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1、保持基址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城市滨水绿地建设要站在滨水绿地之外,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乃至整个城市系统等更高级的系统出发去研究问题。
像中国古代军事家所说的那样: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势就是全局发展趋势。
江河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整体。
所以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建设时,首先应把滨水绿地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而不应该把河道与大的区域空间分割开来,单独考虑。
2、遵从基址的生态环境特征,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在地球表面进行任何的改造都会对其造成影响,但这并不表明人类就退出生物圈不再进行建设了,而是应该认识到人类的建设行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成因与大小,通过设计来减少或避免这种影响。
保持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让环境充满生机与活力。
任何园林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特征,呈现空间异质性,规划设计之前应该对基址进行系统的分析,考虑基址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遵从这些生态环境特征,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
3、生态、景观、防洪等多功能兼顾城市滨水区的整治不单纯是解决水运、防洪等使用功能的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江河、湖泊的水质,增加滨水绿地的游憩机会和景观效果,提升滨水地区周边土地的经济价值等一系列问题。
仅从某一角度出发.均会有失偏颇,造成损失,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
滨水景观的规划建设必须以系统工程为指导,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考虑景观、生态等需求,把滨水绿地建设成多功能兼顾的复合城市公共空间,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4、以绿为主,生态优先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功能要求,主要是通过植物来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对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建设,必须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江河岸线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以绿化为主体,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强调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的滨水景观。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1、防洪、生态、景观多功能统筹很多城市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缺少严厉管理,直接排入城市内部河道,使原来清澈的河水变成"黑水河"、臭水沟。
河道的综合整治除了满足防洪应用功能的要求,还包含改良水质,打消黑臭现象,改良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增添滨水绿地的游憩和景观功能,晋升周边区域的形象等请求。
2、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滨水绿地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怡人的亲水、健身、观景、游憩的场合,促进市民之间的人际交往。
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也日益进步。
滨水绿地的另一个主要生态功能,即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良气候环境的生态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要保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为前提,统筹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在满足市民的生活娱乐需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人类运动对城市滨水绿地的自然生态体系中栖息的生物的干扰,保护生态平衡,继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3、凸现处所风度、景观个性发掘区域地理、人文、植物特点,应用景观伎俩加以表达,对进步城市滨水绿地的活气、趣味、文化品味等均有十分主要的意义。
滨水绿地的环境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处所特点,在应用原有地形的基本上,使城市、途径与绿地景观奇妙而有机地融会,以简练明快的造园伎俩,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明快清爽、景观丰盛而又合适连续发展的现代化滨水绿地。
4、植物造景为主,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主要是通过植物来实现的。
滨水绿地是自然地貌特点较为丰盛的景观绿地类型,自然状况下的河岸带常表示为物种丰盛、构造庞杂的自然群落情势,所以在设计时应以植物造景为主,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仿自然河道生态群落构造,以乡土树种为主,保持适地适树、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增添景观异质性,营造稳固的植物群落,恢复城市滨水绿地退化的自然生态功能,实现景观的可连续发展。
滨水景观的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的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沿着河流、湖泊或海岸等水体边缘的开放空间设计。
其设计理念是为了创造一个宜人、舒适和可用的空间,与水体相融合,同时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以下是滨水景观设计的几个主要理念。
第一,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滨水区域通常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
滨水景观设计应致力于保护和恢复这些生态系统,通过植被修复、湿地恢复等手段,增加景观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影响,并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第二,增强公共空间的可访问性。
滨水区域通常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和娱乐空间,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提供便利的交通连接和丰富的社区设施,以增强公众对滨水区域的访问能力。
这包括设计步道、自行车道和游乐设施等,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滨水景观设计应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这可以包括户外运动场、游泳区、钓鱼区、船坞等,以及供人们放松、社交和欣赏美景的区域。
这种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到滨水区域,增加社交交流和城市活力。
第四,改善景观的可持续性。
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使用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这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节水灌溉系统、能源有效的照明设施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确保水体的可持续性利用。
第五,创造与环境相和谐的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其在自然和建筑环境中融入,并共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这涉及到景观元素的选择、色彩和材料的搭配等,以营造出一个美观、宜人的滨水空间。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增强公共空间的可访问性、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改善景观的可持续性以及创造与环境相和谐的设计。
