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渔业概况

合集下载

全球观赏渔业发展概况(3)

全球观赏渔业发展概况(3)
4 O 59 5
16 . 95 . 1 . 39
7. 7
9 5 O8 l l 9 22 8 41 7 1 6 l 9 2 7
新 加坡
20 4 1 2 7 76 9 2 5 94 4
8. 0 1 6 4. 0. 6
86 . 1 5 0.
马来 西 亚 菲 律 宾
5观 赏鱼的需求
5 1进 口市 场情况 . 全球 观 赏鱼 的进 口态势 与 出 口 态 势 密 切 相 关 。据
F O有关 数 据 显示 , 1 7 A 自 96
年 以来世 界观 赏鱼 贸易 已有 较 大的发 展 , 口额 17 进 9 6年 为3 0 3 3万 美 元 , 9 7 年 为 17
[ 8 Bool si J Se at E zn eoiet no rlt 1 ] l s w k W , t rM .O oedt fai f aayc g a w xi o p i
sels o o n te sfhl l ( a aeai )[ ] hl h pi n i h osel a i f s t c m My r r n a J.
坡 、 里 兰卡 、 斯 加勒 比海地 区 、 肯尼 亚 、 里求斯 及 毛
红海 沿岸地 区 ; 水 品 种 主要 来 自东 南亚 国家 和 淡
地 区。
[4 张继彪 , 1] 郑正 , 叶林 , 辐照对敌 草隆的降解过 程及毒性 等.
9 8.
变化分析 [ ] 环境科学 , 0 , ( ) 1 6 1 7 . J. 2 8 2 5 :3 9— 5 0 9 3
美 国是 世界 上进 日观 赏鱼 最多 的
5 2 1美 国 ..
鲇、 神仙 鱼 、 蓝三 角 、 甲鱼 及鳅 科 鱼 类 。主要 供 马 应 国为新 加坡 、 克 、 捷 以色 列 、 t 、 E本 马来西 亚 、 印

海洋资源一

海洋资源一

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
D.中国目前只能在近海渔场发展海洋捕捞 和海水增、养殖业
4.人类在海洋中的捕鱼量90%以上来自( C)
A.寒流流经的海区
B.暖流流经的海区
C.大陆架水域
D.大洋中部深海区
5.沿海大陆架海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是因为( A B ) A.阳光集中 B.有江河流入海洋带来的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 C.浮游生物较少 D.生物光合作用弱
(1)渔场的形成 (2)世界渔场分布 (3)世界渔业生产活动概况




蝎子鱼

水母
海石花 海蛇
东北大西 洋渔场
东南大西洋渔场
北太平洋渔场
西北大西洋 渔场
东南太平洋渔场
世界渔场的形成
大陆架海区
①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 用强。
② 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
温带海区
冬季底层海水上泛


寒暖流交汇处

海水发生搅动
下列矿产各分布在ABC中的哪一地带?
近岸带滨海砂矿(A)砂、贝壳等建材和金属矿产 不均衡 大陆架浅海海底(B)石油、天然气、煤等
海盆(C)
深海猛结核
(二)海洋油气的生产过程
勘探
地震波
开采
海上钻井平台
运输
船舶或海底管道
海上钻井平台
练习
1.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是(C )
A.加拿大、中国
B.中国、日本
6.目前,海水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 A,D)
A.潮汐发电
B.洋流发电
C.海啸发电
D.东北大西 洋渔场
东南大西洋渔场
北太平洋渔场
西北大西洋 渔场
东南太平洋渔场

世界渔业捕捞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渔业捕捞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渔业捕捞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捕捞装备的现状国外渔业发达国家以及我国远洋渔业的捕捞作业方式主要是:拖网、围网、延绳钓、鱿鱼钓等方式。

由于200海里渔业专属经济区划分,以及渔业资源问题,使渔船作业海区离基地渔港越来越远,所以海洋渔业发达国家在发展远洋渔业中都特别注重发展大型或特大型渔船,特别是拖网和围网渔船。

大力发展围网船和钓捕船进行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采用严格的配额制度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国外大型拖网船,其总长达到140多米,船宽18米多,航速达17kn,鱼舱容积达11320m3,绞纲机拖力达到100多吨,速度快,效率高,该船主要进行中上层拖网。

国外大型化的渔船还有金枪鱼围网船,其船长也达到100多米,航速也达到17kn。

围网、拖网捕捞装备一般都是采用了先进的液压传动与电气自动控制技术,设备操作安全、灵活、自动化程度高。

金枪鱼围网最早在美国发展起来,随后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也快速发展金枪鱼围网。

我国近年来开始发展该产业,但捕捞渔船和捕捞装备都是从国外购进的二手设备。

金枪鱼围网捕捞装备的主要生产国是美国、西班牙和日本等国,其中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大型金枪鱼围网技术水平较高。

