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介绍-池州简介PPT(经典版)
池州

池州池州市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中文名称:池州外文名称:Chizhou 别名:贵池、秋浦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1市辖区,3县政府驻地:池州市贵池区百牙中路1号电话区号:0566 邮政区码:247000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面积:8271.7平方公里人口:158万(2008年) 方言:江淮官话、吴语、赣语气候条件:气候温暖,四季分明著名景点:九华山风景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杏花村等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火车站:池州站等车牌代码:皖R 市树:樟树市花:杏花行政区划代码:341700目录11.基本市情1.1 地理11.2 历史11.3 资源11.4 发展11.5 旅游12.行政区划2.1 市辖区12.2 县13.历史沿革3.1 境域变迁13.2 建置沿革14.综合经济4.1 综述14.2 园区15.交通运输5.1 综述15.2 水运15.3 公路15.4 铁路15.5 航空16.自然资源6.1 矿产资源16.2 生物资源16.3 野生资源16.4 水利资源16.5 土地资源16.6 旅游资源7.历史文化18.特色文化8.1 池州傩18.2 文南词18.3 青阳腔9.历史名人10.风景名胜10.1 九华山风景区10.2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3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4 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0.5 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10.6 盘台省级自然保护区10.7 紫石塔县级自然保护区10.8 秋浦河10.9 杏花村10.10 九子岩风景区11.教育概况11.1 综述11.2 基础教育11.3 职业教育11.4 成人教育11.5 民办教育11.6 高等教育11.7 师资力量11.8 主要初、高中学校12.重点企业池州市- 野生动物池州大渡口至安庆公交专线开通展开1.基本市情1.1 地理池州市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长江,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56万。
《池州翠微亭》PPT课件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 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 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 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 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 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结尾一句则写了诗 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 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 “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 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 “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 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 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 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 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 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 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 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之情。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 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 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 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 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 “特特”, 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 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 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 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 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 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 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 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 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 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池州概况

(一)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
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文化积淀深厚。
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立州府建制以来,池州已有1380多年历史,其间人文荟萃,佳话连篇。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此外,还有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被称作"千载诗人地"。
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九华山,千百年来,古刹林立,飞阁流丹,香烟缭绕,修持佛法,享有"莲花佛国"之称。
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生态环境优美。
池州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山川秀丽,地形多样,南部是丘陵山区,北部是长江冲积平原,襟江带湖,江河湖泊错落有致,山光水色天然成趣。
境内有二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是被誉为"中国鹤湖"的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一处是有着"华东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此外,还有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多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
区位交通良好。
池州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160公里,沿江达海,承东接西,是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紧邻长江三角洲,有利于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池州PPT

