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棉花黄萎病菌分离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棉花黄萎病分离方法

方案一、土壤稀释分离法

供试药剂:牛胆盐、链霉素、1%六偏磷酸钠、

供试仪器:

一、培养基制备

马铃薯200g,琼脂17g,葡萄糖g,蒸馏水1000ml,高压灭菌冷却至45℃时,按每100ml 培养基分别加入牛胆盐和链霉素各50mg。

二、土样选择

选取棉花耕作层0~20cm层内土样(此区域内微菌核数量与田间病害发病有密切联系)。

三、分离方法

1、洗涤微菌核取自然风干过筛的病田土样100mg,置盛200ml含有1%六偏磷酸钠无菌水的三角瓶内,摇动10min后,静止5min,弃去清液,留残渣液20ml于瓶底,连续洗涤5次。将最后一次的20ml残渣液置于培养基上,每皿1ml,均匀涂抹于表面,24℃左右培养10~15d。

2、观察微菌核肉眼从培养皿背面看到菌落时,用蜡笔做出标记,再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鉴定,将显微镜下确认的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移出纯化。

(棉田土壤黄萎病菌微菌核的研究,吕金殿,杨家荣,吉冉中)1990

方案二

真菌、细菌、放线菌、霉菌土壤稀释分离法

供试药剂:

供试仪器:玻璃珠。

1.取土壤

取表层以下5—10cm 处的土样.放入灭菌的袋中备用,或放在4℃冰箱中暂存。

2.制备稀释液,土壤稀释法,(要无菌操作)

(1) 制备土壤悬液:称土样0.5g,迅速倒入带玻璃珠的无菌水瓶中(玻璃珠用量以充满瓶底为最好),振荡5—10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成为10-2的土壤悬液。

(2) 稀释:用无菌移液管吸10-2的土壤悬液0.5mL.放入4.5mL无菌水中即为10-3稀释液,如此重复,可依次制成10-3一10-8的稀释液(真菌10-3~10-1)。

注意: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换用1 支移液管,每次吸入土液后,要将移液管插入液面,吹吸 3 次,每次吸上的液面要高于一次,以减少稀释中的误差。

(微生物实验指导)

方案三、水筛法分离及微菌核计数方法

供试药剂:NaNO

,MgSO4•7H2O,K2HPO4,Fe2(SO4)3•7H2O,KCl,氯霉素,井冈霉

3

素,

五氯硝基苯,克菌丹,1%多聚磷酸钠,0.01%Tergitol—NPX。

供试仪器:组织搅拌器(8000r/min),0.125mm筛网,0.0385mm筛网。

一、制备培养基

棉选一号

NaNO32g,MgSO4•7H2O 0.5g,K2HPO4 1g,Fe2(SO4)3•7H2O 0.01g,KCl 0.5g,蔗糖5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氯霉素300mg,井冈霉素2.5ppm(mg/kg),五氯硝基苯350ppm(mg/kg),克菌丹0.5ppm(mg/kg)。灭菌后添加。

注意:

1、五氯硝基苯:有毒,不可直接接触。熔点:144℃,沸点:328℃,相对密度(水=1)1.72,可燃,不溶于水,微溶于醇、苯、氯仿、二硫化碳。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会爆炸分解,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2、克菌丹:有毒,不可直接接触。熔点:178℃,沸点:314.2℃,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稳定,在高温和碱性条件下易水解。

二、水筛法分离

1、采用5点取样法,从棉花耕作层0~20cm深处采取病土,每点100g,5点共采集500g病土,置室内自然风干5d左右。

2、将风干土样倒入消毒搪瓷杯内并加入10枚1~1.2cm大小的洁净鹅卵石,振荡15min,使土样粉碎。

3、称取上述土样2.5g,共6份,每份土样分别放入200ml内含1%多聚磷酸钠及

0.01%Tergitol—NPX(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内,依次倒入组织搅拌器内,以8000r/min 搅拌15s。

