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一模上海史材料分析题
2010-2023历年上海市高考真题历史卷
2010-2023历年上海市高考真题历史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8题)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2.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A.波斯文化的传播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D.美元逐渐升值4.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
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该新政府是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重庆政府5.根据所学的知识,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6.时代与史家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
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
(10分)7.—份护照《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
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成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12分)(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8.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2010年上海市宝山、静安、杨浦、青浦四区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上海市静安区2010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10.04注意:1. 本检测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2. 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与图中数字标示(1-4)的古代文明顺序相吻合的是A.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罗马B.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古代罗马C.古代希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罗马、古代印度D.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腊2.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盛大开幕式上,展示了数千年文明古国的风采,其中有一部分题材来自远古时期丰富多彩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
对神话的认识最符合历史学要求的是A.历史久远基本没有历史价值B.是古代先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C.对了解先民活动,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D .是口耳相传的第一手资料3.全国各大影院都在放映的《孔子》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胡枚导演正是想通过拍摄《孔子》,“来提升大众对于孔子和孔子文化的关注”。
你认1243为在现代与传统的张力下,孔子的现代价值在于他强调的思想观点是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言必信,行必果”④有教无类A. 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 D.①②④4.“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招牌的后面。
……在17世纪最后十几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
……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
”在英国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圈地运动D.城市化进程5.自称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接任圣职时曾说教道:“看,我今日立于各民各国之上,去拔掉和打碎,去毁坏和推翻,并去建设和树立。
”下列不能反映其“去建设和树立”的意图是A.实现教会的集权统治B.力图主宰世界的一切C.极力鼓吹教权的至上D.推动西欧各国的统一6.中世纪城市“街道大部分狭小,弯曲小巷中人与兽穿梭往来,…猪可以自由行走于垃圾之间;雨后街道泥泞数日,……城市对脚和鼻子都不太安全。
【历史】2010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解析版)
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两晋应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答案】12.A【解析】土生金,木克土。
通过禅让,魏与西晋应属于相生关系,故选A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答案】13.D【解析】活字印刷由北宋毕昇发明,还没普及,A不对;B题干未体现;C与题干无关。
故选D14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答案】14.D【解析】中法战争后政府的关税权没有加强,故A错;BC与题干不符。
15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答案】15.C【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选C。
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16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答案】16.C【解析】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故A错;国名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故B错;国名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故D 错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答案】17.B【解析】三个世界理论是毛泽东70年代提出的;美苏关系在60年代是紧张关系;D与题干不符18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
2010年高考题(历史)含解析
2010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10年广东卷)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题眼: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
考点:古代皇权加强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
2.(10年广东卷)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B. 郡县制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解析】A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者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评:这道题可能有学生考虑到“忠君”,会选择“君主专制”,本题的干扰项有点难度。
再看源头,忠君之源,依然是宗法制。
)3.(10年新课标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
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
故选A。
4.(10年新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
2010年高考上海历史卷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项 中的 日本 、 新罗是不能通过陆路通道过去的 , 必须走海路 。正确答案为 A。 7 人们在 一座古老建 筑的墙上发 现 了一幅 画( 页图 )它反映 了西欧 中世 . 下 ,
【 解析 】 中国的青铜 时代 为夏 、 、 和春秋 战国时期 。 商周 至战国 , 国 商 西周 从 中
