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古文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5首诗词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5首诗词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粽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起源于古代中华民族的龙舟竞渡和纪念屈原的风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包粽子、涂雄黄、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等,以祈福祷福、驱邪避疫。
端午节历来是文人雅士们热爱的主题,他们以诗词歌赋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一节日的热爱和祝福。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5首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
第一首诗词是《九日悬象》中的《端午》,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戴叔伦。
戴叔伦这首诗写端午节的氛围和祝福。
诗中,他用笔描绘出了端午节这一节日的热闹景象、民俗风情和喜庆气氛:“衣敛香闺俏。
状若冰雪縠。
粽声惹客无。
龙舟绕岸去。
自古神仙难遇合,犹厚黄巾多祸蠹。
愿策千竿饰矢虚,君王安在岁寒绿。
”诗中作者不仅歌颂了端午节的民俗文化,还寄托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君王能够兴隆富强,百姓安康。
第二首诗词是《临江仙·端午》中的《沁园春·琐篇》(南宋欧阳修),也是我国诗歌中唯一一首描写江南端午的诗词。
欧阳修咏端午的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的韵味,句句都能让人感受到别样的美好:“繁霜落地生秧花,鸳鸯舞水遶艨艟。
端午柳丝长不尽,故人离处喜重逢。
”作者咏叹了端午节江南水乡的风光,形容了如水乡柳丝一般的情思。
并通过“故人离处喜重逢”来表达对朋友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首诗词是《端午日·重九》(唐代张祜)张祜在这首《端午日·重九》中,写了自己在端午节中远离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慨。
“远客思乡念,孤巢重此日。
望云影出岭,宿雨声从竹。
莫怪辞讌少,相逢半日已。
愿共欢娱时,岛国暂分离。
”诗中,作者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寄托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道尽了乡愁之境。
第四首诗词是明朝大文学家杨慎的《又题端午》。
杨慎用简洁的词语,饱含深情的赞美了端午节:“昔人已买员外粽,乡思寻常一万重。
自煮菜花逢晉末,偷来牺牲婴孩童。
”这首诗歌描述了端午节中包粽子的情形,表达了民间对节日的珍视和传统习俗的遵守。
端午节日古诗词的100首

端午节日古诗词的100首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也很多,有的描绘端午的节庆场景,有的写抗击汉族殖民者楚国爱国人士屈原的故事。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关于“端午节日古诗词的100首”。
一、关于端午节的诗词1.《端午篇》-陆游端午篇东邻一桥歇,草庵西坐钓鱼翁。
为问田家遗老曰:“此中经历几多龙?”2.《过端午》-陆游凉生柳马催金钿,沙滑龙舟冻不便。
浊饮杯中冰片在,素娥簇髻水精莲。
3.《端午》-蒋捷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龙船》-黄庭坚螳螂门外旧帆樯,龙船上路急风狂。
五湖四海皆兵地,天街路广祇看将。
二、描绘屈原的诗词5.《离骚》-屈原日居月诸,岁余岁与时偕。
百川东到,浩浩冥冥颍水横流。
穷发十丧九,谁知道荒原?6.《天问》-屈原琼辅导人,胜任事奉,膺禄于天,庆时平灭,锡命驾御,咸使肃仪,越裳敷衍,是以俨英。
7.《楚辞-天问》-屈原官曰予画龙标,言非唯子所之。
无乃殇公字也,王母我相譬。
殇公不死,等诛卫吴。
楚辞既成,唐声载兹。
8.《卜居》-屈原喷彩爚党,燎夜释带。
庭鸾同奏,金铎相合。
翩翩郞臂,舞步依曲。
玉颜芝贵,宝髻带翠。
三、诉说农民劳动的诗词9.《洛神赋》-曹植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尘妒嫉妾,妾又何求多。
10.《临江仙》-李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1.《九歌》-屈原南山隅,北潭水盘蛇香,流蝶衣当时楚王好,问郎何在依12.《蝉》-白居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润物细无声,月照人如霜。
四、祈求平安吉利的诗词13.《梅花》-陈与义闲栽互看嫩蕊芳,山兔一年二胎,玉容浅褪初成霜。
14.《八阵图》-辛弃疾天上去,刀山石径万重霜。
青光闪,忽见霄头腾雾幢。
15.《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端午节古文

端午节古文一、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起源超有趣的。
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怕江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往江里扔粽子。
这慢慢就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还有赛龙舟,也是为了驱赶江里的鱼虾,同时也是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呢。
其实呀,端午节还有其他的说法,有的地方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他可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不过屈原的故事流传更广一些。
