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之一

合集下载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共9篇)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共9篇)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篇1学生小峰,11岁,男,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团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在一次冷餐会上,他自我爱吃的里脊内、大鸡腿、草霉一股脑儿放在自我的碗中独自享用,全然不顾周围的同学们。

评析:在此刻的家庭里,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家里的“中心”,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然而孩子对家长、对他人往往是漠不关心,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因而变得冷漠、孤独、不喜欢团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小峰就是这样一个心里仅有“我”字的孩子。

偏差的行为习惯导致他心中无他人,将来走向社会也不可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共事,甚至可能发展到做出胡作非为的事情来,怎样教育学生养成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是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方法:1、要让学生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

要让学生明白人总是要长大的,仅有在与人不断地交往过程中,才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再者,一个人的力量小,团体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处能使自我身心愉悦,真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2、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常会因为别人的欢乐而欢乐,别人的痛苦而痛苦,这是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感情基础,孩子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就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爱,自觉地为别人着想,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放在心上,要使孩子感到关心别人,为别人服务是一种愉快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里想的就不完全是自我了。

3、严格要求孩子。

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学习到生活均以规范严格加以执行,从而构成习惯,这种习惯将是影响孩子的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以致学校的值日、做操等都能使孩子养成团体感,令他不能随便行事,严格要求自我,是与别人和睦相处的保证,孩子如果心中有了“想要求别人做到,自我首先应当做到”的观念,那么就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与人和睦相处。

4、引导孩子逐步扩大与人和睦相处的范围。

家庭教育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家庭教育法律案例及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仍有一些家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教育法律案例及其分析。

二、案例简介(一)基本案情原告小张,男,12岁,就读于某市某小学六年级。

原告父母因工作繁忙,对小张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小张学习成绩下滑,性格孤僻,与同学关系紧张。

原告在学校多次受到同学欺负,心理受到极大伤害。

为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父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被告李某、张某为原告父母,被告承认对小张的教育投入不足,但认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力承担赔偿责任。

(二)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原告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有义务履行对原告的教育、关爱和保护义务。

被告李某、张某作为原告的父母,未能尽到监护责任,导致原告在学校受到欺负,心理受到伤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被告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判决被告李某、张某赔偿原告小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万元。

三、案例分析(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心、爱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案例分析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本案中,原告父母因工作繁忙,未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育,导致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心理受到伤害。

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优质3篇)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优质3篇)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案例一:孩子缺乏自信心背景描述:小明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总是缺乏自信心。

他在学校中表现平平,常常被同学欺负。

父母很担心他的成长和发展。

行为分析:父母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鼓励他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和同学交流。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他们期望的效果,小明还是不够自信。

解决方案:父母决定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让小明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不停地给他建议。

他们给小明一些支持和肯定,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同时,他们也帮助小明寻找他擅长的事情,例如游泳和画画,并为他报了一些兴趣班,这让小明开始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和自豪感。

结果分析:经过这些努力,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改善,他开始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自己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他在学校中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分析结论:这个案例说明了家长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时,需要注意到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并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这样,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更加愿意尝试和探索新事物,建立自信心。

案例二:孩子沉迷游戏背景描述:小红是一个初中生,她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总是无法自拔,忽略了学习和家庭的重要性。

父母非常担心她的成长和未来。

行为分析:父母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限制小红玩游戏的时间,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小红依然无法自拔。

解决方案:父母决定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让小红明白玩游戏的危害和影响,与她进行深入的谈话,了解她玩游戏的原因。

同时,他们也为小红提供一些其他的活动,比如参加课外班或者运动,帮助她分散注意力,并且给她更多的机会与同龄人交流。

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逐渐减少了玩游戏的时间,开始关注学习和家庭。

她也开始主动参加一些其他的活动,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和运动会。

她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分析结论:这个案例说明了家长在帮助孩子摆脱游戏成瘾的问题时,需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原因,并提供其他的活动,让孩子分散注意力。

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

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

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社会、学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孩子重要以及时间最长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无可比拟的作用。

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家庭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

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1去年我接任四(8)的班主任工作和数学科教学,当时我对班上很多同学的情况(不管是学习方面、生活方面、行为习惯方面)都不了解。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觉得多数同学还是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效果不错。

