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物理(广东卷)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直线运动》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直线运动》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直线运动》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选择题:1.(2019•海南卷•T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 2。

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A.10mB.20mC.25mD.5om2.(2019•全国Ⅲ卷•T7)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 木板的质量为1kgB. 2s~4s 内,力F 的大小为0.4NC. 0~2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3.(2019•全国Ⅰ卷•T5)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 4.(2018·浙江卷)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A. 速度、位移B. 速度、路程C. 速率、位移D. 速率、路程5.(2018·新课标I 卷)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6.(2018·浙江卷)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

2012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2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2年高考试卷(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3. 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 .引力消失 ,斥力增大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 .引力、斥力都减小D .引力、斥力都增大14. 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1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

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同内封闭的气体,再次压缩过程中 A .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 .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其体内能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15.质量和电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M 和N ,以不同的速度经小孔S 垂直进入均强磁场,运行的半圆轨迹如图2中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M 带负电,N 带正电B .M 的速度率小于N 的速率C .洛仑兹力对M 、N 做正功D .M 的运行时间大于N 的运行时间 16.如图3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万恶哦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 .G 和G B .G 22和G 22 C ..G 21和G 23 D .G 21和G 21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图4是滑到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到底部B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 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 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 是,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N 小于滑块重力 B .N 大于滑块重力 C .N 越大表明h 越大 D .N 越大表明h 越小图1图2图3图418.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A .n He H H 10422131+→+是核聚变反应 B. n He H H 10422131+→+是β衰变C .n Kr Ba n U 1089361445610235923++→+是核裂变反应D .n Sr Xe n U 1094381405410235922++→+是α衰变19.某小型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50sin100πt (V ),对此电动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 .最大值是250VB .频率是100Hz C .有效值是225V D .周期是0.02s20.图5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 B .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 C .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 D .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小21.如图6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全国卷ⅱ)(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全国卷ⅱ)(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原子核Z A X与氘核12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A=2,Z=1B.A=2,Z=2C.A=3,Z=3D.A=3,Z=2 2.(6分)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波的周期为1s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C.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为0D.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值最大3.(6分)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4.(6分)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104V/m,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水的密度为103kg/m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A.2×10﹣9C B.4×10﹣9C C.6×10﹣9C D.8×10﹣9C5.(6分)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 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 b、F c和F d,则()A.F d>F c>F b B.F c<F d<F b C.F c>F b>F d D.F c<F b<F d 6.(6分)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I1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I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U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N2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A.B.C.D.7.(6分)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8.(6分)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2分)9.(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10.(13分)(1)为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某同学采用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由此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若增大打击金属片的力度,上述结论将(填“不”或”仍然”)成立.(2).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mm;用游标卡尺(卡尺的游标有20等分)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cm.(3)一热敏电阻R T放在控温容器M内:A为毫安表,量程6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S为开关.已知R T在95℃时阻值为150Ω,在20℃时的阻值约为550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20℃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 T的阻值.(a)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b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②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 T温度为95℃③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并记录.⑤将R T的温度降为T1(20℃<T1<95℃);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记录.⑥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 T1=.⑦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至20℃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⑤⑥11.(15分)如图,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 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木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12.(18分)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且m A>m B.在某高度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13.(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U;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

2024年高考广东卷物理真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广东卷物理真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广东卷物理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将阻值为的电阻接在正弦式交流电源上。

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B .通过电阻电流的峰值为C .电阻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为D .电阻两端电压表达式为50Ω100Hz 0.2A 1Jπ)V u t =故选D 。

2.我国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其科学目标之一是探寻神秘的“119号”元素,科学家尝试使用核反应产生该元素。

关于原子核Y 和质量数A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Y 为B .Y 为C .Y 为D .Y 为【答案】C【详解】根据核反应方程根据质子数守恒设Y 的质子数为y ,则有可得即Y 为;根据质量数守恒,则有可得故选C 。

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波速为,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时,处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A .0B .C .D .243A 1951190Y Am X+2n +→5826Fe,A 299=5826Fe,A 301=5424Cr,A 295=5424Cr,A 297=243A 1951190Y Am X+2n +→951190y +=+24y =5424Cr 54243A 2+=+A 295=1m /s 0=t 1s t =1.5m x =0.1m 0.1m -0.2m当t =1s 时,x =1.5m 处的质点运动半个周期到达波峰处,故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m 。