二、与端午节有关的古文(一)端午日赐衣 - 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 注释宫衣:皇宫中特制的衣服。
被恩荣:受到皇帝的恩赐和荣耀。
细葛:精细的葛布。
葛是一种植物,其纤维可织布。
香罗:有香味的丝织品。
叠雪:像雪一样叠着,形容丝织品的轻薄。
自天题处湿:从皇帝题字的地方还是湿的,表明刚赐下不久。
当暑著来清:在暑天穿起来很清凉。
意内称长短:心里估量着衣服的长短是否合身。
终身荷圣情:一生都承受着皇帝的恩情。
2. 赏析这首诗从皇帝赐衣这件小事入手。
开头就点明宫衣有名,自己在端午得到恩赐很荣耀。
然后描写衣服的材质,细葛柔软,香罗轻薄,给人一种很精致的感觉。
“自天题处湿”这句特别妙,把刚得到赐衣的那种新鲜劲儿表现出来了。
最后表达自己对皇帝恩情的感激,虽然看起来是在写一件衣服,但能感受到诗人对皇恩的重视。
(二)竞渡歌 - 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1. 注释竞渡:赛龙舟。
使君:这里指郡守等地方长官。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5首诗句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5首诗句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或端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端午节源自中国古代。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民间的风俗,是庆祝夏至的习俗之一。
其中,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宝库华丽的瑰宝,饱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情感。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几首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吧!一、《离骚》“练彼竹箭,云在白墙,虚幌幢旗。
箭之所至,淳熙血脉,罗幕之下,悲鸣之声,谔谔如披麻。
蒯其袂,褰其裳,露坠其珥,遗其瑰玚。
干戈既槩,抱瑰委蛇。
”这段诗描述了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离奇遭遇,他为国忧民悲,感到极度的孤独和无助。
这是一首饱含着民族精神的诗歌,它表达了屈原所作出的牺牲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切爱戴之情。
这首诗反映了端午节的起源和重要意义。
二、《木兰花慢》“上马威云屯,下马飞燕转。
与儿郎便觅青山看取。
繁琐诃子玉,魂断燕儿欲。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古难全。
”这首词主要描写了一个女子改扮男装,替父从军,最终千里归还的故事。
此词词情汇集“有情人终成眷属,无情独上西楼”的悲欢离合,与端午节的又一重要意义是相联的——为抵御外来侵略,父母们让自己的儿子舟车劳顿,披红挂绿征战,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宣示。
三、《赤壁楼记》“三十年来襟怀捧,六尺承明凝碧壳。
酒阑人散喜欲狂,又作岸边别院,夜静春山深锁二江流。
”这段文字表现了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巧妙地利用东风,烧掉曹操的大军,从而保住国土和人民的安全。
这些英雄人物精神坚韧、互相合作,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团结和勇敢,也反映了端午节的精神内涵。
四、《九州缥缈录》“蛟龙出江,鼓翼欲飞,欲飞先自逐其群雀;巨浪滔天,遨翔仰天,谁知乘之者乎?翱翔者乘风兮,遨游于东海之滨,巨鳌啸哇兮,见龙欣喜,载之以上天兮,飞升于三峡之巅。
”这是一篇通过写龙、鳌、蛇、鲸、鹤等神话动物的形象,阐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向往和谐的美好愿望。
端午节时,人们有时也用龙舟竞渡和打龙舟等方式来纪念屈原、颂扬爱国精神的,可谓是端午节对于中华民族的无穷美好情怀的直观表现。
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挂菖蒲艾草等习俗。
许多古代诗人也在端午节时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词,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对祖国的忠爱、对生活的感悟等情感。
以下是一些描述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供您欣赏:
•《端午》(唐·李隆基)
o端午佳节风光好,江河清碧草萋萋。
o粽香飘溢四邻里,艾草菖蒲挂户庭。
o龙舟竞渡惊涛起,群众欢呼声震天。
o屈原遗恨何时了,楚水东流去不还。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o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o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o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o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端午》(元·舒頔)
o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o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o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o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端午》(明·杨慎)
o端阳重五日,风光艳阳天。
o艾虎避邪气,龙舟竞渡前。
o楚歌悲汨罗,屈子泪沾巾。
o今古同一心,忠贞永不贬。
•《端午》(清·袁枚)
o端阳佳节到来时,粽香艾酒满城池。
o龙舟争渡浪花飞,观者如堵路如泥。
o屈子沉江已千载,楚乡遗俗至今持。
o愿为昭君卖酒妃,与他一醉解千愁。
