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与文明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关于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要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要把“爱国、爱民”的理念贯穿于全民,使人们以自豪的心态把自己的文化视为最珍贵的财富,以文明的姿态去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
二、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
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要提高文化素养,培养文化常识和文化情操,使人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对文化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此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发展。
三、注重文化传承。
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要重视文化传承,把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发扬文化传统,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注重文化实践。
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要注重文化实践,让人们在实践中去发现文化的美好,去体会文化的魅力,去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几点思考
界 因 学 术
对 文 化 “
”
的论述
已相
当丰富
,
故本文不予 赘述 ,
转求提出
对
“文明
”
的
见解 :
所 谓
文 明 就 是 指 人 类 进 化 ( 发 展 ) 到 定 一 阶 段 而 形 成 的 生 存 方 式 ( 样 态 ) 以 ,
及其所创 造 的成果 。
在此种理解 下 ,
文明
和文化 即
可 做 些 许 区 别 。
:
,
在 田 始生万 物 故天下有文章而光 明也
,
,
?《 尚书
舜 ?
典 》也有 :
“ 濬 哲文 明,来自温恭 允塞 。”
孔颖 达疏 :
“ 经纬 天地 曰 文
,
照临 四 方曰
明。
礼 ? ” 《
记 ? 乐 记 》 说 : “ 是 故情 深 而文 明 , 气 盛 而化 神 , 和 顺 积 中 而 英 华 发外 。 ”
it
- sta t e 。
由
“
”
c
v i
i
U za
ti
on
“
”
“
”
,
基百科对 “
”
n c i v
i za
il
ti o
的 定义如下 : 文 明 是 出 现 了城 市 发展 、 划 分了 社会 阶 层 、 产 生 了 交流符
号
( 通常是文 字 )
的国 家社会形态 ,
它还具备人与
自 然环境的 分离和 人对 自 然 的 控制 这 一 特征 。
参 见维 基百 科 最 后 访问 期 年 月 k p g C h p n w :
对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对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思考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思考现代社会中,文明与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
文明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进步和发展程度,而文化多样性则是指不同种族、民族、宗教和语言等因素导致的文化差异。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思考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实现和谐共存。
首先,文明与文化多样性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这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文化多样性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明的发展需要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并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与其他文化形成互补,实现文明的繁荣。
其次,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思考需要关注文化的平等和尊重。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每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避免出现优劣之分。
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观念,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尊重他们。
只有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我们才能实现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进一步推动文明的发展。
此外,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思考还需要关注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沟通困难、理解误解等问题。
在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时,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交流,尊重对方的习俗和观念。
同时,这也是一个机遇,通过文明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我们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最后,为了实现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共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该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和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打破文化壁垒,鼓励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媒体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传播多元文化的理念和思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综上所述,对于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思考,我们需要理解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尊重和平等对待不同的文化,关注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建立一个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文明与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共存,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7篇)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通用17篇)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篇1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当全球化给我们带来好处与便利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击也破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
面对各国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的我们应对外来文化有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
但随着西方文化浪潮的侵入。
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文化开始逐渐失去颜色。
节日文化的入侵深深的侵染了人们的思想。
我过的七夕节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但现在却被西方人称为情人节的节日所代替。
每当这时,商场中、大街上各种这样打折出售的广告牌上都是情人节这几个字。
可见七夕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国民对待本国文化的态度冷漠,对别国的文化却充满了热情,这致使中国人民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曾经散落到街头的传统小吃已成过往云烟,最热的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房”顶替了小吃原来的地位,国外的名牌服饰也成为年轻人争相攀比的目标,国产品牌几乎无人问津。
如潮水般涌来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大街小巷,曾今对传统文化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正在渐行渐远,那种魂牵梦绕的情节正在烟消云散。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如今却面临着破坏与毁灭,这是国人的不幸,但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那将是何等的可悲与可怕。
我们不能再重复历史,不能再像百年前那样成为一个任人宰割的肥羊,我们既要守住自己的文化,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都开满中华文化之花,就像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办一样,传播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用独特的中华文化去感染世界,让世界都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西方文化的浪潮能扑向我们,那中国文化的风暴必将刮向西方。
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
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激发民族自豪感,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各种文化交流互鉴成为常态。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为悠久、深厚的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然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一些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构成了挑战。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本文将回顾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特征,阐述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和重要性。
