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慢性肠炎的偏方
肠炎及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肠炎及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气虚,中气郁结。
【治疗】益气止泻。
【菜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二)【辨证】脾失功,湿热蕴肠,肝脾气滞。
【治疗】健脾温中,清肠利湿。
【菜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
中药处方(三)【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疗】温阳益气,收敛肠胃,止泻。
【菜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药方剂(4)【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成分】白头翁30g、秦皮20g、黄柏12g、黄连16g、白芍30g、白术30g、白术12g、茯苓30g、猪苓16g、贮片16g、山药30g、木香10g。
【用法】每天一剂,每天两次,在水中服用。
【来源】屠家云秘方慢性结肠炎,名为益气活血汤。
药物组成:黄芪50克;炒白术,焦山楂,党参各30克;赤石脂,白芍各20克;乌梅,诃子,补骨脂各15克;煨肉蔻,茯苓,黄连各10克;甘草5克。
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20天为疗程。
配合溃疡速愈散(制象皮,血竭,赤石脂,乳香,龙骨,冰片,没药,孩儿茶,珍珠,青黛,共研细末)保留灌肠,每晚1次,15天为1疗程。
可以用中药调理。
你可以考虑使用9克黄芪、Angelica sinensis、Platycodon grandiflorum、石榴皮和印楝、3克肉桂、3克黄连、6克Paojiang、6克诃子和15克赤霉素脂肪。
★ ★ 肠炎怎么治

Connie 的爸爸从亲戚的长途电话中知道这个[秘方]之后, 也浸了许多瓶, 分送给子女们, 每人两瓶(Connie 就送一瓶给我)。 Connie 饮了一瓶之后, 瘦了一圈,没有了易疲倦症.
材料 :
四百七十三亳升的米醋一瓶, 一斤蒜头。
炮制的方法很简单:
把米醋分装两瓶 (每瓶二百三十六点五亳升), 把蒜头粒平均的分别放入两瓶醋内, 封篕, 放在阴凉的地方, 浸二十日后才开始饮用。
2.鲜桃能治腹泻
一旦发现便溏或腹泻初发,速吃鲜桃(每饭前吃鲜桃一个,饭中食大蒜1一2瓣),腹泻立止或大为减轻。19年来有众人试尝,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如果吃鲜桃和大蒜12小时后,腹泻不减,应速去医院治疗,免得贻误病情。另外,中医认为:食大蒜应忌大葱,食鲜桃应忌白术。
3.肚脐敷药治腹泻
将白胡椒粉或云南白药敷于肚脐上,上面用消毒棉纱盖住,最外面用虎骨麝香膏或伤湿止痛膏封住,几小时后从脐内有水分排出,腹痛、腹泻竞痊愈。
肠炎怎么治
我患慢性肠炎多年,打针吃药久不见效,每天都有间断性的阵痛。听人说,醋泡大蒜头,加入冰糖,每天适量吃,对慢性肠炎有效。我依法用醋和冰糖浸泡大蒜头,每天饭前吃两颗。开始觉得有点难吃,尤其是大蒜气味难闻,但坚持几天后就习惯了,而且变得天天想吃。一个月后开始见效,再坚持下来,肠炎症状渐渐缓解,直到完全消失。现在我大便通畅,肠胃舒适,连以前常发作的鼻炎也好了。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正处于腹泻的人不能吃大蒜。因为如果腹泻时再吃大蒜之类的辛辣物后,会刺激肠壁,让更多的组织液涌入肠内,加剧了腹泻。另外,大蒜对胃也有刺激作用,胃功能不良或胃病患者也不宜吃大蒜。患有慢性肠炎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肠胃保健,除了生活饮食注意以外,还需要适当吃些肠胃保健品。比如水苏糖。
【优秀文档】挑刺放血治慢性结肠炎偏方

挑刺放血治慢性结肠炎偏方
结肠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那么,这种病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治疗结肠
炎的偏方吧!这个结肠炎的病因又是什么呢?
