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敕勒歌》课文精讲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 《敕勒歌》(课件)

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 《敕勒歌》(课件)

苍茫
敕勒歌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xiàn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通“现”,显现。
读一读诗歌,说说敕勒族居住在哪里
笼盖四野。四面八方的草原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这里指毡帐的屋顶。
如果你站在这么辽阔的草原上,你会看到什么?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民歌,歌咏了我国古代北方壮丽 富饶的风光,表达了敕勒人对自己家乡的 热爱和赞美。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 似野

部编版二上语文上册18课《敕勒歌》精讲古诗文字插图课件

部编版二上语文上册18课《敕勒歌》精讲古诗文字插图课件

词语解释:
见:(xiàn)
:同“现”,显 露。
诗的大意:
一阵风吹过,牧 草低伏,露出一 群群正在吃草的 牛羊。
课堂练习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读古诗
敕勒歌 乐府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堂练习
译古诗
阴山脚下啊,有一片 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 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 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 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 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 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 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部编二年级上
十八课:敕勒歌
北朝民歌
新知导入
知背景Leabharlann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北方美丽的大草原,仿佛让我们 看到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洁白 的云,成群的牛羊。在古代同样 有一首歌,它写尽了北方草原的 富饶壮丽,写尽了草原人对家乡 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敕勒歌》
新知讲解
读诗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新知讲解
知作品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
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 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 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 后被翻译成汉语。
新知讲解
敕勒歌
解诗题
诗题意思:通过景物描写, 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 生活的豪情。
古音读作yǎ。
诗的大意:
天空像一座巨大 的帐篷(蒙古包 ),笼盖了整个 原野。
新知讲解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词语解释:
苍苍:青青,蓝 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

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敕勒歌》教学课件

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敕勒歌》教学课件

小结:描述诗意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 无际的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 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 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 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 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总结:
《敕勒歌》是一首民歌,描绘
了( (
),抒发了 )。
收获交流:
我仿佛看到了......
第一行诗:写了( )在( )下。 草原的背景多么雄伟! 第二行诗:写了天空像( ),盖住了 草原的四面八方。 极目远望,天空和草原相接,多么壮阔!
第三行诗:写了天空( )的,原野辽阔,无 边( )。 第四行诗:写了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 出( )。展现了
穹庐—(蒙古包)帐篷 天似穹庐,把天空比作蒙古包
天苍苍—天空蓝蓝的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现
风吹草低见牛羊
• 描述了一幅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景象, 是动态描写, 表现了敕勒川的美丽富饶, 也说明了牧民的生活富足,其乐融融。
• 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 有什么作用? 作用: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 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 赏析“风吹草低见牛羊”。 可从语言、艺术手法、表现内容等方面 选取角度作分析。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茂、牛羊 肥壮的景象。
朗读
敕勒川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会读
• 似乎 穹庐 笼盖 苍茫 天苍苍 野外 • 阴山
拓展练习
• 1:敕勒族人站( )下,看到了( 雄伟的气魄? • 3:‘‘风吹草低见牛羊”意境真美,我仿佛看 到了( )
整体感悟:
• 诵读诗歌并思考: 1. 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位置、景色、生活) 2. 划分层次。 第一层:写地理位置。 第二层:写草原的天空的壮阔、苍茫。 第三层:描绘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 •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读出重音。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敕勒歌》教案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亲近敕勒大草原 1.听歌赏景,激情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学生边听边看,感受草原的壮美。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板书课题) 2.了解《乐府诗集》的相关知识。

教师:上课之前,同学们都积极地了解了有关《乐府诗集》的知识,下边请同学们钓把你收集的知识展示一钓下,和大家一起分享吧钓。

★:学生 1:《乐府诗钓集》将《敕勒歌》收入钓《杂歌谣辞》。

《乐府钓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钓著的乐府诗总集。

它是钓继《诗经风》之后,钓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钓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

钓★:1 / 16学生 2:《乐府诗集钓》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钓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钓秦歌谣,共一百卷。

★ 钓:学生 3:《乐府诗集》钓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钓《木兰辞》、《陌上桑钓》、《十五从军征》、钓《孔雀东南飞》等。

★ 钓:学生 4:乐府,本钓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钓,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钓,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钓。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钓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钓乐人才。