分析当前中华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如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淡化等。
接着,从教育、媒体、文化产业等方面探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推广中华文化产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
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总结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成效与启示,为未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推动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应该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文化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诗词歌赋、书画音乐,更涵盖了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领悟其精髓和要义。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中华文化的历史演变。
中华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都经历了不同的变革和创新。
这些变革和创新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1、重视文化自信的建设,把文化自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文化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2、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运用文化手段沟通和谐,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实现国家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
3、充分发挥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作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文化人才,支持文化科学研究,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整体水平。
4、重视文化的推广传播,加强文化的普及教育,注重文化的宣传报道,加大文化的市场化运作力度,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积极培育新时代文化意识,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
对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 决定》 还强调了文化建设 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动力。文化建设 的基本方针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 益放在首位 、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这是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 、 向、 方 根本任务和基本 任务决定的。文化建设 的基本动力是改革 , 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创新 , 改革文化体制 , 创新文化发展模
济价值 。过去人们比较重视文化 的精神价值 , 当今世界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则突显了文化的经济 价值。文化的经济价值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 但是 , 我们千万不能 由此而忽视了文化的精神价值 。现 实 的情形是文化建设的经济价值国人 比较重视 , 而文化的精神价值则 比较轻视。事实上 , 当前我 国 的文化价值 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挑 战, 精神家园的迷失 、 道德的滑坡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现实 。因此 , 我们必须在文化建设上两手抓 , 两手都要硬 , 这就是既要刻度重视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 , 更要重视文
对文化 问题 的几、 教授 ;、 2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 、 教授)
【 摘要】 不同文化体 系的 区别主要在于丈化的整体结构的差别 , 文化建设的重要 途径是达到认 同 , 实 其
践意义在于形成思维与行 为的 习惯 ; 离开具体的 实践状 况就 无法真正理 解文化 问 ; 南文化研 究 中, 题 在岭
《 决定》 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 , 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因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精髓 , 决定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 、 精神文 明建设和党 的建设全过程 , 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 体现到精神文化产 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文化反思模板高中生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文化日益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应反思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化进行反思,以期引起广大高中生的关注和思考。
二、文化繁荣背后的反思1. 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在追求文化繁荣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如今,许多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外来文化。
这种现象使得我国文化呈现出同质化趋势,缺乏独特性。
2. 文化产业过度商业化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但过度商业化现象也日益严重。
一些文化产品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内涵,导致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失去了文化应有的价值。
3. 文化自信不足在文化交流中,一些国人表现出文化自信不足,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对本国文化缺乏认同感。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反思与对策1. 加强本土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防止文化同质化,我们要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扶持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本国文化。
2. 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注重文化内涵,提高产品品质。
政府应加强监管,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使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 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本国文化。
四、结语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反思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要关注文化问题,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来,为我国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
文化反思模板作文高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反思我们的文化,如何让传统与现代实现交融,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反思首先,我们要反思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边缘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排斥心理。
反思传统文化,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并非都是糟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
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二、现代文化的反思其次,我们要反思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如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道德沦丧等。
反思现代文化,我们要关注这些问题,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向上的文化环境。
三、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面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反思,我们应当如何让两者实现交融呢?1. 传承与创新:我们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比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现代艺术等领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2. 跨文化交流:我们要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我国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要向世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3. 培养文化自信: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关注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4. 弘扬民族精神: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让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基石。
