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观察法

合集下载

观察法的应用课件

观察法的应用课件
观察法的应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观察法概述 • 观察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观察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 观察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观察法的实践技巧 • 观察法的案例分析
01
观察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直接感知和记 录目标对象的行为、特征、表现 等,以获取研究数据的方法。
心理状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
观察自己的价值观
03
通过观察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选择,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的价值观,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准则。
05
观察法的实践技巧
确定观察目标与范围
总结词
明确观察目的和范围是观察法实施的首要步骤,有助于确保观察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在开始观察之前,应明确观察的目的和目标,例如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员工的工作流程等。同时 ,需要界定观察的范围,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和对象,以避免无效的观察和遗漏重要信息。
依据。
竞品分析
通过观察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 促销策略等,了解竞品的优劣势, 为企业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供参 考。
消费者需求洞察
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使用习惯、反馈意见等,深入了解 消费者需求,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 方向。
消费者行为研究
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
消费者反馈意见收集
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购 买频率、购买渠道等,了解消费者的 购买行为特征,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 提供依据。
设计观察工具与记录方法
总结词
适当的观察工具和记录方法是确保观察结果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关键。
详细描述
根据观察目标和范围,选择或设计适当的观察工具,如记录表、录音设备、摄像机等。同时,确定合适的记录方 法,如实时记录、事后回忆等,以确保能够全面、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_教学课件_5 精品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_教学课件_5 精品

二、观察法的类型 (一)按是否借助一定的观察仪器来分: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二)按是否参与到观察对象活动之中来分: 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 (三)是否事前有统一设计且有一定的观 察项目和要求来分: 结构性观察 非结构性观察
第二节 观察法的基本程序
(一)制订观察计划: (二)编制观察提纲: 谁? 什么? 何时? 何地? 如何? 为什么?
(三)观察 (四)记录(实地笔记、个人笔记、方法笔 记、理论笔记) (五)整理观察材料
• 例子——“美术馆美术教育”课题观察记 录 详见教材第42页
第5讲: 观察法
第一节 观察法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观察法的基本程序
第一节 观察法的特点与分类
一、观察法的特点 (1)观察法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 的认识活动,而不是盲目的简单反射式感 觉。 (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对 象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 (3)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一定的观察对象对 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第五讲访谈法与实地观察法

第五讲访谈法与实地观察法

广东医学院
林丽霞
2009.11
做好集体访谈后的工作
(1)及时整理会议记录。 )及时整理会议记录。 (2)回顾和研究会议的情况。 )回顾和研究会议的情况。 (3)查证有关事实和数据。 )查证有关事实和数据。 (4)做必要的补充调查。 )做必要的补充调查。
广东医学院
林丽霞
2009.11
集体访谈的优缺点
广东医学院
林丽霞
2009.11
访谈的程序
访谈的准备 进入访谈
题目转换
访谈的控制
对问题的追问 合适的发问与插话
结束访谈(1-2个小时为宜 个小时为宜) 结束访谈 个小时为宜 访谈记录
广东医学院
林丽霞
2009.11
访谈提问的技巧
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 第一 从简单问题入手 第二,提问有序。 第二,提问有序。特别在研究变迁问题时按先后顺序 第三,适时追问。 第三,适时追问。 第四,题目转换自然。 第四,题目转换自然。 第五,把握方向和焦点 减少题外话 减少题外话。 第五,把握方向和焦点,减少题外话。 第六,保持客观中立。避免“先进,落后,自由, 第六,保持客观中立。避免“先进,落后,自由,保 守”等字眼。 等字眼。 第七,根据访谈对象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与口气。 第七,根据访谈对象特点 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与口气。 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与口气
广东医学院
林丽霞
2009.11
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
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类。 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类。 (1)重点访谈 重点访谈又称为集中访谈, 重点访谈又称为集中访谈,是集中于某一特定问题 的访谈。 的访谈。 (2)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又称为临床式访谈, 深度访谈又称为临床式访谈,它是为搜集个人特 定经验的过程、动机及其情感资料所做的访谈。深 定经验的过程、动机及其情感资料所做的访谈。 度访谈常用于个人生活史调查研究。 度访谈常用于个人生活史调查研究。 (3)客观陈述式访谈 ) 客观陈述式访谈又称非引导式访谈, 客观陈述式访谈又称非引导式访谈,是让访谈对 象客观地陈述对自己和周围社会的考察结果, 象客观地陈述对自己和周围社会的考察结果,在这 一类型访谈中,访谈者基本上只是一个听众。 一类型访谈中,访谈者基本上只是一个听众。

