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考核评分细则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考核评分细则(2015)》
说明:根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的相关规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评价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35号)的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评分体系由8个一级指标构成。
即度假环境与质量、度假资源与产品、度假设施与服务、公共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影响、项目建设与投资、规范管理与政府支持、综合发展与社会带动。
总分值为1000分。
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值处理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原始指标量纲的影响。
假设具体指标分值为A ,对具体指标数据进行排队,确定最大值max λ和最小值min λ,若为正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则用Aij=(λij -λmin )/(λmax -λmin )×A 计算得分;若为负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则用Aij=(λmax -λij )/(λmax -λmin )×A 计算得分。
Aij 的值分别在0-A 分之间。
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

目次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旅游厕所 (3)质量等级 (3)4 质量等级及标志 (3)质量等级 (3)标志 (3)5 质量等级划分 (3)A级 (3)建设 (3)建筑 (4)供特殊人群使用的设施 (4)厕位 (5)卫生器具 (5)环境要求 (6)标识 (6)粪便处理 (7)管理 (7)管理文件与制度 (7)设备状况 (7)收费标准 (8)开放时间 (8)服务 (8)设备状况 (8)外部清洁卫生要求 (8)室内清洁卫生要求 (8)应急措施 (9)环境 (9)AA级 (9)建设 (9)建筑 (9)供特殊人群使用的设施 (10)厕位 (10)卫生器具 (11)环境要求 (12)标识 (12)粪便排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2)管理 (13)管理文件与制度 (13)设备状况 (13)收费标准 (13)开放时间 (13)服务 (13)设备 (13)外部清洁卫生要求 (14)室内清洁卫生要求 (14)应急措施 (14)环境 (14)AAA级 (15)建设 (15)建筑 (15)供特殊人群使用的设施 (16)厕位 (16)卫生器具 (16)环境要求 (17)标识 (17)粪便处理 (18)管理 (18)管理文件与制度 (18)设备状况 (19)收费标准 (19)开放时间 (19)服务 (19)设备 (19)外部清洁卫生要求 (19)室内清洁卫生要求 (20)应急措施 (20)环境 (20)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全国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街区等的旅游厕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14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GB/T 18092—2000 免水冲卫生厕所GB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CJ 343-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 6952-2005 卫生陶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县旅游厕所建设与改造,加强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增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树立我县良好旅游形象,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政办字〔XX〕8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旅游厕所是指旅游景区、加油站、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城市商业街、大型商场(超市)及其他旅游接待场所的公共厕所。
一、指导思想以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大行动,把旅游厕所作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按照设施配套、干净卫生、外观协调、游客满意的要求,合理布局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广大游客需求,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我县旅游目的地建设。
二、基本要求(一)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条块结合,旅游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积极组织,业主单位具体负责的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机制。
(二)严格标准,保证质量。
新建改建旅游厕所既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又不盲目追求高等级化,切实做到与我县旅游发展、旅游环境和游客活动场所相适应。
三、任务目标到XX年底,全县新建旅游厕所58座、改建163座,共计221座。
其中,旅游景区新建4座、改建11座;交通集散点新建2座;乡村旅游点新建31座、改建131座;旅游餐馆改建5座;旅游娱乐场所改建1座;城市商业街新建1座、改建1座;加油站改建3座;购物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超市)新建20座、改建11座。
通过新建改建工作,确保我县旅游厕所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使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四、工作重点(一)旅游厕所的新建与改建。
旅游厕所新建改建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厕所数量与接待游客规模成比例,宜改则改、宜建则建;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旅游厕所建设;要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和国家旅游局《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要求;要注重设施完备、功能实用、通风良好、清洁卫生;要尽量做到与周围环境和谐,体现地方特色、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
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

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是针对旅游景区、公园、景点等地方的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旨在提供清洁、卫生、安全、便利的厕所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一、设计建设阶段:1. 根据旅游厕所的使用人群规模和特点,合理确定厕所数量、布局和规模,满足游客的需求。
