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上海特色医院
![上海特色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0f3c6c93dd88d0d233d46adb.png)
以下为上海市最具特色的11家综合性医院1、中山医院(徐汇区)——特色专科:心血管科,肝肿瘤科心血管科——国家级重点学科。
目前,心内科拥有正副教授专家28人,其中有全国知名专家陈灏珠、诸骏仁、林佑善、李志善、蔡迺绳、葛均波等教授。
心内科目前以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的治疗为特色。
心内科还开设有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随访门诊、起搏器门诊、房颤门诊、高血压门诊、高脂血症门诊、心律失常门诊、晕厥门诊等特色门诊。
每年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门诊病人15万例次,年收治住院病人5000余人次。
(瑞金医院心内科,尤其是高血压科也很好;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很好)肝肿瘤科——我国最主要的两个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之一。
以外科治疗为主,内外科、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结合。
肝外科:配有超声刀、氩氦刀、多普勒B超诊断仪等设备;肝癌早诊早治、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肝癌术后复发的手术再切除、冷冻、综合治疗;4000余例肝癌诊疗经验;5年生存率达60-70%,112例生存10年以上。
肝内科:血细胞分离机、射频治疗仪、超声诊断治疗仪;微波、无水酒精、介入、及生物治疗等特色项目。
2、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区)——特色专科:骨科,内分泌科骨科——特色:断肢再植。
科室是一个以治疗创伤为主的综合骨科,不仅能够应用各种适宜技术来治疗各类骨与关节损伤,包括脊柱和肢体大关节的关节内骨折,还能够应用微创技术、在关节镜下对关节疾患进行诊治、重建膝关节的前、后交叉韧带;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髋、膝、踝的晚期关节病变,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的翻修手术,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臀肌挛缩、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以及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方面也有独到的经验。
(第六医院骨科侧重关节,长征医院骨科侧重为脊柱)内分泌科——为我国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研究的发源地;是我国糖尿病研究成果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单位;目前在糖尿病病因诊断、发病机制、糖尿病代谢控制,慢性并发征的早期诊治、糖尿病教育及防治指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快来看上海三级医院心内科最新排名出炉权威数据
![快来看上海三级医院心内科最新排名出炉权威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962f2ced6f1aff00bed51e76.png)
快来看上海三级医院心内科最新排名出炉权威数据2017 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结果出来了,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以全国1629 家三级医院为评价对象,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为分类依据,学科范围为该标准“临床医学”下的二级类目,以及“内科学”和“外科学”两个二级类目下的三级类目,针对医院的29 个学科开展科技影响力评价,精准名医小编对上海三级医院的心内科排名做了整理。
第一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室简介:中山医院心内科拥有国内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中的许多“第一次”:1954 年首次报告用单极胸导联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1962 年率先开展左心导管检查;1963 年首先报告用染料稀释曲线测定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965 年开展心腔内心电图检查;1968 年与心外科合作安置国内第一台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1973 年首次在国内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1989 年国内率先开展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1989 年在国内最早设立心肌炎专科门诊,并首次提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型;1994 年国内首次经静脉安置埋藏式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对防治心源性猝死有重大意义;1999 年在华东地区率先开通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医、护、技人员全天24 小时待命,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抢救。
第二名:上海市东方医院科室简介: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内科于1998 年独立建科,为上海市心血管重点学科和浦东新区重点学科、美国AHA 示范中心。
目前,普通病房和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共有87 张核定床位,并设置心导管室、心电生理室、冠状动脉影像核心实验室和心血管生化实验室。
科室共有 3 名博士生导师和7 名硕士生导师,拥有医学博士学位13 名(其中博士后 2 名)、硕士学位16 名。
心内科承担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三系本科和硕、博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
近三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局级(或区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共36 项。
上海中山医院重点特色科室及名医简介
![上海中山医院重点特色科室及名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e879ac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6.png)
上海中山医院重点特色科室及名医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上海中山医院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该院创建于1937年,是为了
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
上海中山医院是上世纪30年代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
目前,该院拥有中高级技术的人员2986人,有高级职称的37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设有除小儿科以外的所有科室,其中肝肿瘤科、骨科、普外科、心外科及心内科等科室是该院的重点特色科室。
【总页数】4页(P30-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上海瑞金医院特色科室及名医简介 [J],
2.北京协和医院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简介 [J],
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简介 [J],
4.北京安贞医院重点特色科室名医简介 [J],
5.上海华山医院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最佳医院排名
![上海最佳医院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90c4e2d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7.png)
上海最佳医院排名供参考上海三甲医院具体排名介绍如下:上海最佳医院排名供参考一、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综合排名No、1上海华山医院全国排名综合第3No、2上海瑞金医院全国排名综合第5No、3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综合第8NO、4上海武警总队医院二、上海最佳医院排名——传染科NO、1 上海武警总队医院NO、2 上海华山医院三、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内科No、1上海华山医院No、2上海中医医院上海最好的中医院神经内科全国排名第8医院简介专家医生No、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最好的神经内科医院全国排名神经内科第9四、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外科No、1上海华山医院全国排名神经外科第2No、2上海长征医院全国排名神经外科第5No、3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神经外科第7五、上海最佳医院排名-肿瘤科No、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全国排名肿瘤科第4No、2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全国排名肿瘤科第5六、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心血管病专科No、1上海长海医院全国排名心血管第4No、2上海新华医院全国排名心血管第6七、上海最佳医院排名-耳鼻喉科No、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全国排名耳鼻喉第4No、2上海仁济医院西部全国排名耳鼻喉第5八、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眼科No、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全国排名眼科第4九、上海最佳医院排名-骨科No、1上海长征医院全国排名骨科第3No、2上海瑞金医院全国排名骨科第6十、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妇产科No、1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全国排名妇产科第2No、2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妇产科第6十一、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烧伤科No、1上海瑞金医院全国排名烧伤科第4No、2上海长海医院全国排名烧伤科第5十二、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口腔科No、1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全国排名口腔科第3十三、上海最佳医院排名-消化内科No、1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消化内科第2No、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国排名消化内科第6十四、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呼吸内科No、1上海瑞金医院No、2上海长海医院No、3上海仁济医院十五、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内分泌科No、1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内分泌科第2No、2上海市瑞金医院全国排名内分泌科第5十六、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儿科No、1上海市新华医院全国儿科第1No、2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全国儿科第52010年上海三甲医院排名综合排名:综合排名比得主要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就不参与了,这当中也包括三甲中医院,因为现在三甲中医院也是科室齐全,只不过多了个“中”字而已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人心中的永远的金字招牌,无论关于上海哪家医院排第一的理论到底有多多,最起码,华山医院这上海第一在上海人心中是肯定的再看,2007年全国医院排名华山医院全国第三,上海第一;2009年全年门急诊量279万,全国第二,仅次于解放军总医院的300万;2009年出院人数万,少于瑞金医院的万,上海第二,综上,华山医院上海第一无可厚非;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人,上海第一家接受JCI评审的综合医院,10个国家重点科室上海第一,全国仅次于协和医院......