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14 2
社 会科 学
21 0 1年 第 4期
张 法 :从 理 论 的 多 源上 理 解拉 康 的镜 像 理 论 和 主 体 结 构理 论
重思 ,成 为拉康 思想 区别 于其他 后结 构大 家 ( 里达 、福柯 、德勒兹 ) 的主要 特 色 。但 在 “ ” 德 后
张 法 :从 理 论 的 多源 上 理 解 拉 康 的镜 像 理 论 和 主 体 结 构理 论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 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张 法
摘
要 :拉 康 思想 的基 本要 点 是镜 像 阶 段 ( 既是 主体 的形 成 阶段 ,又构 成 主体 的
本质 ) 和 主体三 维结构 ( 实在 界 、想 象界 、 象征 界 ) 。在拉 康 思 想的 多重 来 源 中。不但
象征 界 ( 意味着 与文 化相联 ) 、实在 界 ( 意味着 与虚无 相联 )关 联 的主体 。从 这 一 面 ,拉 康成 为
西方 思想 重思从 自足主体 走 向主客 多维互 动 的主体 。 因此 ,拉 康 的主体 重思 是一 种后结 构 的主体
思想 。还 是 以无 意识 为例 ,在拉康 理论 中 ,无 意识不仅 “ 语言式 的 结构 ” 有 ,而且 “ 他者 的话 是 语” 。这样 ,无 意识不 像在弗 洛伊德 理论那 样 ,只是 主体 的意识 结构 ,而 是 与他者 相 关联 才 得 以
形成 的结 构 。这 样 ,无 意识 就主要 不是一 个人心 和意识 结构问题 ,而是 一个 主体 的问题 。主体 的
的运 思里 ,所谓 “ 体重思 ” 主 ,实为 主体解 构 。拉康对 主体 的解 构 ,内 容 丰 富 ,关联 多方 ,要 而 言之 ,可讲 三 点 。第 一 ,在 主 体 的 意识 上 ,从 其 精 神 分 析 的 关 联 来 说 ,主 体 已经 不 再 是 主 体 ( 意识 结构 ) 自身 来决 定 的主 体 ,而 是 一 个 由他 者来 决 定 的 主体 ,也 就 是 由 主体 间来 决 定 的主 体 ,从西方 思想 史 的更 大 的范 围来看 ,也 可 以说 ,拉 康思 想代 表 了西方 思想 是从 主体性 到 主体 间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作者:Sinner人们总是凭借着语言与符号的创造与运作,不断地进行文化的生产与更新,而文化的更新又往往推动了符号的进一步差异化与层次化。
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体系的批判,没有一个可以脱离对于语言与符号的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基本上就是各种符号的不断重建与解构的过程;我们必须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脉络来看待拉康的重要性,如果要研究后现代主义符号游戏与话语结构的理论起源,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拉康的符号批判理论,拉康的研究方向结合了精神分析学、语言学、拓朴学与人类学,不但启发了Foucault 等人的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影响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思路。
法国新佛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总结了社会人文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五O年代敏感地指出:「想象」、「象征」与「现实」构成了人们生活世界的三个动力因素,而这三者又各自成双地相互扭结成三个轴线,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
拉康早从三O年代起,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中,便创造性地把对于人的精神分析与语言的运用链接了起来,而他在三六年发表的《论镜像阶段》标志着他本人的新佛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的诞生,他的学说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分裂,因为拉康所探讨的「我」已经不是佛洛伊德与传统意义上的「我」或「主体」,而是同语言及其潜意识结构基础相关的新概念,我们可以说,拉康学说的精华集中在他的一句名言之中:「语言结构是潜意识的内在结构的外化」;或者说,「潜意识就是被内在地结构化的一种语言」。
五O年代是拉康精神分析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先不谈那么多,笔者只简短地提及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早期的论述「镜像阶段(Mirror Stage)」。
镜像阶段是婴儿生活史的关键时期与重要转折,这是每个人自我认同初步形成的时期,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个想象的、期望的、异化的、扭曲的与被误认了的对象。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张一兵哦也就是你了突然记起哲导老师提起过你对拉康来说,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主奴辩证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的,可是,拉康的新发现是,这种认同却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
我们知道,在黑格尔的这一理论中,欲望和劳动是这一取代关系转换要件。
可是,作为心理学家的早期拉康在接受黑格尔的这份遗产时却直接抹去了劳动,暂时悬置了延迟的欲望。
当他用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镜子映射关系取代黑格尔的现实(劳动)关系时,他获得了一种反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核心———现实自我论的有力武器。
在他看来,自我并不是晚年弗洛伊德指认的由“现实的原则”组织而成的意识实体,自我实为一种超现实的幻象,因为它恰恰是以一系列异化认同为基本构架的伪自我。
一、太虚幻镜中的“我”之诞生1936年8月3日,拉康在墨尔本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上,提交了最初“镜像阶段”(TheMirrorStage)思想的论文。
拉康直接把矛头指向弗洛伊德的自我说。
更宽泛地说,他自觉地使自己“与所有直接从我思(cogito)而来的哲学截然相对”①,并从心理学科学逻辑中使当代新人本主义的个人主体第一次发生了深刻的危机。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自认为是哥白尼式革命的弗洛伊德的个人主体理论仍然是肯定性的,虽然他否定和分裂了理性主义的思(意识)之主体,但毕竟又重新确立了以本能原欲为基础的本我现实实现———自我。
在自我和本我的关系中, 自我并非与本我根本脱离,自我虽然是本我与现实对象世界和他人的关系结果,但这并没有改变自我的根子仍深埋在本我之中。
这也就是说,弗洛伊德的自我主体总还是自足的功能性关系结构。
“弗洛伊德将自我等同于‘感觉-意识体系’,这个体系是由机体得以适应‘现实原则’和器官的总和所构成的”。
它联结本我,并不断外化为超我。
拉康则直接称晚期弗洛伊德的自我观念为“狂想”。
拉康的镜像名词解释
拉康的镜像名词解释在心理学领域,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镜像名词概念给我们研究人的自我形成和自我意识的过程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拉康的镜像名词理论涉及人的自我认同和他人的反映之间的关系,通过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形象的方式来解释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拉康的镜像名词理论以及它对于理解人类自我意识的影响。