故选B 。

4.电磁俘能器可在汽车发动机振动时利用电磁感应发电实现能量回收,结构如图甲所示。

两对永磁铁可随发动机一起上下振动,每对永磁铁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磁场中,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竖直固定在减震装置上。

某时刻磁场分布与线圈位置如图乙所示,永磁铁振动时磁场分界线不会离开线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原子物理学部分分类评析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原子物理学部分分类评析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原子物理学部分分类评析徐建强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 472200来源人教网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原子物理学部分被编排到选修3-5模块中,但其知识的考查仍是高考的必然。

难度适中,学生容易得分。

在出题形式上以选择为主,填空为辅,以往也出现过计算题。

内容考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重庆卷)19.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所示: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A.红、蓝、靛B.黄、绿C.红、紫D.蓝—靛、紫【答案】A【解析】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 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 eV、10.2 eV、1.89 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 eV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的六种光子,1.89 eV和2.55 eV属于可见光,1.89 eV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靛,A 正确。

(山东卷)38.[物理—物理3-5](1)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能量激发态,发生跃迁时放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其能量值分别是:1.89eV,10.2eV,12.09eV。

跃迁发生前这些原子分布在_______个激发态能级上,其中最高能级的能量值是______eV(基态能量为-13.6eV)。

【答案】(1)2,0.7【解析】因为发生跃迁时放出三种光子,所以之前原子分布在两个激发态能级上;由公式1m E E h ν-=得(13.6)12.9m E --=,0.7m E eV =(新课标卷)34.[物理——选修3-5](1)用频率为0v 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123v v v 、、的三条谱线,且321v v v >>,则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01v v <B 、321v v v =+C 、0123v v v v =++D 、123111v v v =+ 【答案】B【解析】大量氢原子跃迁时只有三个频率的光谱,这说明是从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根据能量守恒有,123νννh h h +=,解得:321v v v =+,选项B 正确。

第二部分 专题八 第1讲 选择题突破

第二部分 专题八 第1讲 选择题突破

物理 第二部分 8.(2010 年广东卷· 16)如图 8-1-10 所示,平行导轨间 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 PQ 沿导轨从 MN 处匀 速运动到 M′N′的过程中,棒上感应电动势 E 随时间 t 变 化的图示,可能正确的是( )
图 8-1-10
物理 第二部分 经典例题 【例 5】如图 8-1-11 所示,平行于 y 轴的导体棒以速 度 v 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半径为 R、磁感应强度为 B 的 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导体棒中的感应电动势 E 与导体棒位置 x 关系的图象是( )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图 8-1-9
物理 第二部分
PV 解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 T =恒量,因为沿直线从 a 到 b,V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所以 P 逐渐变大,本题选 A.
答案:A
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一般是状态变化过
程中 p、V、T 其中一个状态参量不变的情况,因此,处理这 类问题要注意选取研究对象,明确状态变化过程.
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 ( )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图 8-1-7
物理 第二部分 经典例题 【例 3】(双选,2010 年全国卷Ⅰ)图 8-1-8 所示为两 分子系统的势能 Ep 与两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一种方式,A、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 AO、BO 长度相
等,拉力分别为 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下列表述 正确的是( )
A.FA 一定小于 G B.FA 与 FB 大小相等 C.FA 与 FB 是一对平衡力 D.FA 与 FB 大小之和等于 G 图 8-1-2

2010-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05 曲线运动 (学生版)

2010-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05 曲线运动 (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物理专题 05曲线运动选择题:1.(2019•海南卷•T6)如图,一硬币(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圆盘上,硬币与竖直转轴OO’的距离为r ,已知硬币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硬币与圆盘一起OO’轴匀速转动,则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A.12g r μB.g r μC.2g r μD.2g rμ 2.(2019•海南卷•T10)三个小物块分别从3条不同光滑轨道的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已知轨道1、轨道2、轨道3的上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均为4h 0;它们的下端水平,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10h h =、202h h =、303h h =,如图所示。

