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分析仪标定操作规程
紫外油分析仪操作规程
OL1040全自动紫外油分析仪操作规程
1.空白测试
第一步:编辑区中的类型下拉框中选择“空白”
第二步:选择“空白”点击右侧“增加”按钮
第三步:此时编辑过程显示区会出现“空白样品”
第四步:确保十通阀5号口毛细管插入正己烷试剂瓶内点击运行按钮
第五步:仪器自动运行直至测量完成
2.标样测试
第一步:确保十通阀5号口毛细管插入正己烷、6号口插入标准样品溶液。
第二步:添加空白流程
第三步:添加标样流程
第四步:点击运行按钮
第五步:测量完成后点击测量结果可以观察到标准曲线以及R值
3.质控测量
第一步:确保十通阀5号口毛细管插入正己烷、7号口插入质控样品溶液。
第二步:添加空白流程
第三步:添加质控样流程
第四步:点击运行按钮
4.水样测试
第一步:确保十通阀5号口毛细管插入正己烷,以及确保正己烷剩余量(单个水样35ml计算)
第二步:编辑水样流程(注意填写水样以及试剂体积,位置选择勾选好点击增加)
第三步:按照填写位置摆放水样(在水样前后两个位置摆放两个空烧杯,用于收纳清洗水)第四步:关闭蠕动泵卡
第五步: 连接好废液管,以及确保废液桶余量充足
第六步:点击运行按钮,流程运行
OL1040全自动紫外油分析仪维护规程
1.每次测试样品完毕松开蠕动泵卡
2.硅酸镁柱每200个样更换(根据实际测量样品情况而定)
3.试剂瓶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4.每次清洗完排空管路残留液体
5测量完后及时擦干前处理室的水。
工业分析仪操作规程
全自动工业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坩埚(包括坩埚盖)必须洁净、干燥,建议用水清理坩埚后放在107℃的烘箱中干燥2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将坩埚及坩埚盖取出,对应放入仪器的转盘坩埚孔中供分析使用。
2、煤样勺必须保持干燥、洁净,不污染煤样。
二、操作步骤:
1、按顺序依次打开总电源、电脑电源、分析仪的电源开关,分析仪必须预热30分钟以上。
2、启动计算机后,运行分析测试程序,进入“系统设置”菜单,进入“硬件调试”菜单,试运行分析仪是否正常,如正常则可进入“测试菜单”,并选择测试方式。
3、在系统的模拟转盘上顺序添加试样,且应保证分析仪Ⅰ和分析仪Ⅱ位置对应准确,若不足19个,从1号位置开始按顺序将试样坩埚放置到转盘上,“0”坩埚孔仅作为校正,不能放试样,为保持水灰转盘转动平稳,水灰转盘的其他位置也放上坩埚,称量坩埚或试样时分析仪须盖上炉盖,空坩埚称量完毕就可加入试样,试样称量完毕后,高温炉开始升温进行测试。
三、注意事项:
1、分析仪在加温测试时,如果触及了高温炉或坩埚可能会严重烫伤,在放入或取出坩埚时注意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复位后天平称杆必须对准放坩埚孔的中心,不可用手压天平称杆的顶端,否则有可能损坏天平;移动分析仪时,请先将分析仪内的天平取出。
3、分析仪长期不使用时,请保持仪器的干燥,再次使用前对高温炉加温一次。
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生化分析仪是一种常用于医学、生物和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用于检测和分析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
为了确保安全和准确性,有必要遵循一些操作规程。
以下是生化分析仪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1. 安全操作a. 在使用生化分析仪之前,确保你已经了解并理解了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
确保设备上的所有紧急停止按钮和安全装置都是完好无损的。
b. 在操作生化分析仪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和护目镜。
c. 避免将有害或易燃物质接近生化分析仪,以防止发生意外。
2. 设备准备a. 在操作生化分析仪之前,确保设备的电源已连接并正常工作。
检查所有电线和插头以确保没有损坏和松动的地方。
b. 需要时校准仪器。
校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c. 清洁和消毒分析仪上的所有表面和部件,以防止交叉污染。
3. 样本处理a. 准备样本前,请仔细检查样本表格和标签以及样本容器,确保样本正确并密封。
b. 根据所需的分析方法,将样品放入相应的样品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完好无损。
c. 对于液体样本,确保放入足够量的样品以进行分析。
对于固体样本,确保样品被适当地切割或研磨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4. 分析程序a. 在操作生化分析仪之前,仔细阅读和理解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b. 使用正确的菜单和选项设置分析参数,包括分析类型、样品编号和其他相关信息。
c. 确保将样品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和槽中,以便仪器按照正确的顺序处理它们。
d. 在分析过程中,严格按照所使用的方法和系统的要求操作和维护设备。
5. 分析结果和数据处理a. 完成分析后,请仔细阅读和记录分析结果。
确保记录正确的数值和相关信息,如日期、时间和样品编号。
b. 将分析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分析。
c. 根据需要,记录和保存分析数据和结果,以备将来参考和审查。
6. 设备维护a. 在完成分析后,清洁和消毒分析仪上的所有表面和部件。
定期检查仪器的门、管道和传感器,以确保它们没有堵塞或损坏。
油气水取样方法及注水水质监测方法
辅助性检测项目 溶解氧含量,mg/L 硫化氢含量,mg/L 侵蚀性CO2含量,mg/L
清水 ≤0.5 0
控制指标
污水 ≤0.1 ≤2.0
-1.0≤ρ CO2≤1.0
14
注1:侵蚀性CO2含量为0时水稳定,大于0时可溶解CaCO3,腐蚀设备,小于0时有碳酸盐沉淀洗出。 注2:水中含亚铁时,IB可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水中含硫化物时,可生成硫化亚铁。
管线取样点: 不是所有预留口都能作为取样点!