美式金枪鱼围网作业方式的设备较多,但效率比目式高。

由于金枪鱼生活习性的特点,需采用专业化的金枪鱼围网渔船及捕捞装备,且要求该类渔船具有快速性和良好操纵性,其中动力滑车的起网速度、理网机控制以及其它捕捞设备的操作协调性都比一般围网作业的要求高。

先进的金枪鱼围网捕捞设备主要包括:双卷筒括纲绞机、支索绞机、吊杆绞机、变幅回转吊杆、动力滑车、理网机等设备组成,所有设备都采用中高压传动以及自动化电气控制技术,大部分捕捞作业都是由设备自动完成,降低了渔捞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和捕捞效率。

其它围网作业也是日本、美国和欧洲比较发达。

欧洲围网作业除采用纹纲机、理网机外还常采用多滚筒起网机,整个围网作业基本实现自动化操作,其作业效率相当高。

渔业行业市场分析

渔业行业市场分析

渔业行业市场分析随着人类对水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渔业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虽然在世界各地,渔业的规模和覆盖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无可否认的是,全球的渔业产值和就业人数都是十分庞大的。

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报告,全球的渔业行业每年的产值约为2300亿美元,而从渔业产业链上看,渔业资源开发、捕捞、加工和销售等环节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一、世界渔业情况(一)世界水产资源世界各地的水产品资源差异巨大,但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主要类别:野生水产和养殖水产。

野生水产包括海洋水产和内陆水产,而养殖水产主要是农业部门的产物。

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报告,野生水产品占世界食品供应量的15%,其中海洋水产约占90%,内陆水产约占10%,同时养殖水产品的供应占到另外85%。

然而,在海洋捕捞方面,往往会因非法捕捞、超捕等问题导致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捕等问题。

(二)渔业行业现状在目前的渔业行业中,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报告,许多国家的渔业规模过度扩张,导致了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

同时,高竞争压力和价格不稳定问题也会导致渔业规模过小或者物资经营盈利的难度。

此外,渔业行业还面临着渔业科技创新的不足,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问题。

(三)中国渔业行业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渔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商品出口国之一。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之一。

中国的渔业资源巨大,但由于历史和外部环境等原因,中国的渔业行业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例如,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捕等问题、过度依赖出口等现象等。

二、渔业行业市场概况渔业行业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涉及到渔业资源、渔业生产设备、渔具、加工设施、作业船等众多方面。

主要市场可分为三大类。

(一)渔业资源市场渔业资源市场是渔业行业中的核心市场,主要包括海洋水产品、内陆水产品、稻田及其它养殖水产等。

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需求的增加,渔业资源市场已经逐渐向更为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当今世界的渔业在高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世界渔业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各个经济时代的主要区别不是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

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怎样捕捞、怎样养殖、怎样加工、怎样销售、怎样管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尽管世界渔业的资源量在衰退,而渔获量却在增加,养殖产量在大幅度地增长,水产品主要来自捕捞的比例正在改变,这主要利益于科学技术的推进。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危机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发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办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高科技时代发展的辩证。

一、世界渔业发展的总体趋势1、渔业正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今天,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公顷降到目前的0.26公顷。

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公顷,土地将出现严重短缺的局面。

然而,今天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地球的水域。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增地减粮食紧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而是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

因此,世界经济要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如何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如何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

一场全球性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人们曾把本世纪60年代通过矮化基因育成的稻麦高产品种,称之为“绿色革命”,后来又把畜牧业上的重大技术变革的成就称之为“白色革命”,把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变革称之为“蓝色革命”,把耕海牧渔看作是节粮、节水、节地型立体农业的一部分。

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

2024年海洋渔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海洋渔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海洋渔业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海洋渔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海洋渔业市场前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海洋渔业市场前景进行分析,以提供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明智决策的信息。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最新的数据,全球海洋渔业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

而且,预计未来几年内这一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全球人口的增加,以及对海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海洋渔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渔业技术的改进,海洋渔业的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这使得渔民能够更好地捕获更多的鱼类和海产品,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海洋渔业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人口增长是其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对食物的需求也在增长。

而且,鱼类和海产品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食物选择,因此对其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其次,消费者对可持续渔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海洋资源的有限性,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采用可持续渔业技术的产品。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过度捕捞和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保护海洋资源。

另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也对海洋渔业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些政府通过提供资金和促进研发来支持渔业技术的改进。

此外,他们还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全球化也为海洋渔业市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和合作,使得海洋渔产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

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竞争加剧等。

市场前景基于以上驱动因素,海洋渔业市场的前景看好。

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海洋渔业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可持续渔业技术的改进,海洋渔业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这将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保护海洋资源。

【高中地理】[地理]: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分布的情况如何

【高中地理】[地理]: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分布的情况如何

【高中地理】[地理]: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分布的情况如何【高中地理】[地理]: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分布的情况如何?世界海洋渔业的分布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渔业资源的数量,二是渔业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程度。