在面临各种挑战时,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总之,文化反思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我们要在反思中不断前行,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实现交融,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还能够塑造学校的形象,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主题讲座、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让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团、俱乐部等组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
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场所。
学校可以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舞狮表演、传统戏曲表演、书法比赛等,让学生了解并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校还需要关注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引入新兴文化元素,如音乐、舞蹈、电影等,开展相关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通过传承和创新,学校的校园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并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
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参观企事业单位、社区、博物馆等,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名流、专家学者等来校进行讲座或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学习机会。
通过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将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各个方面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文化传承和创新、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学校可以建设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对当前加强地方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加强地方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在当前我国的文化结构中,地方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并充分认识地方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长期性,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其不断走向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地方文化;文化建设;必要性;长期性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94-02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充分显示了党和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朝向“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咸宁市紧跟时代步伐,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艺创作和展演、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当前更要充分认识地方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长期性,按照《决定》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其不断走向发展与繁荣,为美丽的“香城泉都”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一、加强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1、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意蕴。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
”要把咸宁建设成为“小康咸宁”、“生态咸宁”、“宜居咸宁”、“和谐咸宁”,光有发达的经济基础、完备的民主政治、繁荣的城市设施是远远不够,还需要文化的浸润、科学的普及、市民素质的提升,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文化建设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有吸收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抵御。
文化与文明关系的认知
文化与文明关系的认知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紧密关联且不可分割的概念。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切知识、信仰、习惯、风俗、艺术和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资产,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文化认同的核心。
文明则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科技、政治、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高度发展和进步,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化和文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化是推动文明发展的深层动力,而文明则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和实践。
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基础和灵魂,文明则是文化的物质展现和实现。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和文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认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必须重视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以营造文化浓郁的社会氛围。
其次,要认真研究和掌握文明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经验,推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要深刻认识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推动文化与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1 -。
关于文明与文化思考的散文
关于文明与文化思考的散文衡量一个地方或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不能仅仅以该地方或该家庭的人口文化状况为参考。
因为文化状况代表不了文明状态、修养及修养程度,就如同知书与达理的关系,知书者不一定就达理,达理者不一定就知书,知书和达理没有必然的关系。
有时文化程度根本无法掩饰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粗俗与野气。
况且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受他们生活的地域文化、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另外绝大局部人具有很大的趋同性。
一个地域、一个族群,人说话的语气、脸上的表情、行为举止最能说明其文明程度。
文化素养较高的地域和族群,无论经济状况好与坏,几乎所有的人的精神状态一般相比照拟自然、放松和安详,举止行为比拟内敛,棱角不是那么清楚。
整体文化素养较低的地域或族群,他们的言语、行为、举止间,根本无法掩饰住已经深入骨髓的粗野与俗气。
要改变一个地域、一个族群的文明状态,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进行调理、滋润、孕育和熏陶,而不是仅仅改变其经济状况和生存状况所能到达的。
经济状况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需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人在物质生活到达一定得高度以后,就会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与之相匹配。
在一个没有生活秩序,没有文明熏陶,没有起码的社会道德规那么的地方,大多数人不知道礼让与谦卑,不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不知道包容与宽容,无文明可言,无所谓敬畏,人们的行为举止往往是野蛮或匪夷所思的。
生活的告诉我们粗俗的人手中越是有钱,对社会和周围的危害越大。
文明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是一个具体的概念。
文明以文化为根底,用文化的力量促生文明。
文化的力量可以净化人的思想和灵魂,维护高尚的行为准那么,标准社会的管理和社会行为。
文化即就是文明教化。
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与文明程度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和人群的行为举止的细节,也可以通过该地域内的角角落落发生的小事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有着明显的感悟。
社会的进步应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同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两个必备的车轮,一个都不能出现问题,无论哪一个出现问题,社会进步的车轮就会抛锚,无法正常进行。
