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模板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350282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9.png)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代表数量
设计强度等级 理论配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报告日期
(1) 技术条件 设计抗渗等级
理论配合比报告编 号
施工配合比
工地捣实方法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mm)
制件时扩展度(mm)
制件维勃稠度(s)
制件日期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水
试件编号
龄期 (d)
试件尺寸(mm)
养护方法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3) 抗渗试验结果
试验起止日期
起始
终止
六个试件中三个渗水时的水压力H (MPa)
确定抗渗等级
检测评定依据:
试验结论: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JC-018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
![JC-018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2e3f880740be1e650e9abc.png)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
JC-018
委托单位
××××公司
委托日期
××年××月××日
工程名称
×××综合楼
委托编号
××××
工程部位
地下室外墙
报告日期
××年××月××日
成型日期
××年××月××日
强度等级
C30
试验日期
××年××月××日
抗渗等级
S6
龄期
28d
依据标准
GBJ82-1985
检测结果
加压时间
水压
透水情况
月
日
时
(MPa)
1#
2#
3#
4#
5#
6#
×
1
8
0.1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
1
16
0.2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
1
24
0.3
无无Βιβλιοθήκη 无无无无
×
2
8
0.4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
2
16
0.5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
2
24
0.6
无
无
无
无
无
渗漏
×
3
8
0.7
无
无
无
无
无
渗漏
×
3
16
0.8
无
渗漏
渗漏
无
无
渗漏
结论
混凝土抗渗标号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检测报告
![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3aab9083d049649b665845.png)
鲁JC/JL-01.0403共页第页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样品名称
样品数量
规格型号
强度等级
样品状态
抗渗等级
生产厂家
成型日期
代表批量
养护条件
龄期
委托日期
检测类别
委托人
试验室地址
取样人
检测依据
GB/T50082-2009
联系电话
检测设备
检测日期
检测方法
环境条件
检测内容
检测编号
检测结果
1
2
3
单项评定
4
5
6
最大水压力(MPa)
试件端面渗水情况
检测结论
合格(盖章)
签发日期:2016年4月11日
检测说明
检测结果仅对送检样品负检测技术责任
批准:校核:主检:
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鲁JC/JL-01.0403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强度等级
规格型号
抗渗等级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设备名称
砼抗渗仪
设备编号
RZ042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
GB/T50082-2009
检测内容
项目
试件
编号
加压起始时间
加压终止时间
最大水压力H(MPa)
试件端面
渗水情况
1
日时分
日时分
2
日时分
日时分
3
日时分
日时分
4
日时分日时分5Fra bibliotek日时分
混凝土抗渗性能报告
![混凝土抗渗性能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c289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d.png)
混凝土抗渗性能报告1.引言2.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选用标准混凝土试样,进行三组测试,分别为抗渗性能测试、持久性能测试和饱和渗透测试。
其中,抗渗性能测试采用水柱法,持久性能测试采用负压渗透法,饱和渗透测试采用自由渗透法。
3.实验结果3.1抗渗性能测试结果经抗渗性能测试,混凝土试样在10小时内抗压力均超过标准要求,但在72小时后,开始出现细微渗漏。
抗压性能较好,但抗渗性能有待提高。
3.2持久性能测试结果持久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混凝土试样吸水性较高,试样表面出现轻微渗水。
极端情况下,长期积水可能导致漏水。
持久性能需要进一步改进。
3.3饱和渗透测试结果饱和渗透测试结果表明,试样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达到饱和状态,但存在饱和后渗漏的现象。
混凝土存在孔隙与微裂缝,使得水经由这些通道逸出,导致饱和后渗漏。
4.讨论与分析4.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抗渗性能,提高水泥的粉磨度,减少含水量,添加外加剂等。
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可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4.2混凝土成分控制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量使用水泥。
同时,要确保掺入的骨料质量良好,并加强对骨料表面涂覆处理,减少孔隙率和微裂缝。
4.3接缝和连接处处理混凝土构件的接缝和连接处是渗水的主要路径之一、应采用合适的密封材料对接缝进行处理,确保接缝部位的抗渗性能。
5.结论经测试和分析,混凝土试样的抗渗性能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水泥浆体中的孔隙和微裂缝。
建议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成分、加强接缝和连接处的处理等措施来改进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这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降低维护和修复成本。
附.备注本报告所述仅为实验结果分析和改进建议,并不代表最终结论。
具体改进措施建议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实际操作。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10dc37c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4.png)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湖北省武汉市430000摘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不够的话,就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被腐蚀,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就会降低,导致建筑物的寿命减少,甚至造成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进行检测试验,以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1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的因素1.1砂率在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进行检测试验时含砂率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含砂率提高会增加混凝土骨料的表面积,提高内部的孔隙,含砂率过小会降低混凝土搅拌时的流动性能,所以,不管含砂率过大或者是过小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为此,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进行设计时,应该合理的控制含砂率,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1.2混凝土骨料的取代率因为混凝土的骨料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混凝土混凝土的骨料在破碎过程中会导致内部出现很多细小的纹理,古料与新砂浆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面,在界面区域以内水化产生物疏松多孔,而且呈不规则形状,并且存在大量的孔隙,这样就会增加混凝土材料的吸水效率,再加上混凝土在具体制作过程当中,因为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微小的细纹,这些初始损伤都会增加混凝土骨料的吸水率以及吸水速度,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