但慢慢的我就发现张伦海同学的家庭作业完成得较好,但在课堂上做的作业效果不好,而且速度较慢,我就问他原因,他什么已不说就哭了。

于是我就和他妈妈联系,要求下午放学后来学校接孩子,以便于和家长交流。

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了孩子以往的学习习惯------在读一、二年级时,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是班主任老师守着同学们完成作业后才回家,在家中几乎不做作业。

现在读四年级了回家后还要家长陪着做作业,而且家长读题指导才完成,差一天不陪就做不好了。

当我了解孩子的这个习惯后,就知道他的依赖思想特严重,而且不善于独立思考。

我就对家长说,孩子已经读四年级了,什么事情你们不能为他包办代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处理,不要啥事都想依赖别人,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作为家长不可能天天陪着他,总有自己的事要去干。

家长就说让他尝试一下吧,就这样一个星期后,我发现孩子的家庭作业效果不是很好,我问他,是你独立做的吗,他说,妈妈只在旁边看着我做,不懂的才问她。

我就鼓励他说,没关系,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一定会进步的。

就这样半学期过了,我再次和家长交流时,家长说,谢谢老师的指导和提醒,我采取了你说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转变很大,基本上能独立做作业,有时还会帮助我做些家务活,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慢慢的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作为家长,我非常欣慰,我会坚持的。

现如今的张伦海同学在我们班上已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

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案例一小A是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小女孩,打扮得却很像一位假小子,非常听话,上课从来不讲话,却也从不发言。

可是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竟然接连好几天没做作业,考虑到她性格内向,开始我让她回家补上就行了,老师不批评。

可没想到平时那么听话的她竟然只补了一小部分。

问她原因,她一句也不回答。

我心想:“这孩子怎么了,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应该问问家长怎么回事?”于是让她请家长来一趟,结果等了三天都没来,而且每一天她都会撒一个在我们成人看来十分可笑的谎。

事情更严重了,我于是亲自在放学时到校门口请其家长来谈谈。

她妈妈到办公室后,我刚跟她妈妈说了一句:“小A这几天作业一直没有完成。

”我话还没说完,她妈妈就冲上前,“啪”地使劲打了小A一巴掌,自己马上也红了眼眶。

老师立刻被吓呆了,从来没见过这么严厉的家长,赶紧上前劝住她,她眼泪马上流了下来,对老师倾诉起来,原来她自己是个文盲,自己深深感受到了没有知识的苦处。

而且因为她生了个女儿,婆家的人有些看不起她,她就更希望女儿能够成才,能够胜过妯娌生的儿子,为她争口气。

因为这位家长这么地望女成凤,就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对孩子说只要被老师批评,就绝不饶她。

平时只要小A学习上有退步,就对她不是打就是骂。

这次她作业没完成又害怕妈妈发现会骂她,就只好偷偷躲在卫生间里补,但时间不够,没有做完。

案例分析:妈妈对孩子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这个孩子只要一犯一点小错误,妈妈就骂她,甚至打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小A还只是一个小学生呢。

她犯了错误自然不敢跟妈妈承认,老师要请她妈妈来,她为了逃避,自然要撒谎,而为了圆之前的那个谎,她又不得不编出更多的谎,这无疑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教育对策:1、这位妈妈转变观念是根本。

可以和她好好地谈了一番。

2、可以对她说了她的女儿是很棒的,很听话,乖巧,学习也很上进。

3、但是小A始终只是个小学生,总会犯错误,要给她改过的机会。

家庭的教育指导案例分析(3篇)

家庭的教育指导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华(化名),男,10岁,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

父母都是上班族,工作繁忙,对小华的关心和陪伴较少。

家庭氛围较为紧张,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压力而争吵,对小华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粗暴。

在学校,小华与同学关系一般,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1)父母缺乏陪伴:由于工作繁忙,父母很少陪伴小华,导致小华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性。

(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压力而争吵,对小华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粗暴。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 学校教育问题(1)同学关系一般:小华与同学关系一般,缺乏自信,这可能与他在家庭中的教育方式有关。

在课堂上,小华不敢发言,害怕出错,导致学习成绩一般。

(2)学习动力不足:小华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这可能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关,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案1. 父母方面(1)增加陪伴时间:父母应尽量减少工作压力,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

在陪伴过程中,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

(2)改善教育方式:父母应学会用耐心、爱心和智慧教育孩子,避免简单粗暴的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 学校方面(1)加强师生沟通: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针对小华的情况,教师可以与他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的困惑,给予关心和帮助。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指导,小华的家庭氛围得到了改善,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方式也变得更加耐心、细致。