这些理念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与自然互动、体验丰富和美观的滨水空间。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绿地,它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社交交往的场所之一。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城市滨水绿地,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1. 滨水绿地的定义滨水绿地指的是城市中河岸、湖滨、海滨等水域与陆地之间的绿地带。
它是城市公共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休闲和社交的场所。
滨水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滨水绿地的意义2.1 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滨水绿地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防止城市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
2.2 优化城市景观滨水绿地是连接城市和水域的桥梁,它不仅可以提供开阔的视野,还可以打造更为优美的城市景观,增加城市魅力和形象。
2.3 促进社交与交往滨水绿地可以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促进社交与交往,强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2.4 增加城市经济效益滨水绿地的建设可以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3. 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3.1 生态原则滨水绿地需要保持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不仅要考虑植被的种植和密度,还要关注底泥的清理和水质的处理。
3.2 社会性原则滨水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周边居民和游客的需求,注重场地的多功能性和舒适性,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
3.3 文化性原则滨水绿地需要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与周边建筑和景点相融合,增加场地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
3.4 经济可行性原则滨水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同时要考虑景观的经济效益,为周边商业活动提供支撑和带动。
4. 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4.1 滨江道公园滨江道公园是位于浙江杭州的一条滨江绿带,总面积约为13.15公顷。
滨水景观方案
滨水景观方案1. 简介滨水景观方案是指针对滨水区域的景观设计和规划方案,旨在打造宜人、美丽、功能多样且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的滨水景观空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滨水景观方案的设计原则、要素以及实施步骤。
2. 设计原则2.1 可持续性原则滨水景观方案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降低能耗、节约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2 人文关怀原则滨水景观方案应注重人文关怀,为居民和游客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设计中要考虑人们的行走路线、休憩点、视觉景点等,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
2.3 区域特色原则滨水景观方案应尊重和凸显区域特色,充分利用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设计时要考虑地域文化和当地人民的需求,体现地方特色,增加滨水区域的独特魅力。
3. 设计要素3.1 水体景观水体景观是滨水景观方案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可以通过设置人工湖、喷泉、水景等方式,增加水体的存在感和美感。
水体景观不仅可以提供观赏价值,还可以为滨水区域降温、增加湿度,改善空气质量。
3.2 绿化景观绿化景观是滨水景观方案中的重要要素。
通过植被的选择和布局,可以增加滨水区域的生态价值和美感。
合理选择各类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地等,使其与水体景观相辅相成,形成丰富的绿色植物群落。
3.3 休闲设施滨水区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滨水景观方案中应考虑设置各类休闲设施,如长椅、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休闲设施的设置要符合人文关怀原则,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3.4 活动空间滨水区域常常会承办各类体育、文化等活动,因此在滨水景观方案中应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
设计师要考虑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合理设置场地、设施和安全措施,为活动提供便利和保障。
4. 实施步骤4.1 调研与规划在实施滨水景观方案之前,需要先进行场地的调研和规划。
调研包括对滨水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了解,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是需要考虑环境、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问题。
其中,滨水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1. 环境适应性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尽可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避免矛盾冲突。
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系统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保护生态环境。
2. 开放性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引各种人群前来游玩、休闲、娱乐等活动。
同时,在开放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安全性和管理性问题。
3. 整体协调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该与周围建筑物、道路、公园等环境相协调,形成一个整体。
在设计中要注重景观的连续性和变化性,使人们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都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三、功能性原则1. 适应多种活动的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活动需求,如散步、跑步、钓鱼、划船等。
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合理布局。
2. 环保节能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建设中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并配备节能设施。
3. 安全可靠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该注重安全可靠性问题,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各种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同时,在管理上也要加强监管和维护工作,确保游客在享受美景时也能够得到保障。
四、美学原则1. 景观美学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该注重景观美学问题,创造出优美的景观,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和人文的气息。
在设计中要注重色彩、形状、材质等方面的搭配和运用,使景观更加生动、丰富。