渔业资源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浮游生物的丰度,浮游生物是鱼类的主要食物。

因此,不同海域的浮游生物数量决定了海洋鱼类和渔场的分布。

大陆架是浮游生物的世界。

这里海水较浅,阳光透入好,水温较高,宜于浮游生物繁殖。

大陆架*近大陆,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滋养浮游生物。

大洋底海洋生物遗体腐烂后也能分解出许多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在海水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以下层为最丰富。

大陆架海域,随着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水运动,或者是由于上下水温不同而形成的海水垂直运动造成水体混合,下边的营养盐类被翻到上层供浮游生物食用。

因此,大陆架海域营养丰富,浮游生物多,是海洋鱼类云集之场所。

世界海洋渔业产量的80%以上是在仅占海洋面积8%的大陆架水域捕获的。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域往往是冷暖洋流交汇的地方。

当两股不同温度的洋流相遇时,海水温度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的持续垂直运动,使海床上的营养物质漂浮起来滋养浮游生物,从而吸引大量鱼类游泳。

世界上有几个大型渔场都有这样的自然条件。

例如,西北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尤其是日本北海道和中国东部沿海渔场,位于日本暖流(日本称为“黑潮”)和黑潮寒流(日本称为“前潮”)的交汇处,占世界渔场面积的四分之一;东北太平洋渔场有北太平洋暖流和阿留申冷流的交汇处;以纽芬兰为中心的西北大西洋渔场主要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冷流的交汇处;以北海为中心的东北大西洋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和北极寒流的交汇处。

从纬度上看,上述几个大渔场都处在中高纬度的温、寒带地区,而热带水域渔业资源贫乏。

这主要是因为寒、温带水域多风暴,风大浪大,加速了海水的垂直运动;同时,由低温造成表层冷水下沉,引起海水上下混合,使下层营养盐类上翻,利于浮游生物及渔类繁育。

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

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

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日本:日本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便注意发展远洋渔业。

l898年日本开始实施远洋渔业奖励法。

1930年日本的母船式底拖网渔业开始在白令海作业,1932年其母船式鲑鳟流网作业于堪察加沿海,1934年其母船式捕鲸船队开始出现于南太平洋。

此外,其金枪鱼渔业到达日本东方2000海里的选洋海域作业;拖网渔业则远航到澳洲、北美西岸和南美东岸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外海进行生产。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远洋渔船进出于各大洋。

到20世纪末,日本年渔获量已达1000万吨上下,其中20%是远洋渔业的产量。

前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凭借其庞大的渔船队开发世界各大洋的渔业资源。

即使在进入实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新时代,也没放弃远洋渔业。

他们继续派出调查船到世界各海域探索新渔场和新捕捞对象,使其渔获量仍名列世界前茅。

1973年日本远洋渔业的产量达399万t(为历史最高纪录),但其后日本远洋渔业先后遭到两次(1973年和1978年)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以及世界进入200海里时代的冲击等产量逐年减少,1980年减至216万t,1995年减至92万t,2006年竟减至50万t,一蹶不振。

现下的日本远洋渔业生产,是由远洋单拖、远洋双拖、远洋金枪鱼围网、远洋金枪鱼延绳钓、远洋鲣鱼竿钓、远洋鱿钓等渔业组成。

2006年日本远洋产量为50万t,其中远洋单拖得产量为8.0万t(占16%),比2005年的7.2万t增加了11%,主要在北太平洋中部的天皇海山(公海)、西北大西洋的格陵兰以南(公海)、南极半岛(公海)、新西兰和副歌蓝岛等水域作业;远洋双拖的为0.7万t(占1%),比2005年的0.6万t增加了16%,主要在东,黄海作业;远洋金枪鱼围网的为19.2万t(占38%),比2005年的19.3万t减少了1%,主要在中西太平洋作业;远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为10.5万t(占21%),比2005年的13.7万t减少了23%,主要在三大洋作业;远洋鲣鱼竿钓的为6.5万t(占13%),比2005年的9.1万t减少29%,主要在中西太平洋作业;远洋鱿钓的为5万t(占10%),比2005年的4.8万t增加了4%,主要在阿根廷、福克兰岛和秘鲁水域作业俄罗斯:俄罗斯渔业在苏联时期曾经十分发达,苏联渔船队在世界各大洋和本国海域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捕鱼作业,捕鱼量最高年份曾经达到世界第一。

