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具有屈髓和外旋作用的肌肉是A、股直肌B、臀大肌C、骼腰肌D、耻骨肌E、股薄肌正确答案:C2、以下不是脊柱内源性稳定系统的是()A、周围肌肉B、脊柱C、椎间盘D、关节囊E、脊柱韧带正确答案:A3、哪种肌肉运动不做功A、离心运动B、向心运动C、等长运动D、等张运动E、减速运动正确答案:C4、以下属于双轴关节的是A、杵臼关节B、平面关节C、滑车关节D、车轴关节E、鞍状关节正确答案:E5、具有屈髓和内收作用的肌肉是A、骼腰肌B、耻骨肌C、股直肌D、臀大肌E、股薄肌正确答案:B6、骨盆的组成不包括A、股骨B、坐骨C、骼骨D、耻骨联合E、耻骨正确答案:A7、脊柱的功能是()A、保护椎管内脊髓和神经B、承载和负重C、运动D、协调控制功能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A、20°-30°B、30°-50°C、70°-80°D、40°-60°E、40°-50°正确答案:A9、在成人期,骨生长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称()A、骨的重建B、骨的构建C、骨内部再造D、骨外部再造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0、病人,男,59岁,有肱骨外科颈骨折史,患者肩关节外展功能较正常侧减退,肩部肌肉(三角肌)明显萎缩,该病人伴有什么神经损伤A、胸背神经B、胸长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槎神经正确答案:DIK下列属于开链运动的项目A、下蹲B、踏车C、吊环D、双杠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E12、肩关节复合体不包括()A、胸骨B、肱骨远端C、肋骨D、锁骨E、肩胛骨正确答案:B13、不会对骨造成永久变形的载荷位于()A、弹性变形区内B、最大应力点C、塑性区内D、断裂点E、屈服点正确答案:A14、以下运动形式在矢状面进行的是A、内收与外展B、屈曲与伸展C、内旋与外旋D、内翻与外翻E、旋前与旋后正确答案:B15、关节于解剖学的“鼻烟窝”不正确的是A、其位于手掌外侧部浅凹B、其尺侧界为拇长伸肌C、其近侧界为梯骨茎突D、其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E、其内有梯动脉通过正确答案:A16、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易损伤,是因为()A、内侧半月板外缘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B、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薄C、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厚D、内侧半月板中间厚、边缘较薄E、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小正确答案:A17、肌皮神经的感觉神经,分布于前臂的()A、掌侧B、内侧C、前侧D、外侧E、后侧正确答案:D18、患者,男,25岁,因手外伤,经检查小指掌面皮肤感觉丧失,提示损伤()A、尺神经手背支B、尺神经浅支C、槎神经浅支D、梯神经深支E、正中神经正确答案:B19、关于行走的矢状面关节运动学错误的是A、在足跟离地不久,踝关节开始跖屈,最大到15。
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试卷
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试卷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_0 = 2m/s,加速度为a = 1m/s^2,则3秒末的速度是()A. 5m/sB. 6m/sC. 7m/sD. 8m/s同学们,这题就像是在给物体的速度做加法呢。
我们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v_0+at。
这里v_0 = 2m/s,a = 1m/s^2,t = 3s,把这些数字往公式里一套,就是v=2 + 1×3=5m/s,所以答案是A啦。
2. 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m/s^2,在下落的前2秒内小球下落的高度是()A. 10mB. 20mC. 30mD. 40m这小球就像个勇敢的跳伞员,直直地往下落。
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公式h=(1)/(2)gt^2。
g = 10m/s^2,t = 2s,把它们代进去算,h=(1)/(2)×10×2^2=20m,答案就是B喽。
3. 一汽车以v = 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开始以a=-2m/s^2的加速度刹车,则汽车刹车后5秒内的位移是()A. 25mB. 50mC. 100mD. 125m汽车刹车这事儿啊,就像一个奔跑的人突然想停下来。
先得看看汽车啥时候能停下来,根据v = v_0+at,当v = 0时,0 = 10-2t,解得t = 5s。
但是呢,这个车在4秒的时候就已经停了哦。
再根据位移公式x=v_0t+(1)/(2)at^2,v_0 = 10m/s,a=-2m/s^2,t = 5s(这里虽然算5秒,但是实际运动4秒就停了),算出来x = 10×4+(1)/(2)×(-2)×4^2=20m。
好像没有这个答案呢,我们再用平均速度来算,平均速度¯v=(v_0 +v)/(2)=(10 + 0)/(2)=5m/s,位移x=¯vt = 5×4 = 20m,答案是A。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1.制动有利于()A. 重伤恢复(正确答案)B. 残疾加重C. 骨质疏松D. 功能障碍E. 肌肉萎缩2.制动后关节周围韧带的变化不包括()A.强度下降B.能量吸收减少C.弹性模量增加(正确答案)D.附着的变脆E.韧带刚度降低3.关于长期卧床者呼吸系统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 呼吸肌肌力下降,肺活量明显下降B. 肺的顺应性变大(正确答案)C. 通气/血流比值的失调,影响气体交换D. 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排出困难E. 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4.人体杠杆的正确分类为()A.平衡杠杆、速度杠杆、省力杠杆(正确答案)B.速度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平衡杠杆、速度杠杆、费力杠杆D.费力杠杆、省力杠杆E.平衡杠杆、速度杠杆5.骨骼肌处于最适初长度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原因是()A. 粗肌丝被拉长B. 细肌丝被拉长C. 粗细肌丝缩短D. 粗细肌丝处于最好的重叠(正确答案)E. 以上都是6.等张收缩的特点不包括()A.产生关节运动B.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缩短C.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延长D.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发生较大改变(正确答案)E.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7.通过神经-肌接头释放什么与肌膜结合,引起骨骼肌收缩。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正确答案)D.新斯的明E.多巴胺8.抵消斜方肌上回旋作用的肌是()A.原动肌B.拮抗肌C.固定肌D.中和肌(正确答案)E.辅助肌9.当作用于肌的外力去除后,肌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是()A.伸展性B.黏滞性C.弹性(正确答案)D.兴奋性E.传导性10.糖在人体内的储存形式是()A.葡萄糖B.半乳糖C.糖原(正确答案)D.果糖E.蔗糖11.手臂持球以肘关节为支点构成的杠杆是()。