第五单元观察法.ppt

第五单元观察法.ppt

你留意过吗?
• 当石英钟的电池用完时,其秒针一般指在 什么位置?
在拔掉洗脸盆或浴缸底部出水口塞子的 时候,水是怎样往下流的?
观察“三要”
• 1、观察要具备好奇心。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只有
强烈的好奇心。” 发明大王爱迪生则说:“谁丧失了好奇心,谁就丧
失了最起码的创造力。”
• 2、观察要仔细
据说能看见 9张脸的智商有 一百八十
课堂思考:
• 据报载,英国一猎人举枪向一只雉鸡射击, 枪弹明明击中雉鸡,它竟然大摇大摆地从 猎人眼皮底下飞走,留下的只是几根鸡毛! 雷丁大学的科研人员听到这一新奇趣闻后,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价买下了那几根鸡 毛,开始了新的研究。想想看,他们究竟 想发明创造什么?
组合法
异物组合:
硝酸钾+木炭+硫磺=火药 收音机+录音机=收录机
同物组合:
母子被、双色笔
主附组合:
闪光灯和照相机 铅笔和橡皮
重组组合:
电话的话筒和座法
• 顺序转换法 学会有计划、有次序地顺序查看
• 求同找异法 找出其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
间的关系
观察下列6个数字中有哪一个数字 与其他5个数字不同?有什么不同?
2、9、5、3、6、8
你看见婴儿了么?(还看到什么呢?)
狮 子 在 哪 里?
你 看 到 了 几 张 脸
观察法
巴浦洛夫: “观察、观察、再观察”
观察:
• 用敏锐的眼光去看,用科学的思维 去想
• 仔细观察右图:
观察分类:
• 科学观察: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
感官考察现象或事物地方法,是有计划的知 觉过程。
• 随遇观察:是一种不自觉的观察,一般表

观察法PPT演示课件

观察法PPT演示课件
采用这种观察法,对观察人员和观察手段都有 较高的要求。观察者事先要对观察对象有一定 的了解,要制订严格的观察计划,并能运用自 如地掌握观察工具。
5
(2)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依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 对象的活动)
参与观察 又称“介入观察”或“内部观察”。是观察法的一种,
与“非参与观察相对”。参与观察要求观察者参加到 被观察的对象所在的群体和组织中,作为其中一员, 共同生活,并参与日常活动。这种观察常用于人类学、 社会学、案件侦破和党政工作等观察研究中。例如, 过去常说的蹲点观察,就是一种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的优点:是了解情况细致、深入,能掌握第一 手材料,能发现一些未曾料到的情况、问题和经验, 还可以对某些不甚了解的问题追根究源,察明原委和 症结。 参与观察的缺点:是参与观察者一般要表明自己的身份、 目的等,使观察的客观性受到影响。
也称“实地观察”。它是相对于条件观察而言的。 自然观察的优点:在于它是在现实生活自然情境中进
行的,因此,它了解情况真实。 自然观察的缺点:是不能在必要时反复观察,难以为
确定情境事物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充分的资料,只 能观察到被观察者在活动中的某些外部表现,不能对 被观察者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以便更深入地了 解它的过程。 自然观察的优点和局限性决定它只能作为搜集初级资 料的方法或其它观察法的补助方法。
6
非参与观察
又称“非介入观察”或“外部观察”。 是观察法的一种。与“参与观察”相对。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局外人的身份, 从旁对正在发生的某种活动或观察对象 的活动,不干预其发展和变化,只在外 部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和活动进程。 一般非参与观察时间短,观察内容简单 而不深入。但作为了解面上情况、增加 感性认识、发现某些问题、搜集信息等 还是有益的、必要的。

