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块之一。
必修1~5出现的多篇名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
今天小简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必修1~5中出现的名著,对于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提升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高一历史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
8、自从克罗德刺伤弗比斯之后,爱斯梅拉达 就被说成是一个女巫。宗教法庭审判她时 ,也一口咬定是她驱使黑衣魔鬼刺杀军官 。爱斯梅拉达有口难辩,尽管她一直不认 罪,但法庭仍判处她绞刑。
( ×)
答案
爱斯梅拉达并没有一直不认罪,而是最终被屈打成招。
•
9、国王的侍卫弓手抱着一根长梁撞向教堂门 的同时,数不清的大石头从上面高处雨点 般地落下,向进攻者砸来。原来这是卡西 莫多在向弓手们投的石头,他的这一抵抗 使弓手们愤怒不己。但是,尽管落石随处 砸得头颅开花,他们撞击大门的狂劲仍然 不减。
• 克洛德把她带到广场上的绞架前,再次威胁她。爱 斯梅拉达誓死不从,并要公布他的罪恶。弗罗洛遭 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隐修女看管,自己去叫官兵。
•
爱斯梅拉达和母亲重逢相认
弗罗洛遭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隐修女看管,自己 去叫官兵。不想互相珍藏的小鞋子使这对失散多 年的母女相认。母女此时相聚,悲欣交集。隐修 女为了救自己的女儿,狠狠咬住刽子手的的手, 刽子手痛的哇哇大叫,鲜血直流,他猛地把隐修 女使劲一推,隐修女就倒了下去重重地撞在石板 上,死了。爱斯梅拉达最后也被处以绞刑。
•
6、愚人节的第二天,卡西莫多跪在转盘上任人鞭笞 。当他看到克罗德时,心里大喜,以为救世主来 了,露出了温柔的表情。克罗德和卡西莫多对望 了一会,虽然很想救他,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 离开。
(× )
答案
克洛德并没有想救他,而是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 光,催促坐骑疾步离开。
•
7、躲进了教堂,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顿 在一间小屋里。他担心自己丑陋的样子会 吓坏爱斯梅拉达,就拿了个哨子来,并告 诉她需要他时可以吹哨子找他。他怀着一 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无微 不至地照顾和保护着爱斯梅拉达。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名着导读梳理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讲义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1.考纲要求: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方法技巧:要结合时代背景阅读作品,对人物形象要抓住对人物描写的手法进行仔细体会,并在阅读中加以比较,要透过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3.注意事项:阅读时要学会做记号,写随记。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做一些批注或读书笔记,对一时弄不懂的地方要做好标记,以便随时回头查找进行核对,扫除阅读中的障碍。
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背景介绍:1831年前后,整个欧洲处于政治大动荡中,封建势力同资产阶级正在进行复辟与反复辟的复杂斗争。
在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国外封建势力的支持下,于1815年复辟。
但资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1830年七月,法国爆发了革命,结束了波旁复辟王朝的封建统治。
这部作品就是作家借用了中世纪题材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罪行的总清算,也是对1815—1830年的波旁王朝反动暴政的深刻批判。
内容概览:1482年巴黎圣母院居住着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钟的畸形人卡西莫多。
内心邪恶的克洛德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动了淫念,夜间打发卡西莫多劫持少女,被少年英俊的卫队长弗比斯救出。
姑娘爱上了弗比斯。
满怀嫉妒的副主教趁他们幽会之际刺伤军官,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
她因而被判死刑,在临刑时被暗中爱慕她的卡西莫多救出,被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但克洛德唆使教会把她看作女巫,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她。
《巴黎圣母院》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
《巴黎圣母院》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知识清单1、《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
2、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3、《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4、《巴黎圣母院》是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
5、《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丰富的想象,怪诞的情节,奇特的结构,就成为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
6、小说艺术地再现了15世纪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7、《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浪漫主义代表作,正是由于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画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真实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据动人的情节发展,凝聚、精炼在这部名著中而呈现出它们的生动面貌和丰富蕴涵,赢得了继《艾那尼》之后浪漫主义打破古典主义死板模式的又一胜利。
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
8、作者充分运用自己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的浪漫主义的美丑对照手法,把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下对照起来描写,并在环境、事件、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张地突出某些特性,造成强烈的对照。
人物形象★卡西莫多:卡西莫多是当时社会穷苦大众的典型代表。