华山医院上海第一,想必应该如此2,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2007年全国排名全国第五,上海第二,2009年全员出院人次上海第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瑞金的实力无需多说,和华山不相上下;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虽然2007年全国医院排名把仁济医院排在全国第八,上海第三,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各1人,还有那么多重点专科的中山医院......够了,不多说;争议就从第四名开始了以下都是我个人意见:4,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5,第二军医大附属长海医院6,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7,第二军医大附属长征医院8,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9,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10,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分科排名分科排名就不列举前10了,有名的我就写上,也算是指导大家去上海就医的选择吧内科:神经内科: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内科: 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新华医院;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消化内科:1,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3,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1,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2,第二军医大附属长海医院;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内分泌科:1,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2,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血液内科:1,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2,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3,第二军医大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 1,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1,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3,上海中医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染病科: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2,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3,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2,上海中医大学附属卢湾中西医结合医院;3,第二军医大附属长征医院外科:神经外科: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2,第二军医大附属上海长征医院;3,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普外肝胆: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2,第二军医大附属东方肝胆医院;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普外胃肠:1,复旦上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3,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2,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在此我发现上海大医院中只有华山的泌外是国家重点科室,其他好像没有医院的泌尿外科是重点科室,希望大家帮我补充胸心外科: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2,第二军医大附属长征医院;3,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传统骨科:1,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第二军医大附属长海医院;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脊柱外科:1,第二军医大附属长海医院;2,第二军医大附属长征医院;3,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血管外科:目前没有发现上海特别强的血管外科,二军大的附属医院应该都不错手外科: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全国第一烧伤外科:1,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2,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1,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全国第一其他:皮肤科:华山医院全国第一中医科:这就不比了肿瘤科: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
全国心血管内科前十强
![全国心血管内科前十强](https://img.taocdn.com/s3/m/28509e6d58fafab069dc0254.png)
·全国近800家医疗机构前来交流、学习
·中南地区首家通过ISO9000: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完成心血管专业学术论文600余篇
·与100余医院结为合作医院
·被包括武汉在内近70多个市(县)医保办列为心脏病定点医院
地址: 北京市阜城门北礼士路167号
电话: 010-68314466
交通: 19、102、103路、地铁环线
--------------------------
No.2 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机构: WHO心血管病人监测协作中心
擅长治疗: 心脏移植、儿童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以及风心病、冠心病的内外科治疗
·拥有员工1200名,床位600张(其中ICU31张、CCU24张)
·接待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22万余名心脏病患者
·他们中40%来自偏无穷贫困的山区和农村
·完成10000余例心脏外科手术,开展了各类介入检查和治疗手术
·心外科年手术量进入全国前三位
·成功率达98%以上,内外科手术量双居全省首位
知名专家: 林曙光、刘蕊英、庄建、吴书林、张镜芳
地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
电话: 020-83845152,83827812
-------------------------------
No.10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擅长治疗: 复杂的心脏内、外科手术。心脏不停跳搭桥术、重症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马凡氏综合症、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介入治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病床数: 720张(总数)
知名专家: 吴英恺、孙衍庆、陈英淳、陈宝田、李平、周其文、顾承雄、孟旭、张建群、黄方炯
我国国家医学重点学科
![我国国家医学重点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49e20d3d4a7302768e993940.png)
我国国家级医学重点学科第一军医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消化病、国家骨质疏松症诊疗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南方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消化病研究所、国家骨质疏松症诊疗研究中心、拥有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第二军医大学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12个)生理学、遗传学、免疫学、航海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外科学(骨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烧伤)、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理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在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领导下,从 1958 年成立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开始,经过 40 多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由一个小组发展到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院、所合一国内惟一的专科医院,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第三军医大学拥有烧伤外科、肝胆、防原医学、野战外科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西南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烧伤、肝胆),新桥医院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防原医学大坪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第四军医大学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人体解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航空航天和航海医学、口腔科学、(骨科、胸外科、脑外科、传染科、神经科学,创伤骨科学,心血管外科,)西京医院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科学,创伤骨科学,心血管外科,唐都医院骨科、胸外科、脑外科、传染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睡眠失调专病中心为国家专病中心,秦都口腔医院,是我国著名的口腔医学界院校之一,是我国从事口腔医学教学科研、医疗的重要基地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口腔医学研究所,301医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外科学(骨科)和老年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军区总医院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具有国家重点学科点18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哲学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9个。
