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汇编
数学怎样渗透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
探索篇•课改论坛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习的难度较大,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理解数学,因此,我们需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幼儿园作为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区域,在这个区域活动中建立与数学相关的内容,让儿童能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感觉轻松快乐,将数学渗透到区域活动中去,努力做到让数学贴近生活,让他们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
本文将就数学如何渗透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展开探讨。
一、改进区域的指导策略在幼儿的发展阶段,数学的学习应更注重对儿童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激发,开展数学渗透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利于对儿童进行学习的引导。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分析问题,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区域中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最优的指导策略加以合理的运用。
如,在让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时,将幼儿园的一个区域模拟设置成饮品区,幼儿用吸管测量塑料杯子和纸杯的高度,从塑料杯比吸管高,纸杯比吸管矮,就能知道塑料杯比纸杯高等,给幼儿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学习的方法。
二、创设良好的区域数学学习环境轻松愉快的区域环境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在幼儿园区域内设置渗透性的数学学习,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形成数学思维。
例如,在数学区域内布置一个“甜点屋”活动,在店里排满了空的盒子和杯子个数,同样大小的甜点等,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顾客,然后选择不同的盒子或杯子进行甜点的包装,这样使幼儿在相对愉快、有趣的环境中学会了盒子和杯子之间不同的容量,从而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甜点屋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在学习中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具体的生活概念,更具理解性,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提供操作材料的多变性操作材料作为幼儿园中的必备物品,对数学的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究其原因是幼儿动作的发展对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动作方式越多样,思维的方式越丰富。
中班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渗透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
中班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渗透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Empire CMS,今天上午是我们中班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区域活动,可爱的宝宝分别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区域。
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区域就是我们中班新开设的小商厦。
小商厦是我们中班老师构想出来的一个独立的虚拟社区,整个区域分为小银行,蛋糕店,餐饮店,餐厅,日化用品店和点心店,这个区域被设置在了我们教室的小楼上面,每个部分看似独立却都有些密切的联系。
因为我们班是新中班,有些数学方面的课程宝宝们还是会觉得有些吃力,所以我们将每个商店都放置了价格牌,并在小银行里放了写着数字符号的玩具货币,要求宝宝可以根据商品价格找出对应的货币。
还有在贩卖的物品上老师们也动了很多心思,在蛋糕店和餐饮店里分别放置了许多老师们新手制作的仿真食物,并引导小朋友在游戏的时候能够说出我要几块蛋糕,我买几个水饺,而负责贩卖的小朋友要根据顾客的要求拿出相应的食品放在小盘子里,这样我们班的小朋友在游戏中就对数学知识加深了认识。
令我觉得非常欣慰的是我发现,平时有些对于数学非常没有信心的小朋友在小商厦的区域中也会很努力的去数数,去找到相对应的数字和图标。
虽然可能无法做到完全正确但是对于数字、个数、排列等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并且在积极的学习着。
说完了我们班区域活动的设置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班宝宝不得不说的可爱事件。
因为我在上面观察小朋友的游戏情况,可能被几个宝宝认为是唯一空着没有事情做的人,他们认为这样可不行,于是我被他们安排到了餐饮店,负责扮演一位卖水饺的阿姨,这个时候我们班的一个小天使来到了我的面前,非常严肃的和我说要购买两个水饺并且郑重的将货币交给我,在我将两个水饺放在盘子里递给她的时候,她又突然一本正经的和我说,哎呀两个水饺可能不够啊,我问她,为什么呢?她可爱的回答我说,因为家里还有宝宝,她是妈妈怎么能忘记给宝宝买好吃的呢。
如果说这个宝宝的表情和回答已经叫我忍俊不禁那么下面的一个宝宝已经叫我无法控制住自己的笑声了,在离开小商厦后,我又来到了娃娃家,有礼貌的敲门被请进去之后,一位据说扮演妈妈的小朋友指着一个扮演爸爸的小男孩说,怎么办啊,爸爸成天不出门工作,这样可不行,然后马上对爸爸说,你要勤奋工作才可以。
数学教育在幼儿活动中的渗透
数学教育在幼儿活动中的渗透镇江市京河路幼儿园梁彦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去领悟,还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数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如何把数学活动生活化、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的、生动的、易于理解的事物。
让幼儿在操作性活动中感受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大致区分为各领域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
这些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我们怎样有机地把数学知识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呢?《新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也是最基本的表现。
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以目标整合为前提的,整合的主要表现是使同领域的不同方面的内容、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有机地联系。
理论联合实际,我便开展了将数学教育渗透于幼儿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一、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数学教育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在这项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的数学学习机会。
如幼儿在玩建构游戏中运用了许许多多形状色彩各异的积木来建构自己的房子或其它建筑物。
构建完成后,教师可将图形知识和分类引发出来。
如:你用了几块正方体(长方体、三角体、半圆形)的积木来搭出建筑物,哪种几何体使用得最多,数数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有几块,你最喜欢哪种颜色。
幼儿会边游戏边点数,从而提高了幼儿的数数能力,并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对几何形体的认知。
