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行政组织目标
行政组织理论
第一章结论1.简述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答:(1)物质要素:○1人员○2经费○3物资设备;(2)精神要素:○1目标○2权责结构○3人际关系。
2.简述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答:(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行政组织:○1是行政人员活动的载体○2是行政人员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3将行政人员聚合起来发挥合力。
3.简述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答:(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2)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3)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4)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
4.试述行政组织的性质?答: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1)静态的组织结构;(2)动态的组织过程;(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
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1)阶级性;(2)社会性;(3)权威性;(4)法治性;(5)系统性;(6)主动性。
5.试述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答:(1)管理对象不同;(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3)活动的依据不同;(4)活动的目的不同6.试述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答:(1)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2)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的需要;(3)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1.简述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征?答:(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和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2.简述我国古代行政组织的主要特点?答:(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发展的主流;(2)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3)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4)具有强烈的守法色彩。
行政组织目标
经济目标:属于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性质 文化目标:阅读数量、时间 社会目标:强调公平导向、以人为本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1. 行政组织目标的二分法----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 提供公共服务
组织目标具有评估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工具作 用
第一节 行政组织标是指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
未来状态而设定的一种可以激励组织成员投入特 定资源,并且可以用作组织管理工具的公共导向。 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 强制性-----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 服务性------服务于公民、行政组织及成员 和谐性-------共同目标 复杂性-------各人目标,众多目标,职责决定 动态性-------环境变化
• 3、韦里奇观点-----目标管理是一套广 泛的管理系统。
• 目标管理的演进
• 1、企业组织向行政组织转变
• 2、目标管理工具属性的改进------改善 行政组织的效能
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
目标制定的原则
民主参与 系统协调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现实可行性
制定组织目标的方法与技术
目标分解法 目标综合法---一种自下而上的目标制定方法。 目标滚动法------渐进式的方法 环境适应法 资源规划法----线性思维方式
善内部管理,更好地运用内部资源
战略目标:在特定时限后所设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它的未
来指向性很强,激励作用明显
战术目标:指向很明确,激励周期短
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
2. 行政组织目标的类型 消极目标: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的目标,它主要是用来规制特
行政组织概述
2.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制性 包括自由裁量权在内,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
(五)系统性
1.结构性 以部门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组织权责体系,各司其职 2.有序性 通过逐级授权,形成一定序列和等级的组织体系
(六)发展性
1.动态性 社会环境变化,行政职能变化,动态调整
2.适应性 通过组织调整,与社会生活相互适应
4.人员构成(Staff) 结构合理的行政人员,不同的年龄、性别、气质;
5.规章制度(Rule) 对行政组织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规则体系;
6.物质基础(Material) 适量的行政经费,保证行政工作的日常开支;
7.价值观念(Value Judgment) 对行政组织的共同感受、一致态度,认同感;
三、行政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Aim) (1)明确性 一切没有明确目标的行政组织都是没必要的
(2)层次性 总目标、分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等 2.机构设置: (Organization) 根据目标和职能要求设置机构 3.职位设置: (Position) 根据职能和机构设置进行职位确定,划分权责体系
(二)社会性
1.服务性 为执行宪法和法律服务 为一定社会公众的利益提供条件或保障 2.管理性 制定政策、维持秩序、提供机会、监督协调
(三)权威性
1.约束性 以国家法律为依托,对社会主体具有普遍约束力;
2.强制性 政府对破坏政府权威或社会秩序的行为予以惩戒;
(四)法制性
1. 本身的法制性 设立的宗旨、编制、财政等须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
第五章 行政组织
本章知识点: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特点、构成要素 二、行政组织目标 三、行政组织结构与设计 四、我国行政组织及其变革
行政组织学-第5章
◦ (1)组织基本构成要素之间表现出来的关系 状态
◦ (2)组织内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 (3)组织与周围环境之间互动的产物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1)组织基本构成要素之间表现出来的关系状态
结构是一个组织内各构成部 分或各个部分间所确定的关 系形式。
——弗莱蒙特·E·卡斯特和詹 姆斯·E·罗森茨韦克
❖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 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 (分配率)普遍都在54%-65%之间, 如美国分配率为58%。
LOGO
再分配——民生支出
❖ 中国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9.8%。
▪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09年财政支出为76299.93亿元, 其中教育 10437.54亿元,社会保障 7606.68亿元,保障性住房 725.97亿元,医疗卫生 3994.19 亿元 。)
在组织周围,技术解决方法、政治交换与社会 解释三者会并存的局面共同导致了结构的模式, 它辩证地揭示出组织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而这 又导致了组织形式的一种渐进式的产生过程。
——查尔斯·J·丰布兰
一、组织结构概念的界定
一言以蔽之
◦ 组织结构展现了组织里各个职位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 职权、责任和从属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决定成员如何 使用资源达成目标。
1:28
1:256
1:122
赋税比重
◦ 《福布斯》杂志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全球 税收痛苦指数排名,中国两次被排在第二位,成为 在税收方面仅次于法国的最“痛苦”国家。
中国官方正面回击
LOGO
我国税负 到底 重不重???