世界海洋渔业渔场及其资源状况.介绍

世界海洋渔业渔场及其资源状况.介绍
▪ 渔业资源 ▪ FAO列入的三大类渔业资源
– 鱼类 – 软体类 – 甲壳类
第二节 各海区海洋渔业发展状况
第三节 世界主要种类资源及其渔场
▪ 略-自学 ▪ Fishstate Plus的使用
业 资 源 中 ,
请问在哪一个渔区渔业资源状况尚好,那一个渔区资源状况最恶劣?
1950 2000
请从 简 述 。年
到 年 , 渔 业 资 源 状 况 变 化 趋 势 如 何 ?
产0000
16000000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世界海洋渔业渔场及其资源状况
▪ 第一节 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及其潜力 ▪ 第二节 各海区海洋渔业发展 ▪ 第三节 世界主要种类资源及其渔场
第一节 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及其潜力
▪ 一、什么是有潜力的渔业资源? ▪ 二、世界渔业开发现状 ▪ 三、世界渔业产量
一、有潜力的渔业资源
▪ 人类对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过程大致可分为6个阶段:
的潜力,并且可能使得资源衰退甚至崩溃 – 衰退阶段(Depleted):产量相较历史水平降低,尽管捕捞努力量增加 – 恢复/崩溃阶段( Recovering/Collapse):在经历衰退阶段后,产量开始
回升,或者资源完全崩溃。
二、世界资源开发现状
200
还根 有据 约此 多图 少, 种在 具 有 开余 发种 潜海 力洋 ?渔
– 开发不足阶段(Underexploited):新渔业,产量增长有着很大潜力 – 增长阶段(Moderately exploited):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在产量增长上
有一定潜力,但是不大。 – 充分利用阶段(Fully exploited):渔业已经达到最大产量,没有增产的

渔业渔业经济

渔业渔业经济

渔业渔业经济渔业是指人类利用水域中的各种水生生物资源进行捕捞和养殖的经济活动。

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渔业经济是指渔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渔业产值、就业、贸易、税收等方面。

一、渔业资源渔业资源是指水域中的各种水生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贝类、虾蟹等。

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受到水域环境、气候、水温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和内陆水域,其中海洋渔业资源占据了绝大部分。

二、渔业发展现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渔业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全球渔业产值逐年增长,2019年全球渔业产值达到了1.6万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国家,渔业产值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

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气候变化等。

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水域污染和气候变化也对渔业资源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了影响。

三、渔业经济的贡献渔业经济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渔业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渔业是一种重要的生计来源。

此外,渔业产业还可以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渔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限制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

其次,需要加强渔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需要加强渔业产业的国际合作和贸易,促进渔业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总之,渔业经济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水产养殖现状概述

全球水产养殖现状概述

全球水产养殖现状概述目录一、前言 (2)二、全球水产养殖概况 (2)三、大洋洲地区 (5)四、市场与供应链风险 (8)五、可持续水产养殖的成就与经验 (11)六、非洲地区 (13)七、报告结语 (16)一、前言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高密度、低收益的养殖方式往往导致鱼病虫害发病率高、水质恶化等问题。

因此,中国在水产养殖中逐步转向低密度、高效益的养殖模式,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提高了养殖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可持续水产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的食品生产方式,不仅满足了人类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营养状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可持续水产养殖,可以确保人类在未来能够继续获得高质量的水产品,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二、全球水产养殖概况(一)全球水产养殖产量与增长1、产量历史新高2022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了2.232亿吨,创造了历史新高。

其中,水产养殖的产量首次超过了捕捞渔业,成为水生动物产品的主要来源。

水产养殖产量达到了1.309亿吨,占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58.6%。

这一数据标志着水产养殖在全球食品生产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产量结构分析从产量结构来看,水产养殖产量中,水生动物产品产量为9440万吨,藻类产量为3650万吨。

这些产量中,62%来自海洋,38%来自内陆水域。

亚洲国家的水生动物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占比高达70%,显示出亚洲在全球水产养殖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作为亚洲的代表性国家,其水产养殖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了36%,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

(二)全球水产养殖发展趋势1、产量持续增长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的预测,到2032年,世界水生动物产量预计将达2.05亿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将为1.11亿吨,比2022年增长17%。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国外渔船产业是世界海洋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口的增加,对于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国外渔船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外渔船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

首先,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使得渔船的捕捞效率大幅下降,且渔业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威胁着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外渔船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如限制渔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禁用一次性渔网等。

另外,渔船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在不断推动着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其中,自动化技术、无人机技术以及卫星导航系统等众多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渔船的捕捞效率和渔业资源的管理能力。

未来趋势分析虽然国外渔船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会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蛋白质需求的提升,渔业资源的需求将逐渐增加,这将带动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其次,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应用也将推动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在渔船领域的应用将提高渔船的效率和安全性,从而促进渔船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无人机技术和卫星导航系统的运用将使得渔船的监测和管理更加精确和高效。

另外,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也将对国外渔船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共同管理,减少渔船业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从而实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也将为渔船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保障。

然而,国外渔船业同样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虽然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渔船的效率,但也给渔船员工的职业前景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可能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职业转型的支持。

其次,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家间如何平衡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需要更多国际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渔业类行业的国内外市场对比和竞争优势