卡西莫多从小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口,他是一个有着“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难听而忠厚的声音”的畸形儿,作者通过夸张的外貌塑造凸显出他的性格特点。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
一、内容提要:1482年巴黎圣母院居住着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和敲钟的畸形人卡西莫多。
内心邪恶的弗罗洛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动了淫念,夜间打发卡西莫多劫持少女,被少年英俊的卫队长弗比斯救出。
姑娘爱上了弗比斯。
满怀嫉妒的副主教趁他们幽会之际刺伤军官,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
她因而被判死刑,在临刑时被暗中爱慕她的卡西莫多救出,被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但弗罗洛唆使教会把她看作女巫,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她。
巴黎下层社会的好汉们前来营救,却被敲钟人误以为是官兵来抓她并拼命抵抗。
国王路易十一调兵攻打圣母院,上下夹击。
一场混战中弗罗洛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但遭到拒绝,弗罗洛便把她交给官兵。
卡西莫多义愤填膺,把抚养他成人的副主教从高高的楼顶上推下摔死,自己找到少女的尸体,躺在公墓里与她一齐死去。
二、故事梗概1482年1月6日,这是一个能够激动巴黎市民们情绪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具有双重意义,既是主显节,又是愚人节。
所以,全巴黎城从早到晚,都沉浸在极其欢乐的气氛之中。
愚人节,人们可以恣意笑乐。
这一天,人们没有什么恶劣行为不是被许可而且被认为是神圣的。
那么可想而知,巴黎市民该是怎样狂欢了。
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旧城区涌去。
聚集在通往司法宫的几条路上的群众尤其多,这里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选举的规则是谁长得最丑陋,谁笑得最怪、最难看,谁就有望当选。
当大家把幸运的愚人之王带出来时,惊奇和赞赏到了最高点。
只见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象是两把,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
在他的种种畸形里,却有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严肃、勇敢的态度,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人们给他穿戴上用硬纸板做的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绘有花纹的轿子向格雷沃广场走去。
在大街的游行人群中,有人喊道:“爱斯梅拉达来了!”游行的人们立刻狂欢起来,喊叫声此起彼伏。
高一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2)
高一语文必修2名著导读(2)《巴黎圣母院》导读一、故事梗概当巴黎市民正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时,法院大厅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
大家把幸运待选的“愚人之王”带了出来。
这个人长得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在他的这种种畸形里,却透出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严肃,勇敢的性格。
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在大街的游行人群中,有人喊道:“爱斯梅拉达来了!”游行的人们立刻狂欢起来,喊叫声此起彼伏。
人们都蜂涌向广场。
在广场上,只见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正在一条波斯地毯上跳舞。
她轻盈,飘逸的舞姿,时时引起人们的狂欢的掌声。
成千上百的人们随着爱斯梅拉达的舞姿一起旋转。
这时,作为怀疑派的哲学家和讽刺诗人甘果瓦,被这个灿烂的景色迷住了。
他不知道这个女郎究竟是人,是仙,还是天使。
这时在所有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严肃、平静而阴沉的中年人,此时比任何人都更关注那个跳舞的女郎,他的嘴里不时发出几声诅咒。
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弗罗洛。
在广场的另一角荷兰塔内,女修士居第尔因自己的女儿,在15年前被吉卜赛人抢走,就用一种憎恶的声音呵斥她快离开。
爱斯梅拉达感到一种惊恐和不安。
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
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这天仙美貌的姑娘。
当爱斯梅拉达行至广场的一条小巷时,忽然弗罗洛和卡西莫多冲了出来,欲将爱斯梅拉达抢走。
甘果瓦看到这一幕,吓得不敢相救。
正在这危急时刻,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
弗罗洛趁卫队与卡西莫多争打时溜走了。
而卡西莫多被擒获。
爱斯梅拉达十分感谢弗比斯,与弗比斯告别后,她回到了乞丐王国,在这里,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这些人白天做乞丐,晚间当小偷。
爱斯梅拉达就居住在这里,她在这些乞丐、小偷当中有着很大的魔力。
爱斯梅拉达回到这里时,男男女女的乞丐都顺从地站列起来,原本凶狠的脸色也温柔起来。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与知识梳理
1.《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得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2.《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人物鉴赏:1.觉新觉新是以巴金刚刚辞世的大哥为生活原型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凝聚着作者对自己最亲爱的人的深切痛惜,对他的刻画涓滴无遗地流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感,因而从艺术角度而言,这个人物堪称是全书中最成功的人物——最真实的往往也是最动人的。
(完整版)《巴黎圣母院》全书导读
三分钟瞰《巴黎圣母院》全书导读一、名著基础知识1、知作者信息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
有“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之称。
2、晓作品背景1.巴黎圣母院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
这个时候,百年战争法国已经取得了胜利并走向统一,当时的法国国王是查理十一世,法国王权正逐步加强,开始压倒地方封建领主势力,新生的资产阶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历史正逐步的迈出中世纪的黑暗。