第五章观察法课件

第五章观察法课件
比如,儿童的依赖行为,选择十五分钟。
被用于研究某一行为发生的频率或经常性水平。 一般来说,被研究的行为或事件至少每十五分钟能出 现一次。
事件取样观察也是有选择的取样观察,但不同之
处:
1 、考察的不是时间区间,而是行为事件本身; 2、时间取样观察只能研究每十五分钟至少发生一 次的行为,但事件取样观察不受行为发生频率的 限制; 3 、获得的结果不同。前者是事件或行为是否存在, 后者则是事件或行为的特征。
第五章 观察法
观察法概述 观察法的设计 观察资料的编码技术 观察法的评价
第一节 观 察 法 概 述
一、 观察法的含义与作用 观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有目的、有意识且 长时期的一种知觉活动。 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某一事物进行 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从而揭示该种事物 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爱因斯坦: “理论所以能够成立,其根源就 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理论 的‘真理性’也正在此。 ”
再比如,研究工人的劳动积极性,选择不同年龄、 不同工种的工人。
例子:用参与观察法研究洗衣店工人的工间活动( 国外的社会学家)
观察实施阶段: ✓被观察者的“反应”——被观察时,改变习惯行为。 ✓观察者本人的价值观和期望的影响。
✓观察者本人感官和记忆力的影响。 错觉、熟视无睹
资料处理阶段:研究者可能根据自己的偏好决定资料 的取舍,或者挑选有利的数据来构造自己喜好的理论。
呈现观察结果:对所收集到的观察资料进行整理、 分析,做出结论和推论,并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三节 观察代码系统的制定
一、观察代码系统的含义与功能 含义: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 可以观察和处理的类别,将大的行为单位分为 小的行为单位,从而制定出的一整套符号系 统。

第五章.观察法

第五章.观察法

• • • •
作用: 1、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科学始于观察) 2、检验理论 3、获得比较充实、表客观的事实材料
二、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 • • • • • 1、目的性 2、客观性 3、能动性 4、直接性 5、情感性 6、重复性
三、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 • • • • • • 1、优点 (1)在教育现象或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 (2)所获资料的可靠性比较高 (3)教育观察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报告可能失实的材料 (4)可在研究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下收集资料 (5)能避免其他研究方法在被研究者自陈时的误差 (6)花费少,方便易行
凭借自己的感官考察, 在现场获得研究对象
间接观察 : 是指以某 一种东西为中介而获 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资 料信息的方法。
的有关资料的一种方
法。
三、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分为参与 观察和非参于观察 • 1.参与观察:指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 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观察,故又被称为局内观察。 • 2.非参于观察:指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任 何活动,完全一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故又称局外观察。
缺点
• • • • • 1、无法推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2、只适用于研究外在行为,无法直接了解人的内心活动 3、观察本身可能会影响观察结果 4、不适合大规模的宏观调查,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5、难以用数量表示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原则
1、严密的组织计划:时间、顺序、过程、对象、 工具、记录方法、设计表格(目的:提高准确 性、可靠性) 记录次数与观察的全面性——排除偶然情况 下的反应 观察同伴交往中爱哭的孩子 2、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对观察的问题有清楚的认 识,否则观察者视而不见,见怪不怪

观察法教学课件 PPT

观察法教学课件 PPT

• 另一位研究者把自己 装扮成伦敦得一个穷 困潦倒得人,像游民一 样漂泊流浪了好几个 星期,后来用所观察得 资料完成《穷困潦倒》 著作。
1979年,以为33岁得妇女化装成85岁得老人进行 私访,了解老人在美国得处境,她到过14个州,足迹遍 布100多个城市得大街小巷,3年后伤痕累累,感情受到 严重摧残,写成《一个真实、令人厌恶得故事》,描述 了当时美国老年人得悲惨情景,并要求这个国家改变 对待老年人得方式
6、2 观察研究法得类型
6、2、1 实验室观察与实地观察 6、2、2 参与观察与局外观察 6、2、3 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6、2、4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6、2、1 实验室观察与实地观察 (1)实验室观察(laboratory observation)
有设备:录音机、摄像机、单面镜等); 一个引用很多得实验室观察得例子:
表6-2 学生自学时间得利用状况
• 班级
人数
• 观察日期
• 观察内容
(实际观察人数) 时间 估计人数
项目 无 约1/4 约1/2 约3/4 全部 具体人数
1、读课本