随着骨料渗透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也就逐渐降低。
所以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使用过程当中增加一些天然的骨料,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流程2.1定位取芯在抗渗混凝土实体结构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用钻芯机钻取6个直径150mm,高度约200mm的圆柱体芯样。
钻芯时应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
芯样内不得含有钢筋。
钻芯时的一些其他注意事项可适当参考相关技术规程。
2.2芯样的加工处理获取到的6个芯样需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处理,包括锯切和断面磨平,将其加工成高度以及直径均为150mm的圆柱试件。
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芯样必须要保证端面平整,对于存在裂缝以及其他重大缺陷的芯样不得用于继续做抗渗性试验。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参考模板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4ec87fd866fb84ae55c8d86.png)
JC—017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
签发:审核:检测:
注:本表由检测机构填写,一式三份,检测机构、委托单位、监理单位各留一份。
报告左上角加盖计量认证CMA章,右上角加盖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专用章有效。
四川省建设厅制
JC—017填写说明
一、本表是检测机构受委托单位委托,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进行检测后,用以确定混凝土抗渗标号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报告。
本表适用于对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龄期(如有特殊要求,可在其它龄期)的试件进行检测出具的报告。
二、试件:
现面直径:175mm,底面直径:185mm,高度:150mm的圆台体或直径与高度均为150mm 的圆柱体试件。
三、试件数量:一组6个试件。
四、当计算所得的抗渗标号大于设计要求的设计标号时,即判定抗渗混凝土的标号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混凝土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性能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e985b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b.png)
混凝土性能试验报告背景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检测。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的性能试验进行详细的步骤说明,并总结试验结果。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等关键性能。
试验步骤步骤一:试样的制备首先,我们需要制备混凝土试样。
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选取适当比例的水泥、骨料、砂和掺合料等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和均匀混合。
然后,将混合好的材料填充到试验模具中,采用振捣等方法,确保试样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最后,将试样养护一段时间,使其达到预定强度。
步骤二:强度试验在试样养护期满后,我们将进行强度试验。
该试验用于评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首先,将试样取出并清理干净。
然后,将试样放置在试验机上,以逐渐施加负荷。
通过记录加载荷载和试样的变形情况,我们可以绘制出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参数,如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步骤三:密实性试验混凝土的密实性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密实性试验。
首先,将试样放置在水槽中,以保持试样表面湿润。
然后,用一定高度的水压力施加在试样表面。
通过测量试样的渗水量和渗水速率,我们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
步骤四:抗渗性试验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衡量其耐久性的关键指标。
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我们需要进行抗渗性试验。
首先,将试样置于水槽中,使其完全浸泡在水中。
然后,通过增加水压力,并观察试样表面是否有渗漏现象,以及渗漏水量的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步骤五:结果分析通过以上试验,我们可以得到混凝土试样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等性能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本次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试样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且密实性和抗渗性能良好。
因此,可以认为该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质量和性能,适用于工程施工中的相应部位。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07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07](https://img.taocdn.com/s3/m/caf13a51312b3169a451a430.png)
国道214线香格里拉至德钦二级公路工程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
第 合同段 混凝土试表07试验单位监理单位
工程名称取样地点
砼配合比养护方法
设计强度报告日期
试件编号123456
抗渗标号加压时间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B2加压时间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B4加压时间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B6加压时间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B8加压时间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B10加压时间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B12加压时间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B加压时间
观察时间
观察情况
渗透高度(cm)
试验: 记录: 复核: 审核: 监理工程师:。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验报告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8aa21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a.png)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验报告
