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文 韩愈《送董邵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送董邵南序翻译]送董邵南序
[送董邵南序翻译]送董邵南序一:[送董邵南序]韩愈《送董邵南序》韩愈的《送董邵南序》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送董邵南序作者:[唐]韩愈燕赵00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01。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02,怀抱利器03,郁郁适兹土04。
吾知其必有合05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06,苟慕义强仁者07皆爱惜焉。
矧08燕赵之士出乎其性09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10,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11聊以吾子之行卜之12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13之墓,而复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14乎为我谢15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16矣。
”00、燕、赵:借指现在的河北一带。
01、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02、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03、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04、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
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适,到。
去。
兹,这。
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05、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06、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07、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08、矧(shěn):何况。
09、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
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10、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
与,跟随。
易,改变。
11、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
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聊:姑且。
卜:测验、判断。
13、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望诸,古泽名,在现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
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14、屠狗者:凡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原文及译文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原文及译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原文及译文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1、燕、赵:借指的河北一带。
2、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3、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4、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5、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
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适,到……去。
兹,这。
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6、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7、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8、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9、矧(shěn):何况。
10、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
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译文】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
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
董生努力吧!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董生努力吧!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
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像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
教育教学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译文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译文如下: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译文如下:
燕赵之地,古今所称英雄辈出之地,豪杰聚集之家。
或许那里的人们风骨照人,气质非凡,同时又都胸怀壮志,因此他们不安于现状,竞相为功名而奋斗。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英杰之土由于报国无门,或因抗上触怒权贵而埋没风尘之中。
如今董邵南要北游燕赵之地,大概是想向那里的豪侠之士和忠臣义士们讨教自强的途径吧。
我尽管对此甚为赞许,但还是对他说:“行矣,当立志垂名。
夫垂名者,有西伯拘菱里之志,有仲尼厄作《春秋》之思,有左丘身盲厥明之智,有孙子膑脚兵法之书,有屈原放逐著《离骚》之怨,有吕子穷断路作《八览》之虑。
”言下之意是:燕赵之地古称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你要好自为之。
然而世事难以预料。
董邵南此去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机缘,也或许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坎坷。
但我相信:大丈夫只要不因世事拂逆而
沮丧,不以短暂的失意而遽然止步,那么千载一时的好机会就会等待着他。
董生努力吧!。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鉴赏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鉴赏【导语】:〔唐〕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苏教版选修《送董邵南序》译文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送董邵南①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②,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③仁者,皆爱惜焉。
矧④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⑤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⑥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注:①董邵南,韩愈的朋友,因屡考进士未中,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
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之,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作不义之事。
②有司: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
③读“ qiǎng”,勉力。
④读“ shěn ”,况且。
⑤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陷,离燕归赵,被赵王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⑥屠狗者,指高渐离一类风尘豪侠,这里喻不得志的豪士。
《送董邵南序》译文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
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
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像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
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那里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
董生,努力吧!我因为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些感想。
请你为我到望诸君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并且到那里的街市上看看,还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义士吗?替我向他们殷勤致意: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
韩愈《送董邵南序》原文及译文
韩愈《送董邵南序》原文及译文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送董邵南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和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易移,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之有所感也。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注释】①有司: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
②利器:比喻杰出的才能。
③兹土:当时河朔三镇幽州、成德、魏博,都自置官吏,割据而不受朝廷节制。
④强仁:勉力为仁。
⑤矧:何况。
⑥望诸君:即乐毅。
