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1998-2012年)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文学考研真题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真题2012年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试题(回忆版)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30分)1.现代汉语2.六书3.互文4.唐传奇5.拟话本6.革命历史小说二、简答1.字典与词典有什么不同。
(15)2.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语法条件主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5)3.简述《离骚》的艺术特色(10)4.简述“十七年文学”政治抒情诗的艺术形态。
(10)5.简述《荷马史诗》的基本主题。
(10)三、论述(20*3)1.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西游记》说:“作家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又每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结合这段话,简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2.论析“左联”的历史功绩及其不足。
3.论析福克斯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的艺术成就。
语言理论与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30)1.社会方言2.制度文化3.语言融合4.模仿5.风格6.文学思潮二、简答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10)2.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流音变。
(10)3.简述文字和字符的关系。
(10)4.什么是“细读法”?细读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有哪些特点?(15)5.什么是“语感”?语感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15)三、(语言类做1、2题,文学类做3、4题)1、(1)分析下列句子的述谓结构(10)我姐姐昨天给我买了一台电脑(2)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句子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10)她弟弟今年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
(3)分析下列句子的预设和预设触发语(10)A.小李的哥哥住院以后戒烟了。
B.他们不知道老刘离婚了。
2.小论文写作(30)现在世界各国兴起“汉语热”,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
请你就这种现象写一篇600字以上的小论文。
题目自拟。
4.辨析题(20)(1)谈谈对“文本”与“作品”两个概念的理解,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0)(2)有人认为,悲剧就是能够引起观众悲伤的戏剧。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答: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是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的属性特征。
文学作品作为语言艺术,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读者只有了解了某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和思索,才能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形象蕴涵的思想意义。
2.文学文本的意蕴答:文学文本的意蕴是文学文本的“蕴涵意指”。
意蕴是文学文本的灵魂所在,文学文本的价值取决于它所蕴涵和显示的审美意味。
文学文本的意蕴与文本的现象层是融合统一的,文学文本的意蕴不能脱离文学形象即文本的现象层而单独存在。
3.原型答:原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个术语。
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由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构成,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人的创作离不开集体无意识。
文学理论意义上的原型是指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比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月亮、香草、石头等原型,在中外作品中屡屡出现。
4.超现实主义答:超现实主义是资产阶级艺术派别之一。
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超现实。
它源于达达主义,最先兴起于法国,之后逐步发展到世界各地。
超现实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其主要特征,是以“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二、指出下列表述的作者说明:共20分,每题1分,题目缺失。
三、回答下列言论中的文学观点1.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答:钟嵘的这段话反映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主体心灵,也是作者情感活动的外在表现的文学观念。
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真题参考答案【精华】

文学理论真题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文学理论试题一、解释概念1.文本:“文本”也被译为“本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
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
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学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语言实体。
①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文本是作家创造的产物,是主体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②从文学接受角度看,文学文本又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对象;③作为文学语言活动的产物,文学文本又具有可以脱离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是一个允许释意也需要释意的对象。
2.题材:是作者将素材集中提炼加工而写入作品中的材料的总称,是作品中具体表现的一定社会历史事件或生活现象。
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题材指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
狭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一部叙事性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由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自然景物交融而成的广阔和谐的自然生活图景,是由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所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思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4.艺术构思:所谓艺术构思是作家对静观默察得来的、已经烂熟于心的材料聚精会神地进行想象、联想,以致虚拟、结构、组合。
直至按照一定的意图孕育出艺术形象的思维活动。
二、简答题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答: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典型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创造上。
特征如下:第一、典型形象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第二、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典型人物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命运,显示了人生和人性与社会历史活动密切相关的某种底蕴,其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第三、典型人物在表现人生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典型是对人生和人性的一种发现和一种敞开,提升了读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感受和理解。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真题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真题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文学理论试题一、解释概念1.文本:“文本”也被译为“本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