4、将此土壤悬浮液倒入上层孔径为0.125mm,下层孔径为0.0385mm的双层细筛里,在水流下降泥土冲洗干净,用吸管吸取10ml无菌水,将下层洗好后的残渣冲洗到消毒的培养皿内备用。

5、将洗好的6分土壤残渣液,每份均匀涂抹于5个盛有供试培养基(棉选一号)平皿的表面,并将平皿置24~25℃恒温箱内培养14d后取出,用自来水洗去平皿表面泥土,再用肉眼或低倍显微镜经行检查。

6、计数方法:平板上每个黄萎病菌落假设来源于一个单个微菌核,计算5个平板上的菌落总数,即等于2.5g土样中的微菌核数。

三、回接试验:

1、将棉选一号培养基上分离到的黄萎病菌菌落,用PDA培养基纯化培养10天。

2、待回接试验所用的纸钵内棉苗长到1一2 片真叶时,将纯化后的菌种,用无菌水配翘成每耐含3*107 个泡子悬浮液。

3、每纸钵量取10 m l上述悬浮液,用纸钵蘸根法进行回接,共接菌10个纸钵,每纸钵5 一6 个棉苗,以清水蘸根作对照。

4、病菌后的棉苗放入25℃的光照培养箱内,25天后调查发病情况,并将病株用PDA培养基进行再分离。

(棉黄萎病菌选择性培养基一一棉选一号,籍秀琴,未颖初)1988

方案四、水筛法分离及微菌核计数方法

供试药剂:棉籽饼、金霉素、五氯硝基苯(PCNG)、1 % 六偏磷酸钠(Calgon)、0.5%NaOCl。供试仪器:129目(0.113mm)筛网、400目(0.038mm)筛网。

1、棉籽培养基(培养基是由8种选择性培养基的比较后改良而来的)

棉籽饼粉10g,蒸馏水500ml,煮沸15~20min,过滤,取滤液并补蒸馏水至1000ml,加入琼脂10g,高压灭菌(121℃,30min),冷却至50℃后加PCNB(五氯硝基苯) 1g,金霉素5mg。

2、水筛法:称取10g风干一周以上的供试土样,悬浮在2 0 m l含有1 % Calgon(六偏磷酸钠)和0.01 % Tergitol一N P X 溶液中,用组织搅拌机( 800一1,000 r/min ) 搅拌30秒,让土粒充分分散。

3、过重叠的129目和400目筛子,将截留物放到0.5% NaOCl溶液中漂洗两次进行表面灭菌,每次10秒,再用冷开水冲洗残留的NaOCl,最后用水把截留物洗入大试管或小烧杯中。

4、用10 m l大口吸管或汤匙把筛滤物均匀分布在10个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内,培养皿正放于,25一28℃下培养10天左右。培养后置培养皿于解剖镜下或低倍显微镜下检查有无黑色的微菌核。

5、10个平板为一组所形成的微菌核总数就等于10g土壤中的微菌核的数量。

计算公式是

N2为每克土中微菌核数;N1为10个平板中每皿各数30个视野的微菌核平均数;R1为视野的半径;R2为培养皿的半径。

(《中国农业科学》1987年第01期,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分离和计数方法,林先贵)1987

方案五、水筛法分离

供试药剂:l% 多聚磷酸钠、0.015%Tergitol、0.13 %氯霉素、0.08 %红霉素。

供试仪器:DS200型组织捣碎机、100目筛网,400目筛网。

1、称取0 .75g供测土样,置于l% 多聚磷酸钠和0.015%Tergitol的水溶液中,充分搅拌10秒钟(DS200型组织捣碎机) ;

2、水筛法:再经上层100目,下层400目筛网上流水冲洗。将400目筛网上含有微菌核的残留物,以0.1 %次氯酸钠水溶液表面消毒90秒,

3、转移至含有0.13 %氯霉素和0.08 %红霉素的无菌水溶液中,置于25 ℃恒温箱内2一3 天,微菌核萌芽后,直接镜检计数微菌核的萌芽数。

(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分离法之一,夏正俊顾本康李经仪陈春泉)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