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特点的一种病症。
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中医认为本证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脏腑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传导功能失司所致。
辨证要点
1.取大蒜头数枚去皮,捣烂如泥,加米醋1杯,和匀,慢饮。
2.取葱白5根,将葱白捣烂炒热,敷于脐中神阙穴,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3.取大蒜头50克,将蒜捣烂炒热,敷于脐中神阙穴,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感受寒湿
发病急,病程短,大便清稀,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感受湿热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泻而不爽,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大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食滞肠胃
饮食不节,腹痛肠鸣,泻后疼减,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苔腻脉滑。
脾胃虚弱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着凉或吃凉和进油腻性食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
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慢性肠炎的几种临床有效方法

二诊 : 药 2剂后 . 服 里急后重即除 , 大
便 2次 , 十后 软 夹 少 量 卡 冻 , 腹 隐 痛 , 先 占 少
畏 寒 , 细 , 苔 转 薄 白 , 淡 红 , 中 湿 脉 舌 质 肠
总之 , 性肠 炎 大 致 有 以 上 六种 类 慢
型 , 临 床 治疗 巾 , 在 叮单 独 现 , 町夹 杂 并 见, 町互 相 转 化 , 治 疗 时 , 须 随 机 应 在 必
二 诊 : 溏 日行 3次 , 寒 已 除 , 痛 停 畏 腹 减 轻 , 脉 舌 苔 腻 , 胃功 能 有 浙 复 之 势 , 又 采 用 以下 脾 我 处 方 进 行 治 疗 。处 方 2 炒 党 参 1g 炙 黄 : 2, 芩 1g 炒 自 芍 lg 炒 白 木 l g 炒 姜 炭 5, O, O, 3 , 甘 草 5 , 萎 1g 薤 白 9 , 川 莲 g炙 g瓜 2, g炒
讨 论
方法 , 使病者 的病况基 本得 到治愈 。 () 肾 阳 虚 型。例 2 患 者 , , 8 2脾 : 男 3
岁 ,97年 8月 1 日初 诊 。一 诊 : 性 腹 18 5 慢 泻 5年 余 , 痛 肠 鸣 , 溏 日行 4~5次 , 腹 便 腰 酸 脚 软 , 寒 纳 少 , 细 舌 淡 , 泻 为 畏 脉 暴
连 服 5剂 。
治法 : 原方 去川椒 , 加丹参 1g 川芎 1 g 5, 0,
服 7剂 。
四诊 : 呜 痛 大 减 , 溏 每 日 1~2 腹 便 次 , 细 , 薄 自, 说 明已初 见成效 , 脉 苔 这 脾 肾阳虚有 振 奋 之势 。治 法 : 附 片 1g 熟 0, 党 参 1g 炒 白 术 3 g 炙 草 5 , F 5, 0, g 炒 姜 3, 服 1 g连 0剂 。通 过 以上 临 床 治 疗 , 到 收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1、芍草泻心汤[组成]炙甘草、法半夏各12 g,干姜、大枣各10 g,黄连5 g,党参、白芍各20 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一般服用4~6周。
[功效]补气和中,调畅气机,缓急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气结胃肠。
[效验]共治疗124例患者。
其中,男63例,女61例;年龄21~30岁者28例,31~40岁31例,41~50岁35例,50~70岁30例;病程1年以内者38例,1~3年者62例,3年以上者24例。
结果:治愈(大便恢复正常,腹痛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84例,有效(腹痛减轻,泄泻次数减少;或腹痛消失、大便正常,但停药后又复发)24例,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化)16例,治愈率67.8%,总有效率87.1%。
[解析]本方由《伤寒论》甘草泻心汤加减化裁而来。
甘草泻心汤用以治疗脾胃虚弱,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下利频作、水谷不化等症。
本方在甘草泻心汤寒热并用、降辛开、补气和中、调畅气机基础上,新加芍药并重用至20 g,与甘草相配以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即《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之意。
药理研究证明,芍药对实验家兔的离体肠管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
诸多实验研究也证实,芍药甘草汤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无论是中枢性的还是末梢性的均有缓解作用。
因此,芍药甘草相配并重用,对于缓解慢性结肠炎疼痛有重要意义。
2、公鸡蒜茎汤[组成]刚发育黄公鸡1只(交配已久者不宜用),洁白蒜茎1把。
(用法]将公鸡宰杀去毛,掏尽内脏,用凉开水冲洗腹腔后,擦干;将蒜茎填满鸡腹,隔水文火蒸熟。