歌词的来源有迭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检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检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检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检为乐府,或称乐府诗、检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检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检名称。

二.诵读诗歌,检感受敕勒歌的韵律之美检第一步:读准读顺 1 检.学生大声朗读一遍,检老师引导学困生朗读,检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正检确停顿。

字音提示: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检中的野读yǎ 检;风吹草低见牛羊检中的见读xi 检 n。

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2.敕勒歌优质PPT教学课件

新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2.敕勒歌优质PPT教学课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 品,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 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
字词解释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川:地名,敕勒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敕勒川是这 个民族人民居住的地方。盖Biblioteka 茫掩盖苍翠茫然
我会写
组词:阴天 光阴 造句:小明忘记看天气预报, 不知道明天是阴天还是晴天。
我会写
组词:似乎 相似 造句:听了妈妈一番话,她 似乎明白了许多。
我会写
组词:田野 野生 造句:雨后,田野里的麦苗更 加翠绿。
我会写
组词:苍白 苍天 造句:小明生病了,脸上很 苍白。
我会写
组词:茫然 迷茫 造句:他觉得自己的前途一 片迷茫。
赏析:本句展现了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天苍苍,野茫茫”写的是静态的草原,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 觉;“风吹草低见牛羊”写的是动态的草原,写出了草原上野 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动静描写相结合,体现了大草原壮阔 无比、生机勃勃的景象。
《敕勒歌》写的是阴山一 带祖国山川的壮丽景色和敕 勒族的游牧生活,描绘了一 幅辽阔、富饶而壮美的草原 画卷,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 光的热爱之情。
阴山:一座山的名字,敕勒人就居住在阴山脚下。 穹庐:古代敕勒人居住的毡帐。 笼盖四野:是说天空像圆顶的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字词解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空一片蔚蓝,草原 无边无际,一阵风吹过, 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 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 闪现出来。
句子赏析

19 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 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敕勒歌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北朝民歌《敕勒川》是2017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8课《古诗二首》之第二首,本单元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

本单元课文侧重于想象之美,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是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

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敕勒歌》全诗仅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风格奔放、雄健质朴,意蕴真淳,语言直白如画,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

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可谓“诗中有画”。

这首民歌唱颂的不正是人们向往的人类生活的天堂吗?《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和《孔雀东南飞》等。

教学工具这首《敕勒歌》我们在一年级国学课堂上就已经接触过,其短小,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就背诵下来了,但是对于诗的意境还不能有很深的领会。

二年级的小朋友再看到“老朋友”,一定会很喜欢。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针对这一理念,本次教学时,重点就放在识字写字以及对古诗的理解感悟上,以北朝民歌《敕勒歌》为载体,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创设教学情境,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中,展开想像,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享受阅读的乐趣,感悟古诗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领略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感受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精品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精品课件ppt

突出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Biblioteka 什么知识。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 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 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赞美辽阔 大草原的情感。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思考 这几幅图描写了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天空 ——蓝蓝的,像个巨大的蒙古包
草原 牛羊
讨论
——美与广阔 ——有风才能出现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 的背景下,“风吹草地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北朝民歌
我想起了……
辽阔旷野,茫茫草原,空旷的 土地、洁白的浮云、嘹亮的牧 歌,处处充满浓郁的魅力。
你能告诉我吗?
• 生字:穹( • 通假字:
)庐( ) 见( )
• 重点实词: 敕勒川:
穹庐:
苍苍:
笼盖四野:
诵读诗歌 合作交流:
1、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位置、景色、生活)
2、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 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 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敕勒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敕勒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敕勒歌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注释《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苍苍: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鉴赏《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

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

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

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

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敕勒歌》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敕勒歌》精品课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 品。歌词的主要内容,有的反映战争和北方人民的 尚武精神,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婚姻爱 情生活,有的描写北方特有的风光景色。它内容丰 富,语言质朴,风格豪放。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山上深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望无 际,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 牛羊。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反映的是阴山一带祖国山川 的壮丽景色和当地人们的游牧生活,描绘了 一幅辽阔、富饶而壮美 的草原画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敕 位置: 阴山下
勒 歌 景色 天:苍苍 似穹庐
辽阔壮美 殷实富足
野:茫茫 牛羊藏其中
《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
景物
天空——像个巨大的( “穹庐” ) 草原——( 动 )( 静 )结合,美与广阔 牛羊——有风才能出现
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 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美景。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广阔 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 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 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 是低处景物。
描写山川河流的诗句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说课稿第1篇】《敕勒歌》说课稿一、说教材《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