在学校,小华与同学的关系有所改善,自信心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案例一:李明是一个来自农村家庭的小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照顾他。

李明经常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监督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在学校表现平平,成绩不佳,并且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

此案例反映了一些农村小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

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缺乏陪伴和关注。

其次,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持,孩子无法得到必要的学习指导。

最后,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自信心,影响了他的发展和学习成绩。

针对这一案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

首先,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村家庭的扶持政策,提供经济和教育资源的支持,帮助这些家庭改善经济状况。

其次,学校可以与家长合作,提供课后辅导和学习指导,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最后,家长也需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尽量抽出时间照顾和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案例二:王芳是一个农村小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但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王芳的父母过于严厉和苛刻,对她的要求过高,经常责备和批评她。

王芳在学校成绩优秀,但她在家里经常感到压力和不快乐,缺乏自信心。

这个案例反映了一些农村小学生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另一类问题。

一些父母过于强调成绩和功利,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并且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其次,父母需要调整他们的教育方式,减少过度要求和指责,鼓励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此外,学校和教师也可以加入这一过程,提供一些心理辅导和教育指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一些小学生面临着家庭教育方面的各种问题。

政府、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经济和教育支持,改善农村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及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及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及案例分析经典案例:对抗家庭教育过度保护的难题在我所教授的班级里,有一名叫小丽的女孩,年仅12岁。

小丽给人的印象总是文静、害羞,一言不发。

在课堂上,她沉默寡言,即使回答问题,也总是小声逼人。

她在班上也没有什么朋友,经常一个人独处,放学后也不愿意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

尽管她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自信心明显欠缺,从不敢在众目睽睽下展示自己的才能。

案例分析:仔细观察小丽的性格特点,我认为背后的原因跟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丽来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具有很高的学识和追求。

他们非常重视小丽的成长和教育,然而,同时也过度保护她,让她一直生活在舒适区。

父母常常包揽一切家务,从不让自己的女儿尝试自己照顾自己。

这种过度庇护、各种舍不得,使得小丽失去了锻炼自己和与同伴真诚交流的机会,成为一个不懈的“花瓶”。

孟子曰:“环境造人”,正如花朵愈离阳光、水分就越失去生气一样,一个孩子若长时间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中,独特的性格也会受到严重限制,把生活依赖他人的“温室里的花朵”。

— 1 —我发现,小丽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情感特点是:她非常渴望有同龄人的陪伴,但又因为她沉默寡言、缺乏沟通,无法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

她可能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从而缺乏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过分庇护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即:我需要保护,别人应该保护我。

这种心理暗示渐渐内化为孩子的行为规则,也导致了小丽在班级成为了一名“弱者”。

作为老师,我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现在,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小丽走出困境。

首先,我要了解小丽的真实需求并明确她所缺乏的能力。

于是,我找时间跟小丽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她的有哪些困扰和需要帮助的地方。

通过掌握她的问题所在,我将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方案,提高她独立生活的能力。

比如安排适当的家务任务,让她逐步独立生活;进行课堂讨论,让她大胆发表想法等。

小学生家庭教育心理疏导个案分析

小学生家庭教育心理疏导个案分析

小学生家庭教育心理疏导个案分析一、个案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家境普通,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独生子女。

在学校里,小明的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三名,但是最近几个月,他的成绩突然下降了,并且开始表现出焦虑、自卑的情绪。

学校老师觉得需要对小明进行家庭教育心理疏导。

二、问题分析1.学习问题:小明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主要体现在数学和语文这两门主科上。

从分析,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当,或者遇到了难题导致学习动力下降。

2.心理问题:小明表现出焦虑和自卑的情绪,这可能是在学习困难面前自己无法应对造成的。

三、评估1.学习态度:小明以前是一个非常努力上进的学生,但现在对学习表现出消极态度,没有上课专心听讲,回家也不愿意做作业。

2.家庭环境:小明的父母工作较忙,经常加班,平时照顾孩子的时间有限。

3.学业压力:小明所在学校注重学业成绩,班级竞争较大,逐渐增加了小明的学业压力。

四、目标设定1.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

2.减轻小明的焦虑和自卑情绪,增强自信心。

3.培养小明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五、干预方法和计划1.探究学习困难原因:与小明一对一交流,了解他在学习困难时的感受和想法,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原因。

