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7)

合集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20xx年11月我参加了广东省杨昌彪名师工作室与湛江市袁燕青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学员跟岗研修活动,“核心素养”一词贯穿整个培训的过程,让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了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我专心研读了由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教授撰写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

该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从“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个部分对教师进行了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上的指导,是一本既注重理论内涵的深度剖析,又注重实践应用的策略介绍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用书。

从书中,我了解到“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20xx年3月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

余教授在书中指出: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

如果概念不清、理论不明,且战且行,改革必然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

所以在研读中,我首先弄清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区别及联系,明晰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及关键能力的内涵。

余教授还告诉我们,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书中第一章第四节“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中提到“核心素养来自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且指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目标”,“要体现并聚焦于学科的精神、意义、文化,反应学科之情、之趣、之美、之韵、之神”,与“学科知识”、“学科活动”融为一体,才能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且“要在内化,上下功夫,只有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转化为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有品位的人”,这一维度的目标才能实现。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范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范文120xx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

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今年寒假拿到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地研读起来。

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做出了系统回应。

余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

如果概念不清、理论不明,且战且行,改革必然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

所以在研读中,我首先弄清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区别及联系,明晰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及关键能力的内涵。

余教授告诉我们,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那么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而学科活动则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

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形成。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

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

唯有智慧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

学科老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要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成素养型教师。

这样,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就要重建,余教授认为: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0篇)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0篇)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0篇)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范文篇1以前常说知识无价,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们应该如饥似渴的加以吸收。

但是看过本章后我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在学科本质一节中作者将物理知识比喻做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根深蒂固,枝叶,枝干,树干,树根以及水分和养料构成了大树的全部。

作为一棵树每一部分都重要,作为一个学科构成这五部分的每一版块也同样重要,但这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

而初中阶段,正是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全新认知的起步阶段,相比较循序渐进的构建知识,方法,思想,形成物理观念应该是这个学段的重点。

文中将物理观念比喻做树根,这很贴切,物理观念是物理思想的延续但更是物理思想的凝结。

它为枝干树叶的生成扎下基础,它能源源不断的吸收物理精神的养分进而长出枝繁叶茂的物理方法和物理知识。

那么该怎么养成物理观念?我觉得从一开始接触学科时就有意识地从细节加以培养是最有效的手段。

比如,物理计算区别于数学计算,计算过程中数字也要带单位。

比如每个物理量都有其表示符号,坚决杜绝用XY简单替代。

这是从习惯入手潜移默化形成属于本学科的特有观念。

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养成用物理的观念去看待世界。

比如别人看月食只当天文奇观,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本能的想起月食的成因,别人看到一只小鸟飞过,我们的学生应该在心里加上相对于地面小鸟是运动的。

这些细节构成了物理观念的相关要素,有意无意的培养使物理之树的树根深埋地下,源源不断吸取养料,最终使学科之树茁壮成长。

碎片化学习的弊端。

这几年我基本看不进去书。

不同于少年时代的如饥似渴挑灯夜读,现在看见长一点的段落都没有耐心看完。

我以为是年龄和家务的琐事造成的,可直到我学习了“学科结构”这一块我才找到了问题的本源。

由于电脑和手机的介入,我们生活在知识碎片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知识大爆炸,同样也是知识粉碎机。

百度,词条等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写论文不需要钻研长篇巨著,需要什么知识点,上网检索,省时省力。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范文3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范文3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范文3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范文3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范文1学校教育不是给人生画上一个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它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也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荡起核心素养的新桨来?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等系列问题。

这个寒假,在浙江省张作仁名师工作室倡行的"春节51科研力量共读一本书"活动中,我遇见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通过对本书的整体浏览,了解到本书的基本逻辑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并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

整本书自成系统,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有详尽的论述,又有课堂教学的具体案例,便于读者理解作者,是一线教师必看的好书。

基于本工作室宗旨——用科研思维照进工作、学习、生活。

本次阅读,我们采用拆书方式进行深度研读,即各学员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研读章节并作线上线下分享交流。

我重点研读分享的是第十一章意义化策略。

本章节组织阐述的逻辑框架同前五大策略,也是从概念的意蕴和具体策略两大章节展开,其中意蕴从有意义学习的渊源和意义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展开阐述。

具体策略从意义化教学案例和意义化教学改革的案例展开阐述。

意义化策略的核心概要既可以从学习论的角度理解,又可以从人生哲学的角度理解。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哎呀,读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我觉得这个话题特别有意义,因为教育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要培养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书中提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够支持终身发展的基本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思维品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等。

这些能力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也是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觉得这本书里的观点非常有道理,我们应该把这些观点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

比如说,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承担责任。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这本书里的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来调整教学方法。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要把这些启示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努力培养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

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1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

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也成了现如今最流行的一个词。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

其中,文化品格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文化品格的培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特别是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今天我们既要借鉴和吸收外国的文化精华,又要向全世界介绍自己的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国家情怀。

余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

如果概念不清、理论不明,且战且行,改革必然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

所以在研读中,我首先弄清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区别及联系,明晰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及关键能力的内涵。

余教授告诉我们,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那么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而学科活动则是核心素养形成主要路径。

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形成。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范文(通用3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范文(通用3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范文(通用3篇)篇1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

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重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什么叫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我们一线教师最关心的的问题,这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一一阐述。