LOGO
初分配
宏观税负份额 劳动者工资份额
再分配
民生支出比例 行政性支出比例
行政行政组织
第五章 行政组织1、行政组织的含义 行政组织特指国家行政组织,即狭义的政府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政府而结成的系统的第四节 组织原第五节 组织一、一般社会环境 二、特定社会环境 第六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与过程组织机构。
①广义: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结构。
狭义:指未执行国家政府而组成的有系统的组织结构。
2、国家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区别国家行政组织是综合的、整体的,享有完全行政权的法律和行为主体。
行政机关是单一的、部分的享有有限法律和行为主体,隶属于国家行政组织并构成整体的行政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
3、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①政治性。
是一切国家组织的共同属性,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阶级性和决策性。
②社会性。
所承担的社会一般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
它存在两个层次:服务性和管理性。
③权威性。
指行政组织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强力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并以宪法、法律和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
权威性有两个最突出特点:约束性和强制性。
④法制性。
即依法行政,可以分为国家行政组织自身建设的法制性和其对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制性。
⑤系统性。
突出特点有:整体性、结构性和有序性。
⑥发展性。
表现为动态性和适应性。
4、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①法律制度健全。
法律制度健全与否是行政组织健全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
②组织目标明确。
目标反映行政组织社会行为的方向。
③人事调派恰当。
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调派、使用、培训人员直接影响行政组织的效能,是行政组织的一个基本要素。
④权责分配合理。
权责分配合理将使上下级间、机关间、成员间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形成促进整体效能的内在机制,促进行政组织发展。
⑤财物数量适中。
财物是行政组织的物质条件,财物数量过大过小都不利。
⑥运行机制有效。
运行机制的有效性,是各国政府长期致力追求的目标,也是行政组织的一大要素。
⑦行为方式优化。
只有通过优化的行为方式,才能产生最佳的管理效应。
第五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体制分析
任务与组织设置相平衡,使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二)各部门、人员设置合理
按照组织内各单位、部门、人员间的工作衔接关 系和工作量的比例关系合理设置各部门和人员,使整 个行政工作的流程能互相衔接、协调发展,杜绝因漏 设或工作量轻重不均而发生工作流程中断或梗塞的现
象,保证整个行政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职能分工是行政组织结构的实质所在。 (四)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适应性、应变性,能
和水平,限制着行政组织功能的范围和大小。同时,结构一旦 改变,功能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二)功能反作用于结构。 首先,功能优化促进结构优化。 其次,功能退化促进结构退化或消失。
总之,相对稳定的结构要支配控制功能的大小、 范围、性质和水平,相对活跃的功能,在环境影响下 的变异又反过来影响结构,引起结构的变化,甚至突 破原有行政组织结构的束缚。二者的对立统一是行政 组织发展的动力。
职位的设置及其联结方式直接表现为行政组织的权力分配方式。
行政职位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一个行政
工作单位。
行政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一个
行政工作部门。
行政工作部门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一级
政府组织系统。
各级政府之间的有机排列组合——形成一个
国家的政府系统。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特点
和职能式两种结构的优点,也综合了两种结构的缺点。
不过相比来说,这种结构具有更多的优点,目前
各国政府基本上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四)矩阵式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往往是为了实现特殊目标或执行特定业务从不同的组 织机构中选派人员而组成的临时性组织。它将管理部门分为两 种:一种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其目的是要实现组织的长期目标,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另一种是为完成某项专门任务,由各职能 部门派人联合组成的各种专门任务小组。这种小组通常指定专 人领导,组织成员既接受项目负责人的指挥,又接受职能部门 的指挥。在任务完成后,该小组的成员便回到各自原来的职能 部门。因此,这种组织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行政组织理论第五章 行政组织目标
第五章行政组织目标第一节行政组织目标概述一、行政组织目标的含义组织目标核心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组织目标对于组织成员的活动具有公共指向性。
2、组织目标代表着一种未来状态。
3、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投入特定资源。
4、组织目标具有评估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工具作用。
综上所述,行政组织目标是指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未来状态而设定的一种可以激励组织及其成员投入特定资源,并且可以用作组织管理工具的公共导向。
二、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1、强制性2、服务性3、和谐性4、复杂性5、动态性三、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整合作用4、管理工具作用第二节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一、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1、纵向目标2、横向目标;3、外部目标4、内部目标;5、战略目标6、战术目标。
二、行政组织目标的类型:1、消极性目标(具有较强的限制性作用)2、积极目标(具有较强的发展性与激励性)3、经济目标4、文化目标5、社会目标。
第三节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一、行政组织目标的二分法外部目标是行政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根据和导向,内部目标是行政组织实现外部目标的依托。
二、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1、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指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统一、生产行为激励机制和社会正义供给制度的有机统一,行政组织追求的社会公平目标应该是终极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统一。
维护社会公平的机制,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为社会个体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2、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社会生产效率是对一个社会的生产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的比例关系的衡量。
行政组织应致力于协调和平衡对社会公平和社会生产效率的追求,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实现两者的和谐共处。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机制主要有: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调控投资规模和速度,具体运作和监管重大工程项目,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协调区域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等。