拉康认为,人的自我形成始于6个月到18个月之间。
在此期间,婴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的环境有所不同,并通过视觉上的反射来认识自己。
他们通过镜子中的形象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并能够将这个形象与自身的感觉和运动相联系。
这种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内在的反射。
拉康将这个反射现象称之为“镜像名词”。
在镜像名词的过程中,婴儿认识到自己和镜子中的形象是一致的。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互动的方式来建立对自我的认同感。
这种自我认同感是通过他人的反馈和镜子中的形象来塑造的。
当婴儿意识到自己是他人关注的对象,并且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反映性时,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认同感。
拉康认为,通过镜像名词的过程,婴儿逐渐形成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方式。
这种自我形象的建构过程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然而,拉康也指出,镜像名词并非完全正面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也可能由于无法达到理想的形象而感到焦虑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意,并试图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喜爱。
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的障碍,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拉康的镜像名词理论不仅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形成有重要意义,也可以用来解释成年人的自我认同和他人的影响。
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人的观察和评价,这些观察和评价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
通过理解镜像名词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他人的反馈对于我们的自我形象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影像无处不在。
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介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向观众传递各种信息和情感。
然而,除了表面上的内容之外,这些媒介影像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功能和作用。
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的镜像理论为我们解读媒介影像的象征和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文将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基础,探讨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及其基本原理雅克·拉康认为,儿童在初期的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大致在出生后6个月至18个月之间)通过自视镜中看到的自己的镜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
在这个阶段,婴儿看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并将其作为自我的标志。
而在此过程中,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和主体性。
镜像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观看的幻见”,即镜子给予婴儿的幻觉,它强调了身份和认同的主观性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在镜像阶段,婴儿认为自己与镜中的形象是一致的,从而认同并接纳了自己。
拉康认为,这种幻觉形成了人的自我意识,并决定了个体未来的主体性和社会性。
二、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1. 构建观众的自我认同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通过塑造具有特定角色和身份特征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情感和认知上产生认同感。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常常会将自己代入到电影角色的境地中,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过程类似于镜像阶段中婴儿将自身与镜中形象视为同一的认同过程。
观众通过与电影角色的交互,从而映射出自身的欲望和情感,并建立起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感。
2. 反映社会的文化观念媒介影像不仅仅是个体情感的表达,也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反映。
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通过选择特定的主题、故事线和视觉呈现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现实。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通过对影像信息的解码和理解,不仅能够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差异,还能够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这种反映社会的文化观念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观众在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中看到自己的“镜像”。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镜像理论认为:镜子之中存在着真实的自我。
而当镜中所反映出来的影像与本人的差距过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逐渐增大,此时我们便能从镜子中看到那个不属于真实的自我。
正是这样一种思想启发了拉康的“镜像阶段”,他开始探索他所称的镜子中的“他者”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直接面对和观察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规范、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标准的制约,都会使得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等等与众不同。
