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软实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中国的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约瑟夫·奈Joseph Nye,生于1937年,1964年获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后来重回哈佛,曾任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现为该院教授。)约瑟夫·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闻名。在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随即成为冷战后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专有名词。在2004年出版的新著《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一书中,他又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

近年来,他对中国“软实力”增长较为关注,并于2005年底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一文。

一:软实力与硬实力

1、约瑟夫的定义: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其核心理论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具体来说,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软实力(SOFTPOWER):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约瑟夫·奈把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2、其他学者定义:美国学者克莱因(Clein)(1)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有名的“国力方程”,把“战略目标”与“国民意志”作为衡量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略目标”还是“国民意志”,都是极其复杂的无形因素,也可称为软实力,难以用静态标准来衡量。另一位美国学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质性、社会综合程度、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都视为软力量。英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库伯则认为,合法性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传播学理论、新闻体制改革和新闻传播效果理论、中国民意测验的理论与方法)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

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二:关于软实力的评析

1、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外交事务系教授布兰德利·沃麦克(Brantly Womack)认为:软权力的第一个问题是:它是否确实是一个从硬权中分离出来的现象。也许它不过是硬权力的光晕,是剑上微光。曾经在过不具备软权力的大国,或者是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二流强国吗权力与名誉间的明显差异仅仅是滞后效应吗?如果存在一位皇帝,他最终不会拥有新装吗?如果软权力仅仅是硬权力边缘的阴影部分,那么完全可以做一些装门面的外交工作,然而它们对于直接的外交决策只会产生细枝末节的影响。如果权力有吸引力,那么追求吸引力就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涉及软权力的效能。正如奈所描述的,软权力鼓励自愿服从,即在没有特殊奖赏和惩罚情况下他人心甘情愿地顺从。但是软权力的缺失仅仅是不方便 ( inconvenience),还是比不方便更为麻烦?如果存在命令性顺从的资源,那么不管他人点头称是还是听天由命,究竟又会有什么两样呢?老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德国)不赞成美国入侵伊拉克,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它们对该项行动是无关紧要的。显然,土耳其拒绝美军入境进入伊拉克,结果只是给美军造成不方便而已,假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障碍,那么可以通过增加奖赏和惩罚的途径直到获得顺从。美国利用软权力能够做哪些不用软权力就无法做到的事情?第三个问题挽回了软权力的重要性,然而它同时也包含一个概念转化。此处提出的问题是软权力的结构。软权力不可能仅仅是对世界的枕边感知,它必须有具体内容,以便声称可以对政治产生明确的影响。奈提出的软权力是关注、吸引力和说服的合成,但是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该被看作独立的维度。奈视之为美国世界存在的大多内容不过是与世界的关注模式有关。当然,美国在军事和经济力量方面的优势确实把美国置于世界关注的中心,因为这里发生的事情通常要比别处发生的事情对其他国家产生更大的影响。

2、总体上看“软实力”的内容就很繁琐,没有系统和具体的阐释。如虽然政治因素已经包含到“软实力”中,但是在现今社会生活中,软实力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政治生活中,所以软实力的另一种理解是:软实力其实就是一种政治实力。

三:世界评说中国软实力的两种声音

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投向各方面快速发展的中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连中国人都没有意识到的“软实力”问题。世界各界人士在看中国的软实力时,也产生了两方面的声音:

1、中国软实力水平快速提升,影响世界各国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被称作‘软实力’的文化、外交等方面,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角落,无论在东南亚、拉丁美洲,还是在非洲你都可以发现中国的影响。”前面这段话就出自被美国人视为“重大国际事务权威观点发源地”的《外交》杂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软实力增长,最直观的表现可能是在文化方面。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的以文化为主导的外交活动,已经深深地唤起世界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如俄罗斯中国年、法国中国年的顺利举行,奥运会的成功召开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的建立等等。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校把中文作为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