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_刘华丽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及其反思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及其反思向德平2012-8-27 15:18:22 来源:《社会科学》(沪)2008年5期第85~87页【作者简介】向德平,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武汉 430072)【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教育【编者按】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利他主义的工作方式,也体现了一种助人自助的现代精神与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的人生信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
为了确保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项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国家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也应运而生。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
同年12月,曾庆红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又进一步指出:要像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经济人才和科技人才一样,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并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高的层次提出加快发展社会工作的战略部署,在中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这预示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但是,加快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如何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便是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
在此,特别邀请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的知名学者撰写一组笔谈文章,并分别从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实务和教育等不同角度来讨论和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与西方不同,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走的是助人实践—专业教育—职业服务的道路①。
中国的社会工作是被“引入”的,它的起点是专业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明显超前于本土化的专业实践②。
作为培养与造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实践活动,本土化社会工作教育是培养中国本土从业人员价值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推进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手段,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是一门专门为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福祉而设立的学科和职业。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的引入、发展和现状等方面,介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的引入。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儿童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开始引进社会工作的理念和经验。
1919年,中国的第一所社会工作学院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正式引入。
社会工作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社会工作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政府将社会工作纳入国家计划,并成立了一系列社会工作机构和组织,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
社会工作专业也开始在高等学府设立,并培养了大批社会工作人才。
此时期,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
社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中国开始加强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993年,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成立,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持和交流平台。
同时,社会工作职业化也成为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社会工作职业。
中国社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并在高等学府设立了专业。
各级政府也开始重视社会工作,加大了对社会工作的投入和支持。
社会工作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通过开展社区服务、社工咨询、社会工作项目等方式,为社会提供了各种服务和帮助。
然而,中国社会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社会工作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一些地区和人群的社会工作需求得不到满足。
此外,社会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社会工作者的权益保护和职业规范也有待加强。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引入、发展和现状等阶段。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中国社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以更好地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福祉的提升做出贡献。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社会工作是指以一种专业化的方法和理念,以及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网络,来帮助个人、群体以及社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虽然比较晚起步,但是近年来,它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社会工作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国内仅有极少数的社会工作项目和机构,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是中国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社会的需求和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关注度不断提高。
当前,社会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较为热门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将其纳入到了国家战略的范畴中。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的社会工作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会工作者的数量严重不足,不仅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且也不能真正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其次,社会工作机构的建设和规范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最后,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变化和挑战的不断演化。
因此,在发展社会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工作体系,加强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完善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度,从而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其次,需要增加对于社会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加大对于社会工作项目的扶持力度,以激励更多的人士从事社会工作;最后,需要通过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来提高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社会工作的推广和应用。
总之,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的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社会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步阶段(1949年至1980年代初):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工作教育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的社会工作教育主要以社会工作培训为主,以政府和党组织为主导,教育内容主要是基本的社会服务技能和理论知识。
2. 发展阶段(1980年代至19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工作教育开始发展起来。
1986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第一个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在西南政法学院成立。
此后,社会工作专业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并逐渐扩大了培养规模和范围。
3. 建立阶段(2000年至2009年):2000年,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建立阶段的开始。
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更多的学术支持和研究,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
4. 发展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近年来,社会工作教育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发展,培养规模逐渐扩大,并且有关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也日益活跃。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路径是从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再到建立阶段和发展成熟阶段的逐渐完善和提
高的过程。
这些阶段的转变是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社会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相适应的。
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刘华丽
【期刊名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1)001
【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社会工作在中国恢复发展以来,社会工作教育一直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其他专业知识教育不同,社会工作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技巧的传递过程,也是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初始阶段,专业形象的建立与社会工作教育的素质密切相关.我们应注意从课程教育、价值教育与实习教育三个层面,系统地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同时加强院校间,教育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步伐.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刘华丽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上海,2002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6
【相关文献】
1.凝聚专业智慧探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八届年会暨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与社会工作教育使命研讨会”综述 [J], 周昌祥;吴克报
2.嵌入性发展格局下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探索——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0年年会述评 [J], 李晓凤;漆志超
3.共谋职业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发展的路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述评 [J], 史柏年;靳利飞
4.加强社会管理素质教育培养社会管理型社工人才——基于社会管理创新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与社会工作教育的中国化思考 [J], 张宗浩
5.专业化·本土化·规范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路径选择——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四届年会暨社会工作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述评 [J], 尹利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亲职辅导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亲职辅导
刘华丽
【期刊名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5)006
【摘要】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亲职辅导有别于普泛的家庭教育指导,也不同于教育学或心理学意义上的亲职教育.它以父母亲为工作对象,注重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帮助父母亲履行其亲职角色,以促进个体或家庭的社会适应.基于西方与港台地区的经验,我们可以从补救性、预防性、发展性三个层面发展中国的亲职辅导体系.
