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合集下载

新课堂教学的十大原则

新课堂教学的十大原则
积极寻求帮助
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应主动寻求教师、同 学或家长的帮助,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避免 造成知识漏洞。
学校反思与改进
评估教学质量
学校应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课 堂管理能力和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关注学生需求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教 学方法和校园文化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发展
学生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注重品德、情感、审美、体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学生应被鼓励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
社会责任感
学生应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持续改进
目标导向
学校应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这 些目标。
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质疑精神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和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 立思考能力。
鼓励提出疑问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并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和思考寻找答案,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对待错误
当学生提出错误观点或疑问时,教师应以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认 识错误,并鼓励他们从错误中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 价值观,使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 性和意义,从而自发地产生学习
动力。
02
原则二: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
01
02
03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与学生平等交流,鼓励学 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和依据的一系列规律和原则。

遵循这些规律和原则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下面是一些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一、教学规律1.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采用个别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循序渐进。

教学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4.灵活多样。

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变化灵活运用,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整体合作。

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合作学习促进互动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原则1.目标导向。

教学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依据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内容。

2.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师生互动。

教学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评价和反馈。

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6.终身学习。

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

三、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关系教学规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性规律。

而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规律总结出来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

教学规律是教学原则的依据和基础,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和操作方法。

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五项基本原则-1、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五项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五项基本原则-1、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五项基本原则?

1、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五项基本原则?答: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指导需遵循以下原则:⑴自主性原则:尊重儿童的自主性,激励创造性,保障参与权,不宜灌输式地教或命令儿童活动。

⑵合作性原则:鼓励儿童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让儿童体验合作的乐趣,共同探究。

⑶发展性原则:观察儿童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反应,发现和捕捉问题,随时调整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满足儿童的不同需要,针对儿童的不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让不同水平的儿童都能体会到成功。

⑷活动性原则:鼓励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研究方法、表现和交流形式等,引导儿童根据各自的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不断延伸和扩展活动。

⑸针对性原则:对不同内容的活动,指导要点有所不同。

在指导侧重科学探究的活动时,重点是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探究,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而社会学习活动的重点是鼓励儿童与周围的人相互交流,重视儿童态度和道德情感的发展。

⑹开放性原则:提倡“做中学”,鼓励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广阔背景中开展活动,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型”学习和获得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里,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1、儿童观《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是有着自己的发展需要、学习方式、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成长类型和进度的独特的个体。

每一个儿童都有学习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参与的权利、游戏的权利等等。

随着《儿童权利公约》日益深入人心,基础教育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上,尊重并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成为教育的重要职能。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顾问吉姆?欧文载文指出,过去对儿童的支持“侧重于提供机会,而较少注意质量和可持续性”过去是“从需要着眼的方针”,而现在是“从权利着眼的方针”,二者的区别首推,前者中“儿童是被动的接受者”,后者中“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

这一转变“对实现发展目标的许多传统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一、教学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探究和合作学习。

2.适应性原则: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学习风格和兴趣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适应层次上取得发展。

3.渐进性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地组织教学,确保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4.激发兴趣原则:教师应通过选取有趣的教学材料和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

5.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应将知识归纳、分类、连贯,形成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从局部到全局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情境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源,结合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4.直播教学法: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实时传输和互动,使学生能够在线上参与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5.问题解决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探究式学习法: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调查研究,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7.游戏化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8.情景教学法: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情境结合,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和亲身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教学策略。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适应性、渐进性、激发兴趣、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的指导,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育要求相一致,让学生知道他们学习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研究等,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4. 互动与合作: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有利于学生交流和合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反馈与评价: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成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提高。

6. 创新与实践: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通过实际问题解决、项目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 差异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给予个别化教学辅导,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8. 可持续发展: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关注教育前沿和学科知识的更新,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阜阳城郊李卫全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1、贯彻面向全体原则,既不能以全班学力最低的学生为准,人为地降低教学难度、放慢教学进度,也不能以“学科尖子生”为准,更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做到既能关注全体、又能兼顾个体,才是对面向全体原则的最好诠释。

2、必须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在课堂上的“快速指导”能力。

这里提供一个高效课堂公式:高效课堂=精练的讲授恰当的练习有效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学习困难得到及时的帮助,这就是最好的“德育”。

