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夜宿山寺》 精品说课稿
《夜宿山寺》说课稿
![《夜宿山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d5ee20a8956bec0975e38a.png)
《夜宿山寺》说课稿
1、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传世佳作众多,如《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2、诗人夜宿深山中的一个寺庙,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便登楼观景。
凭栏远眺,星河闪烁,李白诗兴大发,便信手写了这首千古传颂的纪游诗。
3、诗中第一句“危楼高百尺”,这个“危”字与“高”互相呼应,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屹立山巅、高耸入云的非凡气势。
第二句“手可摘星辰”,更是以夸张的技法巧妙地补充说明寺楼的高度已达星空,随手可以摘下月亮和星星。
虽身处危楼,但没有“高处不胜寒”,反而让人感到似是儿童爬到树上采摘野果一样童真质朴。
第三和第四句,诗人说自己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诗句显示,诗人不怕登上“危楼”,而是恐怕惊扰到天上的神仙,反映出诗人登高的勇气和尊重个体的人文关怀。
此诗想象瑰丽,夸张奇妙,把读者的审美视野带到璀璨星际的旷阔境界中,而语言自然朴素,难怪被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https://img.taocdn.com/s3/m/9be4ae1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3.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原文: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注释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夜宿山寺》说课稿一、说教材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
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
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
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
二是想象的运用。
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
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设计意图】李白是学生熟悉的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
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先回扣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跟着大诗人李白学古诗、读古诗,并通过想象画面,三、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夜宿山寺》说课稿
![《夜宿山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a388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6.png)
80%
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诗歌情境 ,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美妙 。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李白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 法。
重点
掌握《夜宿山寺》的诗意,理解诗人李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 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使用多媒体导入
通过展示与山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 趣。
提问导入
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如“你们有 没有在山上的经历?夜晚的山上会有 什么声音?”等,引发学生思考。
知识讲解环节
生字词讲解
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字义、笔画、结构等,确保学生理解并 能够运用。
句子解析
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情感本解读 对《夜宿山寺》进行逐句解读,分析诗意和艺术特色 。
03
深入探究
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语言特点,以及其在 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04
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朗诵、创作等活动,加深对 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05
总结与作业
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02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教学内容的拓展
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拓展《夜宿山寺》的相关知识,引 入更多相关的古诗文和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方法的改进
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不断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关注学 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夜宿山寺》说课稿
![《夜宿山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f3111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9.png)
夜宿山寺导言《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他在川西山区夜宿寺庙时的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歌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本次说课就是探讨《夜宿山寺》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体裁及特点、意境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以及对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文学启蒙的意义。
正文1. 李白的生平背景及创作背景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用词豪放,以情感流露见长。
受玄学思想影响,他酷爱寻仙访友,流浪四方,游历途中体验大自然之美,创作了大量名篇。
诗中表达的情感和豁达,更是让人们对他的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夜宿山寺》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描写他在前往四川时,在一座废弃的山寺中借宿而写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诗人处于动荡时期,感慨国家局势,以及对佛教文化的热爱。
在创作时李白已有定型的创作风格,通过借宿山寺的主题来表现自己对自然、人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以及面对国家风雨飘摇的情感和态度。
2. 诗歌体裁及特点《夜宿山寺》是一首十四行的诗歌,也是八股文的一种形式,由于唐诗不分常(五、七言)和古体诗,故此诗是五言长歌行。
其中,每一联都符合八股文的结构,以“上交”、“次句”、“中道”、“尾声”为“四句”结构,配合五言绝句体的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对称性。
整首诗歌体现了李白充满豪情壮志的风格,以其浪漫主义风格,强烈的意象感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他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中,措辞简明,比喻精确,富有形象感,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真实、浪漫。
3. 诗歌意境及文化内涵《夜宿山寺》在表现自然景色上,通过列举大量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自然的恢宏、壮丽和悠长的历史,尤其是对山水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李白高远的情怀和文化修养。
其中,“千古人如此,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展现了李白对历史的尊重和佛教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对过往时光和历史文化的强烈感恩之情。
通过描写自然和历史文化,诗歌永恒而深远,呼唤读者去重新认识自然和文化,去重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说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8f305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5.png)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他为人洒脱,足迹遍及我国名山 大川,喜爱饮酒赋诗,是我国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人称“酒仙”“诗仙”。 他的诗关注祖国壮丽的山河,诗风雄奇 豪放,想象丰富,现存李白的诗有九百 多首,有《李太白集》存世。
字词积累
yè
夜宿
山寺
危楼
xīng c
星辰
高声语 恐惊
七
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 ,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因为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 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所以必须治水。
七
2.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当时,一个名叫 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 没有消退。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五
