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3课时,主要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具体章节包括:如何读懂问题、分析问题、列式计算和解答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读懂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

难点是培养学生读懂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关于购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 例题讲解:选择一个典型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通过讲解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一个例题后,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解。

4. 团队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将包括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提示和注意事项。

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包括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题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笔记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42例3,完成教科书P43~44“练习九”第4、6题。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问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用的信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简洁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活阅历课件出示习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一)”时已经积累了确定的解决问题的阅历。

唤醒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阅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预备。

师: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就用前面学习的学问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

同学们,你们乐意帮忙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42例3。

◎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

玩具车的标价被遮住了。

要帮忙明明求出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需要知道总钱数和地球仪的单价,我们知道一共有56元,一个地球仪8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依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当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老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应当用除法计算。

师:如何列式计算呢?【学情预设】56÷8=7(个)。

(老师适时板书)【设计意图】感知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后,建立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想到可以用除法解决问题,初步建立用除法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模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新插图)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课件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巩固练习
□里应该填几? 28+39=□6 7 6+54=□6 0 35+46=□8 1 40+28=□6 8
42+57=□9 9 64+29=□9 3
2 [教材P33 练习六 第1题]
育才小学有21名男教师,38名女教师,一共有多少名教 师?蓝天小学共有45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多少名?
59-45=14(名) 口答:比育才小学少14名。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解决问题
男生有 多少人
一共有 多少人
14-5=9(人) 14+9=23(人)
解题关键: 中间量要先求。
35 + 317
72
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56 + 37 =93
56 + 37
1
( 9 3)
[教材P14 做一做]
想:个位上6加7得
( 13),该怎样写?
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46 + 24 =70
46 + 24
1
( 7 0)
[教材P14 做一做]
想:个位上6加4得
( 10 ),该怎样写?
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教材P32 例5]
美术兴趣小组有女生14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教材P32 例5]
美术兴趣小组有女生14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男生的人数,就是求比14少5 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教材P32 例5]
男生人数:14-5=9(人)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1 解答正确吗?
2 1
34 5 6
一共有 6 只。 解答正确
巩固练习
(教材P46 做一做)
左边有 2 只, 右边有 5 只。
?只
一共有几只?
2 + 5 = 7 (只)
新知探究
2
?只
7只
新知探究
2 图里有什么?
有一些青蛙。
一共有 7 只, 跳走 2 只。
“?只”表?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看图列算式
4 + 2=6 7 - 3=4
新知探究
1
?只
新知探究
1 图里有什么?
左边有 4 只, 右边有 2 只。
表 ?只 示求一共有几只。
新知探究
1 怎样解答?
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 部分合起来,怎样计算?
4 + 2 = 6 (只)
新知探究
求还剩下几只,就是 要从7只里去掉跳走的
2只,怎样计算?
7 - 2 = 5 (只)
新知探究
2 解答正确吗?
1
2
34 5
还剩 5 只。 解答正确
巩固练习
(教材P47 做一做)
?只
一共有 6 只, 右边有 4 只。
左边有几只? 6只
6 - 4 = 2 (只)
课后练习
1.
(教材P48 第1题)
左边有 3 条鱼, 右边有 3 条鱼。
?条
一共有几条鱼?
3 + 3 = 6 (条)
课后练习
1.
(教材P48 第1题)
?个 7个
一共有 7 个 , 摘了 3 个 。
树上还有几个 ?
7 - 3 = 4 (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二章第四节“解决问题”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卡片和小道具等教具和学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1.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情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例题讲解:我通过展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加减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信息,指导他们如何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答案。

3.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一些重要的公式和概念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看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主要包括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和解答,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具体题目和答案如下:1.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5个苹果。

2.小华有5个橘子,他吃掉了2个橘子,他还剩下几个橘子?答案:小华还剩下3个橘子。

3.妈妈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答案:妈妈一共买了5个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2单元《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2单元《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理解、分析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

2. 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2023新插图版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2023新插图版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笔记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23例3,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体会两种平均分活动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并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除法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小圆片15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直接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有关等分和包含的复习题,让学生完成并回顾这两种平均分的活动。

师:说一说这是哪两种平均分的活动。

【学情预设】第一个问题是12个竹笋,每份分4个,可以分成几份。

第二个问题是12个竹笋,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几个。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与“平均分”有关,但加大了难度,希望同学们能来挑战一下!(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平均分和用除法去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用除法解决问题提供认识准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23例3左图。

(1)阅读与理解。

【学情预设】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是已知条件,每个纸盒放几只是所求问题。

学生可能会出现断断续续的回答,或者直接把题目再读一遍的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首先就要从分析题意出发,完整表达的能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多次用自己的语言完整表达题目所说内容,旨在明白题目意图,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2)分析与解答。