另外,人还是在成长发育中的个体,其身心、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因而也不可能对自己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但是镜像理论也会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它把镜子中的“他者”视作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由于某些原因而无法将它清晰的再现,只是模糊地显现,这种假定就失去了客观事物应有的科学性。
所以镜像理论强调的只是自我意识对象的模糊性,因为自我是一个未完成的形象,在本质上不具有完整性。
它只是通过对自我这种形象的折射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因此镜像理论主张,对“自我”这种镜中形象进行不断的重复和分析,把自我当做客体来把握,以此获得新的自我意识。
当然,镜像理论又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要求人们用实证的态度对待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自我”,这也许会带来精神上的困扰。
比如,镜子中的自我形象和自己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可能就连真正的自我也不太清楚。
镜像理论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能否确认自我的存在。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自我本身也许就是虚无飘渺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因为人的自我意识都是先在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受到主客观诸多条件的制约。
人类的每一种思想、信念、情感、观点等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旦离开了社会背景,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即使我们相信自己的存在,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也需要遵循社会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等等因素,以此来评价我们所谓的自我,这就给我们的自我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一.拉康其人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
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
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
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
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
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
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
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
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
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
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及意义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是比利时心理学家布兰德(Éric,1905 - 1980)在1938年创立的一种理论,它详细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
此理论基于共情和分裂认同,以及儿童早期的同理映射能力。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被认为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它提供了架设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促成正常的社会、情感和行为发展。
此理论当中强调的概念有自尊意识的建立、社会及学习性的行为的发展、情感的控制及自我推理能力和求知欲的增强。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按照一定的年龄档次,确定了一系列年龄特有的表现。
在出生至两岁之前,家长耐心地陪伴、满足婴儿的需要,并以善意、安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它,可以为其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2至4岁之间,儿童正处于模仿期,根据他们所见到的行为和情感模式来探索与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并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进行行动与决策,对当前的表现情况有明确的理解和积极的认可。
在4至7岁之间,儿童开始获得更深层次的自尊,通过反思方式来体会自我,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等等。
在7至12岁期间,儿童开始理解社会的规则,并逐渐增强自己的思考、决断力和社交能力。
最后,在12至18岁之间,儿童将子我认同强化到更深层次,探索社会问题、精神修养和未来目标,并将这些看法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的意义在于,为家长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步骤去理解和指导孩子。
它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时段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他们如何从中结合恰当的表扬和责备,来打造孩子新陈代谢无缝、充满温暖而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可以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安全而健康的成长。
浅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
浅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镜像阶段是自我形成的原型,其“镜像阶段”指6至18个月的婴儿产生了最初模糊的自我意识,逐步能在镜中辨认自己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自我的认同总是借助于他者,自我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被构建的,自我即他者。
在拉康看来,人类自我意识的确立是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
最初的镜像其实就是个想象中的他者,婴儿正是通过这个外在的他者建立自我意识,而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人也始终无法脱离如镜像一样的来自他者的注视与影响。
正如小说中道林的成长之路就是众多他者的欲望投射之路,道林的“我”之形式的获得都源自他人的形式。
小说中道林这个人物最初始是一个单纯善良的青年,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真正是什么样的人,或者真正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他拥有令所有见过他的人为之倾倒的美貌,却不自知。