流程管线取样点应是特殊设计点,取样管应伸入输液管内,进样点靠近管 线壁距离在1/4至1/2处,取样管的入口应面对管线内液体流动方向。若取样点 无法达到要求,可使用外接管线取样器进行取样。
a) 管线流向是由下向上,取样点可设置在管道的任意侧;管线流向由上向下时, 除非能保证液体充满管道的条件时,否则管上不宜设置取样点。 b)水平方向流动管线,流速应足够快,取样管可从管道侧面引出,不得从管道 底部或顶部引出;管线未充满时,应从管线底部引出。
读数为液体上弯月面与密度计刻度相切的点;
对于透明液体,将密度计压入液体中两个刻度,再放开。
不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
9
油气水取样及化验 1.2 污水水样取样方法
采集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取样前应以5L/min~6L/min的流速畅留3min后取样。 封闭管道取样:采样管不能靠近管壁,大于管径1/4处,应位于弯头、阀门后。 取样容器:玻璃、聚乙烯材质,如广口瓶、带胶塞玻璃瓶、带盖玻璃瓶、塑料瓶、塑料桶, 样品转移过程中放置溢漏或被污染。 转移过程会影响分析结果的项目: 污水含油值:应用具塞量筒直接接取,需取到规定刻度,不得过满; 溶解氧含量:现场直接测定; 硫化物含量:现场直接测定; 细菌含量:现场直接取样,现场接种,培养细菌;
润滑油质量检测仪操作规程
润滑油质量检测仪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操作流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检查与准备在进行润滑油质量检测前,首先需要进行设备的检查与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检查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外观是否完好,并排除异常;•检查设备上的电源插头是否正常连接;•检查设备使用的传感器是否安装牢固并连接正确;•检查设备所需试剂的存量是否足够,如不足及时补充;•检查润滑油样品收集容器是否干净并符合要求;•打开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电源,待设备自检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 样品准备在进行润滑油质量检测前,需要准备好待测试的润滑油样品。
样品准备的步骤如下:•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润滑油样品,并确保样品的真实性;•根据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要求,将样品倒入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测试槽中;•关闭润滑油样品收集容器,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避免污染和挥发。
4. 操作流程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操作步骤如下:4.1 打开设备在样品准备完成后,打开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电源开关。
4.2 选择测试方法根据需要进行的润滑油质量指标测试,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并在设备上进行设置。
4.3 进行校准进行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校准工作,包括校准仪器的零点和量程等。
4.4 开始测试将已准备好的润滑油样品放入测试槽中,并按下开始测试按钮,开始进行质量检测。
4.5 结果分析等待测试完成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
根据润滑油质量检测仪的显示界面,可以得到各项质量指标的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4.6 报告输出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润滑油质量检测报告,包括润滑油样品的基本信息、各项质量指标的测试结果和分析意见等。
将报告保存并输出,方便后续参考和查阅。
5. 设备维护与存放在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润滑油质量检测仪进行维护和存放,包括以下步骤:•清洁设备表面和测试槽,保持设备整洁;•检查传感器和试剂盒的存放状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补充;•关闭设备电源,断开电源插头;•将润滑油样品收集容器进行清洗,并妥善存放。
自动原油馏程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自动原油馏程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自动原油馏程测定仪是用于测定原油馏程的仪器设备。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少运行故障和损坏,本文档列出了自动原油馏程测定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操作技能和知识。
•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耳塞、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操作人员应严禁吸烟、喝酒或在工作区域内饮食。
2.2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使用仪器设备,确保没有明火和易燃易爆物品。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正确操作仪器设备,不得违反使用要求。
•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进行维护保养。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线和连接线,确保其完好并避免电源过载。
•操作人员应注意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操作人员应在使用后,及时关闭仪器设备的电源,确保安全运行。
