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说课一等奖 ppt课件

高中数学说课一等奖 ppt课件

设计意图
巩固强化:
2.3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 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⑴“导体通电后,发热”; ⑵“抛出一块石块,自由下落”; ⑶“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⑷“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 冰自然融化”; ⑸“方程x2+1=0有实数根”; ⑹“如果a>b,那么a-b>0”; ⑺“西方新闻机构CNN撒谎”; ⑻“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5张 标签中,得到1号签”。
2、高一学生个性活 泼,思维活跃,动 手实践、合作探究 的积极性高;
3、学生基础参差不 齐,个体差异比较 明显,在教学中要 关注不同层次的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
Company Logo
三、目标定位
❖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 能事件的概念; ⑵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 的稳定性;
❖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动手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 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⑵在试验、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理解 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 方法. .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 生的试验、观察、归纳和总结的技能,培育学生团结协作 探究、合作交流表达的团队意识。
LOGO
随机事件的概率
条目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目标定位
4
教法、学法
5
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 Nhomakorabea7
教学反思
Company Logo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背景、地位及作用
说教材
初中:概率初步
高中:统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
承上启下:概率
动手实践:试验
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课件-19.1.1 变量和函数(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课件-19.1.1 变量和函数(共16张PPT)

子表示 y ? 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y = 10x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
19.1.1 变 量
活动二 问题(3) lián yī
你见过水中的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 中,当圆的半径r 分别为10 cm,20 cm,30 cm 时,圆的面积S 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y= 5-x S = 60t y = 10x S= πr2
活动四:巩固练习
变量:月用水量x吨和月应交水费y元, 常量:自来水价4元/吨。
变量:通话时间t分钟和话费余额w元, 常量:通话费0.2元/分钟和存入话费30元。
变量:半径r和圆周长C 常量:圆周率π及计算公式中的数字2。
变量:第一个抽屉放书量x本和第二个抽屉放书量y本, 常量:书的总数10本。
当r=10cm时,S=400πcm2
当r=30cm时,S=900πcm2
圆面积S= πr2
题目中没有 特别要求时,
要保留π
S的值随r的值变化而变化吗?
八年级 数学
19.1 函数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1 变 量
活动二 问题(4)
用10 m 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当长方形的一边长x分
别为 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
随x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矩形的周长=(长+宽)×2
已知周长,如何去求长或宽呢?
矩形的宽=周长÷2-长
当x=3m时,y=2m 当x=3.5m时,y=1.5m
当x=4m时,y=1m
y= 5-x
活动二:创设情境-----新知探究
问题1:分别指出思考(1)~(4)的变化过程中所涉及的量, 在这些量中哪些量是发生了变化的?哪些量是始终不变的?

数学说课课件ppt

数学说课课件ppt

统计数据的类型
介绍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以及它们在描述和解释 现象时的不同用途。
统计图表
介绍各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如柱状图、折线图和饼 图,以及它们的优点和适 用场景。
概率的定义与计算
概率的定义
解释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通常用0到1 之间的数值来表示。
概率的计算
介绍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包括直接计算和通过条 件概率进行计算。
数的认识
02
数的定义与分类
整数的定义
整数是正整数、0和负整数的统 称,它是数学中一种最基础的 数。
整数的分类
按照正负性,整数可以分为正 整数、0和负整数;按照能否被 2整除,整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 数。
自然数的定义
自然数是指0和正整数的统称, 它是数学中表示物体个数的数 。
自然数的分类
自然数可以分为0和正整数。
几何证明方法
总结词:掌握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提 高逻辑思维能力
反证法:假设结论不成立,通过逻辑推 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公理法:利用公理进行逻辑推理,证明 结论的正确性。
详细描述
定义法:根据图形的定义,通过逻辑推 理证明结论。
统计与概率
04
统计的基础知识
01
02
03
统计的意义
阐述统计在了解、解释和 预测现象中的重要性,例 如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未 来趋势。
算方法为相除。
数的性质与规律
数的性质
数的性质包括正负性、有序性、 传递性等。
数的规律
数的规律包括等差规律、等比规 律、分配律、结合律等。
图形与几何
03
图形的定义与分类
01 02 03 04
总结词:了解图形的定义,掌握图形的分类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解决问题——例9》说课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解决问题——例9》说课课件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两步问题(归总问题)的数 量关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线段图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能尝试画线段 图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四、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和动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 强。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探索新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都为本 次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的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 习,自觉思考的能力。
说学法 1.学情分析: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的内容,初步能找到和求出中间问题,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法指导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研究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 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回顾、总结、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应用所学的策略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教师的练习设计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应着
力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1.独立完成p72“做一做”
(1)估一估,画一画,算一算; (2)展示、交流、评价。(引导学生说清数量关系)
2.小林拿一些小棒摆了4个正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 可以摆几个?(1)估一估,画一画,算一算;(2)说说你是 怎样想的?(3)展示、评价。
五、说教学策略