渔业类行业的国内外市场对比和竞争优势

渔业类行业的国内外市场对比和竞争优势渔业是世界各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并且在国际贸易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渔业类行业的国内外市场进行对比,并探讨其竞争优势。

一、国内渔业市场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海洋面积和丰富的渔业资源。

长海岸线以及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种类,为中国渔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的渔业市场规模庞大,对海鲜等渔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同时也是全球主要的渔业出口国之一。

二、国内外渔业市场对比1. 市场规模对比国内渔业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消费人群庞大,市场需求量大。

与此相比,一些国外渔业市场规模较小,需求量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国外市场,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对高品质海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2. 渔业资源对比中国作为渔业大国,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

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破坏等因素,中国的渔业资源面临压力和挑战。

相比之下,一些国外渔业资源管理较为严格,致力于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 渔业科技水平对比国内渔业科技水平逐渐提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发达国家在渔业技术、设备和养殖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能够实现高效、环保的渔业生产。

这一点对我国渔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三、渔业类行业的竞争优势1. 丰富的资源优势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海洋资源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这为渔业类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基础。

国内企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生产出各种丰富多样的渔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2. 劳动力成本优势相比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为国内渔业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低成本的劳动力使得国内渔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3. 市场需求潜力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对海鲜以及其他渔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对高品质、绿色、有机的渔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研究世界主要渔业资源分布

研究世界主要渔业资源分布

渔业历史悠久,是世界最早 发展渔业的地方之一
渔业资源丰富,拥有多种鱼 类和贝类
渔业资源受到保护,实行严格 的捕捞限制和渔业管理措施
渔业资源对当地经济有重要贡 献,是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

东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资源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如金枪鱼、箭鱼、鲨鱼等。
该区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拥有广阔的海域和适宜鱼类生长的环境,包括水流交汇、珊瑚礁、海山等。
深海渔业开发:借 助科技力量,探索 深海渔业资源,增 加可利用资源量
人口增长对渔业资源的需求增加
国际贸易对渔业资源的需求增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经济发展对高品质渔业产品的需求 增加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合理规划渔业 资源:制定科 学的渔业管理 政策,确保渔 业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推广生态养殖: 发展生态养殖 技术,减少对 自然水域的污
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加强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作用,制定更加严格的渔业法规和监管措 施。
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渔业管理的效率和准 确性。
保护渔业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促进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国际渔业合作
制定渔业资源管理政策 推广生态养殖技术 实施捕捞限额制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 球渔业挑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和管理措施
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渔 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
可持续渔业: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
生态优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限制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水产养殖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提供希望

水产养殖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提供希望

水产养殖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提供希望
作者: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4年第06期
《2024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2024年6月7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24)
2022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增至2.232亿吨,比2020年增长4.4%。

其中水产养殖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09亿吨,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渔业,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并保护海
洋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道路。

全球水產表观消费量继续上升,2022年约达1.6亿吨。

自1961年以来,水产消费量的年增长率几乎是同时期世界人口年增长率的两倍,凸显了该行业在解决粮食安全和营养问题方面的关键作用。

但是,全球野生渔业资源可持续性仍然令人担忧,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加快渔业资源的保护和重建。

2023年渔业产量结构

2023年渔业产量结构

2023年渔业产量结构一、2023年渔业产量结构概况渔业产量结构就像是渔业这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贡献占比呢。

在2023年呀,渔业产量结构有着各种各样的组成部分。

从鱼类来说,像草鱼、鲫鱼这些常见的淡水鱼产量那可是相当可观的。

草鱼因为它生长速度快,又好养殖,很多养殖户都爱养,所以产量在淡水鱼里占了不小的份额。

鲫鱼呢,味道鲜美,市场需求也大,产量也不低。

再看看海水鱼方面,鲈鱼、黄花鱼等在渔业产量里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鲈鱼肉质鲜嫩,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这就促使养殖户加大养殖力度,产量也就上去了。

黄花鱼产量虽然可能没有鲈鱼那么高,但也是很多沿海地区渔业的特色产品呢。

除了鱼类,虾类在渔业产量结构里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像基围虾,这种虾在市场上一直很火爆,无论是饭店里还是家庭餐桌上都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所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逐年递增。

还有贝类,生蚝、扇贝等贝类产量也不容小觑。

生蚝烤着吃超级美味,扇贝做粉丝扇贝也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市场需求带动了贝类的养殖,进而影响了渔业产量结构。

二、影响2023年渔业产量结构的因素渔业产量结构可不是凭空形成的,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呢。

首先是环境因素,对于渔业来说,水域环境太重要啦。

比如说,如果淡水湖泊受到污染,那里面的鱼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鱼的生病率增加,产量就下降了。

海水也是一样,如果海水温度突然变化或者有污染,像珊瑚礁附近的渔业资源就可能受到破坏,影响相关鱼类的产量。

市场需求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同种类的水产品需求也在变。

以前可能大家只吃常见的几种鱼,现在不一样了,像三文鱼这种以前比较小众的鱼类,因为大家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市场需求大增,这就会促使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增加三文鱼的养殖,从而改变渔业产量结构。

