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补充内容)

合集下载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E-R模型是概念结构设计的结果 接下来进行逻辑结构设计:
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实质上就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 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就是将E-R模型中的实体、 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具体转换方法如下: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第二范式: 若关系模式R∈1NF,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
依赖于R的关键字,则R为第二范式。记作:R∈2NF。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例如,关系模式: R(学号,课程号,成绩,姓名,性别,班级,班主任)
其中函数依赖为: (学号,课程号)→成绩
学号 → 姓名 学号 → 性别 学号 → 班级 班级 → 班主任 学号 → 班主任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第一范式: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
则R为第一范式。记作:R∈1NF。
例如,关系模式: R(学号,课程号,成绩,姓名,性别,班级,班主任)
其中每个属性都不可再分,因此满足1NF。
第一范式是对关系的一个最低要求。一个规范化的关系至少应满足 第一范式的要求。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第三范式: 若关系模式R∈2NF,并且它的每一个非主属性不传递
依赖于R的关键字,则R为第三范式。记作:R∈3NF。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例如,关系模式: R1(学号,姓名,性别,班级,班主任)
其中存在函数依赖: 学号 → 班主任
班级 → 班主任
第二范式
非主属性“班主任”传递函数依赖于关键字“学号”。因此关系R1不满 足第三范式。

E-R模型转换关系模式-文档资料

E-R模型转换关系模式-文档资料
⒋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 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2) 与某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加入对应关系的码和联
系本身的属性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
《数据库》课件
4.2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例,“管理”联系为1:1联系,可以有三种转换方法:
(1)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联系本身的属性
■ 关系的码:各实体码的组合
例,“选修”联系是一个m:n联系,可以将它转换为如下 关系模式,其中学号与课程号为关系的组合码: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数据库》课件
4.2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⒊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 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1)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
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码:n端实体的码
《数据库》课件
4.2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⒊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 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 2) 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在n端关系中加入1端关
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数据库》课件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注意: 从理论上讲,1:1联系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但在一些情况下,与不同的关系模式合并效率会大不一样。
因此究竟应该与哪端的关系模式合并需要依应用的具体情况 而定。 由于连接操作是最费时的操作,所以一般应以尽量减少连接 操作为目标。 例如,如果经常要查询某个班级的班主任姓名,则将管理联 系与教师关系合并更好些。

第1章 E-R模型到关系模型转换

第1章 E-R模型到关系模型转换

Access
数据库 11
[
HENAN ECONOM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3.2 联系(R)转换为关系模式的方法
信 息

多对多
理 系

将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 琪
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例如:教务管理中选课的E-R模型如图所示,学生 和课程的联系是多对多的。
计算机网络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 软件技术 电子商务
数据库 5
[
HENAN ECONOM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3.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息 管


孙 琪
1
实体(E)转换为关系模式
2
联系(R)转换为关系模式
]
Access
数据库 6
[
HENAN ECONOM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孙 琪
联系的类型:
• 一对一联系 记为1 :1
(如学校与校长间的联系)
• 一对多联系 记为1:n
(如宿舍房间与学生的联系 )
• 多对多联系 记为m :n
(如一个教师可以教授多个学生,而一个学生又可以 受教于多个教师)
Access
数据库 4
HENAN ECONOM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学校
1
任职
1
校长
编号
姓名
任职日期
Access
数据库 8
[
HENAN ECONOM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数据库系统原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的算法

数据库系统原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的算法

数据库系统原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的算法
ER图到关系模式集的转换
以⼆元联系类型的转换为例
1. (实体类型的转换):将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即为关系模式的键。

2. (联系类型的转换):
a. 若实体间联系是1:1,可以在两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两个关系模式中任意⼀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另⼀个关系模式的键(作为
外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b. 若实体间联系是1:N,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1端实体类型的键(作为外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c. 若实体间联系是M:N,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键(作为外键)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键为
两端实体键的组合。

