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勋伯格》评析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走进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教材】人音版《音乐鉴赏》(必修)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课型】鉴赏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年级】高一【教学分析】“表现主义音乐”是西方近现代音乐流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教材第十二单元是一个独立的“表现主义”单元。

本课选择了勋伯格的两首管弦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不同,这为学生认识、了解表现主义的音乐风格特征提供了条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表现主义音乐无调性的风格特征,本课重点欣赏勋伯格的两首管弦乐。

学生对现代音乐了解甚少,对无调性音乐了解的就更少了。

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聆听分析作品,并且对作品进行评价成为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创造的能力,有了一定追求美的愿望。

且通过之前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欧洲创作音乐发展的脉络、各个流派的音乐风格,作曲家、代表作品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已为学习表现主义音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表现主义音乐是近现代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音乐流派,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于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听辨能力。

因此,这节课仍然“以音乐为本”,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和学习、感受勋伯格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勋伯格音乐创作中充满个性的创作技巧和创新主义追求,树立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通过两首管弦乐作品的对比探究对表现主义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对表现主义音乐美的鉴赏力。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勋伯格的生平、代表作及贡献;在聆听过程中,通过体验与感悟、分析与思考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思想内涵,进而从理性角度理解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三)知识与技能:分析并理解表现主义无调性音乐创作的特点,体会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感受和体验表现主义无调性音乐的风格特征。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1)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1)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一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十二章,主题为“勋伯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勋伯格的生平介绍、音乐创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22.1节“勋伯格的生平与艺术成就”;第22.2节“勋伯格的创作风格及技巧”;第22.3节“勋伯格的代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掌握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技巧及代表作品。

3. 提高学生对现代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勋伯格的创作风格、技巧及其代表作品。

难点:对勋伯格无调性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引发兴趣。

2. 讲解: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创作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为例,让学生模仿创作,体验其创作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五首钢琴曲》中的第一首,讲解其创作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勋伯格的其他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勋伯格的创作风格、技巧。

3. 勋伯格代表作品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中的第二首,阐述其创作风格和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勋伯格的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现代音乐流派,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理解和欣赏。

2.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创作体验。

3. 例题讲解中《五首钢琴曲》第一首的分析。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无调性音乐的理解和欣赏1. 定义:无调性音乐是指音乐作品中没有明确的调性中心,打破了传统的大、小调体系。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十二节,主题为“勋伯格”。

详细内容包括:勋伯格生平介绍、音乐创作风格及特点、代表作品解析。

重点章节为第二十二章第三节“20世纪音乐鉴赏——勋伯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掌握勋伯格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其代表作品。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勋伯格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以及对其代表作品的鉴赏。

教学重点:了解勋伯格生平,掌握其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五首钢琴曲》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引发兴趣。

2. 讲解: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分析其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

4. 例题讲解:以《五首钢琴曲》中的一首为例,详细讲解作品的结构、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勋伯格的创作手法,创作一首简短的音乐作品。

7.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2. 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3. 代表作品解析4. 学生创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的另一首代表作品《三首弦乐四重奏》。

2. 答案要求:从结构、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外欣赏勋伯格的其他作品,了解20世纪音乐的发展趋势。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音乐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

2. 对勋伯格代表作品的分析方法。

3. 学生的创作实践及评价。

一、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1. 十二音体系:勋伯格创立了十二音体系,打破了传统音乐的调性束缚,使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 序列音乐:他在十二音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出序列音乐。

《第三十三节 勋伯格》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19必修音乐鉴赏

《第三十三节 勋伯格》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19必修音乐鉴赏

《勋伯格》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了解勋伯格及其音乐创作”。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勋伯格的生平简介、音乐风格、代表作品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勋伯格的生平简介及音乐风格特点。

2. 技能与操作:能够欣赏勋伯格的代表作品,理解其音乐创作的独特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现代音乐的兴趣,增强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勋伯格生平及音乐风格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学生课堂上的欣赏记录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勋伯格代表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程度。