思考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思考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文/彭中天(中国文化经济的倡导者)
(一)、文化求异,文明求同,所以文明是文化的交集。
文化的丰富性与拓展性决定了文明边界的不断扩大与提升。
是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明的互鉴,最后形成文明的共识。
(二)、文化存异与科学求同。
文化因个性而有价值,科学却因找到了共性的规律方得认同。
追求个性化的创新与突破是文化的天性,所以创作过程充满了非理性的想象力与表现力,这种反叛性与非理性是人类最可贵的原始冲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而科学在发明与发现阶段恰恰需要的是这种敢于怀疑一切的精神,所有科学都是对规律的总结与打破。
只是在方法上用的是理性工具和格式化流程。
科学如果没有文化的冲动和伦理的约束将是令人恐惧的一件事。
彭中天(左一)陪同江西美术馆主要领导一行拜访清华文创院。
浅析文化与文明
浅析文化与文明一、现在,关于文化,文明的词语在社会中漫天飞.什么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名人...然而,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文化的性质等重要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不见得人们都明白清楚,因此,特从社会词典上摘录如下: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物质为基础;每一社会都有同它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制度的产生而改变,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新文化不可能脱离旧文化而产生.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它反过来又给以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文化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传统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各民族都有其独特性.文明:1.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政治文明应该属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又对物质文明起重大促进作用,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文明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摩尔根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三个时期,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加以援用,并赋予新义.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明.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因而能够创造有史以来最高类型的文明.2.专指精神文明,尤其是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二、文化与文明的概念与关系:文明是由文化组成,文化是单一的,文明是较高曾次的文化成果。
比如古代中国,官僚文化,民间文化,市俗文化,建筑文化,军事,建筑物等等共同组成了农业文明。
“文明”与“文化”
“文明”与“文化”
顾名思义,“文明”与“文化”,以文相通,以明示人,以化感人,一静一动,彰显辉映。
共同点都是治心之“文”,而不是治身之“武”,“文”是自觉服从,“武”是被迫服从。
“文”是理、义、情、艺,“武”是刑、养、信、用。
一、“文明”就是给人看、促人学、激人进步的“文”物,包括文字著作、书画作品、影音表演、雕塑、建筑工艺、风俗信仰、佩戴饰品、历史文物等,形式各异,但都是精神结晶。
二、“文化”是行为举止的礼仪,是彰显精神的实践。
“文化”是既美化自己精神,又开化他人精神的行为。
三、“文明”既是“文化”的工具和平台,“文明”又是“文化”的产物产品。
“文明”是死的,“文化”是活的。
四、“知识”只是“文化”的前提条件,但“知识”远不是“文化”。
“知识”既可以促进文化,同时也可能阻碍文化,“知识”是死的,“文化”是生命精神的绽放,“文化”是鲜活的。
五、“经济”“政治”中有“文明”规范,也有“文化”精神,但“经济”就“经济”,“政治”就是“政治”,他们与“文明”“文化”只有紧密关系,却没有必然联系。
严格地讲,世界上只有“精神文明”,根本没有“物质文明”。
(蒋荣清,2019.11.17)。
读中国文明的反思
读中国文明的反思中国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然而,对于中国文明的反思,意味着我们要以客观的眼光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寻找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发展。
中国文明是一个源自自然观察和人类实践的文明体系。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总结,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理、农学等。
然而,在现代科学方法的洗礼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并不完全准确和科学。
例如,在天文学领域,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方法虽然可媲美西方的天文学,但却无法达到现代天文学的精确程度。
这说明我们需要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借鉴外来的科学成果,推动中国文明在科学领域的进步。
中国文明在价值观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的是家族和社会的集体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奉献。
然而,在现代社会,个体的权益和价值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保护。
因此,我们需要对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进行反思和调整,倡导个人权益和价值的平等和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中国文明在教育体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古代的教育注重的是对经典的传承和传授,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对创新和思考的培养相对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中国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古代的文化自信心较强,对外来文化态度较为封闭和保守。
而在现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地对待其他文明,以实现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只有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话,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自身的文明。
对中国文明的反思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是对我们自身的文化认同和自信的检验,更是推动中国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通过对中国文明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发展,以实现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化与文明问题的几点思考袁银传一、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文化”是一个歧义极多、见仁见智的范畴,不同的文化论者对其规定和强调的层面各不相同。
文化一词,在汉语中是由“人文化成”一语简化而来的。
《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中国古代,文化指称的是人类对物质财富、道德修养、精神生活的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
在国外,文化一词在英文中写作“Culture”,德文中写作“dieKultur”,二者都来源于拉丁文“cultus”这一词根。
这一词根后来又演变为“cultura”。
原意是土壤耕作、加工成果,后来引伸为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指的是人对自然界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对自身的培养、训练。
英美文化论者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往往与“文明”一词等同,不严格区分二者。
例如,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他的《原始社会》一书中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CultureorCivilization)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
英美学者的文化观与英美实证主义的文化研究传统直接相关。
在文化学研究上,英美文化论者注重的是对文化事实以及对文化要素的分析,他们着重揭示的不是文化的变化形态,而是已存形态;他们关注的不是文化的价值性、生命性和创造性,而是文化的物质化、形态化。
所以,他们在谈论文化问题时更多的使用的是Civilization(文明)而不是Culture(文化)。
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上,他们多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文化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致性,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文化问题并强调文化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而德国则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文化研究传统,其代表是新康德主义和生命哲学。
他们强调文化的精神性、价值性、生命性和创造性,强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根本区别。
例如,新康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李凯尔特在《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一书中就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区别作过深入的分析。