养殖技术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像循环水养殖,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养更多的鱼,而且能保证鱼的健康生长。

渔业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

渔业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

渔业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渔业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渔业是指人类利用水域资源进行捕捞和养殖的经济活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渔业行业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本报告旨在对渔业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行业的概况、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二、渔业行业的概况目前,全球渔业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世界渔业组织的数据,全球渔业总产量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了1000万吨。

同时,渔业行业也是全球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之一,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亿人依赖渔业行业生活。

在中国,渔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根据中国渔业协会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大国,渔业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2019年,中国渔业总产量达到6300万吨,占全球渔业总产量的近六分之一。

此外,渔业行业还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渔业就业人口达到了3200万人。

三、渔业行业的发展趋势1.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海洋资源的不断退化和渔业产能的增加,渔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渔业行业将逐渐向可持续捕捞和养殖模式转变。

通过限制捕捞量、恢复渔业资源、推广环保养殖技术等措施,渔业行业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并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渔业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应用先进的捕捞技术、养殖技术和渔业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渔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渔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科技创新还可以帮助渔业行业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提高整个渔业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可控性。

3.拓展海洋经济渔业行业不仅仅是捕捞和养殖,还可以与其他海洋产业相结合,形成海洋经济的多元发展模式。

例如,渔业旅游、海洋药物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等领域都是渔业行业的拓展方向。

通过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和创新,渔业行业可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

四、渔业行业的竞争格局目前,渔业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复杂,存在着不同的竞争主体和市场分割。

世界渔业中心报告

世界渔业中心报告

世界渔业中心报告:水产业要高效率、环境影响小
根据世界渔业中心(WorldfishCenter)和保护国际组织(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公布的最新报告,与其他形式的动物蛋白生产(例如牲畜)相比,水产业的效率更高、对环境的破坏性更小。

于近日曼谷东盟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会议上公布的该报告以近两年的时间对75个物种的生产系统进行了评估,并发现相较其他动物蛋白生产系统,水产业的效率更高、对环境的破坏更小,另外,水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也因国家、地区、生产系统和物种而“明显”不同。

该报告因而得出结论,在未来二十年中,对养殖海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养殖海产品也将成为日渐增长的城市人口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并且水产业必须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环境影响来满足这一需求。

名为“蓝色边界(BlueFrontiers):水产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的该报告据信是“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的全球水产业分析报告”。

报告主编兼非营利组织世界渔业中心总干事StephenHall博士表示,“正如报告所言,必须开展更广泛的知识和技术交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举措以促进可持续性以及可填补知识空白的研究投入。

这些努力将开创一个更具生态可持续性的行业,如果我们希望满足今后世界对鱼类的需求,这将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目标。


报告中的关键发现还包括:截至2020年,全球水产业生产有望达到6,500万到8,500万吨,至2030年则将达到7,900万到1.1亿吨。

来源:食品产业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国内外渔业发展概况 (2)3.1世界渔业发展概况 (3)3.1.1 世界渔业资源状况 (3)3.1.2 水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大宗产品 (4)3.1.3 世界水产品贸易概况4、5 (4)3.1.4 世界水产品生产概况6、7、8 (5)3.1.5 世界水产品加工业概况 (7)3.1.6 世界先进渔业大国发展主要特色 (7)3.1.7 世界渔业发展的趋势15、16、17 (11)3 国内外渔业发展概况3.1 世界渔业发展概况3.2 我国渔业发展概况3.3渔业产业结构的演化3.4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5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渔业可持续发展3.6渔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资源、技术、资金、市场、政策、人才等)3.7 本章小结3.1世界渔业发展概况3.1.1 世界渔业资源状况地球表面的总面积5.1亿km2,其中海洋面积为3.6亿km2,海洋占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的71%。

国际上把世界海洋划分为16大渔区,即太平洋和大西洋各分为西北、东北、中西、中东、西南、东南六部分,印度洋分为东、西两部分,地中海,黑海及南极海区。

按照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世界海洋分为四大渔场,即北太平洋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和秘鲁渔场。

海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世界海洋生物约20万种以上,其中海洋动物约18万种。

从生物学上分,海洋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资源、海洋无脊椎动物资源、海洋脊椎动物资源和海洋藻类资源。

全世界鱼类约有2.5~3万种,其中海产鱼类超过1.6万种,但海洋捕捞种类的约有200种。

其中年产量不足5万吨的占多数,约为140多种;超过100万吨的仅有12种,即狭鳕、大西洋鳕鱼、秘鲁鳀鱼、大西洋鲱鱼、鲐鱼、毛鳞鱼、远东拟沙丁鱼、沙瑙鱼、智利竹荚鱼、沙丁鱼、鲣、黄鳍金枪鱼等,它们约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1/3。