2. 选择合适的厕所建设材料,确保材料品质安全、易清洁、防滑、抗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3. 设计合理的厕所平面布局和流线,确保私密性、通风、采光和便捷性,减少拥堵和滞留。
4. 配备必要的洗手池、尿液收集装置、垃圾箱、纸巾盒等设施,保证厕所功能完善。
二、日常管理阶段:1. 建立完善的厕所日常巡检和维护机制,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
2. 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消毒,并及时处理堵塞、泄漏等问题。
3. 提供充足的清洁用品和卫生纸,定期更换,并保持厕所内的供水供电畅通。
4.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设置明确的垃圾桶,并及时清理和处理垃圾。
5. 安装监控设备,防止不法分子破坏厕所和滋生违法活动。
6. 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厕所内外环境的安全,设置紧急按钮和紧急电话,应急情况下提供及时救援。
三、服务质量提升阶段:1. 建立健全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加强对厕所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 提供友善、热情、周到的服务,关注游客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不足。
3. 设置合理的等候区和有益的信息展示,提供文化、旅游、公共设施等相关信息。
4. 增加无障碍设施,满足老年人、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
5. 加强与周边商业、餐饮、旅游服务机构的合作,提供综合服务。
以上是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的一些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和调整,以提供更好的旅游厕所服务。
户外露营地高质量建设与服务指南

户外露营地高质量建设与服务指南《户外露营地高质量建设与服务指南》旨在提升、规范xx市户外露营地质量,倡导为广大游客提供文明、安全、规范的高质量户外露营环境,引导xx市户外露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指南所指户外露营地运营须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及各级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法规。
户外露营地高质量的基础定义1.利用山地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建有规范的场地和符合户外露营的设施条件,为露营者在野外生活、活动提供住宿等设施及服务配套的活动场地。
2.户外露营作为大众生活方式,是具备多元融合属性的文旅产业。
高质量户外露营地应有较好的融合性,通过融合跨界共生,扩大业态边界,通过“露营+”作为爆点、核心,带动周边区域文旅活动到业态经营的繁荣。
3.户外露营地应有持续市场竞争力,例如露营+景区、露营+体育、露营+农庄、露营+乐园,应有清晰的品牌定位,从单项到多项的产品组合,客户可选择产品菜单,sop服务流程,丰富多彩的露营地活动及玩法。
4.倡导“无痕露营”,应在日常经营及活动中积极响应并推行“无痕露营”倡议,共同遵守。
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热爱公益,从我做起。
5.户外露营地应凸显当地文化元素包括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红色文化,旅游艺术文化,园林文化,名人故居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世界遗产等等应在营地活动和日常经营中有所体现或推广。
01总体要求1.1. 开发和建设露营基地应取得所属地区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并建议与村、组、街道、镇(乡)级合作社、景区、旅游协会等开展政策鼓励范围的合作及联营。
1.2. 外部交通可进入性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营地出入口空间条件良好。
1.3. 以帐篷露营地为主要载体,为游客提供游览、餐饮、休闲、娱乐、租赁等服务。
1.4. 基地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体现所在地和露营地特色。
1.5. 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订完备的应急处理预案。
开展旅游统计、旅游安全人员培训等管理工作。
景区运营管理实施方案

景区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石林景区运营管理方案提档升级,实现战略目标一、目前现状及问题石林景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旅游资源和经营项目需要整合重组。
目前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和项目单一,缺乏关联性,难以促成二次消费。
主要经济收入仍依靠门票支撑。
需要实现由传统观光、旅游的门票经济产业向集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研学、培训、康养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业转变。
2.天然优势资源需要更深层次的开发。
华蓥山石林风景区不仅是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地质公园,更享有“川东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美丽雪山”等多项美誉。
目前,仅在一定基础上展示了其“国家AAAA级地质公园”的天然优势。
需要更深层次的将“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美丽雪山”有效的开发、推广,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3.各项管理体系、管理系统需要完善健全。
虽然旅投集团对原有资源进行了全面接管,但仍需破旧出新。
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符合企业规划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及配套的管理系统。
二、总体定位及发展目标一)总体定位以展现华蓥山游击队抗战传奇及弘扬红岩文化精神为主题,以秀石奇林、森林公园、特色树屋、拓展培训、文化演艺为核心产品体系,成为集休闲体验、文化演艺、餐饮娱乐、旅游观光、度假住宿、运动康养、研学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投资与开发集团企业。
二)发展目标1.做响三大品牌:1)红色旅游圣地;2)国内知名研学基地;3)国际夏令营基地。
三)经济指标1.2019年实现年旅游人次60万人次/年,完成年收入7100万。
其中:景区管理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3000万,冲刺目标任务3300万;酒店餐饮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2300万,冲刺目标任务2500万;拓展培训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1700万,冲刺目标任务1900万。
2.2020年实现年旅游100万人次,完成年收入1亿元。