青铜 时代 经历 了从 鼎盛期 到衰落期 的发展变化 的过 程。战国时期 , 随着铁器的推 广, 青铜制造业逐渐衰落 。春秋战 国时期 , 诸侯争霸 , 社会 动荡 , 经济 、 治 、 政 文化 等各 个领域发生 了急剧 的变革。经济领域 的变革主要表 现为井 田制逐 渐被封建 土地私有 制所取代 , 耕地不能转让 、 买卖的规定逐渐 失效 。 正确答案 为 B。 4 春秋战 国时代 , 子百家讲政 治时大 多站在 民众一边 , . 诸 替百姓打 算; 唯有
刑峻法。正确答案为 B 。
5 西 欧 中世 纪 庄 园和 东 汉 后 期 庄 园的 共 同特 点 是 . ( )
A 主人和农 民之 间有雇佣 关系 B 具有商 品货币关系 . . c 有 自营地和份地 的区别 . D .自给 自足 的经济体 【 解析 】 此题为 比较题。 中世纪的庄园是西欧 中世 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 组织 , 大体上 是一个 自给 自足的经济 实体 , 国王 、 主教 和贵族都是庄 园领主 。 型 典
系 。在西欧 中世纪的历史中 , 政教矛盾一直存 在 , 政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2.(4分)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3.(4分)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188578 27638.617.918.8188785 78736.419.624.3188986 18735.517.425.7189195 39433.417.125.1189288 81635.217.226.0表中反映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4.(4分)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5.(4分)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6.(4分)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7.(4分)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版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大藏经》、《荷马史诗》B.《旧约全书》、《古兰经》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D.《古兰经》、《荷马史诗》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
其特征是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A.军事强人B.专制君主C.等级君主D.立宪君主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
【历年高考】201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上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人类引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大藏经》、《荷马史诗》B.《旧约全书》、《古兰经》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D.《古兰经》、《荷马史诗》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
其特征是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8.穆统治着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
2010届历史一模参考答案
2009学年嘉定区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90分)31.文献与考古中的商朝(9分)(1)思想:崇尚神灵和祖先,实行礼治。
(2分)(2)材料二。
因为材料二是一手史料;材料一是后世文献。
(3分)(3)与祖先或神灵沟通,庇护商代人在世间的权利和财产。
(2分)(4)考古发现印证文献:材料二中占卜的记录和材料三中兽面纹饰可以印证材料一中尊神敬鬼的观点。
(2分)32.帝王的治国之策(9分)(1)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2)设五经博士,专事研究与传播;办太学、完成学业合格即可任官;建立地方学校以为官司吏后备人选。
(3分)(3)秦是对文化的摧残,是其暴政而亡的原因之一;后者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统一。
(2分)言之有理即可:如统治者要疏不要堵等。
(2分)33.耽误时机的40年(12分)(1)六十年代,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洋军事技术、创设近代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等;六七十年代,创办近代民族资本企业;九十年代,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学习君主立宪制。
(3分)(2)政治上,变法失败,依然是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民族资本发展缓慢;外交上,反侵略战争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等。
(3分)(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定《北京条约》;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19世纪末,德、俄、英、法、日等国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分)(4)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所积聚的进步因素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思想上的启蒙等;清政府继续腐败下阶级矛盾的加深;外国侵略不断加重下民族矛盾的激化。
(3分)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12分)政治方面: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转变。
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通过《临时约法》;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失败。
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可编辑)
上海市松江区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质量监控历史试卷2010.4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 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2、《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
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
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此规定说明了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 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3、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
”下列文物中可以见证此话的是A秦武士佣 B 唐白瓷长颈瓶 C唐大雁塔 D元吹笛、击节板陶俑4、“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 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
”这句评价适合用于:A 古代埃及B 古代印度 C希腊城邦 D罗马帝国5、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此话属于对孝文帝改革的:A客观表述 B 客观记载 C客观评论 D主观评论6、中世纪西欧贵族向国王效忠的誓言:“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
”大量的这类誓言可以说明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强调:A封建依附关系是一种领主约束附庸的契约B 封建依附关系是一种对双方都有约束的契约C封建依附关系是一种附庸对领主约束的契约D 领主与附庸之间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平衡的7、孟德斯鸠说:“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等途径选拔官吏。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4分)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4分)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4.(4分)如表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中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5.(4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6.(4分)如图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