总之这个时候的他对自己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自我认知,人格发展尚未健全,他需要借助他者对他的评价等塑造自己的人格,完成成长。
但在小说中,道林作为主体将他者看作是自己,其本质逐渐被虚幻的理想形象所遮蔽,走上映射在他者的幻想上的人生。
在画家巴西尔那看到美妙绝伦的画像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的美,对画像中的自己产生认同,而后又在巴西尔和亨利爵士的影响下,他希望自己能永葆青春美丽,让画像代替他老去。
而实际上这个愿望实现了,在他一次次的欲望放纵,行为败坏中他始终保持着青春美貌,但画像却变得狰狞恐怖。
那个画像中的人才是他真正心灵的体现。
道林从一个纯真的少年在周围镜像的不断影响下经历内心的挣扎,最终成为了出卖灵魂换取青春美貌的魔鬼。
在他的人格塑造中,对他施加影响的镜像不仅是画像,还有画家巴西尔,亨利爵士,演员西比尔等等。
他们就像是一面镜子,亨利伯爵不断引诱道林,放大他心中的欲望。
巴西尔则不断地告诫他要保持清醒,理性和良知,保持最完美的状态。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精品文档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与弗洛伊德探索人性的真实性不同,拉康更加关注人类通过自我误认而逐渐失去真实自我的过程。
拉康认为,儿童在经历过“镜像阶段”之后,一个真实的自我从此便不再存在,人类本身其实只是一个被“他者”侵占和控制的傀儡。
1936年7月31日,拉康在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镜像理论。
在1949年苏黎世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上,他又发表了题为《来自于精神分析经验的作为“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像阶段》的论文。
拉康认为,弗洛伊德所讲的“本我”其实并不存在,那个真实的本我在经历过“镜像阶段”的误认之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拉康认为。
婴儿刚刚出世的时候本是一个“未分化的”“非主体的”自然存在,属于无物无我、混沌一团的“前镜像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婴儿没有任何整体感或个体统一感。
有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身体经验。
婴儿成长期的第6至18个月为“镜像阶段”,在这期间,随着在镜子面前肢体动作的增加,婴儿开始将镜像与自身联系起来,看到了自己的统一影像。
逐渐发现自己的肢体原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于是将这镜中的图景误认为是自己。
正是在与“镜像”的不断比照中。
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开始真正的成人过程。
戴锦华在《电影批评》一书中更为通俗地讲述了镜像阶段的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
婴儿对自己的身体没有整体认识,把自己想象成支离破碎的整体,当他看到镜中那个影像时,是把镜像中的物体指认为“他人”。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婴儿在看到别的孩子跌倒或被人打时自己会嚎啕大哭,因为婴儿对于“自我”和“他人”的概念仍是混沌一团的。
然而在第二个阶段,由于母亲或者其他家人同时和婴儿出现在镜前,不断教他正确辨认身边的事物。
逐渐使婴儿能够将自己作为主体从众多的“他者”中分离出来,婴儿惊喜地发现那就是“我”,从而产生了对自我镜像的终身迷恋。
这也就是拉康镜像说的本相:“这不是一个自我意识面对另一个自我意识,一个实体的主人对另一个实体的奴隶的征服,而是幻象与空无的映射关系对‘我’的奴役。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镜子功能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镜子功能拉康的镜像说中,6到18个月的幼儿(尚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碎裂身体)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统一影像,即产生一种完形的格式塔图景。
这个完形的本质即是想象性的认同关系。
这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另一个自我意识,而是“我”的另一个影像。
“它的对方”一开始就变成了它的影像-幻象。
拉康的语境中,这是一种本体论上的误指关系。
拉康清醒地意识到实体性主体的虚无,我觉得,拉康的伪自我理论很深地承袭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的内里构架,同时却祛除了“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所实现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那种“自我意识是欲望”,欲望是对另一个自我意识的对象性关系,以及深化于自反性的主人与奴隶的辩证法关系是拉康镜像关系的真正基础。
这不是一个自我意识面对另一个自我意识,不是一个实体的主人对另一个实体的奴隶的征服,这是幻象与空无的关系对“我”的奴役,这才是拉康镜像说的本相。
拉康进一步表示所谓的镜像并不只限于真实的镜子,也包括周遭他人的眼光与其对自我的反映,主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认同建立是经过各种不同的镜像反射,这也包括与周遭他人的互动与意见来确立,但是他人的眼光以及各种自我反映的镜像总是不一致的,在婴孩时期与成长过程中所经历过的欢欣兴奋的欲望驱使下,主体总会局限地、误认地、满足地认同某一个镜像,然后当这个认同破灭之后,又会更期待下次理想化的认同。
于婴儿时期的镜像阶段之后,所余存的想象的与现实的角力与辩证,就这样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
在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越来越脱离那种原始的形式(理性之我),并且永远无法还原。
一张透明的玻璃板,光线本来能够自由穿过,但如果在它的一面涂上反光材料,入射的光线就会受到阻挡,就有了一个“返回”,镜子就是由于这种“阻隔”和“返回”功能而形成了。
毫无疑问,电影镜像的真实主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和物。
但是如果把现实中的“我”与影片中的像看作是隔着一面大镜子主体与像,我们会发现电影镜像大大异于普遍意义上的镜像。
《情书》镜像理论分析
《情书》镜像理论分析镜像理论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通过与他人进行镜像反应而形成的。
他将这种理论应用到爱情关系中,提出了镜像理论分析情书的观点。
本文将分析《情书》这部电影中的镜像元素,并解释拉康的镜像理论对于理解情书中的情感和关系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电影中人物的相互镜像反应来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在《情书》中,女主角蓓琳(Berenice Bejo)和男主角佩尼戈(Tahar Rahim)通过情书来表达彼此的情感。
电影通过不断的镜像反应,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和互相影响。
蓓琳和佩尼戈对于彼此的情感都产生了共鸣,他们之间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经历高度相似,他们的情感在镜像反应中得到了验证和加强。
镜像理论还可以解释电影中情书的象征意义。
在电影中,情书成为了蓓琳和佩尼戈之间沟通和表达情感的媒介。
