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和城镇化

合集下载

人口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国家行政区划及国家干线通道规划图
指标
反映人口城镇化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百分比的高低与城乡划分标准有关,各国情况不同, 划分城乡人口的标准也颇有出入。标准低的国家,100人以上的商业中心即被认为是城镇(乌干达);标准高的国 家,20000人口以上的聚居地才算作城镇(尼日利亚、毛里求斯)。以居民人数为城乡划分主要标准的国家,大多 数把人口下限定在1000~10000人之间。有的国家不用人口标准,只按一定等级的行政中心来确定。至于城镇统计 人口的地域范围,更无统一标准。因此,人口城镇化程度在国与国之间缺乏可比性,世界城镇化水平的衡量,只 能根据各国厘定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城镇统计范围的统计数字。
城镇化布局
城镇化,核心是实现“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要使“中心城市”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其城区人 口规模应在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最好是300万以上 (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而“城”辐射带动“镇”的合理半径以不大于200公里 为宜(方便乡镇(或城区)人员到城区(或乡镇)办事能当天来回);所以,现有特大城市(特别是省会)200 公里之外,如果有较大的区域(3万平方公里以上)和较多人口(1000万以上/容易培育2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 市),均应培育新的中心城市(比如增设为新省的省会、建设交通干线枢纽等),以实现全国城镇的均衡合理分 布,从根本上防制全国的人口只集聚在现有的省会或直辖市(使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其中,以徐州、宜昌、 赣州、桂林和湛江等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均是培育新城镇的理想区域。
逆城镇化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 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 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1、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定义在深入探讨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定义。

人口流动,指的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和迁移,这包括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迁移。

人口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社会因素(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政策因素(如户籍制度、土地政策)等。

人口流动不仅改变了个人的生活轨迹,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镇化,则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渐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一方面,人口流动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源;另一方面,城镇化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动,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便利,进一步吸引了人口向城市集聚。

因此,研究中国的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城乡人口流动,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这种人口流动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研究中国的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如何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及测度方法比较

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及测度方法比较

第36卷 第5期2022年5月Vol.36 No.5May,2022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1 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不到20%(1978年)提升到64%(2020年)[1],持续增长的城市人口驱使城市用地不断扩张。

人口和土地是城市系统核心要素,二者协调增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2]。

然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与人口增长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3-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城市土地过快扩张会加剧耕地和生态用地消耗,威胁城市生态环境,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5]。

已有研究普遍发现中国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6-8]。

例如,2000—2015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是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的1.65倍[9]。

当然,doi: 10.11994/zgtdkx.20220513.183256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及测度方法比较许 刚1,郑沐辰1,王亚星2,李 静1(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030)摘要:研究目的:全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异速发展的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并比较二者异速发展的测度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城市土地与人口增长率之比、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变化和异速增长模型测度全国、省域和城市3个层面二者之间增速差异。

研究结果:中国自1990年以来土地城镇化持续快于人口城镇化,2006年以后该趋势放缓,2020年该趋势初步扭转。

2006—2020年,超过80%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东北多数城市在城市人口负增长情况下,城市土地仍在扩张。

从城市规模来看,大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

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1.引言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城镇化进程也得到了推动和加快。

本文将对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

2.定义和计算方法2.1 城镇化率定义:城镇化率指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常用百分比表示。

2.2 计算方法:城镇化率计算公式为:城镇化率 = 城市人口 / 总人口× 100%。

3.全国各省城镇化率分析3.1 北京市3.1.1 人口情况: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北京市总人口为2177万人。

3.1.2 城市人口:北京市城市人口为1967万人。

3.1.3 城镇化率计算:城镇化率 = 1967万 / 2177万× 100% = 90.30%。

3.1.4 城镇化率分析:北京市城镇化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其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

3.2 上海市3.2.1 人口情况:上海市总人口为2428万人。

3.2.2 城市人口:上海市城市人口为2251万人。

3.2.3 城镇化率计算:城镇化率 = 2251万 / 2428万× 100% = 92.69%。

3.2.4 城镇化率分析:上海市城镇化率也较高,这是由于其作为经济特区和全球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继续添加其他省份的城镇化率分析)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统计表。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城市人口: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

5.2 总人口:指国家或地区的整体人口,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6.结束语本文对全国各地区城镇化率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率,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的差异。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推动改革和促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摘要】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是指将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在城镇附近进行定居和就业。

农业转移人口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的人口。

就地城镇化是指将农业转移人口直接安置在城镇及其周边地区,使他们能够在城镇附近找到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地点。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