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人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目标的确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的实际规律,确定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2.过程与方法:解析诗意,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说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难点: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确定的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的确定重难点,即由诵读到理解赏析,其中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说如何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情景法、诵读法、探究法、读写法来指导学生学习。

四、教法、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授课在讨论、合作的氛围之下进行。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说学法学生采用“诵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浅入深,共同合作完成学习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进敕勒草原1.歌曲引入(播放《天堂》,电子相册展示草原风光图):听完这首歌曲,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学生自由发言)过渡语:精美的图片展示了草原壮美的风光,一曲《天堂》,唱尽了牧人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而一首《敕勒歌》则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心驰神往。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析古诗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拓展提高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
悟诗情
景物: 山,天,原野,风,牛, 羊。
2、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位置:原野之中。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拓展提高 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悟诗情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读古诗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课堂练习
阴山脚下啊,有一片敕 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 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 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 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 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 的牛羊时隐时现。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新知讲解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苍苍:青青,蓝 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 的样子。
诗的大意:
蔚蓝的天空一望 无际,碧绿的原 野茫茫不尽。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新知讲解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
诗的大意:
阴山脚下啊,有 一片敕勒族生活 的大平原。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新知讲解
天 似 穹 庐 , 笼 盖 四 野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课件1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穹庐:圆顶毡
帐,即蒙古包。
野:原野。按
古音读作yǎ。
诗的大意:
天空像一座巨大 的帐篷(蒙古包 ),笼盖了整个 原野。
人教部编版《敕勒歌》实用课件1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_》【名师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_》【名师教学课件PPT】

理解诗意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 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 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 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我会写
阴天 阴山 相似 似乎
野花 野外
苍白 苍敢







烟 宿
谢谢
敕勒歌
理解字词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 山西、内蒙一带。 穹庐(qiónɡ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ě):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四野,草 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通用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通用课件
学生理解程度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敕勒歌》的理解程度较高,但在 诗歌情感和意境方面仍存在一定欠缺。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情感和 意境方面的引导和讲解。
改进措施
优化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方法的不足,我计划引入更多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角 色扮演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同时,我也会尝试将更多的互动 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小组讨论、团 队竞技等。
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草原的壮丽景色,引起学生对草原生活 的向往和好奇心,为后续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课文解析
深入理解
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课文,从字义、句意到整体思想,让学生深入理解《敕勒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引导学生发现 和欣赏诗歌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课堂互动
积极参与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 通用课件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01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敕勒歌》的生 字、词语和基本意思 。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 读《敕勒歌》。
了解《敕勒歌》的背 景和作者。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敕勒歌 》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诵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表达 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成长。
作业布置
巩固所学
布置相关作业,如背诵诗歌、写读后感等,让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通过作业反馈,教师可以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

这首古诗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古诗的美。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敕勒歌》。

这首古诗的内容描绘了敕勒川、阴山下的草原景象,以及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同时,通过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语言表达,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难点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以及古诗的韵律和语言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PPT和音频资料。

同学们需要准备的是课本和文具,包括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观察草原的美景,然后提问同学们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

2. 讲解:我会逐句讲解古诗的内容,解释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感受古诗的美。

3. 朗读:我会带领同学们朗读古诗,注意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韵律,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

4. 背诵:我会鼓励同学们背诵古诗,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提高同学们的背诵兴趣。

5. 实践:我会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对草原的想象,可以写下来或者口头表达。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古诗的题目《敕勒歌》和古诗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来展示古诗的意境和韵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对草原的想象,可以写下来或者口头表达。

答案:草原是广阔的,天空是蓝蓝的,风吹过,草低现牛羊,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同学们对草原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草原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者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拓展自己的知识。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