二、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尝试数学教育体育活动是幼儿机体得到锻炼,训练幼儿手脚协调性的重要教育活动。
在学习“比较大小、轻重”的数学知识前,我们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拔河和扔沙包。
在拔河活动中,我安排两组人数不等的幼儿参加比赛,在游戏中,孩子们发现人数多的一组总是赢,人数少的总是输。
浅谈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
浅谈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幼儿教育要靠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会影响和感染幼儿。
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数学教材《感知5以内的数量》的活动内容,是把幼儿的学具、玩具充分利用起来,在区域布置“可爱的数学家”,教幼儿涂涂、画画、贴贴,做“数学宝宝”,玩“数数游戏”。
因为孩子好奇、好动,注意力时间短,不太关注抽象的数字。
于是,区域活动就成为教师实施教育内容的重要阵地。
因区域活动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活动的过程,为他们提供充分活动的时机,会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如何去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一、材料投放的“艺术”教学区域活动材料的丰富、形式的多样,是吸引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教师要把握住材料的动态性和差异性,以便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活动增添新颖感。
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呢?1.依据目标投放材料。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对选择的材料进行投放时,一定要及时做好调整和补充。
比如说:教师在教幼儿探索数的组成时,可以用废旧的啤酒桶与纸捆扎成活动的转轮,即将啤酒桶一分为二,左边是固定的数字从1到10排列,中间和右边标明转动的符号与数字。
这一操作因组成方式不确定性而增强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所以自然就会使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
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就会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
所以说,材料的使用与投放,是引起幼儿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项并使用好材料,更好地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依据幼儿发展水平来提供材料。
为了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来为活动提供合适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比如:教师在教幼儿进行练习加减运算时,要抓住孩子们喜爱拼图这一特点,来制作出带有小动物的图案,以此来吸引幼儿,引起他们参与的兴趣。
在制作中,教师所制作的拼图要做到从易到难。
简单的拼图由5块组成,用于3以内加减运算,适合能力较弱的幼儿;稍有难点的拼图则由7块组成,用于5以内的加减运算,这样适合能力接受力中等的幼儿;有点难点的拼图则由13块组成,用于10以内的加减运算,适合能力较强的幼儿。
渗透五大领域小班数学教案
渗透五大领域小班数学教案第一节: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让学生对数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 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2.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等。
- 数的大小顺序:比较、排序。
- 数的加减法运算:加法、减法、应用题。
3. 教学过程:- 游戏:使用数牌和数字图形卡片进行游戏,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进行排序。
- 讲解: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数字,并进行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讲解和练习。
-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的能力。
- 拓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 结合小组活动和应用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几何的认识与运用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以及几何图形的分类。
- 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 引导学生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 几何基本概念:点、线、面等。
- 几何图形的分类:直线、曲线、多边形、圆等。
- 几何运用:几何图形的测量、相似与全等、面积与体积等。
3. 教学过程:- 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几何图形的分类。
- 实物展示:使用实物模型和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感知几何图形,并进行分类。
-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巩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 拓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物展示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几何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几何图形的分类能力。
- 结合小组活动和应用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函数与方程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学会绘制函数图像。
数学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
数学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数学教育具有特殊性,幼儿园所传授的知识虽然简单,但抽象的数理逻辑知识要让只有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幼儿理解确实不容易。
通过研修专题四“让集体教学生活真正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中专家的指导,使我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唤起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使幼儿主动地去发现、探索这些数学现象,获取知识。
我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灵活地将数学知识渗透在一日活动中,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产生兴趣。
一、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很难做到完全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兴趣及需要组织活动。
因此,区域中的数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为幼儿营造了“数学就在我身边”的氛围,组织和创设了能让幼儿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适宜的环境。
1.设置专门的数学区域首先根据幼儿的兴趣、思维特点、发展水平及课程的需要,我采用具体形象,操作性、游戏性强的方式,精心设计区域活动。
如:设计“给动物宝宝喂食”,巩固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设计“可爱的小蜜蜂”,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颜色、大小分类及数和物的一一对应关系;棋类、扑克游戏,让幼儿与同伴的学习互动,交流、分享他们的成果。