拉康认为,镜像反应是通过对他人的投射来建立自我意识和认同感的过程。
情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于他人的投射,通过写情书,人们可以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投射到情书中,从而使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情感。
情书象征着人们对于他人的渴望和表达,它是情感的镜像和承载。
镜像理论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影中人物之间的心理互动和关系变化。
情书在电影中成为了改变蓓琳和佩尼戈关系的关键点。
通过写情书,两个人彼此投射出了内心的渴望和需求,他们在情书中发现了彼此的共鸣和理解,从而加深了彼此的情感。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的情感因为外界的影响和现实的压力而发生了冲突和分离。
这种情感的变化也可以被理解为镜像理论中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人们对于他人的投射和认同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拉康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镜像理论对自我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探讨自我的建构过程,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关键词联想的方式,对自我建构与镜像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围绕镜像意识、镜像人物和镜像时间等方面展开。
镜像意识指的是个体通过镜子中的影像来认识自己,确立自我形象。
镜像人物则是指个体在镜子中看到的影像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被扭曲、异化的形象。
而镜像时间则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认为时间是人类认知的先决条件。
例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照镜子,通过镜像意识来认识自己的外貌、身材等。
然而,由于镜像人物的异化作用,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自己,而是被扭曲的形象。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来重新认识自己,以获得更为真实的自我形象。
自我的建构过程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等方面。
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自我认知则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时空中的存在和自身行动的认识;而自我建构则是指个体通过语言、符号等媒介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例如,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通过自拍、修图等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形象,并以此为媒介与他人交流。
这种自我建构的方式不仅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让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更加顺畅。
在进行关键词联想时,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金玉樽中带些酸楚”。
这句话描绘了贾宝玉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认知。
他感受到自己身处繁华的金玉之中,却也感受到内心的酸楚和无奈。
这恰好反映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中个体通过镜像认识自己,但这种认识往往是被扭曲和异化的。
正如贾宝玉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的大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但这个形象并不完全真实。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拉康的镜像理论和自我的建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和社会。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一)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最初以论⽂的⽅式在1936年举⾏的第⼗届国际精神分析⼤会上发⾔,但其论⽂《作为“我”之功能形式的镜像阶段》在1949年苏黎世举⾏的第⼗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才正式⽽成。
要理解镜像阶段理论要先了解两个病例,第⼀个病例是1932年,他完成的学位论⽂《论妄想型精神病与⼈格的关系》,这个病例是他亲⾃负责的⼀个长达⼀年半的埃梅的个案。
拉康以精神病原因造成器质性病变作为研究的前提,探求⼈格内部的⼼理因素的理解。
但此时他还只是有些偏向精神分析⽽已。
第⼆个病例是发⽣在1933年法国的⼀个杀⼈惨案。
帮佣的两姐妹残忍的杀害了⼥主⼈和其⼥⼉,拉康没有亲⾃诊治过这两姐妹,⽽是根据《巴黎黄昏》杂志等的公审记录来进⾏分析的,其论⽂为《妄想症犯罪动机--帕品姐妹的犯罪》来讨论妄想犯罪。
这两个病例以⽐较典型的形式将镜像本⾝的意义呈现给了我们。
拉康在这两个病例中特别注意--“我”⾃⾝的形成和镜像的关系,镜像是如何成为⾃我形象的?埃梅由于与镜像的他者的认同,在他者的形象中体验了⾃⼰,⾛上了映射在他者的幻想上的⼈⽣。
她认同的理想形象虽然给予她肯定的感情和统⼀性,但由于与之认同,反⽽受它⽀配,并不适当的剥夺了她想要成为⾃⾝主⼈的权利,它映在埃梅眼中的就是认同的他者造成的对她⾃⾝主⼈性的掠夺。
埃梅在认同他者时缺乏把这⼀形象内在化并使其与⾃⼰紧密相连,成为⾃⾝核⼼的印记。
拉康谈到为了把⼈结构为⼈,⽆论如何我们是需要他⼈的介⼊的,即有对他者的仿效,对他⼈的认同。
没有他⼈的介⼊,⾃⼰就不能成为⾃⼰,但是将⾃⼰委⾝于外部形象势必会导致⾃我疏离,⾃⼰的主⼈性会有⼀个与他者争夺的过程。
再者,⼈因为受到理想的镜像的迷惑,为镜像所束缚,视野狭窄,就会像俄狄浦斯⼀样背负者迷失真相的宿命。
埃梅病例可以说是浓缩了拉康以后的思想的病例。
“我”是什么呢?“我”就是把他者当作⾃⼰来⽣存,因⽽被拉⼊⼀个更⼤的难题中⽽苦恼的⼈。
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的镜像理论作者:黄橙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8期摘要: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最具独立见解也是最有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
他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而他的镜像理论则是他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起点。
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
文章通过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来看他者对自我构建的影响。
关键词:镜像理论;他者;自我构建一、拉康的镜像理论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最具独立见解也是最有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