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
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学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语言实体。
①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文本是作家创造的产物,是主体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②从文学接受角度看,文学文本又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对象;③作为文学语言活动的产物,文学文本又具有可以脱离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是一个允许释意也需要释意的对象。
2.题材:是作者将素材集中提炼加工而写入作品中的材料的总称,是作品中具体表现的一定社会历史事件或生活现象。
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题材指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
狭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一部叙事性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由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自然景物交融而成的广阔和谐的自然生活图景,是由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所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思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4.艺术构思:所谓艺术构思是作家对静观默察得来的、已经烂熟于心的材料聚精会神地进行想象、联想,以致虚拟、结构、组合。
直至按照一定的意图孕育出艺术形象的思维活动。
二、简答题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答: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典型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创造上。
特征如下:第一、典型形象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第二、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典型人物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命运,显示了人生和人性与社会历史活动密切相关的某种底蕴,其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第三、典型人物在表现人生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典型是对人生和人性的一种发现和一种敞开,提升了读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感受和理解。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专业课文学理论考研复习资料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专业课文学理论考研复习资料华中师范大学中文专业课文学理论考研笔记绪论文艺学:是一门科学地研究文学的学问,包括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问。
文学批评:通过对一切文学现象,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的分析、比较、评价,最后达到对它们作出科学的判断,从而给与它们一定的历史地位。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的规律,从中发现并建立起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命题框架及研究方法。
文学发展史上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看法在文学发展史上,出现过种种关于文学本质的看法,如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理念的显现说”等。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文学的看法更多了:有的从认识论角度,把文学看成社会生活的反映;有的从哲学的角度,把文学看作是克服异化、使人性暂时获得复归的一种手段;有的从价值学角度,认为文学是人格和思想感情的表现;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文学是苦闷和欢乐的象征,使人的内心感情的升华;有的从审美学的角度,认为文学是有缺陷的世界的一种理想之光;有的从符号学的角度,认为文学是语言符号的结晶;也有的从政治和阶级的角度,把一定时期的文学看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近几十年来,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学科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向文学理论作多方渗透,渗透的结果一方面使文学理论派别繁多,各种文学观念体代频率增快;另一方面,既由于它们的不无合理的发现和见解而雄视文坛,却又因为把赋予其生命特征的东西推举到极端而产生了相应的谬误,最终只能悄然引退。
这种情况之下,有的文学理论家企图通过对各种派别的文学理论的综合来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理论观点。
关于文学的性质与特征,可以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来概括,涉及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基本属性,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文学理论试题一、解释概念1.文本:“文本”也被译为“本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
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
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学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语言实体。
①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文本是作家创造的产物,是主体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②从文学接受角度看,文学文本又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对象;③作为文学语言活动的产物,文学文本又具有可以脱离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是一个允许释意也需要释意的对象。
2.题材:是作者将素材集中提炼加工而写入作品中的材料的总称,是作品中具体表现的一定社会历史事件或生活现象。
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题材指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
狭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一部叙事性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由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自然景物交融而成的广阔和谐的自然生活图景,是由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所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思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4.艺术构思:所谓艺术构思是作家对静观默察得来的、已经烂熟于心的材料聚精会神地进行想象、联想,以致虚拟、结构、组合。
直至按照一定的意图孕育出艺术形象的思维活动。
二、简答题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答: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典型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创造上。