促使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区域中的数学活动。
其次是精心选择材料。
材料是区域活动的载体,它不仅将数学目标物化其中,而且决定着幼儿探究兴趣的高低。
我在选择材料时,注重材料提供的科学性、目的性,并充分利用废旧材料。
如:我们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饮料瓶、易拉罐、牙膏盒、酒盒等,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感性经验。
选择材料时还注重材料的多元性,如我给幼儿提供了大小不同的圆,让幼儿自由选择,拼搭成各种图形(不倒翁、小金鱼、剪刀等),感受到数学的创造美;在废旧挂历纸上画上普通的圆圈,幼儿会根据想象把它比作是花、面包、帽子、镜片等,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美。
我还为幼儿准备了一些数学画册、图片、各色木珠等,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简单数学经验。
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中渗透数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中渗透数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数学逻辑性强、抽象严谨,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们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
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对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启发数学思维、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定的分类能力、认知能力、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
将数学学习与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进行有效融合,在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感知数学、喜欢数学、运用数学,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善于思考、大胆推理、敢于表达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各项运动能力和数学经验的提升。
研究结果表明:在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中渗透数学学习内容,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学习和主动建构。
关键词: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数学学习;实践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数学学习需要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形象思维快速发展,并且初步尝试发展幼儿的归类、推理、逻辑判断等能力。
”户外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
幼儿园及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动作发展等目标,结合户外运动的实质条件,将场地划分为不同动作运动区,幼儿自由选择运动区和玩伴,我们称之为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
在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中,充分挖掘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中蕴含的数学教育契机,将数学元素融入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数学教育目标与户外运动用融合和渗透,在不同的运动区中设置有关数学体验的内容与环节,游戏与数学体验的结合有效改善数学学习的枯燥性,激发幼儿在户外自主性区域运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幼儿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实现幼儿数学学习充满游戏性和趣味性。
让幼儿在运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喜欢数学、运用数学,从而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推理、善于思考、勇于展现的优良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数学学习存在的现状(一)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由于幼儿年龄特点,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不同差异,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主体位置,开展数学学习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
幼儿生活中数学教育的渗透研究
幼儿生活中数学教育的渗透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幼儿教育中,数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幼儿数学教育的渗透度如何,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幼儿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来探讨数学教育的渗透情况,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关注幼儿数学教育。
一、数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1. 渗透在游戏中在幼儿园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最常接触的活动之一。
而数学教育其实早已悄然渗透到了各种游戏中。
通过积木搭建、拼图等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甚至在角角落落的角落角,数学元素也不容忽视,比如游戏中计算得分等。
2. 渗透在日常活动中幼儿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各种数学元素。
在吃饭的时候,可以通过数数筷子、分割食物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在玩具被打乱堆放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进行整理和分类,锻炼幼儿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在日常穿衣搭配时,可以让幼儿学习颜色、形状等数学元素等。
3. 渗透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来源。
在户外游戏中,可以让幼儿通过数数树木、鸟类等来进行简单数学运算;在野外郊游中,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山川河流的形态和分布来培养幼儿的几何概念等。
二、数学教育渗透的意义和问题1. 意义数学教育的渗透是必要的。
一方面,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和基本数学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数学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幼儿对数学的自然感知和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和枯燥的数学教学。
2. 问题数学教育的渗透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幼儿教育者可能并不了解如何将数学元素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导致数学教育的渗透度不够高;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一些幼儿对数学教育的渗透接受程度不同。
三、提高数学教育的渗透度的建议1. 教育者要加强专业培训教育者在幼儿数学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素养是提高数学教育渗透度的关键。
在“五大领域”中渗透数学因素