A.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正确答案)D.第一类杠杆E.复合杠杆12.制动对患侧骨关节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关节周围的韧带挛缩B、关节僵硬C、骨钙流失D、滑膜增生、粘连E、关节软骨增生(正确答案)13.常见的外力有()A.关节力B.重力(正确答案)C.韧带张力D.肌力E.血流阻力14.最具有耐力特征的肌纤维类型是()A、Ⅰ型(正确答案)B、Ⅱa型C、Ⅱb型D、Ⅲ型E、Ⅳ型15.骨骼肌自然收缩形式不包括下来哪项()A.向心运动B.离心运动C.静力性运动D.等速运动(正确答案)E.拉长-缩短周期16.有氧运动不包括()A.散步B.打羽毛球C.慢跑D.游泳E.下棋(正确答案)17.下列关于力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矩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轴转动的作用称为力矩B.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C.力矩的方向由左手螺旋法则确定(正确答案)D.手指弯向力所指的转动方向,拇指指向力矩的方向E.任何力对于不在力线作用线上的任意点都会产生力矩18.肌肉生理收缩的基本方式是()A.半收缩B.强直收缩C.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正确答案)D.静力性收缩E.动力性收缩19.肌力不受以下哪项因素的影响()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肌肉的初长度C.运动单位募集D.皮肤湿度(正确答案)E.性别、年龄20.髋关节伸展中臀大肌是()A.原动肌(正确答案)B.拮抗肌C.固定肌D.协同肌E.联合肌21.长期卧床致患者体重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患者血容量减少B.患者肌肉萎缩,肌肉重量C.患者代谢率降低,患者摄食量减少D.患者胃液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正确答案)E.患者情绪抑郁,摄食意愿减低22.同时有踝背屈和足内翻作用的肌肉是()A.腓肠肌B.胫前肌(正确答案)C.胫后肌D.腓骨长短肌E. 比目鱼肌23.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称为()。
人类运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类运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运动时,人体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 蛋白质B. 糖原C. 脂肪D. 氧气答案:B解析: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三磷酸腺苷(ATP),而糖原是肌肉中储存的糖类,是ATP的主要来源。
2. 以下哪项不是有氧运动的特点?A. 需要大量氧气B. 运动强度较低C. 持续时间较长D. 心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答案:D解析:有氧运动是指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耐力性活动,其特点是需要大量氧气,运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而心率则保持在较低水平。
二、填空题1. 人体运动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答案:食物解析: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2. 运动后,人体肌肉内储存的ATP被消耗,肌肉细胞会通过______来补充ATP。
答案:糖酵解和有氧代谢解析:糖酵解是无氧代谢过程,能快速产生ATP;有氧代谢则需要氧气,产生ATP的效率更高。
三、判断题1. 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
(对/错)答案:对2. 所有运动都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对/错)答案:错解析:有些高强度的短时间运动,如短跑,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
四、简答题1.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同时,运动还能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2. 描述运动中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答案: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激活肌肉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滑动,产生力量,使肌肉纤维缩短。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ATP,ATP的产生则依赖于糖原的分解和氧气的供应。
结束语运动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还能改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运动学测试
一、 填空题1、弧坐标是( )量,而位移是( )量。
【填标量或矢量】2、动点对定坐标系的运动称为( );动点对动坐标系的运动称为( );动坐标标系对定坐标系的运动称为( )。
3、动点的绝对速度和加速度,就是动点相对( )坐标系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记为( )和( );动点的相对速度和加速度,就是动点相对( )坐标系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记为( )和( );我们将( )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该瞬时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记为( )和( )。
4、任一瞬时,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 )速度与( )速度的矢量和。
这就是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5、当刚体平动时,体内各点的( )相同;在同一瞬时,体内各点的( )、( )也相同。
6、刚体运动时,体内有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而这条直线以外的各点都绕此直线作( )运动。
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 ),简称转动。
刚体内固定不动的直线称为( )。
7、平面运动分解为牵连( )和( )转动。
8、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此两点连线上的( )必定相等。
9、某瞬时平面图形上速度为零的点,称为瞬时速度中心,简称( )。
10、点做曲线运动时,若已知点的弧坐标形式的运动方程s=s (t ),则点的速度沿轨迹切线方向,大小可表示为:( ),切向加速度:( ),若轨迹曲率半径为R ,法向加速度:( )。
二、 简答题1、弧坐标是怎样建立的?2、点的运动方程与轨迹方程有何区别?3、点作直线运动x =2t 2,t =1s 时的速度v =x ’=4t =4,那么该瞬时点的加速度a =v ’=0,对吗?4、什么是动点的绝对轨迹、相对轨迹?5、图示两种情况的速度平行四边形有无错误?若无请说明理由,若有错,请指出错在哪里?三、 计算题1、已知某电动机转轴在启动阶段的转动方程为25t =ϕ(ϕ的单位为弧度,t 的单位为秒),求其角加速度。
又求其转速达到min /500r n =时需要的时间。
2、图为输送物料的摆动式输送机。
高中物理运动学测试题(卷)(附答题卷和答案解析)
运动学测试(附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5分×12=60分)1. 一物体以初速度0v 、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 时刻起,加速度a 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从t 时刻开始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速度一直增大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2.某人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前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A.x tB.2x tC.x 2tD.x t 到2xt之间的某个值 3.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已从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图1-1-1所示,此次护航从启航,经东海、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五千多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确的是( )A .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 .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 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2 m/s 5. 机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 km/h 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 m 以上的距离.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如表所示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部分数据.