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摘要:随着大型建设项目的不断建设,建筑业发展迅速。
在工程活动中,工程造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工程造价工作的优质高效发展,造价软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
同时,在工程造价课程的实践中,可以利用造价软件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那么如何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运用造价软件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引言《工程造价软件应用》以课程建设模式和知识地图、住宅建筑、知识地图等课程为基础,熟知建筑、装修、安装工程的人工测量和评价,利用相关软件,编制出一个全面、实用、应用的工程造价文件流程。
工程造价软件的用户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造价咨询企业等。
主要可包括当前报价、预算编制和审计、不同阶段工程量和价格的统计和比较、施工工程量的确认、进度付款等事项。
因此,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是未来造价工作的发展趋势,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受到机房、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如果只停留在简单的模拟水平上,就很难在毕业时找到满意的工作。
因此,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融入建筑信息化相关技术的教学课程体系在构建工业造价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建筑信息化技术应当运用于施工的全过程中,为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将其贯穿于课程全过程。
第二点,调整课堂体系,以往的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单一,包含的范围较窄,因此在调整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将建筑信息化技术纳入其中,以此来广泛涉猎其他和工程造价相关的领域,丰富课程内容。
第三点,侧重课程内容的调整与完善,工程造价相关课程的内容应当既包括对理论的阐述,又包括理论的相关实践活动,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随着BIM技术在工程行业的广泛应用,工程造价软件也逐渐向BIM技术方向发展。
而在这一趋势下,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改革也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BIM技术已经成为工程行业的主流技术,它不仅在设计阶段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施工、管理、运营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工程造价软件作为与工程项目全过程相关的重要工具,必然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入BIM技术,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
2. 提高教育质量传统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往往只注重软件的操作技能,缺乏BIM技术的综合应用。
而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将注重于学生对BIM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能够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随着BIM技术在工程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于掌握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通过改革工程造价软件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BIM技术已经逐渐成熟BI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施工等各个领域,相关软件工具也在不断完善。
这为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技术基础。
2.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国外很多高校在工程造价软件课程中已经开始融入BIM技术,他们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借鉴。
3. 专业人才支持随着BIM技术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也具备了BIM技术相关能力,这为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师资支持。
可以通过与行业专家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保障改革后的课程教学质量。
1. 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对BIM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是相对欠缺,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将是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2. 课程改革周期长课程改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与调整,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需要相关部门的长期支持。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前言那么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和兴趣,毕竟只有真正关心学生的人,才能教好他们。
其次我们要关注时代的发展,紧跟科技的步伐。
我们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工程造价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因此研究《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我国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造价人才。
其次研究《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的实际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企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研究《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工程造价行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先进的工程造价理念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为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工程造价人才,还能够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提升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成本和风险,因此对于工程造价人员来说,掌握BIM技术已经成为必备的能力之一。
当前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应该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BIM技术的学习需要通过实际的工程案例和项目模拟进行,才能真正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技巧。
改革后的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操作,例如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实际项目应用等。
改革后的课程应该加强与行业实践的对接。
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与行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该将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项目数据和问题,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该邀请行业专家来进行授课或者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目前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培养他们的行业视野和创新能力。
课程的评估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形式只能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无法检验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应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如项目报告、实际操作成果展示等,来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可以考虑引入行业认证考试,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机会。
为了确保改革的效果,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BIM技术的应用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来指导,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培训、与行业合作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
BIM技术在建筑和工程领域越来越普及,为工程造价提供了更为精准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市场上,BIM技术和工程造价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造价软件课程也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这一新的业态。
一方面,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需要涉及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
这不仅需要建筑师和工程师具备更为广泛的软件技能,同时也需要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技术知识。
因此,工程造价软件课程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包括基本的编程技能、软件操作技巧等等。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需要更加关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BIM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展示。