城镇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进城。

政府也制定了扶持政策,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体现,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农村城镇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村与城镇之间的融合。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包括提高人口素质和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市人口压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未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 就地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 城镇就业机会增加, 政府扶持政策, 生活环境改善, 农村城镇一体化发展, 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面临的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农业转移人口概念农业转移人口是指原居住在农村地区依靠农业生产为生的人口,由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其逐渐向城镇地区转移并参与非农产业就业的过程。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转移人口通常是农村中的务农人口,他们通过外出务工或者在城镇就业来获得收入,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城镇化也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动力。

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就地城镇化,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可以实现农村和城镇的互利共赢,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

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

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一、本文概述《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空间分布差异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人口城镇化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

然而,这一进程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口城镇化速度和程度存在明显的不同。

因此,本文试图揭示这些差异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本文首先对人口城镇化及其空间差异的概念进行界定和阐释,明确研究范围和重点。

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资料,对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进行量化描述和特征分析,揭示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人口城镇化的差异性。

接着,文章从多个维度探讨影响人口城镇化空间差异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政策推动、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文章试图揭示它们对人口城镇化空间差异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文章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旨在促进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差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人口城镇化进程的理解,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中国的人口城镇化进程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发展水平上,也体现在各大城市群和城乡之间的不平衡。

从东、中、西部地区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移,城镇化率较高。

中部地区作为过渡地带,城镇化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仍落后于东部地区。

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进程较慢。

各大城市群内部的城镇化差异也十分明显。

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为例,这些地区的核心城市人口密集,城镇化水平高,而周边城市和小城镇则相对较低。

这种核心-边缘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

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从到

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从到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许多农村地区 逐渐被纳入到城市范畴中。此外,政府的政策导向也是影响城镇化格局的重要 因素之一。例如,政府实施了“撤县并市”等政策措施,使得一些县城逐渐成 为地级市的组成部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当前中国城镇化格局的变动。其次, 我们也需要人口在城市的合理分布问题。人口的流动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 的现象。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与人口合理分布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发生着巨 大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镇体系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 化。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人口在城市的合理分布,以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中国城镇化格局的变化趋 势。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 述,中国的城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而人口合理分布的问题则成为了当前的 重点之一。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人口在城市的合理分布。
参考内容三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一直是研 究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人口分布也在不断变 化。了解这种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对于制定人口政策、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城市 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应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城镇化质量。
五、结论
中国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的特点是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区域差异 和城乡差异等问题。为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加强城市规划,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还需要积极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原因

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原因

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原因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政策支持是推动中国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政策是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并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和促进农村发展。

例如,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民流转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可以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给城市居民,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吸引更多农民进城。

二、农民工流动是中国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农民工流动也是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

由于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的不足,许多农民选择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农民工的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同时,农民工的流动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充实,有助于提高城市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三、社会经济发展是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内在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更好的生活质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相对农村而言,提供了更多完善的公共服务和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因此吸引了更多人口流入城市。

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增加了人们选择城镇居住的意愿。

四、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人口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其次,人口城镇化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此外,人口城镇化还促进了公共服务的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全国各城镇化率

全国各城镇化率

全国各城镇化率全国各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用于衡量城市化的程度。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在各国各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全国各城镇化率数据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和趋势。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全国各城镇化率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以2023年数据为例,全国总人口为14.5亿人,其中城镇人口为8.68亿人,城镇化率为60.07%。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城市化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城镇化率并不代表城市化的质量,因为城镇化还涉及到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等因素。

在中国,城镇化率的差异在不同地区之间非常明显。

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通常具有较高的城镇化率,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在经济和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城镇化率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限制。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

政府在引导城镇化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推动者和监管者的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城镇化政策和措施,为城市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政府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

除了政府的角色,企业和社会组织也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支撑,推动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社会组织可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参与,促进城市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在城镇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城镇化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较大,容易引发土地利用和环境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的收入分配不平衡和社会不公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

城镇化还可能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如就业困难、人口流失和社会矛盾。

为了推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交通、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一:引言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正在推行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析。

二:人口城镇化率及增长情况1. 人口城镇化率:指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 城镇人口增长率:指城镇人口数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3. 农业转移人口: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数量。

4. 城市总人口:指城市内常住人口的总数。

三:城市规模及布局1. 城市数量:指全国城市的总数。

2. 城市等级划分:根据城市的经济、人口、区位等要素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等级。

3. 城市布局优化:指在城市规划中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 城市交通建设:包括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的建设。

2. 城市供水供电:指城市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3. 城市医疗教育:包括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五:居民生活水平提升1.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城市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

2. 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指城市居民的年均消费支出。

3. 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水平:包括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投入和活动。

六:城市环境质量提升1. 空气质量:包括PM2.5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

2. 水质环境:包括水源水质、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指标。

3. 城市垃圾处理:指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情况。

七:本文档涉及附件1. 附件一:中国新型城镇化相关指标数据表格。

2. 附件二:城市规划示意图。

八: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城镇人口: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城镇人口是指在城市中具有固定住所并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口。