幼教研究2013.2教研1.数学作为一种游戏规则渗透在“五大领域”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常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将数学因素渗透到游戏规则中去,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如在中班的语言活动“我给小鸡取名字”中,教师按儿歌特点设计游戏,即根据儿歌中的数字1~7,让幼儿分别扮演名为“小一”至“小七”的小鸡,按序排队、分散,再重新排队。
反复几次之后,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儿歌,又巩固了对数序的理解。
2.数学作为一种任务渗透在“五大领域”活动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五大领域活动中增加一些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小班体育活动“小猪运饼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请小猪运饼干”的任务时,要求幼儿将运回来的饼干按形状分类摆放,这样设计活动就将数学学习任务和体育活动自然地结合起来了,幼儿在达成特定活动目标的同时,也巩固了数学知识。
3.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渗透在“五大领域”活动中。
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变化”中,幼儿在讨论自然角中植物的变化时,有幼儿说植物的茎长长了,有幼儿说植物的叶子长大了……长长了多少?长大了多少?幼儿通过测量获得了较精确的结果。
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陀螺”中,幼儿不断地探索陀螺的轴该安装在哪里?通过不断尝试,幼儿发现在中心点装陀螺轴最好,而对于怎样准确地找出这个中心点的问题,幼儿借助等分图形经验找出了解决方法。
摘自《幼儿教育》/贾宗萍文短的;积木有大有小,有红有绿,等等。
教师要努力观察幼儿的兴趣所在,充分利用这些材料,积极加以引导。
四、捕捉数学内容,建构数学活动幼儿很多时间都在游戏的环境中,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更多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构建知识。
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游戏中的数学教育内容,把对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要求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让幼儿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数学文化在数学可中渗透典型案例材料内容
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渗透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强调了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技能,而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科。
在数学教育中,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以下是一个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的典型案例材料内容:案例名称:探索数列的奥秘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了解数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3. 感受数列的美学和逻辑美感。
二、教学内容:1. 数列的基本概念(递增数列、递减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2.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3. 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等差数列求和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等比数列在贷款和储蓄中的应用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斐波那契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引出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2. 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列的性质和规律,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数列的理解。
3. 举例: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数列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对数列的认识。
4. 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数列的美学和逻辑美感,如斐波那契数列的序列规律和艺术美感。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的美妙世界。
四、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反思本节课的效果:1.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主动探究数列的性质和规律?2. 学生是否能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释数列的应用?3. 学生是否感受到了数列的美学和逻辑美感?4. 学生在本节课中是否得到了数学文化的熏陶?通过反思,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育的效果。
这个案例材料内容强调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渗透,通过探究数列的性质和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学和逻辑美感,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数学的世界。
同时,通过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班下学期数学系列活动设计(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5篇范文
小班下学期数学系列活动设计(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5篇范文第一篇:小班下学期数学系列活动设计(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 小班下学期数学系列活动设计 1食品小聚会活动目标会按食品的种类进行分类,匹配相应的标记。
主编评注:点子卡片与实物卡片相比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让幼儿学习按点卡拿取相等数量的物品,帮助他们进一步感受数的抽象性。
2 能根据点卡取出相等数量的食品。
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教具:玩具柜3个,玩具娃娃3-5个;教学挂图(一)中的食品标记图3张。
2学具:自制的各种“食品”(包子、饺子、蛋糕)摆放在展示桌的大盘子里,数量为幼儿的3-4倍,或建议采用教学挂图(一)中的“食品”卡片(缩小),数量同上;盖布;贴有3以内点子的小盘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
活动过程1说说看看:“我吃过的食品”。
★教师:说说,过春节的时候,你吃过哪些好吃的食品呀?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吃过的食品。
★展示食品,说说食品的名称。
教师掀开展示桌上盖布,教师:这些食品你们吃过吗?它们叫什么名字?鼓励幼儿大声说出食品的名称。
2给食品分类,布置食品店。
★讨论:食品怎么放?教师:这么多食品可以开个食品店啦!想想食品店的食品是怎么放呢?引导幼儿讨论,根据食品的品种,把相同的食品放在一个玩具柜里。
★我会放食品。
鼓励幼儿一边拿一边说,如“包子和包子”放一起。
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食品摆放得对不对,一边检查一边说,如“这里都是包子”。
★给食品配标记。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一)中的包子、饺子、蛋糕三张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我们来认识这些标记吧!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标记,可以表示哪种食品,请把这些标记送到它所表示的食品处。