医院特色
![医院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b1dcf8938762caaedd33d46f.png)
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武进路85号,松江分院位于中山中路748号,是一所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目前有眼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在市内国内领先。
中医科是市卫生局重点学科。
上海市眼科研究所和上海市麻醉质控中心设在该院。
另有心内科、消化科、血液科、放射科、肾内科、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市内也处于颇具竞争的地位。
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现由东西两部组成,西院位于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东院位于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设32个临床科室和6个医技科室,其中含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消化内科),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个(消化科、风湿科),上海市科委重点实验室1个(激光医学中心),上海市医疗质控中心2个(血透、激光),市级研究所3个(消化疾病、风湿疾病、男科学),其他各类医学研究室(中心)14个和上海市人类精子库。
该院在《2007全国医院排名》中综合排名名列第八,神经外科排名名列第七,耳鼻喉科排名名列第五,妇产科排名名列第六,消化内科排名名列第二,内分泌科排名名列第二。
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位于瑞金二路197号,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内分泌、血液、消化),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血液),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内分泌),上海市优势学科一个(肾脏),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6个(消化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骨科、烧伤科、心脏内科),上海市卫生局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3个(消化外科、血液科、肾脏内科)。
医院还有6个市级研究所(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上海烧伤研究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1个院级研究所(感染病与呼吸病研究所),8个校级研究室,3个院级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7d47481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6c.png)
谢谢观看医ຫໍສະໝຸດ 设施医院设有床位1700张,配有螺旋断层自适应放疗系统(Tomo)、PET-CT、320排640层超速螺旋CT、全数字 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机(DSA)、直线加速器、3.0T磁共振断层扫描仪、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单光子发射计算 机断层扫描仪(SPECT)、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重症监护系统和远程医疗教学系统等医疗设备。
2018年12月4日,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2021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被评选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历史发展
中山医院创始于1936年,医院开业于1937年。 1939年7月中山医院部分医护人员随同上海医学院迁至昆明。 1942年2月接办重庆歌乐山的中央医院,改称国立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 1946年5月在重庆的中山医院人员分批回沪,筹备恢复上海中山医院。 1946年11月正式恢复上海中山医院。 1955年8月,中山医院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恢复综合性医院建制。 1956年8月,恢复原名中山医院。 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报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综 合排名位列前10位。 2022年11月18日上午,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 复旦大学附 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
01 历史发展
03 科室设置 05 所获荣誉
目录
02 诊疗科目 04 医疗设施 06 医院地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徐汇区斜土路1609号/松江区龙泉山南路137弄/青浦 区公园东路1158号,占地面积9589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8732平方米,始建于1937年,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 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
全国医学院校专业排名
![全国医学院校专业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ac870238bd64783e09122b33.png)
医学考研:全国各地医学院校情况简介2013年09月27日15:05 来源:跨考网校一、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1,首先是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虽以“中国”命名,但现在实力更应该被称为“东北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署院校。
国家重点学科5个,2012年学科评估临床得分77,参评院校里十名出头,东北第一。
一附院排名全国16,皮肤,呼吸,内分泌,放射全国前十,是东北医院里排名最靠前的。
盛京医院32,儿外(全国第3),儿内,妇产,放射全国前十。
2,哈尔滨医科大学,学科评估临床75分,东北第二,可能是全国夏天最凉快的医学院校了,由中国首个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医学家伍连德所建立。
国家重点学科两个。
国内首家医学院校全球医学教育认证试点性评估单位。
一附院排名52,其中神经外科前十,肿瘤医院的肿瘤全国第八。
3,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学科评估74分,原卫生部部署。
国家重点学科两个。
一附院全国44,神内第七。
貌似是被合并拖累的名校,白求恩的知名校友一大堆,全国很多著名的医院里的有名专家都是白求恩毕业的,但现在发展反而成为东北医学院校三巨头最差的,不过也因此得到的985的身份,倒是一种补偿。
4,大连医科大学,在东北经济最好的海滨城市大连,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学科评估69,东北第四。
一附院情况:博士生应用导师名,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首批试点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骨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介入治疗推广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头痛中心欧洲皮肤病性病学会国际视窗交流项目中国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胃肠动力研究中心暨培训基地全国准分子激光手术培训基地全国先天性唇腭裂治疗中心。
5,延边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97人,博士生导师4人,学科评估64。
附属延边医院有7个硕士点。
6,辽宁医学院,学科评估64,5个联合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钱菊英:全心守护“心”健康
![钱菊英:全心守护“心”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5aed5fc90b4c2e3f562763f7.png)
·封面人物·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推算心血管病患者人数达到3.3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牵头发起的“健康心动,百日行动”科普公益活动应运而生。
钱菊英擅长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治,尤其在冠心病的介入诊治领域有颇深的造诣。
每年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800多例,手术成功率98%以上,将无数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自1999年起,钱菊英成为华东地区首创的中山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急症介入治疗“绿色通道”的主要成员,24小时待命,只要有患者需要,就有她的身影。
技术高超、态度和蔼,深受患者称道。
全心守护 全力以赴1973年4月,中山医院实施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开启了我国现代冠心病介入性诊断的先河。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得冠心病患者在被开胸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就得到精确的诊断,从而为外科医生手术提供依据。
这项技术的成熟,直接促进了此后我国心脏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中山医院心内科已经成为我国综合性医疗机构中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科,是我国重要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的临床和科研基地。
毕业时,钱菊英以上海医科大学年级第一的成绩进入中山医院,选择了她喜欢的心内科专业,在她作为住院医师的培养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良师,成为我国心血管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陈灏珠院士和著名心血管病学家葛均波院士的博士研究生。
做出正确的选择已属不易,而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更需要勇气和毅力。
如果说中山医院是国内医学人才“高地”,那么中山医院心内科更是“高地中的高地”。
在精英云集、人才济济的中山医院心内科,钱菊英教授不仅巾帼不让须眉,还一直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
她立足“缺血性心脏病”,提出“非传统”冠脉疾病的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标准;首次提出影响心肌干细胞归巢的“侧支循环”理论;首次发现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HIF-1)基因传染和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可减少移植细胞凋亡。
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