3.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勋伯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勋伯格的生平简介(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勋伯格的生平简介,包括出生地、成长经历、音乐学习经历等,帮助学生了解其背景。

3. 赏析勋伯格的音乐风格(15分钟)教师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分析其音乐风格特点,如十二音体系、无调性等。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勋伯格音乐创作的独特之处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拓展学生对现代音乐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异同。

6. 课堂小测验(5分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勋伯格生平及音乐风格的掌握情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勋伯格的认知程度。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收集勋伯格的其他代表作品,并选择一首进行深入欣赏和分析,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次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二十二节勋伯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十二章,主要详细讲解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具体内容包括:勋伯格的生平简介、音乐创作背景、十二音体系理论、代表作品分析,以及勋伯格对后世音乐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勋伯格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风格;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十二音体系理论,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现代音乐作品的兴趣,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十二音体系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勋伯格音乐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谱例;2. 学具:教材、笔记、钢琴(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背景,分析其音乐风格特点,讲解十二音体系理论。

3. 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尝试创作十二音音乐片段,体验勋伯格的音乐创作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五首钢琴小品》中的经典片段,讲解十二音体系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勋伯格作品中的十二音体系应用,并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简介2. 音乐创作风格特点3. 十二音体系理论4. 代表作品分析5. 勋伯格对后世音乐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五首钢琴小品》中的十二音体系应用,并写出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十二音体系理论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勋伯格的其他作品,以及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勋伯格与他的时代》等相关资料,加深对勋伯格音乐风格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十二音体系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过程: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作尝试及讨论。

3. 作业设计:分析《五首钢琴小品》中的十二音体系应用。

勋伯格音乐特征分析

勋伯格音乐特征分析

勋伯格音乐特征分析勋伯格音乐特征分析勋伯格是20世纪初以来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一直备受推崇。

勋伯格的音乐特征独具匠心,是其音乐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勋伯格音乐特征进行分析。

1. 重视和声勋伯格注重和声的表现,他在作品中经常使用复杂的调性和和声结构。

这些和声结构包括倒退旋律、模因处理、融合chord 和scale 的技术,以及大量使用非传统和弦和调性。

例如,他在《变体曲》中使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和弦结构,这种和弦被称为“Tristan” 和弦,它在勋伯格的音乐中经常出现。

这种和弦在常规三和弦上加上声部的四声部组成,它的特征是明显的层次感,让听众感受到了深度和稳定感。

2. 先进的演奏技术勋伯格不仅是一名作曲家,他还是一名钢琴家,他的演奏技巧也非常高超。

他的钢琴曲往往需要使用复杂的技术,例如琶音、双手交替演奏、跨度大的和弦和快速的节奏处理。

他的钢琴曲也被广泛地用于教学,因为它是练习高级演奏技术的绝佳例子。

3. 非传统的乐器使用勋伯格经常使用非传统的乐器组合,例如大型打击乐器、弦乐和木管乐器的组合,这些组合使他的音乐更具有创意和多样性。

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声音效果和颤音效果,这些效果产生了复杂的声学效果,使勋伯格的音乐更加丰富和多变。

4. 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勋伯格的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表现力,这主要得益于他富有表现力的旋律。

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简单、优美的旋律,同时也有大量的对位技巧和复杂的改合和声。

这些旋律经常通过和声的变化和演奏技术的改变,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和强烈。

总结: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独特而具有影响力,他的音乐特征包括复杂的和声结构、高级的演奏技术、非传统的乐器使用和富有表现力的旋律。

这些特征让勋伯格的音乐有了创造性和多样性,成为20世纪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勋伯格》教案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勋伯格》教案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勋伯格》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八单元《二十世纪音乐》中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为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音乐作品分析。