【总页数】6页(P16-20,28)
【作者】刘华丽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上海,2002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6
【相关文献】
1.社会工作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处理新生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学生工作实践例谈 [J], 李凌鸥
2.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青少年生涯辅导——体验式小组工作的应用 [J], 韩辉
3.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管理 [J], 朱新筱;王颖
4.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职责 [J], 钟一彪;
5.“双型”辅导员——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高职学工队伍建设 [J], 欧阳珒晶;许红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动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相结合, 提高教育实效性
加强社会工作教育与政策制定相 结合,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发展
04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THEME TEMPLATE
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现状
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起源和发 展历程
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主要理论 和方法
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实践案例 和经验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公 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服 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强社会凝聚 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对人才培养的贡献
提升社会工作教育质量:提 高社会工作教育的质量和水 平
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社 会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师资力量
教师数量:全国范围内社会工作 专业教师数量
教师培训:教师参加的培训、研 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师背景:教师的教育背景、工 作经验和研究领域
教师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 反馈
课程设置
社会工作理论:介绍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教授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技巧和方法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教授如何进行社会工作研究,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 社会工作实习: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THEME TEMPLATE
兴起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问题日益突 出,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
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影响,促进 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兴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大事记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大事记1987年9月,民政部邀请国家教委以及一些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位于北京马甸的对外经济交流中心举行了社会工作教育论证会。
此次会议重新确认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地位,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奠定了基础,从而标志着新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开端。
1988年,民政部资助北京大学100万元,设立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开始了重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程。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厦门大学等高校相继开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1993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立内地第一个社会工作与管理系。
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确定了社会工作专业胡主干课程,集中编写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专业教材。
1999年,高等院校开始大量扩招,社会工作专业也得以扩招。
截至2010年底,内地已有252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另有几十所院校开办社会工作或相关专业的专科教育。
2006年12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成立,这是我国内地高校建立的首个社会工作学院。
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33所高校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教育授权,2010年首届MSW开始招生。
截至2010年底,开办MSW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共计58所。
2011年,民办高校首获研究生教育资格,其中北京城市学院获批首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社会工作教育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现代化社会工作的基石。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路径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加强社会工作教育的国家政策支持。
社会工作教育是国家培养社会工作者的重要途径,需要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社会工作教育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健全专门的社会工作教育管理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和师资培训等。
其次,加大社会工作教育的投入和培训力度。
社会工作教育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包括教学设施、实践基地、教材和师资等。
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专门的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和实践基地,以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实践环境。
此外,还可以组织培训计划,培养社会工作教育教师和实践导师,提高他们的教学和指导能力。
第三,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社会工作是全球性的跨学科专业,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
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可以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派遣教师和学生到国外学习和实践,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中国讲学和讲座。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水平和竞争力。
第四,完善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强调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加强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实践的衔接。
社会工作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因此,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应该密切衔接。