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说课课件

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说课课件
习,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 1
法和写法。
数位和数级:介绍数位和
数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 2
大数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比较和排序:通过比较和
排序,让学生掌握大数的 3
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计算和估算:教授大数的
加减乘除运算和估算方法, 4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 能。
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
问题,让学生运用大数的 5
的学习渠道。
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
01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大数的概念 和计算方法
02
利用实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大数 的实际意义
03
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大数计 算练习题
04
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学 习心得和经验
Part Five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习效果评价方案设计
01
设计评价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如知识点掌握 程度、解题能力等。
02
布置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熟练掌 握大数的读写方 法,并完成相关 练习题。
03
鼓励学生自主探 究,发现生活中 的大数,并尝试 进行读写练习。
04
提醒学生注意大 数读写的规范性, 避免出现错误。
Part Four
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资源的准备与利用
教材:选用合适的四年级数学教材,如人 教版或北师大版。
新课教学环节
导入环节:通过生 活中的大数实例引 入课题,激发学生 兴趣。
讲解环节:介绍大 数的概念、数位、 计数单位等基础知 识。
练习环节:设计一 些简单的大数计算 和读写练习,帮助 学生巩固知识。
总结环节:总结本 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强调大数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数学说课(共23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数学说课(共23张PPT)

1.教材的地位

本节(10.2 排列)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 原理(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的基础上进行的,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涉 及到“顺序”的一类问题,并给出了明 确的求法,是全章的基础部份,有着承 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是学习组合与概率 的基础知识。
2. 教材的作用

本节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锻炼 思维的体操,运用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 数原理进行周密细致的分析,能解决一些 实际问题,并能使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以这么认为,它是 分步计数原理的一个应用和拓展,重在 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局限于 某一个知识点。

三.过程分析
3.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Anm=n(n-1)(n-2)…(n-m+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问题1和问题2 解决后,尝试寻求解决An2,An3,…,然后到 Anm.关键要弄清楚最后一项为什么是(nm+1)?层次较高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多数 同学经提示,诱导后也能完成.

四.教法分析

4 3 种 2 种 d
a
c
d
a
b
d
a
b
c
种 c d b d b c c d a d a c b d a d a b b c a c a b
所有排法
abc abd bac bad cab cad dab dac
acb
acd
bca
bcd
cba
cbd
dba
本节课主要用探索法,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数学教学所谓的“一支粉 笔包打天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作为一名互 联网时代的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应用当代 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运用我校的多媒体教室,制作教学课件来讲解本 节知识,非常系统地展现了课本的知识结构体系, 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所学知识,而且电脑动画所 展示的画面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使学生 感受到高科技的魅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境界.