第五章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
的视角。组织的宏观外部环境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
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中观环境是组织所在行业的市场环境、
生产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环境等;组织的微观环境是指组
织的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环境。如地方政府、服务对象、供
应商、竞争者等。
组织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或群体之间的关系模式
所构成的环境,如结构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等。
解析:
一般来说,理事会作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最高层机构,承担着以下主要责任 和工作内容:
制定机构发展战略:理事会应当负责制定机构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机构的 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为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指导。 审批机构重大事项:理事会应当审批机构的重大事项,如机构的重大决策、投资 和合作等,确保机构的决策合法、合理、符合机构的愿景和目标。
机构运行活动中的所有参与者身上的知识和技能。如决策者
的决策能力、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水平等。
(5)环境
环境对组织的形式和运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环境对组织
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作用,组织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而且也
影响环境。组织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的成员或群体向组织的外部观察时
具有绝对的指挥权,也承担有关活动和达成组织目标的责任。
第二节 组织结构
2)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 参谋的职权是主管授权的一种权力形式。组织层级之间存在着水平和垂直的关系,而参谋作为专家有责
任来协助直线部门的管理者。
第二节 组织结构
3)职能式组织结构 在直线参谋式组织机构中,将参谋职权部门化,在特定工作范围内,它可以直接对其他
(1)组织设计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服务机构内部的部门、职务和职位都应因事设职、因职设人,做到目标明确,结构清楚。 2)分工协作原则 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合作是实现机构目标的必要条件,专业化是分工的基础。 3)有效地管理跨度原则 管理者因受个人体力、精力、能力、时间以及管理对象和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决定了他所能直
行政组织理论分类模拟题行政组织目标
第五章行政组织目标一、单项选择题1.体现行政组织的宗旨和合法性所在的是( )A.外部目标 B.内部目标C.纵向目标 D.横向目标2.实现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的依托是( )A.战略目标 B.内部目标C.纵向目标 D.横向目标3.从内容来看,同一个行政组织的目标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充分体现了行政组织目标具有( )A.复杂性 B.动态性C.和谐性 D.服务性4.对行政组织原有目标的范围或内涵的超越指的是( )A.纵向目标 B.横向目标C.战略目标 D.战术目标5.国家人事部为了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速度,优化人才结构,制定了一系列人才规划,如“千百万人才工程”等,这属于行政组织的( )A.纵向目标 B.横向目标C.战略目标 D.战术目标6.各级工商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危害消费者的利益而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并设定执法检查目标,这属于行政组织的( )A.消极目标 B.积极目标C.文化目标 D.经济目标7.根据用途限定程度的高低,属于低限定用途资源的是( )A.人员经费和办公费用B.组织被赋予的项目资源和组织所拥有的公共权力C.行政组织被模糊授权管理的项目资源D.跨组织共享的组织资源8.在行政组织资源管理中,负责根据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拟定资源使用规划的是(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 D.一般科员9.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原则不包括( )A.效率与公平并重 B.效率与民主兼顾C.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 D.组织自身规模的增大10.根据组织发展力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将组织发展方式分为( )A.量变式和质变式 B.正式关系式和非正式关系式C.主动式和被动式 D.强制式、民主式和参与式11.认为目标管理是“一套广泛的管理系统,以系统的方式整合诸多管理的关键活动,有意识地引导组织与个人目标的有效完成”的是( )A.杜拉克 B.奥蒂奥纳C.汤姆·彼得斯 D.韦里奇12.在众多制定组织目标的方法与技术中,行政组织根据上级行政组织的目标与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自身的目标,这属于 ( )A.目标分解法 B.目标综合法C.目标滚动法 D.环境适应法13.目标评估标准中,评估公安局对“110”电话的回应态度,属于( )A.数量标准 B.回应性标准C.质量标准 D.成本标准14.在评估方法中,发放一些统计表格让组织成员自己评估目标实现的效果属于( )A.数据分析 B.现场评估C.自我评估 D.内部评估15.以下对于目标管理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目标管理资源配置效率高 B.容易偏重于短期目标C.管理权变性好 D.容易导致缝隙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目标的核心内涵包括( )A.对于组织成员的活动具有公共指向性B.代表着一种未来状态C.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投入特定资源D.具有评估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工具作用E.等同于组织使命2.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包括( )A.强制性 B.服务性C.和谐性 D.复杂性E.动态性3.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C.整合作用 D.宣传作用E.管理工具作用4.以下关于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认识正确的是( ) A.外部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基础B.内部目标是实现外部目标的依托C.二者相互独立,没有关系D.外部目标是组织需要为外部主体提供的一种未来状态E.内部目标涉及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改善内部管理等等5.以下属于行政组织的社会目标的是( )A.民政部门制定一系列优抚政策B.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就业率目标C.铁道部设定目标解决运输服务的质量问题D.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特殊教育发展与服务目标E.各级政府制定产业政策6.社会正义供给制度的内容包括( )A.为社会个体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提供制度保障B.确保人的基本尊严与社会归属C.向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个体提供帮助,改善他们的福利D.促进社会生产效率E.促进市场公平竞争7.在技术经济语境下,一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可以通过以下测量单位得到体现( ) A.人均GDP B.单位GDP能耗C.单位GDP成本 D.最高个人收入水平E.失业率8.行政组织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机制主要包括( )A.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调控投资规模和速度B.促进科技进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C.具体运作租监管重大工程项目D.