经常——偶尔 伤害——保护 痛苦——快乐 驱赶——迎接 渐渐——忽然
六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 奔走:为一定目的而到处活动。 洪水:河流因大雨或融雪而引起的暴涨的水流。 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 使水流畅通。 灾难: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无家可归: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九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课文先讲述了大禹治水的原因,接着讲 大禹怎样想出治水方法,并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制伏了洪水,让人们过上了 安居乐业的生活,赞美了大禹为百姓做事专心致志、不辞劳苦、不达目的决 不罢休的精神。
十
① 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指导:
朱德同志不管什么事总是身先士卒,坚持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不愿搞特殊。为了防止 自己的扁担再“丢”,他就在自己新找的扁担上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展示了与 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所以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d0ea6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语文组的X号选手。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夜宿山寺》。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说教学过程与教法学法、说设计理念和教学特色这四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图片一、说教材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
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
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
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
二是想象的运用。
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
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精品教案
![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1b12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6.png)
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夜宿山寺》。
教学内容包括:全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诗歌鉴赏。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大自然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
3.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4. 生字词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认读、书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5.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诗歌的韵律、意象等方面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夜宿山寺2. 生字词: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课文主题:赞美大自然,抒发敬畏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我眼中的大自然》的作文。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大自然美景的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体验自然之美,激发创作灵感。
《夜宿山寺》说课稿 -
![《夜宿山寺》说课稿 -](https://img.taocdn.com/s3/m/4ecff01ba26925c52cc5bfd3.png)
(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宿寺危辰敢恐惊
《夜宿山寺》说课稿 -
写字有方:
危敢惊
《夜宿山寺》说课稿 -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境。
1.理解“危”字的意思。
①结合生活猜一猜、查字典验证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危”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不安全:危险。 ②损害:危害。 ③人快要死去:病危。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夜宿山寺
会兴中心校 党娟
《夜宿山寺》说课稿 -
夜宿山寺
一 说教材 二 说学情 三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四 说教法学法 五 说教学过程 六 说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说课稿 -
《夜宿山寺》位于统编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 是“想象”,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 元之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 元。教学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情感体验,编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 首》、《雾在哪里》、《雪孩子》。
假如你站在这么高的楼上,还可以做什么?
危楼高百尺,手可
;
危楼高百尺,可
。
假如这时天上人出现了,又会发生什么事?
与 一起
;
与 一起
。
《夜宿山寺》说课稿 -
(四)背诵古诗,课堂检测
1.看图画,背古诗; 2.做动作,背古诗; 3.老师说意思,指名学生背诗句; 4.调皮的字宝宝不见了,请你
拿出笔把古诗补全。 5.根据诗意,发挥想象画一画。
《夜宿山寺》说课稿 -
实践作业:
课后收集李白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夜宿山寺》说课稿 -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图文结合、形象直 观,既呈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又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展开想象, 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 教学目标。
最新-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教案(优秀11篇)
![最新-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教案(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422f7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e.png)
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教案(优秀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夜宿山寺》1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小擂台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
(相同的内容不重复)二、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三、学习新课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危:上面是⺈,第三笔是横。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结构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语:说话。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夜宿山寺》说课稿
![《夜宿山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f488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b.png)
《夜宿山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
本单元以“想象”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奇妙,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寺之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古诗的魅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对古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对于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认识“宿、寺、危、辰、恐、惊”等生字,会写“危、敢、惊”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朗读等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夸张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山寺之中,感受山寺的高和诗人的情感。
2、朗读指导法: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识字、朗读古诗,初步了解古诗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说课稿夜宿山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说课稿夜宿山寺](https://img.taocdn.com/s3/m/251bfa0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夜宿山寺1. 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阅读篇目,主要讲述了一位少年夜晚到寺庙过夜的经历。