具体包括勋伯格的代表作品《五首钢琴曲》中的第一、第三首,《一个华沙幸存者》以及他与贝尔格和韦伯恩共同创立的十二音体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其音乐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十二音体系的认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勋伯格音乐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勋伯格音乐风格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课件、黑板。

学具:笔记本、钢琴谱、十二音体系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勋伯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它与传统的音乐有什么不同?”2. 讲解: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讲解十二音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3. 欣赏:播放《五首钢琴曲》中的第一、第三首,《一个华沙幸存者》等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勋伯格的作品,用钢琴或其它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十二音体系的特点。

6. 例题讲解:以《五首钢琴曲》中的第一首为例,分析其十二音体系的应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十二音体系创作一首简短的音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及其创作背景2. 十二音体系基本原理3. 勋伯格代表作品及特点4. 实践活动:演奏体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五首钢琴曲》中的第三首,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阐述其音乐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真正体验到勋伯格音乐的特点?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进一步了解勋伯格的其他作品,探索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趋势。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单元知识链接:1、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的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初。

强调直接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和心灵所见的客观姿态,在创作上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心,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创作题材。

表现主义音乐的创立者是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

在勋伯格表现“心灵世界”的音乐中,渲染着紧张、恐惧的气氛,反映出一种悲观、变态的倾向。

发自绘画方面的表现主义,其矛头所向是印象主义的客观性。

他们认为艺术既不应该“描写”,也不应该“象征”,而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即艺术并非“描写客观眼前所见之物",而是要“主观地表现物体在我们眼睛中所出现的姿态”,也就是说要把作者的心灵世界、即所谓内在精神表现出来,而这种心灵世界和内在精神却是和疯狂、绝望、恐惧与焦灼不安等病态感情以及“人类的不可思议的命运”等结合在一起。

表现主义的音乐与旧有传统完全相反,它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

把八度中十二个半音给以同等的价值,舍弃传统的主音、属音等观念,因而使无调性占有绝对优势.由于旧有的旋律轨迹被破坏,使得旋律既无均衡,也无反复.第二十二节〈〈勋伯格〉〉学案一、看本节是第十二单元第二十二节<<勋伯格〉〉,通过欣赏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应体验感受无调性音乐的风格特征,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初步了解表现主义音乐、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知识。

1、乐曲介绍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表现主义艺术家常常把他们对世界所感悟到的内心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品常与病态、失常、死亡等主题相连,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小人物,他们因饱受折磨和压抑而呈现出一种畸形、怪诞的形象。

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三位作曲家。

勋伯格《六首钢琴小品》Op.19 No.5的音乐分析

勋伯格《六首钢琴小品》Op.19 No.5的音乐分析

勋伯格《六首钢琴小品》Op.19 No.5的音乐分析勋伯格(1874-1951)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勋伯格的《六首钢琴小品》Op.19 No.5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音乐表达。

本文将对这部作品进行音乐分析,从作曲背景、曲式结构、音乐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一、作曲背景勋伯格的《六首钢琴小品》Op.19 No.5创作于20世纪初,那个时期正是音乐史上著名的“第二次维也纳学派”兴起的时期。

勋伯格是维也纳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受到了斯特拉文斯基、舒伯特等音乐大师的影响,但同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这部作品是勋伯格在音乐探索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重要成就,它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曲式结构《六首钢琴小品》Op.19 No.5的曲式结构非常简洁明了,整首曲子采用了A-B-A的三段式结构。

第一段A部分的主题优美、委婉,表现了内心的柔情;B部分的主题则更加深沉、内敛,情感更加复杂;最后再回到A部分,以柔美的旋律结束整个曲子。

三、音乐特点1. 和声体系勋伯格的音乐语言非常独特,他在作曲中采用了复杂的和声体系,这为他的音乐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六首钢琴小品》Op.19 No.5中的和声运用非常丰富多变,通过和声的变化来表达复杂的情感,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