2.学习方法指导: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教导他合理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良好的时间管理、整理复习笔记等。

3.心理调适:通过一些心理干预的方法,如放松训练、自我肯定等,帮助小明减轻焦虑和自卑感。

4.培养学习动力:通过家长的鼓励和奖励机制,培养小明积极的学习动机。

六、干预过程1.探究学习困难原因:与小明进行心理交流,了解他在学习困难时的感受和想法。

同时,与小明的班主任、学科老师沟通,了解他在学习中的表现和问题。

2.学习方法指导:根据小明的学习问题,指导他合理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听讲、做好课后作业等。

同时,通过与小明共同解决一些困惑性问题,帮助他提高学习效果。

3.心理调适:采用放松训练、情绪管理等心理干预方法,帮助小明减轻焦虑和自卑感。

小班家庭教育方法与实践案例分析

小班家庭教育方法与实践案例分析

小班家庭教育方法与实践案例分析一、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案例:小明的妈妈发现他对画画特别感兴趣,于是便买来了各种绘画材料,鼓励小明自由发挥。

在妈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学会了观察、思考,他的画作也越发丰富多样。

方法: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尊重他们的选择,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材料,让孩子在探索中自主学习。

同时,家长要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孩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情感交流,培养亲子关系案例:小红的妈妈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她,一起玩游戏、讲故事。

在这种亲密的亲子关系中,小红感受到了妈妈的爱,也学会了关心他人。

三、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孩子性格四、适当放手,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案例:小强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尝试让他自己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

在家长适时的放手下,小强逐渐学会了独立生活,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方法: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尝试中成长。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独立能力。

五、创设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方法: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家庭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活动空间。

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

1.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案例:小丽的妈妈经常鼓励她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和零食,让孩子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在妈妈的引导下,小丽逐渐养成了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案例:小刚的家长让他负责家里的小宠物,定期喂食、清理。

在照顾宠物的过程中,小刚学会了承担责任,也培养了爱心和耐心。

3.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案例:小文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特别强调规则意识。

在家里,孩子要遵守家规;在学校,孩子要遵守校规。

在家长的引导下,小文逐渐学会了自律,遵守各种规则。

4.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案例:小丹的妈妈经常带孩子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让孩子感受艺术的魅力。

在妈妈的引导下,小丹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5.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案例:小明的家长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实用6篇)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实用6篇)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实用6篇)案例分析家庭教育第1篇当孩子不和人打招呼时女儿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嘴很甜,喜欢叫人,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金口难开了,见人不是低头不语就是装作没看见。

我忍不住催她:“乖,快问叔叔阿姨好!”她没反应。

我有些难为情,再催,还是不叫,我就急了,说:“宝贝,不叫人可不礼貌啊”、“没有礼貌的孩子是没有人喜欢的”等等。

几次三番之后,收效还是不大,孩子似乎一直无动于衷。

有一天我实在生气,终于采用了冷暴力的方式对待她。

在一次孩子不与人打招呼的时候,我快步往前走把她晾在了身后。

孩子马上紧张地追上来,我生气地说:“我不喜欢没礼貌的孩子。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好像很委屈的样子。

专家点评:紧张害羞也好,谨慎小心也好,不打招呼的背后,一定有孩子没有表达出来的感受。

家长不要急于批评,也不要当众指责,更不要强迫他,要尊重孩子有不打招呼的权利。

可以给孩子一个台阶,比如说:“我知道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有时你是在心里叫人了(打招呼了),如果下次你能说出来就更好。

”也可以引导孩子用表情、动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打招呼。

案例分析家庭教育第2篇孩子,你可以说“不”身为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忽视或不能容忍孩子对我们说“不”。

其实每个孩子在说“不”时都有自己的理由。

在我和女儿之间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一天晚上,女儿突然要去拿装着奶粉的盒子,我怕奶粉洒出来不让她拿,但她很坚定地说:“不行。

”几分钟后,果然她把奶粉撒在了桌子和地板上。

她怯怯地看着我,当时我很想发火,但还是拼命抑制了这种冲动,并对她说:“现在你和妈妈一起把这里收拾干净。

”后来我问她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她小声地说:“我想帮妈妈做家务,我想自己冲奶粉。