若沿轨道1、2、3下滑的小物块的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s 1、s 2、s 3,则A.12s s >B.23s s >C.13s s =D.23s s =3.(2019•全国Ⅱ卷•T6)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

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 图像如图(b)所示,t 1和t 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

则A.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B.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C. 第一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D.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4.(2019•江苏卷•T6)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座舱的质量为m,运动半径为R,角速度大小为ω,重力加速度为g,则座舱A.运动周期为2πRB.线速度的大小为ωRC.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D.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mω2R5.(2018·江苏卷)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C.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6.(2018·北京卷)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广东省高考物理知识体系、 试卷分析

广东省高考物理知识体系、 试卷分析

粤教版高考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一、教材分析粤教版高中物理共7本书: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不学)、选修3-5,即学校所学的是2本必修和4本选修共6本书。

粤教版高中物理所学知识分为:力学、电磁学、热学和原子物理。

1、高一上学期:必修1:“力学”知识(力和直线运动的知识)2、高一下学期:必修2:“力学”知识(曲线运动、机械能和能量的知识)。

有的学校可能还会学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

高一所学的都是“力学”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如高二所学的“电磁学”在学完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在综合应用上必需结合高一所学的“力学”基础知识。

高一物理也是培养学生高中物理思维方式的阶段,对学生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至关重要。

3、高二:选修3-1和选修3-2:“电磁学”的内容,是高二物理最重要也是最多的一部分知识,也是高考中的重难点,如每年的计算题必考这方面的综合题。

选修3-3:“热学”知识,知识内容最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少。

选修3-5:第一章的《碰撞与动量守恒》有的学校可能在高一学过(本章的特点和重要性前面已分析)。

剩下的章节是“原子物理”物理方面的知识,“原子物理”在高考中所占分值也较少,和“热学”差不多。

一般学校在高二阶段学完所有新课(即选修的4本书),最重要的是选修3-1、选修3-2及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有的学校在高一提前学)。

二、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理综中物理单科满分100分)力学 42%;电磁学 42%;热学 8%;原子物理 8%。

要求掌握的十三个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十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三、高考试卷构成及分值比重单选题(4分×4=16分占16﹪)考查以下四部分知识:1.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学:气体状态参量或分子间的作用力3.力学:受力分析4.电磁学:电磁感应或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简单运动双选题(6分×5=30分占30﹪)考查以下5部分知识:1.力学:力的基础知识2.力学:平抛运动或圆周运动(包括万有引力)3.原子物理:核反应方程或光电效应4.电磁学:电场5.电磁学:交变电流与变压器实验题(18分占18﹪)考纲要求的实验已在前面“考试大纲要求”详细罗列。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含答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含答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全国卷2)21.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

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2(北京卷)16.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A.124()3G πρB.123()4G πρC.12()G πρD.123()G πρ3(海南卷)10.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1.5倍。

根据以上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小B .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C .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D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4(上海物理)12. 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A )下落的时间越短 (B )下落的时间越长(C )落地时速度越小 (D )落地时速度越大5(上海物理)15.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g ,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2g ,则(A )1g a = (B )2g a = (C )12g g a += (D )21g g a -=6、(天津卷)6.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B.向心加速度变小C.线速度变小D.角速度变小7(江苏卷)6、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 (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 8、(福建卷)14.火星探测项目我过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一)(答案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一)(答案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考点】JA: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分析】该题考查了α、β衰变特点,只要写出衰变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α、β衰变特点可知:92238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90234Th,90234Th 经过1次β衰变变为91234Pa,91234Pa再经过一次β衰变变为92234U,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意很简单,直接考查了α、β衰变特点,注意衰变过程中满足质量数、电荷数守恒。

2.(6分)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 )A.a1=g,a2=g B.a1=0,a2=gC.a1=0,a2=g D.a1=g,a2=g【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37:牛顿第二定律.【专题】16:压轴题.【分析】木板抽出前,木块1和木块2都受力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木板抽出后,木板对木块2的支持力突然减小为零,其余力均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两个木块的加速度。

【解答】解: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

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1=0。

对2物体受重力和弹簧的向下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关键是区分瞬时力与延时力;弹簧的弹力通常来不及变化,为延时力,轻绳的弹力为瞬时力,绳子断开即消失。