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路面情况相同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10 15 25 14 X YA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5 sB .汽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C .表中Y 为49D .表中X 为326. 在某可看做直线的高速公路旁安装有雷达探速仪,可以精确抓拍超速的汽车,以及测量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若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345 m ,此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恰好停止,且此时A 、B 相距325 m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 m/s 2 B. 10 m/s 2 C. 5 m/s 2 D. 1 m/s 27.一人看到闪电12.3 s 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 ~340 m/s ,光速为3×108 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8.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行驶,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后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vt t -t 0B.vt t +t 0C.vt t -12t 0D.vt t +12t 09.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 2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 1+v 2210.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物体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测得每隔2 s 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2)( )t /s 0 2 4 6 v /m·s -10 8 12 8 B 点 C .t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D .A 、B 间的距离大于B 、C 间的距离11.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小的(即上粗下细),设水龙头出口处半径为1 cm ,安装在离接水盆75 cm 高处,如果测得水在出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 m/s ,g=10 m/s 2,则水流柱落到盆中的直径( ) A .1 cm B .0.75 cm C .0.5 cm D .0.25 cm1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二.实验题(3分×5)13.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 、B 、C 、D 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14.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实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8+9+9+9=35分)15.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 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不计空气阻力.试问:(1)假设杆的下端离地面40 m,那么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2)若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楼层面的时间为0.2 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是多少?(g取10 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16.2011年7月2日下午,在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30多岁的吴菊萍女士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外的集体感动.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设女童从45 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掉下,吴菊萍迅速由静止冲向女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女童.已知吴菊萍到楼底的距离为18 m,为确保安全能稳妥接住女童,吴菊萍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女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女童和吴菊萍都看做质点,设吴菊萍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 m/s2(1)吴菊萍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2)若吴菊萍在加速或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 m/s,求吴菊萍奔跑时加速度需满足什么条件?17. 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的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物体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18.2011年7月23日晚,甬温线永嘉站至南站间,南至D301次列车与至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若事故发生前D3115次动车组正以速度为v A=10 m/s匀速向前行驶,D301次列车在其后以速度v B=30 m/s同方向匀速行驶.因当天正在下雨能见度低,D301次列车在距D3115次列车7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D3115次列车.这时D301次列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 m D301次列车才能停止.问:D3115次列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附加题: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
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测试题1. 问题一: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前行驶,经过2小时后停下来。
请计算:a) 汽车行驶的距离;b) 汽车的平均速度。
2. 问题二:变速直线运动一辆自行车以初速度4 m/s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 m/s^2,持续时间为5秒。
请计算:a) 自行车的末速度;b) 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3. 问题三:自由落体运动一个物体从高度20米的位置自由落下,请计算:a) 物体下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4. 问题四:水平抛体运动一个橄榄球以初速度20 m/s以45度的角度被抛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请计算:a) 橄榄球的飞行时间;b) 橄榄球的最大高度;c) 橄榄球的飞行距离。
5. 问题五:匀速圆周运动一辆汽车以每秒20 m的速度绕半径为10 m的圆周行驶,请计算:a) 汽车绕圆周行驶一周所需的时间;b) 汽车在一圈内所受的向心力;c) 汽车的加速度。