实例:教学管理的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
教学管理的ER图
第⼀步:把三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三个模式:
系(系编号,系名,电话)
教师(教⼯号,姓名,性别,职称)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第⼆步:
a. 对于1:1联系“主管”,可以再“系”模式中加⼊教⼯号(教⼯号为外键,⽤波浪线表⽰);
b. 对于1:N联系“聘⽤”,可以再“教师”模式中加⼊系编号和聘期两个属性(系编号为外键);
c. 对于1:N联系“开设”,可以再“课程”模式中加⼊系编号(系编号为外键)
这样得到的三个模式成如下形式:
第三步:对于M:N联系“任教”,则⽣成⼀个新的关系模式:
第四步:整合后关系模式如下:。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2.规范化
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中存在非主属性对关键字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 递函数依赖,这些不合适的数据依赖将导致关系中存在删除异常、插入 异常、修改复杂、数据冗余的问题。
规范化就是将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转化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 的关系模式的集合,消除原来关系模式中存在的不合适的数据依赖,使 得各个关系模式达到某种程度的分离,从而解决关系中存在的数据冗余、 插入异常、修改复杂、删除异常等问题。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又如,关系模式: R1(学号,姓名,性别,班级)
每个属性不可再分,非主属性“姓名”、“性别”、“班级”都完全函 数依赖于关键字“学号”,并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函数依赖于关键 字“学号”。 因此关系R11满足第三范式。
第三范式消除了非主属性对关键字的传递函数依赖,保证非主属性 既不部分依赖于关键字,也不传递依赖于关键字。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第二范式: 若关系模式R∈1NF,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
依赖于R的关键字,则R为第二范式。记作:R∈2NF。
建立教务管理关系模型
优化关系模型
例如,关系模式: R(学号,课程号,成绩,姓名,性别,班级,班主任)
其中函数依赖为: (学号,课程号)→成绩
学号 → 姓名 学号 → 性别 学号 → 班级 班级 → 班主任 学号 → 班主任
任务3-2:完成教务系统的模型优化
出生日期 姓名 学号
政治面貌
入学时间
班号
班名
学生
n
属于
1
班级
n
专业号
专业名
属于
1
专业
性别 联系电话

E-R转换为关系模型ppt课件

E-R转换为关系模型ppt课件
例2:住院病人的病房号本来可以是病人的属性,但如 果病房与医生相联系,那就是实体了。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职工号
职工






职工
聘任
职称
职工号




职称代 码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班级号 班级名称 所属专业 组成时间 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成绩
班级 组成
课程
选修
学生
讲授 教师
职工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称
职工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称
实体联系方法是抽象和描述现实世界的有力工具,用 E- R图表示的概念 模型独立于具体的 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它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 因而比数据模型更一般、更抽象、更接近于现实世界。
学生对课程存在多对多的 “选修 ”联系;教师对课程也是多对多的 “ 讲授 ” 联系;班级对学生是一对多的 “组成 ”联系。
下图给出了教学情况实体联系模型图,即教学情况E-R图
上一页 本节首页本章首页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不与((属可22))性再什避(之分么2免)间解样、冗的的的提余关语联供,系义系的在只单;服一能位务个是;局1实部:N体的; 不直(2;((2结 种 (同接34、)3())1属构 抽)实关有联注)依范性中 象体联冗系意据围分,形类关余的因用的配对式型系联命素户划的一,的。系名的分原个不属吗信要则对要性?息自:象重之处然只复间理,取 ;应需易一无于管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件:Er模型和关系模型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件:Er模型和关系模型
体的主码组成
45

主属性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Prime attribute)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 Non-Prime attribute) 或非码属性(Non-key attribute)
35
关系的基本性质
列是同质的(Homogeneous) 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
– 其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Candidate key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
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最简单的情况: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全码
All-key 最极端的情况: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
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
34
主码
Primary key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
12
示例:部门与经理之间的联系 集
经理 1
管理 1
部门
13
实体集之间的一对多联系
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在实体集B中 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而B中每 个实体在A中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 称A与B之间是一对多联系,记作:1 : n。
A B1 A B2 A Bn
14
示例:部门与职工之间的联系 集
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35primarykey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primeattribute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nonprimeattribute或非码属性nonkeyattribute36任意两个元组的候选码不能相同37er取出有实际意义的元组来构造关系38现实世界使用实体联系模型抽象实体联系图关系模式使用关系模型转换3911预习2551524022根据下列描述画出电影厂的er图标出实体的码转换为关系模式标出主码在电影制片厂中一个演员可以在多部电影中扮演角色