2、做作业

3、瞧小说

4、打瞌睡

5、闲 聊

6、其 它

(2)无结构观察(non-constructed : observation)
6、2、3 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1)结构观察(constructed observation): 指按照一定得程序,采用明确得观察提
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研究对象进行得观察。
表6-1 书店观察表
• 1、观察开始得时间: 时 分
观察结束时间: 时 分
• 2、个人细节:男 女

观察法ppt课件

观察法ppt课件

觀察法特色
第三個是發現一些容易忽視的細節。因為質 化研究重視隨著研究進行歸納理論,而觀察 研究雖然必須花很多時間在現場,卻可能觀 察到一些事先沒想到的理論,進而得到新的 發現。雖然現場觀察容易受到當時情境影響, 但是收獲可能比事後訪問來得多。
觀察法特色
觀察法還強調詮釋及瞭解,也就是事先的假 設與理論並非惟一遵從的原則,反而必須用 實際觀察去檢證過去的假設與理論,進而修 正原來的理論,拓展舊的概念。
觀察者的角色
參與觀察免不了會參與,但是如何參與?社 會學家將觀察者的角色分為:局外觀察者、 參與的觀察者、觀察並參與者、完全參與者。
完全參與者是完全參與被觀察者,例如有人 類學家完全融入當地原住民的生活,或是有 原住民受過訓練之後回到原部落進行研究。 完全參與者可以讓被觀察者完全不知道被觀 察,而研究者可以近距離地觀察,搜集資料。 觀察的參與者則是參與部份當地的活動,但 是還是以在參與這些活動時不忘觀察。參與 的觀察者則是以觀察為主,參與只是配合觀 察。
最終目標是建立有關人類生活的實用與理論 的事實。
觀察與調查
有人稱觀察為實地調查,或田野調查。但是 調查嚴格來說是遵照抽樣程序抽出樣本,然 後以問卷進行訪問。事實上,觀察過程必須 詳加記錄,也必須訪問,其實跟調查沒有兩 樣。
觀察法又常被稱為參與觀察,因為一般來說, 研究者必須身在被觀察者之中,只是有些人 在觀察時,告訴被觀察者他是觀察者;有些 人則是未告訴觀察者。
观察法ppt课件
質化與量化
特徵 真實 研究者與被研究者 價值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程序
量化
質化
真實是客觀的且惟一的 研究者應該獨立於被研究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真實是主觀的且多樣的, 如同研究者所觀察到的

观察法

观察法

具体步骤
1、观察法准备阶段 1)检查文件,形成工作的总体概念:工作的使命、主要职责和任务、工作流程。 2)准备一个初步的观察任务清单,作为观察的框架。3)为数据收集过程中涉及的还不清楚的主要项目做一 个注释。 2、进行观察 1)在部门主管的协助下,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观察。 2)在观察中,要适时地做记录。 3、进行面谈 1)根据观察情况,最好再选择一个主管或有经验的员工进行面谈,因为他们了解工作的整体情况以及各项 工作任务是如何配合起来的。 2)确保所选择的面谈对象具有代表性。 4、合并工作信息
谢谢观看
定义
定义
观察法的定义:
定义1: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 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定义2: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 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定义3:这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 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使用范围
观察法可以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1、对研究对象无法进行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需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为避免主观臆测和偏颇应遵循以下四条: 1、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 2、所观察的行为特征应事先有明确的说明; 3、观察时要善于捕捉和记录。 4、采取时间取样的方式进行观察。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 实验法。
作用
幼教用观察法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2)启发人们的思维。 3)导致新的发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

详细描述
例如,在探究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实 验中,研究者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表现,记录他们的学习行为、情绪反应和认 知过程,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 效果。通过这种方式,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 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特点,为教育实践提 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教育政策研究中的观察法案例
总结词
观察法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评估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影响,为政策调整和完 善提供依据和建议。
03
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
确定研究问题
在观察法实施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这通常涉及到教育实践 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或现象,例如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策略 等。
确定观察目的
在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明确观察目的,即希望通过 观察解决什么问题或获取什么信息。
确定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问题和观察目的而定,可以是某个班级的 学生、某位教师或特定的教育环境等。
制定观察计划
制定观察计划
在确定观察对象后,需要制定详 细的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时间、 地点、频率、方式等。
设计观察工具
根据观察目的和对象的特点,设 计适当的观察工具,如观察表、 记录表等,以便准确记录观察到 的信息。
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他们优化教育政策和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实践中的观察法案例
总结词
教育实践中的观察法案例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 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教学过程中 的问题和改进点。
详细描述
例如,在一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中,研究者通过 观察教师的授课过程,记录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管理 、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表现。同时,研究者还会关注学生 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 效果。根据观察结果,研究者可以为教师提供具体的建 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此 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发现自己的教学 问题并寻求改进。

