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高考状元现状
吉林省高考状元们的报考情况
![吉林省高考状元们的报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24f3442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2.png)
吉林省高考状元们的报考情况吉林省高考状元们的报考情况“第一名”们都去哪了?今年,我省共产生全省文理科第一名及各市州文理科第一名19位。
在高校开始发放录取通知书后,中国吉林网陆续与其中17位取得了联系,并获知了他们被高校的录取情况。
来具体看一看。
清华大学为最多,共有8人。
其中,理科第一名有5人,分别是宋琴香、刘贺、沈稚栋、李俊良、刘思威和赵艺璇。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分数684分的白城地区理科第一名赵艺璇,虽没有达到清华大学今年在吉林省理科录取分数线690分,但因清华大学的中西部地区考生倾斜政策,而被清华大学所录取。
有5位“第一名”被北京大学所录取,具体为:于子越、刘默涵、马程、吴明轩和朱家碧。
其中,刘默涵去年已在国内某顶尖高校就读,由于个人兴趣原因,她选择复读,执着于考取北大来实现她的梦想。
有2位“第一名”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分别是辽源地区理科第一名黄帅和松原地区文科第一名陈思瑶。
辽源地区文科第一名赵近博被中央财经大学所录取;白城地区文科第一名吴文博则被南京大学所录取。
此外,通化地区理科第一名崔诗琪及通化地区文科第一名崔海兰因无法联系上学校、家长及其本人,暂无法获悉他们具体的所选择高校及情况。
但中国吉林网记者根据各高校今年在吉林省录取分数线情况,崔诗琪和崔海兰的分数均超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从录取来看,10位理科第一名除黄帅被人民大学录取外,其余均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收入麾下;9位文科第一名,除崔海兰不知具体被哪所高校录取外,分别走进5所高校开始各自的大学生涯,其中清华大学2位,北京大学3位,人民大学1位,中央财经大学1位,南京大学1位。
值得注意的是,从已知的17位“第一名”被录取的高校情况来看,没有选择读香港地区高校的。
专业不再只盯“经济类”从所选择专业来看,“经济类”不再被第一名们所热衷,他们的专业更倾向于个人兴趣。
在对他们的回访中,明确了11位“第一名”的.所就读的专业。
“经济类”有5人,文科2位和理科3位。
【参考文档】高考,状元-范文word版 (12页)
![【参考文档】高考,状元-范文word版 (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806fd21b7e21af45b307a899.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状元篇一:浙江高考状元今何在多数过着普通人生活(组图)浙江高考状元今何在多数过着普通人生活50%选择出国,多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尽管称不上完美,但浙江的高考状元们,在之后的学业和工作中,仍是佼佼者。
本报记者章建森高考成绩公布,全省文理科状元也被迅速“揪”出。
毋庸置疑,新鲜出炉的状元们,必将被鲜花、掌声,乃至奖学金所簇拥。
他们短暂的明星生活自此开始。
30多年的高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状元。
但刹那耀眼之后,人们发现,当年的高考状元们似乎永久地淡出了视线。
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如人们期盼的那样,成为社会的精英?又或者褪去光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201X年状元]十年后芝加哥再聚首5月下旬的一天,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但201X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陆文,却丝毫没有心思去欣赏眼前的美景。
当然,她也不知道,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即将发生。
下个月,陆文将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所以这几天, 她天昏地暗地改写论文。
陆文用博客记录了她当时的状态:眼睛开始发酸发涩,无法聚焦,有大团云朵状物体漂浮。
最后她不得不去看医生。
医生告诉她是用眼过度,叫陆文注意休息。
可没过多久,她又发现自己的脖子也开始咯吱咯吱作响,最后连后背和肩膀都开始剧烈地抽痛。
医生说,颈椎也出了问题。
但论文还得写下去。
陆文准备去校园小店买咖啡提神。
就在路上,她碰到了周翔。
周翔和陆文,分别毕业于桐乡高级中学和嘉善高级中学。
201X年,两人同时以655分的成绩,获得浙江省21世纪第一个理科状元头衔。
同年,他们一起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系学习。
201X年,陆文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到该校分子生物遗传学系读博。
周翔也不负众望,在拿到北大优秀毕业生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诸多荣誉之后,拿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的offer,攻读神经生物系博士学位。
高考状元职业状况年度调查报告
![高考状元职业状况年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7c17d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f.png)
2023高考状元职业状况年度调查报告CATALOGUE 目录•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方法和样本概况•调查结果概述•不同性别、地区和专业的状元职业差异分析•职业发展路径与趋势•对策建议和未来展望01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背景高考状元作为高考成绩最优异的考生,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高考是中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参加高考通过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可以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和社会贡献目的通过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他们的职业发展特点和问题探究高考状元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为其他考生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对高考状元的调查,反思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育制度提供参考调查范围调查对象为历年全国高考状元,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各个级别的高考状元调查范围覆盖全国各地,涉及各个专业领域,如理工科、文科、商科等调查时间为一年,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01020302调查方法和样本概况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高考状元的职业状况数据。
对调查问卷进行科学设计,明确调查问题和目的。
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和转写,提取有效信息。
010302样本来源和分布样本来源于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
样本分布广泛,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中学校和不同年份的高考状元。
大部分受访者在知名高校就读,专业涵盖文理科多个领域。
年龄跨度较大,最小的受访者仅20岁出头,最大的受访者已年过半百。
受访者所在单位类型多样,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
样本特征03调查结果概述教育行业状元们更倾向于选择教育、培训、学校等机构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可能与他们的学习背景和专业知识有关。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也是状元们比较热衷的一个领域,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投资、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
科技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状元们开始关注并投身于软件开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主要职业领域和行业状元们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具有较高的薪资水平,如金融行业的投资经理、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等职位,年薪可达到数十万元。
中国三十年高考的状元今在何方
![中国三十年高考的状元今在何方](https://img.taocdn.com/s3/m/55598624482fb4daa58d4b0f.png)
中国:三十年高考的状元今在何方所谓“高考状元”就是各省市区高考成绩排在第一名的考生。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这样的考生理应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所以考查他们的人生发展,对研究中国教育和高考具有重要启发。