此漫画反映了()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7.(4分)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
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8.(4分)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
2010高三历史一模闸北区答案
2009学年闸北区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期末练习2010.1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每题2分。
1---10 C D D B B D A C B C11---20 C C D A C A A C C D21---30 B B B B C C A B D A二、非选择题(共90分)31. (1)没有相关的第一手材料,史学界还未有定论,教材篇幅有限(或不是本课重点)(3分)(2)寻找美国历史档案,查阅有关美国史的书籍、论文,寻访列克星敦战斗者的后代(3分)32. (1)但丁(1分)以人为中心,反封建、反教会(2分)(2)伏尔泰(1分)著有《路易十四时代》;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主张开明专制;主张制约贵族权力;倡导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任意3项得3分)(3) 卢梭(1分),《社会契约论》(1分)(4)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推翻封建王朝腐朽统治的法国大革命的前奏(1分)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权威;用理性追求自由、平等;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任意两点得2分)33.(1)十九,工业,工业革命(3分)(2)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区增多;工人生活贫困、生活环境恶劣(任意2点得2分)工业化、城市化(2分)(3)政治条件:18世纪,英国的宪政体制进一步完善,使国内政局保持了长期稳定(1分);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1分),通过立法保护私人产权,鼓励技术创新(1分)。
科技条件:17世纪的英国已经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在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1分)英国的工场手工业易于发展分工和采纳新技术(1分);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毛纺织业、采矿和冶金等部门的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在产业分工、技术进步、熟练工人培养等方面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分);英国革命后的社会经济活动从社会需求上推进了实验科学和机械技术的研究。
(1分)34.近代中外不平等体系主要由《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以及《辛丑条约》等组成。
上海市2010年黄浦区高考模拟考历史试卷
上海市2010年黄浦区高考模拟考历史试卷上海市2010年黄浦区高考模拟考历史试卷 2010.4.21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下列古代文明与其代表的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楔形文字 B.古代埃及文明――《汉穆拉比法典》 C.美洲印第安文明――培育农作物 D. 古代罗马文明――“十二铜表法” 2.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①孔子②孟子③穆罕默德④悉达多 A.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 ①④ 3. 公元前453年,由3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
经过近一年的考察,他们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4.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这一新的生产力以下列各项中哪些为代表:①栽培谷物②驯养牲畜③犁耕技术④铁制农具⑤水利灌溉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③④⑤ 5.下列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A. 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B.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 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6. 欧洲人士对中国文献的翻译和介绍始于:A. 15世纪 B. 16世纪 C. 17世纪 D. 18世纪 7.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的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的寝宫只有50米。
2010高三历史高考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历史试题解析第Ⅰ卷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答案】A【解析】全国卷自07年以来,第一题都将文史知识有效结合。
让很多人感觉不是在考历史。
此题信息较多,按其顺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五行”、什么是“相生相克”,这是解题难点之一。
所谓“五行相生”是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谓“五行相克”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如图所示)。
接下来的一个难点就是朝代更替怎样用“相生相克”关系进行“定位”。
考试中不妨“望文生义”,“克”应该是斗争对抗,如朱元璋通过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朝;而“生”则是一种和平过渡或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建(一般是形式上的改名),如清朝是在原后金基础上建立的,由皇太极改为“大清”。
题干中“禅让”一词,很容易将西晋代曹魏理解为“相生”。
那么逆向推导,便可知西晋是由曹魏(土德)“生”的金德。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术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答案】D【解析】材料中一直说的是“雕印”,并非活字印刷,可排除A项;材料中有“传之虏(对敌人的蔑称)中,大于朝廷不便”,但是由此并不能反映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况且这句话也不是这段材料的主旨句。
此题的难度体现在B项的干扰迷惑。
但是如果能注意到B项的表述是“完成式”,就可以排除。
欧阳修的上疏正是指出书籍出版业所存在的问题,还未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D项比较好的反映了材料之意,材料中的现象引起欧阳修的重视进而上疏强调雕印文集需经“官司详令”,足以看出“雕印文集已经影响到政府管理。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09—10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每题2分,共60分)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时代②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2.至今仍有史学研究者质疑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A.在时间和地域上不吻合B.传世文献记载不可靠C.出土文物有限不足为证 D.未找到直接文字证据3.夏、商、西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文化辉煌灿烂,在世界独树一帜。