其中:景区管理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4000万,冲刺目标任务4500万,实现利润收入1300万——1500万;酒店餐饮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4000万,冲刺目标任务4500万,实现利润收入1500万——1700万;拓展培训部完成经营目标任务2000万,冲刺目标任务2200万,实现利润收入600万——800万。
【国家标准】DB21T 2767-2017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

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消防验收合格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经营证照。农庄的经营场所、附属设施、 服务项目和运营管理应符合土地、建设、公安、安全、卫生、文化和环境保护等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 的规定。
制定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接受旅游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指导,开展旅游营销和市场开发工作。 5.4 旅游特色农庄的功能分区与基础建设
农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一般包括服务接待区、休闲文化区、景观游憩区、生活享乐区、特 色风貌区和生产体验区。整体环境优美,园区具有当地民族、乡村风情特色。水、大气、噪声等污染得 到有效控制并达到规定标准,其中:空气质量达到GB3095的一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到GB3096的一类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GB 3838的规定;污水排放达到GB 8978的规定。 5.5 旅游特色农庄的交通基础设施
1
DB21/T 2767—2017
3.3 旅游特色农庄 featured tourist grange 是指以山林、田园、湖泊、溪流、水库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
加工、经营为基础,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乡村生活为引线,以满足旅游者休闲需求为中心,集观光、 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生产、加工、经营等服务、生产功能于一体,具有明确区域范围和一 定经营规模、特色鲜明的旅游园区。
包括外部可进入性和园区内旅游交通体系、停车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的建设。 5.6 旅游特色农庄的安全保障体系
2
DB21/T 2767—2017 注重旅游安全,包括安全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机制,执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报告制 度。 5.7 旅游特色农庄的公共服务体系 规范建设旅游咨询、公共信息导向标识和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旅游厕所和环境卫生达标。 5.8 旅游特色农庄的旅游休闲活动 旅游项目组织安排合理,休闲体验主题突出,具有游客可参与性项目和休闲娱乐项目及农事、节事 类参与性民俗活动。 5.9 旅游特色农庄的经营管理要求 提供规范、优质的旅游住宿服务、旅游餐饮服务和旅游购物服务。 5.10 旅游特色农庄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 具备数量、质量合格的专业服务人员并能提供优质服务,服务人员接受定期专门培训。 5.11 旅游特色农庄的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农庄旅游收入应占到整个农庄收入的50%以上,年接待人数8000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 30万元以上。 社会效益:农庄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20人以上;间接提供劳动力就业40人以上。 生态效益:农庄生态环境优良,绿色植被(含农作物)占整个农庄面积的60%以上;原生态得到有 效保护和利用,农庄内无裸土、无荒地、水面无污染。 5.12 旅游特色农庄报评限制 园区两年内有火灾、食品卫生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区内有重大污染源、对生态环境有重大破坏的 情况,不得报评。 6 结果判定 旅游特色农庄考核等级为五星级:850分以上;四星级:701-850分;三星级:600—700分。 对授予“省级旅游特色农庄”称号的园区实施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复查。对已获得该称号后,放松 管理,致使旅游服务质量下降,不再符合本标准的园区,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评定机构对其提出 限期整改要求或取消其称号。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

---------------------------------------------------------------范文最新推荐------------------------------------------------------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制定的专项规划。
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全文吧。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的通知旅办发〔2018〕3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已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一、形成新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国旅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通集散、厕所革命、旅游便民惠民、旅游安全保障等领域加速建设,全国旅游公共服体系初步建立。
1 / 42(一)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实现突破旅游公共服务已成为各级旅游部门的重要职能和工作内容。
国家旅游局首次出台《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导和推进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各地不断强化领导,设立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研究出台旅游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建设。
(二)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车站、码头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发展,旅游通达条件持续改善。
通信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旅游信息服务基础不断巩固。
大型旅游综合体相继建成,城市休闲设施加速开放,国民旅游获得更大休闲空间。
《浙江省景区城建设指南》、实施细则及评定办法(2020修订版)

浙江省景区城建设指南、实施细则及评定办法(修订版)一、浙江省景区城建设指南 (2)二、浙江省景区城建设指南实施细则 (8)三、浙江省景区城评定管理办法 (13)四、浙江省景区城评定申报表 (27)浙江省景区城建设指南本指南规定了浙江省景区城(以下简称“景区城”)的环境与景观、设施与服务、产品与业态、管理与保障以及等级划分。