夜色中的池州
她是中国第一个地区级国家生态经济开发区 她是举办首届全国绿色运动会的城市 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她是国家园林城市 她就是我的家乡 ——池州
池州历史
•
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唐武德四年设州 置府,至今已有1384年历史。晚唐杜牧、熹、司马光、王安石、陆游等驻足池州, 留下精美诗篇,杜牧的《清明》诗,使池州杏花 村名播青史。佛文化、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 戏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使池州成 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傩戏
• 远古奇葩蕴神韵 • 池州傩,属《论语》 中所载“乡人傩”。它起 于明代、盛于清朝,主要 流布在九华山麓方圆百里 的贵池、青阳、石台等地, 尤其集中于贵池区梅街、 棠溪、墩上等山乡的姚、 刘、章、唐、姜、杜、汪 等数十个大姓家族,当地 素有“无傩不成村”之说。
特色池州
引言 城市风光
当地特色
佛教圣地
历史文化
当地特色
结尾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国务院 前副总理。
许世英(1873~1964),,池州东至 县人.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 期,宦海浮游60余年,成为我国近 代政坛上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佛教池州
引言 城市风光
佛教圣地
中国最高佛--99米
佛教圣地
发展成就
九华山寺庙
九 华 山
妙有分二气, 灵山开九华。
--唐▪李白
大 雄 宝 殿
天台上的日出 天 台 上 躲 藏 的 太 阳
千古第一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 牧,春游池州贵池城西杏花村, 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 作——《清明》诗
传 创承 文新古 飘明现老 香古代精 五今手艺 湖中法 杏四外 花海 酒
池州市区域概况

第二章区域概况地理位置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主城区位于池州市北部,北隔长江与安庆市相望;其中东北的江口区属于江口镇的一部分,东邻梅龙镇;主城中信片区东隔白沙毗邻马衙镇,西隔秋浦河与高岭镇、乌沙镇相邻;火车站地区的城南片区属于里山镇的一部分,西南靠近涓桥镇;贵铜公路从东北向进城,318国道在城区南部包绕而过;图2-1 池州地理位置示意图气象条件池州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植物生长期长;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年均日照时数:1730~21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年内气温以1月份最低,为~℃,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28;7℃;极端最低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为℃;平均年无霜期:220天;最长286天,最短189天;年均降水量:1400--2200mm,大多数年份超过1000mm;地形地貌池州市地貌变化较大,分为丘陵与圩区两种地貌类型;主城中心片区的西侧与城南片区均为堆积港岗地,秋浦河水系呈脉络状延伸其间,地形较破碎,中心片区东侧白洋河以西地区地形相对完整,有微坡起伏,白洋河以东主要为圩区;东部经济园片区为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小雨50米,相对高差小于10米,建设条件良好,水利条件优越;水文池州市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是以地表水资源为主;(1)地表水该市地表水资源主要由长江过境径流量、区域内各支流径流量、湖泊和水库四部分组成;•河川径流该市多年平均径流深500~1000mm;东南部高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径流系数在60%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1000mm以上;沿江圩区及丘陵径流系数45%,500~800mm;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干旱年径流深为300~500mm,78年大旱径流深平均为400mm;丰水年径流深可达900~1400mm;经流年内分配极不平均,4~7月份汛期径流500~600mm;占全年的50~70%,而8~9月份为高温耕水期,径流深只有50~170mm,占全年的10%左右,供需卖盾尖锐,易形成秋旱;特别是山区,遇旱河水断流,又无地下水可取,旱情更为严重;圩区在汛期受江水和内河水顶托,圩内积水无法自排,易形成内涝;该市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人均5273m3,亩均573m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境内河流较多,十大河流横跨三大水系,直接入江的河流6条,流入青戈江的河流3条,流入鄱阳湖的河流1条;流域面积8542km2,河道总长;七条主要河流龙泉、尧渡、黄盆、秋浦、白洋、九华、青通集水面积7389km2,占该市总面积的%;除龙泉河流入江西鄱阳湖外,其余均流入长江;•湖泊、水库池州境内湖泊较多,全市共有中型湖泊2个升金湖、太泊湖,其中太泊湖与江西彭泽县共有,小型湖泊6个白沙湖、天生湖、西岔湖、马料湖、十八索湖、庆丰圩;多年平均水面面积;库容亿m3,已围垦面积;全市共兴建水库378座,蓄水塘坝885座,总蓄水量约亿m3;众多的湖泊、水库及塘坝为该市远江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目前池州市已建设完成城区水系整治工程,城区内水系已全部联通;•长江长江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市160km,梅埂站多年平均径流量9000亿m3,平均流量28540m3/s,最小日平均枯水量6300m3/s;(2)地下水池州市的地下水储量尚未探明,据现有成井水质化验结果,水中含砷量较高;池州水生动植物资源水生植物资源池州市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其中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有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一种,属安徽省重点保护的有莼菜Braseniaschreberi、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莲Nelumbonucifera、野菱Trapaincisa四种;常见的单子叶植物有竹叶眼子菜、眼子菜Potamogetondistinctus、菹草Potamogetoncrispus、苦草Vallisineriaspiralis、水鳖Hydrocharisdubia、浮萍等;双子叶植物相对较少,主要为莲、芡实Euryaleferox、细果野菱Trapamaximowiczii、菱Trapajaponica等;蕨类植物以苹Marsileaquadrifolia、槐叶苹Salvinianatans、满江红Azollaimbricata为主,除中华水韭只分布于日本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其余都是世界广布种,其中水蕨广布热带和亚热带,粗梗水蕨Ceratopterispteridoides分布于东南亚、印度东部和中南美洲,苹、槐叶苹、满江红都广布全球;苔藓类有叉钱苔Ricciafluitans、浮苔Ricciocarpus、柔枝水藓Fontinalishypnoides三种,都是世界广布种,其中浮苔常与紫萍混生;种类组成中,仅有一属为水生的科较多,如金鱼藻科、水马齿科、香蒲科、黑三棱科、角果藻科、水麦冬科、花蔺科等;苔藓与蕨类水生植物的每一属都分属一科;还有一些科仅有少数种为水生,如胡麻科、毛茛科等;因此,水生植物的种类既简单,彼此亲缘关系又较远;表1 池州市主城区现有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类别名称类别名称挺水植物荷花Nelumbo nucifera滨水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旱柳Salix matsudana香蒲Typha orientali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乌桕Sapium sebiferum茭白Zizania latifalia Griseb.Stapf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 Miq.