特征如下:第一、典型形象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第二、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典型人物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命运,显示了人生和人性与社会历史活动密切相关的某种底蕴,其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历年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中外文学史一、填空(40分)1. 现存最早的《诗经》法是“毛传郑笺”,“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_______________《招魂》等。
3.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_______________班固、张衡。
4. 《古诗十九首》最早为_______________收录。
5. 西晋太康时期作家中的“二陆”是指陆机和_______________。
6.魏晋时期的文论著作有曹丕的《典论• 论文》、陆机的《文赋》和挚虞的_______________。
7. 沈宋的作品是我国诗歌中_______________诗成熟的标志。
8. 陈子昂在_______________中提出了诗歌革新主张。
9. 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10. 宋周邦彦的词集名_______________。
11. 辛弃疾的词集名_______________。
12. 由四部杂剧组成的《四声猿》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13. 南戏《琵琶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14. 明代反对拟古主义、和公安派同时的有以钟惺、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竟陵派。
15. “桐城派”散文主要作家有方苞、____________姚鼐等。
16. 近代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_____________。
17. 中国新文学的开端以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___和陈独秀发表____________作为标志。
18. 被鲁迅誉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_______________。
19. 《手推车》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0.《给亡妇》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1.蒋纯祖出自___________的笔下。
22. 梅春是___________所著中篇小说___________中的人物。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10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圣才出品

第10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一、填空题1.从文学作品的文本共性入手,由表及里可把文本分为三个层面,即______、____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解析】文本层次是在西方文本层次论启发之下,立足于中国古典文本层次论建立的结构之学。
它从文学作品的文本共性入手,由表及里地把文本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2.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最基本的两个结构层次是______和______。
[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案】语音层;意义层【解析】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是由四个异质的层次——语音层、意义层、再现客体层和图式观相层——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
语音层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层次,是意义构成的质料基础。
意义层是文学作品结构整体的核心层次,语句意义和整个意义单元层构成了文学作品的一个单独的质料层,它为整个作品奠定结构框架,其他层次都要受到该层次的决定性制约。
二、名词解释1.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是现代美学对文本的分类。
狭义的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在中文中也被译为话语。
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
文本可能只是一个单句,例如谚语、格言、招牌等,但比较普遍的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
文本和段落的区别在于,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
广义的文本是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
它是一个单独表意系统实现的独一无二的文本;表现某一系统或代码的非独特的文本类别,如电影文本、诗歌文本等;为各种表意活动和能指生产活动提供原初条件的本体论意义的文本。
2.文学典型[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试题,历年题目汇集

1 华中师范大学20XX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现当代文学试题大家共享华中师范大学的考研题目真难搞到那位有华中师范大学的题目也共享啊一、填空:1、“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句话出自鲁迅小说_________的主人公之口。
2、郭沫若的《卓文君》、《王昭君》、《聂*》(没找到那个字)三个剧本合称为_________. 3、七巧是__________小说___________中的人物。
4、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编导是________. 5、散文《雅舍》的作者是________. 6、郭小川的叙事诗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7、王蒙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8、戏剧《野人》的作者是________. 9、开拓者家族是________. 10、秦牧的随笔、文艺评论著作是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问题小说2、“人的文学” 3、战国策派4、中间人物论5、新写实三、简答题:1、下面一段引文出自哪位作家哪一篇作品(体裁)?如何理解?“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 2、《凤凰涅磐》中的“凤”和“凰”两个意象共同的精神特质与不同个性特征是什么?3、“寻根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家(4个)?他们的共同倾向是什么?4、“探索戏剧”有哪些代表作品?怎样理解其“探索性”?四、论述题(当代文学方向)1、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2、就艾青、曾卓、绿原、牛汉、公刘、流沙河等人新时期的诗歌创作,谈“归来诗人”的共同特点。
华中师范大学05年专业考研题目回忆的题目1关于新时期的戏剧创作论述题2 存在主义宪章运动某某的根本任务名词解释3《红楼梦》任务分析有关凤姐关于如何性格突出希刺克历夫的复仇论述4建安文学人间喜剧新写实小说等简答5台湾文学50年代的文学思潮填空[分享]华中师大2003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试题(复试)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试科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试时间:2003-5-28 一、回答以下问题(40分):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身上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请结合作品重点分析他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特征。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一九九八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民间文学考试科目:中外文学史一、填空:(40分)1、现存最早的《诗经》注是“毛传郑笺”,“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______________、《招魂》等。
3、“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___________、班固、张衡。
4、《古诗十九首》最早为_________________收录。
5、西晋太康时期作家中“二陆”是指陆机和_____________。
6、魏晋时期的文论著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和挚虞的_______________。
7、沈宋的作品是我国诗歌中_______________诗成熟的标志。
8、陈子昂在__________________中提出了诗歌革新主张。