在工程造价软件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实例演练来进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建筑工程预算的依据。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可视化的教学,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例如,可以使用BIM模型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为学生创造更为生动、直观的教学体验。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需要结合实际建筑项目来进行操作和演示。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到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为以后的工程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变革,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课程改革探究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已成为建筑类专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如何改革工程造价软件课程,以更好地适应BIM技术的发展。
一、课程设置1. 课程目标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应该明确确定课程目标,突出学生在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BIM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应该明确体现对BIM技术的重视和应用,使学生具备在BIM环境下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
2. 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该将BIM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工程造价软件的实际操作相结合,突出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工程造价软件的操作技能、BIM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结合等内容,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3. 课程体系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环节。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全面的知识技能培养。
二、教学方法1. 主动学习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应该倡导主动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操作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真实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跨学科教学BIM技术的应用涉及建筑、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应该倡导跨学科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BIM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实践能力。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改革研究作者:邱兴华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06期摘要:BIM技术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造价软件的发展与BIM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课程的现状以及该课程目前教学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进行该课程教学与实训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意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几年得到国家的重视以及推广。
BIM技术是运用于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数据化工具的总称,在项目设计阶段建立建筑三维数字模型,作为项目各阶段工作的基础,并实时整合项目各阶段的相关信息到模型里,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信息的共享以及项目不同参与人的协同作业。
工程造价软件是目前建筑企业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进行工程算量以及工程结算等造价工作所使用的工具软件的总称,熟悉造价软件的应用是建筑企业对造价从业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在近年国家大力推动建筑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能够运用各种造价软件进行工作的造价人员将会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为了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造价实践水平从而适应现代建筑企业对造价人员的需求,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这门课程,并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并且随着近年BIM技术的推广普及,各高职院校教师正努力尝试将BIM技术融入到该课程教学中,以适应建筑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现状(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涉及的先导课程较多,包括《建筑识图与构造》、《平法识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技术》等,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在识读建筑与结构施工图的基础之上,使用造价算量软件建立建筑三维模型,计算工程的钢筋、土建、装饰工程量,并列清单项套取相应定额,最后在计价软件中完成工程(建筑+装饰)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浅谈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我国的高职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大部分没有摆脱“本科压缩型”和“中专放大型”的束缚,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抓住此次机遇,取得高职教育在中国教育上一席立足之地,关键看高职教育的改革,教育改革重在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要首先重新解决定位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改革;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即怎么教如何教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高职教学的一个专业方向,想提高专业水平自然离不开改革。
笔者以广联达软件为例来谈一谈《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工程造价专业发展尽点微薄之力,也希望能对高职教育改革有所正面影响。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从事造价行业事务的能力,其中主要的方面就是编制造价文件的能力,如编制投资估算、概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进度款结算、竣工结算、竣工决算的能力。
而《工程造价软件应用》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计算工程量、抽取钢筋及计算工程造价等完成一系列工程造价工作的能力。
由此掌握造价软件如广联达软件,学生一毕业即可进入工作岗位,比起没有学习造价软件的造价专业学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更快更好适应工作岗位。
当然前提是熟练掌握这种软件应用,怎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造价软件,进而毕业即可上岗,并高效工作呢,笔者认为主要看在校时教师教的什么,怎么教。
对于广联达软件的教学改革工作,对于教什么,笔者认为想给学生一杯水前提是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
教师不仅仅是能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技巧,软件各种应用能力,还要清楚的知道社会企业正在如何用软件,正在用软件做什么。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工程造价软件》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首先,对《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设置应进行改革。
在当前工程建设过程中,软件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工程造价软件》课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对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等相关技术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新技术的应用。
此外,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工程造价软件的实际操作。
第二,教学方法也是《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在工程造价软件的学习中,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可以引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提供虚拟仿真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材的选用也是《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优秀的教材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学习工程造价软件知识和技能。
因此,应选用权威、全面、易于理解的教材,如《工程造价软件应用与实例》、《工程造价软件原理与方法》等。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考国内外权威的学术期刊和专业书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实习和实训活动,提供实际操作平台。
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环境,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工程造价软件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实地考察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随着工程造价软件在实际运用中的广泛应用,《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业 单位 用 人制 度 所 淘汰 ,很 难找 到 一 份满 意 的就 业 , 与此 同 时另一 方 面企业却 招 不到满 意 的人才 。 这 使 得
1 目前 课 程 基本 情 况 及 存 在 的 问题
1 . 1 课程 基本 情况 我 们 学 校 工 程 造价 软 件 所 用 为 广 联 达 系 列 软件
目 “ 基于 B P神 经 网络 的建 筑 施 工 企 业 技 术 创
新风险管理研究” ( J A T 1 6 0 5 1 4 ) ; 武 夷 学 院 科 研
摘 要 : 通过分析《 工程造价软件》 课程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来分析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教 学 改革 , 一是 从 教 学过 程 设计 方 面 , 二 是从 教 师 的定 位 方 面 。 最 终 使学 生 牢 固掌 握 及 实际 应 用本 专 业 知识 。 最终 形 成 学 生
从 实 际工程 出来 来验 证 学生 做 的 到底 对不 对 , 学 生学
会 的也就 是 会 画图 而 已 , 为 了适 应 社会 需 求培 养 合格
的应 用 型人 才 , 需要 对 工程 造价 专 业 软件 课程 进 行教 学 改革 , 进 行 相 应 的实 践 性 教 学 , 有 效 地 提 高 工程 造