6. 问题六:描绘直线运动图像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物体运动数据描绘其位置-时间图像(x-t 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时间(s)位置(m)速度(m/s)0 0 01 5 52 10 53 10 04 5 -55 0 -57. 问题七:描绘抛体运动图像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抛体运动数据描绘其时间-高度图像(t-h 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时间(s)高度(m)速度(m/s)0 0 01 5 102 10 153 12 104 10 55 5 0答案与解析请参考以下内容,其中包含了问题一至七的详细解答。
解答与分析:1. a) 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 km/h × 2 h = 120 kmb) 平均速度 = 总距离 ÷总时间 = 120 km ÷ 2 h = 60 km/h2. a) 末速度 = 初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4 m/s + 2 m/s^2 × 5 s = 14 m/sb) 距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2) = 4 m/s × 5 s +(0.5 × 2 m/s^2 × (5 s)^2) = 20 m3. a) 时间 = sqrt(2 ×距离 ÷重力加速度) = sqrt(2 × 20 m ÷ 9.8 m/s^2) ≈ 2.02 sb) 速度 = 重力加速度 ×时间= 9.8 m/s^2 × 2.02 s ≈ 19.8 m/s4. a) 飞行时间 = 2 × (初速度 × sin(角度) ÷重力加速度) = 2 × (20 m/s × sin(45°) ÷ 9.8 m/s^2) ≈ 2.04 sb) 最大高度 = (初速度 × sin^2(角度)) ÷ (2 ×重力加速度) = (20 m/s × sin^2(45°)) ÷ (2 × 9.8 m/s^2) ≈ 5.10 mc) 飞行距离 = (初速度 × cos(角度)) ×飞行时间 = (20 m/s × cos(45°)) × 2.04 s ≈ 28.8 m5. a) 时间 = 周长 ÷速度= 2π × 10 m ÷ 20 m/s = π s ≈ 3.14 sb) 向心力 = (质量 ×速度^2) ÷半径 = (质量 × (20 m/s)^2) ÷ 10 m =(20 kg × 400 m^2/s^2) ÷ 10 m = 800 Nc) 加速度 = 速度^2 ÷半径 = (20 m/s)^2 ÷ 10 m = 400 m/s^26.x-t图像:(描述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轨迹)|5 | •| •| •0 | •------------------0 1 2 3 4 5时间(s)v-t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0 | •| •5 | •| •------------------0 1 2 3 4 5时间(s)7.t-h图像:(描述物体高度随时间的变化)•12 | •|•10 | •| •5 | •------------------0 1 2 3 4 5时间(s)v-t图像:(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5 | •| •10 | •| •------------------0 1 2 3 4 5时间(s)这些是物理学中运动学测试题的答案和解析。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A. 恒定的B. 变化的C. 不确定的D. 零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其公式表示为:A. F=maB. F=mvC. F=ma^2D. F=m/a答案:A3. 下列哪种运动是曲线运动?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抛体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答案:C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是:A. 0B. 9.8m/s^2C. 10m/s^2D. 11m/s^2答案:B5.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的方向是:A. 指向圆心B. 指向圆周C. 指向圆外D. 指向切线方向答案:A6.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是:A. 线性关系B. 正比关系C. 反比关系D. 无关答案:B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情况是可能的?A.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B. 能量可以凭空消失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D.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间转移答案:C8. 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是:A. 无关B. 正比关系C. 反比关系D. 非线性关系答案:B9. 物体做抛体运动时,其水平方向的速度是:A. 恒定的B. 变化的C. 零D. 不确定的答案:A10.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的大小是:A. 恒定的B. 变化的C. 不确定的D. 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公式为:s = vt + 1/2at^2。
2.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4.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位移与回复力的关系为:F = -kx。
5.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的大小为:Fc = mv^2/r。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运动学、力的平衡”综合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行驶到达乙地,后以36km/h的速度返回甲地,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为()A.0 B.48km/h C.24km/h D.36km/h2.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3.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时,位移为S,当速度为4V时,位移为:( ) A.9S; B.16S; C.4S; D.8S。
4.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B.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6. 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 4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 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
(word完整版)高考物理运动学力学综合题库汇总,
1. 图示为某研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
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 M的木箱与轨3道的动摩擦因数为6。
木箱在轨道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而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与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马上将货物卸掉,而后木箱恰巧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
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m=MB.m=2MC.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快度大于下滑的加快度D.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所有转变为弹簧的弹性势能2.以下图,质量分别为m1、 m2的两个物体经过轻弹簧连结,在力 F 的作用下一同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 m2在空中),力 F 与水平方向成角。