莎草Cyperus microiria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灯心草Juncus effustts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丝绵木Euonymus bungeanus蓼Polygonum caespitosum Bl.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 alb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菱Trapa Bicornis云南黄素馨Jasminum mesnyi芡实Euryale ferax DC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水花生Alligator Altermanthera Herb银杏Ginkgo biloba L.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O. Kuntze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W. C. Cheng漂浮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池杉Taxodium ascendens绿萍Azolla imbricata Roxb.Nakai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 紫萍Spirodela polyrhizaL.Schleid.Lemnapolyrhiza L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槐叶萍Salvinia natansL.All.水杨梅Geum aleppicum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丛枝蓼Polygonum caespitos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楼梯草Elatostema involucr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Zucc.水芹Oenanthe javanica Blume DC据调查,池州市城区的水生植物种类总体偏少,其中景观水生植物使用率偏高的有观花类的黄菖蒲,荷花、千屈菜、睡莲、荇菜、芦苇等,观叶类的菖蒲、香蒲、茭白,莎草、水蜈蚣、灯心草、芡实、水花生、菱,还有浮萍、紫萍、槐叶萍等小型浮叶植物以及金鱼藻、黑藻、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池州市水生维管束植物包括部分常见沼生、湿生植物共有一百多种,主要有凤眼莲、浮萍、芦苇、两栖寥、金鱼藻、栖草、水蓼、大马蓼等;高等水生动物池州市主要鱼类品种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草鱼、青鱼、刀鲚、巴西鲷、餐鲦、翘嘴红鲌、蒙古红鲌、胡子鲶、黄鳝、泥鳅、中华鲟等110种;还有鳖、巴西龟、鳄龟等爬行类动物,还有青虾、草虾、螃蟹等甲壳类动物;。
池州介绍-池州简介PPT(经典版)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池州城市概况
别 名:秋浦、江州、九华府、华阳;下辖地区:1个区、3个县;面 积:8271.7平方公里;人 口:148.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831.7亿元。
2、城市概况
池州
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大氧吧”之称,市域内森林 覆盖率近60%,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安徽省前列,主 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 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 年(627)撤,领地还隶宣 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 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 原池州地称秋浦郡。 池州,简称“池”,度别名 “秋浦”。
池州
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公元621 年设州置府迄今近1400年。 历代名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苏轼、岳飞等都曾 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同时还有“中 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 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 佛文化、茶文化。
3、旅游景点
牯牛降
国家4A级风景区。 池州境内被称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 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素有“第 二黄山”之称。
3、旅游景点
九子岩
国家4A级风景区。 九子岩景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部位,是九 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景区。 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其 险可比华山、其秀可望黄山。
东至麦鱼
麦鱼一种小型名贵水产品,与驰名中外的庐山 石鱼为同一种类。因其形小而似麦粒,又值麦 收季节盛产此鱼,故名。
麦鱼是县内传统特产,肉嫩味鲜,“里人珍之”, (《东流县志·疆里志》,嘉庆二十三年本) 其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麦鱼干。
最新关于安徽池州市的简介

1. 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山水相依,景色优美,拥有许多著
名的自然景观。
1
2. 池州市的山水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安徽省内
2
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3. 池州市的自然风光不仅美丽,而且保护得非常好,是人们休闲度
3
假的好去处。
小主题2: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
1. 池州市拥有许
多著名的自然景观
最新关于安徽池州市的简介
目录 CONTENTS
01
大主题一:池州市的地理位置
02
大主题二:池州市的历史文化
03
大主题三:池州市的自然风光
04
大主题四省南部
02
01
1. 池州市地处安徽省南 部,地理位置优越,是长 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城市 。
,如九华山、天柱
山等,这些山峰巍
1 峨壮观,景色优美
。
2. 池州市的自然景
3. 池州市还有许多
观以山水相依为特色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
,如池州大峡谷、池
园,如天堂寨国家森
州石林等,让人流连
林公园、龙源湖国家
2 忘返。
3 湿地公园等,是观赏
野生动植物和享受大
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小主题3: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小主题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池州市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 础设施不断完善。
2. 近年来,池州市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 升,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
3. 在政府的扶持下,池州市的农村地区也实现了现代化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感谢观看!