师:求每个纸盒放几只,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好呢?【学情预设】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方法可能多种多样,有的用学具摆一摆,有的用画一画、分一分的方式得出结果,教师在评价时要给予肯定。

教师巡视,寻找合适的案例。

【设计意图】前面的平均分过程是根据要求去画图,再根据画图得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紧接着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这一环节设置在学生对题目进行简单分析后,很自然引出矛盾所在,文字并不好观察出问题所在,能不能选择更直观的方式来表达,从而引出画图。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较弱。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地列出算式,或者列出了算式却不能正确计算。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加减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操练(1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解决。

学生在黑板上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思路,共同完成任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三课时的一节优质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熟练。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黑板、粉笔、学习材料等。

2.学具准备:学生教材、练习本、学习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例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他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示例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他3个苹果,小蓝又给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2.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3.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如:用a表示一个数,用b表示另一个数,那么a b表示这两个数的和。

2. 讲解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总价,路程=速度×时间等。

3.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式。

3.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决实际问题”环节。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数量关系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实质,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加法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加法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解決問題
(1)估算:
560+230+170 =560+400 =960
(2)精算: 558 +225+166=949
558 225 + 11 61 6 9 49
五、課後作業
1.從課後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六、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只要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給學生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去說、去做, 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創造能力。當然,這節課我 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1.課堂時間把握的不好,前松後緊,以至於後面 的環節沒講透;
2.課堂表現不夠機智,面對課堂上的突發狀況不 知道該如何應對;
3.語言不夠簡練,有時還不能做到吐字清晰。
162 234 + 11 2 3
519
418 120 + 89
11
627
456 307 + 24
1
787
三、鞏固提高
夏季,湖裏要圍出一塊水域作為垂釣園,如 圖所示。準備多長的網就夠了?
194+248+165= 607(米)
194 248 + 165
21
607 答:準備607米長的網就夠了。
四、課堂小結
第3課時 解決問題
R·三年級上冊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連加運算
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掌握連加運算的計算方法,並能正 確計算。
3.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估 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學習重點】
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一、新課導入
筆算下麵各題
345+259= 604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第3课时》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分析情境中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减法的应用场景2.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表现、练习答题情况等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解决问题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43例4,完成教科书P46“练习九”第12、14题。

▶教学目标1.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解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单刀直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爱逛商场吗?在商场购物时我们可离不开数学知识呢。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运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3例4销售清单。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上个星期天,小红一家去家电超市购物。

看,他们买了什么?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根据表中信息,准确找到商品价格。

(2)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情预设】预设1:买空调扇和学习机一共要多少钱?预设2:学习机比护眼灯贵多少钱?预设3:买这三种商品收银员应收多少钱?预设4:买齐三种商品小红的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对于可以一步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立刻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提示】根据题中所给情境提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充分体会如何根据需要去解决问题。

12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3例4问题。

(1)阅读理解。

全班齐读这两个问题,比较后说一说各自对两个问题的理解。

学生分小组讨论,班内汇报交流。

师:解决小红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分析后得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

师: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明确:小红的爸爸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只要有个大致的估计就可以了,用估算来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必须精确计算。

第3课时 解决问题(三位数加法)

第3课时 解决问题(三位数加法)

问题二:大约需要准备准备多长的网?
四、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 (1)估算: (2)精算: 560+230+170 558 +225+166=949 5 5 8 =560+400 2 2 5 =960 +1 6 6 9 4 9
1
1
2.估算
103+298≈100+300=400
879-467≈880-470=410
798-239≈800-240=560
三、巩固提高
夏季,湖里要围出一块水域作为垂钓园,如 图所示。
问题一:准备多长的网就够了?
607(米) 194+248+165= 194 248 + 1 65 2 1 607 答:准备607米长的网就够了。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一、新课导入
笔算下面各题
345+259=604
345 + 259 604
1 1
625-389=236 . . 625 - 389 236
二、探索新知
问题一:收银员应收多少+166= 949(元) 5 5 8 2 2 5 +1 6 6 9 4 9
1 1
答:收银员应收949元钱。
问题二:爸爸大约该准备多少钱?
大约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 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
回顾与反思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 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当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要求准确 时,就要精确计算,当结果不需 要准确时,可以估算解决。
1.用竖式计算。 162+234+123= 519 418+120+89= 627 456+307+24= 787 162 418 456 234 120 307 + 11 2 3 + 1 81 9 + 21 4 519 627 787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示范课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示范课教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教材分析:解决问题例5是学生已经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基础上,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租船、租车、还有拉货这样的问题,会用到除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往往把计算结果中的余数给忽略掉。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合作交流、对比的教学等活动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感知“进一”和“去尾”两类问题,能够对比辨析得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正确解答。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7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对比辨析中感悟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进一”和“去尾”两类问题的关键“至少”和“最多”,对比辨析得出“进一”和“去尾”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2/ 7师:怎样解答呢?请你动手试一试,可以写一写、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试一试。