![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115ed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a.png)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6期(总第187期)2023年6月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6(S N187) J U N .2023 ㊃29 ㊃D O I :10.13912/j .c n k i .c h qm.2023.30.6.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170458);上海临床科技创新项目(编号:S H D C 22021302);上海市放射与治疗(介入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金(编号:19M C 1910300)黄 东1,2 张书宁1,2 钱菊英1,2 葛均波1,2* 通信作者:葛均波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 200032 2 上海市市级医院心血管内科专科联盟 上海 200032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黄 东1,2张书宁1,2 钱菊英1,2 葛均波1,2*ʌ摘 要ɔ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抓手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从人才队伍㊁医疗服务㊁科学研究三方面探索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实践,实现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目标㊂指出,提升学科国际化程度,促进亚专科平衡发展,强化服务能力与影响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将是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新途径㊂ʌ关键词ɔ 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中图分类号:R 197.32;R 54 文献标识码:BC a p a c i t y B u i l d i n g o fC l i n i c a lS p e c i a l t y i nD e p a r t m e n to f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M e d i c i n e /H U A N G D o n g ,Z H A N GS h u n i n g ,Q I A NJ u y i n g ,e t a l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 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2023,30(6):29-32A b s t r a c t T h e c a p a c i t y b u i l d i n g of c l i n i c a l s p e c i a l t i e s i s i m p o r t a n t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o s p i t a l .T h e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M e d i c i n e o f Z h o ng sh a n H o s p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t oF u d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e x p l o r e d t h em e a s u r e so f t h e c a p a c i t y b u i l d i n g o f c l i n i c a l s p e c i a l t y f r o mt h r e e a s pe c t s of t a l e n t s t e a m ,m e d i c a l s e r v i c e s a n d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c h i e v e d t h eg o a l o fh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s p e c i a l t y .I tw i l l b e an e wa p p r o a c h t o t h e c a p a c i t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p e c i a l t y b y e n h a n c i n g t h e d e g r e e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s p e c i a l t y ,p r o m o t i n g t h e b a l a n c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s u b -s p e c i a l t y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s e r v i c e a b i l i t y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x c h a n g e s a n d c o o pe r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G e n e r a lH o s p i t a l ;D e p a r t m e n t o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M e d i c i n e ;C l i n i c a l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B u i l d i n gF i r s t -a u t h o r 's a d d r e s s Z h o n g s h a nH o s p i t a l ,F u d a n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h a i ,200032,C h i n a 临床专科是医院的基础,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支点[1]㊂2021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 十四五 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将在 十四五 期间从国家㊁省㊁市(县)不同层面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促进临床专科均衡㊁可持续发展㊂‘规划“同时明确,国家层面将选择致死致残率较高㊁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㊁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相关专科进行普惠性建设㊂2021年11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发布‘上海市级医院临床能力促进与提升专科联盟工作指引“,启动建设市级医院临床能力促进与提升专科联盟平台,希望通过专科与专病的内涵建设,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㊂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程度最高的区域,而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群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因此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均高度重视心血管临床专科能力建设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依托单位,其中心血管内科专业是上海市心血管内科临床质控中心㊂近年来,在国家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学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㊂本研究通过探讨该院心血管内科临床学科能力建设经验,以期为其他医院专科建设提供参考㊂1 学科概况该院心血管内科是上海市心血管专业首个国家重点学科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 211 985 双一流 重点建设学科㊂目前,科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㊁教授/副教授51名㊂科室以冠心病㊁心律失常㊁结构性心脏病等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为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黄 东 张书宁 钱菊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6期(总第187期)2023年6月㊃30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6(S N187) J U N .2023核心业务发展方向,肩负着上海地区乃至全国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和诊疗任务㊂据统计,2021年该科室收治转诊患者比例为75%,疑难危重患者占比超过40%,外埠患者占比超过45%,治愈/好转率超过98%,住院患者死亡率为0.46%㊂目前,科室开放床位410张㊁导管室11个,2021年门诊人次达68.5万,年出院人次达2.88万,年介入手术量达2.6万例,平均住院日低至3.9d ,已成为国内综合医疗机构中规模最大的心脏中心㊂2 学科建设情况2.1 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优化人才结构,持续推进 人才+专科 培养模式,打造心血管专科人才汇集高地㊂首先,坚持以亚专科为中心,立足学科发展,调整人才结构㊂目前,专科下设冠心病介入㊁结构性心脏病㊁起搏与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㊁心脏节律㊁心力衰竭㊁心脏超声㊁高血压㊁心脏重症监护㊁心脏康复等多个亚专科㊂近年来,为推进亚专科平衡发展,在人员配备㊁设备购置㊁经费分配等方面向弱势亚专科倾斜,鼓励年轻医生在不同亚专科轮转学习,以补齐学科知识短板,增强学科综合实力㊂其次,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基于临床诊疗㊁学术水平㊁科室贡献等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拘一格提拔优秀年轻人才,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管理岗位㊁科研经费和出国进修机会,营造良性竞争环境㊂目前,科室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硕士点4个,现有博士生导师25人㊁硕士生导师23人㊂再次,为推进住院医师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科室团队积极承担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截至2021年,共指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50余人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0余人㊂2.2 医疗服务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首先,科室积极优化专科资源布局,添置先进的心血管诊疗设备,补齐学科短板,加强专科建设,提高学科整体医疗实力㊂其次,完善带组医生负责制,调整临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注重临床诊疗规范性,并鼓励临床创新,加大新技术新方法支持力度㊂再次,充分发挥综合医院优势,加强与心外科㊁心理科㊁血管外科㊁医学影像科㊁药剂科等合作,建立多学科协作诊疗(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D i a g n o s i s a n dT r e a t m e n t ,M D T )平台(特色疑难疾病多学科讨论门诊),构建疑难病例综合治疗协作体系,使专科主导的心血管疾病M D T 数量达到15个,重点包括泛血管疾病M D T 门诊㊁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M D T 门诊㊁高危出血风险患者M D T 门诊㊁双心门诊㊁抗栓药物应用M D T 门诊等,并借助中国名院大查房㊁ 中山七言堂 ㊁远程互联网医疗等方式进一步扩大M D T 诊疗平台的影响力,全面提升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诊疗的综合能力㊂2.3 