2005-2010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试题汇编6

2005-2010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试题汇编6

2005-2010考物理电学实验汇编2005年高考物理实验1.(05年春季)“黑盒子”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子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

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第一步:用电压挡,对任意两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不发生偏转第二步:用电阻×1000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所示。

(1)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示出了图1〔1〕和图1〔2〕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Ω,图3示出了图1〔3〕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___Ω。

(3)请在图4的接线柱间,用电路图符号画出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

(4)一个小灯泡与3V电池组的连接情况如图5所示。

如果把图5中e、f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小灯泡仍可正常发光。

欲将e、f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相连,使小灯泡仍可发光。

那么,e端应连接到__________接线柱,f端应连接到_______接线柱。

答案:(1)不存在电源(2)1200,500(3)如下图所示(4)c、a2.(05年上海卷)图中图线①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一电流关系,图线②表示其输出功率一电流关系.该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Ω.当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120W时,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_____V.答案:5.5,303.(05年江苏卷)把长L=0.15m的导体棒置于磁感应强度B=1.0×10-2T的匀强磁场中,使导体棒和磁场方向垂直,如图所示若导体棒中的电流I=2.0A,方向向左,则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__________N,安培力的方向为竖直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答案:3.0×103-下4.(05年黑龙江、吉林、广西)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mA的内阻R A。

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详细答案版)

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详细答案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 (2011广东理综·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答案】D【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

选D14. (2011广东理综·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答案】A【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U =Q +W ,Q =0,W >0,△U >0.选A15. (2011广东理综·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答案】C 【解析】由E =tBNS t N∆∆=∆∆φ,AB 错,C 正确。

B 原与B 感的方向可相同亦可相反。

D 错。

选C 16. (2011广东理综·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 1>F 2>F 3B.F 3>F 1>F 2C.F 2>F 3>F 1D.F 3>F 2>F 1 【答案】B【解析】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知识得B 正确。

历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真题

历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真题

历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真题广东省作为我国高考命题的重要省份之一,其物理考题一直备受关注。

历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真题涵盖了各个章节和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真题的一些典型案例。

2019年广东高考物理真题中,有一道选择题考察了电磁感应相关知识。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图示,判断导体AB中存在的电动势的正负情况。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感应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需要分析磁感应线与导体的相对运动情况,进而判断电动势的方向。

通过这道题目,可以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2018年的广东高考物理真题中,有一道题目考查了弹簧振子的谐振频率计算。

通过给出不同情况下的弹簧振子的特点,要求学生计算相应的频率,考查了学生对振动规律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这种类型的题目涵盖了物理学中的振动章节,考察了学生对振动和波动的理解程度。

除了选择题之外,广东高考物理真题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解答题。

2017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真题中,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电场力和电势能的关系,推导出电势能密度和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式。

这道题目考查了学生对电场力和电势能的理解,需要学生通过推导和分析,得出电势能密度和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这种类型的解答题目考查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动手能力,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

总的来说,历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真题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章节和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

通过做真题,学生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查漏补缺,提升解题能力。

希望广大考生在备战高考物理科目时,能够认真对待历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真题,做到知识面广,思维灵活,解题准确,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0年广东理综物理选择题备考策略探讨

2010年广东理综物理选择题备考策略探讨
2010年广东理综物理选择题备考 策略探讨
惠州市第一中学 王彦辉
2009.12.25
选择题变化
1.题数 从 08. 09年 的 12题. 2.题型
2010年 9 题 从 08. 09年 的 不定项选择题 2010年 4 单选 5 双选
3. 题值 从 08. 09年 的 12题.每题4分
2010年 单选 4分 多选6分
波粒二象 性
闭合电路欧姆定 律
电学 定性
5
力学
11

左手定则 运动和力的关 质谱仪
电学 半定量
6
电学
定性
12
电学
定量
2.近三年广东高考选择题特点分析
(1). 试题从“ 知识立意”向“能力立 意”逐步转变.
08年广东 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 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 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 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 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 成正比 命题设计突出情境性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 的速度 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 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09广东 )10.如图7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 S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2,则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电源输出功率减小 B.L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C.通过R1上的电流增大 D.通过R3上的电流增大
命题设计 主干知识、基本方法含量较高 的传统的成题,在高考命题中并不回避
A.2 tanα
3
B. 2 cotα
3
C.tanα
D.cotα