所以,德国的文化论者严格区分“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其谈论文化问题时所使用的词汇是“dieKultur”。
对于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德国历史哲学家、文化学家斯本格勒就曾指出“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
这也说明文化是动态的、精神性的、有价值性和生命性的东西,而文明则是静态的、物质性的、形态化的东西。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概括说来无外乎两种,即广义的文化定义和狭义的文化定义。
广义的文化定义指称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主体自身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
台湾著名学者余英时教授在谈论文化变迁时,曾有文化变迁“四层次说”。
他说,“非常粗疏地说,文化变迁可以分为很多层:首先是物质层次,其次是制度层次,再其次是风俗习惯层次,最后是思想与价值层次。
”不过,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三层次说”,即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即物的部分,制度文化即心物结合的部分,和精神文化即心的部分。
物质文化通常被称为“文化的表层结构”,它变动不居、交流方便,是文化的各层面中极易变化的部分;制度文化通常被称为“文化的中层结构”,它是文化中最权威的因素,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规定着文化整体的性质;精神文化通常称为“文化的深层结构”,它最为保守,是文化的各层面中极难变化的部分,是文化成为类型的灵魂。
物质层面的文化更富时代性,变化快;精神层面的文化更富民族性,变化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包括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认知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等等。
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心理层面,或曰“心的部分”。
研究文化问题不能不涉及到人类的文明。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文明一般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积极的和消极的);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活动方式。
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相比较的,文化实质上是人化。
文化越发达,表明人的主体性越强,人类发展越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
文化的积极成果便是文明。
而文明是相对于野蛮、愚昧和无知的,它表示和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序和开化状态。
因此,文明是指文化中进步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的总和。
文化进步的程度越高,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反过来,社会文明也就成为文化进步的衡量标志。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统一的整体,其中既有消极、保守、落后的封建主义的糟粕,也有积极的、进步的、合理的民主主义的精华。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必须运用科学而合理的评价尺度和价值坐标。
只有站在当代实践、当代科学和当代文化的最前沿,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交汇点上,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为现实的参照系统和价值坐标,运用文明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相统一,历史评价的尺度与道德评价的尺度相统一,生产力标准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相统一的多维评价标准,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审查和评价,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做出科学而合理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判断,从而才能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的主要资源有:第一,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的劳动人民富有吃苦耐劳、刚健进取、锲而不舍、反抗强暴、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和勤劳、善良、朴实、节俭的美德。
这些精神和美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继续弘扬和光大的。
第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科学的理性传统,有着著称于世的伟大的科学发明和创造,有着勇于发明、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这种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启蒙的、革新的、民主的、爱国主义传统和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反对空谈、崇尚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空谈误国”,力图从历史时代所提出的迫切问题出发,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提出治世之道,“思以其道易天下”。
从《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五,“务实求验”、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战斗的无神论传统。
这种唯物主义和战斗的无神论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可以作为批判粗俗的唯心主义和邪教组织的有力武器。
第六,丰富的辩证思维方式。
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博士说:当古希腊和印度人很早就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适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则发展有机宇宙的学说。
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也认为:耗散结构理论与西方传统思想不一致,而与中国研究整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相符合。
中国传统哲学虽然知性思维不甚发达,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却非常发达,这也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准备了条件。
第七,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崇尚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思想。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等的思想,具有普遍伦理的价值,对处理当今的环境问题和国际争端,对于今天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从而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先进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内容、要求和任务。
在当今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并且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当今中国的先进文化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它始终以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凝聚和激励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动力;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升华,又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和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团结和领导体全体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着力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是:第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这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也是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本。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坚决反对多元化,这既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
第二,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时代的主旋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的,因此,社会主义文化既不同于服务于封建帝王将相的封建主义的文化,又不同于服务于少数有钱人的资产阶级文化,也不同于少数人孤芳自赏的精英文化,而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大众的文化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面向”的方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富有时代意识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和塑造适应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项基础工程。
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高度重视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