本篇文章所涉及的词汇、句式、语调等级别较为简单,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寺庙”、“僧人”等生活场景和角色;•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如“抵达”、“崭新”等;•理解文章主旨,把握语言意义。
2.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和理解能力;•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及语言表达能力。
2.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扬人文精神,尊敬信仰;•鼓励学生勇敢探索深入未知领域的精神。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抓住重点。
3.2 教学难点•对学生陌生生词和意境的引导。
4. 教学过程4.1 直观呈现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学生先了解寺庙、僧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帮助学生对文章有大致的了解。
4.2 阅读理解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仔细阅读《夜宿山寺》,并依据文章内容完成课外阅读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4.3 讨论交流讨论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色彩,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以表达,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4 语言分析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表格和描述,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和结构。
4.5 全文阅读在学生理解文章并通过分析语言后,阅读整篇文章,让学生再次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色彩。
同时,让学生记录下文章中自己觉得值得记录、思考和体悟的内容。
5. 练习评价在教学最后,通过测验、课堂练习或学生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等能力进行评价。
6. 总结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学生的心理品质,传达人文精神。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aa21b015a8102d276a22ff2.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作者:邱峰一、使用教材人教语文第五册二、教学目标1、学习诗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诗句,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感受。
3、背诵、默写全诗。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背诵李白的诗(板书:李白)请学生背一背李白的诗。
如《静夜思》《赠汪伦》等。
2、创设情境,理解诗题李白爱到名山大川去游览。
有一天,李白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
这座山太高了,等他到了山顶,天已经黑了。
(板书荷剑├床患跋律搅恕?烧饷赐砹俗≡谀哪兀空谖眩发现眼前有一座寺庙。
(板书:寺)他就住在了这山顶的寺庙里。
(板书:夜宿)李白非常高兴,他站在寺庙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吟出一首诗,诗题就是《夜宿山寺》。
请你说说:夜宿山寺的意思。
理解宿的意思。
3、朗读、背诵全诗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读。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指名背,全班背诵。
4、理解诗句,感受诗境(1)学生听教师背诵全诗,说说能感受到什么,再说说有哪些疑问。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第一联)李白在这首诗中写了楼很高,你看这楼有多高?理解危字的意思。
这里说楼有百尺高,不见得真有一百尺,但李白为什么要这么说?手可摘星辰,真的是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吗?但如果你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四周的山都比较低,星星在你的头顶上,还在你的周围,这时你就不会觉得星星是够不着的,手可摘星辰写的就是诗人当时的这种感受。
你想象一下,星星在你的周围闪烁的情景,再读一读,体会当时李白的感受。
(板书第二联)说一说:惊和恐字的意思。
我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讲了天上住着仙人。
李白不敢大声讲话,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说明李白跟这些仙人的距离近了。
近到什么程度,请你想象一下。
(3)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不但能感受到山寺的楼很高,还可以感受到这山寺的夜晚很静。
在这样的夜里,你可以一个人面对星空,尽情的想象。
现在你闭上眼睛,自己默读这首诗,你好像也站在山寺的高楼上望着周围的星星。
《夜宿山寺》说课稿
![《夜宿山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3435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f.png)
《夜宿山寺》说课稿《夜宿山寺》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收录于《李太白集》中。
这首诗以人物在山寺过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和内心的宁静安详。
这一作品反映了李白诗歌中独特的豪放和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是李白文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今天我将从诗歌的形式、内容、意义等多个角度为大家分析《夜宿山寺》。
一、诗歌形式《夜宿山寺》是一首七绝古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平仄各二次。
整首诗构思紧凑严谨,虚实结构明确,音韵押韵工整,字句协调流畅,富有韵律美感和格律美感。
同时,李白在诗歌中运用了对比、描写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二、诗歌内容1、山寺背景诗歌开头,诗人写出“危楼高百尺”和“手可摘星辰”,展现出这是一座在高山之巅的山寺,周围是漫长的山岭,景象异常清幽。
同时,“手可摘星辰”也暗示了天高地迥,环境清幽宜人,极有寻道隐居的寻仙者之感。
这打破了以往诗词中人定胜天的传统意义,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敬畏。
2、夜晚场景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在这寂静的夜晚,人们所呈现的谨慎和敬畏情绪,与美好的自然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突,更加凸显出自然景色的魅力和独特的力量。
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3、自身感悟在最后两句“又闻佛语声,已是天堂客”,诗人写出了自己的感悟,语气非常平和,内心感受也是安宁而宁静的。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凝望窗外的美景,聆听着佛陀讲法声音,享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感,像来到了一个宁静而幸福的天堂。
三、诗歌意义1、寻求内心安宁李白在诗歌中强调自然环境对于人心灵的独特作用,通过诗歌向读者提出了重视内心世界、宁静心境、追求人生精神安宁的指引和建议。
诗歌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可以督促人们时时注意自己内心的变化,寻求内心的安宁。
2、珍惜自然资源诗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赞美,倡导人们珍惜家园,尊重自然,不断发掘自然资源中的美好元素。
夜宿山寺优秀说课稿模板
![夜宿山寺优秀说课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de2540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9.png)
夜宿山寺优秀说课稿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夜宿山寺》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绘作者在山寺中度过夜晚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二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三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内容理解,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感受。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首先是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其次是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最后是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歌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此外,我还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最喜欢的句子,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思维。
最后,在课堂的结尾部分,我会进行一个小结,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夜晚在山中的感受的短文,以此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美丽的诗歌。
谢谢大家的聆听,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1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说课稿)
![1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219f24af1ffc4ffe47ac6c.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说课稿夜宿山寺一、说教材在《夜宿山寺》中,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的身临高处的感受。