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GB/T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方法进行。
试件采用100mm×100mm×100mm正方体混凝土试件,混凝土配合比为水灰比0.4,水泥砂1:2:4,粗细骨料比为3:2。
试验前,将试件表面清洗干净,并在试件表面涂上一层石蜡涂层,以防止稀释液渗入混凝土内部。
然后在试件的底部和边缘涂上丙烯酸树脂,使其封闭。
接着在试件顶部加压3.5Mpa,使混凝土内部产生高压力,以模拟混凝土在实际使用中承受的压力。
将15%的氯化钠水溶液倒入密封的试件顶部,让其渗透到混凝土内部,然后通过试件底部收集渗出的氯离子溶液。
当氯离子溶液收集到一定量时,测量氯离子的浓度。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的渗透试验数据如下表:
试件编号渗透时间(min)收集的氯离子溶液体积(ml)氯离子浓度(mg/L)
1 75 24.5 613
2 65 22.0 550
3 80 25.8 645
4 70 23.
5 588
5 85 26.5 663
平均值75 24.5 613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试件的抗渗性能符合GB/T 50082-2009标准要求。
2.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压力,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氯离子渗透试验可以有效地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参考文献
[1]GB/T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王宏伟.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与装修,2010(4):28-30。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8fb4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e.png)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抗渗性能是保证建筑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测试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渗透性能。
二、试验原理本试验采用的是静水压试验方法,使用试验设备将混凝土试体与水压完全隔绝,加载压力使水渗透混凝土试体,测量水渗透流量,以此评估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三、试验步骤1. 准备试样:按照标准规定制备代表性的混凝土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准备试验设备:在水槽中设置水压装置,将试样放入装置中,确保试样被严格封闭。
3.开始试验:打开水压装置,逐渐增加水压力,使水渗透试样,记录水渗透流量。
4.增加试验压力:根据试验标准规定,逐渐增加试验压力,测量不同压力下的水渗透流量。
5.结束试验:当水渗透流量达到稳定值后,记录试验结束。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在不同压力下测得的混凝土水渗透流量如下表所示:压力(Mpa),水渗透流量(ml/min)------,--------0.05,100.1,80.15,50.2,30.25,20.3,1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试验压力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也在提高。
当压力增加到0.2 Mpa时,混凝土的水渗透流量迅速下降,说明混凝土材料的抗渗能力较强。
五、结论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不同压力下,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
2.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的水渗透流量显著下降,说明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强。
六、试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1.本次试验结果只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与实际工程环境有一定的差距。
可以在实际工程中进行现场试验,以获得更真实的抗渗性能数据。
2.本次试验只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估,可以进一步研究混凝土的抗渗机理,以便更好地改进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
[2]《混凝土防渗性能试验方法》,建筑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9311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b.png)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保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试验旨在研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目的1.通过试验评价混凝土的抗渗性能;2.研究混凝土水泥用量、粗骨料用量对抗渗性能的影响。
三、试验方法1.试件制备:按照标准规定,制备不同配比的混凝土试件;2.抗渗性试验:采用水压试验法,测定不同试件的抗渗性能指标;3.数据处理: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不同试件的抗渗性能指标见附表1;2.分析试验结果,发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水泥用量、粗骨料用量密切相关;3.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用量增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而粗骨料用量增加则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五、讨论与结论1.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工程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2.通过试验发现,水泥用量和粗骨料用量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因素;3.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4.然而,过高的粗骨料用量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度增加,从而降低抗渗性能;5.因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水泥和粗骨料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
六、试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试验样品数量较少,不足以完全代表混凝土的抗渗性能;2.试验条件控制不严格,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3.后续试验可以增加试样数量,提高试验条件的精确度。
1.《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方法》,中国建筑标准出版社,2024年。
附表1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结果试件编号水泥用量(kg)粗骨料用量(kg)抗渗性能指标(mm/min)14008000.524507501.235007002.045506503.556006005.0以上为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最新版)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15d894580216fc710afd46.png)
试验编号:
2007-0058
委托编号:
2007-01245
编号:1工程名称及来自位XX工程 基础底板试件编号
3
委托单位
XXX项目部
委托试验人
XXX
抗渗等级
P8
配合比编号 2007-0022
强度等级
C30
养护条件
标准养护
收样日期
年月日
成型日期
年月日
龄期
32天
试验日期
年月日
试验情况
由0.1MPa顺序加压至0.9MPa,保持8h,试件表面无渗水。 试验结果:抗渗等级>P8.
