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资料

合集下载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重症监护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重症监护室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重症监护室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

重症监护病房布局合理,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科间紧密协作,保障诊疗工作需要。

2.建立健全重症监护病房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3.医务人员实行岗位准入管理,强化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严格执行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

5。

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实行监控。

6.加强运行病历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全程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二)相关评价指标1.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三)重症监护室质量考核标准、核心制度及其他重要制度(十二)交接班制度是否执行到位,是否执行双签字一次不到位扣5分;未执行双签字扣2分(十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见临床用血项三、临床合理用药四、临床用血五、医院感染管理六、感染性疾病管理七、病案管理八、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 .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准确确认病人身份的制度和程 序.健全与完善各科室(各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在 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 依据) 2 .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 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分; 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

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 、产房之间查对制度每一环节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 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差错扣每次扣30分;环节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 每次扣30分;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重要的医疗机构之一,承担着救治危重症新生儿的重任。

保障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问题探讨、措施建议等方面展开讨论,为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与质量提供参考。

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现状分析1.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特点及重要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专门用于救治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医疗机构,其装备设施齐全、医护人员专业素养高、护理技术先进等特点,对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1.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问题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医护人员数量有限,工作强度大,易造成护理不严谨、医疗差错等问题;同时,新生儿本身的生理特点与需求也对护理提出了高要求。

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探讨2.1 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控制是保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护理团队培训等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2.2 医疗差错防范医疗差错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问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团队协作、强化风险评估等,可以有效预防医疗差错的发生。

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3.1 强化团队培训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为保障新生儿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2 完善护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护理机制,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每一项护理工作都符合规定标准,降低医疗风险。

3.3 加强沟通协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护团队应加强内部沟通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保证医疗安全与护理质量。

结语: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专业水平,确保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中得到安全高效的护理。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安全与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除达到“C”的标准外,还应
1.NICU医生应能熟练掌握呼吸机应用、换血技术、肠道外营养技术等专科技术
2.NICU护士应熟练掌握高危新生儿和早产儿护理、PICC置管技术等专科护理技术
3.取得ICU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证≥50%
4.对在岗的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5.在申请评审前已执行一年以上
【“A”级】
5.医护人员经过新生儿窒息复苏专科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
6.在申请评审前已执行
7.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要求
【“B”级】
除达到“C”的标准外,还应
1.NICU病房应具备空气净化装置,布局合理,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2.NICU中应具备新生儿专用呼吸机(常频或高频)、移动X线摄片机、移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专用设备
【“B”级】
除达到“C”的标准外,还应
1.科室应有专职人员负责院感控制管理小组日常工作,并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各种院感爆发时的应急预案
2.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小组成员与床位数之比应达到1:15,医护人员比例1:1
3.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并记录(问题和缺陷)
4.在申请评审前已执行一年以上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C”级】
1.科室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行科主任和科护士长负责制
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由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士组成,职责明确
3.科室有年度总结科室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有书面记录
4.在申请评审前已执行
5.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要求
除达到“B”的标准外,还应
1.取得ICU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证≥7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八、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4.8.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床数量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患者需要。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4.8.1.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床数量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患者需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床位不低于产科床位数的30%。
4.NICU医生应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2年或以上的儿科工作经历,且经过专科技术培训并合格者。
5.NICU中护士应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并具有专科培训的经历。
6.有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并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B】符合“C”,并
医师梯队合理、技术职称比例应满足三级查房要求。
【A】符合“B”,并
1.护理梯队合理、技术职称比例应满足NICU护理服务要求。
2.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3.NICU每个床位配备多功能呼吸机、中心监护、吊臂、输液泵、多功能暖箱、复苏设备等基本配套设施。
4.NICU床位数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文件。
【B】符合“C”,并
平均住院日≤10天。
【A】符合“B”,并
1.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2.每年度根据需求对NICU床位数进行评估,重新核定床位数。
4.新生儿急救药品和物品配置齐全。
5.有急救设备、药品和物品的清单和基数。
【B】符合“C”,并
具备危重新生儿转运暖箱,有院内和院外转运能力。
【A】符合“B”,并
有对急救设备、药品及物品数量和位置进行检查的记录,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4.8.4.2
设专人检查、维修与保养急救设备,确保功能状态。