2.3 紧急情况处理规程•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紧急停机按钮和应急处理程序。
•在发生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按照紧急处理程序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有效的灭火或撤离措施。
3. 保养规程3.1 仪器设备保养•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外壳、内部零部件和连接线,确保其完好无损。
•定期清洁仪器设备的工作表面和通风孔。
•定期更换仪器设备的滤芯和滤纸,保证净化效果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的测量参数,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润滑和防锈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3.2 电源及配件保养•定期检查电源线和插头,确保其完好无损。
•定期更换电源线和插头,避免老化和短路等问题。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配件的磨损程度,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
3.3 清洁和存储保养•在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仪器设备的工作表面和通风孔。
分析仪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分析仪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设备,主要用于分析物质成分和性质。
由于其高度精准的测量能力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分析仪的正常运行,本文将介绍分析仪系统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一、分析仪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1.1 知道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在操作分析仪之前,了解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使用分析仪之前,一定要先熟悉设备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全面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2 带防护装置操作分析仪在操作分析仪时,应当注意带上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护目镜、手套等。
还应时刻注意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化学品防护、气体排放等。
1.3 避免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误操作是使用分析仪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危险之一。
为了避免误操作,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进行,并使用合适的实验方法。
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认真,提高分析过程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1.4 注意电源和电气设施分析仪系统所涉及的电源和电气设施应当特别注意。
在操作分析仪时,一定要先检查电源系统和电气线路的安全状况,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操作人员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运行状况,及时维护设备。
1.5 编写标准的操作规程为了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的统一标准,在使用分析仪时,应当制定专业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一致性。
同时,操作规程应当确保安全、高效、准确,合理规避危险因素。
二、分析仪系统的保养规程2.1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分析仪是一种高科技产品,需要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定期维护可以保障设备的稳定工作,避免因操作过程中违规使用,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配合厂家或专业维修公司的维修和保养如果发现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或问题,最好寻找专业维修公司进行维修和保养。
操作人员应当及时与设备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修公司沟通,获得技术支持和帮助,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反应的准确性。
有机元素分析仪操作规程
有机元素分析仪操作规程有机元素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主要用于分析有机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有机元素分析仪的操作规程,共计1200字。
1. 实验前的准备:a. 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常规配套设备(模块、储液瓶等)是否齐全。
b. 检查氢、氮气瓶是否有足够的气体供应,确保试验中气源的稳定。
c. 检查仪器是否有足够的试剂储备,尤其是常用的标准溶液。
d. 清洁仪器和试剂容器,确保没有污染物干扰实验结果。
2. 仪器的开机操作:a. 打开主机总电源,确保电源正常,并按照操作面板的指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