则 m1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 f 正确的选项是()A.N m1g m2 g F sin B .N m1 g m2g F cosC.f F cos D. f F sin3. 倾角370,质量的粗拙斜面位于水平川面上,质量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M=5kg m=2kg从静止开始匀加快下滑,经t=2s抵达底端,运动行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 sin 37o0.6,cos37 o0.8, g取10m / s2),求:(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3)经过计算证明木块在此过程中知足动能定理。
4. 以下图,在圆滑绝缘水平面上搁置 3 个电荷量均为 q q 0 的同样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 k0的轻质弹簧绝缘连结。
当 3 个小球处在静止状态时,每根弹簧长度为 l 0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不考虑弹簧的静电感觉,则每根弹簧的原长为( C)5kq 2 kq 2 5kq 2 5kq 2A . l2B . l2C . l2D . l22k 0lk 0l4k 0 l 2k 0 l5、以下图,一根长为 l 的细线,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答案)一、选择题:1、正确选项为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但速度不变。
2、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为甲、丁。
3、正确选项为C。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0.2m/s。
4、正确选项为A。
A的速度变化量为5m/s,B的速度变化量为10m/s,A的速度变化量比B小。
5、正确选项为B。
第1s末的速度为2m/s。
6、正确选项为A。
在t=0.5s时,质点离原点最远。
二、填空题:1、加速度的单位为m/s²。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为一条直线。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
4、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为一个抛物线。
5、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6、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常数,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A.一个钢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时间与下落高度无关B.骑车人在最初2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最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电压为220VD.小车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6m/s,加速度大小为0.6m/s²二、填空题7.这个钢球下落时间为4秒;钢球是从800米高处落下的。
8.骑车人在最初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米/秒;最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7米/秒。
9.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
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偏小。
10.打A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为6m/s,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4m/s²。
三、计算题12.起飞时的速度为80米/秒,起飞前滑行的距离为800米。
13.(1)运动员在第1秒内下滑的距离为1.5米。
2)运动员在最后1秒内下滑了3米的距离。
1.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
2.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可能为零,但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高中物理力学运动学综合题型
高中物理力学运动学综合题型以下是高中物理力学运动学综合题型:1. 一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向东运动,另一个物体以3m/s的速度向北运动。
求它们的相对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相对速度 = |2m/s - 3m/s| = 1m/s,方向为北偏东45度。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西运动,经过5秒钟后,它的速度变为2m/s。
求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加速度a = |v - u|/t = |2m/s - 0m/s|/5s = 0.4m/s²,方向为向西。
3. 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向上抛出,经过4秒钟后,它的高度为20米。
求它的初速度和上升的时间。
解:初速度u = 10m/s,上升的时间t = (v^2 - u^2)/(2g) = (10^2 - 0^2)/(2 × 9.8) = 50秒。
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6秒钟后,它的速度从8m/s增加到18m/s。
求它的加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
解:加速度a = (v - u)/t = (18m/s - 8m/s)/6s = 1m/s²,位移x = u + at = 8m/s + 1m/s² × 6s = 14m。
5.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钟后,它的速度从6m/s增加到10m/s。
已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
解:加速度a = (v - u)/t = (10m/s - 6m/s)/5s = 0.8m/s²,位移x = u*t*cosθ + (1/2)at^2*sinθ = 6m/s * 5s * cos30° + (1/2) × 0.8m/s² × (5s)^2 × sin30° =15√3 + 10m(其中θ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
运动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202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运动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物理量是()。
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时间答案:C2. 物体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的关系是()。
A. 位移大小等于路程B. 位移大小小于路程C. 位移大小大于路程D. 位移大小与路程无关答案:B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
A. 变化的B. 不变的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
A. 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B. 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C. 物体质量与位移的乘积D. 物体质量与时间的乘积5.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的方向是()。
A. 指向圆心B. 指向圆周C. 指向圆外D. 沿切线方向答案:A6.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为()。
A. 0B. 9.8m/s²C. 10m/s²D. 11m/s²答案:B7. 根据动量定理,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
A. 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变化量B. 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变化量C. 物体质量与位移的变化量D. 物体质量与时间的变化量答案:A8. 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运动方程为()。
A. s = ut + 1/2at²B. s = ut + 1/2gt²C. s = ut + 1/2at²cosθD. s = ut + 1/2gt²cosθ答案:C9.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时,其回复力的方向是()。