2. 文化传承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该注重文化传承问题,在设计中要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当地文化。
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理念的核心目标是为人们创造一个美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环境。
在滨水地区,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将自然景观与城市建筑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首先,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在设计滨水景观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
通过精心布置植被,增加绿化面积,让人们在滨水地区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在滨水地区设置人文景点,如咖啡馆、餐厅、文化广场等,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滨水地区时,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城市排水压力,同时增加公共绿地和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此外,在滨水景观中加入可再生能源设施,如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装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注重城市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在滨水地区中,可以建设健身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为市民提供一个锻炼和休闲的场所。
同时,要注重景观的安全性,设置围栏、护栏等设施,确保市民的安全。
在夜间,设置照明设备,增加夜间景观的美感和安全性。
最后,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公共参与和交流。
在滨水地区的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市民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
可以通过开展公众活动和展览,提供一个交流交流的平台,增加市民对滨水地区的归属感,也能够加强市民对滨水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是为了创造一个美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环境。
通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在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人们健康与安全,并强调公共参与和交流,让市民充分享受到滨水地区的美好。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需要设计师与城市居民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广场绿地滨水设计理念
广场绿地滨水设计理念广场绿地滨水设计理念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绿地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而滨水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绿地类型,具有独特的环境优势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成为人们追求自然与城市共生的理想场所。
本文从创造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和提升社会功能三个方面探讨广场绿地滨水设计的理念。
首先,滨水绿地设计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滨水绿地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绿化、水体处理等手段,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给市民一个健康舒适的休闲场所。
设计师可以采用生态湿地构建的技术,净化水体,增加水体的透明度,提高水质,打造出清新的滨水风景。
同时,通过合理的种植和景观布局,引入各类植物和动物,丰富滨水绿地的生态系统,增强居民与自然的互动性。
在设计中,还可以加入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等特点的植物,提高滨水绿地的适应性,增加其绿化面积,提高水域周边的生态价值。
其次,滨水绿地设计要注重保护文化资源。
广场绿地作为城市的中心区域,往往有众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遗址,设计师需要做到既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又能将其有机地融入绿地环境中。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保留历史建筑的原貌,或者通过设计绿色通道、文化长廊等方式,让市民在绿地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此外,还可以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将滨水绿地打造成集音乐、艺术、表演等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场所,使广场绿地和建筑物共同构成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娱乐方式。
最后,滨水绿地设计要提升社会功能。
绿地作为城市的“肺部”,应发挥出更多的社会功能,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设计师可以在滨水绿地中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同时,可以结合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设置出入口、停车场等便民设施,方便市民的出行。
此外,滨水绿地还可以规划一些举办集会、展览等活动的场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社交和交流机会。
综上所述,广场绿地滨水设计的理念主要包括创造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和提升社会功能。
浅析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是以城市水域为背景,以建设城市景观为目的,以保护环境、美化城市为理念,进行的一种绿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手段。
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征,保持城市滨水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征,促进区域水生态移植和气候改善,以提升城市空气品质,创造宜居环境,优化城市布局,打造人居环境等多方面方面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
具体来说,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绿地配置城市滨水区绿地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区域的地形、水文、自然风光、文化特色等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布局、科学选材,形成绿地系统和绿廊,形成连续的景观带,形成绿色生态空间。
同时也要注重充分利用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
二、植被配置城市滨水区植被配置应具有及时性、多样性、群层性等特点,充分考虑到景观美学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应兼顾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搭配及适应性、生长周期的选择等方面,同时也要注重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设施配置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需要加强城市设施空间的建设。
在滨水区域内需要充分建设符合区域特点和功能需求的城市设施,如公共休闲广场、文化设施、停车场、游步道、游泳池、船坞等公共设施,以及厕所、喷泉、各种灯具、市民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
同时也要注重卫生环境的因素,确保公共设施的安全、整洁和良好使用效果。
四、通道配置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通行的顺畅性和绿地的空间性。
通道必须具有安全、容量、流速、通达性等特点,确保乘车、步行、骑车、小船等出行方式的便捷、安全、畅通。