《巴黎圣母院》虽然是以中世纪的巴黎作为背景,但是它与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紧密相连,整部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2.《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夫的秘密组织——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生.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
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这样就促成了人民群众反对波旁王朝斗争的高涨.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尖锐.3、懂创作缘由(1)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一直在崇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响下,他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
1926年,随着国内反查理第十的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放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治和文艺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用理论文章和创作实践向古典主义进行斗争.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1831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是雨果对自己曾是保王主义作了一次清算,表达了对波旁王朝和天主教会的憎恶,因而,小说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巴黎圣母院 名著知识速读速记 (精校版,A4打印)
《巴黎圣母院》ʌ作者简介ɔ雨果(1802 1885),19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㊁小说家㊁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也是诗歌的革新者㊁浪漫派戏剧的创建者,法国人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雨果著作甚多,遍及文学各种体裁,包括诗歌㊁戏剧㊁小说㊁文艺理论㊁政论等,整个作品充满人道主义激情.1827年出版历史剧«克伦威尔»,激烈地批判了束缚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伪古典主义,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成为浪漫主义流派的一面旗帜,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青年作家的中心人物.1830年,他发表了他的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艾那尼»,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伪古典主义的胜利,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然而,真正使他受人尊敬的,却是他在1831年为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以及在流亡期间创作的«悲惨世界»两本书.雨果对法国诗歌的影响不亚于他的小说和戏剧.代表作有:«东方集»«黄昏之歌»«凶年集»,以及以圣经故事㊁古代神话㊁民间传奇为题材的三卷本长诗«历代传说».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845年后,雨果在文学创作方面比较沉寂,在政治舞台上却很活跃.1848年底的总统选举中,他投票支持路易 拿破仑 波拿巴,不久又成为这个野心家的反对派.1851年拿破仑发动反革命政变,他被迫流亡国外.在流亡时期,他的创作活动异常活跃.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结束了长期流亡生活,凯旋式地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法兰西举国致哀,巴黎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葬礼,他被安葬在伟人公墓 先贤祠.ʌ写作背景ɔ«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㊁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叛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的功绩震动全欧洲,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此时是波旁王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㊁尖锐.而«巴黎圣母院»这一经典名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ʌ整体把握ɔ1482年巴黎圣母院居住着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和敲钟的畸形人卡西莫多.内心邪恶的弗罗洛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动了淫念,夜间打发卡西莫多劫持少女,被少年英俊的卫队长弗比斯救出.姑娘爱上了弗比斯.满怀嫉妒的副主教趁他们幽会之际刺伤军官,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她因而被判死刑,在临刑时被暗中爱慕她的卡西莫多救出,被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但弗罗洛唆使教会把她看作女巫,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她.巴黎下层社会的好汉们前来营救,却被敲钟人误以为是官兵来抓她并拼命抵抗.国王路易十一调兵攻打圣母院,上下夹击.一场混战中弗罗洛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但遭到拒绝,弗罗洛便把她交给官兵.卡西莫多义愤填膺,把抚养他成人的副主教从高高的楼顶上推下摔死,自己找到少女的尸体,躺在公墓里与她一同死去.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路易十一统治时期宫廷与教会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英勇斗争的历史,无情地揭露了专横残暴的封建王朝和阴险卑鄙的教会势力对善良无辜者的残害,揭示了在禁欲主义的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过程.表明了雨果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精神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ʌ情节梳理ɔ人物归纳1.离奇的情节.这部小说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巧合㊁夸张和怪诞.如: 奇迹王朝 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卡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卡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2.