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0、11、12单元知识点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知识点概括盐化肥第一节常见旳盐●盐旳定义: 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形成旳化合物。
●几种常见旳盐●消毒用盐⏹游泳池一般用硫酸铜消毒。
⏹医疗上一般用高锰酸钾消毒。
●过去习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目前用二氧化氯消毒。
侯氏制碱法: 又名联合制碱法。
重要产物是碳酸钠, 此外尚有副产品是氯化铵。
钠离子可以维持细胞内外旳水分分布, 增进细胞内外物质互换;氯离子可以促生盐酸、协助消化, 增进食欲。
氯化钠等溶于水后, 会使水旳凝固点减少, 以到达溶雪旳目旳。
氯化钠作为融雪剂, 对植物有害, 会腐蚀桥梁等, 因此目前逐渐被绿色融雪剂替代。
第二节粗盐提纯●粗盐旳初步提纯只是清除不溶性杂质, 得到旳精盐中还具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粗盐中由于具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 易吸取空气中旳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试验环节: 溶解、过滤、蒸发、回收。
●试验仪器蒸发时要常常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滴飞溅。
当水靠近所有蒸发时熄灭酒精灯, 停止加热, 运用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发。
第三节盐旳化学性质●盐(可溶)+ 金属1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 金属不是钾、钙、钠)●盐 + 酸→ 新盐 + 新酸●盐 + 碱→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 且满足复分解反应旳条件)盐 +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 且满足复分解反应旳条件)部分不溶于水旳盐只具有性质2。
氯化银、硫酸钡既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酸(不溶于酸就是不与酸反应)。
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物质, 属于同一种物质旳是()A. 冰、干冰B. 烧碱、纯碱C. 蓝矾、胆矾D. 生石灰、熟石灰2.下列各组溶液, 混合后有蓝色沉淀生成旳是()A. FeCl3和NaOH溶液B. CuSO4和KOH溶液C. Na2CO3和Ca(OH)2溶液D. NaCl和 AgNO3溶液3.下列物质混合后, 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旳一组是()A. K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B. KCl 溶液和Cu(NO3)2溶液混合C. 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D. CaCO3和HCl溶液4.下列各组物质中, 都易溶于水旳一组是()A. NaOH、Mg(OH)2.Fe(OH)3B. K2CO3.Na2CO3.CaCO3C. CuSO4、Fe2(SO4)3、BaSO4D. AgNO3.(NH4)2SO4、K2CO35.下列物质中,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旳一组是()A. CuO、Fe2O3B. AgCl、BaSO4C. Cu(OH)2.Fe(OH)3D. CaCO3.BaCO36.根据下列金属与盐溶液发生旳置换反应, 判断x、y、z三种金属单质旳活动性次序为()z + ySO4 → zSO4 + y x + ySO4→ x SO4 + y x + z(NO3)2→ x(NO3)2 + zA. x>y>zB. z>x>yC. z>y>xD. x>z>y7.下列物质中, 不跟NaOH溶液反应旳是()A. CO2B. Ba(NO3)2 溶液C. FeCl3 溶液D. MgSO4 溶液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 溶液质量减轻旳是()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B. 锌粒放入稀硫酸中C. 氯化钠溶液中倒入澄清旳石灰水D. 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中9.用一种试剂便可将 AgNO3.BaCl2.Na2CO3溶液辨别开, 该试剂是()A. CaCl2溶液B. 盐酸C. 硝酸D. KNO3溶液10.下列各组溶液充足反应后过滤, 滤液里只留有Na+和Cl-旳一组是()A. BaCl2和Na2CO3溶液B. AgNO3和NaCl溶液C. CuCl2和Na2SO4溶液D. Na2CO3和稀硫酸二、填空题1. 用有关旳化学方程式回答问题:(1)有人误食氯化钡而引起中毒, 若及时服用硫酸钠溶液可以解毒, 原因是 , 若及时服用碳酸钠溶液与否可以解毒(填“能”或“不能”), 原因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复习必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复习必备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OH- NO3- CO3 2-硫酸根磷酸根铵根SO4 2- PO43- NH4+2、化合价口诀(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三、许多元素有变价,四、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价 K+ 、Na+ 、H+ 、Ag+ 、NH4++2价 Ca2+ 、Ba2+ 、Mg2+ 、Zn2+ 、Cu2+ 、 Hg2+、亚Fe2++3价 Fe3+ ,Al3+-1价 Cl-、OH-、NO3-3.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 ===2H2O+O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 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至十二单元知识点大全(化学笔记)
化学笔记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什么叫化学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作用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并能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三、化学发展的历史1、古代:火2、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英-道尔顿、意-阿伏加德罗)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俄-门捷列夫)3、现代:纳米技术4、当代:绿色化学。
附: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定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蒸发、木材制成桌椅。
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纸张燃烧、铁生锈。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和能量变化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二、物质的性质1、定义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木材能燃烧、铁易生锈。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而描述物质变化的语言中没有。
如“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而“酒精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
3、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交流表达与应用性质用途决定反映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步骤和方法现象结论点燃前1.观察并触摸蜡烛2.闻蜡烛的气味3.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1、白色圆柱状的固体,较软2、没有气味3、不溶解且浮在水面蜡烛的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着时1.观察蜡烛的燃烧及火焰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3.用一个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烧杯内壁4. 将烧杯倒置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1、火焰明亮呈黄色, 分三层,有黑烟,顶部受热熔化2、被外焰烧的部分变焦最严重,被焰心烧的部分变焦最不明显3、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蜡烛的熔点较低2、火焰温度:外焰>内焰>焰心3、蜡烛燃烧有水生成4、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熄灭后1.吹灭蜡烛2.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1、产生一缕白烟2、白烟能燃烧,并把蜡烛重新引燃白烟形成的原因: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态石蜡悬浮于空气中所致附注:“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所致;“雾”是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所致。