以上就是我为您提供的一些描述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我们常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祭祖、纪念屈原等活动为主。
除了这些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古诗词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古诗词为我们传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 《九歌·湘夫人》——屈原“离而不失,忘而不失,漂流吾心,忘归故处。
”2. 《离骚》——屈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 《赏荷》——柳永“菱荷清霜晓,水国红药春。
”5. 《赋得古莲》——晏殊“色暗清阴晚,香鲜重翠寒。
”6. 《赋得古塔》——李清照“此地别燕临风千嶂,壮士骅骝一群,海陵王气吞胡虏,十万神州尽舜尧。
”7. 《七绝·洞仙歌》——鲍照“芳心旧日在,精魄今何在。
”8. 《竹枝词·咏梅》——梅尧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 《一剪梅·舞梅香》——纳兰性德“风霜荡秋水,烽火动春山。
”10. 《三月七日》——王之涣“绿肥红瘦,旧时衰草,岁岁成空。
”11. 《采桑子·重阳》——吴文英“落叶陌上东风起,蒹葭岸边篱笆隔。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恭闻祝英台上,笑语盈盈似水。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雪花一片片,吹入梦里人。
”以上15首古诗词,各自表达了古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那时的环境和背景,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更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读一首古诗词,品一杯雄黄酒,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您会有别样的感悟和体验!。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并列。
为了纪念屈原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日成为了全民欢庆的节日。
这天,人们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传统习俗。
而古人们也对这个节日进行了精心的描绘,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20首经典的古诗。
1、《乘凉》作者:曹操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问君今夜何,不知琴上音。
2、《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端午》作者:李清照端午未到灶前烟,人间无事乐长安。
今宵嫁与山僧去,君恩一点在灯端。
4、《小宴》作者:辛弃疾何必去那杨花烘,庭院深深深几许。
大抵花开花落处,也应须有人照看。
5、《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深秋霜后觅知音。
6、《忆江南》作者: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7、《闻王昭君歌》作者:杜甫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原地广难为家,明月几时有?8、《于长安乐府中夜忆阳关》作者:李商隐离离四顾茫然,忽若远山一峰荡。
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秋娘妃妾笑幽默。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夜书对灯卧,梦得吕洞宾。
山果黄粱熟,野餐芳草多。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何?12、《楼船夜话》作者:唐玄宗世界尽头南溟碧,山河壮丽胜天地。
端午节10首古诗大全

端午节10首古诗大全
以下是10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唐·李隆基《端午》
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唐·殷尧藩《端午日》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6.端午襄阳水赛欢,清歌空响仰天坛。
--唐·崔照《丙辰年鄌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7.端午思归良有以,论心不论迹。
--近代·秋瑾《端午有感》
8.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现代·余光中《端午祭》
9.竞渡齐声一锣休,骚灵犹吊楚魂愁。
--清·黄公绍《端午即事》
1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清·贝琼《已酉端阳日访泊横泾项家宅子》。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端午节即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习俗,以纪念屈原、纪念龙舟竞渡等。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艾草和菖蒲,食用粽子和赛龙舟等,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端午节的描写,现在就给大家介绍10首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
1、《端午节谒献武陵山陵之碑》(唐代杜甫)“融融端午露,参差彩舟移。