3、我们得共同重温自然美的第一原则,那就是“简单的才是美丽的”。

一节好课、一节高效的课、一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课,一定是一节简约的课。

可以说,判断一位教师教学前途的大小,可以用一个字来衡量,那就是“简”。

如果一节课需要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的话越来越少,需要教师“教”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课就是简约的课,就是好课,这样的教师离“教学能手”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那这位教师离变成“庸师”就不会太远了。

贯彻简约课堂原则,应注意简约不等于简单,那种上课“随便讲几句”,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由学习”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不合格的教师。

4、如果中小学课堂能够从“目中无人”的地方转变为“有情有智”的场所,那么中小学生厌学现象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好转。

5、贯彻直观教学原则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教学,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学习日常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真实有效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新知所必需的感性经验。

另外,到实地参观也是实物直观的最好途径之一。

二是影像直观。

影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图片(包括教材插图与课堂板画)、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辅助教学。

影像直观相对于实物直观更具有不受实际条件限制的特点,从而弥补实物直观的缺陷。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讲,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对象,从而对教学材料进行再组织,设计出教学方案的过程。

尽管这一系列活动的具体任务完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实际上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二、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

教学设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实施教学目标。

三、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精心制定的。

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内容也各有千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具有针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实践性原则。

也称为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目标解决的是教师要“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解决的则是“如何教”的问题,更具有策略意义,更具有规划、筹划的意味,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

五、有效性原则。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有效、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有教学策略的选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课堂问题的设计等,都必须注重实效。

六、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系统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学校的教育系统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的教学系统是一个整体。

因此,即使是备一节课,必须把每一节课放在整个学科教学的系统中加以通盘考虑。

新授课的基本要求

新授课的基本要求

新授课的基本要求数学新授课是指关于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及其应用的课堂教学活动。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或掌握这些新知识。

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复习和巩固不宜搞的太多,以免喧宾夺主。

复习和巩固要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的结构特征,以增强记忆。

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结合具体情况,巧妙地组织与处理教材,避免照本宣科。

一、新授课教学基本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新授课要求教师传授知识准确无误,科学严谨。

同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传授知识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讲清思路和方法,及时归纳总结。

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与练习时间,使学生变被动地接授为主动地探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中要注意从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科学地抽象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等。

克服重结论轻过程,重应用轻理论的倾向。

同时,还要讲清概念、原理的用途与用法,为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作相应的铺垫。

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统一的原则新授课教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听懂、理解。

同时,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的要求,搞好分层施教、因材施教。

二、新授课课堂教学结构及要求新授课的课堂结构大致是:引入新课;传授新课;练习巩固;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引入新课⑴知识复习。

复习目的明确,根据新授课的需要重点地复习,弥补学生有关的知识缺陷,为新授课提供足够的认知情感和操作前提。

⑵选用恰当的方法引入新课,一般是通过以旧引新,具体实例分析或展示数学模型等方法引入。

建立课堂规则的原则和要求

建立课堂规则的原则和要求

建立课堂规则的原则和要求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促进高效课堂建设课堂规则是指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用以规定学生的言行举止,常规是指完成常规工作和其他在课堂上频繁地重复发生的具体活动的方法,其作用在于使学生能知先后顺序,循序行事等。

建立了课堂规则和常规有效地降低课堂复杂程度,因而可以节省教师的指导时间,减轻师生的压力,而且因为学生知道他们该干什么,就较少可能做出不合规矩的事。

一、制定课堂规则制定课堂规则不是老师自己想出几条然后告诉学生那么简单,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准则:第一,让学生参与。

让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制定有三个重要考量:提升学生对规则的拥有感,增加学生遵守班规的可能性;强调学生自我控制和个人责任;视学生为道德思考者,协助他们清楚班规背后所蕴含的道德观。

就参与的方式而言有很多,例如,教师提出一个暂时的规定,然后根据学生意见作出修改;或教师提出一系列选项,让学生做选择等等。

第二、为规则提供理由。

规则不是随意制定的,要有支持其存在的充分理由。

有关教育法规法令、培养目标、学校政策等都可以是制定课堂规则的依据。

例如,制定的规则不能侵犯基本人权;我们现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那制定的规则就要符合这一精神;另外制定课堂规则也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多发的那些行为问题。