人教版化学第十单元十一单元十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第十单元十一单元十二单元知识点 WORD文档使用说明:人教版化学第十单元十一单元十二单元知识点来源于本WOED文件是采用在线转换功能下载而来,因此在排版和显示效果方面可能不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
如果需要查看原版WOED文件,请访问这里人教版化学第十单元十一单元十二单元知识点文件原版地址:/e0c1f09f3f9b5deb10090131.pdf人教版化学第十单元十一单元十二单元知识点|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第十单元一、酸、碱、盐的组成酸和碱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颜色、状态气味特性“纯净” :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 Fe3+)有刺激性气味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①金属除锈用途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浓硫酸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无吸水性强氧化性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脱水性腐蚀性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盐 + 氢气Zn+2HCl==ZnCl2+H2↑(3)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现象:有气泡产生现象: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现象:固体消失,溶液变成蓝色现象:有气泡产生Fe2O3+6HCl==2FeCl3+3H2O(4)碱 + 酸→ 盐 + 水Cu(OH)2+H2SO4==CuSO4+2H2ONa2CO3+2HCl==2NaCl+H2O+CO2↑3、三种离子的检验离子 Cl2-(5)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试剂 AgNO3 及HNO3 ①Ba(NO3)2 及HNO3②HCl 及 BaCl2 HCl 及石灰水SO4 三、碱2CO3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颜色、状态俗名制法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Ca(OH)2+Na2CO3==CaCO3↓+2NaOH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CaO +H2O== Ca(OH)2 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用途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CO2+ Ca(OH)2===CaCO3↓+H2O(3)酸+碱→ 盐+水现象:白色沉淀产生现象:无明显现象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H2SO4+2NaOH ==Na2SO4+2H2O CuSO4+2NaOH== Na2SO4+Cu(OH)2↓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 Cu(OH)2 ΔCuO +H2O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2Fe(OH)3 ΔFe2O3+3H2O②常见沉淀:白色沉淀:AgCl 及 BaSO4(不溶于酸)、Mg(OH)2、BaCO3、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笔记(史上最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笔记(史上最全)初三化学总复习笔记目录绪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和碱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常见物质的俗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常见反应的现象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多功能瓶除杂鉴定绪言l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l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l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l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l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l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l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l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l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l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l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l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25H32+33O2 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至十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二、常见的酸:盐酸、硫酸1. 酸: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 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盐酸HCl :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硫酸H2SO4:无色粘稠状液体,不挥发,无味。
点拨:浓盐酸易挥发,打开瓶盖会产生大量白雾,这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3. 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做干燥剂,可以干燥HCl、O2, N2等。
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酸入水,不断搅拌。
三、酸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酸+金属一盐+氢气H 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金属氧化物一盐+水Fe203+6HCl=FeCl3+3H2Fe203+3H2S04=Fe2(SO4)3+3H23、与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碱一盐+水H 2 SO4+Mg (OH)2=MgSO4+2H22HCl+Mg (OH)2=MgCl2+2H24、与某些盐反应:酸+盐一新酸+新盐CaCO3+2HCl=CaCl2+H20+CO2↑Na2CO3+H2SO4=Na2S04+H20+CO2↑四、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1、碱: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1)氢氧化钠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易潮解。
(2)氢氧化钙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时放热。
石灰乳、石灰水、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五、碱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0、11、12单元知识点
第十单元酸和碱一、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石红蓝,酚不红: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如呈碱性的盐:纯碱(Na2CO3)、小苏打(NaHCO3)。