那么,中国三十年高考的状元的发展情况到底如何呢?下面是这些高考状元的具体情况:时间省市姓名就读大学所学专业毕业中学职业现状1998 辽宁何京芮清华大学自动化辽宁省实验中学留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8 江西洪玮北京大学外语鄱阳一中中国建设银行翻译1998 广西黄亦恺清华大学土木建筑柳州高中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8 四川任羽中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四川省资阳中学北京大学硕士生1998 吉林孙宏伟清华大学土木建筑辉南六中清华大学博士生1998 陕西晏萌北京大学 - 西安市第一中学北京大学硕士生1998 广东张锐北京大学法学汕头一中魔时网ceo1998 天津张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天津耀华中学北京大学硕士生1997 北京啜玉林北京大学经济管理顺义县牛栏山一中北京大学硕士生1997 江西黄小玉北京外交学院外语九江第一中学现移居美国工作1997 陕西李雅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宝鸡中学四川外语学院教师1997 四川龙瑾北京大学外交学专业 - 博瑞纵横国际广告(北京)有限公司客服总监1997 湖南秦宁清华大学自动化郴州市一中中科院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7 广东曾卫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广雅中学留学美国,攻读博士后1997 江苏赵霖莹复旦大学经济管理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1997 四川赵懿 - - 德阳市第三中学留学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 江苏胡琦玮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南通第一中学中国银行总行工作1996 浙江来国明清华大学自动化长河高级中学留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 湖南李路珂清华大学土木建筑长沙一中清华大学博士生1996 山东李兆凡清华大学土木建筑五莲一中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职业未知1996 安徽凌振华 - - 合肥一中国外工作1996 山东刘阳阳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 五莲一中北京大学研究生1996 湖南欧阳觅剑北京大学社会学湖南新化县一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996 广西熊远萌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南宁二中中国人民银行职员1996 广东袁文涛北京大学心理学汕头一中留学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 陕西卓玲清华大学计算机西安高级中学留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1995 海南陈晓洁北京大学经济管理文昌中学金地集团工作1995 河南崔伟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焦作市温县一中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1995 山西郭建业北京大学经济管理襄垣县一中《参考消息》报社编辑1995 广东黄大治清华大学计算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留学美国1995 江苏黄昕北京协和医学院 - 南通第一中学本硕连读,职业未知1995 陕西梁浩上海财经大学 - 西安铁一中现英国留学1995 湖北肖锐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荆州中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1995 湖北闫海进北京大学 - 老河口一中世纪证券综合研究所某部经理助理1994 陕西楚怀湘清华大学电机西安中学上海某企业电子工程师1994 江苏王劲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海安高级中学中国国情研究会某处处长1994 福建叶水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程溪中学留学新加坡1994 湖北张晋寨清华大学 - 当阳市高级中学上海某it公司工作1993 海南李文德北京大学经济管理文昌中学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某部副经理1993 广东刘之焱清华大学计算机深圳实验高中美国谷歌(google)公司高级工程师1993 陕西倪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管理陕建二中北京某集团财务公司工作1993 江苏徐少伟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复旦大学内科主治医师1993 陕西薛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西安中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1992 浙江陈天奇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 现留新加坡工作1992 安徽程海泳 - - 安徽省灵璧第一中学华夏基金项目经理1992 重庆丁春霞北京大学经济管理重庆市育才中学北京大学硕士生,职业未知1990 湖北肖欲晓清华大学计算机荆州中学美国某it公司软件设计师1990 江苏叶蕾南京大学中文南京三中《凤凰生活》杂志执行主编1989 陕西毛新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管理中铁一局子校现移居美国工作1989 江西谭小强中国科技大学 - 南昌二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1989 甘肃吴小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 - 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1989 海南肖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琼山中学海南烟草公司工作1989 广西张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管理 - 哈佛商学院mba硕士生1988 海南李博白北京大学 - 文昌中学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任教1988 山西杨今强清华大学 - 平遥中学美国某网络公司工作1987 广东黄辉龙复旦大学法学汕头一中汕头某律师事务所律师1987 辽宁金玉锦南开大学经济管理沈阳市朝鲜族第一中学上海某连锁店店长1987 甘肃唐文挺清华大学计算机孟坝中学美国惠普公司1987 山东王桂星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五莲一中美国纽约大学博士毕业1987 海南郑孔栋北京大学 - 海南中学美国某银行职员1986 广东黄国力清华大学 - 连平忠信中学合生创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总监1986 江西聂开文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九江第一中学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1986 山西彭涛上海交通大学 - 太原五中上海ut斯达康部门经理1986 安徽徐琼中国科技大学 - - 留学耶鲁大学,现留美工作1986 湖北余庆武汉大学经济管理武汉六中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工作1986 海南张琼北京大学生命科学海南中学香港某国际银行董事1986 山西张咏梅北京大学计算机太钢一中中北大学教授1986 海南邹姬北京大学法学海南中学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博士生1985 广东陈权 - - 湛江市第一中学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外交人员1985 山西葛允斌清华大学建筑太原五中现移居美国工作1985 陕西郭宝发北京大学考古宝鸡中学陕西秦俑馆某部主任1985 广东李朱清华大学土木建筑湛江市第一中学启德教育集团董事长1985 湖南龙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 现代教育工程院高级研究员1985 陕西王晓朝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宝鸡中学现移居美国工作1984 福建陈伟鸿上海交通大学 - 厦门双十中学移居美国1984 湖北何立强中国科技大学物理武汉三中深圳国扬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1984 福建李锦明北京大学法学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市公证员1984 湖北刘向东北京大学经济管理黄陂一中北京大学博士毕业1984 江苏王溯舸复旦大学经济管理海安高级中学友邦华泰基金副总经理1984 四川叶顶峰中国科技大学 - 隆昌一中中科院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84 江西郑彤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九江第一中学现移居美国工作1984 山西周开让北京大学 - 康杰中学北京宣武区常委、政法委书记1983 上海车晓东复旦大学物理上海市建设中学美国硅谷conner公司科研组经理1983 山东李建光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牟平第一中学 idgvc副总裁兼合伙人1983 湖北潘敏武汉大学经济管理鄂城二中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1983 山西宋晓红北京大学法学太原市成成中学现美国工作1983 四川徐永恒北京大学中文万源高中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辑、曾任重庆青年报社社长1983 湖南杨君武北京大学中文邵东三中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1983 江苏张明南京大学中文无锡一中海军指挥学院工作1982 陕西程迈越复旦大学行政管理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国内投资行业工作1982 黑龙江李贤玉北京大学通信牡丹江机车中学某研究所工作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82 湖北刘向耘北京大学 - 黄陂一中中国人民银行职员1982 山西聂红北京大学 - 太原五中北京钢铁学院从事外事工作1982 海南王竞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澄迈中学加州大学博士生导师1982 广东王铮中山大学医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1982 江西徐立微中国科技大学化学洪都中学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1982 山西赵惠林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太原五中现移居美国工作1981 重庆敖刚复旦大学新闻重庆市育才中学《重庆晚报》编辑1981 黑龙江陈俊生北京大学法学佳木斯一中中国司法部基层工作司副司长1981 海南符策虎北京大学中文文昌中学房地产公司工作1981 湖北黄明北京大学物理武汉六中康奈尔大学担任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1981 云南赖松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博士生导师1981 山西李晓英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太原五中法国第戎大学教授1981 江西王勇 - - 南昌十中美国某公司高级科学家1981 海南韦文清华大学精密仪器文昌中学美国netscreen公司工作1981 海南张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海南中学上海某国际公司法律顾问1980 浙江蔡申瓯北京大学物理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80 江西邓勋明中国科技大学 - 南昌十九中美国toledo大学教授1980 山西马晓光北京大学中文太原成成中学国台办某局副局长1980 山东戚学勇北京大学法学 - 山东省外经贸厅某处处长1980 广东吴欣中国科技大学物理汕头一中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1980 