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内县(市、区)为单位的景区城建设。
2 景区城定义以县(市、区)建成区为景区城范围,文化底蕴深厚、人居环境优美和谐、休闲业态丰富多元、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综合管理保障有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
3 等级划分景区城分为3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AAA级、AAAA 级和AAAAA级。
4 环境与景观4.1 生态环境良好。
洁化、绿化、美化,自然景观与城区建设协调美观。
4.2 城市公园或公共绿地数量充足、设施完善、满足需求、免费开放,体现主客共享。
4.3 公共区域视线可及范围内建筑物整体景观融合,风格统一,新旧建筑风貌协调;天际轮廓线美观;有地标式建筑。
4.4 主要道路和街巷两侧建筑立面美观,有地域特色,整体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4.5 开展美丽单位、美丽河湖、美丽庭院、美丽社区、美丽街区、美丽阳(露)台等“美丽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区“颜值”,实现景在城中,人在景中。
4.6 城市传统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城市建设改造有机更新,城市历史文化记忆保存完好。
4.7 艺术景观、公共休息设施、观景设施、垃圾箱等城市家具布局合理、满足需求、管理到位,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4.8 街道和背街小巷设置雕塑、艺术小品等艺术景观设施,布局面广,展现地域风貌。
5 设施与服务5.1 交通5.1.1 停车场地管理有效,秩序良好;有节假日停车保障措施。
5.1.2 有覆盖城区文化、旅游和体育等主要场所的交通体系。
5.1.3 有包含绿道、骑行道、游步道、水上交通等形式多样化的慢行系统。
景区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述 (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三、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四、xx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3)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8)一、项目背景 (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0)第三章项目选址分析 (13)一、项目选址 (13)二、项目城市概况 (13)三、经济发展概况 (14)四、公共设施依托条件及施工条件 (17)第四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8)一、xx国家森林公园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18)二、xx国家森林公园日容量预测 (19)三、xx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厕所需求面积分析 (20)四、xx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厕所建设规模的确定 (20)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21)一、景区厕所工程建设方案 (21)二、景区引水上山工程建设方案 (27)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案 (31)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安全 (34)一、环境保护 (34)二、劳动卫生与安全 (35)第七章节约能源 (36)一、节能的相关法律及设计规范 (36)二、节约资源措施 (37)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39)一、项目实施进度 (39)二、项目管理 (40)第九章工程招标 (44)一、招标依据及原则 (44)二、项目招标范围及内容 (45)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8)一、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依据 (48)二、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 (48)第十一章项目研究结论与建议 (53)一、项目建成后可达到的预期目标 (53)二、结论 (53)三、建议 (53)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景区旅游厕所工程项目(二)承办单位:xx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三)建设地点:xx国家森林公园(四)项目性质:新建(五)项目负责人:(六)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项目建设规模:项目用地面积为254.34平方米;厕所建筑面积约435平方米,其中新建厕所面积约261平方米,改建厕所面积约174平方米;新建贮水池容量80.24立方米,化粪池60立方米;引水上山工程约1000米。
公共厕所管理制度优秀范文

公共厕所管理制度优秀范文公共厕所管理制度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市容环境、公共卫生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为了确保公共厕所的卫生环境和使用秩序,我市制定了一系列优秀的管理制度,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一、公共厕所的建设与规划1. 建设合理布局:在市区及人流集中地带合理规划公共厕所的建设,确保市民出行方便。
2. 配备充足数量:根据人口密度、需求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共厕所的数量,保证供需平衡。
3. 设立指示标识:在公共区域设置指示牌,明示公共厕所的位置和使用说明,方便市民找到并正确使用。
4. 考虑特殊群体需求:在公共厕所的建设中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需求,配备适合的设施。
二、公共厕所的日常维护与清洁1. 定期巡查与保养:制定巡查制度,定期检查公共厕所设施的损坏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缮。
2. 清洁卫生消毒:制定清洁消毒工作制度,确保公共厕所的卫生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特别是定时清洁厕所的地面、墙壁、马桶、水池等重要部位。
3. 垃圾收集与处理:设置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应有分类标识,并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公共厕所周围环境整洁。
三、公共厕所的安全管理1. 安装监控设备:设置监控摄像头,全天候监控公共厕所的安全状况,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2. 安装警报装置:在公共厕所内安装警报装置,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向管理人员报警。
3. 防止滋生病菌:公共厕所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不仅可以保证卫生环境,还可以防止病菌滋生和传播。
四、公共厕所的文明使用引导1. 宣传教育: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公共厕所文明使用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