第三,规则数量不宜多。

学生违规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规则。

普遍认为五条规则比较适宜。

由此可见对提出来的那些规则进行充分讨论、斟酌的必要性,以便把真正需要的规则制定出来。

第四,规则陈述清晰。

“带着课本、笔记本、纸和笔来上课”这种表述,要比“请准备好才来学校”效果好。

因为前者在描述要求的行为上是明确的,它的意义也很清楚,而后者需要额外的解释。

例如,“用尊重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

”描述规则时最好使用积极的口吻,少采用“不准”、“严禁”之类的词句。

二、拟定课堂常规教师除了要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则外,还要教给他们一些常规,以便学生在参与具体课堂活动时能按照这些程序来做。

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课标理念:原则一:教学面向全体照顾差异。

1. 教学要有层次2.方法要多样3.情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和兴趣4.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的个体学习原则二:目标过程结果是一致的。

备课时要选材。

为目标服务。

原则三:加强语言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原则四:运用学习策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原则五:拓展文化视野,建立跨文化意识原则六: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制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1.是否注意聆听学生发言,并认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实质性交流。

2.是否尊重每个学生的经验,观点和创造3.是否关注性格内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是为学生创设了各种合作学习活动还是教师一言堂。

5.是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还是只交语言忽略情感。

如何照顾差异?分层法1.集体备课,尊重学生已有经验2.对学习困难的多给帮助3.涉及多层次的活动4.多设小台阶。

小台阶多层次多复现5.设多级评价体系。

如何照顾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观看实物学习介词看图回忆说出介词分组活动。

学生合作完成。

教师朗读。

学生利用图画和卡片进行贴图。

利用实物投影仪。

检查答案。

小组汇报一种摆放位置,用两三种介词表达。

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照顾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图片动作行为游戏。

初一体育器材的复习:Lucky 52阅读中给学生搭设小台阶1.给不同的学生提供空间。

(设问)2.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条件。

(阅读时先提问)3. 为学习不自信的学生提供条件(小组讨论)4.设台阶。

让后进学生跟上进程。

合作学习协作学习控制学生的恶性竞争四人一小组。

随机抽一到四号。

一人只轮流写一个单词。

反馈时请写单词最少的组。

给每个组计分、表扬。

团队意识。

把书中排序的图片复印出来。

分组发下。

做听力练习。

情感的投入和渗透。

顽强和坚忍不拔。

根据教科书确定一节课的目标。

而不是教书上的内容。

而是选择内容。

运用学习方法和策略:认知策略(学生为了完成一项具体任务,自己来选择方法、途径、步骤。

新课堂十大教学原则 曾惺惺

新课堂十大教学原则 曾惺惺

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一、面向全体原则我国基础教育缺乏的不是教育理论家,而是一大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的认识,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这里所谓的“课堂教学原则”,是指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依据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基本方略与行为准则。

我国古代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诱导原则、教学相长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等。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提出的、被教育界公认的教学原则主要可归纳为“七大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凯洛夫提出的教学“七大原则”是: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理论跟实际相结合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掌握知识的巩固性原则,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在教师对班级进行集体工作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原则。

赞可夫的教学原则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还提出了教学“四大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等。

还有巴班斯基、洛扎诺夫等人也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

自2002年9月开始的福建省级课题、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五化”课题研究中,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策略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问题教学、体验成功等;在2005年9月开始的“五化”课题的推广课题“中学课堂结构改革与资源利用研究”中,我们获得了较为成功的教学策略是:同伴互助、个性教学、快速指导、简约教程原则。

为此,参考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主张、根据新课程理念与经过大量教学实践检验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明显作用的教学方略,提出了如下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新课程课堂教学原则

新课程课堂教学原则
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 文素养。
先学后教的含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衰那么忘之矣。 积蓄深了,就能左右逢源。
以多学,学校因此而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 通过课堂教学,使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不同学生身上都有较高的达成度。
▪ 学生的活动状态。学生活动多,学习效率高,学习 从教的时机选择上看,少教意味着要教在点子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教师的教,唤醒、激发学生的智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 人格、创新层: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质量好。 可以从学生的活动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等方面来反思、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 多和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教师去做辩证的认识和处理。 ▪ 从教的内容上看,少教意味着对于语法、修辞等知识,不必
像以前那样系统、完整地去教;对于课文,不能以教师的分 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从教的时机选择上看,少教意味着要教在点子上,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通过教师的教,唤醒、激发学生的智慧,有效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积蓄深了,就能左右逢源。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不同学生 对于课文,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对于课文,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身上都有较高的达成度。既有近效,也有远效。
孟子论学
▪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那么居 之安,居之安,那么资之深;资之深,那么取之左
右逢其源。
▪ 自己获得的道理,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了 它,就能积蓄很深;积蓄深了,就能左右逢源。
▪ 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衰那么忘 之矣。

