中存在情况的方法,即运用古生 物学上的证据对生物进化进行研究 的方法。如:对恐龙的骨骼、恐龙 蛋和恐龙的足迹等的研究,可以推 测出恐龙生活的年代、体重、形态、 活动环境等。
考古学家正在挖掘恐龙化石
根据对化石推测出恐龙的活动
引入 新课
• 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 亿年之久, 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亿年之久 亿年之久, • 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停息地变化,在变化中延 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停息地变化, 演进。 续、演进。 • 这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地历史过程。 这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地历史过程。 • 期间绝灭的物种占物种总和的 期间绝灭的物种占物种总和的99.999%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

•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距今 2.5万年,被认为是代表原始黄种人,与中国 人,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十分接近。
(5)现代人的人种
蒙古利亚人(Mongoloid)或称黄种人,肤色黄 、头发直、脸扁平、鼻扁、鼻孔宽大;
高加索人(Caucasoid)或称白种人。皮肤白、鼻 子高而狭窄,眼睛颜色和头发类型多种多样;
“夏娃理论”的核心:
1、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生活在 距今大约29万~14万年前,平均时间为20万年前;
2、这批现代人在大约18万~9万年前,平均时间约 13万年前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 土著直立人和早期智人;
3、来自非洲的现代人祖先没有和当地土著人类发生 融合或基因交流,当地的土著居民最终绝灭了。
三、多细胞生物出现后的生物演化
1、生物个体结构与功能的进化; 2、大量新物种形成和生态系统的进化。
多细胞植物
多细胞动物
澄江生物群
1984年南京地质 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 光在云南省澄江县境 内发现了娜罗虫 (Naraoia)的古老节肢 动物的化石后,开始 了大规模的发掘。
它证实了大爆发式的演化事件在五亿三 千万年前确实曾经发生,最令人震撼的则 是在这一事件发生的短短数百万年(可能只 有一两百万年)期间,几乎所有现生动物的 门类和许多已灭绝了的生物,突发式地出 现于寒武纪地层,而在更老的地层却完全 没有其祖先型的生物化石发现。
生活在一种原生生物中的共生细菌,大小类似线 粒体。此原生生物生活在白蚁的后肠中。
2.分化假说(膜进化假说):
真核细胞器是由原生质膜内伸和核质再 分配而同时形成的。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是渐 进的、直接的进化过程。
但是既然各种细胞器是同时形成的,为 何生化特性如此不同。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实用4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实用4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实用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实用4篇)《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篇1【学习目标】1、能学会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7.《生物进化的历程》课件(人教版生物)

7.《生物进化的历程》课件(人教版生物)

植物进化趋势
植物 类别
形态 结构 特征
生活 环境
进化 趋势
藻类
苔藓类 蕨类
没有根茎 有茎、叶 叶的分化, 分化,没 没有输导 有叶脉等 组织
大部分 生活在 水中
潮湿
有根茎 叶
潮湿
裸子 植物 有根茎 叶种子
陆地
被子 植物
根茎叶 花果实 种子
陆地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动物进化趋势
动物
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
练一练
4、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层,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 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产生什么变化。
他做出这个判断的根据是( C ) 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 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和较新的岩石层中 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 5、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A ) A、生物化石 B、比较解剖 C、细胞研究 D、神创论
植物化石
恐龙化石
鸟类化石
化石是地层中古代生物 的遗体、遗物 或生活痕 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 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 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恐龙的足迹化石
足迹化石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出现的生物化石不一样。
不同年代的地层
越晚近形成的地层 越古老形成的地层
资料分析
不同地质化石模式图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散布有何规律?
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是其中一种。科学家比较了 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 与果蝇、 向日葵的差异则最大。
通过比较上面表格,你能得出什么估计?
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马的亲缘关系较远,与果蝇、向 日葵、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更远。

生命诞生 生物进化历程

生命诞生 生物进化历程

16-1 生命的诞生
一、原始大气:含有(甲烷)、(氨)、(氢气)、(水蒸气)
二、生命诞生的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第一步:由(无机小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第二步: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原始河流和海洋)为此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第三步:(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形成(原始生命)。

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16-2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遗体:恐龙化石、鱼类化石、植物化石
遗物:恐龙蛋化石遗迹:恐龙足迹化石
二、马的进化历程
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着地)逐渐变成(只有中趾发达并唯一着地)
三、化石与底层的关系
(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

生物进化历程表中英表

生物进化历程表中英表
Hale Waihona Puke 草本植物繁盛人科灵长目首次出现
第四纪
更新世
2~0.01
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并多样化
许多哺乳类绝灭,现代人类出现
全新世
0.01
人类破坏,热带雨林加速绝灭
人类文明时代
大绝灭
志留纪
438~408
低矮的维管束植物在陆地出现
有颌类鱼类首次出现
泥盆纪
种子蕨类首次出现
有颌鱼类多样化并统治海洋,昆虫、两栖类首次出现
408~360
大绝灭
石炭纪
360~286
成煤森林时代:石松、问荆和
蕨类繁盛
两栖类多样化,爬行类首次出现,
昆虫类经历第一次大的适应辐射
二叠纪
286~245
松柏类出现
爬行类多样化,两栖类衰退
大灭绝



三叠纪
245~208
苏铁、银杏出现,裸子植物和
蕨类植物统治地球
哺乳类、恐龙类首次出现,珊瑚
和软体动物统治海洋
大灭绝
侏罗纪
208~144
苏铁类和其他裸子植物繁盛
恐龙繁盛,鸟类出现
白垩纪
144~66
显花植物广泛分布,松柏类衰退
恐龙和大多数爬行类绝灭,胎盘
哺乳类和现代昆虫群出现
生物进化历程表



百万年前
植物
动物



前寒武纪(4600百万年~570百万年以前)
4600
地球形成初期
3500~3100
原核细胞在叠层岩中首次出现
2100
真核细胞首次出现
700
多细胞生物出现
寒武纪
570~5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在比较不同 地层的化石发现, 鱼类化石在较古老 的地层出现,两栖 类、爬行类和哺乳 类依次在越来越晚 的地层出现。 证明进化历程: 两栖类 爬行类 鱼类
哺乳类
资料分析2: 始祖鸟化石和复原图
通过比较,推测鸟类是 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 始祖鸟 • 像鸟:有羽毛、翅膀、嘴外形像鸟喙 • 像爬行动物:有牙齿、爪、尾椎骨
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
3.根据上述资料,你能对生物进货的历程 作出怎样的推测?
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 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比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 的本质。 生物进化是在各个科学领域,如化石、 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研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推测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生 物 进 化 的 大 致 历 程
哺乳类 两栖类
被子植物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 水生到陆生。
进化表3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资料分析1: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国家公园 地层:一般来说, 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从 地面垂直向下可分几层,越向下的地层,年代 越古老。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 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发现:
•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 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 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1.进化的证据. 2.推测进化的历程.
化石:生物的遗体、遗物、生活痕迹,由于 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 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微网虫化石
该化石是生物 进化的证据之一。生活在5.3 亿年前的微网虫化石是“20 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考古学家正在挖 掘恐龙化石
根据恐龙化石的形态 结构,推测出其生活 环境和运动方式等。
资料分析3: 比较生物的蛋白质差异
黑猩猩 猕猴 马
生物名称 与组成人 的细胞色 素C的差异
果蝇 向日 葵
0
1
12 27 38
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1.上述3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 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
讨论:
资料1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资料2比较 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资料3利用组成 蛋白质的差异比较生物的亲缘关系. 2.上述3个资料中,科学家所采用的研究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