空腹食用。
6天食用3只鸡为1个疗程。
[功效]补中升阳,行气消积。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清气不升、食积气滞。
[效验]共观察82例患者。
其中,男51例,女31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17岁;最长病程13年,最短1年。
随机分为两组。
食疗组42例,采用上法;西药组40例,采用泼尼松龙静脉滴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
5味中药治好了我的慢性结肠炎)

我已年过古稀,患慢性结肠炎曾持续30年之久。
开始时急性发作,发寒发热,腹泻如流。
以后转为慢性,时而腹泻,时而便秘,经常跑医院求助西医西药,抗生素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开始一段时期应用,可见一些疗效。
但随着时日的迁延,虽药量越用越大,品种越用越多,什么土霉素、青霉素、白霉素、麦迪霉素、红霉素、金霉素和氟呱酸等都使用过;什么口服、肌注、滴注和灌肠等都运用过,而药效却越来越微。
特别是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结果,有害细菌产生了抗药性,有益细菌也惨遭其殃,导致了生理机能严重紊乱,给我的身体、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我曾在地区外贸系统担任过一定的领导职务,联系供销,乘车搭机,乃是我的本职需要。
记得有一次我从长沙乘火车去广州,车上拥挤不堪。
在车上我结肠炎发作了,却不能上厕所。
此时我腹部绞痛,伸不直腰,卷缩一团蹲在车上,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直流,列车员见了我如此惨状,马上将未开放的厕所开锁,优先让我方便,类似如此尴尬情景举不胜举。
一句话,慢性结肠炎的痛苦伴随我煎熬了30个春秋。
直到1990年,我逐渐意识到,医治这种顽疾,光靠抗生素不行,应该转变观念,向中草药求救。
此时,巧遇文艺界一位退休的钟大姐,她向我详详细细介绍了可用五味中草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用量与用法。
这五味中草药是:车前草、马齿苋各50克(晒干),黄连、黄柏、黄芪各15克,前两种可到野外自采,后三种可到中药店购买。
先将“三黄”煮沸10分钟,再将“三草”混煎15分钟,煎成750克水剂,早、中、晚饭前三次分服,12小时后可见药效……我听得入神,并做了笔记,回到家里,立即翻阅病理学和中草药典。
药典阐述: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匍匐地面,叶片小,倒卵形,黄色小花,能耐旱,生命力强,味甘凉,是消炎退热良药,特别是对急、慢性结肠炎有特效。
车前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长卵形,花序穗状,结蒴果,叶甘凉,叶片和其根是利尿止泻良药。
我立即到野外采回“二草”烘干,并到中药店买回“三黄”,备药就绪,照煎照服,果见初效。
慢性结肠炎中医方3则,国医大师经验方

慢性结肠炎中医方3则,国医大师经验方学习倪海厦偏方大全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
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
中医辨证论治:1.湿热型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加减。
槐角12克,地榆12克,生苡仁30克,银花12克,木香6克,川连6克,苦参15克,仙鹤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归尾9克,积壳9克,败酱草30克。
2.瘀毒型治法:化瘀解毒。
方药:隔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9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香6克,川连6克,红藤15克,白头翁3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枳实12克,八月札30克。
3.脾亏肾虚治法:健脾固肾,消症化积。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
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云苓15克,生薏仁30克,陈皮6克,罂粟壳6克,肉豆蔻9克,淡吴萸6克,野葡萄藤30克,方儿茶12克,五倍子12克,北芪20克。
饮食:1、银花红暮粥:红薯,大米,金银花,生姜。
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
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
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其所含的多量维生素E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
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2、马齿苋饭:马齿苋,大米。
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
加水常法煮饭。
可早晚服食。
连服15日以上。
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
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
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疾等作用。