带 学 生 一起 熟 悉 之 前 选 定 的 图 纸并 且 分 析 讲 解 该 图 纸; 根 据 图纸进 行 具体 软 件操 作 : 建 立构 件 、 编 辑构 件 属性 、 绘制构件 、 汇 总计 算 等 ; 老 师进 行 相 应 的总结 ,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探究作者:曾丹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第19期摘要: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BIM理念的提出,BIM 技术现已成为建筑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造价软件的发展与BIM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文章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课程的现状以及该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 BIM 技术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DOI:10.16640/ki.37-1222/t.2019.19.214BIM技术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建筑模型信息集成管理技术,是城乡建设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
大力推进BIM技术应用,可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节省投资节约资源,缩短工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它给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带来的便捷及效率也得到高度认可。
我认为,作为以培养工程造价技能型人才为宗旨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顺应市场的需求,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将BIM技术如何与造价软件有效融合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与重点。
目前,建筑企业编制投标报价、工程算量以及计价等工作都是通过造价软件来完成。
在近年国家大力推动BIM技术的背景下,能够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造价方面的相关工作将会是行业企业对造价人员的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多高职院开设了《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这门课程,作为该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就是加强学生造价软件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熟练操作造价软件,独立完成造价文件编制的专业技能。
很多高职院在近年BIM技术的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加设了BIM的基础课程学习,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和需求。
1 《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课程定位与教学现状1.1 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作为专业技术课,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先修课程有《工程制图与CAD(建筑)》、建筑构造、工程造价管理等,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这门课程主要学习软件操作技能,掌握造价基本知识,通过软件学习,学生能利用图形算量软件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并能独立完成造价文件的编制,加强学生对计价办法、定额等文件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基于BIM技能应用大赛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BIM技能应用大赛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研究作者:王英丽李卓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5期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造价人员人工做预算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加之对工程造价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人工计算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
所以,各种工程软件替代人工进行计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大大提高了专业人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1]。
目前造价市场的算量及计价软件种类很多,广联达公司致力于建筑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其算量、计价软件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在清楚的认识到算量软件的应用与操作逐渐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一种基本的技艺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课程。
一、《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课程在我院的开设情况我院针对工程造价(土建方向)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开设了《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课程,由于造价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第四学期结束后学生就要进行顶岗实习,所以这学期的广联达课程对于即将走上造价员岗位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
《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课程主要学习计算钢筋和土建工程量的GTJ软件和计价软件GCP5.0。
本课程学时64,前续专业课是《平法识图与钢筋工程量计算》、《工程概预算》等课程;平行课是《建筑工程计价》、《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
从整个课程体系上看,其前后课程的设置是符合专业和学习规律的,是合理的。
学生在学习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课程时,已经学习过结构识图及钢筋算量和概预算的课程,所以在软件操作时对于看懂图纸的要求是能够满足的,并且对于钢筋和混凝土出量的计算表达式也是能看懂的,甚至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软件上的调整。
二、《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门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也清楚软件提量和出价在未来造价岗位的重要地位,加之新版本的BIM土建计量平台GTJ2019软件在三维模型展示上的出色表现,学生建出模型的成就感比较强,学习软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上课效果较好。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研究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研究一、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现状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教研室在2017年3月到6月期间,对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审计事务等多家不同单位进行调研,撰写了《2017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93%以上的单位对于高职毕业生的技能要求是掌握至少一种工程造价软件。
在手工算量的基础上,掌握电算技能已成为这个行业对学生的入门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建设系统的工程造价软件课程体系。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造价课程是工程管理课程中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它融合了“建筑识图”“房屋建筑学”“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多门课程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是对学生掌握工程造价计量和计价能力的检阅。
因此,工程造价软件这门课程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意义重大,是衔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桥梁,学生要在已经掌握现有知识的情况下,将识图能力、手算能力通过操作软件落地。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中存在问题与难点1.如何融入“2+2”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目前,“两环境、两阶段”是指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高职教学理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是指学校与企业两个环境,还有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两个阶段。
整个流程:“学校(理论)—学校(实训)—学校与企业(项目化)—企业(实践)”可以概括为“技能实训+项目化教学”和“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践”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贯穿了这种培养模式的整个过程,从教学实训到定岗实习两个阶段对这种技能的要求都是最基本的。
现在的软件课程主要分为图形算量、钢筋算量、工程计价等类型,而图形算量软件又根据现有的专业方向分为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从目前开设的软件课程来看,将图形算量与钢筋算量融合在一起上,工程计价软件课程属于选修类型,学生不容易得到针对性的训练,如何将多门软件课程建立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当地插入各门基础课程之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徐春媛;董菲
【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1)003
【摘要】对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细分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前置、同步教学课程,单独开设钢筋手工算量课程,采用边讲边做的模式及任务驱动教学法,建设校内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全过程考核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徐春媛;董菲
【作者单位】烟台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山东烟台2646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翻转课堂模式\r在动画软件课程中的教学改革研究