新生儿病室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新生儿病室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新生儿病室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新生儿病室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考核方法改进措施:①加强新生儿病房能力建设,按照新生儿病室的设置要求,建立了新生儿急症监护室(NICU)、隔离室、配奶室、沐浴室、治疗室等并严格管理。

力争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满足工作需要;②加强病房建设,达到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不少于90cm,NICU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婴儿床位的2倍的标准。

检查标准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考核方法:查阅质量管理制度及资料,了解措施落实情况。

改进措施:①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病历、院内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并备案。

及时纠正疏漏,杜绝差错隐患,保障安全;②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专业组、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③健全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和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新生儿病人就医安全。

检查标准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

考核方法:查看各项监测记录和预案。

…改进措施:①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母婴同室和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监控制度与操作流程,掌握常见应急预案;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房(室)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工作人员入室前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换鞋;③认真做好空气温湿度、工作台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消毒、沐浴水温、奶具消毒监测记录;④有专人负责,每月对空气、地面、医护人员手、各种器械、管道进行采样监测病原体,班班消毒并记录;⑤新生儿包被、洗澡巾、奶具一用一消毒;备皮刀专人专用,一用一消毒。

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 加强重症监护病房能力建设,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和
监护设备、设施齐全完好,确保临床工作需要。

2) 完善重症监护病房的医师、护士准入制度(重症监护医师均通过高级心肺复苏训练及考核,有二年以上住院医师资格;护士均经过重症监护专业培训,并担任临床护理工作二年以上);ICU总住院应具有主治医师资格。

3) 严格按照《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特别是总住院24小时值班制,床旁交接班制,三级查房制,岗位责任制及病历书写规范;定期举行疑难病案讨论、死亡病案讨论、专题讲座;建立对外学术交流档案;健全病情危重度评估系统,包括APACHE Ⅱ、Marshall等评分标准;严格执行病人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

4) 严格病室空气及物品等的消毒;重症监护设备每天必须专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完善设备运行档案,确保重症监护设备齐全完好,满足工作需要,重症监护医务人员定期参加重症监护设备的使用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重症监护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背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专门为病情危急的新生儿提供医疗护理的部门。

NICU的医疗服务涉及医生、护士、技师等多个职业,关键环节多、工作强度高。

为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必须对NICU的质量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和改进。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NICU质量管理的目的及实现方式,希望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持续改善NICU的内部管理和工作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和患者家属的需求,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和良好的医疗品牌。

质量管理应用1.定量化的质量目标:制定合理的目标,建立可量性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利用数据指导改进和行动。

2.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建立标准的初诊和治疗流程,明确每一步工作要求,组织好各种资源,保证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

3.职能化的团队合作:成立专业化的医疗团队,指派负责人,科学识别、划分和协调每位医护人员的职责,加强团队协作,畅通信息渠道。

4.安全的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医院安全管理体系,为新生儿提供干净、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人为事故和感染机会。

5.教育和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1.监测和反馈: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了解NICU的绩效和服务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和弱点,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

2.学习和探索:国内外NICU的发展和经验,领域的创新技术和方法都可以为本部门质量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3.改进和完善:根据监测和学习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质量管理和工作效果。

通过本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介绍,可以看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在医疗场所的应用。

在知识、技术高度递进的今天,对质量管理技术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该管理方式必将推动医疗行业呈稳步进步的趋势。

因此,要加强技术发展,大力推广管理技术,加速医疗行业转型和提高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地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nicu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nicu医疗质量控制制度

nicu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早产儿的抢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作为救护早产儿的关键环节,在医疗质量控制上也逐渐成为医院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NICU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展开详细探讨。

一、医疗团队组建及培训为了保障NICU的医疗质量,首要的是建立一个高效、专业的医疗团队。

这个团队一般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相关专业人员。

在团队组建过程中,应注重培训,确保团队成员具备足够的医疗技能和救治能力。

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实战演练等活动,提升团队整体水平。

二、设备及设施完备NICU的医疗质量与设备设施的完备程度密切相关。

包括呼吸机、监护仪、氧气机等医疗设备的全面配备,确保在抢救早产儿时能够提供最及时、全面的救治。

同时,NICU的环境要求高度清洁、无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医疗操作规范医疗操作规范是保障NICU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按照规范程序,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比如戴口罩、手套、无菌衣物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严格执行消毒流程,确保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四、病历记录和评估NICU在抢救早产儿的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持续评估和记录。