飒飒清风来,嫋嫋荷花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诗歌中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清风拂面,荷花盛开,人们坐在船上,竞渡于清澈的湖水中,气氛热烈,欢声笑语。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六月乱山深,处处蝉声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季节的景象,烈日炎炎,蝉声不断,江水绿如蓝,一幅春夏的画卷展开在我们眼前。
3、《端午》(宋代杨万里)“端午千家艾叶香,澄江钓艇皆来狂。
欲识神机风浪便,试看龙骧凤阁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欢乐景象,千家艾叶香,人们载歌载舞,或钓鱼或竞渡,热闹非凡。
更有龙骧凤阁,神秘古老的味道。
4、《曲江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绿野新荷千家雨,红枫远叶一枝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的战争和爱情,在红枫远叶的背景下,战士们为了荣誉和国家献身,而美人们则在帐下唱歌跳舞。
5、《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夜间的景象,思乡之情浓烈,彷徨不定,揭露了生命力的无穷。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虽枯萎却化作春泥,为花儿护航,同样代表着农耕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的韧性。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白居易)“天桥霜后月,南岸橘生云。
枫叶杂于飞,何处觅秋香。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后的秋季景象,南岸的橘林郁郁葱葱,天桥上霜后的月色皎洁,彩叶纷飞,一幅秋色如荡漾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一种离愁的情感。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1.唐·李白《端午》诗句:“秋空明月悬,粽香随风传。
”2.宋·欧阳修《端午》诗句:“秋意渐浓思屈原,龙舟竞渡水云间。
”3.明·李东阳《端午》诗句:“秋风吹过江面凉,端午时节粽飘香。
”4.清·袁枚《端午》诗句:“秋月清辉照江心,龙舟竞渡夜未央。
”5.唐·王勃《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故人。
”6.宋·秦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叶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7.元·杨维桢《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水波粼。
”8.唐·岑参《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9.宋·周邦彦《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0.明·文征明《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1.清·曹雪芹《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2.唐·高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13.宋·范仲淹《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14.元·萨都剌《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15.唐·韦应物《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16.宋·王安石《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7.明·唐寅《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8.清·郑燮《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9.唐·孟郊《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20.宋·苏轼《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21.元·赵孟頫《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22.唐·贾岛《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
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端午节的古诗词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诗词或表达着人们对端午节日的祝福和庆贺,或记录了端午节历史的传说和故事,或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品味一下端午节完整的古诗词。
1.《赤壁怀古》--杜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这首《赤壁怀古》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其中的“三国周郎赤壁”就是指的端午节的传说背景。
据传,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驻扎在赤壁,他联合刘备和诸葛亮,大败曹操,从而确立了吴蜀联盟的基础。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因此在这首诗中,杜牧运用众多文学手法,以深沉的怀古之情,表达了对这段历史和人物的敬仰和缅怀。
2.《端午》--白居易东风一阵香,草木都离披。
五月良辰節,人人爱着梨。
桑蠶未產絲,七日令人期。
安知重陽负,金谷团圆时。
——这首《端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节日作品,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和氛围,以及人们过节的喜庆心情。