”听后我庆幸自己没有责备她。

虽然奶粉撒了,但这和她那美好单纯的心愿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专家点评:孩子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面对周围的事物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做法,成人应还给孩子说“不”的权利,管住自己的嘴,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不”字背后的隐情,做个会听孩子“话”的家长,这才是对孩子的爱。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家庭教育的案例,并进行分析。

案例一,小明的家庭教育。

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比较严格,经常斥责他的行为,让他感到压力很大。

在学校里,小明成绩一直不理想,老师反映他的学习态度很消极。

在家庭中,小明的父母很少和他进行沟通,更多的是通过指责和批评来教育他。

分析,小明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其次,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给小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他在学习上表现不佳。

最后,家庭教育缺乏正面的激励和鼓励,导致小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案例二,小红的家庭教育。

小红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非常注重,他们经常鼓励小红,给予她足够的自由空间。

在家庭中,小红的父母会和她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倾听她的想法,给予她适当的建议和引导。

分析,小红的家庭教育方式相对较好。

首先,父母给予小红足够的关爱和自由,让她在健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其次,父母和小红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沟通,这有助于培养小红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让小红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出色。

结论: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父母们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关爱。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们茁壮成长。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典型案例分析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典型案例分析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典型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方式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一:过度溺爱
小明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将全部的爱给予了他。

无论小明做错什么事情,父母总是宽容和包庇,很少责骂和惩罚。

长期以来,小明养成了任性、固执和缺乏自制力的坏习惯,在学校也常常表现出不良行为。

分析:过度溺爱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适当的关爱同时也要明确界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并遵守纪律。

案例二:严厉管教
小李的父母工作非常忙碌,为了避免孩子行为偏差,他们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家规,对小李的行为管理非常严厉。

只要小李有一点过错,就会受到体罚或冷暴力的惩罚。

分析: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产生恐惧和反感。

父母应该以理性、平和的方式引导孩子,而不是使用暴力手段。

案例三:理性引导
小王的父母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虽然工作很忙,但总是抽出时间
与孩子交流,了解他的想法。

他们会合理安排小王的作息时间,对于小王的过错,会耐心解释原因,并以正面的方式鼓励改正。

分析:理性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建立亲子之间的互信关系,使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父母以身作则,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引导孩子,是最佳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

父母要因材施教,既避免过度溺爱和严厉管教,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以理性、正面的方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才能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优质5篇)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优质5篇)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5篇)案例一:家庭成员间缺乏沟通和理解背景描述:小李是一个十岁的男孩,他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他进行交流和沟通。

同时,他的父母对他的学习和生活要求很高,让他感到很压力。

行为分析:小李在家中经常感到孤独和失落,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他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导致他的情绪变得不稳定。

解决方案:小李的父母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更多地与小李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的情感和需求。

他们也鼓励小李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帮助他减轻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分析结论:这个案例说明了家长需要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求。

同时,也需要在家庭中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感到被爱和被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案例二:孩子在学习上缺乏动力背景描述:小王是一个初中生,他在学习上缺乏动力,经常表现出懒惰和拖延的行为。

他的父母很担心他的学习成绩会下降。

行为分析:小王在学习上缺乏动力的原因很多,可能与他的兴趣和能力不符,也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有关。

解决方案:小王的父母决定与他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

他们也鼓励小王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帮助他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同时,他们还为小王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让他能够更好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王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善,他开始更加主动地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他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升。

分析结论:这个案例说明了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同时,也需要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案例三:家长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背景描述:小张是一个高中生,他的父母经常过分干涉他的生活,包括他的学习、社交和兴趣爱好。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建议(3篇)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建议(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王,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王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缺乏自信。

在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对小王的关心较少,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小王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般,与同学关系紧张,缺乏合作精神。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小王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陪伴他,导致小王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指导。

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和关爱,使小王感到压抑和恐惧。

这种家庭环境不利于小王的健康成长。

2. 父母角色缺失在小王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

他们没有给予小王足够的关注和陪伴,使小王在心理上产生了孤独感和不安。

此外,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责任感,没有为小王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学校教育不足小王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般,教师对小王的关注较少。

学校教育在培养小王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小王在学业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

三、建议1.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1)父母应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

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2)父母要尊重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3)父母要注重自身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2. 充分发挥父母角色(1)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学业,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3. 加强学校教育(1)学校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总结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小王的案例,我们要关注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角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