二、干燥剂1.三大干燥剂有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氧化钙)2.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3.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特点: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不变。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第二节酸一、酸的定义和分类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OH-和金属离子(或NH4+)构成盐: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酸、碱、盐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盐酸硫酸化学式HCl H2SO4状态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稀硫酸)无色液体特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②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化学性质)③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用途除锈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敞口放置的变化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注意事项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挥发出氯化氢与水蒸气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①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散热)。
② 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导致危险。
浓硫酸的脱水性:化学变化: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三、酸的化学性质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的原因:都含有H+,碱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的原因:都含有OH-1、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中考化学(人教版)9、10、11、12单元考点梳理
中考化学(人教版)9、10、11、12单元考点梳理中考化学考点梳理第九单元溶液考点1 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考点 2 溶液的形成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考点3 乳浊液的乳化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
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
考点4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
考点5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注意:①“饱和”、“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但是还可以继续溶解其它物质。
2、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12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12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绪言、第一单元考点总结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考点1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3页)⒈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
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人)发现。
考点2. 化学研究的对象(4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7页8页)⒈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
⒉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8页)⒈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
★例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3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2页)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横、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少量液体(滴加法)可用胶头滴管。
方法是将滴管“垂直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取大量液体(倾倒法)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一倒二向三斜四靠”。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重点内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重点内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的重点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度
1. 反应速率的定义: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
物质数量。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力、表面积和催化剂等。
3. 速率常数:描述化学反应速度的数值。
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
呈正相关关系。
二、化学平衡
1. 化学平衡的定义: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称为化学平衡。
2. 平衡常数:描述化学反应在平衡时各组分浓度的数值关系。
3.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比
值成正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指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或共用。
2.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通过元素的氧化态变化、电子转
移和电荷不守恒来判别。
四、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 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2. 非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无法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五、溶解度与饱和度
1. 溶解度的定义: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可以溶解
最大的溶质质量。
2. 饱和度的定义:指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
温馨提示: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的重点内容总结,希
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第10、11、12单元知识清单(人教版)
第十单元酸和碱一、酸碱指示剂1、概念: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可以此性质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二、常见的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注意:①盐酸是混合物,因为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③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⑤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 + Mg ==MgSO4 + H2↑ 2HCl + Mg == MgCl2+ H2↑3H2SO4 + 2Al == Al2(SO4)3 + 3H2↑ 6HCl + 2Al == 2AlCl3+ 3H2↑H2SO4 +Zn == ZnSO4 + H2↑ 2HCl +Zn == ZnCl2 + H2↑H2SO4 + Fe == FeSO4 + H2↑ 2HCl + Fe == FeCl2+ H2↑注:FeSO4溶液、FeCl2溶液:浅绿色(3)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Fe2O3 +3H2SO4==Fe2(SO4)3 + 3H2O (注Fe2(SO4)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 +6HCl ==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现象: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CuO + 2HCl ==CuCl2 + 2H2O (注CuCl2溶液:蓝色)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CuO +H2SO4 == CuSO4 + H2O(注CuSO4溶液:蓝色)现象: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三、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注意: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化学与生活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前四者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蛋白质⏹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讲(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碎和原子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惟独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具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非常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 的汽车)(1XXX=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明白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XXX、呼吸 2、推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4考点二物理性质:物质别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群、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爽朗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不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干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不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能够”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全一册)
稀有气体——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用作保护气;用作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
同颜色的光。
4、保护空气
(1)三大环境问题:
A、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B、酸雨——使土壤酸化,破换建筑物等
C、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危害人类和动植物
(2)空气污染物指数:
二氧化硫——含硫燃料的燃烧
体积。 (2)实验结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的总体积的 1/5。
Learning tips:注意实验现象在描述时不要写出准确的名称,例如产
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不能写产生了二氧化碳。
(3)注意事项
① 红磷要充足——这样可以保证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完——如红磷不充足则会
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加热。 5)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且均匀
地放出时,在把导管口伸到集气瓶中。 6)离——停止加热,把导管移出水面。 7)熄——在熄灭酒精灯 (2)验满:
1)用排水法收集时,,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2)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
的通电发光,放热;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以小气泡形式放出等都是 物理变化。 3、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高压锅爆炸。但是炸药和天然气等爆炸 是属于化学变化。 4、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表述化学性质时,通常会使用“能”、“会”、 “易”、“可以”等。 5、危险化学品标志要记住,见九年级上 P18. 6、意外事故处理 (1) 酒精灯不慎碰到起火——要用沙子或者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浇灭; (2) 浓碱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在涂上硼酸; (3)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一、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石红蓝,酚不红: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的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如呈碱性的盐:纯碱(Na2CO3)、小苏打(NaHCO3)。
二、干燥剂1.三大干燥剂有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生石灰(氧化钙)2.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3.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特点: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不变。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第二节酸一、酸的定义和分类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OH-和金属离子(或NH4+)构成盐: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酸、碱、盐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盐酸硫酸化学式HCl H2SO4状态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稀硫酸)无色液体特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②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化学性质)③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用途除锈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敞口放置的变化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注意事项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挥发出氯化氢与水蒸气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①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散热)。
② 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导致危险。
浓硫酸的脱水性:化学变化: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三、酸的化学性质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的原因:都含有H+,碱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的原因:都含有OH-1、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酸+活泼金属→ 盐+氢气(置换反应)例:Fe+2HCl=FeCl2+H2↑【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
3、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例1: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Fe3+的盐溶液呈黄色)。
例2:CuO+2HCl=CuCl2+H2O 和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Cu2+的盐溶液呈蓝色)4、酸+碱→ 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5、酸+盐→ 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反应物能溶于水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如:BaCl2+H2SO4=BaSO4↓+ 2HCl AgNO3+HCl=HNO3+AgCl↓第三节碱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NaOH Ca(OH)2工业制法Na2CO3+Ca(OH)2=2NaOH+CaCO3↓CaCO3CaO+CO2↑,CaO+H2O=Ca(OH)2状态白色块状固体白色粉末状固体腐蚀性强腐蚀性较强腐蚀性特点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而潮解。