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布局、建设、管理等进行规划和指导的活动。

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从到

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从到

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从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究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以及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分布和城镇化进程不仅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中国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空间格局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人口密度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的新趋势。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城镇化进程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通过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方法,我们对中国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中国的人口密度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同时城镇化空间格局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这些差异和特点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为我们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对未来中国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展望。

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中国的人口分布和城镇化格局将继续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推动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和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深入研究,为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全球城市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中国的人口密度时空演变呈现出一种动态而复杂的图景。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人口分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体现在空间分布上。

在时间维度上,中国的人口密度经历了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

中国农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农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农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发展分析报告导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城镇化浪潮。

由于农村人口迁移的不断加速,中国的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壮大。

本文将分析中国农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中国农村人口迁移的原因农村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许多农民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收入,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其次,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农村居民为了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条件以及生活便利,也会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

再次,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农村地区面临着贫困、落后等问题。

为了摆脱贫困和改变命运,很多农民选择去城市打拼。

最后,农村人口迁移还受到政策的引导和推动。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通过政策措施吸引农民前往城市定居,助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人口迁移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农村人口迁移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村人口的流入使得城市劳动力资源更加充足,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

大量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

其次,农村人口迁移为城市居民增加了多元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农民的到来使得城市变得更加多样化,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促进了城市文化的繁荣。

再次,农村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农民工通过城市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技能,一部分人选择回到农村创办企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

最后,农村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资源环境带来了压力。

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住房问题等一系列的难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三、农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农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发展既面临着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挑战之一是农村地区人才流失问题。

中国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城乡人口数量及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中国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城乡人口数量及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中国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城乡人口数量及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一、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增速放缓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为140005万人,与2018年相比,人口净增46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34‰。

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2018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比上年下降0.4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98万人,比2018年微增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略升0.01个千分点。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

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8年减少500多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600多万人。

另外,生育水平略有下降,也是影响出生人口减少的因素。

但从生育孩次看,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比重明显高于一孩,2019年二孩及以上比重达59.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这说明“全面两孩”政策持续发挥作用。

《2020-202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行业市场营销战略及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二、人口结构分析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2019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977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640万人,占64.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12.6%。