b. 启动软件系统,确认软件系统正常运行。
c. 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系统自检,确保仪器各功能模块的正常工作。
3. 样品的制备和操作:a.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样品。
样品应选取代表性强、纯度高的有机化合物。
b. 样品的制备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避免污染和误差。
c. 样品分析前,使用干燥剂对样品进行处理,确保样品中的水分含量较低。
d. 样品的称量应准确,避免误差。
4. 仪器的调试和校准:a. 使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调试和校准,校准结果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b. 检查仪器的响应时间和灵敏度,确保仪器的性能稳定。
c. 周期性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仪器长期稳定可靠的使用。
5. 分析操作的注意事项:a. 根据所需分析的元素类型和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仪器操作模式和参数设置。
b. 严格控制样品的装填量,避免超出仪器承载范围。
c. 在进行样品分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和输出结果,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d. 对仪器输出的数据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方便后期数据分析和结果比对。
6. 实验结束后的清洁和维护:a. 实验结束后,关闭仪器电源开关和总电源开关。
b. 清洁仪器的外部表面和试剂容器,确保不会对下次实验造成干扰。
c. 检查仪器的一切部件是否正常,保养仪器并进行维护,确保下次使用时能正常运行。
美国WILKS公司HATR-T2水中含油分析仪中文说明书
美国WILKS公司InfraCal HATR-T2水中含油分析仪中文说明书(红外油脂分析仪/总石油烃分析仪)烃含量 ppm 碳氢化合物含量,提供供应出售求购代理美国Wilks公司是世界顶级的红外设备供应商,在红外光谱领域有很强的技术积累。
Wilks 公司的InfraCal系列水中含油分析仪,包括HATR-T2,CVH和CH三个型号,都已经被认为是测量TOG/TPH,即总油脂含量、总石油烃含量的标准仪器,被国内外众多石油化工行业的实验室采用。
注:TOG是指total oil and grease, TPH是指and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fraCal HATR-T2水中含油分析仪采用EPA方法1664项,采用比水轻的正己烷,戊烷或Vertrel MCA作为提取溶剂,提取过后溶剂悬浮于水面之上。
然后基于蒸发技术和测量残余油和油脂,分析仪配备有一个内置的立方氧化锆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不锈钢样品阶段。
整个分析需要不到10分钟,仪器精度最高可达到为8 ppm。
如想进一步了解或咨询订购请联系刘经理 1392-7443-410。
HATR-T2的特点1、仪器操作简单快捷,人性化设计,响应快速,性能稳定;2、在操作时将装有待测样品的比色皿至于仪器中进行测量即可;3、测量时间在10-15分钟内,包括样品前处理;4、测量范围大,可检测2-5000ppm之间的浓度;5、可检测样品中所有油类和芳香烃类物质的含量6、多种萃取溶液可选,包括正已烷, 戊烷, Vertrel MCA,7、各种测试TOG/TPH的场合均可使用HATR-T2红外光谱测试油脂含量的原理Infracal型TOG/TPH红外分析仪是基于快速测定水和土壤样品中总油脂(TOG)和总石油烃(TPH)浓度的红外光谱方法,其工作原理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即用一束强度为I0的特征红外光照射样品,由于油脂对特征红外光产生吸收,透射光强度会减弱为I,样品对特征红外光的吸光度则为A=lg I0/I。
化验室动滴定分析仪法测定产品过氧化值操作规程
化验室动滴定分析仪法测定产品过氧化值操作规程一、引用国标1ST6106-2012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自动滴定分析仪法二、检测原理将试样溶解在乙酸和异辛烷溶液中,在试样溶解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试样中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析出游离碘。
使用自动滴定分析仪(以下简称滴定仪),采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与析出的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照仪器提示加入淀粉溶液,碘与淀粉反应使试样溶解呈蓝色,滴定仪自动滴定至蓝色消失,根据耗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自动计算试样的过氧化值。
三、试剂与仪器1、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
所有的试剂和水中不得含有溶解氧。
2、试剂: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要求;冰乙酸、异辛烷:用纯净、干燥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气流清除氧。
3、警告:(1)冰乙酸对皮肤和组织有强刺激性,有中等毒性,不要误食或吸入。
(2)异辛烷是易燃物,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1-6.0%(体积分数);异辛烷有毒,不要误食或吸入,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3)乙酸-异辛烷溶液(体积比为60:40):将3份冰乙酸与2份异辛烷(上述溶液)混合。
(4)碘化钾饱和溶液:新配制且不得含有游离碘和碘酸盐。
确保溶液中有结晶存在,存放于避光处。
若在30m1乙酸-异辛烷溶液中添加0.50m1碘化钾饱和溶液和2滴淀粉溶液,出现蓝色,并需要硫代硫酸钠溶液1滴以上才能消除时,则应重新配制此溶液。