白居易用极为简练的笔调,把端午节的各种元素和传说融入到诗歌中,让人看到了一个生动的节日画面。
同时,诗中几句简单的寓意也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3.《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篇,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这首诗却给我们带来了特别深刻的端午节联想。
柳宗元的诗情丰满,写尽了一幅冬日钓鱼人的孤独壮观,那静谧的江雪场景与端午节的追风赛龙、划船比赛等活动相呼应,使得这首诗被广泛地应用在端午节的文艺演出和活动中。
4.《端午节》--陶渊明洛阳城东北,河水东流未绝阴。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这个节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楚国大臣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避恶鬼神伤害,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以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祭祀屈原,以此纪念他的牺牲。
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久远的历史文脉,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端午节的10首古诗词。
一、杜甫《登高》:挥毫落纸沾云霭,偶泊湘流望岳台。
五月五日人胜夜,风前杏子满楼开。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登高赋,在描述端午节的同时,也通过“挥毫落纸沾云霭”的描写抒发了登山好景的阔达感。
“五月五日人胜夜”的句子中,则表达了人们在此时此刻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谐的情感。
最后,描绘楼台的繁华景象,以及杏子花香的弥散,更是刻画出了端午节的独特风貌。
二、苏轼《惠州端午》:洞庭兮巍巍,汨罗兮澹澹。
困车十旬,水险且阻。
法试樽前狂笑,云鬟粉面多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州庆祝端午节时所撰写的。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上游阻挠越困而北渡之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同胞、士子的殉忠之情。
最后,舞龙、挑楫、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更是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三、李清照《端午》:眼底千年事,败絮其中归。
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
此诗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端午》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自己生活和人事的感怀,表达了她对于辛酸过往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话“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则传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四、辛弃疾《贺新郎·龙舟竞渡》:几人竞渡西湖水,或侧身扬浪拍船去。
越舞越欢江上月,不辞长作岸边人。
这首词是南宋大文豪辛弃疾所作的,词中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赛龙舟的欢乐景象。
尤其是词中“不辞长作岸边人”,更是将端午节这个传统佳节与人们自由自在、欢快活泼的特点联系在了一起。
五、陈毅《鄱阳湖·端午》:一艘龙舟一翻涌,健儿如虎欲飞腾。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首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端午节源于我国古代的龙舟竞渡和赛龙舟活动,后渐渐演变成为“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等民俗活动。
端午节以诗词歌赋等文艺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下面介绍10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日为龙节赋》演奏丝竹,列凤来峨嵋。
云退烟迷,卷珠帘峭绝。
岭外汉江,慕容绝艳,葱郁无涯。
龙节长伫竿竿。
三清灵气,五行驾度,神明离合。
扶日蹑影钩吴。
本作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端午节中重要的赛龙舟活动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诗中通过生动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整个赛龙舟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宏大、热烈的气息。
2、《端午直笔赋》鼓舞悠扬,龙旗招展。
水如明镜,人影竞趁。
观上解归,舸载酒肥。
弓劒震慑,威加于外。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周密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于端午节中赛龙舟活动的热衷之情,也描绘了整个赛龙舟的激烈场景,展示了当时人们对于这项活动的喜爱和热爱。
3、《杜甫端午》午觉困玄鬓,起来梳素齿。
独倚望深巷,暗思自寻思。
李白陪我狂,青春兴弥留。
天明别阆苑,色彩沉朱栏。
这首诗是杜甫所作,首句抒发了自己因午觉困还困扰玄鬓的感慨。
然后通过描写自己一个人独自思考端午节的意义,反映出一种深刻而内敛的情感表达。
4、《端午日感兴》居家不籍思求北,出户无非望伯南。
缅怀古圣何足论,近臣谁得驾巨般。
风正起时鸟飞去,虫鸣雨过冥合难。
世间好了只男女,此日全归龙与蛇。