3.基于OBE教学模式的建筑造价软件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4.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艺术设计类软件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5.基于SPOC的Rhinoceros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架构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
目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类的教学计划中对造价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两门课程《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
各家出版的《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教材,内容大同小异。
为避免重复教学,有必要加以区分。
笔者认为,工程估价应侧重造价的确定,重点教授工程量的确定。
而工程造价管理侧重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学习估价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各阶段计价的方法以及造价的控制。
二、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教学改革
1、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教师
工程造价类课程和实践联系紧密,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去企业挂职,参与实际项目造价的编制与审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再回到课堂讲授时可结合实际项目的例子言之有物。
同时,作为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了解最新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及时反馈给学生。
工程造价类课程由于周期性会有有关造价的新法规,新政策的出台导致课程需要不断更新。
如2013 年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对于08 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44号文变革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等。
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讲课内容,更新课件,重新选用新教材,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重视前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培养
不少同学学习造价的障碍不在于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本身,而是专业基础课没有打扎实,比如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
由于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师,授课内容也参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学大纲,导致学生学起来觉得难学而产生厌学情绪,能够抓住重点学习的学生较少。
其实,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同学而言,不需要会
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也不需要会施工技术,只需要看得懂图纸,懂施工技术而不是
去现场施工。
而造价类课程首先需要学生看得懂图纸,在进行造价计算的过程中需
要学生懂施工技术,因此,必须重视专业基础课程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
养,为后续造价类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3、抓好后期理论与实战结合的专业课教学
工程造价类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计价的原理,各阶段造价的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施工结算与决算)。
工程造价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案例教学。
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工程实例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
比如,可选取教学楼作为造价编制的对象,从前期造价的编制到后期施工阶段造价的核算结合本省定额来实施。
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可粗略一点,不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或无代表性的施工方法,让学生对工程造价的计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特别是一些基础工程和钢筋工程等隐蔽工程,一定要通过实物观察、照片对照、三维建模等手段来还原图纸的真实面貌。
后期结合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夯实理论知识。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尽可能真题真做,手算与电算结合,对比两种方法,找到差异,为后期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和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宜采取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学。
课程设计,宜从最基本的图纸讲解开始,有针对性进行辅导,也可以采取在线答疑的形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课程设计完毕,学生实际已完成一份造价文件的编制的实际操练。
广联达软件的学习除设主讲老师外,还应配备多名辅导教师,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
广联达图纸应尽可能选用实际工程图纸,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可以通过参加广联达举办的造价类的竞赛来促进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软件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造价类软件的操作能力。
4、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师的培养和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因而有必要建设
工程造价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工作紧
密结合,逐步实现企业开放,直接到企业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
企合作的形式,当完成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理论学习后,让企业造价专业人员到学校
指导课程设计或学生到企业作为造价专业人员助理从事造价的工作;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室,让双师型教师或具有造价工程师资质的老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面向社会承接工程造价业务,学生参与造价项目。
5、细化课程作业及实践成果要求
要防止工程造价软件作业的相互抄袭,就必须给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任务,即让上课的每个学生所完成的任务均不相同。
为了不给任课教师增添不必要的困难,可以利用学生学号或座位号修改作业图纸的某个数据,快速形成个性化作业。
这样每个学生任务不同,就只能自己独立完成,无法出现“搭便车”现象。
电子化的作业成果老师不便于考核,考核时需要老师打开每一个模型,重新进行计算;或者根据学生导出的上百行电子数据进行评判,学生建模的好坏、工程量计算的正确与否等等问题不易判断。
故我们参照理论课考试及广联达工程算量大赛的试卷,制作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期末题目及试卷,要求学生根据图纸完成试卷所列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和计价任务,考核评分以纸质版试卷结果为主,以电子版模型为辅。
这种考核方式由于与比赛形式类似,也为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广联达工程算量大赛做了一个准备。
6、全面应用计价软件功能
针对学生经验欠缺,计价软件掌握不好的问题,授课教师应该寻找或者设计非常全面的工程量清单,要包含各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覆盖一般清单和补充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他项目清单要有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辅导教材进行设计。
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对这个全面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清单计价,训练任务要包括定额子目的换算、人材机的价格调整、取费程序中工程费率和取费基数的修改等等内容,要保证通过课堂训练尽量全面熟悉计价软件的各项功能,为以后毕业设计和工作做好准备。
三、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工程造价类考试应紧密结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自1997 年实施造价工程师考试以来,每年10 月份均设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考试,因此可建立真题题库,工程造价类考试试题直接从题库提取,按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来考核学生。
但最终成绩的评定不能仅看卷面成绩,还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广联达上机和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等。
综上所述,理顺《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关系,建立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有利于工程造价类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分工明确去教学;工程造价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参加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采取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上机操作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立工程造价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工程造价工作室等,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撑;结合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改革考试内容,并将实践环节也纳入考核的范围。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类课程知识庞杂,实践性强,如果按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对该类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
希望通过对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推动整个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类的全面改革创新,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