(5)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03)=0.Imo1/1,按GB/T601配制和标定(Do(6)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03)=0.01mo1∕1,由上述溶液(1)稀释得此溶液。
(7)5g∕1淀粉溶液:将Ig可溶性淀粉与少量冷蒸储水混合,在搅拌的情况下溶于200m1沸水中,添加250mg水杨酸作为防腐剂并煮沸3min,立即从热源上取下并冷却。
此溶液在4-1Oe的冰箱中可储藏2-3周,当滴定终点从蓝色到无色不明显时,需重新配置。
沥青含量分析仪操作规程
沥青含量分析仪操作规程(国产)
一、接通燃烧炉电源,打开控制机箱右侧的黑色开关,使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显示屏幕菜单
二、设定温度(通常为538oc),校正参数,混合料类型及日期
三、打开加热键8,使燃烧炉开始预热。
当燃烧炉到达设定温度后,将料筐放入膛内托盘上,再次加热燃烧炉,当膛内温度不低于500 oc时(料筐质量稳定后),按下清零键5,数值应小于0.2克(必须去皮后再打开炉门)
四、取出料筐,关上炉门,将事先准备好的混合料放入筐内,并平摊
五、将料筐与混合料放入托盘中央,以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性
六、关上炉门,迅速按加热键8,加热指示灯亮,燃烧开始,显示试样重量(试验中此数值不变),加热1-2分钟后,风机开始工作,屏上的数值刷新一次,此时试验开始
七、试验中显示屏不断刷新以显示质量损失,损失到达一定时候单片机将自动判断是否试验已经结束,风扇自动停止工作,显示屏显示试验结果,打印机自打印试验报告,
八、打开炉门取出料筐并清理干净,准备下一次试验
九、如需多份试验报告,重复按打印键7
十、注意:
试验人员必须做好防热措施,注意自身安全
燃烧炉在执行操作六、七时,严禁按动控制面板上的任何按键和打开炉门电子天平的预热时间为15分钟,为让测量更加准确,应在15分钟后再进行试验
试验中每次拿料筐时候都必须轻拿轻放,必须将料筐放在托盘中央
试验结束时用铁丝将料筐清理干净,不留残杂物
电源不稳定时候加一台稳压器,确保供电稳定。
分析仪全系列工业产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分析仪全系列工业产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引言分析仪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检测和分析各种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为了确保分析仪能够安全运行、准确检测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将介绍分析仪全系列工业产品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本文旨在提供给从事分析仪操作和维护的工作人员参考,帮助他们正确、安全地使用分析仪。
1. 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是分析仪全系列工业产品的安全操作规程:1.1. 熟悉设备手册在开始操作分析仪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
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是确保安全操作的第一步。
1.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分析仪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等。
这些装备有助于保护操作人员免受可能的伤害。
1.3. 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分析仪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志,不得擅自修改或忽视任何安全措施。
遵守规程和标志可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1.4. 针对化学品和气体的安全操作措施当操作分析仪时,操作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化学品和气体采取相应的安全操作措施。
例如,在处理有毒化学品时,应使用化学品防护手套和导气管等装备,严禁直接接触有毒物质。
1.5. 定期检查设备和仪器定期检查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工作正常。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给维护人员进行处理,以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事故。
2. 保养规程适当的保养能够延长分析仪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以下是分析仪全系列工业产品的保养规程:2.1. 清洁设备定期清洁设备的外部和内部,确保没有灰尘、杂物或化学残留物堆积。
使用清洁工具和适当的清洁剂,注意不要损坏设备表面。
2.2. 检查连接部件定期检查设备的连接部件,如管道、插头和插座等,确保它们紧固可靠。
如发现松动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紧固或更换。
2.3. 更换易损件根据设备操作手册上的要求,定期更换易损件,如滤芯、电池和传感器等。
化学发光法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化学发光法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化学发光法分析仪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化学分析仪器,可用于药品、食品、化工等行业对分析样品进行检测。
在使用化学发光法分析仪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确保仪器的安全,同时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化学发光法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1. 操作规程1.1 仪器准备在使用化学发光法分析仪前,必须先进行仪器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确认仪器是否符合标准;2.推开防护罩;3.检查仪器电源、连接线及其他配件是否正常;4.开启仪器电源。