请个别幼儿为食品配标记。
3给“娃娃”买食物,练习点物匹配。
★观察小盘子。
教师出示玩具娃娃3-5个和小盘子。
教师:“娃娃”也想吃食品了,我们帮“娃娃”买食物吧,想想买到的食品放在哪里呢?教师:盘子里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讨论、明确:盘子里有几个点子,就取几个食品。
科研论文:浅谈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的有效渗透
科研论文:浅谈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的有效渗透科研论文:浅谈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的有效渗透内容摘要:幼儿园中除了专门的数学活动,还可以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关于一日生活中,特别是各种游戏活动:角色游戏的渗透、体育游戏的渗透、娱乐游戏的渗透、音乐游戏的渗透,让幼儿在欢愉、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和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
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因而,它也是向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的有力手段和途径之一。
3—6岁的幼儿要求掌握10以内的序数, 10以内数的大小和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相邻数、比较多少、一样多,图形的认识,数、量、形、空间、时间等方面的知识。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要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比较困难,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使儿童摆脱枯燥抽象的数量概念,在欢愉、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和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
在几年的数学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在游戏活动中有效渗透进数学知识,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关键词:数学知识游戏渗透一、在角色游戏中的有效渗透。
在角色游戏中充满着丰富的数学教育的契机,可以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渗透,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在社会情境中学习,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引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开启幼儿的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例如游戏“超市”,“顾客”与“营业员”进行买卖游戏,顾客用仿制的缩小版人民币,买自己所需商品3块口香糖、2本书、……;在这个有趣的游戏过程中,使用钱币让幼儿学会了加减运算,共有多少钱,花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营业员布置货架,锻炼了给物品分类的能力,营业员卖出、顾客买进商品锻炼了幼儿的数数能力;游戏“娃娃家”“XX社区”中,幼儿不仅进行空间环境的的设置,设计物品摆放的位置,统计家庭成员的多少,了解邻居是谁,就在这特定的的情境中比较出大小;多1少1、一样多;复习巩固相邻数。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和途径-最新文档
幼儿园数学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和途径-最新文档幼儿园数学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和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
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1〕赵寄石和唐淑认为,“任何活动都可以实现领域间的渗透,没有不涉及其他领域只能进行某个领域学习的活动。
对活动中具体、感性的经验经常无法也没有必要作领域区分,不同领域的经验有机联系在一起,幼儿获得的经验是整体性的”。
〔2〕数学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有机整合、相互渗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本研究对数学教育和五大领域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和基本途径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和五大领域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一)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幼儿园教育应以幼儿的整体发展为宗旨,不受分科课程的局限,强调各领域间的有机联系,以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
数学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相互渗透就是要求课程设计和实施者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要立足幼儿的整体发展,既要重视幼儿的认知发展,也要重视幼儿的态度、兴趣、动作技能、行为习惯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遵循各领域教育基本规律五大领域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同时也各具独特的教育规律。
数学教育与五大领域活动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各有不同,幼儿在学习不同领域内容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因此,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并不是随意进行的。
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数学教育和五大领域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恰当的渗透意识和能力。
(三)坚持自然的、有机的渗透陈鹤琴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好比人的五个手指,同生于一掌,血脉相连,形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这种联系是自然的、有机的,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
数学在各学科中的渗透.docx
数学在各学科中的渗透洪顺佳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362305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阔。
从中学数学的学习来讲,就能发现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数学是如何在各学科、各领域中得到渗透的呢?我就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数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一、数学与语文数学和语文虽然都是独立的工具学科,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语文的大树上有数学的几根枝条,数学的花园里也不乏语文的一席之地。
两者的巧妙结合,会使双方更加牛动有趣。
小学的数学课上,老师常常会以语文儿歌的形式引入数学教学,比如老师用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 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引入代数,让我们去探索其中的规律,这样我们的学习兴趣马上就被激活了。
乂比如很多老师都采用过从下面这首诗中来引出计算百分数的问题:“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枝竹竿一条沟;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