医疗团队应编写详细的病历记录,包括病情变化、药物使用情况、医疗操作过程等内容,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定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救治效果。

五、质量评估及持续改进在NICU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中,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是关键环节。

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定期开展医疗事故的分析与总结,为医疗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六、患者及家属教育最后,患者及家属教育也是NICU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医疗团队需要及时与家属沟通,解答他们的疑虑与困惑,让他们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重症监护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重症监护室)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及质量考核标准
重症监护室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重症监护病房布局合理,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科间紧密协作,保障诊疗工作需要。

2.建立健全重症监护病房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医务人员实行岗位准入管理,强化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严格执行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

5.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实行监控。

6.加强运行病历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全程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二)相关评价指标
1.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
(三)重症监护室质量考核标准
二、二、核心制度及其他重要制度
三、临床合理用药
四、临床用血
五、医院感染管理
六、感染性疾病管理
七、病案管理
八、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必备文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必备文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必备文件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方案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主任、护士长负责制)2.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员(主治医师、主管护师)3.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职责4.新生儿院感控制小组5.新生儿院感管理流程6.各种感染暴发应急预案7.新生儿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8.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9.新生儿入住、出科指征10.病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标准11.对产科会诊管理制度、流程12.承担会诊医师的资质与责任13.会诊时限,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4.会诊记录文件书写的要求15.产科会诊培训制度和流程16.医师院外会诊管理制度、流程17.承担院外会诊医师的资质与责任18.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19.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各种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指南20.新生儿ABO溶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21.早产、窒息、黄疸、肺炎单病种质量管理22.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3.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断技术规范24.N ICU诊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记录25.确立NICU“危急值”项目26.“危急值“评价制度27.N ICU(1)首诊负责制(2)会诊制度(3)医师查房制度(4)疑难病例讨论制度(5)交接班制度(6)查对制度(7)新技术准入制度(8)危重患者抢救制度(9)患者知情同意制度(10)病历书写制度(11)转入、转出制度(12)危急值报告制度(13)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14)转运安全制度28.N ICU质量与安全指标29.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30.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方案。

新生儿持续改进内容

新生儿持续改进内容

一、新生儿室质量改进评价标准1、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与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2、有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突发事件应急予案3、新生儿室护理人力配合理,护理人员经过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及考核合格,实施责任制护理。

4、有护理专项质量管理,分级护理措施到位,患儿安全制度落实到位。

5、有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有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消毒规范,传染病患儿隔离措施到位。

二、新生儿室护理质量改进评价要点1、有护理管理制度、规范、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护理常规、有突发事件的应急予案或流程2、新生儿室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备,经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实施责任制护理3、有护理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培训及记录,安全措施落实到位4、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培训,提高依从性、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儿隔离护理措施一、新生儿室护理质量改进涉及的内容1、有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

2、有新生儿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出专业性,对应急予案与培训。

3、护理人员知晓制度、规范、岗位职责、突发事件的应急予案或流程与履职要求。

4、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到位,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考核要求。

5、护理人员岗位责任落实到位,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考核。

6、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护理常规及时修订。

7、对科室落实“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专业技术规范”的成效与“突发事件的应急予案”演练效果有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8、新生儿室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9、新生儿室实施责任制护理,1名护理人员负责《6名普通患儿或《3名重症患儿。

10、护理人员按工作年限或职称分层培训,考核合格。

11、对落实新生儿室护理人员配置与能力有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12、新生儿室1名护理人员负责〈4名普通患儿或〈2名重症患儿。

13、有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专项考核标准,有培训。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专门为需要特殊医疗护理和监测的新生儿提供服务的场所。

为了确保对这些婴儿的高质量关怀,严格的NICU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着重探讨NICU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执行方法,以确保婴儿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和保障。

一、NICU管理制度的重要性NICU管理制度对于婴儿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1. 协调与沟通:NICU管理制度促进了各个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协作和沟通。

团队间的紧密合作可以确保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理解。

这对于婴儿的综合性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2. 保证质量: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婴儿接受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制度包括规范的操作程序、医疗设备的维护和定期的培训,可以保证医疗团队在护理过程中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工作。