非凡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卡西莫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㊁奇特的举动㊁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梅拉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弗罗洛的禁欲矛盾等.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追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3.强烈的对比.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㊁公正廉明的 奇迹王朝 的对比.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 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是真诚和美好人性的代表,弗罗洛㊁弗比斯则是自私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代表,善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上,产生强烈的对照.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的对比,如卡西莫多外貌与心灵的对比等.对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加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此外,作者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4.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浪漫主义代表作,正是由于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画中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据动人的情节发展,凝聚㊁精炼在这部名著中而呈现出它们的生动面貌和丰富蕴涵,赢得了继«艾那尼»之后浪漫主义打破古典主义死板桎梏的又一胜利.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
高中语文必修二 《家》《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
《家》一、阅读《家》的过程中,哪些场面或人物描写最令你感动?陈述理由。
参考答案:1、鸣凤投湖鸣凤身份卑微却善良纯洁,虽然她与三少爷觉慧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结果,她仍因为能天天看到他而幸福不已。
知道那个万恶的冯乐山要娶她为妾,她为了保全清白,投湖自尽,嘴里轻轻喊着“三少爷,觉慧……”脸上还含着笑。
展现了旧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鸣凤美好的品性。
2、瑞珏难产而死高家因为迷信,在高老太爷死后把即将生产的大少奶奶瑞珏送到条件严酷的乡下待产,引发了这场悲剧。
瑞珏生产时,旧礼教把觉新隔在门外不得相见,瑞珏痛苦地喊着丈夫的名字直至死去,觉新悲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3、梅表姐的悲惨遭遇本来觉新与梅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却因为长辈之间的无端恩怨断送了幸福,封建大家长的专制有时会毁了子女的一生。
梅芬嫁了一个病夫,丈夫不久就死了,每分回到娘家处处受辱,她也意志消沉,渐渐积劳成疾,悲惨的死去。
从一个青春少女到全身素缟色的寡妇,梅芬的悲惨命运与她妥协的性格有关,更显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
二、怎样理解觉慧那种叛逆,反抗与追求理想的性格?你觉得这种精神在当今还有没有意义?参考答案:主要性格特征是幼稚和大胆,具有叛逆精神.他大胆的冲决一切陈腐观念和秩序.他冲出家门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散反对军阀的传单;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支持觉民的逃婚,力斥荒唐的血光之灾的封建说法;他藐视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及深严的家法,和丫头鸣凤的恋爱最后愤然离家出走.他大胆地否定一切,逃出封建家庭,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然而他又是幼稚的.他的反抗还带有一些盲目性.他性格叛逆的局限性.他是一个激进,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
他是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形象,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三、《家》曾经是过去几代青年非常喜欢的畅销书,你能理解前辈读者喜欢这类作品的原因么?和当今许多流行小说比较,巴金的作品有哪些不同?参考答案:《家》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通过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来描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
名著导读之《巴黎圣母院》
名著导读之《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之《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小说的发表,使雨果名扬四海。
雨果以引人入胜的生花妙笔,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观了法王路易十一时期的法国历史现实。
这部小说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塑造的一个个人物,都是那么独特,具有十五世纪巴黎风俗的鲜明色彩,都可以用“奇异”两个字来概括。
推选丑大王的狂欢节,奇迹宫丐帮的夜生活,落魄诗人格兰古瓦的摔罐成亲,聋子法官开庭制造冤案,敲钟人飞身救美女,行刑场上母女重逢又死别,卡希魔多的复仇与殉情,这些场面,虽不如丐帮攻打圣母院那样壮观,但是同样奇异,有的也同样惊心动魄,催人泪下。
小说体现了雨果“美且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巴黎圣母院》入选了季羡林等14名知名教授推荐的“中国读者必读的外国文学书”书目,著名作家刘自羽称赞它足“艺术上最完整、最完美的小说”,“像一座雕塑那样完整无缺”。
梳理主干,添枝加叶,寻根求本1、愚人之王(焦点:卡西莫多)2、征服(焦点:爱斯梅拉达)3、劫持4、奇迹王朝/(名义夫妻)5、以德报怨/平生第一滴泪6、一见钟情与逢场作戏/痴心女与花心汉7、都是约会惹的祸8、屈打成招9、拒绝10、劫法场11、营救12、(甘果瓦的)出卖/骗出圣母院13、绞刑架下的选择14、母女相认15、又落虎口16、毁灭/爱斯梅拉达与克罗德之死17、殉情《巴黎圣母院》导读第一部第一卷【阅读提示】这一卷是小说的开端,几位重要主人公陆续登场亮相。
故事发生在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巴黎市民聚集在司法宫大厅庆祝愚人节,观看新上演的圣迹剧。
落魄诗人甘果瓦为这次演出倾注了全部热情,但巴黎市民对观赏戏剧毫无兴趣,注意力一再被红衣主教以及从弗朗德勒来的使臣们的莅临所打断。
随后开始竞选愚人王,丑陋的加西莫多最终当选。
最后,人群涌出大厅,去观看爱斯梅拉达的表演,甘果瓦彻底绝望,只好离开大厅。