同时也要注重配合市民出行的需求,确保通道线路的合理配置和方式,达到经济、建设和使用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不同需求群体的不同环境要求,也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山水和人文特色,同时也要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滨水区绿化规划设计带来的生态效益和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对于改善当地环境和社会发展也有着积极贡献。
滨水设计知识点
滨水设计知识点滨水设计是指在城市和自然水体的交汇处进行的规划与设计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景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涉及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滨水设计的基本知识点。
1. 滨水设计的意义滨水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增加城市绿地和休闲空间,并且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此外,滨水设计还可以对治理水体污染、防止洪水、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 滨水设计的原则(1)生态原则:滨水设计应尽量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2)景观原则:滨水设计应注重景观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使滨水区域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3)风险原则:滨水设计应考虑到气候变化和水灾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4)参与原则:滨水设计应该多方参与,包括政府、市民、专家等,形成共识,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接受度。
3. 滨水设计的要素(1)交通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规划应该便利于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同时要考虑到水体交通的需求。
(2)绿地设计:滨水设计应该注重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水体处理:滨水设计需要考虑到水体的处理和管理,包括净化水质、防治水体污染等。
(4)景观布局:滨水设计的景观布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置,使得整个滨水区域既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又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5)活动空间:滨水区域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文化需求。
4. 滨水设计的案例(1)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个典型的滨水设计案例,通过修复滨江地带,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使其成为一个集观光、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滨江区域。
(2)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滨水设计通过改造旧码头区域,打造了一个集商业、居住和文化于一体的滨水区域,成为了伦敦的新地标。
(3)温哥华海滩:温哥华的滨水设计充分利用了沿海地形和自然环境,打造了一系列的沿海公园和休闲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和独特的眺望。
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水问题,如暴雨洪涝、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滨水区域,滨水景观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
二、生态保护原则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生态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滨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保护滨水湿地、水生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平衡。
可以通过设计湿地公园、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加湿地面积,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三、水资源合理利用原则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和调节水资源。
可以通过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景观喷泉等用途,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
同时,要合理利用滨水区域的水资源,比如设计人工水体、浮岛等,增加城市水景,提升居民的视觉享受。
四、防洪排涝原则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考虑防洪排涝的需要。
可以通过设计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措施,增加地表渗透能力,减少雨水径流,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此外,可以设计雨水花园、湖泊等,用于暂时存储雨水,缓解城市的洪涝压力。
五、人文环境融合原则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特色。
可以通过设计滨水广场、步行街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
同时,要注重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创新性,打造独特的滨水景观,提升城市的形象。
六、绿色交通原则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绿色交通的规划。
可以通过设计自行车道、步行桥等,鼓励居民采用非机动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此外,还可以设计滨水观光船、水上公交等,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丰富居民出行方式。
七、社区参与原则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见。
可以通过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征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将居民的需求融入设计中。
此外,可以通过设计多功能的滨水场所,如滨水广场、滨水公园等,为居民提供社交、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生态功能城市滨水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修复、保障水源、水质净化、防洪抗旱等生态功能,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功能的实现。
首先,应基于生态系统的原理,建立城市滨水绿地对水体环境的调节与修复功能,力求达到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环境改善、景观提升等效果。
另外,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植被配置、元素排布等方面,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二、景观功能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除了保障生态安全外还承担了重要的城市景观和文化传承功能。
从景观角度来看,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应该积极调和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多种景观类型、形态和风格,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绿地景观。
比如,沿岸绿地可以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滨水文化景观;在园林设计上,采用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塑造景观韵律、营造意蕴丰厚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宜人的休闲场所。