B. 向下C. 与位移方向相反D. 与位移方向相同答案:C1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在运动过程中()。
A. 保持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11.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减为零所需时间可以用公式()计算。
A. t = v0/aB. t = v0/gC. t = v0/uD. t = v0/(-g)答案:A12. 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与斜面倾角的关系是()。
高一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1)
⾼⼀物理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1)运动学公式专项练习⼀、选择题1、图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v1、a1表⽰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v2⽅向相同,a1与a2⽅向相反A.vB.v1与v2⽅向相反,a1与a2⽅向相同C.v1与v2⽅向相反,a1与a2⽅向相反D.v1与v2⽅向相同,a1与a2⽅向相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加速度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时,它的速度也减⼩3.沿⼀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定增⼤B.物体运动的速度⼀定减⼩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定减⼩D.物体运动的路程⼀定增⼤4.图⽰甲、⼄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甲早出发t1时间D.⼄运动的速率⼤于甲运动的速率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7.如图所⽰的v-t图象中,表⽰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9.物体沿⼀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11.⼏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的是( )A.加速度最⼤的物体B.初速度最⼤的物体C.末速度最⼤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的物体12.图是甲⼄两物体从同⼀地点沿同⼀⽅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1,则( )A.在t1时刻⼄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甲的加速度⽐⼄⼤C.在t1时刻甲⼄两物体相遇D.在t2时刻甲⼄两物体相遇⼆、填空题14.物体从静⽌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其加速度是______m/s2,5s内的位移是________m,它运动最初18m的时间是______s,速度从6m/s增⼤到10m/s所发⽣的位移是__________m.15.⼀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m/s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7.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根据图象回答:(1)物体在OA 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__m/s 2,在AB 段作_ _ _ __ ___运动,加速度是__ __ __ ___m/s 2.(2)物体在2s 末的速度是___ _____m/s.(3)物体的最⼤位移是_____ _____m.19.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图中前⼏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车通过D 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 ,⼩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 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20、图所⽰为⼀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则(1)0~20秒物体的位移为,所⾏的路程为。
[必刷题]2024高一物理上册运动学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高一物理上册运动学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运动学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动能2.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后速度达到20m/s,则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A. 2m/s²B. 10m/s²C. 20m/s²D. 200m/s²3. 下列哪种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A. 跑步运动员起跑时的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C.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行驶D. 抛物线运动4.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A. 速度逐渐减小B. 速度保持不变C. 速度逐渐增大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5.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质量6.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哪个物理量与时间成正比?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动能7.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其运动状态?A. 质量B. 速度C. 力D. 时间8. 下列哪种运动是变速运动?A. 自由落体运动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圆周运动D. 竖直上抛运动9. 在运动学中,位移与路程的关系是:A. 位移等于路程B. 位移大于路程C. 位移小于路程D. 位移与路程没有必然联系10.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达到v,若要使其速度再增加v,则需要的时间是:A. 原来的时间B. 原来的时间的两倍C. 原来的时间的根号2倍D.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1.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2.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 位移的方向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三、计算题:1. 一辆汽车以10m/s²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加速,求5秒后的速度。
高一物理运动学第四章综合练习一(共33题)解析版
第四章综合练习一(共33题)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0分)1.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 sinθC.G cosθD.G tanθ【答案】A【详解】人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人受力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力,另一部分是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得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即大小是G,故选项A正确.【点睛】人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人受力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力,另一部分是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2.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C+=,根据题【详解】皮球竖直向上抛出,受到重力和向下的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3.下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