以下不属于三代青铜文化特点的是:()A.数量众多,器型丰富 B.制作精良,纹饰瑰丽C.礼器为主,贵族专享 D.青铜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4.“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而事异’”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评述是:()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 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D.佛家慈悲为怀主张5.右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说明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6.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察,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光武中兴C.西晋统一D.开元盛世7.西汉初实施“无为而治”与光武帝执行“柔道”治天下政策,其共同原因是:()①社会经济凋敝②知晓民心思安③出现了布衣将相之局④吸取前朝灭亡教训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东汉末年陷入割据局面,最终导致大一统帝国走向分裂。
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11
毕业论文(设计)完善与定稿
2012年6月10日前
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修改,完善、定稿后上交电子稿与打印稿(参加答辩同学的论文需打印一式五份,其余各类表格各打印一份)
指导教师上交《计算机信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情况表》
12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12年6月中旬
序号
工作内容
时间
具体要求
备注
1
学生自拟题目
2012.3.7~3.12日
学生自行拟题自愿,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方案,能反映学生就业取向和核心能力,并填写自拟题目登记表,见群共享文档。自拟题目登记表发至邮箱wxdchg@等待审核是否通过。
理论研究类题目每题1人;应用系统、网站开发类题目最多不超过2人
确定具体时间、地点,完成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
08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要求
开题报告的审核须在一周内完成
9
毕业论文(设计)准备与实施
2012.4.4~6月初
论文具体格式参见《计算机信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范文
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填写《计算机信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10
毕业论文(设计)初稿
2012年6月初
据相关要求及指导教师意见完成初稿的撰写,撰写格式应基本达到规定要求
2
选题审核
2012.3.13~3.14日
3
确定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题目
2012.3.15~3.16日
对学生自拟Hale Waihona Puke 目与教师确定题目进行汇总。4
学生选题
2012.3.17~3.24日
由学生按照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进行选题。如果选题冲突,由各班班长协调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模拟卷上海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卢湾 )34、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城市。
材料一青浦崧泽村考古发现的彩陶猪、玉器和陶壶材料二清末上海北大门 1907年外白渡桥材料三上海公共租界筑路情况:(沪西)1864年筑Jessfield Road(万航渡路);1901年筑Brenan Road(长宁路)、Hungjao Road(虹桥路)、Rubicon Road(哈密路)、Robinson Road (长寿路);1903年筑Kiaochow Road(胶州路)……问题:(12分)1)考古发现说明上海在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文明的雏形。
材料一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要考证崧泽文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史料进行印证?(4分)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4分)除此以外,请列举近代上海城市取代老城厢的表现。
(4分)(1)上海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文明的雏形。
史料类型:实物史料;还可用的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考古遗址遗迹等。
(2)历史信息:上海开埠,辟设租界;上海的道路建设和交通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已建立起基本的公共道路系统。
说明上海开埠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
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使上海城市格局和整体风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一座完全不同于老城厢的近代城市已经崛起。
表现:经济功能与地位发生历史性变化:民族工业创建、贸易导向性经济为主流。
跻身于东亚以至世界大都市行列,(或:是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同时也成就了繁荣的民族工业。
)城市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公共照明系统的建立;(也可列举具体相关实例)城市供水网的初步建立。
(也可列举具体相关实例)市民生活方式变化,衍生出石库门弄堂文化(嘉定)35、上海开埠与租界1845年公布的《上海土地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上海英租界开辟的一个中英地方协定,这个章程既确定了大致界域、外侨和侨民之间在上海的具体租地办法,又规定了界内的一些城市建设、市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行措施。
这是近代上海主权将丧,但也是城市近代化的一个历史性的起点。
——《上海志鉴》问题:(9分)(1)简述上海英租界设立的背景。
(3分)(2)依据所学知识,在租界内上海丧失了哪些“主权”?(2分)(3)你是否同意开埠及租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近代化”,并用史实证明。
(4分)(1)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开埠。
1845年,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及颁布,标志英租界的开辟。
(3分)(2)领土主权、司法主权、行政主权等。
(2分)(3)同意。
上海逐渐建立起公共道路系统;交通工具也经历了从人力车到电车的变化;公共照明系统、城市供水系统等渐成规模。
(4分)(浦东)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一:乍一看,上海是五个开放口岸中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地方。
……环城修筑的城墙濒临坍塌,已有300年历史了。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材料二:英、美、法划定的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右图)。
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更是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
——《上海乡土历史》上海教育出版社请回答:(1)上海正式开埠于何时?为什么说“上海是五个开放口岸中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地方?”(2分)(2)上海道台为何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夷人”为何自选荒蔓之地?(2分)(1)1843年11月17日(回答到年即可)(1分);较其它口岸比较,上海仅是县治所在地,且市政建设落后(其它言之成理即可)(1分)。
(2)一是上海道台没有现代化的视野,没有认识到上海城北地带的重要地位(1分);二是实现华洋隔离,免生事端(1分)。