他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在当时的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他的镜像理论则是他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起点。
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从他观察婴儿在镜子面前的表现开始建立起来的。
一个尚不能行走的婴儿“却会在一阵欢快的动作中力图摆脱支撑他的羁绊,并保持一种稍微前倾的姿态,以便感受镜中形象瞬间留下的印象,”这个镜中的形象就是拉康所说的镜像,拉康认为“是在一种典型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象征性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我这个概念以一种原始的形式突然产生。
此后,在与他者相认同的相互关系中,我才被客观化;并且也是在此以后,语言才给我恢复了在普遍意义上的主体功能。
”以上是拉康对其镜像理论的大体表达。
这个镜像形成的大体流程是:主体→自我映像→自我认证。
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与自我的认同紧密联系的。
其实,这也是拉康镜像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
他说:“我们只需将镜子阶段理解成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身份认同过程,即主体在认定一个镜像之后自身所起的变化。
”自我在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旧的自我会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解体,而形成一个新的自我。
二、以电影《楚门的世界》来看他者对自我构建的影响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楚门总是觉得自己在被监视,没想到这竟是真的。
从呱呱坠地开始,30 年来,他是历史上播映最久、最受欢迎的肥皂剧主角。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第9卷第3期2008年9月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JOU RN AL O F JI AN GSU PO LY T ECHN IC UN IV ERSIT YV ol.9No.3Sep.2008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陈 歆,曹建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江苏苏州215009)摘 要:主体形成的镜像理论是拉康的理论学说的起点和归宿,“镜子阶段”是一个自我欺骗的瞬间,是由虚幻引起的迷恋,是想象性思维的起点。
围绕“镜子阶段”的分析帮助理解拉康的文字涵义,并理解拉康对于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的形而上的思考。
《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成为拉康镜像理论的形成标志。
关键词:拉康;镜像;自我;主体;文本分析中图分类号:H089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672-9048(2008)03-0004-03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方面,尤其是无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实现了对传统精神分析学的一次语言革命。
“沿着`符号’的轨迹寻找弗洛伊德的真理,我们是否感到全身温暖,一切都在我们周围燃烧。
”[1]23他的理论对于当代西方的解构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主体形成的“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理论的起点,更是拉康理论思想的精华之一,拉康最早于1936年提出,现在看到的论文《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是他为1949年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而准备的,经过理论变迁而形成。
拉康在行文时追求演讲的情境效果,章句之间难以把握,显示了无意识所具备的强大力量,使读者也不敢贸然建立文本的理论框架,只是充分领会以求发挥语言的创造性作用。
“拉康的写作也绝不是在塑造什么典范式的界碑,将拆毁他的任务留给时间、历史或意见,而是在创造它们的同时进行着自我替换、自我解构。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镜子是单面的,没有人能够从镜中发现真实的自我。
不管你认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眼睛所看到的却只是自己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虚构了一个不同的“我”。
镜像是真实世界的反射,也是个体存在的表象。
当面对无数“他人”的时候,那些表象呈现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
但在每个镜像的背后,又潜藏着另外一个镜像,与我们平行共存,时刻提醒我们,去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真正的我和“我”背后的镜像是一体两面的。
你在照镜子时照见的是“你”的本相,照不见的是“你”背后的镜像。
自己以为这个“自己”就是理性的、感性的、主动的“我”,其实镜像才是真正的自我。
镜像理论认为:真正的主体不是自己,而是与自己同一的第二自我;他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投射出来的,或者说,他就是自我的镜像。
简言之,“自我”就是镜像,它是同一个人的镜像复制品。
于是,我们在思考别人时,便用“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评价别人时,便用“我”的尺度来衡量他人。
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哲学家索罗最早提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从索罗的哲学来看,“无意义”并非仅指个人,而是泛指所有的事物。
既然“没有意义”,那么一切追求的意义便失去了依托。
然而,“人生是有意义的”却是索罗的逻辑延伸。
即“人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虽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诸多限定和约束,却仍然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并在其中彰显自身的意义。
这意义是“属人”意义和“属世”意义的统一。
对于索罗而言,这意义的创造性表达就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人,由于有“我”而成为人,正因为“我”在其中,所以“我”的存在及人的本质才获得了超越性的价值。
“我”被凸显出来的同时,亦带动了人性的完整。
人的本质力量在于他的社会性。
于是,人的价值的源泉——人性,便通过“我”这一载体而得以充分展现。
“镜像”之后,还有“非镜像”。
此外,镜像是“他”的另一个侧面,只是他内在的另一个镜像。
就好比观看时看到的是他人的外貌,可是真实的自己却往往被忽略了。
简评拉康与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
一