此诗为唐代贺至所作,表达了他对于端午节日的特殊感受,通过描写端午节的天气、自然景观,以及与这个节日有着深刻典故的重要活动龙舟竞渡,来表达对于端午节日的欣赏和赞叹。
5、《端午夜居登城楼闲望》浙江路入峡,钱塘江明月。
青楼光影下,一片海茫茫。
废坛倾蛇鱼,沉香散榻香。
杳冥人事静,应在白云乡。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端午夜居登城楼之时所看到的静谧而美丽的景象。
在诗中,作者将钱塘江的明月和翠岭银鳞的美景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眼中的山水胜境,有一种恬静和神秘感,让人愉悦。
端午节的古诗20首

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古时民间为求祛瘟疫、防病祷福,有赛龙舟、挂艾叶、食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而诗人们也为这个节日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20首端午节的古诗。
1. 《九江怀古》- 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端午有怀》- 白居易老来累瘦五更钟,一月离京四五重。
不信家人唤不起,正应犹在梦中逢。
忽然起立看残月,漫洒簷前玉兔明。
依旧罗帏深夜静,空床犹自说娇声。
4. 《夜泊牛渚怀古》- 杨炯月出皎夜,人寂静而喜,不知天上宫阙,今宵鲲鹏飞几时。
寒鸦尚呼啸,夜泊牛渚怀古时。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惠崇春江晚景》- 韩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若有人问我何时,唱吴歌,天未明。
8. 《绝句·天净沙·秋思》- 李商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临江仙·梅花庵弄笛》- 柳永琵琶弦上喜相逢,还有猪羊串烧香。
扁舟一叶愁无际,故人深夜洞房想。
小江流水细如愁,不信妾唱凤凰叫。
一朝飞去红烛背,知是明朝又独上。
10.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1.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登高壮观》- 杜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等庆祝活动之外,还会相互赠送诗文来庆贺这个节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20首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九江怀古》——唐代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时的九江景色,赏心悦目。
2、《端午日》——宋代陆游红蓼满滩高铁冠,韭芽萦楼翠玉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向梅花扫落蟾。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台湾岛南部的景象,形象地刻画出端午节时的小孩的欢乐场面。
3、《端午》——唐代杜甫父兮生受箕帚之教,树兮爽用涂壁之粪。
武王继之讨纣,史册其名。
这首诗叙述了伏羲作为巫师为人类叶后时所吃的一种食品的由来。
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这个传说中的食品。
4、《浣溪沙·金错刀》——宋代晏几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词描绘了南国春日的景色和端午节的悠闲气氛。
5、《洛神资性序》——南北朝战国陆机五月端阳,天地飞扬,人归清愉,马嘶烈饮。
中有谁知?洛阳男女,后凋亡于流俗之中,美者外失其神,钧者内亡其性。
这篇序言描述了各种端午节活动的细节,阐述了端午节的深远意义。
6、《水调歌头·丙子端午》——宋代苏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词以美妙的音乐为主题,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和自然美。
7、《端午节》——唐代杜甫端节炊新糯,笸箩绽鲜肉。
黄酒浮中巾,沉香半烧玉。
走马捠筝入,弦歌凌夜出。
欢笑簇金貂,纵览逐蕙纛。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喝黄酒等多元化的庆祝活动。
8、《端午》——唐代王之涣三十日春风多,五月人情乐少。
刀头双节瘦过鸭,酒圈深处被蛟腰。
愿得此日时,长留君王意;不应增岁月,自觉自家愁。
这篇短文描述了端午节的特点,描绘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变化和演变。
9、《伊州歌》——唐代白居易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军行处才始知。
端午节的古诗30首

端午节的古诗30首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重五节等,在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吃粽子、龙舟比赛和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端午节自然也有着非常多的诗歌作品,本文将会为大家介绍30首有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端午》——郑雷烟篷初卷日初斜,望阁亭楼比邻夸。
玉兔胡星争步迹,风泉晓角直吹沙。
披尘策杖春草省,发愤慕义远人家。
饮彩登楼推小娃,何时岂忘节本华。
2、《节日行》——李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自怜半老头衰病,不觉少儿心切欲飞。
3、《浣溪沙·所爱端然·端午临池》——六乙仙女银鞍轻盈落夜曲,蛟龙起舞醉南楼。
水寒如檗月色寂,讵是长卿弔旧游。
弓如霹雳大震电,浩隆波涌几重阁。
战云思妥乌龙袍,恋态悠悠吴苑艳。
凤阁虽高知郭重,翠屏曲尽思绿杨。
晓风殷勤触弦怨,何似当年空负春。
4、《漓江出游·端午》——而立间点绛唇,夜斜晕入水纹。
草随轻步叶落轻,两人依约铁笛深。
些日阳春度、欲夏重阳庆。
寥觉烟光莫转寤,心在里巷降沉沦。