”1.看看哪个字出现得多?2.最多的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百分之几?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穿插语文的“古代诗歌”进行情境设置。
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变得牛动有趣呢?结合中外不少数学家以诗歌形式编成耐人寻味、广为流传的诗词和歌谣。
倘若能将某些数学知识融入到这些古代诗词歌谣中,无疑会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
且将语文知识中的古文与数学完美结合,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了古文的字词、句等,同时也感受到了古人用词的精练。
运用诗歌引入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当我们学到数列时,可穿插吴敬《九章算法类比大全》中的一诗作为引入: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问三百八十一,请问塔尖几盏灯?以这样的问题引入课堂,带着这样的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新的知识,能加强学生的记忆,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同吋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原来数学无处不在”。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古代人们深刻思想和精美艺术形式的高度融合,而且还蕴含着数学的美妙。
在区域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内容的尝试
在区域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内容的尝试在持续的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敏感性也持续地提升、他们对数学活动越来越喜欢,所以我们只要善于观察、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把握时机即时引导,让自己有一双能挖掘生活中隐含的数学教育内容的慧眼,才能真正地让幼儿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实践,对促动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纲要》在科学的内容与要求中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使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实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水平,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中更注重幼儿自信心、独立性、责任感、坚持性等情感态度的培养,变幼儿“学会”为幼儿“会学”,注重其探索和解决问题水平的培养,使他们在区域活动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活动,让自己充分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所以我们尝试在区域活动中有机结合相关数学教育的内容,使数学知识融入到孩子身边感兴趣的游戏中,努力做到让数学知识贴近幼儿的生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有用的,体味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一、持续积累生活素材,使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
新《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在进入《我喜欢的食品》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食品,并把这些食品按照种类的不同实行分类集中,同时要求老师在角色区给他们提供一些货架放这些分类好的食品,用自己的方式在架子上做了标记;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分时,他们分别从视觉和买东西的需要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看上去很舒服。
”“看上去很整齐。
”“超市里就是这么放的”“我们角色游戏时买东西就很容易找到要买的食品了。
幼教论文:区域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内容的实践探索
区域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内容的实践探索摘要:数学活动区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那么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教育作用呢?在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中,我们把教师预设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区活动联系起来,不仅使教师在设计和指导数学教学活动时更有方向,而且使数学活动区材料的提供以及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与指导更有依据。
我们把幼儿数学活动区的创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数学区域活动和集体数学活动的结合,来达到促进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区域活动数学教育内容实践方法在区域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内容的尝试,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的能力在不断的增强、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敏感性也不断的提高,他们对数学活动越来越喜欢等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区角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然而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怎样才能体现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让每一个幼儿受到全方位的良好影响,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幼儿的区角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尽管目前幼教工作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但仍然存在不少困惑,深深感到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区角材料应具有明白易懂,具有明示性特点小年龄幼儿所操作的区角材料一定要明白易懂,具有明示性。
区角材料区角游戏是教育目标的载体,教师的教育意图往往被蕴涵在材料中呈现给幼儿,因此区角游戏材料应具有明示性实践告诉我们,材料提供过于复杂,只会造成小年龄幼儿游戏的困难和障碍。
材料目标单一显性,操作简单方便,并能利于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材料才是适合的,小年龄幼儿所操作的区角材料一定要明白易懂,具有明示性。
例如,区角游戏“滚洞洞”,教师在板上挖出大小不同的圆洞,并投放不同的海洋球、乒乓球和玻璃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己选活动,没有心理压力,可获得充分的活动体会。
让幼儿有直接体验的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
所以,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自由的发展。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被利用起来进行渗透数学教育的。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在或是自主游戏、或是个别化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无意识的学习与反复操练。