3. 婴儿安全:NICU管理制度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婴儿免受潜在危险因素的伤害。

这些措施包括洁净环境的维护、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和医护人员对婴儿进行有效的监测。

二、NICU管理制度的内容NICU管理制度的内容可包括以下方面:1. 人员组织:确定NICU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包括各个职责和科室之间的协作关系。

2. 设备和护理用品:确保NICU配备必要且高品质的医疗设备和护理用品。

这些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进行合适的记录。

3. 操作规程:制定清晰的操作规程,包括婴儿入住和出院的程序、护理要点和急救措施等。

这些规程应该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评估,并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

4.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和隔离规程。

确保员工明确了解和遵循这些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的感染风险。

5. 监测和评估:建立有效的婴儿监测和评估系统,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情记录。

同时,确保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给相关医护人员,以便做出及时的治疗决策。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拜耳医药保理有限公司
拦目独家协办
11医院设置IU的适宜性 . C
对医院设置IU C 的适宜性评价的方
法与要点如下:
重点科室,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能够
疗小组通常由一名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
建立IU人力资源准人管理与岗位配置 C
师和若干住院师组成。
标准, 有制度, 有执行记录。 2 IU的 () C
专业部门, 明确了I U作为医院救治危 C 重病人救治的基地 ( 中心) 的重要地位, 并对I U的管理及其考核评价作出了 C 相应的规定。认真学习贯彻这些规定, 进一步强化I U管理, C 对于保证医疗质
量和患者安全十分必要。
1 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次年度调研情 况, 《 对 指南》中 “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 管理与持续改进”的5 条规定, 分别按 照概述、 考核内容、 提要、 评价的方法
12人力资源配置专业化, . 保证临床 工作需要
人力资源配置与专业培训情况,包 实际水平,能力和工作状况,人员结构
系, 全职负责I U的医疗、 C 教学和科研 工作。() 7 人员结构梯队适宜, 有明确 分工与侧重。() 8 主任 ( 副主任)医师 负责指导解决疑难复杂问题。 9 主治 () 医师负责临床医疗工作, 决定监护和抢
翻 翻 翩 麟 娜和 菊翰 裂)澎纂 舞瀑〕鑫 霎 1 薰蒸硼 撇 肇 鬓毒 哪 日 肠翻 肺哪 谓 娜 瀚11 韶 夔 黔渗臻萝 镶 } 窦 彝 {药 粼 镊巍 黝礁 价 森 价 濒 霆 {袭缓1 馥〕翰 猿黝 翼 姆缘 越 鬓 袭霆 蒙 猜{ 熬 舞 彭 盎篷 巍落 魏 彭 { 撇 塞 缪握 鞋羞 1 攘 麟 〕滩
《 指南》 第五项 “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
病人为中心” 端正办院方向, , 牢固树立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八、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8.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床数量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患者需要。

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4.8.1.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床数量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患者需要。

【C】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床位不低于产科床位数的30%。

2.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3.NICU每个床位配备多功能呼吸机、中心监护、吊臂、输液泵、多功能暖箱、复苏设备等基本配套设施。

4.NICU床位数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文件。

【B】符合“C”,并平均住院日≤10天。

【A】符合“B”,并1.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2.每年度根据需求对NICU床位数进行评估,重新核定床位数。

4.8.1.2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感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

【C】1.科室应有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行科主任和科护士长负责制。

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由指定的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士组成,职责明确。

3.有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小组,并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各种院感爆发时的应急预案。

4.科室院感管理人员定期总结科室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有书面记录。

5.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6.建立科室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7.接受抗生素治疗患者,临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达到60%以上。

8.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B】符合“C”,并1.科室人员能熟知各项院内感染规章制度并遵照执行。

2.院内感染率低于2%。

【A】符合“B”,并1.有记录证实科室定期对院内感染问题与缺陷有持续改进的事实。

2.贯彻与执行各项文件要求,无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4.8.1.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设置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规范》要求。