2. 手法运用在作曲技巧上,勋伯格运用了丰富的手法,如分解和弦、琶音、三连音等,使得整个曲子更加丰富多彩。

尤其是在B部分的主题中,他巧妙地运用了琶音和和弦的变化,展现了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3. 音乐表达四、音乐欣赏《六首钢琴小品》Op.19 No.5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它既在曲式结构上具有严谨和完整,又在音乐语言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想象力。

在欣赏这部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感受:1. 情感表达勋伯格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了极为丰富的情感。

:勋伯格-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勋伯格-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勋伯格-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高中阶段音乐课程的教学,主要针对勋伯格-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一书的内容进行讲解和实践。

这本书是为音乐专业学生准备的教材,涵盖了音乐鉴赏中的所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音乐的本质和价值,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学会分析与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能够运用音乐鉴赏的知识来评价音乐作品•提高个人艺术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教学内容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的定义与分类•音乐元素:节奏、旋律、和声、色彩•音乐形式: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序曲、舞曲、歌曲、变奏曲等第二课:古典音乐的欣赏•巴洛克音乐: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主义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浪漫主义音乐:肖邦、勃拉姆斯、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第三课:现代音乐的欣赏•爵士乐: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艾拉•费茨杰拉德、迪克•格里高利等•摇滚乐:艾瑞克•克莱普顿、吉米•亨德里克斯、皇后乐队等•流行音乐:迈克尔•杰克逊、贾斯汀•比伯、泰勒•斯威夫特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听课、阅读、演奏、欣赏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音乐鉴赏的过程。

其中,教师将为学生选择一些音乐片段,通过指导与点拨,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音乐元素,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领悟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采用考试、作业、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价,但重点在于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以及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品味和鉴赏能力。

结束语勋伯格-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音乐教材,不仅包含了音乐鉴赏中的基础知识和概念,还提供了各种类型的音乐样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并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有趣、深有启发的音乐鉴赏教学体验。

第22节《勋伯格》教案高一

第22节《勋伯格》教案高一

第22节《勋伯格》教案高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22节,主题为《勋伯格》。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勋伯格的生平介绍、音乐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重点分析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以及其作品《五首钢琴曲》和《一个华沙幸存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

3. 培养学生对现代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难点:对勋伯格十二音体系的理解,以及对现代音乐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钢琴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1)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分析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通过钢琴演奏和谱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十二音体系的特点。

3. 案例分析:(1)播放《一个华沙幸存者》,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十二音体系运用。

(2)对作品进行详细分析,讲解音乐结构、和声处理、节奏变化等方面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勋伯格的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及成就2. 勋伯格创新性十二音体系3. 作品分析:《五首钢琴曲》《一个华沙幸存者》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勋伯格及其十二音体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现代音乐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现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阅读《勋伯格与十二音体系》等相关资料。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2. 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的分析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勋伯格的创新性十二音体系1. 十二音序列:介绍勋伯格如何将十二个半音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形成序列,并强调序列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2024年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勋伯格》教案设计

2024年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勋伯格》教案设计

2024年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勋伯格》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七章第三节《20世纪音乐》,详细内容为勋伯格的音乐创作及表现手法。

通过对勋伯格的作品分析,让学生了解无调性音乐的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勋伯格的创作背景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无调性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20世纪音乐创作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勋伯格的音乐风格特点,无调性音乐的表现手法。

难点:对无调性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勋伯格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思考20世纪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简要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b. 分析勋伯格的音乐风格,重点讲解无调性音乐的特点。

c. 播放勋伯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无调性音乐的魅力。

3. 例题讲解:a. 以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为例,分析其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b. 让学生模仿勋伯格的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

4. 随堂练习:a. 播放无调性音乐片段,让学生判断音乐的风格。

b. 分组讨论,分析无调性音乐在20世纪音乐史上的地位。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及创作背景2. 无调性音乐特点a. 音高关系自由b. 和声结构复杂c. 表现手法多样3. 勋伯格作品分析a. 《五首钢琴曲》b. 创作手法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中的任意一首,阐述其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使学生了解20世纪音乐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20世纪音乐家的作品,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