观察法ppt课件

观察法ppt课件
觀察法
選研中心副研究員 蔡佳泓
觀察與調查
有人稱觀察為實地調查,或田野調查。但是 調查嚴格來說是遵照抽樣程序抽出樣本,然 後以問卷進行訪問。事實上,觀察過程必須 詳加記錄,也必須訪問,其實跟調查沒有兩 樣。
觀察法又常被稱為參與觀察,因為一般來說, 研究者必須身在被觀察者之中,只是有些人 在觀察時,告訴被觀察者他是觀察者;有些 人則是未告訴觀察者。
觀察法特色
第三個是發現一些容易忽視的細節。因為質 化研究重視隨著研究進行歸納理論,而觀察 研究雖然必須花很多時間在現場,卻可能觀 察到一些事先沒想到的理論,進而得到新的 發現。雖然現場觀察容易受到當時情境影響, 但是收獲可能比事後訪問來得多。
觀察法特色
觀察法還強調詮釋及瞭解,也就是事先的假 設與理論並非惟一遵從的原則,反而必須用 實際觀察去檢證過去的假設與理論,進而修 正原來的理論,拓展舊的概念。
閱讀王金壽的論文重返風芒縣:國民黨選舉 機器的成功與失敗---台灣政治學刊第八卷第 一期 (2004年6月出版)
參與觀察的原則
參與觀察者常因為深入觀察,而看到一些不 合理的現象,這時候如果不採取行動,則不 合理現象會繼續;如果採取行動,被觀察者 則會遭到傷害。又比方說在觀察犯罪時,觀 察者不可能說出他真正的身份。在參與觀察 時,研究者面對的是跟他一樣的人,而不是 實驗室,所以研究者反而要更小心翼翼,要 兼顧研究與被觀察者的權益。
觀察法的特色
所以觀察法的第一個特色是從「局內人」的 角度來看一個現象,而不是遠距離的觀察。 而局內人可以看到被觀察者的日常生活點點 滴滴,這些日常生活可能會顯示被觀察者內 心的態度。而這正是觀察法與其他方法的最 大不同之處。
觀察法特色
觀察重視當場情境的紀錄,而不是事後訪問。 所以研究者必須在現場待命,隨時紀錄發生 的事。如果只能在事後訪問,那麼會缺少第 一手的資料,不能確定受訪者所說的正確性。

第五章 观察法 PPT课件

第五章 观察法 PPT课件

学生出现不集中注意行为的观察记录表
学生对教师提问响应行为的观察记录表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观察法 结构式观察 参与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 事件取样观察
二、简答题: 1、试述观察法的特点。 2、试述观察法的步骤。 三、实践题: 以时间取样法,设计一个观察学生发言情况的 观察表。
• ⑤观察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包括 人的感官和仪器、设备。
科学观察
日常生活观察
有预定计划、有目的 自发性、无目的
有选择对象、有重点 偶然性、无重点
要作严格详细可量化 不要求严格记录 的记录
划分标准 观察对象是否受控制
类型
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是否通过中介物 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时间
事件
比例%
开始-5分 全班学生认真书写,没有 100 钟 任何动作声音
5-10分钟 7人开始有小动作、发愣、 18 玩铅笔
10-20分 20人开始有小动作、发 52 钟 愣,有的开始发声
20-25分 34人完成作业(4人没有 89

完成)
事件取样观察表 :
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的自发争执事件
姓名 持续时 发生 行为 做什 结果 影响
记录哪些行为和现象,以及如何对这些现象和 行为编码。)
观察取样方法及其特点
取样方法
特点
时间取样 考察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事 件和行为(事件的有无、多少)
事件取样 对预定的行为和现象进行观察 和记录(事件的过程和规律)
个人取样 选择某一特定对象在一段时间 内的表现进行有重点的考察
时间取样观察表: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和程度
第五章 观察法