三、社会功能城市滨水绿地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教育的重要场所。
因此,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关注的不仅仅是环境的美化和保护,还要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共处,让人们融入自然,感受自然。
因此,在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市民利用需求,创造符合城市特色的人性化景观,将滨水绿地变成市民社交、体育、文化活动的场所,培养城市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形成具有人文特色的城市滨水绿地。
所以,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应有组合的、立体的管理理念,创造出具有环境意义、造型意义、文化意义的作品,营造融合人文、历史、环境等元素和特色的城市滨水绿地景观。
这必将引领一种新的城市景观设计思路和实践,从而充分发挥城市滨水绿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滨水景观公园是一种以水体为核心的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是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丰富水景资源和多样化功能的城市休闲场所。
以下是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1. 借景生态化: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首先要重视生态保护。
通过保护水体周边的湖泊、河流、溪流等滨水资源,还原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湿地、蓄水量、滨水带绿化等生态功能,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景观的滨水公园。
2. 多功能性:滨水景观公园不仅仅是一个观赏水景的场所,还应具备多种功能。
例如,设立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滨水公园还可以设置船坞、码头等设施,方便市民进行水上运动和观光活动。
3. 透明亲水化: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应建立在增加市民与水的亲密接触上。
通过设置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欣赏水景,感受水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在水体中设置喷泉、水幕墙等水景装置,增加视觉效果,提升观赏体验。
4. 绿色生态化:滨水景观公园的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植被的选择和布局,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休闲场所。
例如,引入各种乔木、灌木和花卉种植,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提高景观效果;通过设置草坪、庭院、花园等景观元素,丰富公园的形式和层次。
5. 历史文化融合: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还应考虑历史文化的融入。
可以利用滨水公园既有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等资源,打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公园。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文化广场、纪念碑、雕塑等,展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6. 可持续发展: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要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要开展水质监测和水生态恢复工作,保护和提升水体的质量,确保公园的可持续运营。
通过以上设计理念的贯彻,滨水景观公园可以成为一个既美丽又实用的城市空间,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的理念与原则作者:任晓清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3期摘要:滨水绿地园林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美观与实用原则,空间层次丰富原则,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景观与文化的融合,突出当地特色的原则。
关键词: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理念与原则滨水绿地无论是调节气候、净化污水,还是涵养水源和改善空气质量,对一个城镇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城镇生态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滨水绿地园林是市民休息、娱乐、观光的理想场所,也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极具景观美学价值。
因此,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绿地园林,有助于塑造城镇形象,提升城镇品位。
因此,有必要对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进行探究。
1 园林设计应遵循的理念城镇滨水绿地的园林设计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怡人的亲水、健身、观景、游憩的场所。
在满足市民生活娱乐需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滨水绿地园林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以生态为先就是要充分考虑区域气候特征,结合周边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与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以“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生态景观,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
1.2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既有古人与现代人的和谐统一,也包括今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人们生活在绿地景观空间里休闲、亲昵、亲水、沐浴阳光、交流嬉戏,需要人性化的良好平台。
这正是景观塑造与规划的出发点。
循着这个目标,将园林造景元素组合成为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实现天地万物的动感空间互动,既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滨水公园设计理念
滨水公园设计理念滨水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理想场所。
滨水公园的设计理念应该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创造美好的休闲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体验。
首先,滨水公园的设计理念应以人为本。
公园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而存在的,设计师应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偏好来规划公园的功能和结构。
公园需要提供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活动和服务,例如儿童游乐区、老年休闲区、青年运动区等。
除了满足基本的需求,公园还应提供创新的活动和体验,例如户外电影放映、音乐会、文化展览等,以丰富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其次,滨水公园的设计理念应回归自然。
公园是城市中的绿洲,应该是一个人们可以逃离喧嚣尘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植被布局、湖泊和溪流的设置以及自然材料的使用,使公园更具自然气息。
此外,公园还应倡导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设置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桶等,提升公园的环境保护意识。
再次,滨水公园的设计理念应创造美好的休闲环境。