《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及其音乐作品》鉴赏课教案

《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及其音乐作品》鉴赏课教案

《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及其音乐作品》鉴赏课教案年级:高中学科:音乐时长:1-2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勋伯格作为一位重要的音乐家和作曲家的背景和贡献。

理解勋伯格的音乐创作风格,包括他的序列化技法和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

分析和欣赏勋伯格的代表作品,理解其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他们对现代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勋伯格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了解勋伯格(10分钟)介绍勋伯格的生平和音乐教育背景,以及他在音乐创作和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

视听欣赏(15分钟)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如《变奏曲》、《月光曲》、《皮耶罗·努拉》等,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他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讨论勋伯格作品中的序列化技法和对和声传统的突破。

音乐分析(20分钟)分析和讨论勋伯格的作品结构、和声特点和创新之处。

引导学生对勋伯格的音乐进行比较和对比,了解他与其他作曲家的差异和共同点。

创作活动(15分钟)鼓励学生以勋伯格的音乐风格为灵感,进行小组创作活动。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勋伯格的序列化技法或其他现代音乐元素,创作自己的音乐片段。

总结和展示(10分钟)整理学生的讨论和创作成果,总结勋伯格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演奏或展示,展示他们对勋伯格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视听欣赏和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口头评价。

评估学生的创作成果,包括创意性、表达力和对勋伯格音乐风格的运用。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勋伯格的其他作品,写作音乐评论或研究报告。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现场演出,亲身体验勋伯格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现代音乐家和作曲家,探索他们的音乐创作和影响。

注意事项:教师应提前准备勋伯格作品的录音或视频,确保音响设备正常工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活动,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和展示机会。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2024年《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2024年《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2024年《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册第二十二节,详细内容为勋伯格的音乐创作及其对20世纪音乐的影响。

主要围绕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表现主义音乐特点以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勋伯格的生平及其在20世纪音乐史上的地位;2. 掌握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及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3. 欣赏和分析勋伯格的代表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和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勋伯格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勋伯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2. 讲解(10分钟)简介勋伯格生平及其音乐成就;详细讲解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和表现主义音乐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勋伯格的代表作品《月迷的皮埃罗》;引导学生从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另一首勋伯格的作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提醒学生课后进行作业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勋伯格生平及成就;2. 十二音技法及表现主义音乐特点;3. 《月迷的皮埃罗》作品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勋伯格的另一首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勋伯格的作品,以及其他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2. 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3. 勋伯格代表作品《月迷的皮埃罗》的分析;4. 课后作业《一个华沙幸存者》的分析。

一、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1. 音高序列:十二个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在作品中具有核心地位。

《第三十三节 勋伯格》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第三十三节 勋伯格》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勋伯格》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勋伯格的作曲理论及其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勋伯格音乐风格的特点,包括无调性、音色运用等。

3. 通过分析勋伯格的作品,提高声乐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勋伯格的音乐理论及其创作特点。

2. 难点:对无调性音乐的听辨和感知,以及对其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鉴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响设备及勋伯格的音乐作品CD。

2. 制作PPT课件,包括勋伯格的生平宁作品介绍、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等。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介绍作曲家勋伯格及其作品风格。

2. 播放勋伯格的作品片段,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勋伯格的音乐为什么如此奇特?(二)新课教学1. 播放勋伯格的代表作品《钢琴变奏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

2. 分析作品结构,讲解变奏曲的相关知识。

3. 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其他勋伯格的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结构的分析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勋伯格的音乐风格有何特点?如何将其融入到教学中?5. 教师点评并总结小组讨论结果,强调勋伯格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室互动1. 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勋伯格音乐中的“十二音音乐”?请举例说明。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十二音音乐”的理解。

4. 开展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勋伯格的一首作品进行演奏或演唱,展示学习效果。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安置课后作业:学生自行收集勋伯格的其他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为下一节课的分享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理论,掌握其音乐创作手法和特点。