【C】1.病室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

2.布局合理,分感染区与非感染区,感染区应符合院内感染控制要求。

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

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

PART/ 8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科研与教学
7.1 总结经验
在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管理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 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 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7.2 展望未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新生儿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水平也 在不断提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新的知 识和技术,为更多的新生儿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非常重要
根据每个新生儿的病情,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 照治疗方案执行,并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3.2 治疗 方案制定 与执行
3.3 预防 并发症与 感染控制
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定期进行体检、加强营养支持 等。同时,要加强感染控制,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医院
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孩子的病情
PART/ 7
科研与教学
6.1 科研工作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平台,我们可以开展关于新生儿疾病、治疗方法、 护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科研工作,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 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6.2 教学工作
我们还可以利用重症监护室的资源,开展教学工作。例如,可以培训新入职的 医护人员、为医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等。通过教学工作,我们可以分享自 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感染的发生
质量管理及持续改
PART/ 5

4.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标准、质量监 测和评估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重症监护室的管理达到 预期水平
4.2 持续改进与学习
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同 时,要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 自己的业务水平

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二)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建立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及科室护理骨干组成。

负责对科室的护理质量全面管理。

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三)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四)健全科室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科室质控小组每周召开小组会议,对科室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评价。

(六)每周一早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有关内容。

每周三17:30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科室业务讲座。

每周五早晨科室组织危重患儿病例讨论。

(七)科室定期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八)科室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奖惩制度,制订护理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

1。

新生儿病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方案

新生儿病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方案

新生儿病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方案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成立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监测实施方案。

2.开展周期性的质量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以及同行评审,为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

二、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1.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进修和学习,鼓励参加有关新生儿护理的学术会议和培训班。

三、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操作规范1.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制定新生儿护理的标准化操作规范,确保每一项护理操作都符合科学和规范的要求。

2.在新生儿病区内设置护理操作规范的展示牌,提醒和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四、完善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1.建立完善的护理记录系统,包括新生儿基本信息、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等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推行电子化护理记录,提高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效率,为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五、加强家庭与患儿的沟通与交流1.建立家庭指导小组,负责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宣教内容,提高家庭的护理健康意识。

2.定期组织家长会议,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减少家庭焦虑和困惑。

六、加强感染控制和安全管理1.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重点病原微生物的防控措施等,确保新生儿病区的空气、物体和液体的清洁和消毒。

2.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感染控制和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七、加强团队协作与合作1.建立护理团队,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促进团队协作和合作。

2.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以上是新生儿病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的方案。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操作规范的制定、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的完善、家庭与患儿的沟通与交流、感染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加强以及团队协作与合作的提升,可以有效地提升新生儿病区的护理质量,为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2024年新生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

2024年新生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

2024年新生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一、完善并调配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明确组织分工与职责二、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措施(一)明确职责,充分发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1. 完善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架构,明确职责和任务,制定质量管理工作方案。

2、落实病区护士长、组长、组员三级质控网的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层级质控作用,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的成效评价,达到护理质量持续追踪。

3、全面实施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二)完善护理质量评价1、病区护士长和质控员每天对本区的护理质量和安全实行监察督导,即时分析、解决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月组织(特殊情况随时组织)病区内护士对病区护理工作存有的问题实行讨论、原因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措施及落实跟进。

2、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增强护理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信息反馈,逐步建立良性的工作机制,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三)落实护理质量信息上报制度1、病区每周完成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登记,质控员每月整理统计上报护理部。

2、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使用质控工具,每季度对质量和安全方面存有的问题实行分析,制定质量改进计划,确定下一轮质量控制重点。

3、鼓励护士主动报告不良事件,落实非惩罚性、多渠道护理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四)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1、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并开展早产儿“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2、绩效考评激励机制表达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并与酬薪分配、晋升、评优相结合。