近年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2篇)

近年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一: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小明的父母非常疼爱他,从小到大,事事都为他代劳。

小明在家里是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逐渐表现出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特点。

在学校里,他不会自己整理书包、做作业,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

这让小明在同学面前感到自卑,成绩也逐渐下滑。

分析:小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属于过度溺爱,过分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忽视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缺乏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应对策略:1.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独立性的重要性。

2.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做家务等。

3.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案例二:家长过度干涉导致孩子心理压力大小芳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她能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

因此,小芳的父母经常干涉她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规定她的作息时间。

这使得小芳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分析:家长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压力过大。

应对策略:1.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2.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共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3.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面临的心理问题。

三、案例三:家庭教育方式单一导致孩子缺乏创造力小刚的父母都是工程师,他们希望小刚将来能继承他们的事业。

因此,从小到大,小刚的生活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学习内容也以数学、物理等理科为主。

这使得小刚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缺乏兴趣和特长,创造力也受到了限制。

分析:家庭教育方式单一,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全面发展,创造力受限。

应对策略:1.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2.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3.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创造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生活案例分析(3篇)

家庭教育生活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男孩,今年10岁。

他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从小由祖父母照顾。

在家庭教育方面,祖父母比较溺爱小明,导致小明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本文将分析小明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现状分析1. 祖父母的溺爱小明从小由祖父母照顾,祖父母对他百般呵护,导致小明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例如,小明喜欢吃零食,经常边吃边玩;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拖延时间;与同伴相处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

2. 父母的忽视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与父母的交流较少。

父母很少过问小明的学习、生活情况,导致小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

在家庭中,小明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祖父母的溺爱,而非父母的关爱。

3. 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小明家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祖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快乐成长,不应该给孩子太多压力。

因此,他们在教育小明时,很少对他进行严格的要求。

而父母则认为孩子应该学会独立,但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对小明的独立能力进行培养。

三、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1. 不良习惯的形成由于祖父母的溺爱,小明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小明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的学习效果和人际关系。

例如,小明边吃边玩,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下降;小明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他与同伴相处困难。

2. 独立能力的缺失由于父母的忽视,小明缺乏独立能力的培养。

在家庭中,小明习惯于依赖祖父母,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依赖心理会影响小明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其难以适应社会。

3. 人际关系的困扰小明在人际交往中,由于缺乏关爱和指导,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同时,小明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使他在与同伴相处时,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家庭教育建议1. 祖父母要适度关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祖父母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例如,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对孩子的品德、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小明是一个六岁的男孩,自从上小学以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他在班级里总是排名靠后,成绩和其他孩子比起来相差很大。

他的爸爸妈妈非常着急,他们决定通过家庭教育来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

首先,他们在家中为小明创造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他们给小明在家中准备了一个专门的学习角落,里面有桌子、椅子和书桌灯。

每天晚上,小明都会花一些时间在这个角落里学习。

爸爸妈妈还给小明买了一些适合他年龄段的学习材料,帮助他更好地掌握学校里的知识。

其次,爸爸妈妈注重与小明进行沟通。

他们每天都会询问小明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并鼓励他问问题,解决疑惑。

他们帮助小明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有序地完成作业和复习课堂知识。

同时,他们也鼓励小明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读书、绘画和音乐等。

此外,他们还给小明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

爸爸妈妈自己经常阅读和学习,他们把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传递给小明。

他们给小明讲述了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鼓励他通过努力和坚持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们还经常与小明一起阅读、讨论和思考,开展一些有益的学习活动。

最后,爸爸妈妈还鼓励小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他们教育小明要按时完成作业,不要拖延。

他们设立了一些小奖励机制,激励小明努力学习。

在小明取得进步时,他们会给予赞扬和鼓励,让他有成就感和主动学习的动力。

通过这些家庭教育措施,小明慢慢地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在班级中渐渐脱颖而出,不再局限于平庸。

他的爸爸妈妈也感到非常欣慰,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案例中,家庭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家长们为小明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培养了他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这个案例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更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和人格塑造。

儿童学生家庭教育案例(3篇)

儿童学生家庭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孩子,今年10岁。

他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高学历,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随着小明的成长,父母发现他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

为了帮助小明改正这些问题,父母开始重视家庭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家庭教育策略1.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1)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房间、洗衣服、做饭等。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而不是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