2. 能够运用勋伯格的音乐理论分析具体的音乐作品,提高声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鉴赏课《勋伯格》评析

音乐鉴赏课《勋伯格》评析

【专题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专题号】G382【复印期号】2011年03期【原文出处】《中国音乐教育》(京)2010年12期第30~32页【作者简介】马洁,山东省济宁市教学研究室。

【关键词】EEUU这是一节在体验、比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音乐思维、产生人性思考的音乐鉴赏课。

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有哪些特点?我想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

亮点一:深刻理解教材备课首先要备教材,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教材。

音乐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做到在反复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熟悉教材,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分析音乐,在分析音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定位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捕捉教学难点、选择教学方法。

因此,音乐教师在备课中精心细致地反复进行音乐体验,是深刻理解教材的前提,深刻理解教材是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勋伯格》一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勋伯格的音乐是独特的,怎样使学生深刻理解貌似怪异、荒诞的表现主义音乐,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经过反复体验音乐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紧紧围绕这个问题,相继提出“勋伯格为什么创作不谐和音乐?”“造成不谐和音乐的要素是什么?”“学生怎样体验勋伯格的音乐?”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了前提反思:“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教的作用是什么?”随着一个一个问题的提出解决,形成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逐渐清晰,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教师把《勋伯格》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表现主义音乐和勋伯格音乐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并分别赋予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复习调性音乐,体验无调性音乐,了解十二音音乐,认识表现主义音乐。

无疑,教学重点放在了体验无调性音乐,而把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确定为“复习”“了解”的程度,并通过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认识表现主义音乐,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准确具体。

没有将教学目标定位在现代主义音乐框架下,也没有泛泛而平均地对待勋伯格的调性音乐、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避免了由于教学目标过于庞大,或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而导致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形成的障碍。

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一一、教材分析及思考本单元的主题词是: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的新趋向。

而之前从第七单元起已经依次学习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包括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等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音乐及其特点。

通过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已经给同学们勾画出了一个西方专业音乐创作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纵观西方音乐史,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的专业音乐就开始在人文主义的旗帜导引下,开始了从中世纪宗教音乐的统治之下开始了神性到人性的复苏,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到晚期浪漫派之后开始出现了个人主义的倾向,乃至后来发展到极端的个人化倾向。

表现在音乐上,就出现了形形色色,新奇怪诞的现代主义音乐,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立的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创立的十二音体系,以及后来发展形成的序列主义,从观念和技法上颠覆了传统的调性音乐体系,宣告了传统风格的瓦解。

并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现代主义流派。

二、学情分析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因此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音乐素养以及指向音乐的兴趣来说,可能无法和好的学校同学相提并论。

但我平时在教学一直努力的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因此,学生已初步养成较好的听赏习惯,学习态度也相对端正,这为上好这节课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从知识结构来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典主义时期,从体系上来说中间跳过了浪漫主义和印象派音乐。

因此,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表现主义音乐的产生的必然性。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基于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勋伯格音乐的特点,通过大量的阅读资料,听辩音响。