⑦屠狗者:这里泛指不得志的豪侠义士。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董生举进士()⑵郁郁适兹土()⑶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⑷为我吊望诸君之墓()19.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夫以子之不遇时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①皆爱惜焉②因以为号焉C.①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②倩女之靧面D.①可以出而仕矣②溪深而.鱼肥2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⑵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2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见解和主张?(2分)参考答案18.(1)推荐;选用(2)往,到(3)怎么(4)祭拜(4分,每词1分)19.B(2分)(A ①认为②因为B ①②语气助词C ①代词②助词,的D ①表承接,然后②表递进,而且)20.①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
(2分)②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
(2分)21.表达了对董邵南处境的同情,反对他去河北(1分)表达了作者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主张(1分)。
二1、据要求填写原文句子。
1)点明董邵南游河北缘由的句子是2)作者直接慰勉董邵南的句子是3)作者是怎样巧妙地提行董盛不要误入歧途的?2、首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文中两次出现“董生勉乎哉!”,其作用是什么?4、结尾一句“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5、韩愈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1)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
古文鉴赏《送董邵南序》原文及翻译
古文鉴赏《送董邵南序》原文及翻译《送董邵南序》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
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
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原文】送董邵南序作者:[唐]韩愈燕赵00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01。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02,怀抱利器03,郁郁适兹土04。
吾知其必有合05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06,苟慕义强仁者07皆爱惜焉。
矧08燕赵之士出乎其性09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10,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11?聊以吾子之行卜之12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13之墓,而复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14乎?为我谢15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16矣。
”【注释】00、燕、赵:借指现在的河北一带。
01、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02、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03、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04、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
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适,到……去。
兹,这。
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05、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06、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07、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08、矧(shěn):何况。
09、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
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10、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
与,跟随。
易,改变。
11、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
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聊:姑且。
卜:测验、判断。
13、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注释及解析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唐] 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②。
董生举进士③,连不得志于有司④,怀抱利器⑤,郁郁适兹土⑥,吾知其必有合也⑦。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⑧,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⑨。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⑩!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11),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13)。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14);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15)?为我谢曰(16):“明天子在上(17),可以出而仕矣(18)!”〔注释〕①本篇选自《韩昌黎集》。
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韩愈的朋友。
②燕、赵,战国时国名。
燕国地在今河北、辽宁一带;赵国地在今河北、山西一带。
这里以“燕、赵”借指当时的河北地区。
③举进士,应进士科考试。
④不得志,指没有考中进士。
有司,此指主持考试的部门。
⑤利器,比喻卓越的才干。
⑥适,往。
兹土,这个地方。
指河北一带。
⑦有合,有所遇合。
指得到赏识和重用。
⑧子,您,指董邵南。
不遇时,未遇发挥才干的时机。
⑨强,勉力。
⑩矧(shen 审),况且。
(11)化,教化。
移易,改变。
(12)恶(wu乌),怎么。
(13)聊,姑且。
卜,测试。
(14)吊,凭吊。
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赵人,曾辅佐燕昭王破齐,攻占齐国七十多个城池。
燕昭王死,燕惠王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解除了乐毅兵权。
乐毅为避祸,回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
他的坟墓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15)屠狗者,以屠宰狗为生的人。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这里指有才干但埋没在民间的人。
(16)谢,告诉。
(17)明天子,圣明天子。
此指唐宪宗。
(18)仕,做官。
〔解析〕《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全文仅一百五十一字,但其艺术光彩照耀古今。
清桐城派领袖姚鼐以为它独创奇格,“冠绝前后”(《古文辞类纂序目》)。
他人瘦“气羸”,平时难以高调诵读文章。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译及赏析《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译及赏析《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写的一遍序文。
对董少南怀才不遇深表同情,而又不赞成他投之藩镇,所以序中隐含有规劝之意。
该作品通过对于朋友考不取进士到河北去做官,作序相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作者: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00、燕、赵:借指现在的河北一带。
01、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02、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03、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04、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
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适,到……去。
兹,这。
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05、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06、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07、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08、矧(shěn):何况。
09、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
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10、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
与,跟随。
易,改变。
11、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
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聊:姑且。
卜:测验、判断。
13、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望诸,古泽名,在现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现代文翻译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现代文翻译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及现代文翻译
【原文】: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1]。
董生举进士[2],连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8],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9]?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翻译】:
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
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
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象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
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
董生,努力吧!