第五章 观察法

第五章 观察法

观察法的优势和局限
• 优点: 直观性和可靠性 调查者的单方面的活动,可以避免很多因为 访员及询问方式等产生的误差因素 简便、易行、灵活性强
• 缺点: 通常只有行为和自然的物理过程才能被观察 到,调查人员无法通过观察法了解被观察 者的动机、态度、想法和情感。 只有公开的行为可以被观察到,对一些私下 的行为方式的观察使非常困难和不可行的, 而且被观察到的当前行为并不能代表未来 的行为。
• 机械记录 在观察调查中运用录音、录像、照相、各种 一起等手段进行的记忆。但容易引起被调 查者的顾虑。
第二节 观察法在广告调查中的应用
• 观察法用于评价和测试广告表现 测试和评价广告文案、广告表现,观察法 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访谈法对某个产品的不同
创意进行拍摄前的事前调查,也是业界经常使用 的方法,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花费不多)
如观察员臵身于超市,观察主妇购物的路线、时间和商 品比较的情形
• 人员观察现象
如观察员臵身于大型户外广告牌旁,观察过路人对广 告的注目情形
• 机器观察人
利用机器来记录人们的行为过程
• 机器观察现象
用交件 • 所需信息必须是能观察到的或者是从能观 察到的行为中推断出来的。
第五章 原始资料的收集方 法——观察法
第一节 观察法
• 观察法是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 • 与在调查中向人们提问不同,观察法可以 定义为不通过提问或交流而系统的记录人、 物体或事件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 观察法既包括观察人又包括观察现象,既可以由 人员来进行,也可由机器来进行。
观察法的几种情形 • 人员观察
• 符号 用符号代表在观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在记 录时,只需根据所出现的情况记录相应的 符号,活在事先写好的符号上圈写即可, 不需要文字的叙述。

社会体育《观察法》课件

社会体育《观察法》课件
(4)调试、校验观察仪器,印制各种观与任务 二. 选择观察对象 三. 确定观察内容和方法 四. 选择观察指标的标准、规格与要求 五. 确定观察方法及其具体要求
第五章 观察法
体育科研方法
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得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
辅助工具,不加控制条件,但有目的、有计划地 对客观对象,包括人和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 行直接、系统的考察、记录,从而获得事实的 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第1节 观察法的特点与分类
观察法特点
① 观察法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认 识活动,而不是盲目的简单反射式感觉。
第2节 观察的基本程序
1. 制订观察设计方案 2. 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3. 观察 4. 记录 5. 整理观察材料
(一)观察准备
(1) 与观察工作有关的单位及个人取得联系,取得该 单位及个人的支持与配合
(2) 尽可能多地熟悉或了解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如 训练水平、个人特点、技术特点.
(3)组织观察人员统一思想、统一方法、统一要求, 并事先进行观察实习
1. 按对观察对象分析的全面性来分 2. 按对观察对象的直接程度来分 3. 按是否设置、控制观察性境来分 4. 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来分 5. 按观察对象的数量或时间来分 6. 按观察活动的标准化程度来分
其他分类
比较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结构 性观察法、非结构性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非 参与观察法、典型观察法、个案观察法、抽样 观察法、连续观察法、非连续观察法、临场观 察法、追综观察法等
② 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对象是处 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
③ 观察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观察工具对客观事 物进行认识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5 第五章 描述观察法