以外部 世界 对 个体 塑 我 的影 像 , 从 拉康 想 法 中 , 主 宰 g己的并 不是 自我 , 我们 想 从 语言 学 和社 会学 的角度上 体 现 的 , 造 自我意 识 为重 心来研 究 主体 的 , 二者 的不 同之处 可 以分 要 找到 自我 , 当我们 找 到 它的时候 , 它并不 是属 于我 们 的 , 第 一个 方面 , 是 产生和 形成 的 自我意 识 , 在这 而 是 一个 独立 的存 在。 【 张 一兵 ,拉 康镜 像理 论 的哲 学本 为两 个 方面 。 个 方面 上 , 二者 从 出发 点 上 就产 生 了根 本 的不 同 , 弗 洛 伊 相 ) 拉康 还 有一 个重 要镜像 理 论 的逻辑 是 由形 象 一意象 一 自我 、 超我 的 结构 , 这里 的我从 一开 始就 不 想 象 为基础 的伪 先行性 论。于是 , 我 不在而他 在 , 他 在 即伪 德构 建 了本我 、 这里 的“ 我” 实质 上 是 由外 部 反 射 回来 的镜 像 , 我 在 。 拉康 之 后 说 的镜 像和 他 人 的影 像 都 具 有 这 种 先行 复 存在 的 , 性。无论 是镜子 中 的我 , 还 是 大家看 到 的我 , 其 实本质 都 是 而 在拉 康 的 镜 像理 论 中体 现 镜 子 阶段 就 是 个 人 悲 剧 的开 他 取 消 了 弗洛伊 德 的 自我 意识 的观 点 , 将 所 有 的 自我 以某 种形 象 出现 的他 者 的模 糊 意象 , 拉康 说 : “ 主体 历 史在 始 , 就 是 对外 面事 物和 发展 中 多多 少少 的典 型理 想 中所 认 同 的 想 法代 表 了最 纯 概括 为 一个理 想 中 的我 。第 二个 方面 , 在 这个 方面上 拉康 放弃 了弗 洛伊 德 以 g我 真 的心理 现 象 , 因为 它们从 本质 上体 现 出 了意 象 的功 能” 。 对 别人 的态度 。 存在 为前 提 和基 础, 而取 消 了 自我 的拉康 则是 将 这种 自我 最后, 拉 康 与其 镜 像理 论 当 中表 明 : 笛 卡 尔式 的主 体 不 完 全 能决 定 自己的生 活 的 自由 , 反之 , 这 种 主体 反 而 受 制 于 进 行 了新 的解 析 。 第一 是 先认识 到镜 像 中的我和 外 界 回来 主体 无法 控制 的外部 力 量。( 张 一兵 ) 的我都 是虚 假存 在 的 , 那 么他 们 就是 不 同于 主体 的他 者 而 2 弗洛伊 德 的无意 识理论 不 是真 正属 于个 体 的我 。拉 康将 它叫做 “ 小他 者 ” 。( 黄 丽 弗 洛伊 德 在 心理 思 想 和 人格 结 构 的 逻 辑 上不 一 样 的 娟 , 从拉 康 的“ 镜像 说 ” 解读 “ 他者” 的含 义 ) 观 点。 弗 洛伊 德认 为 : 人格 应 该是 一个 整体 , 包含 了三 个部 长 久 以来 , 思 想 家和哲 学 家都在 研 究 “ 我 是谁 ” 这个 问 分, 本我 、 自我和 超我 。 本我 是指 最开 始 的我 , 是天 然和 自 题 , 也 给 出 了很 多 不 同的结 论 , 从 总体上 可 以概括 为一 点 , 然 的我 , 本我 是 “ 我” 存 在 的心理 前 提基 础 。( 杨邵刚, 弗洛 就 是我 与他 人 ( 范 围很 广泛 , 包 括有 与我 相 对 的东 西 , 例 如 伊德 心理哲 学 )在我 们 的理解 上 可 以把他 想 象成 天性 、 本 神 、 自然 、 世界 以及我 周 围的所 有人 ) 之间 的关 系。 拉康 以
拉康学术思想的来源及镜像理论
识机制。
或者“杀母嫁父”情结产生,母婴二元关系到父母婴三元关系再到二元关
④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关注 系的复归,使人类获得了心理内容最重要的一部分。拉康在二十世纪五
的是人类社会的象征结构,社会伦理符号之间的交错关系。而这种对于 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期,补充并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集 他的主体建构理论深深影响了女权主义特别是法国女权主义、后殖民主
体无意识理论和马尔库塞的心理社会学理论之后,极具影响力的理论。 义等后现代理论体系,阿尔都塞、詹明信、德勒兹等人身上无不闪烁着拉
虽然拉康一直以“回到弗洛伊德”为口号,实际上他只是借弗洛伊德的旧 康的光芒。
内部深层结构的认知、对于象征性符码之间关系的重视与拉康的理论不 结”的观点,拉康认为,镜像阶段的人类主体,即处于婴儿时期的人,虽然
谋而合。拉康认为“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在 展开了主体形成的前景,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主体,自我和对自我的认识
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列维·斯特劳斯对无意识的认识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的新酒。下面,笔者结合学术前辈的成果,试梳理拉康的几 个理论来源并简单勾勒拉康的镜像理论。
三、镜像理论
二、拉康学术理论来源
1936 年,拉康在第 14 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发表了他的镜像 阶段理论。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主体形成的起点,该阶段展现了婴儿从
回顾拉康的理论发展史,他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可归结为“五大配方”, 六个月到十八个月的成长过程,从开始把握自己在镜像中的统一性,到最
瓶装自己的新酒。这瓶新酒有明显的几个配方,更为关键的是引入“结构
他以镜像理论为突破口,建构了自己宏大的哲学体系,主体建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姓名刘珊珊学号3109089002专业外国哲学一.拉康其人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
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
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
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
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
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
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
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
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
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
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
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
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
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
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一个完整的形式。
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异化”。
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能指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婴儿不仅克服了周围的障碍,而且能够重新忆起镜中影像;其二,镜中影像不仅是完整的,而且能够随着婴儿的动作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对镜中影像的掌控使婴儿充满快乐和胜利感。