我因为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些感想。
请你为我到望诸君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并且到那里的街市上看看,还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义士吗?替我向他们殷勤致意:“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全文注释翻译赏析《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全文注释翻译赏析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唐·韩愈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注释]燕赵:战国时,燕国位于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赵国位于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一带。
董生:指董邵南。
感慨悲歌:用歌声来抒发内心的悲愤。
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
利器:比喻杰出的才能。
郁郁:忧郁的样子。
兹土:当时河朔三镇幽州(领州九,治所在今北京西南)、成德(领州四,治所在今河北正定)、魏博(领州七、治所在今河北大名),都自置官吏,割据而不受朝廷节制。
强(qiǎng):同“强”,勉力。
仁:仰慕正义,力行仁道。
矧(shěn):况且。
化:教化。
移易:改变。
恶:怎么。
吊:凭吊。
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谄,离燕归赵,赵封之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称“望诸君”.屠狗者: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高渐离曾以屠狗为业。
其友荆轲刺秦王未遂而被杀,高渐离替他报仇,也未遂而死。
这里泛指不得志的豪侠义士。
谢:致意。
仕:做官[翻译]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
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
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
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课文翻译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课文翻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课文翻译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
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课文翻译,欢迎来采纳!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译文: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
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要到这个地方去(谋职)。
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
董生努力吧!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董生努力吧!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
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过去时代屠狗者(高渐离)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注释00、燕、赵:借指现在的河北一带。
01、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02、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03、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04、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
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适,到……去。
送董邵南序的原文及译文
送董邵南序的原文及译文送董邵南序的原文及译文送董邵南序[唐]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1]。
董生举进士[2],连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彊仁者皆爱惜焉[6]。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7]!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8],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9]?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选自《四部丛刊》本《昌黎先生集》【注释】[1]燕赵:战国时,燕国位于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赵国位于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一带。
[2]董生:指董邵南。
[3]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
[4]利器:比喻杰出的才能。
[5]兹土:当时河朔三镇幽州(领州九,治所在今北京西南)、成德(领州四,治所在今河北正定)、魏博(领州七、治所在今河北大名),都自置官吏,割据而不受朝廷节制。
[6]彊(qiǎng抢):同“强”,勉力。
[7]矧(shěn审):况且。
[8]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谄,离燕归赵,赵封之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称“望诸君”。
[9]屠狗者: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高渐离曾以屠狗为业。
其友荆轲刺秦王未遂而被杀,高渐离替他报仇,也未遂而死。
这里泛指不得志的豪侠义士。
译文: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
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
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象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
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
古诗送董邵南序翻译赏析
古诗送董邵南序翻译赏析《送董邵南序》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原文】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燕、赵:借指的河北一带。
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
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适,到……去。
兹,这。
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矧(hěn):何况。
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
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
与,跟随。
易,改变。
吾恶(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聊:姑且。
卜:测验、判断。
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望诸,古泽名,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注释译文鉴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②。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③。
吾知其必有合也④。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⑤。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⑥,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⑦?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注释】①董邵南:唐朝寿州安丰(今安微寿县)人,韩愈的朋友。
②燕、赵:战国时期的两个国家,在河北一带地方。
③举进士:为乡里所推举,入京应进士科考试。
有司:官吏,这里指主考官。
利器:精良的工具,比喻有杰出的才华。
适:往,去。
兹土:这个地方,此指河北地区。
④有合:有所遇合,指得到人的赏识重用。