3、山药芡实扁豆糕:鲜山药,赤小豆,芡实米。
慢性肠炎怎么治疗好 偏方治疗效果佳

慢性肠炎怎么治疗好偏方治疗效果佳*导读:慢性肠炎怎么治疗好?以下四种民间小偏方都适合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治疗效果理想。
……
慢性肠炎是因为细菌病毒和真菌、寄生虫等导致的。
慢性肠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稀水或粘液脓血便的症状。
慢性肠炎怎么治疗好?慢性肠炎治疗比较麻烦,患者一定要耐心和信心。
以下六个偏方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肠炎。
*治疗慢性肠炎偏方一
可以使用30克的尼泊尔老颧草和凤尾草,再加适量的清水水煎服,待水剩90毫升左右时就可以关火服用了。
慢性肠炎患者每天可以服用一剂,每剂药物可以分开3次服用,坚持服用l~2剂,即可有效治疗慢性肠炎。
*治疗慢性肠炎偏方二
慢性肠炎怎么治疗好?患者可以准备6克的土木香,15克的神曲、凤尾草以及马齿苋,四种药物一起加水煎服。
这种偏方亦可有效治疗慢性肠炎。
*治疗慢性肠炎偏方三
慢性肠炎怎么治疗好?慢性肠炎患者可以准备30克的大尾摇、鱼腥草和凤尾草,15克的鹅掌金星草和13克的神曲。
上述药物加水煎服,坚持服用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肠炎。
*治疗慢性肠炎偏方四
慢性肠炎怎么治疗好?患者可以使用猫耳朵10~15株,用水洗干净后加入500ml的水,煮沸之后放5~10分钟,等温度凉一点之后,直接用来洗脚,每日可以洗1次。
连续洗2~3天,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更理想。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慢性肠炎的偏方
炒山楂片治慢性肠炎我患慢性结肠炎多年,久治不愈,从不敢生吃瓜果。
后得一方,服后现已痊愈。
介绍如下:用1.5两的山楂片切碎放在锅里炒至发黏有些冒烟,把锅移开火倒进1.5两的白酒,再倒到药锅里(沙锅)加多半小碗水,微火煮至山楂片全化(约10分钟防止煮糊),再放入1.5两的红糖搅化,每天早晚空腹各服一剂,连服五天,10剂即可。
老枣树皮可治慢性肠炎我有一位朋友患慢性肠炎十几年,后经他的同事介绍:用老枣树皮适量,放在锅内用油炒黄,研成细粉,每次服大约1克,每日3次,3天后慢性肠炎就治愈了,至今没再犯。
[内科](慢性肠炎、腹泻)小麦面粉一斤,放锅内炒到焦黄,每次一两,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早晚饭前服,3~5天有特效。
忌吃香蕉、柿子、油腻。
<治疗慢性肠炎的食疗偏方>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有不少慢性肠炎患者一直在寻找治疗慢性肠炎的食疗偏方,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偏方: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慢性肠炎的症状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有不少慢性肠炎患者一直在寻找治疗慢性肠炎的食疗偏方,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偏方:
1、荔枝补阳粥。
荔枝干(去核)、莲肉各5~7枚,山药15g,粳米50g,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入少许白糖调味服食,尤适于中老年人五更泻。
2、茶叶煮粥。
茶叶15g,粳米100g,白糖适量。
取茶叶先煮15分钟取浓汁约500g。
去茶叶,在茶叶浓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ml左右,同煮为粥。
分2次,温热服食。
有化痰消食、利尿消肿、益气提神功效。
3、猪肚山药粥。
猪肚1具切片,粳米30g,山药30g,加水煮,粥熟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
4、乌梅粥。
乌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100g煮粥,粥熟入少许冰糖调味服,对小儿久泻不止有良效。
5、白术红枣饼。
取生白术250g,洗净干燥,研成细末,焙熟;大枣250g,洗净,煮熟,去核,捣烂如泥。
将大枣泥与白术末混合,制成小饼,焙干后食用。
每次3~5个,每日2次用怀山药煎汤送服。
用大蒜治肠炎腹泻特效偏方
按照腹泻发病部位,分两大类,一种是小肠性腹泻,一种是结肠性(大肠性)腹泻。
小肠性腹泻一般指大便次数一天三至十次,个别不计其数,伴有脐周疼痛,粪质明显稀薄,水样性或脂肪泻,(脂肪泻指大便油亮,有臭味,含有不消化的食物)。
产生腹泻的原因总的分两类:一类为感染性腹泻,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于细菌、病毒、毒素感染肠道后引起的腹泻,最常见的有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病、肠道寄生虫感染(蛔虫、绦虫、钩虫等引起的感染)、肠结核等。
非感染性腹泻是由于肿瘤、免疫性疾病、全身各脏器疾病引起的腹泻,先天的代谢异常(如对面食过敏、脂肪不能吸收等)、精神心理异常、胃肠功能异常、胃肠道临近脏器(如膀胱、子宫、卵巢等)的异常等引起的腹泻。
特介绍一有效偏方:大蒜剥皮洗净,用刀削去蒜瓣的头尾和蒜的膜皮。
拉肚子时,大便后先温水坐浴,再将削好的蒜送入直肠里,越深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放入蒜后泻肚即止,五六个小时后排便即成条形。
每次放一两瓣,连放两三天,大便可正常。
采用此法应注意手的消毒。
(责任编辑:民间偏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