与2018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89万人,比重下降0.2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439万人,比重上升0.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945万人,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 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
(二)活跃的人口迁移与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轨迹与迁移的区域格局 以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为引力中心,形成增长导向的大量迁移流 以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为引力中心 以某些地广人稀的省份为中心, ,形成资源导向的小量迁移流 2000年中国全国移民总数为1.44亿 亿,占总人口的11.6%, 开始步入移民时期速增长
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从1952年的 年的12.6%增加到2000年 的36.22%,人口数量增加6.4倍 倍 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则从1949 1949年的2 740.6万人增
2. 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加到2000年的24 434万人,增长了 增长了7.9倍 城市化水平从5.1%增加到19.3% 19.3%,但仍属于城镇化 水平较低的国家
中国人口从奴隶社会初期( B.C.) 300多万发展到新中国成 中国人口从奴隶社会初期(2100 B.C.)的1 300多万发展到新中国成 立时的5.4 5.4亿 前后共经历了4 200多年 人口增加近5.3 多年, 5.3亿 立时的5.4亿,前后共经历了4 200多年,人口增加近5.3亿。 旧中国人口增加缓慢,主要是受战争、灾荒和瘟疫等影响。 旧中国人口增加缓慢,主要是受战争、灾荒和瘟疫等影响。
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 比较项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5
世界人口总数/108 中国人口总数/108 中国占世界比重/%
24.36 5.42 22.24
30.27 6.62 21.87
36.34 8.30 22.84
44.15 9.87 22.36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1949年以前中国人口增长变化 1949年以前中国人口增长变化 中国人口数量经历了4 中国人口数量经历了4次较大的波动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 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
50多年中,除了1960年 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 人口增长停止外, 年由于自然灾害, 50多年中,除了1960年、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停止外,一直呈直线 多年中 1960 上升,但增长速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上升,
几千年封建文化的“重男轻女”传统 传统,“男尊女卑”、“ 传宗 接代”等观念造成性别比严重失调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强烈的性别偏好, ,在生育数量的限制 下,通过各种手段得到男孩,加剧了性别比的失调 加剧了性别比的失调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年龄结构进入成年期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05 少年儿童比重/% 少年儿童比重 36.28 40.69 33.59 27.69 22.89 20.27 成年人口比重/% 成年人口比重 59.31 55.75 61.50 66.74 70.15 72.04 老年人口比重/% 老年人口比重 4.41 3.56 4.91 5.57 6.96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三)计划生育国策效果明显 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 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 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四个阶段
1949—1957年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 1949 1957年,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 1957 人口出生率在30‰以上 死亡率比1949年的20‰,下降了 下降了1/2 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高达22.4‰ ‰,平均每年净增1 311万人 1958—1961年 人口发展数量增长的低谷期 1958 1961年,人口发展数量增长的低谷期 1961 人口出生率下降,1961年为 年为18.02‰ 死亡率回升,1960年高达25.43 25.43‰,到1961年又回降至14.24‰ 平均自然增长率为4.6‰
(二)人口数量波动上升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
封建社会以前,中国人口大约在1 000 000万的水平,人口数量基本停滞不前 封建社会前期、中期,人口数量在1 300多万到将近1.1亿之间反复振荡,呈现 1 出周期性大波动的特点 封建社会后期,到清乾隆六年(1741 1741年),中国人口数量稳定突破1亿;乾隆二 十八年(1763年),中国人口数量突破 中国人口数量突破2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是人口数 量高速增长的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口由于战乱 中国人口由于战乱、饥荒、瘟疫等,人口数量在徘徊 中增加。到新中国成立,人口总量达到 人口总量达到5.4亿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人口数量大
2005年中国人口已达1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 约占世界人口的21%,居世界第一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虽有微小 中国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虽有微小 波动,但一直保持在1/5以上,人口总数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人口总数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7.69
人口红利 就业压力
开始面临老龄化问题 未富先老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人口金字塔变化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金字塔出现 两个外凸对应中 国两次人口出生 高峰。两次内凹 对应三年困难时 期和实施计划生 育政策的时期。
中国人口数量从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人 中国人口数量从高出生、低死亡、 口再生产类型向低出生、低死亡、 口再生产类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人口再 生产类型转变,人口年龄结构经过了年轻型, 生产类型转变,人口年龄结构经过了年轻型,进入成年 正在向老年型变化。 型,正在向老年型变化。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三)人口就业与地域构成 从业人口增长快, 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从业人口 1.8亿 (1949年) 三个人口构成变化 7.2亿 亿 (2000 2000年)
中国正处在 传统型 与现代型 职业结构 转型时期
从1952—2000年三次产业人口构成变化 年三次产业人口构成变化: 第一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从83.5% 83.5%连年下降到50%; 第二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从7.4% 7.4%波动上升到22.3%, 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从9.1% 9.1%增加到27.7%。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外来移民 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外来移民 的比例增加,城市人口增加明显加速 城市人口增加明显加速,增长速度明显快于 中部和西部地区。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特征 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特征
(一)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居住着世界 居住着世界22%的人口
二、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一)人口自然构成 性别结构不均衡
性别比城乡差异显著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性别比 年份 性别比 1953 107.56 1964 105.46 1982 106.30 1990 106.60 2000 106.74
出生人口性别比 城市、镇和乡村性别比分别为: 城市、镇和乡村性别比分别为: 112.8、116.5和 112.8、116.5和118.1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人口压力
一方面中国面临着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化而 逐渐形成的人口老龄化的沉重负担。与世界发达国 逐渐形成的人口老龄化的沉重负担 家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而 且是在国家经济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未富先老” 且是在国家经济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 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劳动力人口 中国面临劳动力人口(15~64岁)增 加形成的就业压力。中国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所 中国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所 占的比重已达到了70%以上,中国将较长时期被就业 中国将较长时期被就业 压力所困扰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均衡
文盲人口大幅度下降 1949年15岁及以上有80%的人为文盲 的人为文盲,1964年下降到62.4% 1990年为22.2%,2000年降至9.1% 9.1% 文盲的人口基数大,2000年为8 700 8 700万人 地域发展不均衡 文盲人口中有3/4分布在农村 文盲率超过15%的省区集中在中国西部的西藏 的省区集中在中国西部的西藏、青海、贵州、甘肃、 宁夏和云南 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年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接受 教育年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接受 高层次教育人口的比例过低和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比例 过大。
52.84 11.34 21.46
60.00 12.95 21.58
64.77 13.08 20.19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中国自1949年以来进行过5次人口普查 次人口普查 从1949年到2000年的50年中, ,中国人口净增了6亿还多 每增加1亿人口所用时间一般在 亿人口所用时间一般在10年以内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三章 中国人口及城镇化
本章前言
中国的人口规模大, ,而且与日俱增,并由于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形成明显的人口密度东稠 形成明显的人口密度东稠 西稀的格局。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由城乡人口比例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亦有明 显的地域差异。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 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将中国人 口密度和城镇化的差异分成两个部分,即人口稠 口密度和城镇化的差异分成两个部分 密、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区和人口稀疏 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区和人口稀疏、城镇 化程度较低的西部区。
第一节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二)人口社会构成 增长较快的少数民族人口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1% 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1% 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了11.22% 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了11.22%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16.70%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16.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