⑤慕义强仁者:勉力按仁义行事的人。
⑥风俗与化移易:风俗是跟随着教化而改变。
⑦望诸君:即乐毅。
战国时乐毅帮助燕昭王打败齐国。
昭王死,燕惠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夺去乐毅的军权。
乐毅避难于赵国,赵王封他于观津(今河北武邑),称为望诸君。
其墓在邯郸西南。
屠狗者:指隐迹于屠夫中间的豪侠义士。
指荆轲到了燕国,同隐藏在屠夫中的豪杰及善击筑者高渐离成为好友。
【译文】燕、赵一带,古时候说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杰。
董生应考进士科,连续几次没有被主考官录取,他怀藏着杰出的才华,闷闷不乐地要到这个地方去。
我知道他去了那里一定会遇到赏识重用自己的人。
董生,好好努力吧!照你的才华不能为时所用,假如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你的。
何况燕赵一带的豪杰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 可是我曾经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改变的,我怎么知道现在那里的风俗和古时候传说的有没有不同呢? 暂且通过你这次的出行来验证它吧。
董生,好好努力吧!我因你而产生了一些感触。
请你为我到望诸君的坟墓前凭吊一下,并且到那里的街市去看看,还有没有像从前那样隐迹于屠夫中间的豪侠义士? 请替我告诉他们说:“圣明的皇帝在上面,可以出来做官了!”【鉴赏】韩愈的朋友董邵南多次参加进士考试一再不得志,就想离开京城,往河北去寻找出路。
送董邵南序赏析
送董邵南序赏析送董邵南序赏析送董邵南序 [唐] 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1].董生举进士[2],连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惜焉[6].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7]!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8],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9]?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题解】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因屡考进士未中,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
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送他,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作不义之事。
首段先说此行一定“有合”,是陪笔。
次段指出古今风俗不同,故此行未必“有合”,虽不明说而主旨已露。
末段借用乐毅和高渐离之事,喻示董邵南生不逢时,应当效法古代的忠臣义士,效力朝廷。
全文措辞深婉,意在言外,虽仅百余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
刘大櫆评此篇曰:“深微屈曲,读之,觉高情远韵可望而不可及。
”【作者简介】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注释】[1]燕赵:战国时,燕国位于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赵国位于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一带。
[2]董生:指董邵南。
[3]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
[4]利器:比喻杰出的才能。
[5]兹土:当时河朔三镇幽州(领州九,治所在今北京西南)、成德(领州四,治所在今河北正定)、魏博(领州七、治所在今河北大名),都自置官吏,割据而不受朝廷节制。
[6]强(qiǎng抢):同“强”,勉力。
[7]矧(shěn审):况且。
[8]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谄,离燕归赵,赵封之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称“望诸君”.[9]屠狗者: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高渐离曾以屠狗为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送董邵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韩愈《送董邵南序》原文、译文及赏析《送董邵南序》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
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
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原文】送董邵南序作者:[唐]韩愈燕赵00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01。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02,怀抱利器03,郁郁适兹土04。
吾知其必有合05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06,苟慕义强仁者07皆爱惜焉。
矧08燕赵之士出乎其性09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10,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11?聊以吾子之行卜之12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13之墓,而复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14乎?为我谢15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16矣。
”【注释】00、燕、赵:借指现在的河北一带。
01、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02、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03、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04、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
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适,到……去。
兹,这。
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05、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06、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07、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08、矧(shěn):何况。
09、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
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10、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
与,跟随。
易,改变。
11、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
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聊:姑且。
卜:测验、判断。
13、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望诸,古泽名,在现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
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14、屠狗者:凡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
荆轲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被杀。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时燕国有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里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
15、谢:告诉。
16、出而仕:出来做官。
【白话翻译】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
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要到这个地方去(谋职)。
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
董生努力吧!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董生努力吧!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