5 第五章  描述观察法

五 描述观察法

学习 目标
1 、理解四种描述观察法的含义。 2 、掌握四种描述观察法的具体运用过程,理解观察记录的构 成要素。 3 、学会运用四种描述观察法撰写客观、翔实的幼儿行为观察 记录,并对幼儿行为进行正确分析。 4 、能够将观察后的发现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提高对幼儿行为 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二、 轶事记录法的运用
(一)选择目标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轶事记录法的观察对象主要是从观察者感兴趣的偶发事件或者具有重要意义的事 件中选取,这些事件中的幼儿往往能够吸引观察者的注意。把这些事件记录下来, 将会为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供资料。
(二)记录客观事实
在采用轶事记录法进行观察记录时,首先要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观察者进 行记录,这可以为观察者及阅读轶事记录的其他人(如同行、专家、幼儿家长)提 供事件发生的整体背Biblioteka ,也可以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更明确的信息。
第三节
实况详录法的运用与案例分析
一、 实况详录法的含义
(一)轶事记录法的含义
实况详录法,又称连续记录法,是指观察者详细、完整地记录被观察者在一段时 间内(半小时、一小时或者半天,甚至更长时间)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所有行为,然后 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实况详录法是从日记描述法和轶事记录法演变 而来的,它是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将观察对象的行为以描述的方式详细记录下来的 观察记录方法。与日记描述法相比,实况详录法不仅可以对某一特定幼儿进行观察记 录,还可以对一个幼儿团体进行观察记录。与轶事记录法相比,实况详录法虽然也是 用描述的方式对幼儿行为进行记录,但是却比轶事记录法更加完整和翔实。
思考题
内容 脉络
第一节
日记描述法的运用与案例分析

第五讲教育观察法

第五讲教育观察法

三、定量观察法
(一)概述 定量观察法是运用事先准备的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
方式进行的观察。
观察所获资料是数据; 观察使结构性或封闭的; 观察研究的直接对象是“变量”; 以理论假设为前提; 可用于较大样本的研究。
(二)检核表法及其实施
对要观察的项目预先确定,观察时根据已确定的观察项目 进行检查、对照,以核对其有无或程度如何。
课堂语言互动流向记录表(学生学习维度表) (生生互动)
3
5
16
17
8
1
23
43
29
41
36
24 7
30
40
18
14
11
13 4
19 15
27
42
28
20
39
32
21
33 25
35 26
10
31 38
6
12
34
2
22
9
37
说明:该图是1983年某班学生学习讨论关系图。全班43名学生中有4名没有加入到集体讨论, 班内有5个讨论中心,其中29名学生可以全部连通。图中椭圆表示女生、矩形表示男生,数 字是学号;箭头的方向表明该学生愿意主动和另一学生讨论。
(四)事件翔实观察法及其实施 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个时间做较为详尽、系指的观察,并运
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地把观察对象的情况记录下来。
事件翔实记录观察卡
观察对象: 姓名: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事件: 观察到的事实的描述:
性别: 年龄: 年级: 对事实的解释:
对某班课堂情况的翔实记录观察卡
观察对象: ×校×班
第五讲 教育观察法
学习目标
理解教育观察法的概念、作用于局限、类型、实施步骤和 运用教育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第五讲 观察研究方法