其它言之成理,也可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3)上海地处中国经济重心、据国内外、南北方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该地块靠近黄浦江和苏州河,便于蒸汽轮船的航行,便于人员自由出入(2分)。
其它言之成理,也可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崇明)37、从煤气灯到电灯(10分)上海开埠后,城市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煤气灯和电灯则使这座城市“亮”了起来。
上海最早的煤气灯和马路照明电灯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租界。
请回答:(1)这两样新事物的出现分别与哪些重大事件有关?(2分)(2)简述租界在上海出现的背景及过程。
(3分)(3)除了照明之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城市建设还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分)(4)依据以上分析,简要说明租界对上海的影响。
(2分)(1)(2分)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3分)简述租界在上海出现的背景及过程。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之后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宣告英租界的设立。
之后,美法等国也相继设租界。
(3)(3分)公共道路、交通工具、供水网络。
(4)(2分)依据以上分析,简要分析租界对上海的影响。
一方面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害;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科技的引进和城市建设的近代化等。
(金山)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4分)材料一:1854年,英租界工部局成立,只有居住在租界、每年缴纳房地捐达白银500两以上或年付房屋租金1200两以上的外侨才有资格被推选为工部局董事候选人。
……工部局还设有总办处、工务处、卫生处、财务处等各种管理和办事机构,另外,工部局还控制一支武装力量万国商团。
1909年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董事均由选举产生,有任期规定,下设户政、警政、工政等科,均与租界工部局组织类似。
——马长林:《近代中国租界变迁》材料二:“租界马路四通,城内道途狭隘;租界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居之者几以为乐土,城内虽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秽气触鼻,僻静之区,坑厕接踵,较之租界,几有天壤之别。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材料三: 1882年,康有为乡试归途经上海,见“上海之繁盛,益知西人治术之有本”,于是大购西书而归,从此大讲西学。
这一次上海之行,成了他学术、思想的一大转折点。
——熊月之《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材料四: 1877年,美国人狄考文在租界的格致书院讲解、演示电的原理,用电引燃爆竹,慕名前往听讲的有五十多人,“观者无不赞美,无不欣悦”。
——熊月之《格致书院与西方传播》材料五:20世纪初,清朝政府与租界交涉:“在租界中有一些中国的不法分子捣乱,我们要整治他们,你们要帮助我们。
”于是巡捕房就传讯这些人(包括蔡元培),问他们是否私藏军火、杀人?蔡元培等人回答“都没有”,接着他们就被释放。
——熊月之:《移民社会与上海文化》材料六:上海当南北航线之要点,东西洋贸易之枢纽,新学输入,风气之开,较他处先。
是上海者,诚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也。
——于右任等革命党人主持的《民立报》1911年问题:(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租界与华界市政管理机关的异同点。
(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所述“清朝政府不能直接整治租界中的中国不法分子”现象的原因。
西方国家是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租界的认识。
(16分)(1)同:董事均由选举产生;组织机构类似(2分)异:管理区域不同,分别为租界和华界( 1分)性质不同,工部局独立于中国政府之外,城乡自治公所由政府授权地方自治机关(1分)(2)原因: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行政治理范围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1分)背景: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签署《南京条约》,上海辟为通商口岸之一;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1845年,《上海租地章程》订立,英租界辟设,美法相继辟设租界; 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造成租界内华洋杂居 1854年英法美三国领事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租地章程,7月租界独立市政机关工部局产生并获得独立地位。
(3分)(3)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
(闵行 ) 35、早期的“西学东渐”始于明末清初,曾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西学源源而入,“西学东渐”揭开了新的一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上海是西学传入的重要窗口,请叙述上海在上述两个阶段受“西学东渐”影响的有关史实。
(12分)(1)明末,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2)徐光启与李之藻等完成《崇祯历法》;(3)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开埠和《上海土地章程》订立,英美法在上海的租界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一个缩影。
(4)清政府颁布《自治章程》,创办地方自治;(5)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广方言馆等洋务企业或新式学堂,上海成为洋务运动主要阵地;(6)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欧风美雨”影响下和洋务企业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等民营企业,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7)上海经济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上海的城市建设迈开向现代化的步伐,公共道路交通建设、公共照明系统、城市供水网络系统等先后建立;(8)近代都市取代老城厢的诸种表现;近代科技引进;西书的翻译与出版;报刊业的繁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社会习俗的变化等;在文化上,上海市民创造了石库门建筑等;(9)1895年——1898年,上海成为维新变法的宣传中心,《时务报》对解放人们思想产生很大影响;(10)上海也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基地。
邹容在上海出版《革命军》,革命组织光复会在上海成立。
(徐汇 P70)38、熊月之在《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中曾说:“乡下人看上海,看到的是繁华。
道德家看上海,看到的是罪恶。
文化人看上海,却每每看到的是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3分)材料一:上海当南北航线之要点,东西洋贸易之枢纽,新学输入,风气之开,较他处先。
是上海者,诚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也。
——《民立报》1911年7月3日。
材料二: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品岸。
”——摘自《上海档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是源于中英的哪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如何?(2分)材料三:“四围马路各争开,英法花旗杂处来。
怅触当年丛冢地,一时都变作楼台。
”——19世纪70年代竹枝词(2)竹枝词所咏的是何事?其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材料四:“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