反馈:画图法:数字表示:列式表示:生:求要准备几个盒子,就是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解答。

同桌讨论交流,反馈:生:还多出2块,应该再准备一个盒子,所以要加1,一共要准备6个盒子。

生:每个盒子装4块,5个盒子最多能装20块,6个盒子肯定能装22块,解答正确。

口答:他们至少要准备6个盒子。

生:一个是正好分完,一个有余数。

3/ 7师:剩余2人就要再增加一条船,就要把商加1。

2.做一做,出示第一个题目:(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师:你会列式解答吗?请你试一试。

师:这里能不能加1呢?师:说的真好。

(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动手试一试吧。

师:说说你的理由。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解决问题(备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解决问题(备选)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R·二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有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 只蚕宝宝。
?只蚕宝宝 5×3=15(只)或 3×5=15(只) 问题: 1. 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 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乘法算式? 3. 解答正确吗?
进入新课
(一)解决“均分”问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只蚕宝宝
?筒
?筒
12÷2=6(筒)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 高永祚
?个纸盒
每5只蚕宝宝放一个 纸盒,问15只蚕宝宝 要用几个纸盒。
(二)解决“包含”问题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5只蚕宝宝
?个纸盒
15÷5=3这个算 式表示什么意思?
15÷5=3(个)
怎么解决?
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
为什么要用除法? 求15里有几个5,所以
用除法计算。
(二)解决“包含”问题
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 盒? 15只蚕宝宝
?只 ?只
?只
15÷3=5(只)
?个纸盒 15÷5=3(个)
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 不同
12筒茶叶,每个盒子放6 筒,要用几个盒子?
12筒茶叶
把12筒茶叶平均放在2个 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几筒?
12筒茶叶
?个 12÷6=2(个)
?只
?只
?只
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 放到3个纸盒里,问 你知道了什么? 每个纸盒放几只。
(一)解决“均分”问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只蚕宝宝
?只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课时《解决问题例3》教案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课时《解决问题例3》教案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3课时《解决问题例3》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例3》主要讲述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识数能力,对加减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辅导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加减法的含义,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的生日聚会,引导学生们观察参与聚会的人数变化,引发学生对加减法的思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2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2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2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并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通过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等。

2.学生准备好课堂用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问题1.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小明有5块巧克力,吃了2块,还剩多少?2.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鼓励他们口头回答。

第二步:复习相关知识点1.要求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回忆。

第三步:教学新知识1.介绍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读懂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

2.结合具体例子,教授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步:示范解决问题1.教师选择一个实际的问题,示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解题过程,并参与讨论。

第五步:学生练习1.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问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

2.学生互评,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指出不足之处。

八、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复习本课知识。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准备下节课讨论。

九、板书设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法和减法•问题解决步骤十、教学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还需加强。

下节课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你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吗?2. 学生回答: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1. 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1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那么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减法计算剩余的钱数,用除法计算最多可以买几本书。

4.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5. 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的核心,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三、巩固1. 教师出示练习题:小红有15元钱,她想买一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3元,那么她最多可以买几支笔?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除法计算最多可以买几支笔。

4.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四、拓展1. 教师出示拓展题:小华有2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那么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如果他再借5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减法计算剩余的钱数,用除法计算最多可以买几本书。

4.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够理解问题并正确提取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计算。

–能够用文字或图形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重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并提取问题的关键信息。

三、教学难点•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组简单的生活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 概念讲解•介绍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类型。

•提醒学生关注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如数量、计算方式等。

3. 练习1.例题一:老师给了学生一道题目:“小明有5只苹果,他吃了3只,那么他现在还剩几只?”请学生尝试并讨论解决方法。

2.例题二:师生共喝了10瓶水,老师喝了3瓶,那么学生喝了几瓶?3.例题三:一些苹果,第一天卖了3个,第二天卖了2个,剩下5个,问原来有几个?4.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更多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尝试解决,并分享解决思路。

5. 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检测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并互相核对答案。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或设计自己的生活问题并用加减法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表现如何?解决问题时是否理解问题的关键信息?是否能运用加法和减法正确解题?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下一节课教学策略。

以上教案是针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

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第16、18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文档说明
(Word文档可以删除编辑)
专注于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小学试卷教案合同协议施工组织设计、期中、期
末等测试中考、高考、数学语文英语试卷、高中复习题目、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由于文档太多,审核有可能疏忽,如果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本店马上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