高等教育机构和社会工作单位可以建立联合培养项目,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
此外,还可以建立社会工作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工作经验。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如贫困、失业、疾病、家庭暴力等,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工作在中国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
社会工作是指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一种服务。
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公正、平等和人权的实现,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社会工作主要是由宗教组织和慈善机构提供的。
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工作也逐渐从慈善性质转变为专业性质。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社会工作开始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方面都开始重视社会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支持和规范社会工作的发展。
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化建设。
其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最后,社会工
作的资金来源和可持续性也需要得到更好的保障。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建设,扩大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和对象,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工作的资金保障和可持续性,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工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社会工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第一章:引言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工作作为服务社会的一种特殊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不仅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而且提供了许多帮助和支持,使得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得以得到更好的关注和照顾。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社会工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两方面来对社会工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发展进行分析。
第二章:社会工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社会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支持。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工作者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面临着困境和需要支持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低收入者和失业者等等。
1.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工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支持,可以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融入社会,使其得到更好的关注和照顾,从而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增加社会稳定性。
2.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社会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通过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社会工作可以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长期不断地提升社会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3.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社会的发展。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和解决。
通过加强社会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社会工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会。
1.加强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发展社会工作的前提。
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也逐渐增多,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以应对不同社会问题的挑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及其反思
四、反思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 意义和启示
四、反思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意义和启示
反思是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深化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首先,反 思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工作 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次,反思有助于提高社会工作教育的质量,通过总结经验 和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最后,反思有助 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社会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服务 于社会弱势群体,增进社会福祉。
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解决方 案及未来发展
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 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 规,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
2、调整教育内容。增加实践课程比重,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 社会工作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及时将新技术、新理念引入教学内容。
3、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3、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代科技手段
未来社会工作评估活动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 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实现跨地域、跨 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工作的普及和发展。
3、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结论 本次演示对社会工作评估活动的理论取向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反思,并提出了 一些建议和展望。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社会工作 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社会工作 评估的理论和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1、多元化需求
1、多元化需求
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前景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前景研究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前景研究社会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服务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与前景,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