小学数学说课ppt课件

小学数学说课ppt课件
同事建议
同事之间的互相听课和 交流可以帮助教师发现 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 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 。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效果反思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课后测试、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习态度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愿意与同学和老师 进行交流。
注意力集中情况
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能够认真听讲 。
回答问题情况
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量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电子白板和答题器
用于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 果。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01
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新问题,自然地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
02
通过创设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
故事导入
03
通过讲述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哪些数学兴趣和态度
课程计划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的详细说明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介绍
02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01
02
03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在小学数学课程 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 后续学习打基础,培养基 本数学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2圆的周长(说课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2圆的周长(说课课件)

3倍
多一些
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π)
大约1500年前,中 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 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 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 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 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 的时间,至少要早1000 年。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绳测
滚测
继续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四、说教学设计
认创 识设 圆情 的境 周, 长激
发 兴 趣
发合 现作 规交 律流
, 探 究 新 知
反 馈 练 习 , 解 释 应 用
自 主 总 结 , 和 谐 整 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认识圆的周长。
我不服,这场比 赛不公平,我跑 的距离比你长!
d=1千米
a=1千米
(1)如果要求兔子所跑的路程,实际是求正方形的什 么? 怎么求?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 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 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转 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 自信;通过圆周率的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初步养成 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课件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 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怎样想的。 (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得2个十,2个十是20。) 板书:30 - 10 = 20 齐读:10 + 20 = 30 30 - 10 = 20
3、指导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第一题:30 + 40 =? 请同学们根据图说一说得数? (1)30表示什么?40表示什么?“30 + 40”表示什么? (2)30加40的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第二题:70-30请同学们想一想70和30各表示什么?40又表示什么?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 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 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教材看花的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整十数和整十数 相加减是怎么计算的呢? (举例说明)60+20= 80-50=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角度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10+20=30 30-20=1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全章说课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全章说课课件(共20张PPT)
在学习过程中继续体验数学思想 及方法的应用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 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 人合作的重要性; 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 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 性;感受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 结论的确定性。来自目课 标程内容标准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资源 利用教材现有的思考、探究活动、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数 学教参的知识拓展与延伸等资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有序的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完成 认识上的飞跃 课外资源 数学课外活动小组 充分利用课外学习小组进行一系列的实 际操作活动,比如寻找超市的位置,测量河的宽度,激发学生 探究知识的欲望; 计算机、多媒体 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通过演示三 角形平移、翻折、旋转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对应边、对应角的概 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全章说 课课件
目 录
课程目标
说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教材编写特点
说教材
教材编写体例及目的 内容结构 立体整合
教学建议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目标
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 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 定定理;掌握基本的 作图技巧以及推理证 明的格式及基本的推 理技能;体会证明的 必要性;
评价建议
对于课堂的评价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但是评价的方向不是结果的对错,引导学生通过这道题所 得到的方法技巧是什么,即总结的“副产品”。 课下的评价,借助后黑板,有“谁是数学状元”的活动。同 时可借助作业本、章节测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结束不进行当堂检测,我习惯于课前检测,这样可以留 给学生一天的缓冲时间解决问题,同时通过课前检测很好把学生 的注意力拉过来。