1.2 样品处理在对样品进行处理前,必须先进行样品预处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确认样品是否符合要求;2.对样品进行加热、溶解或稀释等预处理;3.将样品注入仪器中。
1.3 仪器操作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2.调节仪器参数,并确认参数设置是否合适;3.将样品置于分析室内,启动检测程序;4.等待检测完成,在分析结果页面查看结果。
1.4 仪器关闭在完成样品检测后,必须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仪器关闭操作:1.关闭检测程序;2.关闭仪器电源;3.推上防护罩,确保仪器安全。
2. 安全提示在使用化学发光法分析仪前,必须要了解一些仪器的安全提示,以便有效避免安全事故。
2.1 使用规定电源使用化学发光法分析仪时,必须使用规定的电源,否则会严重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并可能造成设备故障、损坏甚至危害人身安全。
2.2 防止静电干扰在使用化学发光法分析仪时,必须尽量避免静电干扰,例如不要接触仪器表面或仪器部件,严格禁止在带电状态下操作等。
2.3 防止水或化学药品进入仪器内部化学发光法分析仪内部是高精度的零部件和仪器配件,必须严格保护。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防止水或化学药品进入仪器内部,以避免设备故障、损坏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保养规范化学发光法分析仪属于高精度仪器,必须进行常规保养,以保证仪器性能及寿命。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使用及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使用及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标准操作及维修保养规程,用以保证实验仪器操作的一致性,保证仪器正常运行,满足日常工作正常使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的使用、校正及维修保养。
3 定义无。
4 职责与权限4.1 研发部:负责建立并执行本SOP。
4.2 质量部:负责监督本SOP的执行。
5 内容及流程5.1 仪器显示屏功能键打开仪器电源开关,仪器进行开机自检,如有故障,显示屏上会显示错误信息及编号。
如果自检通过,则显示屏显示如下:显示屏下的平键盘对应显示屏上的菜单,菜单功能如下:①Temperature(温度):仅用于专家模式和控温模式。
按“Next”键可改变光标“«”从“Thermoregulation(保温)”功能到“Set temperature (设定温度)”功能(可设置范围为室温+5℃至60℃)。
Thermoregulation(保温):按“-”或“+”键关闭“OFF”或打开“ON”加热控制。
Set temperature(设定温度):按“-”或“+”键可减小或增加温度设定值在室温+5℃至60℃之间。
当温度达到设定值±1℃时,屏幕显示“Temperature OK!(已达到指定温度)”;当温度未达到设定值±1℃时,屏幕显示“Temperature adjustment(温度调节中)”。
按“return”键返回上一屏幕。
②Measure(测试):可进行固定位置上反射或投射光的测试。
按“-”或“+”键减少或增加测量高度(2~55mm,增量为0.1mm)。
按“return”键返回上一屏幕。
按“Start (开始)”键开始测量所选择的样品高度,并出现一个新屏幕。
屏幕右上角显示实时反射和透光数值,所选择的样品高度数值在样品室图标旁显示。
按“Stop(停止)”键可停止测试:反射和透光数值不再变化,显示“Stopped(已停止)”。
燃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燃气分析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燃气分析仪是一种专业的工具,用于分析燃气的成分和含量。
正确使用燃气分析仪能够保证燃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燃气泄漏和爆炸的风险。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使用燃气分析仪。
二、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子设备操作和维护经验,并具备相关安全知识;2. 操作人员应熟悉燃气分析仪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步骤;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安全操作要求。
三、燃气分析仪的准备1. 检查燃气分析仪的外部是否有损坏或异常;2. 定期校准燃气分析仪,确保其准确和可靠;3. 确保燃气分析仪正常工作并处于稳定状态后,方可开始操作。
四、燃气分析仪的使用步骤1. 调整燃气分析仪的参数,如检测范围、测量时间等,使其适应当前测试要求;2. 打开燃气分析仪的电源开关,并按照仪器上的指示操作;3. 将燃气样品导入燃气分析仪中,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将燃气泄漏出来;4. 检测完成后,关闭燃气分析仪的电源,并及时清理仪器表面的污物;5. 定期校准和维护燃气分析仪,确保其准确和可靠。
五、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2. 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以避免误判或燃气积聚导致危险;3. 严禁在易燃或易爆环境下使用燃气分析仪;4.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燃气泄漏,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5. 禁止对燃气分析仪进行未经授权的拆卸、维修或修改;6. 尽量避免将燃气分析仪暴露于潮湿、高温或强磁场的环境中;7. 不得将燃气分析仪接触腐蚀性物质,以免造成损坏。