(2)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如“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1)让孩子承担家庭责任。

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如洗碗、扫地、购物等,让孩子体会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2)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及时指出,并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

3.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1)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父母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亲子活动、兴趣班等,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2)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当孩子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父母要给予关心和指导,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三、家庭教育实施过程1. 家庭教育环境营造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同时,父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学会独立、有责任心、善于社交。

2. 家庭教育方法实施(1)父母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独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

(2)父母关注孩子的责任心培养。

在家庭事务中,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父母引导孩子学会社交。

通过参加社交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案例一:小明不愿意学习背景描述小明是一个中学生,他的父母都是忙碌的工作人士,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小明从小到大都是在家庭管教和学校的压力下成长起来的。

最近,小明的成绩开始下滑,他开始不愿意学习,总是逃避和推卸作业,甚至拒绝去学校。

行为分析小明的不愿意学习可能是因为他感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学习,也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和压力。

父母的忙碌使得他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也让他感到无助和沮丧。

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可以尝试更多地参与小明的生活,与他进行有效沟通,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让他感到家庭是一个温馨和支持的地方。

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小明设立可行的学习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让他感到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

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父母可以与小明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鼓励积极行为:当小明取得一定的进步时,父母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结果分析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小明设立学习目标,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鼓励积极行为,小明的学习态度和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他开始乐于学习,不再逃避和推卸作业,也重新获得了学校和老师的认可和信任。

分析结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父母应该尽力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兴趣点,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案例二:小红沉迷手机游戏背景描述小红是一名初中生,她最近沉迷于手机游戏,经常熬夜玩游戏,影响了她的学习和身体健康。

父母很担心她的行为会给她的未来带来不良影响。

行为分析小红沉迷手机游戏可能是因为她缺乏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也可能是因为她觉得游戏能够让她忘记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

父母的担忧和监管也可能让她感到不受尊重和束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之一尊敬的各位家长:午好!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光临本次家长会的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因为你们的光临本身就是对学校工作的莫大的支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人成才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是基础。

目前,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

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心、使命感显着增强。

(如小学期中考试我们请家长来参与监考,家长们牺牲了个人时间,克服与工作的矛盾,前来参加监考,在监考中,家长能自觉遵守监考纪律,从中也体现了我们家长的高素质,使我们的教师也从中受到了教育。

在此我代表学校对你们的参与表示感谢。

在以后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校各学段全面放开,我们会约请家长来参与考试的全过程。

以达到家校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目的。

)家长经常会打来电话或写信询问,说:我们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我们不知怎么做,怎么培养孩子“成才”呢?这个问题不仅是家长们的一块“心病”和日常话题,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议题。

培养孩子成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指培养人的艰巨和繁重。

从纵向看,人从胎儿到成人,要经过几十年的培养教育,甚至终生要受教育;从横向看,人从小到大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但要接受各类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还要接受思想、品德、精神、文明教育。

因此,可以说人的“成才”需要经过全方位的培养教育。

下面我分别从孩子培养的几个核心方面谈谈我的看法:1、面对教育家长需要重新学习,做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合格家长。

说到成长似乎是孩子们的事,其实成长,不是孩子们的专利,家长也需要成长。

成长是什么意思就是人的知识、能力、阅历等逐步积累,人越来越成熟,以致越来越有成就。

你从一名工人到车间主任,到副总,就是成长的过程。

例1:十岁的孩子会对父亲说:“爸,你好伟大!”二十岁时会对父亲说:“爸,你还可以!”三十岁可能会对父亲说:“爸,那些想法都跟不是时代了!”四十岁时恐怕会对父亲说:“爸,你不懂,安心养老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因为孩子在成长,而家长止步不前。

因此,我想,为了孩子,家长要想真正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孩子成长路途中的教育者、引导者。

例2:母亲教育女儿的故事。

经过母亲的不断努力学习研究,女儿由不与母亲沟通到无话不说,成为生活上的朋友,女儿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这是母亲的自身努力改变获得的。

孩子在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信息,新思想,他们的知识面很宽,综合素质较高,如计算机、外语水平等等。

现在就有不少家长落到了孩子的后面;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家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否则就会落伍,更谈不上在孩子心目当中的影响力。

2、尊重孩子,尊重规律。

有位哲学家说茫茫人海,你见过两片相同的树叶吗每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身心发展过程。