9、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0、宋周邦彦的词集名____________。
11、辛弃疾的词集名_______________。
12、由四部杂剧组成的《四声猿》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南戏《琵琶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14、明代反对拟古主义、和公安派同时的有以钟惺、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竟陵派。
15、“桐城派”散文主要作家方苞、_________、姚鼐等。
16、近代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_______________。
17、中国新文学的开端以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_____和陈独秀发表_______________作为标志。
18、被鲁迅誉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______________。
19、《手推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0、《给亡妇》是______________的散文名篇。
21、蒋纯祖出自______________的笔下。
华中师范大学824语言理论与文学理论2010-2018年(回忆版、16-18年无答案)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汇编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824语言与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文学文本的结构
2、用字规范
3、诗灵神授
4、词根语
5、智能文化
6、文学流派
二、简答题(共60分)
1、举例分析二元语义场的主要类型
2、举例分析行事行为的主要类型
3、“表现说”和“摹仿说”的区别
4、用文学形象的特点说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5、举例说明语法意义的类型
6、非审美性批评对文学活动有好处吗?为什么
三、辨析题(20分)
文本外部或诸文本之间的复调就是互文性,对吗?为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自媒体现象,谈谈文学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
2、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和西方现代派理论关于“意象”这个概念的阐释有什么区别。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98-13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98-13《文学理论》98—13年真题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生考试试题文学理论一、解释概念(每个3分,共12分)1.文本2.题材3.意境4.艺术构思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2.作为文学创作原则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哪些不同3.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三、阐释以下几段文字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思想(每题8分,共24分)1、唐代诗人杜牧写了一首题为《江南春》的七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这首诗,明代的杨慎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评述杨慎的这一看法。
2、鲁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这些采用,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3、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说:“我们无须把风格这个名词只限于感谢材料这一方面。
还可以把它推广,用它来指艺术表现的一些定律和规律,既对象借以表现的那门艺术特征所产生的定性和规律。
根据这个意义,人们在音乐中区分教堂音乐风格和歌剧音乐风格,在绘画中区分历史画风格和风俗画风格。
依这样看,风格就是服从所用材料的各种条件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它还要适应一定艺术种类的要求和从主题概念生出的规律。
”四、论述题(共24分)1.举例说明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2.文学语言的深层义是怎样生成的?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研究生考试试题一、术语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 游戏说2.文学流派3.(诗歌的)扩展式结构4.叙述角度5.典型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共15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这段文字出自何处?为何人所说?(2分)2.将这段文字译为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点的字(兴、观、.群、怨)。
华师大2012年真题

2012年文学基础(A)试题及分析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后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
《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
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
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
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
竟陵派倡导“幽深孤峭”的风格,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
“幽深孤峭”指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由此形成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艰涩隐晦。
竟陵派在明后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然而他们的作品题材狭窄,语言艰涩,又束缚其创作的发展。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鸳鸯蝴蝶派:由清末民初言情小说发展而来,20世纪初在上海“十里洋场”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
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徐枕亚、包天笑、周瘦鹃、李涵秋、张恨水等。
较有名的作品有:《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姻缘》。
这些作家、写手所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才子佳人恋爱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形式上他们承袭古代白话小说的传统。
包天笑曾谈及他的创作宗旨是:“提倡新政制,保守旧道德”,这十个字概括了这一流派大多数作者群的思想,这与“五四”前后兴起的新文学运动的宗旨相违背。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10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圣才

第10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一、填空题1.从文学作品的本文共性入手,由表及里可把本文分为三个层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解析】本文层次是在西方本文层次论启发之下,立足于中国古典本文层次论建立的结构之学。
它从文学作品的本文共性入手,由表及里地把本文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2.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最基本的两个结构层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
(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案】语音层;意义层【解析】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是由四个异质的层次——语音层、意义层、再现客体层和图式观相层——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
语音层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层次,是意义构成的质料基础。
意义层是文学作品结构整体的核心层次,语句意义和整个意义单元层构成了文学作品的一个单独的质料层,它为整个作品奠定结构框架,其他层次都要受到该层次的决定性制约。