结论:
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标准,符合P8设计要求。
批准
XXX
审核
XXX
试验
试验单位
XX中心试验室(单位章)
报告日期
XXX年X月X日
本表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XXX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模板)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19fb813f242336c1fb95e1d.png)
有见证送检报告编号:
见证人单位
见证人
试验单位
XXXXXXX
有限公司(印章复印无效)源自委托单位送检日期工程名称
报告日期
工程部位
砼强度
等 级
C
砼生产厂家
抗渗等级
P
制作日期
试验日期
龄期(天)
检验依据
GB/T 50082-2009
试件序号
试验最大水压(MPa)
渗透状态
备注
试验结果评定或说明
1
抗渗标号P :
2
3
备注:1、表内粗线框内栏目的内容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2、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3、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请于报告日期起15日内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检测结果。
4
5
6
批准人: 审核人: 主要试验人:
混凝土抗渗检验报告
![混凝土抗渗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bcf9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b.png)
混凝土抗渗检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测试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通过对混凝土试样的抗渗性能进行测定,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耐久性以及抵抗渗水能力。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1.实验装置:试验需要的装置主要有压力容器、压力传感器、水泵和计时器等。
2.试验方法a. 准备试样:根据设计要求,制备标准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100mm,试样应具有均匀的颜色和密实度。
b.实施试验:将试样放入压力容器中,用压力容器加压并进行浸水,保持一定时间。
通过记录压力传感器的变化,计算出试样的抗渗性能参数。
c.记录数据:根据试验的结果和数据,编制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本次实验共测试了10个混凝土试样的抗渗性能。
试验结果如下:序号,试样编号,初始压力(MPa),入水时间(min),终止压力(MPa)-----,----------,----------------,----------------,----------------1,S1,0.2,5,0.052,S2,0.5,8,0.153,S3,0.7,10,0.254,S4,0.3,6,0.15,S5,0.4,7,0.126,S6,0.6,9,0.27,S7,0.2,4,0.088,S8,0.3,6,0.099,S9,0.5,7,0.1610,S10,0.7,10,0.28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试样的抗渗性能与施工工艺、混凝土的配合比等因素密切相关。
试样S1和S7进水时间较短,终止压力也较低,说明这两个试样的抗渗性能较差。
2.试样S10的抗渗性能最好,进水时间最长,终止压力最高,这可能与该试样的混凝土配合比以及使用了更好的掺合料有关。
3.试样S4、S5和S9的抗渗性能处于中等水平。
五、结论与建议1.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对于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重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代表数量 中铁三局程儿山隧道项目部 程儿山隧道 衬砌、水沟电缆槽盖板 /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报告日期 (1) 技术条件 设计强度等级 理论配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mm) 制件日期 2012.07.28 C35 设计抗渗等级
表号:铁建试报20 批准文号:铁建设 [2009]27号 P35-20120729-1 P35-20120729-1 P35-20120729-1 2012.08.31
1:1.46:2.24:0.50 机械 200 试件尺寸 (mm) 工地捣实方法
理论配合比报告编 号 施工配合比 / P10 机械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维勃稠度(s) 标养 龄期(d)
P3520120729-1
机械 ∕ 28
制件时扩展度 540 (mm) 175× 185× 养护方法 150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拌和水
材料产地 祁连山
品种规格 P.O42.5
报告编号 C-20120716-1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460
海原黑城 山关口
中砂 5~31.5mm
S-20120722-1 G-20120720-2
673 1032
∕ 工程用水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 井水
∕
S2012090
∕ 232
(3) 抗渗试验结果 试件 编号 1 龄期 d 28 试验起止日期 起始 2012.08.26 终止 2012.08.31 试验结论: 混凝土的抗渗性符合设计要求 P10
H(Mpa) 1.2
检测评定依据: 依据GB/T50082-2009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