陕西许仁北京大学化学西安市第85中学美国尤他州立大学教授1980 陕西于彦智北京大学哲学铁道部建厂局宝鸡铁中北京某公司总经理1979 江西陈通文清华大学自动化南昌十中 ieeefellow,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1979 四川霍永忠北京大学物理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1979 湖北蒋国兵清华大学物理马湾中学美加两国双料博士依移居加拿大,现去世1979 河南宋新宇北京大学数学 - 易中创业董事长openbc中国区总经理1979 山西吴滢中国科技大学 - 太原五中现移居美国工作1979 江西周南平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 - 美国遗赛国际公司创始人1978 四川高贤均北京大学中文 -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当代》主编,现去世1978 陕西韦成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西安高级中学陕西师大附中高级教师1978 江苏萧柏春南京大学数学南京一中美国长岛大学教授1977 重庆董运庭西南大学中文重庆42中(老师)重庆师范大学教授1977 北京郭方北京大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1977 四川胡小钉北京大学新闻 -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1977 四川黄宗瑜清华大学土木建筑成都五中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77 吉林李沛然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东北师范大学附中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1977 北京刘学红北京大学新闻和平街二中中青在线总经理1977 浙江宋安澜清华大学自动化杭州市清河中学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1977 江苏童星南京大学哲学南京一中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77 海南韦坚中国科技大学 - 文昌中学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1977 广东余乃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广东实验中学中学教师,现退休1977 上海袁均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 - 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1977 黑龙江袁启鸿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上海62中学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
历年山西高考状元今何在
![历年山西高考状元今何在](https://img.taocdn.com/s3/m/bf0a3c559b6648d7c0c7460e.png)
历年山西高考状元今何在今年高考的分数已经出炉,各地诞生的状元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延续多年的高考曾产生过一代又一代的状元,他们当时被鲜花和掌声包围,而现在,那段耀眼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淡去。
高考状元现在在哪里?他们是否成了社会精英?还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本报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了我省近些年的高考状元,请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
1,陈胜胜:如今希望在律师界实现人生价值高考心得:思考、总结,这是一名优秀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也有差异,因此没有万能的“学习法宝”,想要有好成绩必须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主动去学,而非等待老师来教。
话语不多,但思维敏捷,高考文科状元的光环在陈胜胜看来已是一个记忆符号,如今他更希望通过努力,在律师这个行业实现人生价值。
6月27日上午,记者联系到陈胜胜时,他正和家人享受难得的周末时光。
年薪超过六位数,在北京一家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当律师,这位昔日的状元如今依然非常优秀。
“因为校友是事务所合伙人之一,毕业后就到了这里。
”陈胜胜说,大学毕业后自己没有选择继续读研,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原因,另一方面是想要从事的律师行业更需要实践经验,所以就“投奔”了这家事务所。
2003年至今,陈胜胜主要从事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尽管工作还算顺利,但这位“北漂族”话语间还是流露出北京的生活节奏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至今还没有买房计划,北京房价涨得太快,可能租房住更划算。
而且通过政府调控,房价应该会回落,还是再等等。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了陈胜胜当年的班主任、政治老师秦光明。
“我们几乎每年都会见一次面,情同父子。
和在学校那时候相比,胜胜现在更健谈,也沉稳多了。
”秦老师说,陈胜胜是山西芮城县人,1995年9月从芮城县南曹初中毕业考入运城康杰中学。
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差,康杰中学为他免除了所有学费。
在秦老师印象中,性格内向的陈胜胜思维特别敏捷,非常善于思考,在校期间曾荣获信息学全国奥林匹克联赛(山西赛区)二等奖及“校三好学生”称号。
中国高考状元父母职业统计表
![中国高考状元父母职业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73e1cf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7.png)
中国高考状元父母职业统计表近年来,中国高考状元的出现备受社会关注,人们纷纷好奇这些优秀学子的家庭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考状元背后的故事,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统计了中国高考状元父母的职业情况。
以下是我们的统计结果。
一、教育界职业(20%)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约20%的高考状元的父母从事教育界职业。
这些职业包括教师、校长、教育专家等。
这不难理解,家长的职业往往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教育界从业者对教育资源的了解更加充分,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为孩子的学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医疗行业职业(15%)约15%的高考状元的父母在医疗行业工作。
医生、医学研究人员等职业要求严谨的思维和扎实的知识储备,这些特点也往往能够传递给孩子。
医疗行业对于培养孩子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医疗行业工作的父母通常对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有更高的要求,也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身体保障。
三、科研领域职业(10%)大约有10%的高考状元的父母从事科研领域的工作。
科研人员通常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些特质对孩子的学习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研工作的父母往往会将对学术的追求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培养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企业管理职业(18%)约有18%的高考状元的父母在企业管理领域工作。
企业管理人员通常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些品质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规划能力也有积极的影响。
企业管理者往往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倡导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和目标规划,为孩子的学业成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五、其他职业(37%)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约37%的高考状元的父母从事其他职业。
这些职业包括律师、艺术家、农民、工人等各行各业。
这些职业的父母虽然没有与教育直接相关的工作,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同样不亚于其他行业的父母。
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孩子提供了宽广的人生视野和多样的成长环境。
中国高考状元父母的职业分布较为广泛,包括教育界、医疗行业、科研领域、企业管理以及其他各行各业。
高考状元现状调查报告
![高考状元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709a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c.png)
高考状元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高考状元一直是公众热议的话题,每年都会产生一些新闻,让人们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未来。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高考状元的现状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以了解当前高考状元的现状。
二、调查方法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查对象为2010年至2020年期间的高考状元,共有110位,其中男性69人,女性41人。
调查内容包括:高考状元毕业后的学习、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对高考和未来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1.学业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高考状元最常选择的专业为理工科,其中以计算机、电子信息和材料科学为主。