二、名词解释1.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是现代美学对文本的分类。
狭义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在中文中也被译为话语。
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
文本可能只是一个单句,例如谚语、格言、招牌等,但比较普遍的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
文本和段落的区别在于,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
广义文本是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
它是一个单独表意系统实现的独一无二的文本;表现某一系统或代码的非独特的文本类别,如电影文本、诗歌文本等;为各种表意活动和能指生产活动提供原初条件的本体论意义的文本。
2.典型(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典型是指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而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分析

题型介绍
名词解释 填空 简答题
材料分析
论述题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般也就要求对四五个比较重要的专业术语进行一下 解释,有时需要对所解释的术语进行比较。 名词解释一般每题3~6分,占总分的12%~30%。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术语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游戏说 2.文学流派 3.(诗歌的)扩展式结构 4.叙述角度 5. 典型性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它们之间的 异同。(每个6分, 共30分) 1、情节和故事 2、文本和作品 3、圆形人物和典型人物 4、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 5、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
5、边
填空
填空题在历年试题中出现的可能性较低,主要是 请写出以下理论著作或论文的作者或请写出以下作者在文学理论或 美学方面的一部(篇)代表作 填空一般十个空,每个2分,占总分的20%。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填空(每个2分,共20分) 请写出以下理论著作或论文的作者 1.《小说面面观》 __________________ 2.《文心雕龙》 __________________ 3.《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 4.《人间词话》 __________________ 5.《艺术哲学》__________________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术语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叙事观点 2.创作个性 3.潜台词 4.艺术真实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术语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典型 2、自然主义 3、小说 4、边缘文学体裁 5、召唤结构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每个8分,共40分) 1 讲述与展示 2意象与意境 3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4戏剧文学与 戏剧 5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1998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无效)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爱美剧2、文学研究会3、弥洒社4、新感觉派5、好一计鞭子6、民歌+古典7、杨朔模式8、文艺黑线专政论9、丙崽和捞渣10、新写实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10分)1、被鲁迅以“Δ”戏之的作家是__________。
2、梅春是_____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3、“汉园三诗人”是何其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东西是话剧《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5、《野玫瑰》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6、在当代文学中最早被冯雪峰誉为“史诗”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7、“吃不饱”和“小腿疼”是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这类人物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
8、郭小川的叙事诗有《__________________》、抒情诗有《_______________》。
9、京派话剧的代表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10、李杭育的____________系列小说企图表现_____________(地域)文化。
三、简答:(每题5分,共计20分)1、《金锁记》的局限有哪些?2、“左联”的局限有哪些?3、所谓“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分别是指哪些作家?各自的主要风格是什么?4、如何评价“新的美学原则”?四、论述:(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做2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以下两题现代文学方向必做)1、分析《迟桂花》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谈谈你对“五四”文学革命激进主义立场的理解。
(以下两题当代文学方向必做)3、分析《黑骏马》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2.文学文本的意蕴
3.原型
4.超现实主义
二、指出下列表述的作者
说明:共20分,每题1分,题目缺失。
三、回答下列言论中的文学观点
1.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2.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
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
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四、问答题
1.左拉的“实验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2.艺术构思中,想象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五、论述题
1.以一部小说为例,分析一下叙事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
2.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文学类各专业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术语解释(每个 4 分,共 20 分) 1、典型
2、自然主义
3、小说
4、边缘文学体裁 5、召唤结构
二、辨析下面的说法并给予评论(共 20 分) 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3.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杂文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除文艺学专业外,各专业考生必做)(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举例论述文学流派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2.举例论述批评方法和文学观念的关系。
第 9 页 共 38 页
六、论述(文艺学专业各研究方向考生必做)(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形象有何不同? 2.举例论述艺术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有 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 ;另 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
第 5 页 共 38 页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中国古代有“感物说”,西方有“摹仿说”。请辨析二者之间的异 同。
3.这段文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文学观?并给予评价。(9 分)
第 3 页 共 38 页
三、回答问题(30 分) 1.创作活动的艺术想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情节结构的小说和性格结构的小说有什么区别?