(完整版)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
名著导读《家》一、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二、作者的思想成就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梅、瑞珏、鸣凤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和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控诉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二是歌颂封建大家庭中年轻一代民主主义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三是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崩溃。
三、经典人物形象1、觉新(1)觉新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他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怯弱忍让、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
(2)觉新遇事总是采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态度。
试举小说中的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
a、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竟无力反抗,违心应允。
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然而梅却终被折磨得香消玉殒、“零落成泥”。
b、觉民吸取他的教训,大胆逃婚了,他自己余痛未消,却迫于压力四处奔走寻找,不惜求助于觉民的恋人琴表妹,要觉民屈服,为的是不失这个家的“体面”。
d、当陈姨太以产妇的血光会使老太爷尸体大出血,引起“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也竟屈从于这鬼话,把他的又一个亲人送上了绝路。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且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头衔,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
雨果从小天资聪明,九岁时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
他15岁写的《读书乐》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多是歌颂保皇主义和宗教。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问世后,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从此与诺蒂埃结缘,促使了雨果开始逐渐转为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领袖。
雨果属于法国人民,同时也属于全世界人民。
他的伟大精神、他的不朽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情节梳理及简答题
《巴黎圣母院》情节梳理及简答题1、愚人王选举1432年1月6日,巴黎市民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
法院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
大家把幸运的愚人之王胜利地带出来,惊奇和赞赏立刻到了最高点。
只见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像是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
在他的种种畸形里,有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严肃、勇敢的态度,这就是民众将要献出的愚人之王——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
人们把他抬在肩膀上,到大街上去游行。
2、爱斯梅拉达舞蹈的情景(愚人节)广场上,(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正在一张波斯地毯上跳舞。
她苗条的身材,动人的容貌,闪亮的眼睛和婀娜多姿的舞步,迷住了甘果瓦在内的围观人群,却遭到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的诅咒和女修士居第尔的喝斥。
爱斯梅拉达为此感到惊骇与不安。
3、爱斯梅拉达遭挟持(伽西莫多,甘果瓦,法比)傍晚时分,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节日的广场。
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着这天仙般的姑娘。
行至广场旁的一条小巷,忽然克洛德和加西莫多蹿了出来,欲将爱斯梅拉达强行抢走。
少女大呼救命,甘果瓦吓得不敢动弹。
正在危急时刻,王家卫队路过,侍卫长法比救下了少女。
指使加西莫多抢人的克洛德趁卫队与加西莫多争打时溜走了,加西莫多被卫队擒获。
4、甘果瓦、圣迹区、瓦罐婚约青年诗人甘果瓦不经意闯入了乞丐王国,按照“奇迹法庭”规定,除非乞丐王国中有人认他为丈夫,否则将被处死。
正当甘果瓦即将被乞丐们处以绞刑的时候,爱斯梅拉达为了解救他,答应与他结为夫妻,并摔罐为证,婚期四年.5、伽西莫多、鞭打、喝水、泪水(2件事2个场景)(眼前这么一个漂亮、纯洁、妩媚、纤弱的少女这样垂怜于一个如此可怜而又难看和凶恶的人,无疑是一个动人的景象,而在绞台上,这个景象更是卓绝的。
)6、伽西莫多、心理转变加西莫多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孤儿,后来被克洛德收养。
高中高考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知识梳理总结
必修1~5名著导读和梳理探究必修一名著导读和梳理探究《论语》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孔子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4.《论语》全书共分丛篇,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是债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5.统率《论语》思想的是“仁”。
要实现它,有赖于对“礼”的施行。
《大卫•科波菲尔》1.“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
主要作品还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等。
2.狄更斯的小说都有十分明确的道德意图,处处体现着民主思想。
《大卫•科波菲尔》的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恶必报。
3.大卫受继父毒打,只有保姆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安慰他,两人悄悄地通过钥匙孔对话。
大卫说,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我好像心头挖掉了一块肉,她就补在那块地方,我的心又长好了,把她包在里面了。
”4.佩葛蒂的哥哥是一位心地善良的渔民,他收养了一个外甥女艺米莉和侄儿海姆。
5.海姆为人木讷、憨厚,没念过书,更谈不上仪容风度,然而,他的胸怀比海洋更博大。