改革人事管理体制,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E.协调区域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9.行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包括( )A.提供经济基础 B.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C.维护公平竞争 D.保护自然资源E.向弱势群体提供必须的商品和服务10.行政组织的资源包括( )A.人力资源 B.公共权力C.公共资金 D.办公设备与人员装备E.依法代理国家管理的土地资源11.根据用途的限定程度的高低,行政组织的资源可以划分为( ) A.高限定用途资源 B.低限定用途资源C.不确定性用途的资源 D.人力资源E.土地资源12.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主体一般指( )A.行政组织的领导层 B.上级组织C.组织成员 D.媒体E.社会公众13.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一级、二级测量标准主要包括( )A.国民经济 B.人民生活水平C.科教文卫 D.生态环境E.社会治安14.行政组织机关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 )A.服务 B.高效C.廉洁 D.科学化E.制度化15.行政组织目标执行的前提条件包括( )A.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B.组织认同感强C.组织目标得到组织领导的重视D.目标远大E.目标明确三、辨析题1.行政组织的消极目标是指对社会起消极作用的目标。
行政管理(专升本)名词解释
行政管理(专升本)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行政(西方):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利,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2)行政(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事务实施科学管理活动。
3)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具体运行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4)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以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为目的,系统地研究现状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5)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应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推动国家公务的权力。
第二章行政管理原理6)行政管理原理:是人们在长期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理性把握和认识,是揭示行政现象、行政过程内在本质联系以及行政发展过程的公认的普遍规律。
7)封闭原理:是指系统内的管理内的管理过程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且自如的吸收、加工和做功的完整过程。
8)能位原理:就是根据人的才能,吧人员放到匹配的岗位或职位上。
9)弹性原理: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10)权变原理:是根据管理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管理方法的一种管理理论。
11)可比性原理:不同事物间只有同量纲的因素才可以用来比较。
因此,通过研究投入智力劳动和得出成果之间的关系,寻求衡量治理劳动相对价值的可比性因子,则是干部考核科学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12)优化原理:是指企业在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强化管理创造出最大的产值和利润;或怎样一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一定的产值和利润的目标。
行政组织理论00319自考复习资料
行政组织理论第一章绪论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
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2.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
(1)静态的组织结构(2)动态的组织过程(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3.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阶级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主动性4.行政组织的作用。
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5.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4)社会功能6.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
(1)广泛性(2)有限性(3)稳定性(4)变异性7.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
(1)提供社会保障(2)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3)控制人口增长(4)保护自然环境8.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内容。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3)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4)行政组织的生态研究(5)行政组织的心态研究9.行政组织综合性总体研究内容。
(1)一般性原理的阐述(2)行政组织的历史演变和理论发展10.行政组织静态研究内容。
(1)行政组织的结构(2)行政组织的体制(3)行政组织的类型11.行政组织动态研究内容(1)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及管理(2)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12.行政组织理论学科的性质。
阶级性和社会性13.行政组织理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1)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是政治学(2)行政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3)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4)行政组织理论及心理学有相互渗透的关系14.行政组织理论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4)静态及动态相结合的方法(5)纵向及横向相结合的方法15.研究行政组织理论的意义。
(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2)是行政组织改革实践的需要(3)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需要(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需要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1.我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二、学时:48(实践学时16)三、学分:3四、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五、先修课程:管理学、政治学六、课程性质:专业基础七、参考教材:---八、课程地位行政管理学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和政治学、管理学专业的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在掌握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管理活动、行政监督、行政管理法制和行政管理目的的基础上认识行政管理规律,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