海洋无脊椎动物估计有16万种,经济价值较大、目前已被人类利用的约有130多种,包括乌贼、章鱼、鱿鱼、贻贝、牡蛎、扇贝、蛤、蚶、砗磲、鲍鱼、红螺、对虾、龙虾、蟹、海参、海蜇等。

大西洋西北部是世界上捕捞头足类的中心,年产约100万吨。

大西洋中东部是世界上头足类捕捞的第二渔场,年产约30万吨。

中国近海黄海、东海是以日本枪乌贼和大枪乌贼为主。

据估计,世界大陆架和大陆斜坡上部海区内头足类的蕴藏量约800~1200万吨,有90%尚未开发。

全世界有牡蛎200多种,中国沿海有20多种。

贻贝有紫贻贝和翡翠贻贝、加州贻贝等。

扇贝的种类也很多,分布广泛,世界各海洋都有。

捕虾业是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渔业,世界上捕虾的国家达七、八十个,主要产虾国家是美国、印度、日本、墨西哥等。

虾场主要分布在南美、中美、欧洲南部、中国、朝鲜和日本南部外海。

蟹类种类很多,中国有600多种,绝大多数为海生,常见的有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等。

在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是勘察加蟹和雪蟹,年产约15万吨。

全世界的海参约1100多种,可供食用的约40种,从渤海湾、辽东半岛到北部湾的涠州岛、南沙群岛都出产海参。

中国的海蜇资源是很丰富的,中国北方沿海常见的是海蜇、面蜇、沙蜇三种,分布于南海的是黄斑海蜇。

联合国FAO对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年可捕量总体估计是,经济鱼类1.04亿吨,经济甲壳类230万吨,头足类1000万至1亿吨,灯笼鱼类1亿吨,南极磷虾1亿吨以上。

1、2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海洋日趋严重的污染,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

一是过度捕捞引起的海洋生物资源衰退。

随着世界各国海洋捕捞能力日益增强,现代化的捕捞能力迅速提高,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逐渐衰退。

大多数野生鱼种已被充分利用,越来越多的鱼种已经被过度捕捞。

一些捕鱼行为,如底拖网捕捞回破坏海洋鱼类的栖息地,捕走大量鱼种,破坏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动态平衡。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渔业和水产状况报告》指出,在全球野生鱼类种群中,52%已接近或达到可持续捕捞要求的最大限度,17%的鱼类被过度捕捞,7%的鱼类资源已经枯竭,而那些处于各国管辖权范围之外的国际水域内的鱼类更是岌岌可危,捕捞状况令人担忧。

报告指出,世界各海域的捕捞情况不尽相同,问题较为严重的是大西洋的东南部和东北部海域、太平洋东南部海域以及大西洋和印度洋中拥有金枪鱼的公海区域。

报告说,包括鳕鱼、大比目鱼、罗非鱼、金枪鱼和姥鲨在内的远海鱼类,由于其活动范围经常跨越国家海域界限或具有群集洄游习性,过度捕捞而面临枯竭的种类已达一半以上。

3二是水域污染日趋严重。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流入了海洋。

海洋环境的污染源百分之八十来自地面。

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比例约是:城市污水和农业径流排放44%,空气污染33%,船舶12%,倾倒垃圾10%,海上油气生产1%。

海洋污染引起沿海生态环境改变,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破坏,海洋里没有氧气的死亡地带数量持续增长。

3.1.2 水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大宗产品近年来,随着世界水产品产量的上升、消费者收入的增长、运输成本的下降以及农产品贸易协定的签订,世界水产品贸易不断发展,水产品已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宗商品。

据联合国统计署数据库统计,1992年世界水产品贸易额为343.61亿美元,1997年增长到471.03亿美元,2002年增长到520.38亿美元,2008年的894.7亿美元。

2002年以后,世界水产品贸易额以年平均9.5%的速度高速递增。

3.1.3 世界水产品贸易概况4、5除了将水产品作为食物和生活来源外,许多国家将渔业作为重要的出口创汇来源。

2001全球水产品贸易进口额为598.5亿美元,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为559.5亿美元。

世界水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品出口量占到世界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水产品贸易是发展中国家赚取外汇的重要来源,发展中国家从水产品中获得的净外汇从1980年的37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80亿美元,这一净出口比其他农业产品例如大米、咖啡和茶要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2008年出口额101.1亿美元,其次是挪威(2008年66.3亿美元),泰国居第三(65亿美元),之后为丹麦、美国、加拿大、越南、欧盟、西班牙、智利等国家。

目前,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厄瓜多尔等国控制了全球虾类出口;泰国、科特迪瓦、菲律宾等国控制了金枪鱼的出口;摩洛哥、泰国、毛里塔尼亚、越南等国控制了海洋软体动物的出口;秘鲁、智利等国的鱼粉出口居世界垄断地位。