浅谈创建新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浅谈创建新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由教 科 书 ( 教 学 材 料 )、教 师 与 学 生 、教 学 情 景 、教 学 环 境 构 成 的 种 生 态 系 统 ,这 意 昧 着 课 程 观 的 重 大 变 革 。 课 程 不 再 只 是 知 识 的 载 体 ,而 是 教 师 和 学 生 共 同探 求 新 知 识 的 过 程 。每 个 学 生 都 带 着 A
二 、开 放 的大 课 程 观 原 则 课程 体 制 是 由课 程 观决 定 的 ,有 怎 样 的 课 程 观 就有 怎 样 的课 程
格 价值 的人 ,两者 在人格 上完全平 等 ,即师生之 间只有价值 的平 等 ,而 没 有 高 低 、强 弱 之 分 。交 往 的基 本 属 性 是 互 动 性 和 互 惠 性 , 交 往 论 强 调 师 生 间 、学 生 间 动态 的信 息交 流 ,通 过 信 息交 流实 现 师 生 互 动 , 相互 沟 通 ,从 而达 到共 识 、共享 。 这是 教 学 相 长 的真 谛 。 对 教学而 苦,交往 意味着对话 、参 与 、相‘ 建构 ,它不仅是一 种教 学 活动 方 式 ,更 是 充盈 于师 生之 间 的 一种 教 育情 境 和精 神 氛 围 。 对 学 生而 ,交 往 意 味着 心态 的开 放 ,主体 性 的 凸现 ,个性 的张 显 , 创 造性 的解放 。对教师 而育 ,交往 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 知识 ,而 是 生命 活 动 、专 业 成 长 和 自我 实现 的 过程 。 交往 还 意 味着 教 师 角 色 的 转换 ; 教帅 由教 学 中 的 主 角转 向 “ 平等 中 的首 席 ” ,从 传 统 的 知
传授 者 转 向 现 代 的 学生 发 展 的促 进 者 。 总 之 ,新 课 堂 教 学 利 于 学 生 主 动 求知 , 主动 练 习 ,有 利 于 提 高 课 堂效 率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创新 能 力 。 它 从 根 本 上 改 变 了 过 去 老 师 单 纯 地 讲 ,学 生 被 动 地 听 的 满 堂 灌 的 教 学 模 式 ,充 分 体 现 了 教 为 丰 导 ,学 为 丰 体 ,思 维 训 练 为 主 线 ,发 展 能 力 为 目的 的 教 学 思 想 ; 体 现 了伞 而发 展 、主 动 发 展 、和谐 发 展 的 素 质 教育 宗 旨 。

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课堂教学十大原则一、民主性: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知识的统领者,也不存有话语霸权,课堂专制,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

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学会对话、商量、征求甚至请教、道歉。

高举尊重大旗,实施感动教育,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和谐的良好环境。

二、问题性:问题造就磁力,问题是具有吸引性、竞争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性,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增长智慧,培养能力,造就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兴趣、动力。

三、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引发他们的求变、求异、求新、求奇的内驱力,营造一种标新立异、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

树立异曲同工、独具匠心、天斧神工、巧夺天工、举一反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风气。

四、拓展性:以教材为例子,要注重知识的源头、过程、联系、结合,以本节知识为核心作好辐射与延伸,引发学生浮想联翩,上接下连,左顾右盼,构建网络,形成综合连体,千丝万缕,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五、尝试性: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放手,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分析、总结。

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人,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和庸人。

六、实践性:学习切实注意联系实际,运用活生生的事例,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听到、看到的事件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剖析、归纳、总结、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做过的学得好。

七、技巧性。

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特点、规律,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总结知识内在的技巧,分清层次,记住要点,开展好相应总结,纲举目张,上课不是死记知识,而是找方法,寻规律、抓特征。

八、全员性。

不搞精英教学,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尤其对薄弱生要倍加关爱,尽最大可能提供方便、机会,让其展示自我,树立信心,培养其勇敢精神和竞争意识,分层次教学,合理安排不同任务,逐渐缩小优弱差距,力争让最后一名也能成才。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遵循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遵循

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遵循新授课一、新授课的基本遵循:(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或(前后衔接、双基训练)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情景,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不全知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活思维。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生主师导、算理建模)1、自主探究针对上一环节创设的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主题图”、“学具”、“教材或教师给出的材料”、“课件”,学生自主观察、操作、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