同时,有90%以上的状元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2.就业方面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高考状元最关注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和挑战性,而工资并不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
绝大多数高考状元选择了在国内企业工作,其中一部分人也希望出国深造或者到海外企业工作。
3.对高考和未来的看法高考对于状元们来说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他们认为高考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终身的唯一标准。
大部分高考状元认为未来是充满机会和挑战的,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更多的贡献。
四、结论与建议从调查结果看,高考状元的学习和职业规划非常明晰,他们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会。
然而,在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方面,还需继续加强创新,更好地发挥高考状元的潜力。
比如,加大对人才的创新项目资助,开展更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教育模式等。
五、致谢首先,感谢参与本次调查的110位高考状元。
同时,感谢所有支持和关注高考状元的人士,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意见。
最后,感谢中国教育部门对本次调查表现的积极支持。
最牛高考状元748分陈世跃现状
![最牛高考状元748分陈世跃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8699d6f69dc5022abea0077.png)
最牛高考状元748分陈世跃现状最牛高考状元748分陈世跃现在在做什么?据说他是2021年天津高考理科状元,那么大学上四五年现在也该毕业了,既然高考怎么牛,毕业了岂不是会更抢手?他到哪家公司工作啦?@@_高考状元现状_@@最牛高考状元748分陈世跃背景最牛高考状元748分陈世跃是天津2021年高考理科状元,总分只扣2分!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考神。
陈世跃毕业于天津市一中高三(6)班,各科成绩为:语文148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300分。
总分748分,语文148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理综300分,被誉为“再二一点就满分”状元。
高考这么多年,暂时还没有出现过一分丢的高考状元,分数最高也就是上面这两位,仅丢2分,实在是特别牛。
最牛高考状元748分陈世跃现状高考748分陈世跃现状,毕业工作难找,失业中!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都在时时更新变化,请大家以最新信息为准。
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21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進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
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教育,应是像马斯洛说的那样,‘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中国的学生在学校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就是在教室里看着老师发呆,盯着黑板狂抄笔记,然后晚上跳入题海绞尽脑汁苦熬。
中国的学生,是背书做题造就的,是《五年模拟三年高考》造就的…但绝对不是天性造就的。
”陈世跃为何能够考如此高分?据他班主任丁老师介绍,陈世跃在平时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他在学习上的漏洞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每天只要学生一走进教室,只要一打开书本,只要一听讲,只要一做练习,只要一考试,就会遇到各种各样学习上的问题。
学习的过程就是与问题打交道的过程。
如果把这些问题找出来,然后解决掉,学生的成绩是不是可以提高?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发现问题,那将非常糟糕。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92d2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7.png)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引言:中国高考是一项严峻而重要的考试,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学生通过高考获得了状元的称号。
然而,这些高考状元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们的成功是否仅仅是天赋和努力的结果?本文将通过对中国高考状元的调查,探讨这些问题。
第一部分:高考状元的背景与特点1.1 高考状元的家庭背景通过对一系列高考状元的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高考状元来自普通家庭,他们的父母大多数是普通工人、农民或者公务员。
这说明高考状元的成功与家庭背景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才华。
1.2 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调查显示,高考状元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
他们注重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他们善于总结归纳,擅长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此外,高考状元在备考期间也注重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规律。
1.3 高考状元的兴趣爱好与普遍认为的书呆子形象不同,高考状元在学习之余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他们喜欢阅读、写作、音乐、体育等各种活动,这些爱好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高考状元的成功秘诀2.1 自律与坚持高考状元普遍具备极强的自律性和坚持力。
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学习,不受外界干扰。
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也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2.2 良好的心理素质高考状元在备考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被焦虑和压力所困扰。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应对各种考试挑战。
2.3 多元化的学习高考状元不仅关注高考所需的知识,还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
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第三部分:高考状元的展望与启示3.1 对教育的启示高考状元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对教育的启示。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
1977-1998全国历年高考状元现状_文科理科
![1977-1998全国历年高考状元现状_文科理科](https://img.taocdn.com/s3/m/f2a13807ce2f0066f4332287.png)
1977-1998全国历年高考状元现状_文科理科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普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所以按理说1977-199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应该有1300多人。
而本次仅统计到了350多名高考状元,其中能统计到其职业状况的有130多人,约占1977-1998年全部状元总数的十分之一。
大部分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都销声匿迹,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与现今高考状元高曝光率形成鲜明对比。
在我国1977-1998年可以统计到的350多名高考状元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状元约占64%,女状元约占36%。
1977-1998年可以调查到的高考文科和理科状元中,男状元均多于女状元,可以说这个时期我国高考状元呈现出阳盛阴衰的局面。
其中理科状元中,男状元占绝对优势,约占73%,女状元约占27%,女状元不到状元总数的三分之一。
文科状元中,男状元仍占优势,约占53%,女状元约占47%,女状元勉强与男状元平分天下。
1. 江西状元(亮点:理科双料状元)临川一中的刘浩捷、广丰中学汤方淼两位同学均以总分700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江西省理科状元。
丰城中学的金淼以总分675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江西省文科状元。
理科状元刘浩捷具体考分情况为:数学 150分,语文 137分,英语 140分,理综273分,总分700分;理科状元汤方淼具体考分情况为:数学147,语文132,英语144,理综277分(物理100,化学100,生物77),总分700。
清华大学自主加分40分。
文科状元金淼具体考分情况问:语文133分,数学147分,英语139分,文综256分;2. 福建状元(因为女装而扬名全国的高考状元)福建理科状元陈汜玄来自厦门一中,总分692分文科状元是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的温晋,总分692分。
单科成绩分别是语文118,数学148,英语144,文综233。
3. 贵州状元(网评颜值最高的状元即将出现)文科状元:刘昱旻都匀一中 727分。
理科状元:李旭杨(语文132分,数学147分,外语143分,综合278分,总分700分)贵阳一中理科状元查致远:(语文133分,数学137分,外语145分,综合285分,总分700分)贵阳一中4. 浙江状元(新高考状元第一人)2021浙江高考改革第一年的双科状元出在诸暨中学王雷捷同学高考全省第一!语文132,数学147,英语144,物理100,化学100,生物100,总分723。
历年高考状元现状是怎样的_历届高考状元现状盘点
![历年高考状元现状是怎样的_历届高考状元现状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bc3cc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f.png)
历年高考状元现状是怎样的_历届高考状元现状盘点"高考状元" 一般指中国大陆地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高考成绩第一名。