简述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

简述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

简述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包括以下几点:
1.实体转换:将e-r图中的每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表,表的名字为实体的名称。

2.属性转换:将e-r图中的每个属性转换为一个表的属性,表的属性包括属性名称、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可以为空、默认值等。

3.关系转换:将e-r图中的每个关系转换为一个表,表的名字为关系的名称或者描述。

4.主键定义:对于每个关系表,需要定义一个主键,以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个记录。

5.外键定义:当两个关系表之间存在关联时,需要在其中一个关系表中定义一个外键,以引用另一个关系表的主键。

6.索引定义:对于需要频繁查询的字段,在数据库中需要创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7.规范化:对于关系表中的冗余数据和多值依赖关系,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减少数据冗余。

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示例

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示例

---------------------------------------------------------------最新资料推荐------------------------------------------------------ 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示例0、试述采用 E-R 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

答:采用 E-R 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可以分成 3 步进行:首先设计局部 E-R 模式,然后把各局部 E-R 模式综合成一个全局的 E-R 模式,最后对全局 E-R 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E-R模式,即概念模式。

1、某大学实现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课。

每名学生可同时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由多位教师主讲;每位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

其不完整的 E-R 图如图 1 所示。

(1)指出学生与课程的联系类型。

(2)指出课程与教师的联系类型。

(3)若每名学生有一位教师指导,每个教师指导多名学生,则学生与教师是如何联系?(4)在原 E-R 图上补画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并完善 E-R 图。

答:(1)(2)(3)(4)学生与课程联系类型是多对多联系。

课程与教师的联系类型是多对多联系。

学生与教师的联系类型是一对多联系。

完善本题 E-R 图的结果如图 2 所示。

1 / 16学生课程教师图 6.11 图 1 一个 E-R图图 6.12 完善后的 E-R图图 2 学生课程教师指导讲授选修mnmmn1 2、将如图 3 所示的 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式,菱形框中的属性自己确定。

答:本题的 E-R 图转换为如下的关系模式:单位(单位号,地址,电话)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号)单位号职工号单位号地址年龄姓名电话性别单位职工D-E1m图 6.13 图 3 一个 E-R图 3、假定一个部门的数据库包括以下信息:(1)职工的信息:职工号、姓名、地址和所在部门。

(2)部门的信息:部门所有职工、部门名、经理和销售的产品。

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

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

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第二章2.2“建立关系数据模型”的内容。

具体内容是介绍了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即建立数据模型。

在数据库技术中有多种数据模型,本节重点学习关系数据模型,并初步介绍了层次和网状模型。

教学对象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研究过在实行数据管理的时候需要管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在用户活动中或数据管理过程存在哪些联系,学习了如何把信息世界的数据通过概念建模常用方式E-R实体联系图进行抽象。

学生应该非常迫切想知道怎样把信息世界的东西转化为机器世界的东西,这其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怎样的。

教学模式本节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的具体实例,详细讲述了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

接着再通过一个练习例子作为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转换的任务,加深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把握。

最后还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初步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经常提到的其他两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讲实体—联系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

理解层次和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实现一个E-R图转化为关系数据模型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感悟有关的思想与方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规则总结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性,以及互相协助、交流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1)教学重点:掌握从E-R实体联系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方法。

其中,在学习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转换为一个二维表时需要强调经过转换后实体间的联系在二维表中如何体现出来,是否能满足进行数据管理(如数据查询)的需要。

理解层次和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恰当地将一个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

理解层次和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

数据库原理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

数据库原理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

payment(loan-number, payment-number, payment-date,
payment-amount)
数据库系统概论
2
联系集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
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一法: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 身的属性
关系的候选码: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 二法:与某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加入对应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 属性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
数据库系统概论
3
联系集(续)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
系模式合并。 一法: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数据库系统概论
12
E-R Diagram for a Banking Enterprise 银行系统的E-R图
数据库系统概论
13
数据库系统概论
4
联系集(续)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
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 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候选码:各实体码的组合 同一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即自联系,也可按上述 1:1、1:n和m:n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例子:employee(employee-id, employee-name, telephone-number, manager-id)
数据库系统概论
5
表的合并
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
目的:减少系统中的关系个数。 合并方法:将其中一个关系模式的全部属性加入到另一 个关系模式中,然后去掉其中的同义属性(可能同名也 可能不同名),并适当调整属性的次序。 例子: 拥有(学号,性别)