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
运动员从O 点自由下落,至B 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 点到达最低点D ,然后弹起。
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
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过B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①经过C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①从C 点到D 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①从C 点到D 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答案】B【详解】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从O 到B 过程做自由落体运动;从B 到C 过程,重力大于弹性绳的弹力,随着弹性绳弹力的增大,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C 点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从C 到D 过程,弹性绳的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随着弹性绳弹力的增大,运动员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D 点速度为零。
高一物理运动学部分测试题
高一物理运动学部分测试题一.选择题(5分×10=50分)1.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找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作为参考系的;B.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 坐在向东以8m/s 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向东以8m/s 行驶的汽车是静止的;D. 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火车时,以为自己的火车是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另一火车为参考系的缘故。
2.某质点向东运动12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 .2m 10m ; B.38m 10m ; C.14m 6m ; D.38m 6m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以6m/s 运动,在某时刻乙以3m/s 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运动,则:( )A .在2s 时甲乙位移一定相等; B.在2s 时甲乙速率一定相等;C .在2s 时甲乙速度一定相等; D. 在2s 时甲乙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 某质点以大小为0.8m/s 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 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B. 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C. 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 ;D. 第1.0s 末,第1.5s 末,第2.0s 末的速度之比为2:3:4。
5.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 2为:( )A .112V V VV + B.112V V VV - C.V V VV -1122 D.VV VV -112 6.自由下落质点,第n 秒内位移与前n-1秒内位移之比为:( )A .1-n n B.112--n n C.212n n - D.()2112--n n 7.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B. C 的平均速度最小;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大小相等。
高中运动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运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v=atB. 位移x=1/2at^2C. 速度v=at,位移x=1/2at^2D. 速度v=at^2,位移x=1/2at^2答案:C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v=atB. 位移x=1/2at^2C. 速度v=at,位移x=1/2at^2D. 速度v=at^2,位移x=1/2at^2答案:C3.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B.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C.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D.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答案:B4. 一个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v=v0-atB. 位移x=v0t-1/2at^2C. 速度v=v0-at,位移x=v0t-1/2at^2D. 速度v=v0-at^2,位移x=v0t-1/2at^2答案:C5.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v=gtB. 位移x=1/2gt^2C. 速度v=gt,位移x=1/2gt^2D. 速度v=gt^2,位移x=1/2gt^2答案:C6. 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v=v0-gtB. 位移x=v0t-1/2gt^2C. 速度v=v0-gt,位移x=v0t-1/2gt^2D. 速度v=v0-gt^2,位移x=v0t-1/2gt^2答案:C7. 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C.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D. 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8. 一个物体做斜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
精品文档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5.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 76km/h 是瞬时速度C.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 A 到 B 的速度为v1,由 B 到 C 的速度为v2,若AB BC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 v1v2 ) / 2B .(v1v2 ) / 2C.(v1v2 ) /(v1v2 )D.2v1v2/(v1v2 ) 7.如图是A、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 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 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 A 同方向C.物体 B 在最初 3s 内位移是 10mD.物体 B 在最初 3s 内路程是 10m8.有一质点从t=0 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t1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t 2 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t 2 s时,质点回到原点D .t 4 s时,质点回到原点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 .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象可知:质点运动方向和第1s 运动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质点运动速度方向和第3s 运动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说明: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B.参考系必须选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C.参考系的选择应该以能准确而方便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为原则