小主题1:工业、农业、旅游业发展迅速
池州概况

池州概况池州市农业发展情况简介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接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
池州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山川秀丽,地形多样,南部是丘陵山区,北部是长江冲积平原,襟江带湖,境内有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和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还有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多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
一、池州农业基本情况池州是传统的农业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水稻、棉花、油料、竹木、茶叶、蚕茧、中药材等农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特种水产品养殖和畜禽养殖也初具规模。
全市现有耕地220万亩,其中水田164万亩,旱地53万亩,林地515万亩,牧草地45万亩。
自1988年池州复建以来,历届党委、政府经过对市情的不断深化认识,对国内外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作出了“以青山清水为本,走绿色现代化之路”的发展决策,1996年12月26日,国家环保局批准池州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1997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科委批准池州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地区。
近年来,围绕着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我市以生态优势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池州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200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76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9%,粮、棉、油总产分别达到50.4万吨、1.36万吨、5.87万吨;肉、蛋、水产品总产分别达到6.16万吨、1.92万吨、8.61万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85元,增长5%,位居全省第八。
茶叶、秋浦花鳜、皖南土鸡、山野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初具规模,天方、美思佳、九华冷冻、官港市场等一批龙头企业竞争力、带动力明显增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安全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逐步显现,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取得明显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池州城市概况
别 名:秋浦、江州、九华府、华阳;下辖地区:1个区、3个县;面 积:8271.7平方公里;人 口:148.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831.7亿元。
2、城市概况
池州
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大氧吧”之称,市域内森林 覆盖率近60%,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安徽省前列,主 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
萝卜丝馅,滋味浓郁;腌菜馅,滋味酸辣;豆国 子馅,口感爽脆;
芙蓉糕
芙蓉糕是石台县有名的小吃之一,其香甜味美, 酥软爽口,主要用精细的糯米粉做成,其制作 工,具有浓郁的蜂蜜香味。
干豆角烧肉
安徽池州的特色美食,其需要把干豆角用温水 进行泡好,五花肉切成两厘米见方的丁,泡好 的干豆角和五花肉大约是一比一的样子,成品 后干豆角已经入味,还是脆脆的口感,非常下 饭。
3、旅游景点
杏花村
国家4A级风景区。杏花村是池州最具特色的 历史文化名村。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 “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 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春游池州杏 花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旅游景点
怪潭
国家4A级风景区。 怪潭景区以漂流、古钓台、三埭石、怪潭、水 上乐园而得名,周边山清水秀,环境清幽,山 水相依。 怪潭漂流全程约4公里,有冲浪滑道两处,激 流险滩五道,水绕山转,山贯水行。
4
美食文化
池州小粑
池州的传统小吃,池州人的一天就是从一个小 粑开始的,小粑用面粉里面裹上各种馅制成, 小粑的种类很多;粉丝馅,入口爽滑;
东至麦鱼
麦鱼一种小型名贵水产品,与驰名中外的庐山 石鱼为同一种类。因其形小而似麦粒,又值麦 收季节盛产此鱼,故名。
麦鱼是县内传统特产,肉嫩味鲜,“里人珍之”, (《东流县志·疆里志》,嘉庆二十三年本) 其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麦鱼干。
九华山素斋
九华山是佛教名山,历史上不仅僧尼要严肃戒 律,禁荤吃斋,而且严禁山民和游客食荤,千 百年来,相沿成习。
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久负盛名的“九华山 素斋”。
谢谢大家
池州
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公元621 年设州置府迄今近1400年。 历代名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苏轼、岳飞等都曾 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同时还有“中 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 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 佛文化、茶文化。
3、旅游景点
牯牛降
国家4A级风景区。 池州境内被称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 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素有“第 二黄山”之称。
3、旅游景点
九子岩
国家4A级风景区。 九子岩景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部位,是九 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景区。 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其 险可比华山、其秀可望黄山。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九华山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佛教文化博大 精深,寺庙百座,僧尼千人,是著名的国际性 佛教道场。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 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 方圆100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 1342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 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 匾“东南第一山”。
池州城市介绍
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 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 年(627)撤,领地还隶宣 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 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 原池州地称秋浦郡。 池州,简称“池”,度别名 “秋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