科学研究近年来,科室加强了研究平台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㊂(1)心血管临床研究平台㊂依托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㊁国家放射与治疗(介入治疗)临床医学中心㊁上海市放射与治疗(介入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医联体,借助不同区域医疗服务网络,集中在关键技术与关键科学问题上组织适宜技术普及㊁核心技术示范推广和高质量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推广促进优势技术和先进诊疗理念下沉基层㊂同时,利用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优势资源,构建多中心临床研究平台,重点集中在介入治疗新型冠脉支架㊁复杂心脏瓣膜病前瞻性研究等㊂(2)心血管转化医学平台㊂依托教育部 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 工程研究中心㊁上海市介入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㊁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技术与器械创新单元等平台,以心血管介入器械研发为核心,联合复旦大学高分子系的研发力量,与多家医疗器械重点企业及高校开展深入合作,专注疑难高危心血管疾病诊治新型器械的研发,探索产-学-研-医结合的医疗器械创新模式㊂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新型冠脉支架㊁新型经皮心脏瓣膜㊁延长指引导管㊁人工血管内支架等产品临床转化平台建设㊂(3)心血管基础研究平台㊂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整合优质科研资源,重点针对心脏和泛血管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并为实验动物中心配备一流设施设备,可满足大部分实验动物介入手术操作要求,成为介入治疗产品和器械创新的重要平台㊂(4)生物样本与大数据平台㊂包括数据库㊁生物样本库和影像信息库,突出疑难危重瓣膜病㊁复杂冠心病等特色;与医联体合作建立心血管疾病生物样本或标本库,开放共享疑难心血管疾病影像库;通过患者随访和大数据分析,构建心血管疾病群体风险评估和个体预警体系,开展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建立高危人群综合筛选模型;建立管理标准化㊁服务网络化的心力衰竭㊁大动脉数据库平台与应用系统㊂3 学科建设成果3.1 新型冠状动脉支架为解决传统冠状动脉支架金属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黄 东 张书宁 钱菊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6期(总第187期)2023年6月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6(S N187) J U N .2023 ㊃31 ㊃材料不可降解问题,通过医工结合,经过大量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 X i n s o r b ㊂该支架由高分子聚乳酸构建药物释放平台,有别于传统金属药物支架,植入体内3a ~5a 可被完全降解吸收㊂2020年,X i n s o r b 通过国家审批上市,成为创新型国产化医疗器械的代表之一[2]㊂3.2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技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 h r o n -i cT o t a lO c c l u s i o n ,C T O )病变是指前向血流0级且闭塞时间ȡ3个月的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因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e r c u t a n e o u sC o r o n a r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P C I )手术成功率低㊁并发症发生率高,被称为冠脉介入领域 最后的堡垒 ㊂通过总结该领域的经验和数据,发明了逆向导丝技术的主要辅助技术主动迎接技术(A c t i v eG r e e t i n g Te c h -n i qu e ,A G T ),作为针对C T O-P C I 治疗 最后一公里 的系统性解决方案㊂该技术经过广大心血管介入医师的实践,可大大提高逆向导丝体外化效率[3]㊂3.3 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治疗为目前心血管领域发展最快㊁最具创新性的方向㊂科室打破学科间隔阂,联合心脏外科㊁心脏超声㊁麻醉科㊁心脏重症等建立了长期的㊁稳定的㊁互助的多学科协同合作模式,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完成国内首例经皮二尖瓣夹合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术“,率先提出 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 工作设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撰写5个行业技术规范,申请10项相关专利㊂3.4 肾动脉交感神经冷冻消融系统聚焦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系统,通过医工结合,开展了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及临床研究㊂目前,已完成首次在体研究,取得了显著降压效果,并已开展上市前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㊂本项目申请相关专利3项,获得多项国家级㊁省部级项目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期刊及会议中发表[5]㊂3.5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和发病机制探索作为全国胸痛中心建设示范单位,科室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病例数长期保持在上海市首位㊂通过与急诊科㊁检验科㊁心电图室㊁放射科等紧密合作,优化院内救治流程,构建胸痛中心与网络医院及救护中心三位一体急救网络,建立了远程心电图传输系统,实现了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㊂牵头完成多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并针对空气污染与急性心梗㊁抗血小板治疗新策略与新靶点等开展了多项研究[6-8]㊂3.6 推动泛血管医学 发展2016年5月,葛均波院士首次在国内提出 泛血管医学 系统生物学理念,奠定了 泛血管医学 学科基础[9]㊂2019年,科室牵头建立我国唯一一家由科技部正式批准㊁以 泛血管医学 理论为指导的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通过医㊁生㊁理㊁工多学科交叉以及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建设高质量生物样本库,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构建了源于中国临床证据及原创成果的学科平台[10]㊂4 思考与展望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科研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在临床诊疗能力建设与科研创新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心肌炎/心肌病㊁血管内超声㊁新型冠脉支架研发及心脏瓣膜介入等领域创造了系列突破性成果,产生了多项国内及国际 第一 或 首次 ,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平台㊂但学科发展也面临挑战㊂心血管学科是进展最快的临床学科之一,新型治疗理念和诊治手段层出不穷,然而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制约了学科发展㊂这要求医疗机构加快临床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加强新技术㊁新器械研发转化,加快原创性理念向技术产品转化的速度㊂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竞争力㊁创造力和影响力,在学校和医院的支持下,科室将继续围绕国家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心血管疾病防治为工作重心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教研支撑体系,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㊁国家临床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加大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力度,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扩大研究平台和科研团队的影响力;继续巩固和加强学科能力建设㊁科研平台建设㊁体制建设和品牌建设,将学科逐渐建成国际知名㊁学术领先的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㊂具体包括:(1)提升学科国际化程度㊂建立学科中英文信息源,疏通国内外学界及患者了解学科状况的信息渠道,建立国际患者就医渠道,逐渐增加海外患者比例,牵头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2)完善心血管疾病数据管理系统与生物样本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黄 东 张书宁 钱菊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6期(总第187期)2023年6月㊃32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6(S N187) J U N .2023库,并加强质控与管理;(3)促进亚专科平衡发展,进一步强化核心发展方向,兼顾其他研究方向,逐渐消除亚专科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争取在下一建设阶段完成1项~2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将学科建成心血管领域创新型科技理念的 国际孵化器 ;(4)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以医院大发展为契机,在保障患者得到有效诊治的同时,利用分院资源,提高学科在国内和亚太地区的影响力;(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学校搭台㊁学术会议牵线㊁寻求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机制㊂通过内部挖潜和培养以及外部引进,吸引和留住国内外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增加学科客座教授数量,重点培养6名~10名中青年骨干人才,使之成为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后备军㊂参考文献[1] 马丽春,刘 鹏,应娇茜,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竞争力提升[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1):19-22.[2] WUY ,S H E NL ,Y I NJ ,e t a l .5y e a r so f s e r i a l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i m a g i n g ou t c o m e s o fX i n -s o r bs i r o l i m u s-e l u t i n g b i o r e s o r b a b l ev a s c u l a r s c a f f o l d [J ].J A C C C a r d i o v a s cI n t e r v ,2019,12(6):602-603.[3] 葛均波,葛 雷,霍 勇,等.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推荐路径更新[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1,29(6):302-305.[4] 潘文志,龙愉良,周达新,等.经导管缘对缘修复:定义㊁分类及技术更新[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2,30(6):440-444.[5] J I M ,C H E N H ,S H E N L ,e ta l .V a l i d a t i o no fan o v e l r e n a ld e n e r v a t i o ns ys -t e m w i t h c r y o a b l a t i o n :a p r e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a n d c a s e s e r i e s [J ].J A C CB a s i cT r a n s l S c i ,2022,7(2):101-112.