2. 摆放提示标语:在公共厕所内外摆放文明使用提示牌,提醒市民文明用厕,注意卫生,共同维护良好的使用环境。
3. 文明用厕评比:定期评选优秀文明用厕,对表现突出的公共厕所进行嘉奖,激发公共厕所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公共厕所的水电费用管理1. 收费标准明确:规定公共厕所的使用费用,确保收费标准的合理性和透明度,方便市民使用。
东莞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3:常平镇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为加快常平镇旅游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我镇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打造文旅小镇目标,发挥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根据《常平镇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年度旅游发展工作重点,制定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和项目期限凡在常平镇依法注册、合法经营、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在如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投入并开展符合支持方向和申报范围的项目,均可提出申请。
项目期限原则上为已建成对外使用以及取得成果的项目。
二、支持方向和申报范围主要用于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全镇旅游发展规划的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旅游厕所、旅游品牌、旅游商品开发。
在市奖励的基础了,按比例进行配套奖励。
具体包括:1.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旅游厕所建设;- 1 -3.旅游产业品牌建设(旅行社品牌、旅游景区品牌、旅游品牌、旅游商品品牌)。
三、申报材料要求项目申报单位按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编制申报材料,所有申报材料要装订成册,并提供纸质文件一式三份以及包含所有内容电子版。
申报单位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具体编制要求如下:1.常平镇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承诺表(详见附件1);2. 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申报表(详见附件2);3.单位概况及申报项目综述(2000字左右,通用格式见附件3);4.旅游厕所建设补助申报表(见附件2);旅游厕所的建设要符合国家旅游局印发的《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要求。
5.旅游景区品牌建设奖励申报表(见附件4-1);6.旅游旅行社品牌建设奖励申报表(见附件4-2);7.旅游品牌建设奖励申请表(见附件4-3);8.旅游商品品牌补助申报表(见附件4-4)。
以上材料均需提供东莞市旅游局下发的关于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补助)的拨付款通知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常平镇宣传文体旅游局2018年9月4日- 2 -附件1:常平镇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承诺表- 3 -附件2:20 年度常平镇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 4 -- 5 -附件3: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及项目概述(通用格式)报告应围绕项目对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论述,篇幅控制在2000—5000字,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摘要对申报的关键内容进行提炼。
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试行)

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试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美丽城镇建设的规范引导,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力量,深入各地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指南。
本指南主要内容是:1.总则;2.功能便民环境美;3.共享乐民生活美;4.兴业富民产业美;5.魅力亲民人文美;6.善治为民治理美;7.城乡融合体制机制;8.群众主体。
本指南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28号,邮编310030)。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何青峰余建忠江勇董翊明赵华勤余伟张如林吴敏范征张焕发王海琴朱振通程红波洪明张艳琼何家骏陈奋飞翁大伟吕文佳范嘉诚徐硕含柴舟跃陈信王丰本指南主要审查人员:张奕目录1 总则 (1)2 功能便民环境美 (4)2.1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 (4)2.2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 (6)2.3 推进市政设施网络建设 (8)2.4 提升城镇数字化水平 (11)3 共享乐民生活美 (14)3.1 提升住房建设水平 (14)3.2 加大优质商贸文体设施供给 (16)3.3 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18)3.4 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3.5 加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21)4 兴业富民产业美 (24)4.1 整治提升“低散乱” (24)4.2 搭建主平台 (25)4.3 培育新业态 (26)5 魅力亲民人文美 (29)5.1 彰显人文特色 (29)5.2 推进有机更新 (31)5.3 强化文旅融合 (34)6 善治为民治理美 (36)6.1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36)6.2 全面提升公民素养 (37)6.3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38)7 城乡融合体制机制 (40)7.1 统筹空间布局 (40)7.2 统筹要素保障 (41)7.3 统筹公共服务供给 (42)8 群众主体 (45)附录1 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47)附录2 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图示 (50)规范性引用文件 (61)1 总则1.0.1 为指导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制定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三年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三年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5.29•【字号】赤政办字〔2018〕49号•【施行日期】2018.