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欣赏,从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因素中感受并归纳出勋伯格的音乐特点,充分感受他对传统音乐的颠覆。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聆听《预 兆》
❖ 音乐给了你怎么样的心理感受? ❖ 恐惧、焦虑、紧张、可怕、诡异、让人不安
分段赏析
❖ 第一个音乐片段 ❖ 思考这段的节奏和音高有什么样的特点? ❖ 节奏:忽快忽慢 ❖ 音高:变化很大,一会很低,一会很高
分段赏析
❖ 第二个音乐片段
❖ 思考这段音乐的速度,哪一类乐器音色使你 感到焦虑和不安?
音乐一 音乐二
哪段音乐旋律明显,更具有歌唱性? 同学们喜欢哪段音乐?为什么?
第二十二节
勋伯格
❖ 勋伯格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调性时期、无 调性时期、十二音技法时期。
❖ 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后逐渐倾向于 无调性,二十年代创十二音体系。他认为古典的意 念,古典的形式与古典音乐的基础—大小调体系都 是过时的东西,在调性限制的范围内是不可能有好 乐曲的,因此他抛弃了音乐的调性,代之以半音阶 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 的音乐理论。
无调性音乐欣赏1 无调性音乐欣赏2
创作:
❖ 那我们了解了表现主义的风格特点,能 否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展示你们对表现主义的 理解呢?
课堂小结:
❖ 正像大家所说的,勋伯格是一位离经叛道, 大胆创新,用音乐反映社会现实,引起20世 纪音乐翻天覆地变化的伟大作曲家。这节课 我们听到无调性音乐,是给我们遗留下来的 最宝贵的财富,相信这节课我们都是音乐受 益者,我们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这位伟大 作曲家的音乐心声。
有 重视 清晰 和谐 求美 严谨
无 不重视 复杂 不和谐 求异 自由

重视
清晰 和谐 求美 严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无 不重视 复杂 不和谐 求异 自由
结论:从观念和技法上彻底颠覆了传统风格的 音乐,开创了现代主义音乐的新天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
【专题号】G382
【复印期号】2011年03期
【原文出处】《中国音乐教育》(京)2010年12期第30~32页
【作者简介】马洁,山东省济宁市教学研究室。

【关键词】EEUU
这是一节在体验、比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音乐思维、产生人性思考的音乐鉴赏课。

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有哪些特点?我想主要有以下三个亮点。

亮点一:深刻理解教材
备课首先要备教材,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教材。

音乐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做到在反复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熟悉教材,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分析音乐,在分析音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定位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捕捉教学难点、选择教学方法。

因此,音乐教师在备课中精心细致地反复进行音乐体验,是深刻理解教材的前提,深刻理解教材是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勋伯格》一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勋伯格的音乐是独特的,怎样使学生深刻理解貌似怪异、荒诞的表现主义音乐,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经过反复体验音乐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紧紧围绕这个问题,相继提出“勋伯格为什么创作不谐和音乐?”“造成不谐和音乐的要素是什么?”“学生怎样体验勋伯格的音乐?”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了前提反思:“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教的作用是什么?”随着一个一个问题的提出解决,形成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逐渐清晰,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教师把《勋伯格》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表现主义音乐和勋伯格音乐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并分别赋予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复习调性音乐,体验无调性音乐,了解十二音音乐,认识表现主义音乐。

无疑,教学重点放在了体验无调性音乐,而把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确定为“复习”“了解”的程度,并通过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认识表现主义音乐,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准确具体。

没有将教学目标定位在现代主义音乐框架下,也没有泛泛而平均地对待勋伯格的调性音乐、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避免了由于教学目标过于庞大,或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而导致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形成的障碍。

能够依据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立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采用音乐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是教师善于动脑、勤于研究教学、总结积累经验的结果。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深刻理解挖掘教材,掌握高中学生的特点和音乐学习规律,在共同的音乐体验中发掘探索,师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正因为崔老师是这样做的,才能使学生对勋伯格的音乐从不理解到产生音乐思维,进而进行严肃思考,产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把大家深感棘手的问题解决得自然、顺畅、深刻。

实际上,备课的过程是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上课的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并生成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备课和上课是师生体验音乐的心路历程。

亮点二:遵循认识规律
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理性——感性的循环往复,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音乐教学应该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入手。

怎样获得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唯一的方法就是聆听音乐。

聆听音乐是音乐教学的必经过程和首选方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进行音乐体验都要从聆听音乐开始,首先让音乐“说话”,把学生对音乐的感性体验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教师“说音乐”,更不是教师替代学生进行音乐体验。