微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不明显。
用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行业(除玻璃方面外,用途与纯碱类似)。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所以可以除油污。
漂白粉、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和河流、配制波尔多液在实验室中可以检验二氧化碳。
2NaOH+CO 2=Na 2CO 3+H 2O 。
三、碱的化学性质碱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的原因:碱中都含有相同的OH -。
1. 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 碱+非金属氧化物 → 盐+水2NaOH+CO 2=Na 2CO 3+H 2O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2NaOH+SO 2=Na 2SO 3+H 2O 2NaOH+SO 3=Na 2SO 4+H 2OCa(OH)2+CO 2=CaCO 3↓+ H 2O (检验二氧化碳;石灰墙“出汗”)3. 碱+酸 → 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4、碱+盐 → 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① 反应物能溶于水② 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如:2NaOH+CuSO 4=Na 2SO 4+Cu(OH)2↓四、氢氧化钠变质1.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2NaOH+CO 2=Na 2CO 3+H 2O2. 证明是否变质的方法:(掌握一种即可)第一种方法:取样,加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第二种方法:取样,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Na 2CO 3+Ca(OH)2=2NaOH+CaCO 3↓第三种方法:取样,加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 已经变质: Na 2CO 3+CaCl 2=2NaCl+CaCO 3↓ 或 Na 2CO 3+BaCl 2=2NaCl+BaCO 3↓3.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的证明方法:加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说明还有氢氧化钠存在,是部分变质,溶质是Na 2CO 3、NaOH;如果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溶质是Na 2CO 3 五、氢氧化钙变质1、 氢氧化钙变质原因:Ca(OH)2+CO 2=CaCO 3↓+ H 2O2、证明是否变质的方法:取样,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3、氢氧化钙固体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取样,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第四节 中和反应● 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证明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或者恰好完全反应):① 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②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容器是试管,则边滴振荡);④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由红色恰好变成物无),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注意是先加碱溶液,再加指示剂,然后才加酸) ● 中和反应是放热的反应。
● 中和反应的应用⏹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改良酸性河流(处理硫酸厂的污水:H2SO4+Ca(OH)2=CaSO4+2H2O)。
⏹用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Mg(OH)2+2HCl=MgCl2+2H2O⏹小苏打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被蚊虫叮咬时涂含氨水(或者是牙膏、肥皂水)的药物。
●中和反应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样,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第五节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
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如下图所示:0 酸性增强(由H+控制酸性)7碱性增强(由OH-控制碱性) 14●酸性溶液的pH < 7,中性溶液的pH = 7,碱性溶液的pH > 7。
●H+的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OH-的浓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
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改变,则pH会相应改变。
●pH为5.6的溶液,怎样增大它的pH值?物理方法:加水稀释化学方法:加入锌粒、氧化铜、氢氧化钠或碳酸钙等物质(因为pH小于5.6,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都能与其发生反应,使酸性减弱,pH变大)●测定pH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试纸的使用步骤: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使用pH试纸时的注意事项:能测得的范围是1-14⏹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液体中。
⏹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
⏹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一节常见的盐●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碳酸氢钠小苏打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发酵粉不是碳酸钠,但没有碳酸氢钠时可用碳酸钠代替)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胃溃疡者禁用)备注●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能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就是分别加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就是碳酸氢钠,否则是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
主要产物是碳酸钠第二节粗盐提纯●粗盐的初步提纯只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烧杯、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第三节盐的化学性质●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金属不是钾、钙、钠)●盐 + 酸→ 新盐 + 新酸●盐 + 碱→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盐 + 盐→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能共存的离子对:生成H2O不共存:(1)H++OH-→H2O ;生成气体不共存:(2)H++CO32-→CO2↑;(3)NH4++OH-→NH3↑;(2)H++HCO3-→CO2↑生成沉淀不共存:(1)Ba2++SO42-→BaSO4 ↓(2)Ag++Cl-→AgCl ↓;(3)Ca2++CO32-→CaCO3 ↓;(4)Ba2++CO32-→BaCO3 ↓;(5) Mg2++OH-→Mg(OH)2(6)Cu2++OH-→Cu(OH)2(蓝色沉淀)(7)Fe3++OH-→Fe(OH)3↓(红褐色沉淀)第五节化学肥料●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的表现:叶黄)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化肥,并且尿素是有机物。
◆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闻到刺激性氨味,说明有铵根离子: NH4NO3+NaOH=NaNO3+NH3↑+H2O◆方法二:加熟石灰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氨味,说明有铵根离子:◆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