5、《洛中感时·端午》——李商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6、《艾叶岁岁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悲来不可奈,诗酒相催,愁思满怀。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日天涯何处见?风雨同舟,关山梦后。
7、《折杨柳·端午》——杜荀鹤叁更初咽后,四壁犹灯影。
薰笼起竿钓,糟泊就烟火。
长斋粒粒稀,偏忆玉丝囊。
新句回******,嘲红容可道。
路傍时濯足,风急雨打傍。
8、《乐游原八首·其一》——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长安未满十,楼阁见悲辛。
且慕少年老成,莫听取生臣。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或文言文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或文言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端午节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有人们用古诗词、文言文来表达端午节的感受和祝福。
下面就介绍一些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或文言文。
1、《离骚》中的“大盈盈兮,人亦有光。
”《离骚》是楚国大夫屈原辞官流亡时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怀诗,其中就提到了端午节。
诗中有一句“大盈盈兮,人亦有光。
”,意思是端午节可使“人亦有光”,表现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感觉到有一种光明、欢乐、希望和祝福的氛围。
2、《九华山前晚眺月》中的“低头向此皆游;不但人在岳阳;天也同在”。
唐代的杜甫曾在文中写到了端午节时的景象,其中有“九华山前晚眺月”,诗中描写了端午节当天,月亮非常明亮,人们都前往山上赏月的情景。
在诗的结尾处,杜甫写到“低头向此皆游;不但人在岳阳;天也同在”,意指纵使身处异乡,端午节所代表的文化与精神也与我们同在。
3、《田家元月》中的“短篱落冢堕孤魂,纷纷暮雪草连云。
”明代的俞樾在《田家元月》中写到了端午节后的景象,诗中描写了草木枯黄,冢墓伫立,残雪纷纷,令人感慨万千。
端午节之后,人们开始准备收获的农作物,并把家族的祖先墓进行整修,已逝的亲人和祖先也被人们所思念和纪念。
4、《楚辞·离骚·大明之章》中的“令我不能寐,觉罗袜而起。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中也包括与端午节有关的内容。
《大明之章》中的“令我不能寐,觉罗袜而起。
”表达了屈原因思念故乡和怀念亲友而不能入眠的情感。
从中可以看出,端午节不仅仅是一种节日,还代表着一种故乡的羁绊及对亲友思念的情感表达。
5、《墨梅》中的“游子吟游不归,空余恨、独向庐山烟外。
”宋代的王冕创作的《墨梅》一诗,其中表情了游子的离乡之痛。
虽然诗中没有明确提到端午节,但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总之,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许多古诗词、文言文都与之相关。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5首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5首诗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其历史悠久,所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关于端午节的描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5首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
1.《草》杜甫端午节时,人们喜欢将艾叶和菖蒲插在门前,这样可以避邪驱瘟。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绘了端午节时喜欢插艾叶和菖蒲的场景。
“门前草木皆生意,多种艾草生堂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端午》杜甫这是杜甫的另一首端午节诗,他在诗中描述了民间庆祝端午节的活动,尤其是赛龙舟的热闹景象。
“去岁南巡始,今岁北阙期。
百僚陪端重,千骑拥迎迟。
凤阁香闺敞,龙舟云水移。
夏日江城销,龙舟渐近稀。
”3.《暮江吟》杨家骥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到江边赛龙舟。
在这首诗中,杨家骥描写了一个赛龙舟的场景。
“盼归日又逢端午,族中有事放阴阳。
入舟朱绂蓑衣重,彭泽孤云鬓角长。
”4. 《阳关曲》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他写于端午节。
在诗中,王之涣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风景。
“今宵九华为露云,君歌声动地坐听君。
鬓微霜,双泪落,故园两处云山远。
”5.《端午节》李商隐李商隐是唐代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端午节的喜庆气氛和赛龙舟的热闹场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 《望岳》杜甫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述了他在岳阳楼远眺岳阳山时的景象。
“岳阳楼高且长,二十五里余峰接。
登高望天半,不见上清微雨雪。
”7. 《忆江南》白居易端午节通常是夏季的一个节日,在这个季节里,江南的景象也格外美丽。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描述了他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8. 《贺新郎·送胡梦莹》李白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爱情诗。
在端午节之前,很多人喜欢赠送礼物表示祝福。
在这首诗中,李白送给他的恋人胡梦莹一条美丽的彩带,以表达他的爱意。
中国端午节的古诗(30首)