历年风光一时的高考状元,现在又是怎样的状况呢?下面就和店铺一起对历届的高考状元现状进行一次大盘点吧!30年1000余高考状元的悲惨下场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
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教授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不少高考头名,只是会作题的“状元”而已,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计划性较强,但是在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多少反映。
也就是说,高考只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应试能力,而应试能力不能衡量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力。
其次,不少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
这种思维反映到将来的工作上,他们也只是过分看重僵死的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又视学习现成知识为一种享受,而对其它则看得比较淡漠,而这种思维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
第三,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种思维是对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
第四,高考状元们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而他们却又往往以这一次成功引以为一生的骄傲。
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
第五,还有部份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
他们在学习上心无旁骛,梦想摆脱某种困境。
一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
历年高考状元寡有领军人物在云师大附中校园里,矗立着一块“状元碑”。
高考状元60%选择出国留学 海归人数只是少数
![高考状元60%选择出国留学 海归人数只是少数](https://img.taocdn.com/s3/m/8d68fa6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7.png)
高考状元60%选择出国留学海归人数只是少数高考状元60%选择出国留学,海归人数也只是少数。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数据,中国流失的xx人才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理工科的平均保留率为87%。
作为中国未来xx人才的代表,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大多选择继续出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数据显示,保守估计,全国冠军中出国留学的比例高达60%,而学成回国的冠军数量仅占少数。
高考状元是否是xx人才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高分低能的人会被时间淘汰,输给大家。
但就高考状元本身而言,至少要有一些独特的学习技巧,才能挤过相当公平的独木桥,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那么,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人留学后不愿意回国发展呢?其实选择出国留学的不仅仅是高考状元。
在xx,经常流行一等人才出国,二等人才保研,三等人才就业,精英人才出国深造几乎成为标准。
应该说,人才选择出国留学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xx,学习其他xx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技术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
问题是,为什么精英人才在完成学业后不愿意回国?可以用马云的话来解释。
在谈到员工辞职的原因时,马云曾经说过,员工辞职的原因数不胜数,只有两点X是真的:1。
钱不到位;2、心,委屈。
同样的道理,如果把xx比作一个企业,人才留不住的原因就是待遇差,环境差。
据此前媒体报道,在厦门,海归青年平均月薪在3800元左右,X低至每月1500元,X高达每月6500元。
这种工资应该很多没出国留学的人都有。
海归在就业上的优势逐渐下降,有的甚至走向海外。
这只是简单的工资。
当人才回到中国时,他们肯定想展示他们的野心。
然而,国内的科研环境和制度约束总是令人沮丧。
说白了,中国还是一个人道的社会,讲究关系、裙带关系、后门、潜规则等。
也就是按规矩打牌,这大概是精英人才回国后不适应的地方。
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些可能不明显,但在小城市,县官不如现管理层,再牛逼的人才,也不如有个好爸爸。
不公平不公正的竞争环境阻碍了人才的回流。
不能说回国的都是人才,但至少要让优秀的人才愿意回国发展,让他们看到国内发展的光明前景。
高考状元后续调查报告
![高考状元后续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6514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2.png)
高考状元后续调查报告高考状元后续调查报告摘要:高考状元是每个考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根据本次调查报告显示,高考状元在接下来的发展道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
本调查报告旨在探究高考状元考取后的状况,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调查背景为了解高考状元考取后的现状,我们对过去五年全国高考状元进行了深入调查。
共计收集到100位状元的个人资料、职业发展情况以及对高考状元身份的认同感等相关数据。
二、调查结果1. 职业选择:高考状元的职业选择相对多样化,其中大部分选择了更加难度较高的学科,如理工科、医学等,只有少部分选择了文科类的职业。
2. 学术发展:几乎所有高考状元继续深造,进入中国一流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他们对学术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和追求,并希望在自己所选择的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3. 社会适应:有相当一部分高考状元表示在大学生活中遇到了困惑和挑战,他们往往需要通过努力来适应新的环境和规则。
然而,大部分高考状元在大学期间逐渐融入其中,取得了平衡和成长。
4. 压力与负担:尽管高考状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他们普遍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这主要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对自身的高期望。
一些高考状元表示他们渴望解脱压力,过上比较自由的生活。
5. 对高考状元身份的认同:大部分高考状元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相信取得高分是付出的结果,并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成就来影响和改变社会。
三、建议1. 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指导: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指导,让高考状元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要求,并帮助他们做出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选择。
2. 支持学术发展:学校和社会应该鼓励高考状元在学术领域继续深造,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同时,他们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获得更多的学术成就和突破。
3. 关注心理健康:对于高考状元来说,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同时,社会也需要积极营造一个宽松、支持和理解的环境。
最新2021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最新2021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9aab240242a8956aece490.png)
近日,全国各省高考成绩相继发布。
就在千千万万考生和家长为填报志愿头疼的时候,一部分学生甚至不出门,就有北大、清华这等名校抢着要,他们就是各地的高考状元。
几乎每年,北大、清华都会上演“抢状元”大战,今年也不例外。
比如,今年高考成绩一发布,河北文理科状元就连夜被接到北京,一个被清华抢走,一个被北大抢走。
在山东高考成绩发布当晚,山东文理前几名高分生也都遭遇了北大、清华招生人员轮番劝说。
这些被推向“神坛”的高考状元最终去哪了呢?日前,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21年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自1977年恢复高考39年来,北大最受全国高考状元青睐,清华屈居第二,两校共录取了1503名高考状元。
而在专业选择上,经济学专业最受全国省级高考状元青睐,其次是工商管理专业。
就山东而言,数据显示,潍坊和烟台成为当之无愧的状元培养基地。
2000年至2021年,潍坊和烟台各有8个状元诞生,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山东状元城市分布相对均衡,未出现明显扎堆,反映出基础教育发展比较均衡。
2021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排行?贸大排名第七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调查的1977-2021年中国大陆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北京大学最受青睐,选择就读的状元有835人,连续10年蝉联全国冠军;清华大学位列第2,选择就读的状元有668人;复旦大学55人,居第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位列第7,选择就读的状元有25人。
现今中国两岸三地最优秀的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代表了高分考生群体挑大学选专业的风向标,必然成为中国两岸三地和海外名校竞相争夺的最优质生源。
“能否赢得高考状元青睐”是检验一所大学是否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顶尖大学、一个学科专业是否为世界一流学科专业和中国顶尖学科专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检验一所大学办学实力、社会声望、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
高考状元调查:刘姓最多 加分复读超3成.