公园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场所,设计师可以通过景观布局、景点设置、座椅摆放等,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花坛和草坪,供人们漫步和野餐;在公园的高处设置观景台,供人们观赏城市风景;在公园的湖泊中设置游泳区和划船区,供人们水上运动和娱乐。
通过创造这样的美好环境,可以提高人们对公园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最后,滨水公园的设计理念应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体验。
公园不仅仅是供人们散步和休闲的场所,还应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和体验,让人们愿意在公园中驻足停留。
设计师可以设置健身器材区域、户外运动场地、露天舞台等,供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文艺表演等活动。
此外,公园还可以设置临时展览馆、室外剧院等,供人们观赏艺术展览和演出。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体验,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到公园,促进公园的活力和发展。
综上所述,滨水公园的设计理念应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创造美好的休闲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体验。
只有这样,滨水公园才能成为城市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理想场所。
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的理念与原则任晓清(河北省献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062250)滨水绿地园林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美观与实用原则,空间层次丰富原则,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景观与文化的融合,突出当地特色的原则。
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理念与原则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完美融合,实现天人合一。
2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应坚持的原则2.1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城镇滨水绿地的园林设计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
首先要考虑满足河道坑塘防洪的功能与需要。
其次可利用水生植物或者岸边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绿地园林设计,使得游人更加贴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再者,城镇滨水绿地的园林设计还要关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满足现代城镇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2.2坚持美观与实用原则现代园林设计的成果是供城镇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此,滨水园林设计应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把城镇、道路与绿地景观巧妙而有机地融合。
美观与实用是园林设计中外在形式与景观在人们生活中影响的不同侧面,要深入挖掘当地人文、植物特色,结合地理位置与城镇功能,用恰当的景观描绘手法进行充分地表达,以提高城镇滨水绿地的文化品味和实用功能。
2.3坚持空间层次丰富原则从近年来的美学视觉来讲,垂直面上的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
所以,滨水园林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
立体设计包括软质园林设计和硬质园林设计。
软质景观如在种植灌木、乔木等植物时,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变化,再按植物特性种类分高低立体种植;硬质景观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
2.4坚持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对城镇滨水绿地生态景观进行设计,主要通过植物绿化来实现的。
在园林设计时,要依据景观生态为先的设计理念,维护河流生态群落自然结构,坚持以区域乡土树种为主,突出生物多样性特点,建设以本区域植物群落为主,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功能设计模式,改善绿地景观自然环境,创建风景优美,舒适宜人,环境清新的滨水绿地园林。
城市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的原则
城市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的原则城市滨水区是在城市范围内陆地和水域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环境。
因为滨水空间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陆地上的和水里的,还有水路交界地和滨河湿地类,这使得滨水景观绿化设计更为综合,复杂,富有挑战性。
在滨河景观的绿化设计规划中我们要遵从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设计要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进行建设,并尽量保持其原有面貌的完整性。
滨水景观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最大程度的融合,充分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做到因地制宜。
(2)植物造景原则:为了创建"绿、畅、洁、美"的景观生态型滨水景观形象,配置不同的植物景观生态群落,适地适树地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群落景观序列,突出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生态、文化特色。
(3)景观特色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模式将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与大片绿地水体、少量景观建筑有机结合,构成绿树成荫、水系畅流、百花争艳、居民游憩的滨水景观序列空间。
(4)多功能性原则: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设计应满足城市居民在观光,生态,健身,休闲等方面的需求。
例如:通过景观绿地来调节气温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来实现其生态环境功能;通过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特色景点设置来实现其景观功能;通过娱乐健身场所的建设来实现其休闲文化功能。
通过综合多方面因素与需求,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滨水生态空间。
(5)安全性原则:滨水景观是水畔特有的绿地景观带,是绿地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的交错区。
在景观设计中我们除了要满足生态环境、文化历史继承、娱乐休闲等功能外,还必须保证其安全性。
在满足市民的休闲文化需求、城市景观的优化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水利防洪的功能。
滨水景观绿地设计的原则
二、滨水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
滨水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美化市容,形成景色。
例如:西安在护城河周围建造的环城公园,对美化 市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兰州市在黄河边建造的滨河 公园也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 (二)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三)防浪、固堤、护坡,避免水土流失。
三、滨水景观绿地设计的原则
(六)技术更新原则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使得现 代景观设计具备了超越传统材料限制的条件,通过选 用新颖的建筑、装饰材料,达到只有现代景观设计才 能具备的质感、透明度、光影等特征。例如,在苏州 工业园区金鸡湖景观工程中选用了地面光纤照明、 4.0m高沿湖柱式照明、彩钢板玻璃砖装饰的厕所、水 幕广场人工喷泉等。这些现代科技的成果带给设计师 们超越其先辈们设计的自由度,因而创造了一些崭新 的视觉效果。