世界水产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的水产品进口额占世界水产品进口的绝大部分。

据联合国统计署统计,2008年超过70%的水产品贸易进口额集中发生在美国、日本和欧洲三个地区。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国,占全球总量的约26%,2008年日本进口140.5亿美元;其次是美国(140亿美元);第三是西班牙(68.5亿美元);后面是法国、意大利、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和韩国。

3.1.4 世界水产品生产概况6、7、8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发展渔业对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食物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海上捕捞与水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世界水产品的产量不断上升。

1990-1992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为0.98亿吨,1999年为1.25亿吨,2002年为1.33亿吨,2006年为1.44亿吨(不包括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约为0.15亿吨)。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品总产量按4%左右的速度增加。

1999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为1.25亿吨,其中捕捞产量为0.92亿吨,养殖产量为0.33亿吨,分别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74%、26%;2006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约为1.44亿吨,其中捕捞产量约为0.93亿吨,养殖产量约为0.51亿吨(不包括水生植物),分别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65%、35%。

从总体上看,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中捕捞产量的比重大于养殖产量的比重,但是,养殖产量比重处于上升趋势,捕捞产量比重处于下降趋势。

目前全球海洋捕捞渔业的潜力已经被挖掘,而水产养殖的全球产量持续增长。

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中国,养殖产量的比重为65%。

10、11、12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世界海洋捕捞渔业的产量及分布。

2002年世界主要海洋捕捞区域产量为,西北太平洋(21.4百万吨)、东南太平洋(13.8百万吨)、东北大西洋(11.0百万吨)、中西部太平洋(10.5百万吨)、东印度洋(5.1百万吨)、西印度洋(4.2百万吨)、中东部大西洋(3.4百万吨)、东北太平洋(2.7百万吨)、西北大西洋(2.2百万吨)、中东部太平洋(2.0百万吨)。

海洋捕捞水产品的主要品种为秘鲁鯷鱼、狭鳕、鰹鱼、毛鳞鱼、大西洋鯡、日本鯷、智利竹筴鱼、蓝鳕、日本鯖、大西洋带鱼等。

世界内陆捕捞渔业的产量及分布。

2002年,世界内陆捕捞渔业产量为870万吨,各大洲内陆捕捞渔业的产量比重分别为:亚洲(65.5%)、非洲(24.0%)、南美洲(4.3%)、欧洲(4.1%)、中北美洲(2.0%)、大洋洲(0.2%)。

内陆捕捞水产品的要品种为鲑鱼、鳟鱼、胡瓜鱼、西鯡、鲤鱼、鲃鱼、淡水软体动物、罗非鱼、淡水甲壳类等。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

亚洲各国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85%。

东南亚地区以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水产养殖最为发达。

主要养殖当地的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如爪哇须鲃、胡子鲶、线鳢、蓝子鱼、长丝鲈、攀鲈和遮目鱼等,以及对虾、罗氏沼虾和贝类等。

南亚的印度水产养殖发展最快,以池塘混养印度产的四种鲤科鱼类为主。

东亚的中国和日本水产养殖发达;日本的水产养殖采用封闭循环温流水高密度养殖系统,在湖泊和近海以网箱和围拦大面积精养鱼类,并在贝类养殖方面采用浮筏式垂挂养殖法等先进技术;主要养殖对象鲷、鳗、鲤、虹鳟、对虾、牡蛎、紫菜及珍珠、扇贝、鲍等海珍品,日本的海水珍珠产量占世界首位。

美洲养鱼主要供游钓用,其次为生产性养鱼;美国以养殖花点叉尾鲶、鲑、鳟、鲤等为主,其他主要养殖种类有牡蛎和蛤仔,虾类养殖也在发展。

欧洲以养鲤为主,其次是鲑、鳟,主要供游钓业用。

苏联是欧洲主要的水产养殖国,以养鲟称著,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同时鲑、鳟和鲤的养殖也较发达。

东欧以养鲤为主,北欧的丹麦和挪威是养鳟中心,西欧普遍养鳟、鳗、牡蛎、贻贝和蛤仔。

英国与荷兰还开始养殖鲆、鲽。

在世界水产品生产国中,中国、日本、美国、秘鲁、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国、挪威、智利、越南等国家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2年海洋和内陆捕捞渔业居前十位的生产国分别是中国(1660万吨)、秘鲁(880万吨)、美国(490万吨)、印度尼西亚(450万吨)、日本(440万吨)、智利(430万吨)、印度(380万吨)、俄罗斯联邦(320万吨)、泰国(290万吨)、挪威(270百万吨);2002年水产养殖产量前十名生产国分别是中国(2776.7万吨)、印度(219.17万吨)、印度尼西亚(91.41万吨)、日本(82.84万吨)、孟加拉国(78.66万吨)、泰国(64.49万吨)、挪威(55.39万吨)、智利(54.57万吨)、越南(51.85万吨)、美国(49.73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