D.对于同一个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仍然相同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电子自旋时,电子可以视为质点
C.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
D.质点是一个无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的南京站
B.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10min后攻入1球
C.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19时开播
D.某短跑运动员用11.5秒跑完了100m
4.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行驶到达乙
地,后以36km/h的速度返回甲地,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v为()
A.0 B.48km/h C.24km/h D.36km/h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C.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位移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行定则
D.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以下对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认识中,错误的有()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方向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C.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7.下图表示A 、B 两运动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的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物体比
B 物体早出发时间为t 1 B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A 、B 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D .A 、B 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S 0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C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9.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
10.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时,位移为S ,当速度为4V 时,位移为:( ) A.9S ; B.16S ; C.4S ; D.8S 。
11.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 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2.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图 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的大 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
13. 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t
t 1 t 2
O
A
B
s S 0
2
S
C. 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1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 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25 m/s;
B. 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2.25 m/s;
C.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
D. 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2。
二、实验题(本题共2题每空2分,共8分)
15.“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s6-s1)等于(s2-s1)的6倍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16.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因此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如右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1、2、3、4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以判定物体做________,加速度是________m/s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17.(8分)汽车正常行驶时速度30 m/s,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2s后速度为24 m/s.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6s末速度(3)12内位移。
18.(6分)从离地面8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 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下落至地面时的速度.
19.(10分)一小球以20m/s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 /s2.如果斜面足够长,那么6s小球的速度及6s内位移为多少?(提示:上滑下滑过程加速度大小均为5 m/s2.)
20.(12分)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率在学校区行驶。
当这辆违章超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追去。
⑴. 警车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最远?
⑵. 警车何时能截获超速车?
⑶. 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为多大?位移多大?
试题答题纸
一、选择题答题卡
二、填空题答题纸
15、;16、、、;
三、计算题
17、(8分)解:
18、(6分)解:
19、(10分)解:
20、(12分)解:
参考答案
试题答题纸
一、选择题答题卡
15、 C ;16、 0.02s 、 匀加速直线运动 、 6 ; 三、计算题
17、(8分)-3m/s 2
, 12m/s,150m.
18.4s;40 m/s . 19.-10m/s,30m;
20.解:⑴.警车从出发到两车最远时所用时间t 1为: s 105
.225a V t 1===
…………2分 ⑵. 警车追上超速车用时t 2为: 2
2
2at 21Vt =
⇒s 20t 2=…………2分 ⑶. 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V /为:
h /km 180s /m 50s 20s /m 5.2at V 2==⨯=='…………2分 警车的位移S 为:
m 5002025V t S 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