1990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随后,全国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这一专业。
此后,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学科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社会工作者。
二、社会工作专业的现状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和实践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并且与社会工作实践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了热门的专业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重视,许多人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
其次,社会工作人员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这也限制了更多人从事这个行业。
最后,社会工作领域的需求很大,但是人才供应相对不足,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和机构缺乏足够的社会工作者。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未来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例如,2016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综合治理和社会组织建设,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这些政策和措施将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从行业层面来看,社会工作专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这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扩大社会工作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下面将从三个阶段来介绍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农村社会秩序的混乱、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以及失业、犯罪等问题的出现。
这些问题促使中国开始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需求,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开始进入中国。
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主要由政府和社会团体开展,以提供基本的社会救助和服务为主。
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和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社会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政府开始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入,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并培养相关人才。
社会工作的领域也逐渐扩大,不仅包括社区工作、儿童福利、老年服务等传统领域,还涉及到心理咨询、社会工作者培训等新兴领域。
第三阶段是专业化阶段。
进入21世纪,社会工作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工作逐渐从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单一主体发展为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个参与主体。
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社会工作师资队伍逐渐壮大。
此外,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创新,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特色,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模式和方法。
总的来说,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专业化阶段。
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未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社会工作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稳定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管镠旎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01期【摘要】社会工作的是“社会”环境下的工作,离不开社会群众的广泛了解和认同。
然而在我国实质性的社会工作开展得还比较少,缺少社会宣传和社会共识,使我们在开展实务工作时遇到重重困难。
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本土化包括服务、教育、研究的本土化,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专业发展与专业化进程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中国国情发展前景我国现代社会工作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历经了20几年的缓慢发展,近年来已进入一个迅速扩张的时期。
1 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社会工作向深处发展的一个瓶颈。
如何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工作机构形式的引入来实地探讨并由此获得成效仍然还是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话题。
1.1模式缺乏本土特色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起源于西方,所以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过程中参考借鉴西方的经验无疑也是必须的。
1.2教材编制局限性我国的高校目前很大一部分使用的教材还是通用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系列”,该教材虽已经经过中国学者的编写,但是该教材并没有直接接触中国国情及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它们还深深的打上了港澳和欧美社工教材的烙印,因此难以直接应用于实践,也就更难有属于自己的一种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也就不利于本土化人才的培育,也就更加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培训。
1.3教学缺乏灵活性在师资方面,教师缺乏太多实践经验,在我国各高校中,普遍缺乏既通晓国际通则,掌握社会工作方法,又有本土社会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教育人才。
社工教师大部分是从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转行过来的,对于国际通则及本土经验都不太能了解,也就难于胜任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4社会工作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一开始就游离于“服务”之外了,教授理论与方法的多,但是实践机会却少,脱离了社会的最新需求。
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_刘华丽
, 收稿日期 - *))&2)+2)&
女, 博士,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 , 作者简介 - 刘华丽,
! ""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技巧, 使社会工作专业获得发展; 同时也推动着社会工作职 业的步伐。很难设想, 没有专业教育, 社会工作者如何能脱 离早期的慈善与义务形象,并立足于律师、医师等行业之 林。 也很难设想, 没有专业教育, 社会工作者何以代代传承, 相以为继。尤其在社会工作的制度化、 职业化、 专业化已基 本确立的今天, 为专业生存的奋斗已成为历史, 教育的意义 更成为专业发展的焦点。