![高考状元调查:刘姓最多 加分复读超3成.](https://img.taocdn.com/s3/m/885fb112f242336c1eb95edc.png)
高考状元调查:刘姓最多加分复读超3成2014-07-02云师大附中、衡水中学最盛产“加分状元”,京粤等6省市男状元“全军覆没”,状元争夺战北大清华成最大赢家2014年7月2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4年中国高考新科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新科状元状况展开最新调查研究,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9次独家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29个省市共产生78名高考新科状元,山东高考状元被成功“封杀”,33名考生并列理科“高考头名”,文科状元“谣言四起”。
高考状元“阴盛阳衰”局面未改观,女状元占比高达55.13%,北京广东等6省市男状元“全军覆没”。
高考状元姓氏排行与“新百家姓”基本相符,刘姓高考新科状元人数最多。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产出4名新科状元,雄居全国各地区顶尖中学首位;2014年全国高考加分复读状元超3成,天津福建“加分状元”全国第一,2复读状元“圆梦北大”;最近6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最盛产“加分状元”,两校5成以上状元为“加分制造”。
专家指出,高考加分瘦身政策效果不明显,“人造状元”现象值得反思和警惕。
2014年高考状元争夺战,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成最大赢家,新科文理状元扎堆就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清华经济管理学院;自主招生等举措成名校“掐尖利器”,近3成新科状元已被北大清华等名校提前“预订”,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幸运揽入1名状元。
2014年全国高考新科状元偏爱热门赚钱专业,新科状元最心仪金融工商管理专业;理科专业首选北大,工科专业钟情清华,医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无新科状元问津。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雷声大雨点小未获省级状元“垂青”,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等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10强高校依旧无状元问津。
2013年辽宁文科状元退学香港大学复读卫冕状元引发社会热议影响颇大,状元争夺战港校遭遇滑铁卢沦为“配角”,关爱不够状元退学港校需反思。
近10年黑龙江“高考状元”现状调查
![近10年黑龙江“高考状元”现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e29fe806227916888486d763.png)
近10年黑龙江“高考状元”现状调查又是一年高考录取季,一张张带着期盼送来的录取通知书,让十二年寒窗苦读迎来了甜蜜。
2005年、2006年……2012年,当年的高考“状元”们以绝对优势的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
时隔多年,他们现在在哪里?过的怎样了?按毕业顺序倒推排名2012年理科第一名蒋胜千705分哈师大附中就读清华大学电机系,考入本专业研究生。
蒋胜千说,一流的大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平台真的不一样,在高中阶段努力拼搏能进入到一流平台,可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信息,也有更多机会与一流大师对话学习。
2012年文科第一名李佳楠667分牡丹江一中就读北大光华管院,今年被保研到北大法学院。
记者拨通电话时,李佳楠正在北大毕业典礼上,她说之前做了个勇敢的决定,跨专业考研究生,用了一周复习,她顺利获得了北大法律系的保研资格。
2011年文科第一名陈子丰681分哈三中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现被保送直博。
2011年理科第一名马强710分大庆实验中学马强从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同时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等7所国际一流名校的OFFER,目前在美国普渡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攻读硕士。
2010年理科第一名于越702分哈三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硕博连读6年。
2010年理科(并列第一名)马战702分哈三中就读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上海工作。
2010年文科第一名魏淑贤667分牡丹江一中在北大光华管院的四年,每一天的学习都要比高三累。
“大家都是比着学习,学校要求是晚上11点半必须熄灯,于是学校外的24小时快餐店却在熄灯后成了最火的地方,不少同学都是在那里学得更晚。
”毕业后,魏淑贤既没有考研,也没有出国深造,甚至都没有留在北上广,而是在大连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找了份工作,和众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在临近单位的地方租了房,每天上班下班,听听音乐、逛逛街、吃着东北菜。
魏淑贤说,现在正在备考GPA(注册会计师)考试,目前的状态就是她想要的幸福。
14岁高考状元何碧玉的现状
![14岁高考状元何碧玉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48553750029bd64793e2c2b.png)
14岁高考状元何碧玉的现状何碧玉的现状还是极不错的,2021年从清华生物系毕业之后,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2021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之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早期独立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2021年加入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助理教授。
何碧玉达到了生物学的学位从大学中国。
她获得了她的博士在神经科学从大学-圣易斯,师从和自发脑活动的时空组织的功能意义,以及fMRI信号的神经基础。
她于2021八月加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作为一个早期的调查员。
她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阐明神经生物学机制和无标度的大脑活动的功能特性,以及推进的轨迹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框架的认知和神经科学。
此外,来自这些框架的方法被应用到更好地理解大脑活动的基本意识与无意识处理。
其实高考状元,毕竟他们起点更高,所以他们以后的前景发展也会比更多人要好一些。
在高考能成为状元的人,一般学习能力都极强,到了社会也会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虽然不一定就能混成最顶尖人才,但多数都是混的相对不错。
1.快速记忆,多次反复。
需要记忆的知识,何碧玉与其他同学的方法完全相反,她不是把该记住的知识一次性记牢,而往往是把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知识内容用较短的时间全部记忆,记不准确的知识点等老师讲课时再重点突破。
多次反复,使知识的记忆非常准确。
如外语单词记忆,她利用记忆迅速的有优势,几乎全部是超前记忆,记不准的单词利用老师的课堂讲述来重点理解记忆。
2.大量练习,突破难点。
大量迅速做练习题是何碧玉学法中最显著的特征,也是老师们交口赞叹的主要话题。
到高考前总复习那段时间,何碧玉很少在课堂上听课,老师们发下的全学年的各学科的多种测试题,她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已经全部做完,老师们不得不重新给她重新选择练习题。
大量的练习题做完后,她把那些做错的题记下来做重点突破。
老师们说,高考前的一星期中,何碧玉无论做何种试卷,除语文试卷有作文不易确定分数外,其他的科目总在140分以上,老师们说高考前的半年何碧玉就是为了每学科多拿几分在努力。
2021全国高考状元
![2021全国高考状元](https://img.taocdn.com/s3/m/6f819907ad51f01dc381f1c3.png)