[6] C H E N R ,J I A N G Y ,HUJ ,e ta l .H o u r l y a i r p o l l u t a n t s a n d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n -d r o m e o n s e t i n1.29m i l l i o n p a t i e n t s [J ].C i r -c u l a t i o n ,2022,145(24):1749-1760.[7] Q I Z ,HU L ,Z H A N GJ ,e t a l .P C -S K 9(P r o pr o t e i nC o n v e r t a s eS u b t i l i s i n /K e x i n 9)e n h a n c e s p l a t e l e ta c t i v a t i o n ,t h r o m b o s i s ,a n d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e x p a n s i o nb y b i n d i n gt o p l a t e l e t C D 36[J ].C i r c u l a t i o n ,2021,143(1):45-61.[8] WU H ,X U L ,Z H A O X ,e ta l .I n d o b u f e no r a s p i r i no n t o p o f c l o p i d o g r e l a f -t e r c o r o n a r y d r u g -e l u t i n g s t e n t i m pl a n t a t i o n (O P T I O N ):ar a n d o m i z e d ,o pe n-l a b e l ,e n d p o i n t -b l i n d e d ,n o n i nf e r i o r i t y t r i a l [J ].C i r c u l a t i o n ,2023,147(3):212-222.[9] 葛均波.深化系统生物学理念 推进泛血管医学学科发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373-374.[10] Z HO U X ,Y U L ,Z H A O Y ,e t a l .P a n v a s c u l a rm e d i c i n e :a ne m e r g i n g d i s c i pl i n e f o c u s i n g on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d i s e a s e s [J ].E u r H e a r t J ,2022,43(43):4528-4531.收稿日期:2022-10-28修回日期:2023-01-30责任编辑:吴小红(上接第28页)[6]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川卫办发 2014 257号[E B /O L ].(2017-02-15)[2023-01-29].h t t p ://w s j k w.s c .g o v .c n /s c w s j k w /y z y g/2017/2/15/9d e e 84a 70851459f a 163a 72569d b d 453.s h t m l .[7] 安嘉璐,贾晓峰,田 玲,等.我国医学研究机构科研声誉度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5,28(4):284-287.[8] 付善永,聂玉洁,赵莉莉,等.基于S WO T 分析的综合医院科研信息化管理研究[J ].现代医院管理,2021,19(3):90-92.[9]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E B /O L ].(2016-10-25)[2023-01-29].h t t p ://w w w.go v .c n /z h e n gc e /2016-10/25/c o n t e n t _5124174.h t m.[10] 伍文彬,夏 波,马玉萍,等.老年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研究评述及展望[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2,45(3):185-189.[11] 芦晓庆,潘建明,赵舒武,等.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控人才学科体系建设的探讨:钱义明教授访谈录[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2,13(4):265-267.[12] 王昌海.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问题及策略[J ].财会学习,2022,3(11):167-169.[13] 王 京,马晓静,吴 琼,等.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公立医院医生工作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20,40(6):58-63.[14] 何 佳,钟 霞,杨 义,等.四川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对医务人员薪酬满意度的影响调查[J ].中国医院管理,2020,40(9):26-31.[15] 姚德明,褚湜婧,王 栋,等.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分析与思考[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6):51-54.[16] 孟繁荣,李少冬.医院学科建设评价体系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22,42(8):28-31.[17] 梁 阔,卞琳琳,张新胜,等.医院学科建设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8,31(6):461-464. 425281415收稿日期:2022-10-24修回日期:2023-01-29责任编辑:黄海凤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babc5eb49649b6648d7476c.png)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招生简章为加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卫生部定于年月开展新一轮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工作。
即日起,医师可开始进行培训报名,具体事项安排如下:一、培训专业(一)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二)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三)心律失常介入(导管消融)诊疗技术;(四)心律失常介入(植入器械)诊疗技术。
二、培训方式本培训为脱产式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不得承担原单位的工作、会议、出国访问等任务。
三、培训形式一年期培训(教案内容:基础培训教程高级培训教程),培训时间:年月至年月,共十二个月。
四、培训地点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五、学员资质要求、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或者外科专业。
、有年以上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六、报名流程及相关事宜(一)网上报名;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报名方式:登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管理信息网”()中“全国心血管介入诊训报名”栏目(首次报名须先注册)。
按规定程序如实填写、提交学员信息,完成网上报名。
(二)邮寄书面材料;学员网上报名完成后,自行下载打印《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招生报名表》,该表先后经所执业医疗机构和所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医政处(部队医院学员经各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处)审核盖章后,连同本人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执业医师注册证书复印件各份,以及近期寸免冠正面彩色照片张,一并邮寄至卫生部医政司项目管理办公室(邮寄地址附后)。
邮寄截止日期:年月日,以邮戳为准。
(三)审核确认;卫生部医政司将根据学员的资质及申请培训意向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录取。
对审核通过拟录取的学员,经培训基地确认后,由培训基地直接通知学员。
(四)报到时间及地点。
学员应于年月日前到医政司指定的培训基地报到,月日正式开始培训。
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建设
![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4432d1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c.png)
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建设心血管内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心脏病、血管疾病以及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意义重大,对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的必要性1.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
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对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专业人才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可以集中优势医疗资源,不断引进新的治疗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的医疗人才,提高医疗水平。
3.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口碑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可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口碑,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
这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1.完善设施和医疗设备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需要完善设施和医疗设备,包括心脏导管室、心电图室、超声诊断室、24小时心电监护室等,以及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设备,如心脏支架植入器、心脏起搏器、心脏转流泵等。
2.培养专业的医疗人才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需要培养专业的医疗人才,包括心血管内科医生、护士、技师等。
这些医疗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诊疗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技术和操作方法。
3.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和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需要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和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及时诊治患者,避免延误治疗时间和病情恶化。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档案和数据库,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建设的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建设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科提供充足的保障。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0e69b35a32d7375a41780cf.png)