六、燃气分析仪的维护和保养1. 定期检查燃气分析仪的工作状态和参数是否符合要求;2. 定期校准燃气分析仪,并记录校准结果;3. 定期清理燃气分析仪的外部和内部,保持仪器的整洁;4. 定期更换燃气分析仪的耗材和易损件,如滤芯、电池等;5. 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定期对燃气分析仪进行全面的检修和保养。
七、紧急处理措施1. 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远离泄漏源,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2. 发现燃气分析仪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联系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维修;3. 发现燃气分析仪出现异常噪音或异常热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切断电源。
食用油检测仪操作保养规程
食用油检测仪操作保养规程食用油检测仪是一种可以检测油品质量的仪器。
广泛运用于食品加工业、餐饮业以及食品质检机构等领域。
使用食用油检测仪的时候,必须注意操作技巧及保养规程,可以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它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食用油检测仪的操作及保养规程,以确保它正常运转并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食用油检测仪前,需要先将其准备好。
具体操作如下:1.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清洁工作:使用食用油检测仪前,应先清洗手部及仪器及配件表面,确保无油渍、灰尘或化学杂质等。
3.打开盖子:将油检测仪的顶部盖子取下。
4.放置试管:将试管插入样品槽中,直至试管底部与样品槽底部充分贴合。
5.接通电源:将仪器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接通电源。
2. 取样操作在使用食用油检测仪进行油品质量检测之前,需要进行油品的取样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需要检测的食用油样品置于白色的容器中。
2.抽取一定体积的食用油样品并注入到试管中(建议每个样品使用5 至6 毫升)。
3.试管封口:将试管封口,确保不会外溢。
3. 检测操作检测操作是使用食用油检测仪时的核心步骤。
具体操作如下:1.将试管插入样品槽中,然后关闭仪器的盖子。
2.选择检测项目:根据食用油的不同特点及检测需求,选择不同的检测项目,并调好检测程序。
3.开始检测:按下开关,紧盯仪器上的测量数值变化情况,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如过高或过低的指数值。
4.完成检测:检测完成后,将试管从样品槽中取出来,然后关闭电源。
4. 清洗操作在食用油检测仪的使用过程中,保持仪器及配件的清洁是很重要的。
因为油脂进入仪器内部后容易腐蚀和堵塞,影响其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每次使用完毕后,使用化学试剂及软布对仪器进行清洗。
2.拆卸试管,清洗试管及样品槽。
3.使用软布擦拭仪器外部表面。
注意:绝不要让水或任何零部件进入食用油检测仪内部。
保养规程除了正确操作外,仪器保养工作也很重要,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精确的检测结果并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原油含水在线监测技术应用跟踪评价
原油含水在线监测技术应用跟踪评价通过回顾长达十三年的监测数据,对基于射线法的FGH-S型原油含水分析仪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应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原油含水分析仪适用于采油一厂第一集中处理站的在线含水计量。
标签:原油含水分析仪;在线监测;评价一、各类原油含水分析仪对比新疆油田使用的原油含水分析仪按照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五类:射线法、电容法、微波法、射频法及密度法。
原油含水分析仪的适用量程因测量原理和仪表结构差异而不同:电容法(0-30%)、微波法(0-100%)、射频法(0-50%)、密度法(30-100%)和射线法(0-100%)。
电容法、微波法、射频法和密度法原油含水分析仪多使用油水两相测量模型,适用于不含气或微含气(低于10%)的情况。
放射法原油含水分析仪使用的是油气水三相测量模型,能够保证低于30%含气量的原油含水率测量精度。
电容法、微波法、射频法和密度法原油含水分析仪的探头多为同轴电极式,这种探头极易发生蜡或垢堵塞现象,致使测量精度降低,甚至失效。
放射法原油含水分析仪因探头为全封闭式,不易粘附蜡或垢,且γ光子可以穿透蜡或垢,所以受结垢、结蜡的影响较小。
因此,相较其它四类原油含水分析仪,放射法原油含水分析仪具有测量量程宽、含气率适用范围广、运行稳定性好、定期维护简单等特点。
二、FGH-S型原油含水分析仪的结构、原理及适用范围采油一厂第一集中处理站使用的就是基于射线法的FGH-S型原油含水分析仪测定各生产区块分线和沉降罐出口的原油含水率。
(一)结构组成由自动监测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测量原理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镅(,半衰期433年)作为低能γ光子射线源,基于油、气、水三种不同介质对一定能量的低能光子或γ射线的吸收不同而设计的一种在线监测仪表。
(三)适用范围监测原油含水率的量程宽(0%~100%),含氣率范围为0-30%,含水率允许误差范围为±3%,理论设计使用寿命5年。
污水含油测定
7测量的准备
7.1仪器准备
连接电源线,并接通操作面板上的电源 当电源接同后大约要稳定20分钟
7.2 提供CCL4
对于多次测量,建议在使用之前,将几个溶剂瓶里的CCL4倒 入一个大的容器里,并使之混合均匀因为市售的溶剂多少会 含有有机物,这种方法不用考虑零调节,否则,每次改变溶 和动植物油含量较低时,采用絮凝富集萃取.其步 骤是:往水样中加25ml硫酸铝溶液并摇匀,然后边搅拌边逐滴加入 25ml的氢氧化钠溶液,待形成絮状沉淀后沉降30min,虹吸法弃去上层 清夜,加适量的盐酸溶解沉淀,以下步骤按上步.
8.2 吸附
取适量的萃取液通过硅酸镁吸附柱,,弃去前约5ml的滤出液,余下 的部分接入玻璃瓶用于测定石油类.如果萃取液需要稀释,应在吸附前 进行.