四、滨水景观绿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 意的问题
若水面宽阔,沿岸风光绮丽,对岸风景点较多, 沿水边就应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游步道、草 地、花坛、坐椅等园林设施。游步道应尽量靠近水边, 以满足人们近水边行走的需要。在可以观看风景的地 方设计小型广场或凸出岸边的平台,以供人们凭栏远 眺或摄影。在水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 计成两层平台,以踏步联系。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 驳岸应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以满足人们的亲水感。
滨水景观——简析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简析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摘要】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的局部气候调节和自然环境的改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景观设计在结合地域特色构造人工景观,同时赋予这些景观以人文意义,在城市中不仅发挥着生态效益,而且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本文通过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概念及意义的阐释,进一步的指出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要遵循的原则,通过对绿地景观设计的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滨水绿地气候调节人工景观生态效益前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市面积不断地向外围扩张,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地增加,城市环境在绿化的进程中逐步得到改善。
在城市中靠近河流、湖泊、池塘等有水资源的地方建设一些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是城市空气净化器。
由于处于陆地和水域相互交叉的地方,在这里生态系统较城市更具完善性,能够为繁忙节奏的城市人提供休息娱乐休闲的良好环境。
城市滨水绿地是依水而建,将地区独特的水文条件结合创造,注重对水岸景观的设计,为城市的绿化景观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模式。
文章在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概念进行阐释后通过对其原则的介绍并寻找在实际建设中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问题,以期为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提供建设性意见。
一.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概念及其意义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中发挥着美化城市同时又执行城市功能作用,对城区的气候调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包含水域和陆域两个部分,整体布局上沿着河流、湖泊、池塘等成条带状分布,在水域周围设计内涵各种因子的景观树木,增添城市绿化面积,吸收城市排放的废气,有效地阻隔噪音污染,确保人民生活质量。
在为城市优化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城市空间活动提供了广阔地场所,缓解城市密集空间,供给城市功能,提供基础设施,承载城市活动。
总之,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指的是城市建设用地活动范围内,利用毗邻水域优势来创造的符合城市美观,能够提升城市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的公共空间。
在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景观将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生态效益,激励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更多地注重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6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王佳玮 福建省闽江学院摘 要: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美观与实用原则,空间层次丰富原则,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原则,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原则等。
关键词: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滨水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的生态功能,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城市生态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水绿地景观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极具景观美学价值。
因此,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绿地景观,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滨水景观是市民休息、娱乐、观光的理想场所,在提升城市形象、扩展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旅游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进行探究。
1 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理念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三大主题,因此,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满足市民生活娱乐需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来促使滨水地带的文化氛围的提升,从而让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完美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在感受人文气息熏陶的同时,融入自然轻松的境地,让滨水绿地美丽景观充满自然气息,打造优美天然景色,并赋予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意境。
1.2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既有古人与现代人的和谐统一,也包括今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人们生活在绿地景观空间里休闲、亲昵、亲水、沐浴阳光、交流嬉戏,需要人性化的良好平台。
这正是景观塑造与规划的出发点。
循着这个目标,将景观造景元素组合成为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实现天地万物的动感空间互动,既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1.3 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对绿地中原有的古迹要进行保护和修复,才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这种生态复原和对原始自然的保护,是对古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只有在地域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赋予新时代的建筑、人群、生物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历史与未来互动与融合,彰显城市魅力。
因此,要尊重当地历史,努力打造文化景观,使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有内涵,有灵气。
赋予景观文化内涵,把生态文化自然美与人文文化古典美有机完美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活品味和品质,最大限度去追求经典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完美融合,天人合一。