数据库原理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

数据库原理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
主键和外键用于建立关系之间的联系,确保数据 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04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原则
将实体集转换为关系
实体集
01
在E-R图中,实体集表示为封闭的边界线框,可以包含属性。
关系
02
在关系模型中,每个实体集对应一个关系,关系的名称通常与
实体集的名称相同。
转换
03
将实体集转换为关系时,需要将实体集的属性转换为关系的属
将实体关系转换为关系
实体关系
在E-R图中,实体关系表示为实体集之间的连线,表示实体集之间 的关联或依赖关系。
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关系通过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来体现,包括主键、 外键、参照完整性等。
转换
将实体关系转换为关系时,需要将实体关系的类型和关联的属性转换 为关系的完整性约束,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转换过程演示
总结词
详细演示如何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详细描述
首先,将实体转换为关系表,并为每个实体分配一个 主键。然后,将属性转换为表的字段,并确定每个字 段的数据类型和长度。接下来,根据E-R图中的关系 ,建立相应的关联表,并定义外键约束。最后,根据 业务需求,可能还需要添加其他约束条件,如唯一性 约束、非空约束等。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将E-R图 转换为关系模型。
性,并保留实体集的名称作为关系的名称。
将属性转换为关系属性
属性
在E-R图中,属性表示为实体的内部特征,可以出现在实体集的内 部或外部。
关系属性
在关系模型中,每个属性对应一个关系属性,关系的属性包括在关 系的列中。
转换
将属性转换为关系属性时,需要将属性的名称和数据类型转换为关 系属性的名称和数据类型,并将其添加到对应的关系中。

e-r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化过程

e-r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化过程

e-r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化过程
ER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实体转化为关系表:根据ER模型中的实体,将每个实体转化为一个关系表。

实体的属性将成为关系表的字段,实体的键(或者选择性标识符)将成为关系表的主键。

2. 关系转化为关系表:根据ER模型中的关系,将每个关系转化为一个关系表。

关系的属性将成为关系表的字段,关系的键将成为关系表的外键。

3. 引入关系表之间的引用关系:根据ER模型中的联系,将关系表之间的引用关系进行转化。

这可以通过将一个关系表的外键引用另一个关系表的主键来实现。

4. 引入主键和外键约束:根据ER模型中的主键和外键约束,将这些约束加入到关系模型中,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 校验模型的完整性:在转化过程中,需要确保模型的完整性,即关系模型中的所有实体、属性、关系和约束都得到了正确的转化和校验。

6. 优化模型的性能: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可以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包括设定索引、拆分关系表、优化查询等等。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学习目标:概念模型E-R图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

为了能够用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用户需求,还必须将概念模型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数据模型,这正是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

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如下。

(1)将概念模型转化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2)将转化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下面讲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一、转换内容E-R图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三个要素组成,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就是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

二、转换原则(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实体型的属性。

关系的码:实体型的码。

例如,学生实体可以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所在系,年级,平均成绩)同样,如下图所示。

性别、宿舍、班级、档案材料、教师、课程、教室、教科书都分别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2)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码:各实体码的组合。

例如,“选修”联系是一个m:n联系,如下图所示,可以将它转换为: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其中学号与课程号为关系的组合码。

(3)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①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码:n端实体的码。

②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在n端关系中加入1端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

可以减少系统中的关系个数,一般情况下更倾向于采用这种方法。

(4)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E-R模型与关系模型的转换

E-R模型与关系模型的转换

实验一E-R模型与关系模型的转换一、实验目的:本章实验通过给学生一个设计实例,要求设计E-R模型,并分析。

然后选择熟悉的DBMS 将给出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按要求实现创建数据库、数据表、表间关系等(修改表结构)。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硬件:PC一台,局域网环境2. 软件:win2000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0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数据模型分析设计一个教学管理系统2. 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3.数据字典设计四、实验准备: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数据库模式。