【高考真题】广东省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试卷 附解析

【高考真题】广东省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试卷 附解析

【高考真题】广东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第Ⅰ卷(本题共 7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28 分. 在每小题列,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1. 将阻值为 50Ω 的电阻接在正弦式交流电 源上. 电阻两端电压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 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 100 HzB .通过电阻电流的峰值为 0.2 AC .电阻在 1 秒内消耗的电能为 1 JD .电阻两端电压表达式为 u =10√2sin(100πt)V2. 我国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 速器”, 其科学目标之一是探寻神秘的“119 号”元 素. 科学家尝试使用核反应 Y +95243Am →119A X +2n 01 产生该元素. 关于原子核 Y 和质量数 A ,下列 选项正确的是 ( )A .Y 为2658Fe,A =299 B .Y 为 2658Fe,A =301 C .Y 为 2454Cr,A =295 D .Y 为 2454Cr,A =2973.一列筒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t=1s 时,x=1.5m 处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A .0B .0.1 mC .−0.1 mD .0.2 m4. 电磁俘能器可在汽车发动机振动时利用电磁感应 发电实现能量回收. 结构如图甲所示. 两对永磁铁 可随发动机一起上下振动. 每对永磁铁间有水平 方向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 磁场 中,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竖直固定在减震装置上. 某时刻磁场分布与线圈位置如图乙所示,永磁铁振动时磁场分界线不会离开线圈. 关于图乙中的线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BL2B.水磁铁相对线圈上升越高.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越大C.永磁铁相对线圈上升越快,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越小D.永磁铁相对线圈下降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5.如图所示. 在细绳的拉动下,半径为r的卷轴可绕其固定的中心点O在水平面内转动. 卷轴上沿半径方向固定着长度为l的细管,管底在O点. 细管内有一根原长为l2、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底端固定在管底,顶端连接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插销. 当以速度v匀速拉动细绳时,插销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v过大,插销会卡进固定的端盖,使卷轴转动停止. 忽略摩擦力,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要使卷轴转动不停止,v的最大值为 ( )A.r√k2m B.l√k2mC.r√2kmD.l√2km6.如图所示,红绿两束单色光,同时从空气中沿同一路径以θ角从MN而射入某长方体透明均匀介质. 折射光束在NP面发生全反射. 反射光射向PQ面. 若θ逐渐增大,两束光在NP面上的全反射现象会先后消失. 已知在该介质中红光的折射率小于绿光的折射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PQ面上,红光比绿光更靠近P点B.θ逐渐增大时,红光的全反射现象先消失C.θ逐渐增大时,入射光可能在MN面发生全反射D.θ逐渐减小时、两束光在MN面折射的折射角逐渐增大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 木块从弹簧正上方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 以木块释放点为原点,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木块的位移为y. 所受合外力为F,运动时间为t. 忽略空气阻力.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关于木块从释放到第一次回到原点的过程中. 其F−y图像或y−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本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18 分. 在每小题列,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8.污水中的污泥絮体金属圆盘经处理后带负电. 可利用电泳技术对其进行沉淀去污,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涂有绝缘层的金属圆盘和金属棒分别接电源正、负极、金属圆盘置于名底部、金属棒插入污水中,形成如图所示的电场分布,其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 M点和N点在同一电场线上,M点和P点在同一等势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B.N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大C.污泥絮体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对其做正功D.污泥絮体在N点的电势能比其在P点的大9.如图所示,探测器及其保护背罩通过弹性轻绳连接降落伞. 在接近某行星表面时以60 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落. 此时启动“背罩分离”,探测器与背罩断开连接,背罩与降落伞保持连接. 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000 kg,背罩质量为50 kg,该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110和12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 m/s2. 忽略大气对探测器和背罩的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 m/s2B.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C.“背罩分离”后瞬间,背罩的加速度大小为80 m/s2D.“背罩分离”后瞬间,探测器所受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为30 kW10.如图所示,光滑斜坡上,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个相同滑块,分别从H甲、H乙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滑。