由于镜中影像所反映的婴儿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并不是婴儿自身所客观取得的,这一影像毫无疑问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然而,镜中影像却赋予婴儿一种连贯的、协调一致的身份认同感,于是,婴儿开始迷恋自己的影像,把自己的影像当作爱恋倾慕的对象。
如此,婴儿与自己在镜中看似协调完整、但实际上却并不成熟的自己的身体建立起一种欲望关系。
与此欲望关系紧密相连的是自我的自恋本质。
镜像阶段的自恋不仅表明婴儿与自己身体的关系,而且建立起一个新的模型:婴儿与作为“他者”存在的自己的影像建立起认同关系,从而使这个“他者”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敌手。
婴儿与自我影像、婴儿与他人之间一方面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恋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同时存在着攻击性和竞争性。
因此,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婴儿与他人之间必然会陷入一场极富侵略性的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指向他人的侵略性只不过是自我本质的自然流露。
这里,侵略性与自恋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看,侵略性实际上变成了自恋无法摆脱的伴侣;“在任何与他者的关系中”都会产生侵略性。
基于他的异化和误认观念,拉康进一步表达了他与自我心理学的分歧与不同。
在自我心理学看来,自我是心理平衡的根源和基础;但在拉康看来,自我并不是它自己的主宰。
我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我们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
拉康的“镜像阶段”其理论意义远远不止在心理分析的小圈子。
对拉康来说,他要更进一步对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以及人类知识的特征做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同时他认为,镜像阶段在他看来,人类知识“就其最一般的结构”来讲,先天具有偏执狂特征。
其实,当他讨论镜像阶段中婴儿的肉体存在与想像性身份认同时,拉康就已经点明了这种偏执狂特征的存在。
然而,镜像阶段的意义和启示在于:婴儿与镜像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
虽然从镜中的影像中婴儿得到了所期待的完整性和协调一致性,进而感到欢欣鼓舞,但是,婴儿与镜中影像的认同本质上却是一种误认。
同样,人类知识也可以看作是类似于镜像的努力和尝试。
对拉康而言,知识系统也试图寻找并得到某种终极的一致而不是与此相反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破裂和崩溃。
正是这种统一、和谐一致的理想、希望和期待强烈地吸引了人类的注意和努力。
但所有这些努力最终都将被证明只不过是“偏执狂式的知识”。
最后,拉康及他的镜像理论表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反而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三.启示1998年彼德·威尔的影片《Trueman Show》(中文意译成《楚门的世界》)中,金凯利扮演一个小城里的公务员,他渐渐发现事情的真相:他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电视节目中的主人公,他的家乡搭建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摄像机永不间断地跟踪拍摄他[6]。
当他发现这一切后,他迷失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他曾经是一个女人的好老公,是一些人的好朋友,是公司的好员工,是父亲的好儿子。
可是现在,如果那些人都是假的,那他是谁呢?片中主人翁叫Trueman,这决不是一个随便取的名字,导演在这里有他的用意:一个自认为是真实的人,却原来是一场“秀”的主角而已,这是一场真人秀,可却是一部被人安排的不真实的真人秀。
这部影片事实上也在探讨一个问,人是怎么去认识和定位自我的。
此外,相信看过电影《MATRIX》系列的人,在感叹精湛的电脑特技和导演兄弟的丰富想象力的同时,一定也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一个更深刻且贯穿始终的主题,即人对自我的认识。
影片第一部中在Neo选择了红色药丸之后,Morpheus和Trinity等人要让Neo了解真实的世界的时候,Neo发现了旁边的镜子。
镜子上满是裂痕,Neo从中看到了里面破碎的自己的形象。
当他伸手触摸镜子,粘起金属液体时,他在镜子中看到扭曲变形的自我。
这一组镜头可谓是拉康“镜像”理论的直接体现。
在此之间,Neo(以及影片中的绝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他只是matrix系统里的一个程序,按照设计师的安排生活着。
在Morpheus的引导下,Neo 在满是裂痕的镜子里看到了破碎扭曲的自己,这就如同幼儿还没有经历镜像阶段一样,此时此刻他对自己缺乏认识,他还只是一个支离破碎的身体而以[7],这也就是说,此刻的Neo刚刚进入镜像阶段,镜子中的破碎的影像正是在提醒Neo“这个才是一直以来的你”。
如果说刚刚提到的这些电影是在给我们警醒,提示我们不要被眼前所见蒙蔽而要看穿迷雾认识自我的话,那么还有很多其他我们所熟悉的现象,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外,其实都是因为拉康的“魔镜”在发挥作用。
潘婷免洗润发乳有这样一支广告,女主角大S在车里、在广场、在大厦的入口处,随手画个圈,镜子就出现了。
广告是在说,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潘婷抚平毛躁,随时随地你都可以见证自己的美丽。
广告的导演也许不懂拉康,但是他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拉康。
在我们经历“镜像阶段”开始走上“我”的人生之后,“镜子”确实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的,可能是父亲的一记耳光,老师的一句批评,也可能是水池边别人拧紧水龙头的一个小动作,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一个背影,还可能是希望工程宣传画里那个小姑娘渴望的眼神,刘翔以12秒88冲过终点线的那个瞬间等等。
简单地说,与“我”相对的一切他者,都可以成为我们照见自己的镜子。
千百年来,众多的思想家和哲人都在探寻和追问一个问题———我是谁。
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一点,即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8];当然这个他人范围很广,包括与我相对的一切东西,神、上帝、自然、世界以及我周围的其他人。
拉康以他的“镜像阶段”理论向我们展示了“我”的诞生,尽管他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悲剧,尽管“我”从一开始就是个空无,但人生并非一个悲剧,他给我们的启发是:在界面上想象自我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获得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而这样一种认同不是一成不变,如英国学者马丹·沙拉普所总结的那样,“自我的形成开始于异化和对自我影像迷恋的瞬间”,如果人一直将自己认同于某一镜像不能自拔,必然会割裂自己与社会,走向自我迷恋。
人以其所在的社会关系为“镜子”,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反复经历认同—破例—认同的过程,不断地向着理想自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