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中心城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三年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赤峰市中心城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三年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5月29日赤峰市中心城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三年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含喀喇沁旗和美园区)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推动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数量和建设标准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原则和目标中心城市公共厕所和垃圾转运站等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和《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要求,结合城市区域性质和人口密度,充分考虑规划控制、社会需求、辐射半径、环境现状等因素,按照应设尽设、应建必建、统一规划、标准一致、属地建设的原则进行。
由市级统一规划,有关旗区用三年时间分年度完成中心城市(含喀喇沁旗和美园区)建成区公共厕所和垃圾转运站建设任务,确保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二、建设任务(一)公共厕所方面。
中心城市规划区内公共厕所应规划建设1013个,其中:红山区427个,松山区242个,喀喇沁旗和美园区69个,元宝山区275个(平庄城区215个、元宝山镇区60个)。
目前,中心城市现有水冲公共厕所133个,其中:红山区79个、松山区36个、元宝山区18个、喀喇沁旗和美园区目前无公厕。
按照规划建设目标,三年内中心城市建成区还需新规划建设公共厕所574个,其中:红山区166个,松山区130个,元宝山区257个(平庄城区197个、元宝山镇区60个),喀喇沁旗和美园区21个。
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方案

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4)1.3 适用范围 (5)二、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概述 (6)2.1 旅游景区物业特点 (7)2.2 物业管理目标 (9)2.3 物业管理服务内容 (10)三、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0)3.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11)3.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12)3.3 质量管理体系检查与改进 (13)四、旅游景区物业设施设备管理 (14)4.1 设施设备管理原则 (16)4.2 设施设备维护保养 (16)4.3 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18)4.4 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19)五、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管理 (20)5.1 环境卫生管理标准 (21)5.2 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22)5.3 环境卫生设施配置 (22)六、旅游景区绿化养护管理 (23)6.1 绿化养护管理原则 (24)6.2 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 (25)6.3 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 (27)6.4 绿化环境美化 (28)七、旅游景区公共秩序维护 (29)7.1 公共秩序维护目标 (30)7.2 公共秩序维护措施 (31)7.3 安全防范系统建设 (32)八、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 (32)8.1 客户关系建立与维护 (34)8.2 客户服务与投诉处理 (34)8.3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36)九、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创新与科技应用 (37)9.1 物联网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38)9.2 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 (39)9.3 新型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探索 (40)十、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41)10.1 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 (42)10.2 人才选拔与培训 (43)10.3 人才激励与职业发展 (44)十一、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评价与改进 (45)1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6)11.2 评价方法与流程 (48)11.3 评价结果反馈与改进 (49)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考核评分细则

《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考核评分细则(2015)》说明:根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的相关规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发展评价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35号)的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评分体系由8个一级指标构成。
即度假环境与质量、度假资源与产品、度假设施与服务、公共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影响、项目建设与投资、规范管理与政府支持、综合发展与社会带动。
总分值为1000分。
序号考核项目项目分值得分说明1 度假环境与质量901.1 空气质量15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采样地点应在接待设施集中区的户外空间。
2016年将实施2012版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1996版标准中的三类区并入了二类区,因此二类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将成为最低标准。
备注:在2012版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位实行之前,延用1996版标准。
达到GB3095一类区标准15达到GB3095二类区标准 51.2 负氧离子15 度假区环境质量检测中需增加对负氧离子的检测项,鼓励度假区建立负氧离子的检测基站,并与智慧旅游系统结合,形成播报数据。
备注:在未设立基站之前,以环保部门的抽样点采样检测数据为准,基超过3000个/cm3151500-3000个/cm310序号考核项目项目分值得分说明501-1500个/cm3,低于500个/cm3不得分 5 站建立后以基站统计数据为准。