亚摩斯海滨的那场船难是全书的高潮。
6.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他们那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称做“密考伯主义”。
7.大卫的姨婆虽然脾气古怪,但是非分明,嫉恶如仇,古道热肠。
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做人箴言。
8.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成为大卫终生挚友的人是特莱得。
9.大卫的第一次婚姻是盲目的,他的第一位妻子多拉后来病逝。
大卫在海外闯荡数年归来后发现和他青梅竹马的阿橙尼丝才是最理想的伴侣,在排除了阴险小人希普的阻挠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优美的汉字1.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共39页文档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家》一、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二、作者的思想成就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梅、瑞珏、鸣凤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和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控诉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二是歌颂封建大家庭中年轻一代民主主义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三是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崩溃。
三、经典人物形象1、觉新(1)觉新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另一方面,他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怯弱忍让、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
(2)觉新遇事总是采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态度。
试举小说中的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
a、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竟无力反抗,违心应允。
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然而梅却终被折磨得香消玉殒、“零落成泥”。
b、觉民吸取他的教训,大胆逃婚了,他自己余痛未消,却迫于压力四处奔走寻找,不惜求助于觉民的恋人琴表妹,要觉民屈服,为的是不失这个家的“体面”。
d、当陈姨太以产妇的血光会使老太爷尸体大出血,引起“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也竟屈从于这鬼话,把他的又一个亲人送上了绝路。
2、觉慧(1)请谈谈巴金的《家》中高觉慧的形象。
这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
他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中,深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追求光明、自由幸福,彻底否定封建礼教制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义无返顾地冲出家的囚笼,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但他有时也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
他身上寄托着作家的希望,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2)觉慧是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典型,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加以说明。
a、反抗祖父。
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
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
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
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
b、向鸣凤示爱。
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
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鸣凤。
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她,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
c、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
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
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
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
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挺身而出痛骂陈姨太和众人。
3、觉民觉民的性格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他性格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
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他也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的时候,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表现了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的一对胜利者。
4、《家》的悲剧命运。
a.梅芬:觉新两小无猜的情人,因为两家母亲之间的小小过节而劳燕分飞,被迫远嫁宜宾。
出嫁后不久,又成了寡妇,最后抑郁而死。
b.鸣凤:高家的丫鬟。
由于出身低微,她被剥夺了青春与爱的权力,高老太爷要将她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
c.瑞珏:觉新明媒正娶的妻子,在即将生产时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懦弱的丈夫却不敢反对。
最后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
5、《家》中高老太爷的形象高老太爷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一代为带界,他的灵魂腐朽而堕落。
因而“风雅的事”与“卫道的精神”并存。
作品通过他复杂的性格,揭示了新与旧、当势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四、检测练习1、巴金“激流三部曲”是:。