10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

10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

4
2006 年广东物理卷第 12 题 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 7 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 池组(电动势约 3V) 、电流表(量程 0.6A,内阻小于 1 ) 、电阻箱(0~99.99 ) 、滑动变阻器(0~10 ) 、 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1)该同学按图 7 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 0.20 。试分析该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利用图 7 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8 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
,单位是
.
2002 年广东物理卷第 12 题.(8 分) 现有器材:量程为 10.0 mA、内阻约 30 Ω~40 Ω 的电流表一个,定值电阻 R1=150 Ω,定值电阻 R2= 100 Ω,单刀单掷开关 K,导线若干.要求利用这些器材测量一干电池(电动势约 1.5 V)的电动势.
1
(1)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 (2) 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量表示的待测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ε = 是: .
. 式中各直接测得量的意义
2002 年广东物理卷第 13. (7 分) 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 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 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 (1)如图 1 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 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 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图1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 ω= .式中各量的意义 是: . -2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 r=5.50×10 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 2 所示.求得角速度为 .

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详细答案版)

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详细答案版)

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详细答案版)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3.图2展示了一种悬挂灯笼的方式,其中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

下列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14.图3展示了一个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J。

缸内气体的温度变化如何?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J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J15.如图4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

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的体积和压强如何变化?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16.如图5所示,平行导轨间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PQ沿导轨从MN处匀速运动到M'N'的过程中,棒上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示,哪个选项可能是正确的?二.双项选择题:17.图6展示了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到哪个正确的结果?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18.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92U→90Th+42He是α衰变B。

7N+22He→8O+11H是轻核聚变C。

1H+1H→2He+n是轻核聚变D。

34Se→36Kr+2e-1是重核裂变19.图7展示了某种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波形图,由图可确定该电压的哪个属性?A周期是0.01sB最大值是311VC有效值是220V如图16(a)所示,这是一种粒子速度选择装置,由水平转轴和两个平行的薄盘N1和N2构成,它们与转轴垂直,相距为L,盘上各开有一狭缝,两狭缝夹角可调(如图16(b))。

2010-2015、2021-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10-2015、2021-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10-2015、2021-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Ⅰ选择题考点情况一、共点力平衡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4分4分4分6分4分6分4分4分1. (2010年)(单)图2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 、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AO 、BO 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 、F B ,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F A 一定小于G B .F A 与F B 大小相等 C .F A 与F B 是一对平衡力 D .F A 与F B 大小之和等于G2.(2011年)(单)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 1>F 2>F 3 B.F 3>F 1>F 2 C.F 2>F 3>F 1 D.F 3>F 2>F 13.(2012年)(单)如图,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G 和G B.22G 和22G C.12G 和32G D.12G 和12G 4.(2013年)(多)如图,物体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

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P 上,则A.P 向下滑动 B.P 静止不动 C.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5.(2014年)(单)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 在支撑点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MNP图7C.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D. 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6. (2015年)(多)如图7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

广东高三物理二轮复习1运动和力

广东高三物理二轮复习1运动和力

广东高考物理提高第一篇----运动和力一、知识整理1.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2.直线运动3.曲线运动注意:物体做直线还是曲线运动取决于 。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at V V t +=0 2021at t V S +=导出公式:as V V t 2202=- 202t tV V V t S v =+==-2aT S =∆ 22202tS V V V +=自由落体运动: 221gt h =gt V t = 实验:测‘匀的加速度a (逐差法) 2)(aT n m S S n m -=-胡克定律: kx F = x k F ∆•=∆ 力的合成: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牛二定律: ma F =合 或 ⎪⎩⎪⎨⎧==yy x x ma F ma F 合合平抛: ⎪⎩⎪⎨⎧====gt V gt y V V t V x y x ,21,20竖直:水平: 圆周运动: V m R m RV m a m F ••=•=•=•=ωω22⎪⎪⎪⎪⎩⎪⎪⎪⎪⎨⎧⎪⎩⎪⎨⎧==≥⎪⎪⎩⎪⎪⎨⎧==≥⇒≤mgR mV mV V mgR mV mV gR V R V m mg 2212102212122222高低高低机械能守恒:条件:在最高点,满足杆连接(外轨道)机械能守恒:条件:在最高点,满足绳连接(内轨道)二、考点分析----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选择题】题型1。