2 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原则2.1 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
在有洪水威胁的区域做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满足河道坑塘防洪的功能与需要。
同时在防洪坡段铺设石材,通过形式的变化或者机理的变化塑造不同的视觉体验,以满足休闲和娱乐的功能。
其次,还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或者岸边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绿地景观设计,使得游人更加贴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第三,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还要关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2.2 坚持美观与实用原则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
把城市、道路与绿地景观巧妙而有机地融合。
美观与实用是景观设计中外在形式与景观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的不同侧面,所以要深入挖掘当地人文、植物特色,结合地理位置与城市功能,用恰当的景观描绘手法进行充分的表达,以提高城市滨水绿地的文化品味和实用功能。
2.3 坚持空间层次丰富原则从近年来的美学视觉来讲,垂直面上的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
所以,滨水景观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
立体设计包括软质景观设计和硬质景观设计。
软质景观如在种植灌木、乔木等植物时,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变化,再按植物特性种类分高低立体种植;硬质景观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
2.4 坚持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对城市滨水绿地生态景观进行设计,主要都是通过植物绿化来实现的。
在景观设计时,主要是根据景观生态为先的设计理念,维护河流生态群落自然结构,坚持以区域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突出生物多样性特点,建设以本区域植物群落为主,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功能设计模式,改善绿地景观自然环境,创建风景优美,舒适宜人,环境清新的滨水绿地157景观。
2.5 坚持景观与文化的融合,突出当地特色的原则自然景观是一个城市绿地景观的外在形式美,文化景观突出的是滨水绿地的文化内涵。
自然景观的自然秀美与文化景观的古典美完美融合就使得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特色达到最佳的境界。
也只有把自然景观的秀美与文化景观的古典美完美融合,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城市绿地景观的魅力。
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坚持坚持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融合,充分挖掘深厚的城市历史和文化特点,吸收城市深厚悠久的历史文脉,用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彰显当地的文化特色,增强滨水景观的活力,提高滨水绿地景观的魅力。
参考文献:[1]白立妙. 浅谈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J ].中国园林,2008,(23)[2]仇惠芳. 景观园林设计要注重美学上的平面构成原则[J ].现代园艺,2008,(05)用供水立管串联减压分区供水方式,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水的重要措施,住宅卫生间入户管水表前的供水静压力不宜大于0.15Mpa 。
供水系统中可调式减压阀压差不应大于 0.40Mpa ,比例式减压阀减压比不宜大于 3∶1。
超过本值时宜增设供水泵组,减少同一泵组供水范围,以减少能耗的浪费。
2.2.2 管材自来水由水厂(加压)管道送达用水点,给水在管道内的流速及管道内壁的粗糙度,对供水系统所需压力有直接关系,从节能的角度讲,管径确定后,管内壁的粗糙度及局部阻力越小,给水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损失相对较小,对于需要二次加压供水的给水系统来说,其工程越大管线越长,阻力损失差值就越大,对于所选用的加压泵对系统最不利点的供水压力稍显不足时,调整内壁较光滑的供水管材可降低阻力损失,满足该系统供水要求且达到节能目的。
随着国家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在设计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充分贯彻“节水、节材、节地、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成为摆在每个给排水设计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责任。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充分理解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在保证设计功能需要的前提下,从每一个细微之处最大限度的节约每一寸管道、节省每一个阀门、降低每一度电力消耗,充分减少系统建造及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量。
在进行清掏时,这项作业占去了整个养护的60%-70%。
我国这项清掏技术仍然沿用着一个世纪前的手法,大铁勺、铁铲等手工工具不仅让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在安全上也存在着隐患。
国外则大部分运用机械进行清掏,在机械不方便进去的管道,则有专用污泥钳。
对于埋藏深度大的管道,在发达国家,则是采用真空吸泥。
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则使用绞车的通沟牛把淤泥直接拉出管道。
在这一点上,绞车上我国的滑轮架则没有美式的滑轮组操作轻便,安放使用快捷。
最后,在养护设备配置上,如可以将污水进行过滤再射水的射水车,其水压高达 1417MPa 以上,加入带旋转链条的喷头后,不仅可以彻底清除管道所有淤泥,还能把固结在管壁上的水泥浆清除。
但我国鉴于其使用班费太昂贵,一个班次就要 2000-3000 元,即使少数城市有少量购置,但也无法纳入常规使用。
其它如国外性能先进的绞车、抓泥车、带活门的防臭雨水口,,自动冲洗闸门,雨水口网篮等设备,因为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经费与投入未形成机制,配置的低下也造成了对排水管道养护的不足。
4 结语对于我国排水管道的养护来说,要立足国情,正视不足,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国内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才能把排水管道养护形成机制,提升以技术为核心的养护水平。
参考文献:[1]朱保罗.国内外排水管道养护技术比较[J ].给水排水,2007,2.[2]唐建国,曹飞,全洪福,单志和,王健华. 德国排水管道状况介绍[J ]. 给水排水,2003.[3]许励敏.市政排水管网的养护管理[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4作者简介:贾中刚 1974.9.29 男 本科 工程师 山东费县 排水管理 ,黄明 1974.10.8 男 本科 工程师 山东寿光 排水管理这两种做法均可实现卫生间的排水横支管埋设本层的地面而不进入邻户。
暗埋管道安装时,施工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卫生间地面,以免给日后使用中留下隐患。
卫生间地面施工可填充煤灰等轻质材料,亦可采用砌砖架空铺设制板施工地面,地面须做防水处理,做法可参照屋面防水处理,如做两油一布橡塑油膏防水。
排水管道渗漏处附近的地面、墙角缝隙部位返潮,埋设在地下室顶板与一层地面夹层内的排水管道渗漏处附近(地下室顶板下部)还会看到渗水现象。
4.1 漏水原因 (1)管道支墩位置不合适,在回填土夯实时,管道因局部受力过大而破坏,或接口处活动而产生缝隙。
(2)预制管段时接口养护不认真,搬动过早,致使水泥接口活动,产生缝隙。
(3)冬期施工时,管道接口保温养护不好,管道水泥接口受冻损坏;没有认真排除管道内的积水,造成管道或零件冻裂。
(4)管道安装后末认真进行闭水试验,未能及时发现管道和零件的裂缝和砂眼,以及接口处的渗漏。
4.2 质量预控 (1)管道支墩要牢靠,位置要合适,支墩基础过深时应分层回填土,回填土时严防直接撞压管道。
(2)预制管段时认真做好接口养护,防止水泥接口活动。
(3)冬期施工前注意排除管道内的积水,防止管道内结冰。
(4)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管道闭水实验,认真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上接第152页)(上接第154页)(上接第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