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困生”的八种类型及转化窍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困生”的八种类型及转化窍门

对“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备受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学校、家长和社会已经为“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学困生”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这与对“学困生”的分类研究不足,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有很大关系。

一、懒惰型

这类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喜欢记笔记,碰到稍微难点的题目就放弃。

1.形成原因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许多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上的懒惰难免延伸到学习上来,由于平常懒于写作业,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长期积累就造成了学业不良。

2.转化窍门

从生活小事人手。对于这些“学困生”来讲,学习上的懒惰只是生活上懒惰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要让学生在学习上勤快起来,可以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养成勤劳的生活习惯,比如让这些学生自己收拾自己的房子,整理床铺,甚至学做家务等。通常日常生活中勤劳的学生,在学习上也不会偷懒。降低目标,但一定要注重效果。为了让“学困生”达到比较高的学习动机,在初期设定的目标不宜过高,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能够稍微进步一点就可以。但是,一旦目标设定,就必须督促学生完成,否则,学生就会认为班主任和家长没有把这个目标当回事,他们也就自然不会努力。

二、厌学型

这类学生从表面上看,与“懒惰型”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不写作业、不记笔记、

不认真听讲等。但这些学生不是因为懒惰而不做这些事情,而是由于内心深处对学习的排斥,这些学生往往会在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表现不错,比如经常主动帮助爸妈做家务等。

1.形成原因

讨厌任课教师,进而讨厌该学科。当一名学生讨厌某位教师的时候,往往是连同该门学科一块儿否定的。看不到学习的价值。很多学生认识不到现在的学习对将来有什么帮助,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成就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经历挫折的过程,久而久之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转化窍门

首先诊断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如果是因为讨厌任课教师,则教师可以主动去接近、关心这些同学;此法不行,就可以考虑请学生喜欢的家教对其进行辅导。如果是看不到学习的价值,则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程开发,让学生看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用途。或者为了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可以在短时期内,运用附加刺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进行奖励等。对于自我效能感不高的学生,在教学中可以经常鼓励他们,在考试的时候有时我会故意放宽评分标准,以让这些同学取得较高的分数。坚持一段时间后,作为班主任,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三、方法欠缺型

这类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学习非常刻苦,也不缺乏学习的兴趣,但成绩却不见长进。这类学生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形成原因

缺少必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少教师只重视做题的数量而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低。意志力薄弱,难以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力,而部分同学意志力薄弱,半途而废,也就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转化窍门

对这类学生要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班主任要仔细观察这些学生听课、写作业的过程,并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另外,班主任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甚至将改正不良习惯放在比学习具体知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并对改正不良学习习惯的效果进行奖励或惩罚。

四、心理困扰型

这类“学困生”存在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即过去成绩还是比较好的,但忽然在某个时间段成绩急剧下降。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会表现出多愁善感、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发呆等现象。

1.形成原因

独特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这个时候,学生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异性的好感开始萌芽。影视作品或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现代社会,初中生接触到的许多影视作品和社会信息往往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生又缺少必要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难免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而整天想入非非,进而影响学习。被动受影响。目前初中生谈恋爱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这就难免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扰。

2.转化窍门

这类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也就自然容易得到提高。为了防患于未然,学校应该尽力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尽量让学生不接触不良信息,并对学生进行辨别是非的教育。班主任和家长应该耐心细致地和这些学生谈心,一起来面对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并及时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

五、团伙影响型

这类“学困生”往往有一批不爱学习的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去玩。这样的小团体往往喜欢和教师作对,是班级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1.形成原因

内心孤独,寻找心灵的寄托。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渴望被理解,渴望有许多朋友,而很多孩子和家长存在有“代沟”,在学校里又常常因为成绩不好而遭到教师的斥责和同学的嘲笑,长期以来,那些有着同样遭遇的学生就会形成一个小团体。班级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两极分化始终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题,班级内同学们成绩差距的拉大必然导致成绩好的同学形成一个爱学习的团体,而成绩不好的同学则形成一个“反学习”的团体。

2.转化窍门

实践证明,转化“学困生”团体要比转化单个的“学困生”困难得多。对于教师而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和“学困生”团体内的每位同学进行交流,找到一个比较好转化的个体,先行转化,然后逐步瓦解“学困生”团体,班主任在转化“学困生”团体的时候要十分重视这个团体里的核心同学,也就是社会学中所讲的隐形领导者,掌握了这名核心同学,也就掌握了整个“学困生”团体。

六、能力欠缺型

这类“学困生”所占比例不高,他们是一些已经经过专家确诊的、先天性的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这类学生日常学习的效率非常低下,基本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始终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1.形成原因

这类“学困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困生,他们的形成与其先天的遗传素质有密切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