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

他有独立的人格,有个性,有他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克隆人。

自己今生不能实现的理想,要让孩子去实现。

自己今生成功的地方,孩子一定也要成功。

我常听家长会这么说:“你怎么学不好数学,当年你爸爸数学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

”“我们全家都是大学毕业,他怎么成绩这么差”“我们当年因为什么什么没考上大学,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了”。

请各位家长想一想,孩子虽然是我们生的,但是他毕竟是另一个人。

他不一定和你一样聪明能干,他也没义务去替你实现你的理想。

对孩子不能苛求,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逆反心理。

要有正确的期望和培养目标,要有科学的评价观。

3、给孩子以智爱而不溺爱。

什么叫溺爱溺爱就是不论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都一味的去满足他。

智爱和溺爱的区别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是关照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照孩子的表面需要。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首先,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

教孩子学会生存,这是做父母首要的责任。

曾有人对2002年6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时给他们提出的问题是相同的:“你的父母最关心你什么。

”从每一个人那儿都得到一个相同的答案,但这个答案不是“学习”,而是“做人”,这就是成功教育和不成功教育的根本区别。

”做人教育是成功教育的灵魂。

状元父母们抓住了育人的“纲”,纲举目张,只要做人做好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各位家长知道动物之王老虎是怎么培养幼虎吗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讲到,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

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剩下的肉骨头扔给幼虎;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上前要吃,它就冲着它怒吼,伸出抓子阻挡,不让幼虎吃。

这样过了好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会离开母亲,自己去找食吃。

开始,幼虎走了几步回头来,母虎就冲它怒吼,扬起尖利的前爪,幼虎又转过头去往前走。

这样反复几次,直到幼虎真正离开。

这种“残忍”的爱,逼幼虎长大。

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美国巨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的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洛克家族有五个儿子,有人曾这样警告“任何人有你的钱财和五个儿子,家里就有可能出现至少四个败家子。

”但事实相反,洛克家庭的孩子没有享受过任何超级富人的待遇,没有游泳池,没有网球场,没有棒球场。

在洛家庄园,孩子们穿着同雇工儿子一样的普通游戏服装,玩着自行设计的种种游戏。

关怀,但并不溺爱,先教育他们做好人,这是洛克菲勒家教育子女的一个特点。

每星期六早餐之后,五个孩子一个一个排队走进父亲的办公室,从童年时代起到离家上大学。

每个人用这种方式取得一周的零花钱。

有趣的是,每个孩子在领到津贴时还得到一个小帐本,用来记怎样处理钱。

津贴的数目总比需要的少,而且无法索取,于是未来的富豪们开始做家务事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一百只一角,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五分,背柴火、垛柴火和拔草每小时若干,等等。

纳尔逊和劳伦斯,当一个九岁、一个七岁的时候就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皮鞋每双五分,长统靴每双一角。

家中仆佣成群,但孩子们从小要学会生活自理。

父亲带头补衣服给他们看,教他们怎样折迭衣服和整理旅行箱。

在这种严格要求之下,五个子女终于没有一个成为败家子,不仅接下了他的班,还发展了洛克菲勒家族的事业。

由此可以看出,关心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

溺爱者看不到后者,只会从表面看到孩子爱吃冰激凌,爱去“麦当劳”、“肯德基”,结果这种娇惯只能促成孩子养成了自私、懒惰的坏毛病。

爱并不是坏事情。

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来一半。

洛克家族对孩子不可谓不爱,但不是仅仅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勤勉节俭,珍惜财富,先做好了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

这样的爱才是智爱。

“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

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4、教会孩子诚实。

诚实——通向文明社会的通行证,是孩子的无形资产。

父母的身教就是不言之教,言而有信的家长,就是有权威的家长,也是有影响的家长。

曾子杀猪的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过。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

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

”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

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象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的说杀就杀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

转身就回到屋子里。

过了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

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

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5、培养孩子好习惯。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

故事(1):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许多高素质人才都来应聘。

这一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认为,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

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

”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

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

”“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

”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

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

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胸顿足。

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就从来没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

”想想看,我们哪个家庭、哪个学校经常进行这样的教育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

小孩去串门,看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

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妈妈的包,。

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他就是好奇。

这是教育的欠缺。

如果大人不及时纠正和教育,他翻惯了,就成了习惯。

美国研究发现。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根据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

总之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