2021全国高考状元篇一:2021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一份《2021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1952-2021年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30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展开追踪调查。
报告显示,中国两岸三地高考状元最青睐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顶尖大学,其中,1977-2021年中国大陆状元最青睐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实现十连冠,成为中国大陆最受高考状元青睐的大学。
一、报考学校高度集中2000-2021年,全国高考状元就读大学高度集中,状元选择就读的大学仅有10多所,高校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国际影响和区域优势是影响状元报考的最关键因素。
2000-2021年高考状元录取情况10年斗法,北大清华完胜香港高校,港校“优越感”尽失报告指出,2021年香港高校进入大陆招生,凭借高额奖学金噱头和国际化办学特色,打响了以全国高考状元为代表的优质生源掐尖争夺战,使得高考状元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发起猛烈攻势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
10年来香港高校录取大陆高考状元人数北大清华国际影响、社会影响和办学地位远超港校,最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港校对大陆省级高考状元吸引力下降的原因很多,随着大陆经济、社会、科技和教育、文化、金融、管理水平的飞速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021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排行榜二、扎堆热门专业恢复高考39年来,中国大陆高考状元选择就读专业基本上是各个时期社会公认的最具竞争力、最赚钱和最热门的本科专业。
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国高考状元纷纷抛弃理学和工学专业,扎堆就读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专业领域分布不均衡;在专业选择上状元们大都一味迎合社会潮流追捧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忽视个人兴趣爱好,直奔高额奖学金、扎堆经管专业、难出拔尖人才。
2021中国大陆高考状元最青睐专业排行榜三、阴盛阳衰?在中国大陆各地区省级状元中,北京市女性最强势,考场称雄所占比例达69.44%,蝉联全国第一;辽宁省列第2,为68.57%;福建省居第3,为66.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显示,1977年至2006年30年间的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和同时参加高考的其他同学相比是“泯然众人矣”。
有人甚至认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高考状元只是考试最牛的人。
另一方面,在中学、大学、商家、媒体共同炒作下,“状元崇拜”还在升温——余乃明,1977年广东高考状元,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广东实验中学教师,现已退休。
敖刚,1981年四川高考状元,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现为《重庆晚报》编辑。
郭宝发,1985年陕西高考状元,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曾任秦俑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现去世。
徐少伟,1993年江苏高考状元,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洪玮,1998年江西高考状元,北京大学外语专业毕业,现为中国建设银行翻译。
张锐,1998年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专业毕业,魔时网CEO。
……30年高考状元中未发现一个顶尖人才5月14日,一份调查报告给高考状元崇拜者们狠狠泼了一瓢冷水——1977年至2006年30年间的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和同时参加高考的其他同学相比,可以用“泯然众人矣”五个字来形容。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高考状元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学者、中层以上的企业管理者,但没有发现像‘长江学者(教育部与李嘉诚先生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由国际著名学者组成)’这样公认的杰出人才。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蔡言厚教授6月13日接受《华商报》采访时说。
蔡言厚和他的课题组先找出各大学的“杰出校友”(就是这个学校培养出的公认的顶尖人才,如两院院士、杰出社会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等),再回顾他们的高考成绩,结果发现“杰出校友”和当年“高考状元”的交集里人数非常少,反倒是那些在大学班级里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成才率最高。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高考状元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学者、中层以上的企业管理者,但缺乏顶尖人才。
”蔡言厚说。
韦成枢是1978年陕西文科高考状元,现为陕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谈到如何看待“高考状元”时,他说:“那时我把考第一名没当回事,认为考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
那时没有‘高考状元’这个说法,媒体也不太关注这个。
至于后来的发展成就,这是社会评价问题,标准不同结论也就不同。
我最高兴的是这么多年来学生和家长对我的认可和尊敬。
”“要理性看待‘高考状元’。
他们的智商是比较高的,他们是勤奋的,他们对于考试是很适应的。
”蔡言厚认为,限制高考状元成才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发展”。
他说:“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整个应试教育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应试,就是为了考试。
很多学生把精力全部放到中学、大学里的应试教育方面去了。
其实一个人要学的东西是多方面的,除了知识外,还有人类交往等等,这些不可能在书本中学到。
不能忽视应试教育形成的高分低能现象。
”“状元崇拜”的背后是利益在作祟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段日子,产生高考状元的学校一定会贴标语、挂条幅。
而在媒体上,不仅会刊发专访状元的大幅照片,甚至连状元的父母、老师也会闪亮登场。
当然,像“高考状元交流”、“高考状元培训咨询”、“高考状元一对一家教”这样的商业机构,一定会见缝插针,赚得盆满钵满。
种种迹象表明,“高考状元”热还在不断升温。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百度网页上输入“高考状元”4个字搜索,找到的信息多达157万条,远远超过“两院院士”。
“高考状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炒作出来的。
”蔡言厚说:“我国是一个有科举文化传统的国家。
有科举才有状元,现在的所谓‘高考状元’经过炒作,把一个范围小的、层次不高的人才阶层抬高到我国古时候非常崇拜的状元地位来。
”郭×是理转文复读生,2008年陕西文科高考状元,以693分的高分被北大经济学专业录取。
高考成绩公布后,郭×的班主任孙老师介绍,郭ד各科成绩都很优秀,也就是说是个全才”。
在郭×的母校西工大附中的网站上,至今还可以看到“先后培养出4名陕西省高考状元”的宣传语。
“对高考状元最感兴趣的是中学和大学,因为一个中学培养一名状元,整个地位可能马上就改变了。
”蔡言厚说:“状元文化的本质是急功近利。
学校只要培养了一个状元,好像就表示整个水平提高了,就可以大吹大擂了。