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此诗的教学目的是: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1.出示课题。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2.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
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
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敕勒歌一、说教材《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
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本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cb226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9.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设计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反思这六个方面展开来阐述。
一、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
本单元围线“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体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
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物”,每篇课文都安排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形成自己的感受。
《古诗二首》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人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通俗的语句、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身临其境。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
诗中插图生动有意境,山顶寺院衬以深邃的夜空、隐约闪现的星星,可借以体会《夜宿山寺》中诗句的意思。
把握好语文要素,才能保障课堂设计和课堂实施的高质量。
根据《教师教学用书》单元说明建议和课后习题要求我将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确定为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要落实好的语文要素。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涉及过一些古诗的诵读,此课的教学重在创设诗歌的意境,以生为本,以读代讲,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读正确古诗,读懂古诗,读出情味,体会诗人李白充满想象,夸张的表达方法。
并尝试让学生学当小诗人创编古诗,激活学生的思维,体会五言古诗语言的精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受到优秀诗词文化的熏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ed522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8.png)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
一定的古诗积累,对于 诵读古诗已有兴趣,对 作者也不陌生。但是小 学生阅历浅,不容易将 文字内容想象成具体可 感的场景画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走进作者 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宿寺危辰敢恐惊
写字有方:
危敢惊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境。
1.理解“危”字的意思。
①结合生活猜一猜、查字典验证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危”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不安全:危险。 ②损害:危害。 ③人快要死去:病危。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一 说教材 二 说学情 三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四 说教法学法 五 说教学过程 六 说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位于统编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 是“想象”,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 元之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 元。教学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情感体验,编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 首》、《雾在哪里》、《雪孩子》。
√④高而陡:危楼百尺。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境。
1.理解“危”字的意思。 2.品读古诗,找找诗中哪些字句
写出了楼的高?
品读古诗,找找诗中哪些字句写出了楼的高?
以此问题提纲挈领,贯穿全诗 的学习。通过抓重点字句、朗读感 悟、小练笔等形式,引导学生循序 渐进地感受山寺的高,体会想象之
《夜宿山寺》说课稿2
![《夜宿山寺》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aecebdfeaf45b307e9719783.png)
《夜宿山寺》说课稿西边完小柴赛月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一、说教材。
《夜宿山寺》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想象”,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
教学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编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
《夜宿山寺》是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全诗仅仅20个字,却是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之美的极好范文,对于后面课文的学习起了引领作用。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于诵读古诗已有兴趣,对作者也不陌生。
但是小学生阅历浅,不容易将文字内容想象成具体可感的场景画面。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惊、敢”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教学重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朗读指导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走进作者。
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宿寺危辰敢恐惊、危、敢、惊,写字有方法。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境。
1.理解“危”字的意思。
结合生活猜一猜。
联系上下文理解。
“危”字典中的解释有不安全危险。
”损害危害。
人快要死去病危。
④高而陡危楼百尺。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境。
1.理解“危”字的意思。
2.品读古诗,找找诗中哪些字句写出了楼的高,以此问题提纲挈领,贯穿全诗的学习。
通过抓重点字句、朗读感悟、小练笔等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山寺的高,体会想象之美。
品读古诗,找找诗中哪些字句写出了楼的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一是抓重点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
一、说教材
在《夜宿山寺》中,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的身临高处的感受。
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
此诗的教学目的是: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
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
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
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
初读,思
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
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
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
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
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
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
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
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
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
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
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
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
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
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
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
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