3、增强对危重、高危患者管理,认真落实三级护理查房、专科护理会诊及等制度。

4、落实危重患儿床边交接和管床责任制,管床护士熟悉患者病情及护理的重点内容,能够为患儿提供整体护理。

5、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早产儿视网膜病在早产儿中发生率低于5%。
【A】符合“B”,并
1.科室至少每季评价收住新生儿的适宜性,并以患儿病情“危重程度评估”结果,评价临床诊疗质量。评价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2.符合危重评分标准的危重患儿>80。
4.8.4各类急救设备、药品及物品齐全备用,位置明确。设专人检查、维修与保养,确保功能状态。
4.2008年后上岗的NICU护士取得ICU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证≥70%。
【B】符合“C”,并
1.2008年后上岗的NICU护士取得ICU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证≥80%。
2.每年均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有再培训的记录。
【A】符合“B”,并
2008年后上岗的NICU护士取得ICU专科护士培训资格证达到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感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
【C】
1.科室应有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行科主任和科护士长负责制。
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由指定的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士组成,职责明确。
3.有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小组,并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各种院感爆发时的应急预案。
4.科室院感管理人员定期总结科室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有书面记录。
3.患儿病情“危重程度评估”结果记入病历,符合危重评分标准的危重患儿>50%。
(注:建议采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70~90分为危重;<70为极危重;或具备新生儿危重比例单项指标“的病例比重)
【B】符合“C”,并
1.病情评估,符合危重的患儿>60%。
2.死亡率低于2%。
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0%。
4.8.2.1
根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配置规模与工作量规模进行医护人员合理配备。
【C】
1.NICU医护人员与床位数比例应满足需求,护士与患儿之比不低于1.5~1.8:1。
2.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科室负责人。
3.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负责人。
2.医院配比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科内人员均经过专科培训。
4.8.2.2
有医护人员儿科及重症医学相关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
【C】
1.NICU医护人员全部经过相关儿科及重症医学相关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2.医院有儿科及重症医学教育与培训的教材与师资。
3.有每位医护人员有考核记录。
5.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6.建立科室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8.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B】符合“C”,并
1.科室人员能熟知各项院内感染规章制度并遵照执行。
2.院内感染率低于2%。
2.医院有专人维修和保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急救设备并在维护保养登记本上签名。
4.NICU医生应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2年或以上的儿科工作经历,且经过专科技术培训并合格者。
5.NICU中护士应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并具有专科培训的经历。
6.有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并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B】符合“C”,并
医师梯队合理、技术职称比例应满足三级查房要求。
【A】符合“B”,并
1.护理梯队合理、技术职称比例应满足NICU护理服务要求。
4.新生儿急救药品和物品配置齐全。
5.有急救设备、药品和物品的清单和基数。
【B】符合“C”,并
具备危重新生儿转运暖箱,有院内和院外转运能力。
【A】符合“B”,并
有对急救设备、药品及物品数量和位置进行检查的记录,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4.8.4.2
设专人检查、维修与保养急救设备,确保功能状态。
【C】
1.每台急救仪器均有保养登记本,设专人每天对各种急救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填写登记本。
4.8.4.1
各类急救设备、药品及物品齐全备用,位置明确。
【C】
1.NICU应有专门区域放置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和物品,且区域有明显标示。
2.急救设备、药品及物品标识清楚。
3.NICU病房应当配备喉镜、复苏装置、空气-氧气混合仪吸氧设备或鼻塞式CPAP辅助通气、多功能呼吸机、床边血气分析、床边X光摄片、超声仪以及各种穿刺包等急救仪器设备。
【A】符合“B”,并
1.有记录证实科室定期对院内感染问题与缺陷有持续改进的事实。
2.贯彻与执行各项文件要求,无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4.8.1.3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设置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规范》要求。
【C】
1.病室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
2.布局合理,分感染区与非感染区,感染区应符合院内感染控制要求。
八、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4.8.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床数量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患者需要。设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4.8.1.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床数量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患者需要。
【C】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床位不低于产科床位数的30%。
2.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4.8.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程度评分”,定期评价收住新生儿的适宜性及临床诊疗质量,并能以此评价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4.8.3.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病情“危重程度评估”。(★)
【C】
1.有新生儿入住、出科指征。
2.实行患儿病情“危重程度评估”,有方法有标准。
3.病区内应设非接触式水洗手设施,有消毒液涂抹手消毒,每天进行空气消毒。
4.感染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9.5m2。
5.工作人员通道与探视人员通道分开。
6.有专门的污物通道。
【B】符合“C”,并
配备净化工作台和空气净化装置。
【A】符合“B”,并
在申请评审前已执行一年以上。
4.8.2根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规模与工作量配设经过儿科及重症医学相关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确保正常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
3.NICU每个床位配备多功能呼吸机、中心监护、吊臂、输液泵、多功能暖箱、复苏设备等基本配套设施。
4.NICU床位数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文件。
【B】符合“C”,并
平均住院日≤10天。
【A】符合“B”,并
1.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2.每年度根据需求对NICU床位数进行评估,重新核定床位数。
4.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