在环境创设以及区域活动中利用随机、渗透的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目标中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等,更能为幼儿所接受。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其自身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学习离不开动作和活动,他还认为幼儿获得的数学概念只有通过教师教学一条途径是错误的,相反,儿童的数学知识是在自己独立的、自发的活动中逐渐掌握的。
而区域活动是开放的、自由的、自主的活动,它能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让幼儿有机会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操作,巩固已有的经验,并主动学习、探索、发展新知识。
利用区域活动中有关数、量、形、时、空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因而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尝试进行区域活动的开展,并有机地结合相关数学教育的内容,使数学知识融入到孩子身边感兴趣的游戏,努力做到让数学知识贴近幼儿的生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有用的,体味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并让孩子在轻松游戏中学习数学。
以下结合我们课程中的主题,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在区域活动中巩固加减的运算
在银行游戏中,在小班时,我们为孩子提供了面值从“1”到“9”的钱币,玩此游戏的幼儿必须将同等面值的钱放在同一个格子内,这有助于幼儿10以内数概念的初步发展。
同时,作为钱的卡片有两种,一种为数字,一种为一面数字一面是相应的圆点数,这样能力较好的幼儿能够反复熟悉抽象的数字,而能力发
展较慢的幼儿可以练习计数,帮助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感知10以内的数量,从而逐渐形成抽象的数字概念,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玩此游戏。
在幼儿游戏领钱时,也可根据钱币上的点数和数字来一一对应钱数,但进入大班之后,我们将钱币改为1、2、5、10元的面值,一方面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游戏与现实相结合,回归生活,另一方面则让孩子来银行游戏中能根据顾客所领钱的数目继续一个合理的运算,帮助幼儿重点练习掌握10以内的组成以及加减。
又如我们在“小工具大妙用”的主题中,开设了一个钓鱼塘的游戏,在鱼塘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吊钩及立体鱼,在门票和立体鱼身上,我们又做起了文章,在每张门票的背面我们设计了一道数学题:X+X=X或是X-X=X,而且我们在得数的地方绘画了大小的标记,让来垂钓的孩子能根据门票上的得数及鱼的大小在鱼塘中垂钓相应的鱼,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运算中有目的地继续钓鱼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技能,也让孩子在无形中巩固了加减的运算。
在其他的区域中,比如我们的美食一条街或是XX专卖店游戏中,涉及到货品买卖的游戏,我们则提供给孩子一定价目表,让孩子能在理解价目表的基础上,运用已学的加减运算进行练习。
(当学习到X的加减,我们再游戏中就为孩子提供到X以内的数量)这类游戏给幼儿极多的机会巩固重复数字概念、数字的认读以及简单的计数,有利于幼儿数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发展。
二、在区域活动中渗透图形的认识
在“盖房子”的主题中,我们在区域活动中设计了房子的底板图,并制作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各种图形,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这些图形在原有的房子底板图中完整拼出。
这样的活动,尽让孩子进一步认识了各类的图形,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的图形多方位、多角度的构图。
同样是搭建房子底板图,我们还设计了孩子尝试在不规则的房子图像上尝试用不同规则的积木来拼构房子的地基。
又如,在益智区“拼图”游戏中,我们投入了不同数量、不同形状的拼图,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
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数量多一些,拼接口不规则的拼图;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可以选择数量较少,拼接口较整齐的拼图。
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又增添了一些其它类型的、难度较高的拼图,更好地满足了幼儿的操作愿望。
由于在游戏中找到了难度适当的材料,幼儿兴趣浓厚,且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多,幼儿逐渐选择数量多、难度大的挑战,空间形象思维较以前灵活了很多。
为此,通过操作活动,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地学习和发展,从现有水平上向前迈进。
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我们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让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真正在脑海中形成了图形的概念。
三、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
在数学的学习中,时间、空间、量的守恒、排序等的逻辑思维概念是最难以掌握的,因而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结合相关的区域帮助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如在“盖房子”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时间的概念,我们设计了一个用两个瓶子制作的沙漏,从一个瓶子将沙漏完正好需要二分钟,由此来控制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拼图、搭建等挑战任务。
用最原始却是有效、易操作的物品来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更受到孩子的喜爱,对时间长短的理解也更深刻。
同样在“盖房子”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设置了一个“跳房子”的健康区域,在设计布置房子的跳格子时,我们不光考虑到房子的美观性,更是将数学元素融入了游戏中,一开始将数字按照顺序书写在格子中,让孩子开始从数字1跳起,按顺序跳到数字最大,而后改为从最大的数字跳起直至跳到1,其后,我们又将单双数的概念融入,在门票上增添内容,使幼儿选择性地跳双数或是跳单数,这样在游戏中又无形的认识巩固了单双数、找规律、顺数和倒数等得数学概念。
在美术区中,在设计制作蒙古包中,我再蒙古包的顶部及侧面又提供了不同规律的花纹图示,为孩子在排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又如在“小舞台”的游戏中,我们将门票设计成第几排第几座的位置,让孩子在对号入座观赏演出的同时,获得了相相应的空间的概念。
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地游戏中,逐步获得、完善空间逻辑概念。
在区域游戏中,每个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速度进行学习。
同样的操作内容可能具有同样的教学目标,但形式不同的游戏,有的幼儿玩一两次就达到了阶段目标,有的幼儿则需要一周或一个月才能慢慢理解和掌握。
教师应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尊重幼儿并且注意记录他们的发展情况,在以后的游戏及活动中让幼儿进行反复操作、自由操作和不断探索,充分发挥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幼儿的个体经验和价值得以体现,以帮助幼儿达成最终的目标。
数学的日常生活化和区域活动化的结合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实践中积极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数学兴趣,把握时机及时的引导,让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让孩子
在区域活动中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相信充满灵性、活力的区域将会给幼儿一片更加自主,快乐的发展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