九、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在学习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管理活动、行政监督、行政管理法制和行政管理效率、行政改革等内容,具备一定的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十、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与方法一、行政与行政管理学的含义(熟练掌握)二、行政管理的主体(掌握)三、行政管理的客体(了解)四、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五、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六、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七、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1.行政管理学与政治学2.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3.行政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4.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二、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了解)三、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了解)四、西方现代行政现象(了解)第三节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理论(了解)二、中国近现代的行政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了解)三、中国行政学发展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讲授行政的基本内涵;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注意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讲解。
复习思考题:1、行政与公共行政权力的含义2、简述行政与管理、行政与政治的区别3、简述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4、行政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5、简述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思想第二章行政原理第一节概述一、含义(掌握)二、特点(掌握)1.实践性2.综合性3.动态性三、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封闭原理1、含义(掌握)2、运行(掌握)3、运用封闭原理的注意事项(了解)第二节人主原理及相应的几个原理一、人主原理(熟练掌握)1.含义2.基本思想二、激励原理(掌握)三、能级相称原理(熟练掌握)四、领导行为原理(掌握)第三节系统原理及相应的几个原理一、系统原理(熟练掌握)1.含义2.特征二、整分合原理(掌握)三、反馈原理(熟练掌握)第四节弹性和权变原理一、弹性原理(熟练掌握)1.弹性原理的含义2.管理弹性的分类二、权变原理(熟练掌握)第三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一、行政环境的含义(掌握)二、行政环境的特征(掌握)1.广泛性2.复杂性3.差异性4.多变性三、行政环境的分类(了解)1.按地域划分2.按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四、行政生态学的兴起(掌握)1.历史背景2.代表人物和观点第二节行政境与行政管理一、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掌握)二、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掌握)教学要求:重点讲授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的特征和分类;行政生态学的兴起;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辩证关系。
公共行政学第五章
第五章名词解释1、行政组织:特指国家行政组织,即狭义的政府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2、组织目标合理化:是指组织目标的设定比较准确和全面反映了一定时空环境内组织的客观需求、决心、行为能力、客观制约条件与组织对这种需求和制约条件的认知程度。
主要取决于四个条件:社会承认、组织能力、团体状态和成员意识。
3、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对组织来说,确定管理幅度需要考虑以下影响因素:①工作计划制定的完善程度②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③企业员工的经验和知识水平④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协调程度⑤企业信息沟通渠道的状况。
4、管理层次:又称管理层级,是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
管理层次是以人类劳动的垂直分工和权力的等级属性为基础的。
管理层次的划分,不但取决于组织劳动分工的需要,而且取决于组织权力构成的需要。
5、一般社会环境:是指包括国家行政组织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均发生影响或者制约作用的宏观的社会因素之和,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组织的总体目标、功能状态和管理方式。
6、特定社会环境:是指那些与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和输出过程相关联的更为具体的力量,或者更为直接的因素。
组织的管理制度、行为方式和策略思想,反映特定社会环境的要求和制约,特定社会环境对组织的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都产生直接和具体的影响。
7、团体社会环境: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组织或团体的相互矛盾、冲突和协调、一致的状况。
政府与社会组织或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三种:①国家行政组织从团体社会环境输入信息②社会团体从国家行政组织输入信息③国家行政组织协调社会团体关系。
8、组织气候:是行政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组织成员的个性、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和一致的一种变化过程,组织气候主要包括8个变数:结构、责任、风险、奖励、人情、支持、冲突和标准。
9、组织变革阻力:是指阻碍组织变革的因素。
行政学原理教学大纲
《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与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及政治学、行政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外行政改革的动态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将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国外前沿的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的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技能。
(五号宋体)课程目标1: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课程目标2: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课程目标3: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必要性,了解中西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2.教学重难点:中西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3.教学内容:行政学的相关概念;中西行政学发展史;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4.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行政环境1.教学目标:了解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掌握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2.教学重难点: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3.教学内容: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4.教学方法:讲授第三章行政职能1.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职能的涵义、体系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
2.教学重难点: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行政原理与行政体制—行政组织)
第五章行政组织[视频讲解]5.1 本章要点■行政组织的含义、特征、基本要素、产生、种类■行政组织的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原则■组织环境■组织变革5.2 重难点导学一、行政组织概述1.行政组织的含义及与类似词之异同[1]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特指国家行政组织,即狭义的政府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其内涵可以从静态与动态、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等角度来理解。