一个用于零调节,一个用于采样
7.4 提供添加物
倒入5ml浓硫酸到100ml水中,并且溶入25gNaCl
8 测定步骤
8.1 萃取 直接萃取 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全部倾入分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ml 的四氯化碳洗涤采样凭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g氯化钠,充分震荡 2min,并经常开启活塞排气。静止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约10mm厚度 的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心漏斗流入容量瓶中,用20ml的四氯化碳重复萃取 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心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 化碳稀释至标线定容. 将萃取液分为两份,一份直接用来测定总萃取物,另一份经硅酸镁吸附 后,用于测定石油类. .
9注意事项
1现行设备是设计为5:1的萃取率,当测量进行的不是5:1的萃取率时, 需要进行相应的转换. 2每次更换CCl时,应对仪器进行相应的校正. 3 萃取所用的分液漏斗必须是四氯乙烯的,禁止使用凡士林.萃取时,不 应超过漏斗容量的3/4,而且在摇动时,由于内部压力的增加,有时需要 颠倒漏斗,打开活塞,平衡内部的压力. 4 当有灰尘或悬浮物混油合在里面时,要求过滤萃取的液体,使用过滤纸 时,由于会粘到过滤纸上,可能会引起油量的变化. 5 分开使用注射器注射CCl和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油分析仪标定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油田生产过程中进行污水含油分析时的操作程序,指导现场化验/操作人员的污水含油分析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油田现场污水含油分析工作。
3.操作步骤及要求
3.1取样
3.1.1取样准备
化验/操作人员根据生产监督的安排,准备一定数量的100ml具塞取样量筒,并确保取样量筒和塞子无油无污。
如果取样量筒或塞子有油污,则应使用正己烷完全清洗干净后,再用自来水冲洗数遍。
冲洗后的污油污水全部置于废液桶内。
3.1.2取样
化验/操作人员打开取样点阀门(开度不要太大),使水流入开排或废液桶内,2~3分钟(视具体情况定)后使用准备好的具塞量筒准确接取100ml水样,盖上塞子,并记录取样点位置。
注意在接取水样时不要动作阀门。
并按照上述步骤依次接取其它取样点的水样。
3.2 Oil-In-Water分析标定操作规程(针对现场使用的TOG/TPH CH型)
3.2.1标定前首先要保证分析仪已经被清零。
(不要把纯净溶剂作为首个标定样)3.2.2按住CAL键2秒钟,直到显示CAL。
按RECALL键显示活动表,uSEr,Edit或Off. 按住RECALL键直到出现uSEr。
3.2.3迅速按CAL键,将显示SA01。
3.2.4插入最低浓度标样。
按RUN键,将显示run,然后原始吸收值被显示。
3.2.5按住UP箭头(RUN)向上调节数字或按住DOWN(RECALL)直到实际的浓度值被显示。
3.2.6迅速按CAL键进入下一个标样程序。
将显示SA02,重复以上标定程序直到五个标样标定完毕。
标定程序一定要从低向高标定。
3.2.7当最后一个标样被标定完之后,按ZERO键存入此标定模式,idEL将被显示。
标定程序已被保存。
注意事项:
●选择一套认真准备的标样并要符合分析范围,标样一定要新鲜准确。
●如标定过程中按ZERO键将清除任何已存的标定表。
●通常标样浓度值是呈线性排列的。
●根据萃取液和水样的体积比(通常为1:20)分析仪能直接读出水中含油结
果。
3.3 Oil-In-Water分析使用操作规程(针对现场使用的TOG/TPH CH型)
3.3.1用清洗干净的具塞量桶在现场取水样100ml,并冷却至室温。
3.3.2用小量桶加5ml正己烷到冷却后的水样中,摇匀后静置5分钟。
3.3.3将IR样碟洗净风干后插入仪器中,按RUN键,如读数不在 2之间(-2~+2),按ZERO键至BAL出现,松手后将出现一个三位小数,再按RUN键直至读数在-2~+2之间。
3.3.4取出样碟,用微量移液器从量筒内正己烷萃取层中移取出50μl样液放在样碟镜片中(不能取到水)。
放置风干,至正己烷完全挥发。
3.3.5将样碟放入仪器中,按RUN键,分析仪将出现污水含油的读数值(ppm)。
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后要用正己烷洗干净样碟镜片,并将仪器调零。
●不要同时按两个键。
●按RUN 键时要快速。
●非专业人员,不要使用CAL和RECALL 键。
●不要在化验室使用对讲机。
●以上操作不当会造成读数不准确及程序混乱,甚至仪器损坏。
4.相关记录
4.1《含油分析仪标定监测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