四、论述题(40 分) 1.举例论述你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 2.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 24 分) 1.举例说明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2. 文学语言的深层义是怎样生成的?
第 2 页 共 38 页
华中师范大学 1999 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术语解释(每个 3 分,共 15 分) 1. 游戏说 2.文学流派 3.(诗歌的)扩展式结构 4.叙述角度 5.典型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共 15 分)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这段文字出自何处?为何人所说?(2 分) 2.将这段文字译为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点的字(兴、观、.群、怨)。(4 分)
第 6 页 共 38 页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报考文艺学专业各方向考生必做】 1、举例论述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区别。 2、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形象的区别,并分析造成二者不同的原因。
第 7 页 共 38 页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 文学类各专业
考试科目 文学理论
一、术语解释(每个 4 分,共 16 分) 1.叙事观点
2.创作个性
3.潜台词
4.艺术真实
二、填空(每个 2 分,共 20 分) 请写出以下理论著作或论文的作者 1.《小说面面观》 2.《文心雕龙》 3.《文献》 4.《人间词话》 5.《艺术哲学》 请写出以下作者在文学理论或美学方面的一部(篇)代表作 6.亚里斯多德 7.黑格尔 8.席勒 9.白居易 10.鲁迅
1998-2012 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 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个 3 分,共 12 分) 1.文本 2.题材 3.意境 4.艺术构思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
2. 作为文学创作原则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哪些不同
2、鲁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这些采用,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 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 新 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3、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说:“我们无须把风格这个名词只限于感谢材料这一方面 。 还可以把它推广,用它来指艺术表现的一些定律和规律,既对象借以表现的那门艺术特征 所 产生的定性和规律。根据这个意义,人们在音乐中区分教堂音乐风格和歌剧音乐风格, 在绘 画中区分历史画风格和风俗画风格。依这样看,风格就是服从所用材料的各种条件的一 种表 现方式,而且它还要适应一定艺术种类的要求和从主题概念生出的规律。”
第 4 页 共 38 页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文学类各专业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每个 6 分,共 30 分) 1、情节和故事
2.文本和作品 3、圆形人物和典型人物
4、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
5、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
二、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10 分) 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
2、为什么说“诗是被热烈的感情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闻一多语)?这句话概括了诗歌的 哪些特点?
3、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
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文艺学以外报考其他各专业考生必做】 1、小说两种。
2、举例分析文学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与生活对象之间的关系 。
第 8 页 共 38 页
三、请分析和评价下面的理论见解,并解释文中的“意”。(10 分) 王夫之说:“唐人以意为古诗,宋人以意为律诗绝句,而诗遂亡。如以意,则直须选《易
》 陈《书》,无待诗也。”
四、问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1.为什么说文学是思想性最强、理性色彩最浓的一种艺术?
2. 典型化与类型化有什么区别?
3. 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第 1 页 共 38 页
三、阐释以下几段文字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思想(每题 8 分,共 24 分) 1、唐代诗人杜牧写了一首题为《江南春》的七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杨慎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 ?千 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 矣。” 评述杨慎的这一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