2、生生、师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在已经有自己的见解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相互求助、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把学生自己的见解互相“”说一说“、不懂的“问一问”,有不同意见的“争一争”,达成共识。

3.教师讲解、总结提炼,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认识、渗透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巩固深化,拓展提高的基本形式是练习。

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

基本练习具有例题特征,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练习是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延迟评价)作为一节课的终结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然后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进行评价,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继学习的信心。

二、小学数学新授课遵循的基本要求:1、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和谐课堂”的观念,在这里“和谐课堂”主要是指一种民主、平等、合作、交流、自由、开放、安全、愉悦的课堂,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和谐课堂”。

2、转变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做到“动而不乱、动而有序、动而有节”,不放任,也不过于严肃。

第一章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第一章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第一章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这里所谓的“课堂教学原则”,是指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依据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基本方略与行为准则。

我国古代的教学原则主要有: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诱导原则、教学相长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等。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提出的、被教育界公认的教学原则主要可归纳为“七大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凯洛夫提出的教学“七大原则”是: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理论跟实际相结合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掌握知识的巩固性原则,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在教师对班级进行集体工作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原则。

赞可夫的教学原则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还提出了教学“四大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等。

还有巴班斯基、洛扎诺夫等人也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

我国基础教育缺乏的不是教育理论家,而是一大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林华民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的认识,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自2002年9月开始的福建省级课题、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五化”课题研究中,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策略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问题教学、体验成功等;在2005年9月开始的“五化”课题的推广课题“中学课堂结构改革与资源利用研究”中,我们获得了较为成功的教学策略是:同伴互助、个性教学、快速指导、简约教程原则。

为此,参考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主张、根据新课程理念与经过大量教学实践检验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明显作用的教学方略,提出了如下新课堂教学十大原则。

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要求

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要求

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好“双减”及“五项管理”要求,实现“减负提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全校教师思想上再统一,认识上再提高,行动上再努力,凝聚全体教师的创造精神,坚定不移的、坚持不懈的推动课堂教学向前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特提出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要求。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向。

坚持科学、和谐、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向,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是指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 “和谐”是指师生互动有序、学生参与度高、学生思维活跃;“务实”是指教学形式的采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追求务实、针对性强;“高效”是指教学效率、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好。

2.准确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和性质,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组织、引导、帮助下,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环节(自学、讨论、讲授、练习等)来组织课堂教学。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是教师讲课的蓝本而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因此教师备课时应认真思考不同难度的内容的教学形式的选择,即,哪些内容应该安排学生自学(有时甚至不需要教师做任何解释,只需布置任务就可以了,太容易的问题教师再讲的太细也就不存在学生思考了),哪些内容需要学生自学后再讨论(这些通常需要教师设计问题引导思考,组织讨论或适时点拨),哪些内容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哪些内容必须通过练习甚至作业才能达到要求,这也就产生了教学环节安排,只有这些环节安排的科学合理课堂才可能高效。

3.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保证教学务实高效三流的教师教学生知识,二流的教师教学生方法,一流的教师通过心智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当下的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课堂上,教师问教师答、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教师计算代替学生计算(理由是学生计算速度太慢容易出错,这是典型的心中无学生,忽视了课堂为谁而存在)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既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更是对教学理解上的问题,只有把该学生做的事放手交给学生去做,才可能有教学的高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创建新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站在这场变革中第一线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新课程,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将新教育理念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向前发展和完善。

笔者认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先锋。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不足之处望大家斧正:
关键词:新课堂教学遵循原则
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遵循“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原则;开放的大课程观原则;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原则。

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原则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

“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

我们要认真思
考,学校的活动,教师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是否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要把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

二、开放的大课程观原则
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怎样的课程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体制。

因此要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制,就必须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

1、摒弃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
学科本位主义就是片面地强调自己所从事研究或施教学科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贬低或忽视其他科目的作用,为自己的本门学科争取过大课时比重的片面观点和行为。

学科本位主义是课程变革活动中的“大敌”。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两者共同参与课
程的开发。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教案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建设、开发和创新的过程。

2、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
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

教育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更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活力。

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学校教育应当使学生广泛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跳出学科看教学”,应避免学科的分类割裂了知识的广泛联系,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妨碍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协调发展。

课程结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的调整,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让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的建设,“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域”。

三、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原则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共识、共享。

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对教学而
言,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总之,新课堂教学利于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发展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思想;体现了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宗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