[2]行政组织与类似词之异同①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组织是综合的、整体的、享有完全行政权的法律和行为的主体;行政机关是单一的、部分的、享有有限行政权的法律和行为的主体,隶属于国家行政组织,是构成整体的行政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行政机构。
行政机构常偏重于编制的、预算的、组织结构的含义;行政机关常偏重于主体的、职权的、法规的含义。
行政机关恒定是行政机构,行政机构则不一定是行政机关。
③官署。
官署又称官府、官衙,主要是民间对政府或政府机关的一种称呼,主要指具有决定权并对外代表国家意志的事权机关,官署是行政机关之一种。
2.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1]政治性。
是一切国家组织的共同属性。
对国家行政组织而言,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阶级性。
是国家行政组织的本质特性。
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阶级性,集中表现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有最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决策性。
国家行政组织正在和已经占据国家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
主要表现在政府的公共决策力日趋强大,政府的意志事实上近乎左右国家的发展。
[2]社会性。
由国家的社会职能所决定,主要指国家行政组织所承担的社会一般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
它存在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①服务性,是国家行政组织行政行为的出发点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首先是指为执行宪法和法律服务;其次是指为一定社会公众的利益提供条件或保障。
②管理性。
主要表现为从高于社会的权威地位出发来制定政策、维持秩序、提供机会、监督协调、组织公共事业的实施并提出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
第五章_行政组织目标
第五章行政组织目标单选1,一般而言,,组织目标指一个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努力争取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
A企业组织 B 行政组织 C 非盈利组织D 社会组织2,一个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组织结构 B 组织目标 C 组织体制D 组织理论3,判断组织活动合法性的依据和衡量组织效果与效率的准则是A组织理论 B 组织功能 C 组织目标D 组织职责4,我国公民的最高代理主体A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D 国务院会议5,从内容来看,同一个行政组织的目标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充分体现了行政组织目标的A动态性 B 复杂性 C 和谐性D 服务性6,促进行政组织发展的基础是行政组织的A横向目标 B 纵向目标 C 战屡目标D战术目标7,行政组织存在的基础是它的A外部目标 B 内部目标 C 经济目标D社会目标8,国家人事部制定的“千百万人才工程”属于A行政组织的战术目标 B 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C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D行政组织的战略目标9,人事部每年组织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属于A行政组织的战术目标 B 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C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D 行政组织的战略目标10,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危害消费者的利益,侵犯合法厂家的正当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往往制定一些针对性强的法律规定并设定的执法检查目标,这属于行政组织目标类型中的A消极目标 B 积极目标 C 经济目标'文化目标11,建国后我国第一个《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于A2001年 B 2002 年 C 2006年D 2007年12,社会目标强调A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B 加快发展速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C 科学进步以德治国D 公平导向,以人为本13,铁道部为解决运输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速度和票务问题而设定的目标,属于行政组织目标类型中的A社会目标 B 经济目标 C 积极目标D 消极目标14,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导向是A内部目标 B 外部目标 C 经济目标D社会目标15,行政组织实现外部目标的依托是A内部目标B经济目标C 社会目标D 积极目标16,判断一个组织运转情况是否良好的主要标准是A能否及时有效的回应社会公众的需求B能否及时有效的提高社会生产效率C能否及时有效的维护社会公平D能否及时有效的提供公共服务17,是行政组织的安身立命之所在,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征A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 B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C维护社会公平D提供公共服务18,政府职能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而导致公共支出随着国民产出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判断,即著名的A等哈特定律 B 瓦格纳定律C、彼得原理D 帕金森定律19,行政组织较私人组织的最大区别在于A它拥有权力机构富裕的公共权力资源,及其延伸出来的公共权威B 它拥有社会大众所鼻血的广泛的社会资源极其延伸出来的其他的服务C 它拥有广泛的分支机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机动性D 以上说法均错误20,在行政组织的资源类别中,行政组织被模糊授权管理的项目资源和跨组织共享的组织资源是A高限定用途资源 B 低限定用途资源 C 不确定性用途资源D 确定性用途资源21,高限定用途资源管理主要是A根据相关规定依法获取和使用B 采取内部市场化和引进竞争机制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 通过绩效考核,公共项目经理制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 依靠跨组织的协调,组之间的竞争以及合作管理等方式进行22,在行政组织资源管理中,负责协调基层组织成员的资源使用要求的是A高层次管理者 B 中间层次的管理者 C 基层组织成员 D 高层次管理者协同基层的组织成员23,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行政组织的第一位目标为A组织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B 行政组织成员和行政组织所服务的对象C 权力机关对公共资源的有效控制D 降低政府运作的成本24,绩效管理源自于A印度 B 埃及,希腊等阿拉伯国家 C 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D 英美等西方国家25,认为目标管理是“一套广泛的管理系统,以系统的方式整合诸多管理的关键活动,有意识的引导组织与个人目标的有效完成”的是A杜拉克B奥蒂奥纳C韦里奇D 瓦格纳多选1,社会慕白的主要制定和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的A民政部门 B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C 财政部门D 人事部门E 金融调控部门2,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主要有A维护社会公平 B 管理组织资源 C 成功地进行绩效管理D 提供公共服务E推动组织发展3,生产行动为激励机制的内容是A为所有生产主体和个人提供公平,公开竞争性的生产环境B 维持市场秩序C 为生产主体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供机制支持D为社会个体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提供制度保障E确保人的基本尊严与社会归属4,社会正义供给制度的内容是A为社会个体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提供制度保障B确保人的基本尊严与社会归属C 为个体型生产主体提供劳动保障D向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个体提供帮助E 