拓展提高
悟诗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5、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 澜, 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 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课堂作业
拿起你手中Leabharlann 画 笔,把你从诗中看到 的美丽景色画出来, 好吗? 点拨:想象要合理, 画面能凸现草原特色 即可。
知作品
新知讲解
敕勒歌
解诗题
诗题意思:通过景物描写, 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 生活的豪情。
新知讲解
敕 勒 川 , 阴 山 下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敕勒川:泛指阴 山脚下的辽阔平 原。 阴山:山脉名。 内蒙和河北之间
诗的大意:
阴山脚下啊,有 一片敕勒族生活 的大平原。
新知讲解
天 似 穹 庐 , 笼 盖 四 野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穹庐:圆顶毡
帐,即蒙古包。
野:原野。按
古音读作yǎ。
诗的大意:
天空像一座巨大 的帐篷(蒙古包 ),笼盖了整个 原野。
新知讲解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苍苍:青青,蓝 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 的样子。
诗的大意:
蔚蓝的天空一望 无际,碧绿的原 野茫茫不尽。
析古诗
拓展提高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
悟诗情
景物: 山,天,原野,风,牛, 羊。
2、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位置:原野之中。
拓展提高 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悟诗情
3、诗中对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学课件2篇1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教学课件2篇1

个人简历:jianli/ PPT课件:kejian/
•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有什么作用? 作用: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赏析“风吹草低见牛羊”。 可从语言、艺术手法、表现内容等方面选取角度作分析。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景象。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布置作业
一、把下列音节与相对应的字连起来。


lǒng
máng shèng





布置作业
二、小火车开起来。

苍白
苍天
苍翠 苍老

依旧
仍旧
新旧
旧友

阴天பைடு நூலகம்
阴历
阴阳
树阴
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腾格尔 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同样
在古代也流传着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
• 《敕勒歌》是一首民歌,描绘了 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
资料下载:ziliao/ 手抄报:shouchaobao/
个人简历:jianli/
抒写了 PPT课件:kejian/
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 诗歌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资料下载:ziliao/ 手抄报:shouchaobao/
资料下载:ziliao/ 手抄报:shouchaobao/
个人简历:jianli/ PPT课件:kejian/
(山,天,原野,风,牛羊。原野之中。)
那些词语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魄?
资料下载:ziliao/ 手抄报:shouchaoba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敕勒歌·课文精讲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敕勒()()穹庐()笼盖()见牛羊()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遥看瀑布挂前川。

川:
⑵敕勒川,阴山下。

川:
⑶川、陕、甘、宁地区。

川:
⑷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
⑸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见:
3、文学常识填空。

《敕勒歌》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卷八十六,这是_______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中所描述的景色。

〖点击思维〗
1、注意“见”不要读成“jiàn”,“勒”“靳”写法相近,但读音完全不同。

2、文言词的解释也要结合具体语境,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会有很大差别,如“见”在⑷中是文言通假现象,在⑸中是“看到,见到”的意思。

3、你知道吗?敕勒歌,北朝时游牧于阴山漠南一带的蒙古族民歌,此歌最早见于唐李延寿撰《北史》,又见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

4、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规律方法】
〖理清结构〗
静——苍苍茫茫(辽阔无边)
动——草低、见牛羊(茂盛肥壮)
〖语言特色〗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
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把握重点〗
一、背景知识
《敕勒歌》是牧人的歌唱,而我们如今只能阅读它的歌辞而无法欣赏它的曲调,实在遗憾。

一个著名的传说也许可以稍微弥补这一遗憾: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

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这个故事令人想像:《敕勒歌》的歌声,该是多么雄壮豪放?又据史书记载,这首歌辞原是鲜卑语,很早就译成了汉语。

但斛律金是敕勒族人,他应该会用敕勒语唱。

大约因为东魏贵族多为鲜卑人,他才用鲜卑语演唱。

也就是说,这首古老的歌辞,是经过了两重翻译的。

那么,最初的歌辞又是什么样的?真是令人神往。

二、内容综述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
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攻克难点〗
一、诗歌大意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二、点睛之笔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苍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质询疑点〗
《敕勒歌》这首诗把穹庐、牛羊和牧草作为描写对象有何妙处?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穹庐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

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主干知识〗
1、chìlèqióng lǒng xiàn
2、⑴河流⑵平原,平川。

⑶指四川。

⑷通“现”,显现,出现。

⑸看到,见到。

3、《杂歌谣辞》《乐府诗集》南北朝
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