即给出一组数据,如何构造一个适合于它们的数据模式,使数据库系统无论是在数据存储方面,还是在数据操纵方面都有较好的性能。

E-R模型方法讨论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数据联系,现在来讨论实体内部属性与属性之间的数据关联,目标是要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模型。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基础上,用数据模型表示数据及其联系。

设计E—R图步骤:1、设计局部E-R图。

概念结构设计依据是需求分析阶段的DFD/DD。

在DFD中选择适当层次的DFD,作为设计局部E-R图的出发点。

中层允许有一定的重叠。

(1)确定实体集合第一步(关键一步)数据流 / 数据源 / 目的 / 数据存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常作为实体集合。

(2)联系标明:1:1,1:N,N:M。

原则上:与处理框相关的输入流(数据流),输出流(数据目的地),输入或输出的工作之间的可能存在的联系。

(3)属性属性名尽量和数据流中数据项名相同。

(4)主关键字属性中标明作为PK(primary key)的属性集合.(5)其它建E-R图,要完善DD(DD:包括实体集,联系,属性的描述)某些情况:描述产生频率(每年/月/季),是否长期保存,变化快慢,保密级别,存在的约束。

2、集成局部E-R图在设计局部E-R图的基础上,将局部E-R图集成为全局E-R图。

集成时要解决的问题:消除冲突、消除冗余3、合并局部E-R图合并局部E-R图中相同部分,尽可能的保留特殊部分,删除冗余部分,用累加的方式一次集成两个局部E-R图。

如何绘制E-R图并将其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

如何绘制E-R图并将其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

如何绘制E-R图并将其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E-R图是描述概念数据模型的主要工具,利用E-R图实现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叫做E-R方法;而概念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个阶段,所以E-R图是个极其重要的考点。

E-R图也称为实体-联系模型(E-----entity, R-----relation),由实体,属性,联系三个要素构成。

图形符号为:实体(长方形),属性(椭圆),联系(菱形)绘制E-R图的方法:1,绘制数据流程图2,数据字典分析3,确定局部E-R图:A,画出部分实体E-R图B,画出分E-R图,即实体之间的联系图:4,集成完整的E-R图,即全部实体之间的联系图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方法:只要记住以下转换原则,即可:(1)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2)一个联系也转换为一个关系,联系的属性即联系所连接的实体的码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但是关系的码会根据联系的类型变化,如果是:1:1联系,两端实体的码都成为关系的候选码1:多联系,端实体的码成为关系的码多:多联系,两端实体码的组合成为关系的码(3)具有相同码的关系可以合并以自底向上设计概念结构的方法为例,它通常分为两步:第一步:首先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抽象,设计各个局部视图即分E-R图。

第二步:集成局部视图。

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一般有三种抽象:⑴分类( is member of )⑵聚集 ( is part of)⑶概括 (is subset of ) 设计分E-R图的步骤是:⑴选择局部应用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对应用环境和要求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用多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了整个系统。

设计分E-R图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在多层的数据流图中选择一个适当层次的(经验很重要)数据流图,让这组图中每一部分对应一个局部应用,我们即可以以这一层次的数据流图为出发点,设计分E-R图。

数据库设计方法—逻辑模型以及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数据库设计方法—逻辑模型以及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回顾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用户视图,模式——全 局视图,内模式——物理视图。
通过两级映射提高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概念模型中的两个概念:实体、联系. 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ER)、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概念模型的两个基本概念——实体与联系,E-R模型
是一种概念模型表示方法. 逻辑模型:层次型、网状、关系型
题2:某旅行社管理系统管理的对象是: 景点(景点编号,景点名称, 地点,景点描述)、线路(线路编号,线路名称,线路描述)、 导游(工号,姓名,等级)、旅游团队(团队编号,人数,开始 日期,截止日期),其中,每条线路由多个景点组成,不同线路 的景点存在交叉;每条线路有多名导游,但一名导游只负责一条 线路; 每条线路可同时存在多个旅游团队,每个团队只可旅游一 条线路。
8
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数据结构
ER图描述信息的结构,是构造数据模型的依据。从ER图 出发导出关系模型数据结构的两点原则:
对ER图中的每个“实体集”,都应转换成一个关系; 对ER图中的 “联系”,根据实体联系的方式,采取 不同的方法加以处理;
9
1) 两实体集间1: N联系
无需专门用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可将“1”方关
厂家(厂名,厂址) 零件(零件名,单价)
20
课堂小练
1:试述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 答: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可以分成3步进
行:首先设计局部E-R模式,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 成一个全局的E-R模式,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 得到最终的E-R模式,即概念模式。
课程表
课编号 课程名
教师表
教师号 姓名
s1
学生A
c1
课程A
t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如下:•1)实体集转换为关系–实体集对应于⼀个关系–关系名:与实体集同名。