综观本节课,每一次音乐感悟的获得,每一个音乐概念的形成,无一不是通过聆听音乐,从音乐中发现生成答案。

并且,在反复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注意音乐的完整性,完整的乐曲,相对完整的音乐主题、音乐片段,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音乐形象,为学生走进音乐、理解作品内涵奠定了基础。

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和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设计了科学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音乐体验——感性认识——音乐体验——探讨创作——音乐体验——情感升华”的音乐学习中,认识了勋伯格和勋伯格的音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聆听、启发、交流、体验、迁移、比较、合作、讨论、探究、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丰富的教学指导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音乐,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融入音乐之中,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

其中,比较是体验音乐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在不同音乐的比较中,生疏的音乐逐渐熟悉了,讲不明白的问题听明白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了,收到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

在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中,学生经常欣赏的是调性音乐,几乎没有听到过无调性音乐,相比之下,更难把握无调性音乐的特点。

崔老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多次有效地使用比较法,使学生较快地进入音乐,准确把握音乐特点,并在比较中发展音乐思维,产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质变。

在音乐的比较中,教师引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把自己的困惑和对音乐的深切体验与学生一起分享,一起聆听,一起激动,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亮点三:合作、交流、探究
设计创作音乐的教学环节,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是发挥学生能力、检验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手段,必须在前面几个教学环节有效的基础上进行。

崔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音乐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创作音乐作品。

在音乐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习用音乐表达情感,深化对无调性音乐的体验,并通过音乐创作检验学习效果,是这节课的点睛之笔。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学生整体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在充分发表独立见解的基础上,同学们相互协作进行即兴音乐创作,体现了探究过程的自主、独立、平等、互动、合作、开放、创新等特点。

同学们的音乐作品虽然稚嫩,却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忽而急促忽而缓慢的脚步声中,从雷鸣电闪般的敲击声中,从杂乱的节奏里突然发出的尖叫声中,我听懂了他们或焦虑不安,或紧迫急切,或歇斯底里的心情,我为他们创作的音乐感动,为他们的创作热情感到欣慰。

我意
识到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是否行之有效。

我想,如果学生没有在音乐的学习创作过程中的自我表现、释放潜能、对无调性音乐产生深刻体验,也许就没有了《一个华沙幸存者》引发的情感升华,没有与勋伯格音乐碰撞出的人性思考。

实践证明,学生距离生疏难懂的无调性音乐并不遥远,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体验无调性音乐,并能即兴创作无调性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勋伯格和勋伯格音乐产生深刻思考,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商榷反思
本节课的“探讨”教学环节,安排在学生产生疑问、具备“探讨”动力之时,教师把握时机准确、恰当。

在“探讨”教学环节中,把音乐家和音乐创作历史背景的教学设计为“探讨”颇有新意,反映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理念。

不了解勋伯格和勋伯格所经历的时代,就不会理解勋伯格的音乐。

但是在课堂教学的“探讨”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探讨”的特点,没有形成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在对“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才会让作者写出这样的音乐?”的探讨中,教师的讲解稍稍嫌多,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的过程没有凸显设计思想,缺乏了“探讨”的本意。

今天的高中学生思维敏捷,认知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阅读理解文字的能力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先前经验,即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开展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做的结果,既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自信,得到精神满足,形成自主、平等、互动、开放的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应是学生不知道和讲不出的东西,否则教师的语言是无力的,是学生不喜欢听的,是无效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体验无调性音乐,使学生对无调性音乐有了深刻印象和体验,记住了勋伯格和勋伯格音乐,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如果进一步深入思考,如果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定位教学目标,能否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时空?能否生成一节新的《勋伯格》?相对于调性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的是人的极端情感,其生命是短暂的,如果教材中没有列入无调性音乐,那么就很少有人专门欣赏无调性音乐。

是否可以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无调性音乐,重点探讨表现主义音乐?在了解无调性音乐之后,可否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表现主义音乐?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表现主义音乐?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为什么表现主义音乐的生命是短暂的?表现主义音乐的社会功能何在?^NU1DA201105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