(09·浙江·14)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

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为,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 .mg 和mgB .mg 和mgC .mg 和mgD .mg 和mg题型2。

(09·海南物理·1)两个大小分别为和()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 满足:A .B .C .D .题型3。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最后一题(压轴题)含答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最后一题(压轴题)含答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最后一题(压轴题)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Ⅰ卷)26.(21分)如下图,在0≤x ≤3a 区域内存在与xy 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

在t =0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xy 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y 轴正方向夹角分布在0~180º范围内。

已知沿y 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t =t 0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P (3a ,a )点离开磁场。

求: ⑴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及粒子的比荷q /m ;⑵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26.⑴a R 32= 032Bt m q π= ⑵323παπ≤≤ ⑶2t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Ⅱ卷)26.(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 ,电压为U ;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

图中右边有一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区域EFG (EF 边与金属板垂直),在此区域内及其边界上也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

假设一系列电荷量为q 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金属板之间,沿同一方向射出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经EF 边中点H 射入磁场区域。

不计重力。

⑴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甲到达磁场边界EG 后,从边界EF 穿出磁场,求离子甲的质量。

⑵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乙从EG 边上I 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且GI 长为3a /4,求离子乙的质量。

⑶若这些离子中的最轻离子的质量等于离子甲质量的一半,而离子乙的质量是最大的,问磁场边界上什么区域内可能有离子到达。

)26.⑴⎪⎭⎫⎝⎛-=2330U qadBB m ⑵UqadBB m 40=' ⑶下左图中a OH ⎪⎭⎫ ⎝⎛-=233,a KG 23=,下右图中a IG 43=,可能有离子到达的区间是EF 边上从O 到I ′,EG 边上从K 到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
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F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 A一定小于G B.F A与F B大小相等
C.F A与F B是一对平衡力D.F A与F B大小之和等于G
14、图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J,缸内
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
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J
15、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

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
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16、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PQ沿导轨从MN
处匀速运动到M'N'的过程中,棒上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示,可能正确
的是()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 .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8、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
238234492
90
2U Th H e →
+,是α衰变 B .144
171
728
1N H e O H +→
+,是β衰变
C .2
3
41
112
0H H H e n +→
+,是轻核聚变
D .82
824
3436
212Se K r H e e -→
++ 是重核裂变
19、图是某种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波形图,由图可确定该电压的( )
A .周期是0.01S
B .最大值是311V
C .有效值是220V
D .表达式为U=220sin100πt (V ) 2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 .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 .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1、图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
B .该点电荷带负电
C .a 点和b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D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
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4、(18分)(1)图13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

②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从图13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s=__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R 0=5Ω)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a ).
①在图14(b )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 .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14(c )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_;
B .将开关s 1闭合,开关s 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1.49V ;
C .将开关2s 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是1.16V ;断开开关1s 。

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所有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_________(填“大”或“小”)。

35、(18分)如图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ab 段水平,bcde 段光滑,cde 段是以O 为圆心、R 为半径的一小段圆弧。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 和B 紧靠在一起,静止于b 处,A 的质量是B 的3倍。

两物块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向左、右始终沿轨道运动。

B 到b 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B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 所受重力的3/4,A 与ab 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 ,求: (1)物块B 在d 点的速度大小 ; (2)物块A 滑行的距离s.
36、(18分)如图16(a )所示,左为某同学设想的粒子速度选择装置,由水平转轴及两 个薄盘N 1、N 2构成,两盘面平行且与转轴垂直,相距为L ,盘上各开一狭缝, 两狭缝夹角θ可调(如图16(b ));右为水平放置的长为d 的感光板,板的正上 方有一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一小束速度不同、带 正电的粒子沿水平方向射入N 1,能通过N 2的粒子经O 点垂直进入磁场。

O 到感光板的距离为
2
d ,粒子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不计重力。

(1)若两狭缝平行且盘静止(如图16(c )),某一粒子进入磁场后,竖直向下打在感光板中心点M 上,求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2)若两狭缝夹角为0θ ,盘匀速转动,转动方向如图16(b ).要使穿过N 1、N 2的粒子均打到感光板P 1P 2
连线上。

试分析盘转动角速度 的取值范围(设通过N1的所有粒子在盘转一圈的时间内都能到达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