–属性:实体集的所有属性。

–主码:实体集的主码。

2) 联系转换为关系联系转换成为关系模式。

联系转换成为关系模式时,要根据联系⽅式的不同采⽤不同的转换⽅式①1:1联系的转换⽅法a) 将1:1联系转换为⼀个独⽴的关系: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且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

b) 将1:1联系与某⼀端实体集所对应的关系合并,则需要在被合并关系中增加属性,其新增的属性为联系本⾝的属性和与联系相关的另⼀个实体集的码。

第⼀步:联系形成的关系独⽴存在:职⼯表(职⼯号,姓名,年龄)主码:职⼯号产品表(产品号,产品名,价格)主码:产品号负责(职⼯号,产品号)主码:职⼯号或产品号合并⽅案1:“负责”与“职⼯”两关系合并:职⼯(职⼯号,姓名,年龄,产品号)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合并⽅案2:“负责”与“产品”两关系合并:职⼯(职⼯号,姓名,年龄)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职⼯号)② 1:n联系的转换⽅法a)⼀种⽅法是将联系转换为⼀个独⽴的关系,其关系的属性由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以及联系本⾝的属性组成,⽽该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集的码;b)另⼀种⽅法是在n端实体集中增加新属性,新属性由联系对应的1端实体集的码和联系⾃⾝的属性构成,新增属性后原关系的码不变。

步骤⼀:联系形成的关系独⽴存在。

仓库(仓库号,地点,⾯积)主码:仓库号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主码:产品号仓储(仓库号,产品号,数量)主码:产品号合并后⽅案:联系形成的关系与n端对象合并。

仓库(仓库号,地点,⾯积)③ m:n联系的转换⽅法在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个m:n联系转换为⼀个关系。

转换⽅法为: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以及联系本⾝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新关系的码为两个相连实体码的组合(该码为多属性构成的组合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补充内容
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
大家知道,现实的信息到机器世界需要通过概念层数据模型的抽象,组织层数据模型织数据的的对数据的组织。

那么如果有了E-R模型,并且得到了E-R图,如何从E-R图得到关系数据模型呢?
从E-R图到关系的原则是:
1)E-R图中的每一个实体,都应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主码就是关系的主码。

例如实体学生的关系就是学生(学号,姓名,姓别)
2)E-R图中联系的关系表示。

E-R图中的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该关系的属性就是联系的属性以及与该联系相关的实体的关键字。

而关系的关键字则由联系的方式决定:
•若联系为1:1,将任意一端实体的主码放入另一端实体中。

例如
解释:由于有两个实体,大致上,可以确定是2张表。

部门表(部门号,部门名);经理表(经理号,经理名,电话)。

根据一端主码放到一端去,可以得到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经理号);经理(经理号,经理名,电话)。

请同学们试着做下个E-R模型
•联系为1:n
将1端实体的主码放入多端实体中。

举例:
解释:由于有两个实体,大致上,可以确定是2张表。

科表(科号,科名);医生表(编号,姓名,性别,级别)。

根据一端主码放到多端去,可以得到科表(科号,科名);医生表
(编号,科号,姓名,性别,级别)
联系为M:N
通常多对多联系的2个实体,可以得到三张表,除了2个实体各具一张表外,
还有标志联系的表,在转化过程中,联系的关键字就是各实体的关键字。

解释:由于是多对多联系,有两个实体,大致上可以确定是3张表。

两个实体的表是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根据一端主码放到多端去,可以得到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

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