③ 中国介入界已成为国际PCI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结束了过去国际学术交流“一边倒” 的局面,国际著名学术组织ACC、TCT、EoroPCR等相继 落户在中国的CIT、GW-ICC等学术会议中。与此同时, 我国PCI手术也已走出了小小的导管室,通过卫星转播 在 TCT、EuroPCR、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际会议的 大屏幕上频频亮相,展示了中国PCI的技术实力,引世 人注目,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双边交流,为中国PCI事业 注入了极大活力。 ④ 经过中国介入界廿余年全方位努力、普及教育和 技术推广,各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已日益在中国深入人心 并得到社会认同,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拯 救了数以万计的患者,亦日益显示着介入治疗的强劲优 势。
因为在心导管检查方 面卓越的成就, Conrad、Richards 和Forssmann在1956年共同获得了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1977年9 月15日在瑞士苏黎世由 Gruentzig 开创的经皮冠脉 球囊成形术(PTCA)。Gruentzig是值得每一位介入 心脏病学医师永远尊崇的学者。1974-1977年间,他 用自制的球囊先后在外周血管上进行扩张实验,取得 了一定的成功。之后,他决定自制一个微型的球囊导 管用于冠脉的扩张,但是,他当时所在的Zurich大学 没有给他任何支持,他的老师及大学教授批评他的设 想不具有科学性。即使1976年他在狗冠脉进行的实验 已经取得成功,不少人还嘲笑他精神异常。面对这样 的阻力及嘲弄,Gruentzig依然执着地追求着。
目前国内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项目有:冠 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 臵入术(包括择期及急诊),冠状动脉内超声检 查术,心脏瓣膜成形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 术,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心律 失常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各类型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自动复律除颤器臵入 术,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植入术,股-髂动脉肾 动脉狭窄腔内成形及支架臵入术,腔静脉滤器 植入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经挠动脉冠脉介 入治疗,外周动脉血管瘤栓塞术,心内膜心肌 活检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心力 衰竭心脏再同步化 (CRT)治疗术等 。浙江省人 民医院引进冷冻消融术进一步提高了心律失常 消融术的安全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
关于上海医院的介绍
![关于上海医院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281c0afe45c3b3566ec8bd6.png)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沪北地区医疗中心,原为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2004年整体划转上 海市政府,开放床位1775张,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中医科、 消化内科、护理学科)。
心血管内科:现有上海市最大的心内监护病房,擅长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左心耳封堵等。
(近视、远视、屈光不正等)建议直接至宝庆路分部。
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开放床位2000余张,拥有两院院士4名,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血液病学、心血管病学、消化内科学、病理学、骨外科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3个, 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下属规模最大的临床基地,综合实力在华东地区首屈一指。
以儿科为传统特色,成人科室全面发展。门急诊量常年居全市第一(2015年 417.68万),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儿科小儿呼吸、小儿外科、中医儿科、 普通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急诊医学科、皮肤科、检验科、临床药学、)
儿科:国内实力最强的儿科之一,在全国最早设立儿科三级亚专业(包括儿内科、 新生儿科、小儿心血管、小儿神经、小儿内分泌、儿童保健、小儿外科、小儿神 经外科、小儿骨科),其中小儿外科是上海市小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耳鼻咽喉科、肿瘤科、普外科、血液科、消化科各有特色。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开放床位近2000张,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骨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内分泌代谢科、耳鼻咽喉科、运动 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
骨科:为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完成世界首例断肢再植。下设修复重建 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科、小儿骨科。目前国内领先的 学科项目有断肢再植、手指再造、皮瓣及组合皮瓣等显微外科技术,股骨头缺血 性坏死治疗、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人工关节置换等。
用心救“心”的好医生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
![用心救“心”的好医生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https://img.taocdn.com/s3/m/8d71a17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4.png)
用心救“心”的好医生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
李学诚;叶知秋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6(000)016
【摘要】在2011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院士名单中,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的名字赫然在列。
对于这份殊荣,朴实谦逊的葛均波淡然表示:“最终当选有点侥幸。
到了最后一轮,所有候选人的水平都很高,没当选的也不代表水平差。
”
【总页数】9页(P20-28)
【作者】李学诚;叶知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2.3
【相关文献】
1.“支架人”:上了支架不等于上了保险——访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 [J], 杨昆
2.“支架人”:上了支架不等于上了保险——访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 [J], 杨昆
3.葛均波:用心救"心"的好医生 [J], 肇晖
4.建立医疗风险分担及赔偿机制——访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 [J], 王霞
5.做好医生为天下先——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心内科专家葛均波教授 [J], 何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来看 上海三级医院心内科最新排名出炉 权威数据
![快来看 上海三级医院心内科最新排名出炉 权威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b0bbf2daaa00b52acfc7ca97.png)
快来看上海三级医院心内科最新排名出炉权威数据2017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结果出来了,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以全国1629家三级医院为评价对象,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为分类依据,学科范围为该标准“临床医学”下的二级类目,以及“内科学”和“外科学”两个二级类目下的三级类目,针对医院的29个学科开展科技影响力评价,精准名医小编对上海三级医院的心内科排名做了整理。
第一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室简介:中山医院心内科拥有国内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中的许多“第一次”:1954年首次报告用单极胸导联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1962年率先开展左心导管检查;1963年首先报告用染料稀释曲线测定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965年开展心腔内心电图检查;1968年与心外科合作安置国内第一台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1973年首次在国内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1989年国内率先开展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1989年在国内最早设立心肌炎专科门诊,并首次提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型;1994年国内首次经静脉安置埋藏式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对防治心源性猝死有重大意义;1999年在华东地区率先开通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医、护、技人员全天24小时待命,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抢救。
第二名:上海市东方医院科室简介: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内科于1998年独立建科,为上海市心血管重点学科和浦东新区重点学科、美国AHA示范中心。
目前,普通病房和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共有87张核定床位,并设置心导管室、心电生理室、冠状动脉影像核心实验室和心血管生化实验室。
科室共有3名博士生导师和7名硕士生导师,拥有医学博士学位13名(其中博士后2名)、硕士学位16名。
心内科承担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三系本科和硕、博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
近三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局级(或区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共36项。