1.3 地表水水域环境质量15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监测范围包括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对于水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质量不同的地表水,以总体质量为主进行评价,局部质量较高的分数可适当上浮;局部质量较低的分数适当下浮;当主体水质是IV类标准时本项得5分;主体水质V类以下水质时本项不得分。
符合GB3838Ⅱ类标准15符合GB3838Ⅲ类标准10符合GB3838Ⅳ类标准 51.4 环境噪声质量15 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采样地点应在接待设施集中区(其中采样点必须含住宿接待设施点)的户外空间(住宿接待设施在21点-次日9点时段,依据GB3096环境噪声标准)。
旅游景区公厕管理制度范文(3篇)

旅游景区公厕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旅游景区公厕的管理工作,提高公厕的卫生状况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公厕环境。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旅游景区公厕的管理、运营和维护工作。
1.3 定义1.3.1 旅游景区:指经过相关旅游部门批准,具备一定旅游资源和接待能力的区域或场所。
1.3.2 公厕:指专门为游客提供卫生间服务的设施。
第二章公厕管理责任2.1 管理机构旅游景区公厕的管理工作由景区管理机构负责,其应设立相应的公厕管理部门,负责公厕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2.2 责任与权限2.2.1 公厕管理部门负责公厕的卫生管理、设备维护和服务质量监督,并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
2.2.2 景区管理机构应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确保公厕管理部门顺利开展工作。
2.3 人员培训公厕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公厕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和服务礼仪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3.1 定期清洁公厕管理部门应制定清洁计划,定期对公厕进行清洁。
清洁工作应包括地面、墙壁、马桶、水槽、镜子等的清洁,并及时更换卫生纸、肥皂等卫生用品。
3.2 垃圾处理公厕内应设有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
垃圾应妥善处理,防止异味和传播疾病。
3.3 消毒管理公厕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公厕进行消毒,确保公厕的卫生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3.4 明示标识公厕内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指示游客使用和注意事项,并配备清洁卫生垃圾袋。
标识应清晰易懂,便于游客使用公厕。
第四章设备维护4.1 设施设备公厕管理部门应确保公厕的设施和设备正常运转,如马桶、水龙头、垃圾桶等。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4.2 管理记录公厕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对设备的维修和更换进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3 应急设备公厕内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状况。
公厕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并替换过期或损坏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1 服务态度公厕工作人员应友好热情,随时为游客提供协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目次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3.1 旅游厕所33.2 质量等级34 质量等级及标志34.1 质量等级34.2 标志35 质量等级划分35.1 A 级35.1.1 建设35.1.1.1 建筑45.1.1.2 供特殊人群使用的设施4 5.1.1.3 厕位55.1.1.4 卫生器具55.1.1.5 环境要求65.1.1.6 标识65.1.1.7 粪便处理75.1.2 管理75.1.2.1 管理文件与制度75.1.2.2 设备状况75.1.2.3 收费标准85.1.2.4 开放时间85.1.3 服务85.1.3.1 设备状况85.1.3.2 外部清洁卫生要求85.1.3.3 室内清洁卫生要求85.1.3.4 应急措施95.1.3.5 环境95.2 AA 级95.2.1 建设95.2.1.1 建筑95.2.1.2 供特殊人群使用的设施105.2.1. 3厕位105.2.1. 4卫生器具115.2.1. 5环境要求125.2.1. 6标识125.2.1. 7粪便排放应符合下列要求5.2.2管理135.2.2. 1管理文件与制度135.2.2. 2设备状况135.2.2.3收费标准135.2.2.4 开放时间135.2.3 服务135.2.3.1 设备135.2.3.2 外部清洁卫生要求145.2.3.3 室内清洁卫生要求145.2.3.4 应急措施145.2.3.5 环境145.3 AAA 级155.3.1 建设155.3.1.1 建筑155.3.1.2 供特殊人群使用的设施165.3.1. 35.3.1.厕位16 卫生器具165.3.1. 5环境要求175.3.1. 6标识175.3.1. 7粪便处理185.3.2管理185.3.2. 1管理文件与制度185.3.2. 2设备状况195.3.2. 3收费标准195.3.2. 4开放时间195.3.3服务195.3.3. 1设备195.3.3. 2外部清洁卫生要求195.3.3. 3室内清洁卫生要求205.3.3. 4应急措施205.3.3.5环境20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全国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街区等的旅游厕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14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GB/T 18092 —2000 免水冲卫生厕所GB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CJ 343-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 6952-2005 卫生陶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旅游厕所tourism toilets 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街区及其他旅游接待场所的公共厕所。
3.2 质量等级quality grade 指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服务等质量的级别。
4 质量等级及标志4.1 质量等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为 3 个等级,用“ A、AA 、AAA ”表示,A、AA 、AAA 代表的等级依次由低到高。
4.2 标志具有 A 、AA 或AAA 以及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统一LOGO 标志的方形标牌。