改善处于最不利地位个体的福利5,行政组织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机制主要有A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B 制定产业政策,提爱控投资规模和速度C 具体运作和监管重大工程项目,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D 协调区域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改革人事管理体制E 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6,行政组织的资源包括A人力资源 B 组织成员的个人财产 C 人员装备D 依法代理国家管理的土地资源E 公共权利7,根据用途的限定程度的高低,行政组织的资源可以划分为A确定性用途资源 B 不确定性用途资源 C 高限定性用途资源D 低限定性用途资源E 无限定用途资源8,行政组织的组员类别中,高限定用途资源主要指A人员经费 B 组织被赋予的项目资源 C 组织所拥有的公共权力D 基本办公费用E跨组织共享的组织资源9,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省管理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的主要途径是A实现严格的绩效管理B实现内部市场化 C 实现授权与分权D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E 引进竞争机制10,与私人组织不同的是,行政组织不仅追求效率,效能和效益,她还要追求A公平性 B 回应性 C 参与性D 公共性E 循环性11,绩效管理的原则是A效率与公平并重 B 效率与民主兼顾 C 优先发展效率 D 优先发展经济,全力推进经济发展 E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12,下列属于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的有A安全保卫事物 B 文秘通信事物 C 财务与资产事物D 机关后勤事务E 对外交往事物13,机关管理的主要原则有A服务B高效 C 廉洁D 科学化E制度化14,影响行政组织发展的主要变量包括A行政组织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B 组织人物的导向性作用C 行政组织外部的科学技术和内不得行政技术的长期影响D行政组织结构的深刻影星啊E组织成员的直接影响15,根据行政组织发展方案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发展方式划分为A强制式B民主式 C 主动式D 被动式E 参与式16,行政组织发展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阻力可供采取的对策主要有A保持组织发展过程的公开性与透明性B建立组织成员之间的互信与沟通,协调机制C 开展组织学习,建立共享心智模型D大胆提拔和重用人才,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E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采取相机而行的策略17,行政组织目标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循环过程,主要环节包括A目标的制定 B 目标的执行与协调 C 监督,评估和反馈引发的再循环D 目标的修订E 目标的更换18,著名的管理学家杜拉克认为,目标管理中的“管理”需要具备的属性有A目标认知 B 目标更改 C 责任与权力D 资源整合E 目标决策19,目标执行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有A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B 组织认同感强C 组织目标得到组织领导的重视D 组织目标得到组织成员的一致通过E 目标明确20,目标评估的主要方法有A数据分析 B 现场评估 C 自我评估D 内部评估E 外部评估简答:1,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的含义2,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3,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和类型4,是比较行政组织目标中的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5,行政组织如何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6,行政组织是如何提供公共服务的?7,简述企业组织与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差异8,简述制定组织目标的原则9,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有哪些10,试述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过程11,试辨析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优点与不足。
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组织学》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组织学》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行政组织学(英文名称: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课程编号:00405031学分数: 3 (其中讲授学分:3 实践学分:0 )学时:48 (其中讲授学时:48 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行政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二、课程说明本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行政组织的涵义、特点、类型及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了解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行政组织的结构、原则、体制、非正式组织及其意义,深入了解认识行政组织环境、行政组织过程、行政组织沟通、行政组织激励、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变革,了解我国政府行政组织结构状况。
三、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行政组织学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的目标指导下,教学内容以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同时涉及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并紧密联系行政组织管理的实践。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认识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熟练的掌握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并熟悉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新态势,培养学生运用行政组织基本理论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K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行政组织建立、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符合毕业要求第3、4、5条。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行政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分析研究解决行政组织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能力,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符合毕业要求第7、8、9、10条O3、素质目标: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
符合毕业要求第1、2、6、11、12条。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六、学术诚信规定(一)学术诚信行为要求:1.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以个人的努力获得真实的学业成果,不接受他人不恰当的帮助,亦不给予他人不恰当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组织通过获取社会公众 对政府管理的各种要求,并将这 些要求进行整合,然后根据行政 组织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行动 对这些要求加以满足和实现的行 为过程。
回应社会公众要求的机制主要包括:
把回应社会公众作为一种理念 坚持下来;行政组织应当把回应社 会公众要求的目标纳入工作议程中 去,使组织成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工 作职责自主地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 行政组织还要建立、完善和实施考 核机制,系统、双向、开放地考察 其回应效果。