更 工作教育在许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到 &’ 、 () 年代, 是得到 迅 猛 发 展 , 并建立起从大专、 本科、 硕士至博士不同 层次的教育体系。 有赖于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的发展, 个案方法、 团体 方法、 社区方法相继确立, 其理论体系与专业权威也逐步获 美国阿拉巴马州规定: 地方福利工作 得社会认可。!$*+ 年, 监督人员必须大学毕业,且有 % 年社会工作教学或实际经 验。 !$(& 年纽约州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证照领取制 度 , 主要以专业教育和实际经验为认证的依凭,这标志社会开 始接纳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角色。现今采纳社会工作制的国 家对社会工作者都有相关专业教育的要求,在美国只有经 过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认证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才被认可, 而专业执照的证明则由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提供。 从此, 社 会工作者不再以中上阶层的妇女、 有爱心的牧师、 热衷公益 的政界人士等形象出现,而是由受过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 人士组成。 纵观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 可以看出教育在社会工作 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步伐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基于专业教 育, 社会工作者获得专业的知识、 技巧, 并培养起相应的价 值, 以树立职业与专业形象的。此外, 专业教育也成为社会 工作者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社会工作教育如同一个枢纽, 以社会工作系学生为载体, 传输着社会工作的理念、 价值与
社会工作教育与中国社会发展
社会工作教育与中国社会发展黄匡忠前言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在2006年11月27日发表了一篇专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昌的文章,引用杨建昌先生的话,他说:“社会工作的春天来了,令人欢欣鼓舞,但兴奋之余,冷静下来想一想,我只能说前途光明,任重而道远。
所谓前途光明,是指这件事情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得到了党的全会的重视……,所谓任重道远,是指我国专业性的社会工作,还刚刚起步,社会工作的岗位还不明确,至今还没有一个得到国家承认的具有执业资格的社会工作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离构建我国专业性的、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体系,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注一)。
杨建昌先生的发言稿可谓一矢中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已经把社工专业化的道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历程紧密连接起来,对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社会工作教育”,“社会福利政策”的制订,“社会服务”的提供及管理,“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优化和持续学习,以及“社会发展”的目标、过程,社区参与为主要的指标和评估,均一环接一环的列进了议事日程。
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面对中国急剧的社会转变,党中央已明确了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在勇于承担这样一项重要的社会使命的同时,必须深思社会工作教育的策略和架构,才能有效地执行社会发展给予我们的任务。
传统的社会工作教育,虽然非常重视社会政策的研究和倡导,也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包括实习和服务成效,但在教育体制上,与社会和社区的结合,仍欠全面。
以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为例,社会工作学生都必须进行一定的实习时数,以符合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认证,因此很多社会工作教育工作者,都在不同的政府组织(例如社会福利署属下的各个咨询组织或常务委员会)担任顾问或委员,更多的是在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香港一般称为志愿机构)的董事会担任义务顾问或懂事。
从儒家思想看社会工作在中国实践的本土化
The Indigenization of Social Work Direct-Practic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ism
作者: 刘华丽[1];卢又华[2]
作者机构: [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上海200237;[2]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
出版物刊名: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4-4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儒家思想;社会工作;分析框架;实践原则
摘要: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最终塑造了中国社会独特的民族性格与社
会结构。
源自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落足于儒家社会的土壤,必然需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性。
经
由多年临床实务的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提出"FAITH"模式的分析框架,从家庭结
构、权威秩序、身份认同、信任关系、整体服务五个层面梳理了社会工作在东西方文化实践中
的主要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ACCESS"实践原则以回应文化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其意义
社会工作在西方的发展是先有实践再有理论, 故社会 工作 教 育 是 较 为 晚 出 的 。在 早 期 慈 善 救 助 的 基 础 上 , 渐渐 发展起有组织慈善服务机构以及受薪的社会工作者, 此 时, 服务的内容日趋复杂, 也 更 具 连 贯 性 。于 是 , 社会工作 由济贫院和英国 教 育 应 运 而 生 。 先 是 英 格 兰 在 !#$% 年 , 慈 善 组 织 会 社 协 会 合 作 设 立 了 一 个 两 年 制 的“ 慈 善 训 对当时受薪 练 ”学 校 ; 继 而 !$#$ 美 国 纽 约 慈 善 学 院 成 立 , 的 “ 慈 善 访 问 员 ”进 行 专 业 培 训 。 同 期 , 荷 兰 也 成立阿姆 斯丹社会学院, 开设两年制的的社会工作课程。此后, 社会
( )* (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 ! )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 教导学生有关社会福利政 策的影响因素及其政治、 组织过程, 强调政策制订、 执行、 评 价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帮助学生掌握从评估到结案 ( " )社会工作实施方法: 的过程与技巧; 帮助学生了解与运用科学与分析的方法 ( # )研 究 : 以建立知识, 进而探索社会工作实施理论, 并自行评价服 务成效; 帮助学生通过实习以整合课程知识进 ( $ )实地学习: 入实务领域 % &’ 。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 !((& 年年会中,规定了社 会工作 专 业 ( 本 科 )课 程 设 置 的 八 门 已 定 主 干 课 程 , 即: 社 会工作 导 论 、 社会学概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个案工 作、 小组 ( 群体)工作、 社区工作、 社会行政 ( 社会政策)、 社 会保障。 另有两门拟加课程, 即: 社会心理学、 中国社会福利 思想史 (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思想)。其中括号内的课 程可代替前面课程。协会还强调不少于 #(( 小时的专业实 习。 我们现行教育层次主要以大专、 本科为主, 近年也有 不少中专与职校, 开设此类课程。 研究生的教育还只是在少 数院校挂靠于社会学方向下。目前内地开设的社会工作专 业课程普遍存在问题,不少院校连这八门课程也开不全或 开得不专业。实务课程的开设只在传统的几个方面,如老 人、 妇女、 青少年方面, 其他如学校社工、 医疗社工精神卫生 等方面都属空白。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院 校, 所教授课程难以具体而微, 多停留于概念与形式的介绍 中, 这与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程度有关。 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 育起步较晚, 目前尚处在专业形成阶段, 在师资、 教材、 社会 资源、 社会政策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 师资方面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现在兴建与社会工作相 关专业的学校较多,但社会工作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很 少, 所以, 一些大中专院校多招收本科生为教师。而大学的 教师学历要求高, 基本上只能由其他专业转入。其中, 有的 接受了一些较简单的培训,只有极少数的教师接受了专业 的正规再教育。 这些教师基本上没有实务经验, 自身对社会 工作专业的理解、 接受也有待时日, 自然难以开出深入而丰 富课程。 其次, 教材基本自西方, 与本土的文化、 专业水平及 现行的制度存在相当距离, 学生的感受是与现实脱节。 事实 也是如此,与社会工作相应或相关机构沿用的是传统的行 政与经验手法, 民众对专业的了解与接纳还很不够。 在学院 教育与当下经验,西方理念与传统习俗间有着很大的空间 需要弥合。 这是一个必然的阶段, 每个国家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 都经过了一个类似的阶段。 关键是如何更快、 更好地走向成 熟。当前, 我们需要多渠道的开展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 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 实务工作, 提高自身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同时, 吸纳社