2、巴金“爱情三部曲”是:。
3、《家》塑造了觉新、觉慧、鸣凤、高老太爷等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有口皆碑的艺术典型,其中,“觉新性格”已成为了失去自我、具有双重性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代名词。
是中国“多余人”的代表。
4、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
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但她们的社会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
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C、《家》中,觉新和二弟觉民、三弟觉慧共同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D、巴金的《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
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E、《家》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浓烈的抒情色彩,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多样的抒情手法的交替使用,增强了作品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参考答案】A C。
A项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
梅是贵族小姐,瑞珏是长孙媳,鸣凤是贫贱丫鬟。
C项觉新不是。
觉新也跟他俩一起接受新思想,但他依旧还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
5、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
高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因为触怒了高老太爷,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
他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梅,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
B、《家》中,觉慧对封建制度嫉恶如仇,关心国家的前途,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C、《家》中梅与瑞珏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梅青年孀居,终至悒郁而死;瑞珏被封建迷信残害,不幸难产而死。
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D、巴金的《家》,对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描写极细致,作者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与懊悔。
E、《家》中,祖父死后,陈姨太无端以“助产条件太差”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孩子。
觉新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难产死去。
【参考答案】A E。
A项高觉新为了尽“长孙”的责任,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
E项陈姨太的理由是避不祥的“血光之灾”。
《巴黎圣母院》知识点总结一、写作特色1、离奇的情节,巧合、夸张、怪诞、富于幻想。
2、美丑对照原则,多重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人性中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
a、自身外在形象和内在德行的对比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在受刑时他表现出超人的顽强和忍耐,可是在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他喝的时候,他流出了感激的眼泪。
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b、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的对比他们的内心都很善良,都有着美好的心灵,但但伽西莫多外貌丑陋无比,而爱斯、伽西莫多c、和他的养父、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的对比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然,内心却自私阴险,是他指使伽西莫多劫持了爱斯梅拉达,可是看到他受刑却不闻不问。
梅拉达却从内心同情他。
二、作品主题小说描写了一个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被主教陷害、被卡西莫多救助最后难逃绞刑的命运,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三、主要人物形象爱斯梅拉达:是善与美的化身,她纯洁、善良、坚贞不屈、极富同情心、舍己救人卡西莫多:代表了正义了力量,他外貌丑陋,但是内心却是高尚的。
副主教弗罗洛(克洛德):教会势力的代表,是淫邪、虚伪和凶残的化身,其虔诚的外表下掩藏的是野心和毒心。
四、爱斯梅拉达形象浅析爱斯梅拉达纯洁无邪,热情天真,对爱情充满憧憬和渴望。
正因为她以为世人都像她一样的真心实意地待人,所以当弗比斯在巡逻中偶然救了她后,她就把爱情献给了他。
正因为她纯洁无邪地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
所以至死爱着弗比斯,丝毫没有怀疑他会欺骗和背叛自己还幻想他还会再来搭救自己,其纯真令人心痛欲裂。
爱斯梅拉达不畏强暴,品格坚贞。
当她被诬陷而关在死囚牢房里时,当弗罗洛把她从圣母院钟楼骗出来时,弗罗洛几次让她在死亡或屈服中选择,面对弗罗洛的淫威,她宁死不屈。
临刑前,她宁愿选择绞架,不屈服于卑鄙的伪君子弗罗洛,再次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五、1、简述《巴黎圣母院》中一个令你震撼的场面。
克洛德站在圣母院的顶楼上,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发出了得意的狂笑。
加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克洛德的狰狞面目,猛扑过去,把他从顶楼上推下来摔死,自己则来到刑场上,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
几年后,人们发现了他们拥抱在一起的遗骸。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这个人物。
答: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心地善良。
他因副主教克洛德对他的养育之恩而极其感激。
在愚人节被选为“愚人王”,受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
在受刑时对爱斯梅拉达的送水感动不已。
他勇劫法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悉心照顾,并深深爱上了她。
最后他杀死了邪恶的克洛德,自己也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