当社会形成一种‘状元情结’时,高考状元对中学争夺优秀生源、赢得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认可、提升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也是学校领导班子教育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中学校长们深知公众的“状元情结”,他们更大的本领在于通过经营“高考状元”这种无形资产,给学校带来更多的见不得阳光的“赞助费”和更好的生源,从而让自己所在的学校在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条件。
中学如此,大学也不例外,即便是如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也把招到高考状元的人数看做自己的颜面。
2008年,清华大学新生的最高奖学金由2万元提高到4万元,北京大学则提高到5万元,主要用于奖励来自各省份的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历来都是高校重点争夺的对象,‘状元之争’关系到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高考状元心之所向’关乎到高校在建设高水平大学中的竞争位置和发展潜力。
能否招收到‘高考状元’、其数量多少,就成了衡量大学是否是世界名牌或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能否赢得高考状元的青睐、招收状元考生的数量多少反映了高校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状元归属’已成为衡量名牌高校综合声誉的‘风向标’。
”蔡言厚说。
因为有状元崇拜的传统,一些重点中学以培养了高考状元招摇,老师以培养了状元获得声誉,考生和家庭为状元自豪,媒体为吸引眼球,商人为扩大销量,酒店则及时打出庸俗的“谢师宴”招徕顾客。
有中学、大学、学生、家长、商人、媒体参与的状元经济,正在把非理性的“状元崇拜”一步步推向高潮。
追逐名校、热门专业功利思想影响状元发展蔡言厚分析,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之所以未达到人们的预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选大学时只看重牌子,挑专业时赶热门,考虑的多是一时的面子,而缺乏志向与主见,很少考虑职业发展和个人的兴趣与特长。
此次调查以1999年我国高校本科大扩招为界,按高校大扩招前20年和后10年分为两个时间段,对各地区高考状元展开调查分析,调查到的高考状元共有1120余人。
调查发现,高校扩招前20年高考状元选择大学和专业的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相对而言比较理性,高考状元较多考虑的是专业的预期贡献而非个人的预期收益。
以陕西为例,1978年陕西文科高考状元韦成枢,他报考的学校是陕西师范大学,专业选择的是历史学。
而在1999年之后,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西部地区高校,没有招来一名高考状元。
这一时期,北大和清华录取的高考状元比例高达93%以上,可以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高校状元之争进入了“北(大)清(华)时代”。
同期,最受高考状元追捧的专业则是“经济管理”。
2008年,全国有近七成高考状元选择了“经济管理”专业。
众所周知,北大以文理见长,清华最突出的学科是工科。
按照《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信息,2008年以前国内管理学实力最强的高校是西安交大,经济学实力最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不难看出,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状元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方面的功利性呈上升态势。
“刚刚恢复高考那会儿,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那时像政治理论、哲学是热门,现在的热门是经济管理、电子信息,因为大家都想发展得快一点嘛。
”韦成枢说。
1978年,韦成枢也报考了北京大学,但因为他当时是教师身份,优先被师范院校录取了。
选择历史学专业,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
大学本科毕业时,韦成枢的论文已经在中国社科院的《近代史研究》发表。
韦成枢一直在中学工作,他的学生中就有两名高考状元。
对于高分学生的成长,他有自己的看法:“有人把过去变成包袱,影响学习、影响发展。
考试第一是一时的,诱人的成绩属于过去,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从零开始。
”不想考北大清华的时候就说明教改取得突破与当今状元崇拜相反的是,实行高考之前,“英雄不问出身”的用人案例比比皆是。
蔡言厚举例说,何其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被北京大学考察后录取,终成一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吴晗,在考试中数学是零分,仍被清华大学录取。
又如,梁漱溟没考上大学,但不妨碍他当上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拍板者是校长蔡元培;沈从文更是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却执掌中国国立大学的教席,拍板者是校长胡适;“一无学位,二无论著”的陈寅恪名列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导师”,成为“教授中的教授”,与清华大学的识才有关。
蔡言厚研究的人才选拔成长案例也包括20世纪后半叶在内。
他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聘请过一位自学英语成才的、卖早点的师傅为教师;复旦大学聘请一个吹玻璃的工人蔡祖泉为物理教师,以后成长为教授;长沙铁道学院聘请一个自学成才的工人李蔚萱为数学教师,以后也成长为教授,并出国留学。
现任复旦图书馆馆长、中国史学会理事葛剑雄教授,报考博士时只是高中学历。
最新的一起“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案例发生在今年4月——复旦大学拟录取一名只有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读博士。
“如果把考试制度固化,推及到人才选拔的每一个层次,一些偏才、怪才就会失去机会。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解释说。
今年38岁的蔡伟高中时严重偏科,除了语文,其他科目成绩一塌糊涂,最终没能考上大学,而是进了一家胶管厂当工人。
因为胶管厂效益不好,蔡伟下岗了,在一家商场门口摆了个小摊,后以蹬三轮养家糊口。
另一方面,蔡伟自学了大量传世典籍,对古书的文字、句法及古人用语习惯都烂熟于心,古文字学专家裘锡圭称:“现在搞古文字学的,很多名义上是教授,实际上没有他这个水平。
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他这个水平。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选拔人才的多元化时代也应该到来。
我们的中学、大学、媒体更应该关注对某个领域特别感兴趣的并作出令人信服成绩的怪才、偏才。
”蔡言厚引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及其助手在“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的研究课题中的研究结果,说明兴趣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布鲁姆及其助手在“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的研究课题中的主要结论是:除了1%—2%的超常儿童(即所谓天才儿童)和2%—3%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以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有适合学生个别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杰出人才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
这就是说95%以上的正常人具有相同的学习能力,只是表现在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上的不同而已。
“什么时候有一半优秀高中生不想考北大和清华了,就说明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
”蔡言厚说。
开始跑在前面的并不代表第一个冲过终点“状元”本是科举制度下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是封建社会的文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