但笔 者 认 为 , 如改为自助助人, 助人自助, 再自助助人更为 理想。在此循环链中, 首要的一环是社会工作者要实现自 助, 成为一个健全人格者。这样, 他才能去助人使之实现 自助, 甚至影响此案主自助的程度至他也能去助人。但每 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许多盲点与弱点,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 从对未来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入手, 使其经验到自身的省觉 与改变, 处理个人的负面因素, 从而为将来的工作立下良 好根基。 二、 如何发展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教育的实施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论述, 即课程 教育、价值教育与实习教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 的, 共同承载着专业教育的期望, 促进着社会工作的发展。 其中,课程教育主要侧重于向学生灌输各种理论、经验知 识,实习教育则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专业理论 与价值的理解与反思, 并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 价值教育虽 无独立的设置, 但却需贯穿于社会工作教育的始终。 如果没 有价值关怀, 知识与技巧再丰富都会显得苍白而乏力, 甚至 给服务对象带来的不是益处, 而是伤害。所以, 成功的专业 教育离不开对价值的关注。
更 工作教育在许多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到 &’ 、 () 年代, 是得到 迅 猛 发 展 , 并建立起从大专、 本科、 硕士至博士不同 层次的教育体系。 有赖于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的发展, 个案方法、 团体 方法、 社区方法相继确立, 其理论体系与专业权威也逐步获 美国阿拉巴马州规定: 地方福利工作 得社会认可。!$*+ 年, 监督人员必须大学毕业,且有 % 年社会工作教学或实际经 验。 !$(& 年纽约州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证照领取制 度 , 主要以专业教育和实际经验为认证的依凭,这标志社会开 始接纳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角色。现今采纳社会工作制的国 家对社会工作者都有相关专业教育的要求,在美国只有经 过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认证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才被认可, 而专业执照的证明则由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提供。 从此, 社 会工作者不再以中上阶层的妇女、 有爱心的牧师、 热衷公益 的政界人士等形象出现,而是由受过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 人士组成。 纵观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 可以看出教育在社会工作 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步伐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基于专业教 育, 社会工作者获得专业的知识、 技巧, 并培养起相应的价 值, 以树立职业与专业形象的。此外, 专业教育也成为社会 工作者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社会工作教育如同一个枢纽, 以社会工作系学生为载体, 传输着社会工作的理念、 价值与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特点, 西方 是先有实践再有理论, 中国则是先从理论始, 再带动实践的 展开, 这就意味着, 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 起着先导作用。 对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社会工作来说, 社会 工作教育也因而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 成立社会工作专业 的院校非常之多, 但问题也很大。基于此, 本文将厘清社会 工作教育的涵义, 并重溯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进而 分析如何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问题。虽然社会工作在中 国已走过十几载,但一些基本问题并未过去,它们仍将存 在, 也仍需探讨。 一、 社会工作教育的涵义
!" 社会工作教育的内涵
那么, 什么是社会工作教育呢?中国社会工作界从几 个方面对它作了如下界定,认为社会工作教育是将社会工 作专业理论和专业价值观通过学生成长进行整合的过程; 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将不可直接操作的理 论转化为能够作用于实践过程的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的过 程, 并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 使之得以在社会工作专业 实践中应用; 是训练学生接受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将专业 价值内化为其个人的价值观的过程;是通过教育学生去帮 助其他有需要的人进而获得个人成长的过程。这个概念突 显了社会工作教育的特性, 具体如下: 技巧的传递过程。社 ( # )社会工作教育是专业知识、 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凭着一股热情与爱心, 不一定 能解决案主的问题; 凭着日常的生活经验, 也不足以应付现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专业的知识与技巧是社会工作实 践中积累发展出来的概念性知识,而社会工作教育则是此 概念性知识传递的渠道。 有了专业的教育与训练, 学习者可 以承继前人的知识与技巧, 避免经验的重复与不断地试误, 从而成为更有效的社会工作者, 以尽可能地保障案主权益。 社 ( ! )社会工作教育是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的过程。 会工作专业有其独特性, 因其处理的是与人相关的问题, 所 运用的知识与技巧往往具有相应的价值取向。 同时, 社会工 作以助人为目标, 也赋予专业鲜明的价值属性。正因为此, 社会工作教育始终要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这不仅要教 之以价值需求与伦理规范, 更要通过实际的反思与运用, 使 之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此外, 还要注意专业价值与知 识、 技巧的整合, 从而在服务案主的过程中, 恰切地达到助 人的效果。 其理论要致力于应 ( $ )社会工作教育以实践为目标, 用。与其 它 专 业 或 学 科 不 同 , 社会工作的目标不在建构理 论, 而在改善个体与其环境的互动, 增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能力。所以, 社会工作虽然也强调理论的作用, 但理论的 应用是更为根本的。价值也如是,仅停留于头脑是无益 的, 而要能践行于实务工作中。所以, 社会工作尤以实践 为教育的目标与致力方向。在课程中, 实务占有很大的比 重, 即便课程教育也注重案例讲解与实际应用。这与社会 工作的助人目标相关,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需要理 论, 但它更是一种行动。 注重全人教育。社会 ( % )社会工作教育以学生为本, 工作是助人的专业与职业, 因而我们常有助人自助的口号。
, 收稿日期 - *))&2)+2)&
女, 博士,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 , 作者简介 - 刘华丽,
! ""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技巧, 使社会工作专业获得发展; 同时也推动着社会工作职 业的步伐。很难设想, 没有专业教育, 社会工作者如何能脱 离早期的慈善与义务形象,并立足于律师、医师等行业之 林。 也很难设想, 没有专业教育, 社会工作者何以代代传承, 相以为继。尤其在社会工作的制度化、 职业化、 专业化已基 本确立的今天, 为专业生存的奋斗已成为历史, 教育的意义 更成为专业发展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