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过去时代屠狗者(高渐离)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题解】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因屡考进士未中,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
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送他,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作不义之事。
首段先说此行一定“有合”,是陪笔。
次段指出古今风俗不同,故此行未必“有合”,虽不明说而主旨已露。
末段借用乐毅和高渐离之事,喻示董邵南生不逢时,应当效法古代的忠臣义士,效力朝廷。
全文措辞深婉,意在言外,虽仅百余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
刘大櫆评此篇曰:“深微屈曲,读之,觉高情远韵可望而不可及。
”【讲解】从文章的题目看,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应是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别赠序,但细思之,又有不同情味。
其一,当时的河北是藩镇割据的地方,韩愈坚决主张削藩平镇,实现唐王朝的统一。
因而在他看来,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镇,那就是“从贼”,必须鸣鼓而攻之。
其二,韩愈为了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很希望朝廷能够招揽人才,但在这一点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
所以他在许多诗文中,都替自己与他人抒发过怀才不遇的感慨。
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诗,也是为董邵南写的,诗中小序有这样的语句:“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
”全诗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
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约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
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在董生临行之前,韩愈要送一篇序文给他。
但这样的序文是很难措辞的。
赞成他去吗?固然如此,因对他有一定的同情,但若赞成,则违背了韩愈自己的政治主张;阻止他去吗?说明那是“从贼”,那就是变成了“留行”,而不是送别,也不合“赠序”的要求,更何况对于“怀抱利器”的董生去求发展(藩镇名义上还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提出反对意见,毕竟是说不通的,作者毕竟对董生怀有一定的同情。
由此看来,这篇“赠序”实在是难以下笔了。
但韩愈毕竟是文章大家,倡导“惟陈言之务去”的他,写文章常常因难见巧,以巧取胜。
这篇赠序的构思、用语就颇为精巧。
文章一上来就先赞美河北“多感慨悲歌之士”;接着即叙述董生“怀抱利器”而“不得志于有司”,因而要到河北去,“吾知其必有合也”,这很有点为董生预贺的味道。
再加上一句:“董生勉乎哉!”仿佛是说: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争取吧!除此外,作者还深入一层:像你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只要是“慕义强仁”的人都会爱惜的,何况那些“仁义出乎其性”的“燕赵之士”呢?又将河北赞美一通,为董生贺。
意思仿佛是:你的出路的确找对了!这其实都是些反话,所谓的“心否而词唯”。
作者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中,不那么引人注目。
“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
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那现在呢?现在或许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
后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
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今”蓄势。
如今之燕赵是不是还多“感慨悲歌之士”呢?在作者心中,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作者并不立刻否定,也不明确否定,而是提了一个原则:“风俗与化移易”。
既然是“风俗与化移易”,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既然河北已被“反叛朝廷”的藩镇“化”了好多年,其风俗怎么能不变呢?既然变了,那也就不再多“感慨悲歌之士”了,那么你董生到那里去,就不能“有合”。
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竞引豪杰为谋主”。
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
果如此,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赵“不异于古所云”了吗?但是作者是早有埋伏的。
他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又说“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仁义出乎其性”。
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必有合”,这是褒奖董生的话,但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如果你能同如今的“风俗与化移易”的藩镇们相合,那只能证明你已经丧失了“仁义”。
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的“邪”和“卜”,与其说是卜燕赵,毋宁说是卜董生此行的正确与错误,使语气婉转,又暗含警戒之意。
“董生勉乎哉!”此处当为“好自为之”讲,勉其不可“从贼”也。
最后一段,作者借原燕国大将乐毅被迫逃到赵国去的故事,来暗示董生。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
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就劝其入朝廷效忠。
连河北的“屠狗者”都要劝他入朝,则对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
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
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解析】韩愈《送董邵南序》(以下简称《送序》)又题为《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此文写作的时间,方成注定为德宗贞元十八至十九年间。
韩愈的创作,笔致奇曲。
过商侯在《古文评注》中就说过“唐文惟韩奇”的话,继而又说《送序》为“韩中之奇”。
《送序》全文仅150字。
开笔一处,破空而来,不谈董生去河北一事,而直述古事。
燕赵云云,谁都会很自然就想起荆轲、高渐离诸人。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
临行,太子丹、高渐离、宋意皆着白衣冠送荆轲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歌声悲壮激越,竞致“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感慨悲歌”四字概括了这一群体的悲壮心理,也代表了燕、赵这一古老地域所特有的文化意蕴。
古燕国、赵国地相当于唐河北道一带。
董邵南愤愤不平于自己沉沦压抑的境遇,“郁郁适兹土”,感慨多气,不正是此一时董生的心境吗?于是,作者以一“合”字统之,非但董生所去之河北与古之燕、赵在地理位置上相合,董生与燕、赵之士更在情志上投合,至此,董生身、心皆有了合适的着落点。
韩愈对董生“不遇时”,深怀同情。
当时举进士失意者,投奔藩镇作谋士的比比皆是,董生去河北找出路,殊不为怪。
故作者于爱惜、怜悯之外,又以“勉乎哉”多加劝励,一往情深,跃然纸上。
如是,再返读文章第一句,乃知这一句是以古蓄势的一笔,包孕了全文,下面层层递进的意思都从此出。
紧接的下一段婉转一变,抛开了对“燕、赵之士”的怀古幽思,也不再囿于对董生的一味鼓励,而是将自己“利害必明”、“情炎于中”(《送高闲上人序》)的家国之思一决于文。
他将一篇本为朋友间一般送别意义的赠序提升到了另外一个境界。
“风俗与化移易”是大义微言之语,过商侯《古文评注》将这一句评为全文“上下过脉”,无疑是一语中的。
仁义出乎其性,那是昔日之燕、赵;风俗随教化在不断移易,今天的河北仍能有过去的遗风吗?虽以疑问的语气出之,然以韩愈、董邵南的识见,当时河北情状如何,二人应是心知肚明的。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割据局面已完全形成,说唐朝后期历史为一部藩镇割据史实不为过。
其时河北三镇正是叛臣武头的世袭领地。
陈寅恪先生在《论韩愈》一文中指出:“即当退之时,佛教徒众多,于国家财政及社会经济皆有甚大影响。
”(《金明馆丛稿初编》)而藩镇割据之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之干扰破坏也莫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