优秀数学说课课件ppt课件ppt

优秀数学说课课件ppt课件ppt
课堂互动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竞赛等,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课堂互
动性。
课外拓展
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 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学习反馈
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设计
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境,引起学生 的兴趣和思考。
复习导入
说课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说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 教材,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说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 能力。
02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概述
01
02
03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一元二次 方程的解法。
涉及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配方法、公式法、因式 分解法等。
练习题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拓展
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文化、历史背景等,拓宽学生视野。
思维训练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05
教师素养与要求
教师基本素养
专业知识储备
01
教师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
公式,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优秀数学说课课件ppt
目录
• 引言 • 教学内容分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师素养与要求 • 教学效果评估
01
引言
课程背景
当前数学教育的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越来 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 力。
数学课程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教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具体措施
二. 教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分 析学生的基础、优势和不足,它是制 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知识 和概念,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 和求法。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 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
Ⅱ、概念建构
引导自学,感知认识
师生互动,理解知识
如此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提高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学会”为“会学”。充分保障学生 的主体地位。
新课的教学,应走出“概念一带 Ⅱ、概念而建构过,演习铺天盖地”的误区,
走向“重视过程、重视探究、重 视交流” 的新天地。
师生互动,理解知识
(二)教学程序
Ⅰ、新课引入
复习引入 通过最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从它的表示方
法、图形特征,突出对其问题的理解。为任意 角三角函数新概念的提出奠定基础。
通过复习,培育和预热“任意角三角函数”
概念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和点燃学生学习 的兴趣和热情。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二)教学程序
Ⅰ、新课引入
(1)sin
距 离 为 r, 则 r x2 y2 x2 y2 0
定义:( 1 ) 比 值 y 叫 做 的 正 弦 , 记 作 s in, 即 s in y
r
r
( 2 ) 比 值 x 叫 做 的 余 弦 , 记 作 c o s, 即 c o s x
r
r
( 3 ) 比 值 y 叫 做 的 正 切 , 记 作 ta n, 即 ta n y
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根据学生认 知规律,结合新课教学的特点, 设计从直观理解、程序理解、示 例理解、实质理解、归纳理解等 五个方面展开,以分散难点,突 破重点。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y p(x, y) p(x, y) y
y
x
x
x
O
O
O
p(x, y)
y
x O p(x, y)
如 图 : 设 是 任 意 角 , 的 终 边 上 任 意 一 点 P 的 坐 标 是 (x,y), 当 角 在 第 一 、 第 二 、 第 三 、 第 四 象 限 的 情 形 , 它 与 原 点 的
情“感这使目里标学没:生有培学用养会合“…作使…交学流”生等、掌通独握常立…思字考…眼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保障了学以生及的打主破体成规地、位敢,于反创映新了的教科学精神。
教法学与重点学:法任的意结角合的,正弦尽、量余体弦现、新正教切材的定义。 教新学理难点念:。用单位圆中的有向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
三.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学生学情 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 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关注 知识目标:任意角的正弦、学余生弦的、合正作切交的流定能义力;的培养,关注 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 用单位圆中的有向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
能力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加强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培养。
x
x

思考1:对于确定的角 ,这三个比值的大小和P点在 角 的终边上的位置是否有关? 利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可以得出对于确定的角 ,这三个比
值的大小和P点在角 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只与角 的大
小有关.
思考2: 当 k ( k Z ) 时 , s i n , c o s , t a n 有 何 特 点 ? 2
一. 教材分析
(二)课时安排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打算安排二课时。本节 作为第一课时,重在使学生掌握任意角的正弦、 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 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函数值表示出来。教学中注重概念的引入,定 义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合作意识。
二. 教法分析
(三)具体措施 备课不只是对知识和教学内容的准 备,也包括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和 掌握。二者的和谐统一是提高教学
根据以上的分效析果,的本基节本课要宜求采。用讨讲论解法和启发引 讨论相结合,交流导练法习就互是穿基插于的对活学动生课认形知基础和认 式,以学生为主体知,规教律师的创考设虑和。谐、愉悦 的环境及辅以适当的引导。同时,利用多 媒体形象动态的演示功能提高教学的直观 性和趣味性,以提高课堂效益。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
(说课)
作者:穆艳平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 本概念,它又是学好本章教学内容的关键。它 是学生在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后,对三角函数 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推广。它又是 下面学习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必要准 备。并且,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 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
对边 y 斜边 r
( 让
cos
邻边 BC 斜边 AB
学 生
tan
对边 AC y 邻边 BC x
回 答 )
前面我们学了角的概念推广后,
下面我们要把“定义媒介”从直角三 角形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Ⅰ、新课引入
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建立了学生对本堂课学 习的感性认识。并由此引出课题。
复习不是简单重复,引进不是生硬塞 入。利用认知迁移规律,通过学生熟悉 的、简单的问题引出课题,在学生已有 的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新概念的建构。
二. 教法分析
(二)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 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元认知理论指 出,学习过程既是认识过程又是情感过程,是“知、 情、意、行的” 和谐统一。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 容,确立讨论法和启发引导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当 k( kZ) 时 , 的 终 边 在 y轴 上 , 此 时 终 边 上 任 一 点 P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程序
(一)教学流程图
复习 引入
概念 建构
直观 理解
适 用 范 围
小结






作业 示
类似“卡通形象” 的教学流程图以 “模块”为基本单 元,从复习引入到 概念建构,从技能 演练到小结作业。 层层展开,逐层突 破。
(二)教学程序
Ⅰ、新课引入 Ⅱ、概念建构 Ⅲ、技能演练 Ⅳ、小结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