行政组织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机制主要包括:编制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调控投 资规模和速度,具体运作和监管重大工程项目, 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协调区域发展, 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开发和 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加快自主创新步 伐等。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绩效管理机制:
由绩效管理的主体、原则、测量标准和奖惩 制度等因素组成。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3. 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 管理资源 绩效管理 机关管理 组织发展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管理资源-------行政组织为了维
持正常运转和实现特定目标,必须 拥有、管理特定的组织资源。
行政组织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 源、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办公设 备与人员装备,以及相关物质资源、 依法代理国家的土地资源等。
组织目标具有评估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工具作 用
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
2. 行政组织目标 行政组织目标是指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
未来状态而设定的一种可以激励组织成员投入特 定资源,并且可以用作组织管理工具的公共导向。 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 强制性-----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 服务性------服务于公民、行政组织及成员 和谐性-------共同目标 复杂性-------各人目标,众多目标,职责决定 动态性-------环境变化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提供公共服务
行政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市场 主体所不能或不愿意提供的公共 产品和服务,它的作用在于通过 税收—公共支出机制为社会成员 提供均等而持续的服务,保障每 个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和法律规 定的各项公民权利。
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与范围:
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具体的 公共服务—提供国家安全,自然灾 害救援,维护水陆交通要道,洪水 防治;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 公平竞争;保护自然资源;向弱势 群体提供必需的商品和服务;保持 经济稳定。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指机会公平和结果 公平的统一,生产行为激励机 制和社会正义供给制度的有机 统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产行为激励机制的内容是,为所有生产 主体和个人提供公平、公开、竞争性的 生产环境,维持市场秩序,为生产主体 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供机制支 持。
行政组织资源管理:
高层次管理者是组织的领导层, 负责根据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拟定 资源使用规划;
中间层次的管理层,负责协调基 层组织成员的资源使用要求;
基层组织成员负责具体运用组织 资源实现具体的组织目标。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内涵:绩效管理主体通 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测量标准, 对组织成员及组织自身的工作成效 进行测量并据此得出考核结果,采 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提高行政组织 绩效的管理活动。
社会正义供给制度的内容是,为社会个体 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提供制度保障,确 保人的基本尊严与社会归属,向处于最 不利地位的个体提供帮助、改善他们的 福利。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社会生产效率是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和文明状 况的公认指标之一。社会生产效率是对一个社会 的生产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比例关系的衡 量。
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
3. 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 导向作用-----鼓励正向努力, 抑制反向努力 激励作用 整合作用----资源有效配合 管理工具作用
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
1.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 纵向目标:目标标准的提高和绩效的改善 横向目标:原有目标的范围或内涵的超越 外部目标:是组织需要为外部主体提供的一种未来状态 内部目标:为了实现外部目标,组织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改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
首先,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表 达自己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其次,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组织 整合这些关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制订 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和计划,安排具 体的公共项目。最后,以政府行政组 织为主通过各种方式执行其政策和计 划,管理公共项目。
善内部管理,更好地运用内部资源
战略目标:在特定时限后所设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它的未
来指向性很强,激励作用明显
战术目标:指向很明确,激励周期短
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
2. 行政组织目标的类型 消极目标: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的目标,它主要是用来规制特
定主体的某种行为,以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积极目标:具有较强的发展性和激励性的目标,主要用来调
动特定主体的积极性,从正面引导行为主体朝行 政组织希望的方向发展
经济目标:属于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性质 文化目标:阅读数量、时间 社会目标:强调公平导向、以人为本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1. 行政组织目标的二分法----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 提供公共服务
第五章 行政组织目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 行政目标的结构与类型 行政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
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
1. 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社会组织
(企业组织、行政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一 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努力争取达到的一种 未来状态。 组织目标对于组织成员的活动具有公共指向性; 组织目标代表着一种未来状态; 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投入特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