第三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室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专业始建于1952年,1989年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现下设临床、心导管室、起搏电生理室、心电图室、心超室和实验室,是首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的组长单位、上海交大医学院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一期和二期单位、上海市心脏介入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卫生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冠脉介入/心律失常)、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专家单位、上海市室性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律失常介入基地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创建于1948年,由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学家陶寿淇教授开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著名专家诸骏仁、浦寿月、林佑善、蔡廼绳教授等名医传承,现任主任葛均波教授。
中山医院心内科目前是我国重要的心脏内科临床和科研基地,医疗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1988年心内科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重点学科,1994年被批准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1994年被指定为全国心血管病临床药理中心,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发展规划的重点学科,1998年再次蝉联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上海市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2001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复旦大学“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设学科,2007年再次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成为上海市心血管病临床质控中心,标志着心脏内科的雄厚实力和领先地位。
中山医院心血管介入诊疗(心律失常)基地是集医疗、培训、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医疗培训中心。
1965年首次在国内开展心腔内心电图检查;1968年与心外科合作安置国内第一台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 1989年国内率先开展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 1994年国内首次经静脉安置埋藏式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对防治心源性猝死有重大意义。
中山医院心内科开展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基础与临床研究已逾半个世纪,是国内有影响的心律失常研究中心之一。
至今为止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脏起搏等病例总数超过8000例,2008年度有关心房颤动及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的经导管消融近1000例,植入永久起搏器500余例,手术总成功率>98%,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正进行着有关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研究。
中山医院心导管室在葛均波教授的带领下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现拥有三台数字化平板心血管专用血管造影仪,以及其他配套设备如图象分析和储存系统,磁导航系统1套、CARTO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2套,Ensite三维标测系统1套,Pruka多导电生理仪3台,技术人员和护士共10余名。
充足的病员资源、国际最先进的设备、一流的导师队伍以及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是开展临
床诊断治疗、培训和教学的强有力保障。
基地负责人简介
朱文青,男。
199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并获心血管专业硕士学位。
2000年在美国Robert Wood Johnson University 医院心脏科进修;2005年赴意大利米兰San Raffaele医院(目前全球介入治疗房颤最多的医院)进修心房颤动的介入(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诊断学系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诊断教研室主任。
最擅长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性室性早搏等)尤其是三维标测下进行心房颤动及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消融和安装各种类型的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主治病例数超过3000余例,近年来,每年介入治疗心房颤动病例近200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临床上主要从事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以及各种类型心肌病等疾病的诊疗和科研工作,尤其是疑难的心血管病。
对心血管病药物的临床药理颇有研究。
参与国际大型合作科研项目数个,为国内首先将运动平板试验用于评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研究者之一。
近年来多次获得上海市科委及其他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在国家级核心专业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
参与编写、副主编和主编教材和参考书籍十余本。
现担任中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心血管病学会青年学组委员,上海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委员,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协会会员,世界/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咨询专家,是多种杂志的编委与特邀编审。
导师介绍:
朱文青,男,江苏东台人。
1963年7月出生。
1985年
毕业于苏州医学院。
199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并获心血管专业硕士学位。
2000年在美国Robert Wood
Johnson University 医院心脏科进修;2005年赴意大利米
兰San Raffaele医院(目前世界上治疗房颤最多的医院之
一)进修心房颤动的介入(射频消融)治疗。
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诊断教研室主任。
最擅长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性室性早搏等)尤其是三维标测下进行心房颤动及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消融和安装各种类型的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主治病例数超过3000余例,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能够掌握心脏三维标测治疗心律失常的少数专家之一。
在临床上主要从事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以及各种类型心肌病等疾病的诊疗和科研工作,尤其是疑难的心血管病。
对心血管病药物的临床药理颇有研究。
作为主要人员主持和参与完成卫生部和省市级新药临床验证工作十余个,参与国际大型合作科研项目数个,为国内首先将运动平板试验用于评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研究者之一。
近年来连续2年获得上海市科委基金资助项目2项。
在国家级核心专业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并多次获得各种专业机构与学会的奖励,1998年获第二届中美施贵宝医学基金奖并受到吴介平副委员长的接见,同年“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律失常”获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中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颁发的优秀青年医师奖。
参与编写和主编大型教材和参考书籍11本。
现担任上海心血管病学会中青年学组委员,上海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委员,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协会会员,世界/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资深专家,是“中华医药杂志”、“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现代医学杂志”等多种杂志的编委与特邀编委。
宿燕岗,男,1964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
1986
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疗系并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
上海医科大学心脏内科硕士学位,1996年获上海医科大学
心脏内科博士学位。
1996 ? 1997年公派赴法国巴黎第七
大学进修。
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
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搏专业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在中山医院心内科工作近20年,熟练掌握心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处理,尤其擅长缓慢心律失常的诊治。
除临床工作外,主要负责中山医院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及随访工作,已主刀千余台各种类型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近年来每年主刀完成200余台手术,使我院植入心脏起搏器数量(每年400台左右)在华东地区连续第一名。
另外尚负责ICD(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植入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新项目,如双房同步预防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与起搏相关的工作。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曾多次获会议优秀论文奖。
担任《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中华医学全科杂志》、《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等杂志编委。
副主编《病毒性心脏病》及参编《心血管疾病新理论与新技术》、《心血管病治疗学》、《心血管内科手册》、《实用心脏病学》、《实用内科学》、《诊断学试题与题解》、《现代内科学进展》等10余部专著。
目前在研课题数项。
课题“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者);课题“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第四完成者)获2001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牛磺酸对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理的探讨”(第二完成者)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合成肽检测CVB3 IgM抗体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第四完成者)获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基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