中国端午节的古诗(精选30首)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端午节的古诗(精选30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宋文天祥)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6、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7、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0、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关于端午节古文

关于端午节古文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端节、五月节、午日节、重五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民间会举行划龙舟、挂艾叶、吃粽子等习俗活动,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纪念。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古文。
一、《墨子·墨子语上》:“伯夷、叔齐于端节死于首阳之下,文王作乐于东郭之门。
”墨子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端节和伯夷、叔齐的故事。
相传,伯夷、叔齐曾拒绝周朝的贵族生活,任意逍遥,飞形于皇极,之后二人不顾生死,前往首阳山和太宰放龙一起自寻短见。
而此时,周文王恰逢来访,得知二人身亡,十分悲痛,便悲鸣于门前。
其子周武王为纪念二人,便设立了“端节”这一节日。
二、《楚辞·九章·离骚》:“在昔先王之受命,有虞氏之嘉德,唐虞之遵道,文武之揆度,周宣之承明。
”这段话中提到了周朝时期的文王,而文王生于端午节之日,在他的治理下,周朝社会发展得十分繁荣,为了感谢先祖的恩德,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先祖的节日。
三、《史记·楚世家》:“百里挑一的上兵,伍子胥为楚,滑稽为齐,三国之政,备在君王。
”在史记中,记录了楚国名将伍子胥为了抵抗吴国的入侵,留下的一些半截楚剑和六骊纹的纪念品,以及端午节的习俗。
四、《周礼·五行志》:“五月節先尽。
以始夏之度,阳气已和,故可以祭祀先祖。
”在周礼中,将端午节称为五月节,作为一年中第一个节日祭祖,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畏之情。
也习惯在这一天祭祀自然灾害和疫病流行时的鬼神,希望祈福平安。
五、《世说新语·文学》:“王僧虔陪柏梁夫人天净沙上,各言古人。
问间,得孙子度论庄子。
或问秦失其鹿,天下共笑之;孔子乘车,而亡其簿,世谓不孝。
度曰:‘君不见今日端午,远近男女老幼尽可喜之乎!奉葭龙,艾尚挂树;将以迎仲夏,何其志也!瓮城之佳,不过于此。
以失几简、遗一簪,岂足以道孔子之不孝哉?’”这段文字中,孙子度认为,端午节的习俗和氛围比起“君子遗失簿”而被世人谴责的孔子,并不逊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古文
篇一: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文
1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刘禹锡《竞渡曲》2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3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殷尧潘《端午日》4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屈原塔》5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6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
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8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9
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11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2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3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4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
等闲惊破纱窗梦。
15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篇二: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古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古诗词
郑州捷登教育1对1个性化辅导中心,集合多年教学经验积累,收集最全端午节经典古诗词,增强语文知识积累量,拓展学员视野!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兼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陆游(南宋)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最后,捷登1对1个性化辅导全体老师预祝大家端午节愉快,成绩节节攀升!以上内容:端午节古文)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刘禹锡《竞渡曲》
2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3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殷尧潘《端午日》
4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屈原塔》
5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9
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