第五讲 观察研究方法

科学家的观察与艺术家的观察
科学家对观察资料的解释强调理性和推理; 艺术家的解释则带有个体的情感性。 科学研究不应该是“我认为,……”而应 该是 “观察数据显示,……”, “调查数 据显示,……” 共同点:以客观现象的真实性为基础。
四、观察的易错性与可重复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真的是眼见为实吗?海市蜃楼。 观察的易错性及原因:人类的错觉:情人 眼里出西施(种族假象);魔术师的技巧; 视而不见的心理;个体信仰 的干扰。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人们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来对 直接观察 研究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而获得相关信息 的过程。 间接观察 观察是指人们借助仪器设备来对研究 间接观察 对象进行观察,间接地获得关于研究对象 的相关信息。它使观察的范围在深度和广 度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在教室里观察课堂教学——自然观察 观察被试在预先设置的特定环境里的反 应——实验室观察(也称之为控制性观察)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在参与观察中,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作为被观察者的一员,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观 察记录。 在非参与观察中,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随时 观察并记录其所见所闻。 无论是参与观察还是非参与观察,原则上要尽 量客观,不宜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被别人观察 而影响观察的效果,为此,一些观察室或教室 都安装有摄像头来暗中记录被观察者的活动。
非结构性观察的一般特点
(3)非结构性观察在没有预先划定范围和 记分标准情况下进行,只是对观察对象的 行为表现和当时的情景作多方面的描述和 记录,它一般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辅助手 段,主要应用于研究的早期阶段。例如, 有人研究儿童的人际交往,那么在制定研 究方案前,最好花一定时间观察儿童交往 时的各种行为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
▪ 划分依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的方式。 ▪ 叙述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观察对象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和
行为表现。 ▪ 取样观察:研究者根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
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者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棘轮来 搜集研究资料。 ▪ 评价观察: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价量表对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 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作出判断。
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 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从外部作为
旁观者进行观察。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 划分依据:观察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 要求。
▪ 有结构观察:观察者事先设计好观察的内容和项目,制定观察 表格,并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严格按照其进行观察记录。 其优点是:(1)可获得大量确定和翔实的观察资料; (2)结果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其缺点是:(1)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观察设计; (2)观察缺乏弹性。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无结构观察: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 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但是没有详细的观察项目和内容,亦无 具体的观察记录表格。 其优点是:(1)简便易行; (2)灵活,适应性强; 其缺点是:(1)所搜集资料比较零散; (2)结果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
▪ 适用条件: (1)观察者自身条件。观察者有较充足的时间,能够和观察对象建 立和谐关系,能客观、中立的记录信息,需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 (2)观察对象条件。观察对象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与观察者的差 异程度。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参与观察策略
界定问题 进入情景 记录资料 分析资料 呈现结果
第五讲 观察法
胡卫平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讲座大纲
▪ 观察法概述
▪ 观察法的概念和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观察法的特点 ▪ 观察法的类型
▪ 主要的观察策略
▪ 参与观察策略 ▪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 ▪ 事件取样观察策略 ▪ 观察法设计的一般程序
▪ 观测法的实施 ▪ 观察法的评价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不足: (1)研究费时费力; (2)搜集的资料琐碎,不容易系统化; (3)研究的信度不高; (4)研究推论的范围有限; (5)研究对观察者的素质和技巧要求较高。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
▪ 概念:研究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的维度,有选择的在某些时 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事先拟定的 记录表上。
(1)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 (2)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频率是多少? (3)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有多长? ▪ 适用条件 (1)只适用于经常发生或出现的行为,平均来说至少要每15分钟能 出现一次。 (2)只适用于容易被观察到的一些外显行为,不适用于内隐或隐蔽 性行为。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
界定问题 编制记录表 记录资料 分析资料
界定问题: (1)观察什么?观察谁? (2)观察行为或时间的操作定义是什么? (3)观察的数量? (4)观察多少次?每次间的时间间隔有多长?
呈现结果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时间取样观察策略
▪ 优点: (1)观察目的明确具体; (2)短期内获得大量的数据; (3)能获得量化的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可推论性强; (5)省时省力; ▪ 不足: (1)研究者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对所观察的内容非常熟悉。 (2)难以获得有关行为发生情景的信息; (3)难以揭示行为的相互关系、作用及因果关系。
实验观察法
(1)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
(2)可重复进行;
(3)能深入考察观察对象 各方面的心理特征。
所观察到的行为并不一定能 推广到自然情景中。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 划分依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
▪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 划分依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中。 ▪ 参与观察:观察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中,并通过与
▪ 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
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人的心理活动和
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
感官或仪器
观察的目的和计划 观察的时间和场所
客观对象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观察法的特点
▪ 目的性。 ▪ 直接性,观察的对象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 ▪ 以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为基础。 ▪ 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
进入情景: (1)事先了解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规范; (2)与观察对象建立并保持和谐关系; (3)避免被观察对象同化;
记录和分析资料: (1)客观中立的记录; (2)隐蔽的进行记录; (3)事后立即进行记录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参与观察策略
▪ 优点: (1)研究者在开始研究前不必使用特定的假设; (2)能较深入的了解观察活动,并及时发现新的研究信息; (3)可以搜集到观察对象动态的活动资料。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观察法的类型
▪ 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划分依据: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 制条件下取得。狭义的观察法是指自然观察法。
优点
缺点
能搜集到观察对象在日常生
自然观察法 活中真实、典型和一般的行 为表现
(1)研究者处于被动状态
(2)难以揭示观察对象在 特定条件下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概述 主要观察策略 观察法的实施 观察法的评价
▪ 参与观察策略
▪ 特点:观察者参与到观察对象中的活动中去。 ▪ 适用情景: (1)通常用于进行探索性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2)用于搜集较为完整并且具有深度的资料,目的在于对研究现象 的发生、发展的真实情况有较全面的直接的了解和较深入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