5 质量等级划分标准5.1 A 级5.1.1 建设旅游厕所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公厕建设的相关标准,没有上下水条件的场所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维护简单、经济可靠的厕所技术(如:节水型、泡沫免冲型、循环冲洗型和生物型等)。
5.1.1.1 建筑5.1.1.1.1 外观a) 外观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b) 厕所入口应注意隐私保护,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热带地区可采用开放式入口,寒冷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需求,宜设置过渡空间。
厕所设大门时,门扇与门框间应防夹手。
材质坚固耐用;c) 建筑主体材料及装饰材料应选用环保建筑材料,宜根据地区特点就地取材,防火性能应符合GB 50016 的要求。
5.1.1.1.2 室内a) 建筑面积根据人流量设定;b) 男女厕所宜分开设置,也可设立男女通用厕位;c) 厕所公共空间室内高度不低于 2.5m,厕位间的净高不低于 1.9m;d) 室内顶棚选用防潮、防腐、易清洁材料;e) 厕所间、洗手间内墙面应采用防水、防火、易清洁材料;f) 厕所室内地面铺装前应做防水,装饰面应采用防滑、防渗、防腐的材料;g) 室内所有水、电、暖通等管线宜暗装;h) 管理间根据管理、服务需求设计,使用面积宜不小于 4.0 ㎡,管理间应配置管理人员用的桌子、椅子、开水容器、挂衣设施;i) 工具间根据需求设计,使用面积宜不小于 1.0 ㎡,工具间内应配置必要的清洁工具。
5.1.1.1.3 给水、排水a) 旅游厕所的给排水管路的布置与安装应符合GB 5024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b) 给水管路进户前应设水表检查井,并内设排空阀门,进户管道内经不小于50mm ,北方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c) 排水主管路出户后应排水检查井,管路材质宜为PVC ,直径不小于160mm ;d) 厕所地面应合理设置防腐水封地漏,确保地面无积水。
5.1.1.2 供特殊人群使用的设施5.1.1.2.1 无障碍设施应符合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5.1.1.2.2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厕所设置第三卫生间,并宜符合下列要求a) 位置宜靠近公共厕所入口,方便行动不便者进入,轮椅回转直径不小于 1.5 米;b) 内部设置可包括:成人坐便器、儿童坐便器、儿童小便器、成人洗手盆、儿童洗手盆、多功能台、儿童安全座椅、挂衣钩和呼叫器;c) 使用面积不宜小于 6.5 ㎡;d) 地面应防滑、不积水;e) 成人坐便器、洗手盆、多功能台、安全抓手、挂衣钩、呼叫按钮应符合现行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的规定;f) 多功能台和儿童安全座椅应可折叠,儿童安全座椅长度不小于450mm,宽度宜不小于420mm ,高度宜为500mm,离地高度宜为300mm;5.1.1.3 厕位5.1.1.3.1 厕位比例a) 男女分开的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含男用小便器) 2:3;b) 座蹲位设立比例至少达到1:5,男女通用厕位的厕所每座厕所宜不少于一个坐位;c) 男厕在保证大便位需求基础上应多设置小便位。
5.1.1.3.2 厕位尺寸及配置a) 蹲坐厕位使用净尺寸应不低于长 1.2m ,宽0.9m ;厕位内开门的使用净尺寸应不低于长1.4m ,宽 1.0m ;b) 小便器间距不小于0.7m;c) 门锁牢固,可内外开启;d) 厕位隔断板应选用坚固、防潮、防腐、防烫、易清洁材料,可采用金属隔断板,隔断板(门)高度 1.8m 以上。
5.1.1.4 卫生器具5.1.1.4.1 蹲坐便器a) 蹲坐便器在具备上下水的条件下宜选择陶瓷便器;b) 应符合GB 6952《卫生陶瓷》、GB/T 18092 《免水冲卫生厕所》的要求;c) 水冲式宜采用感应式或机械式节水型冲洗阀门;d) 免冲式宜采用自动式或无触摸机械式清理,达到卫生清理效果。
5.1.1.4.2 蹲坐便厕位应设置以下辅助设施a) 手纸盒,每个厕位内设手纸盒;b) 废弃手纸收集容器,每个厕位内设一个;c) 扶手,每厕位应不少于一个,安装牢固、位置合理;d) 挂衣钩,每个厕位不少于一个,承重不小于5kg;e) 设置配置应考虑符合当地民众的信仰、习俗,如伊斯兰教的人如厕用的小净设施。
5.1.1.4.3 小便器a) 小便器应采用品牌瓷制半挂式小便器;b) 站位隔板应选用坚固、防潮、防腐、防烫、易清洁材料,宽不小于0.45m,高不小于0.8m,隔板上部宜设搁物板;c) 水冲式应采用感应式或机械式节水型冲洗阀门;d) 免水冲式应处理便捷,易清洗。
5.1.1.4.4 洁手设备和面镜a) 有水型选用的洗手盆和龙头,应安装牢固,宜配置洗手液容器和干手设备;男女分设的厕所洗手盆洗手盆数量参照CJJ 14-200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设置,见下表:厕位数(个) 洗手盆数(个) 备注4 以下 1 1 男女厕所宜分别计算,分别设置;2当女厕所洗手盆数n≧5时,实际设置数N 应按下式计算:N=0.8n。
5-8 29-21 每增 4 厕位增设 1 个22 以上每增 5 个厕位增设 1 个男女通用式厕所根据现场条件选择设置洗手池或干式净手器,如果洁手设备放在厕间里,每个厕位都须配置;b) 无水型应提供感应式净手设备、消毒纸巾等,确保洁手有效;c) 厕所应设面镜。
5.1.1.5 环境要求5.1.1.5.1 通风应满足CJJ 14-2005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确保厕所换气次数在 5 次/ 小时以上,应优先采用自然排风,强制排风设备的位置设计合理;5.1.1.5.2 采光,厕所建筑通风、采光面积之和与地面面积比不宜小于1:8;5.1.1.5.3 照明照度不低于75lx ,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的要求;应选用节能灯具,夜间灯光可使用时间与厕所开放时间一致;5.1.1.5.4 气味,厕所臭味强度不大于 2 级。
5.1.1.5.5 室内环境根据需要布置宣传文明如厕的装饰品5.1.1.6 标识标志牌应此采用标准图案,中英文对照,材质防腐、防眩光,安装位置醒目。
5.1.1.6.1 厕所标牌a) 厕所指向牌应指向准确,标明指向牌与厕所的间距米数。
景区重要节点处宜标明厕所的分布位置,有条件的景区可以建立网络导视系统;b) 厕所建筑外标牌安装在厕所外立面,安装位置醒目,与厕所风格一致,如果厕所夜间开放,厕所建筑上的标牌应可识别;c) 厕所公共区域应有文明用侧宣传牌,文字规范,宣传内容通俗易懂,中英文对照,安装位置醒目。
5.1.1.6.2 厕门标牌a) 男女厕所标志牌安装在男女厕所入口处,易识别,规格不小于300cm2 ;b) 厕位坐蹲位指示牌安装位置醒目,宜安装在厕位门的中上部,规格不小于60 cm2。
5.1.1.6.3 第三卫生间标志牌第三卫生间标志牌除满足正常人员的识别需求外,宜考虑盲人的需求。
5.1.1.7 粪便处理5.1.1.7.1 粪便污水进入下水道或污水处理厂的,化粪池出水口的水质应符合CJ 343-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5.1.1.7.2 粪便污水处理后进入水域的应满足GB 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天然水为主题景观的区域严禁排入处理后的中水或景观用水;5.1.1.7.3 粪便堆肥处理的应实现对环境为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里虫卵、细菌等指标应符合GB 7959-2012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的要求;5.1.1.7.4 污物应输送到法规的处理场所,如果没有符合规范的处理场所应修建;5.1.1.7.5 封闭空间、空气不易流通的空间 (如洞穴) 排出的气体应经过除臭设备处理,排出气体应满足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3 级,符合GB/T 5.1.1.7.6 粪便污物需要运送的应保证运送的过程散发的臭味浓度不大于17217《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