核心素养是人的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它是其他素养的基础,会生长出其他素养;它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是一种普适应素养,适用于一切情境、一切学科;基础教育阶段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时间,错过了这段时间,就很难形成。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就实际表现而言,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关键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其他能力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都是建立在其上的。

这三种能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必备品格表现在自律(自制)、尊重(公德)、认真(责任)三方面。

从核心素养的形成上,我们强调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互动融合。

当能力具备了积极的文化价值,具有了利他的道德情怀,才会成为众人认同的“人的素养”。

也就是说,要把学科教学的“学科关键能力”的习得过程,放到一个可以浸润、发酵的充满正能量的人文关怀中,成为有文化价值的能力、有道德的能力,即“人的素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读后感(精选7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读后感(精选7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读后感《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读后感(精选7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读后感1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

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也成了现如今最流行的一个词。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

其中,文化品格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文化品格的培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特别是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今天我们既要借鉴和吸收外国的文化精华,又要向全世界介绍自己的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国家情怀。

余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

如果概念不清、理论不明,且战且行,改革必然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

所以在研读中,我首先弄清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区别及联系,明晰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及关键能力的内涵。

余教授告诉我们,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那么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而学科活动则是核心素养形成主要路径。

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形成。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精选14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精选14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篇1在工作之余,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让我对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有了深刻的思考。

对于核心素养,如果教师没有能够完全理解,知识只能停留在认知领域,而素养却能键入到人的血液神经系统中去,是人的一种天性流露。

当一个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时,就是找到了教育的家,才会让教学有根。

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书中又强调了几点:1、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特有的道德教育资源;2、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3、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道德和心灵世界;4、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导。

于此,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受到很大启发:每门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师要对学科教学内容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发掘,把德育渗透融合在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

课堂教学要转化为学生课外的成长行为,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

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着对学生的整个生活发生重大的影响,他所学的东西将会影响他的行为、兴趣与选择;意味着他过去的一切都收到审视和重新估价。

心灵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学之根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

”唯有进入学生情感、生命、灵魂深处的教学,才能内化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笔记篇1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

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重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什么叫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我们一线教师最关心的的问题,这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一一阐述。

核心素养是人的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它是其他素养的基础,会生长出其他素养;它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是一种普适应素养,适用于一切情境、一切学科;基础教育阶段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时间,错过了这段时间,就很难形成。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就实际表现而言,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关键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其他能力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都是建立在其上的。

这三种能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必备品格表现在自律(自制)、尊重(公德)、认真(责任)三方面。

从核心素养的形成上,我们强调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互动融合。

当能力具备了积极的文化价值,具有了利他的道德情怀,才会成为众人认同的“人的素养”。

也就是说,要把学科教学的“学科关键能力”的习得过程,放到一个可以浸润、发酵的充满正能量的人文关怀中,成为有文化价值的能力、有道德的能力,即“人的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7)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7)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7)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今年暑假学校分享的读物是余文森教授写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说实话,看到书名,你就知道这是一本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类指导书籍,不大能勾起阅读兴趣。

但当你沉下心来潜心阅读,你会发现书里不仅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名家名言,还有很多鲜活生动的教学实例,读完让人受益匪浅。

本书分别从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个方面详细解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当前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教育改革方向以及实施策略,让我对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和理解,对新时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有了更好的认识,对课改所需的与教学理念相匹配的教学策略有了更明确的概念。

现将我读本书的认识和感受主要总结如下:首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这些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本次课改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对新时代呼唤的有力回应,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同时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简单地说,核心素养就是品格和能力。

就能力而言,余文森教授在书中把学生学习的基本及核心能力归纳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三种。

对于这一点,作为英语教师的我颇有感触。

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英语学科的授课方式和教学目标,大多数的老师把英语学科当作数学等理科学科一样来对待,除了要求学生背词汇外就是刷题,做阅读理解以提高阅读分,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与其说英语是一门学科,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工具,是一个用来沟通的语言工具,其学习的目的更在于运用,因此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所在,阅读、思考、表达,三个能力,缺一不可。

目前我们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无法流利地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并正确理解、从来都是用中文思考英语问题、以及无法正确流畅地用英语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想法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同时也困扰着我们老师。

2023年核心素养导向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三篇)

2023年核心素养导向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三篇)

2023年核心素养导向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总结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三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关心我们总结积累阅历。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核心素养导向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总结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一去年暑假,参与郑州市骨干老师培训,“核心素养”一词贯穿整个培训的过程,让我对同学的核心素养培育有了深刻的熟悉。

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让我对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有了深刻的思索。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从“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个部分对老师进行了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上的指导,是一本特别有使用价值的书籍。

在《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一文讲道:“就没个学科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学问体系和思维方式,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

这同样是学科学问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与学科学问相伴随的内在特征,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

所以,学科教学最大的道德教育资源就是学科学问本身。

”对此,我有深切体会,不管是哪一学科的老师,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时时践行“立德树人”。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又强调了几点:一、要充分挖掘学科学问特有的道德教育资源;二、学科教学要进入同学的生活和行为;三、学科教学要进入同学的道德和心灵世界;四、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导。

于此,作为一名德育工,我受到很大启发:每门学科都隐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老师要对学科教学内容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发掘,把德育渗透融合在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

课堂教学要转化为同学课外的成长行为,延长到同学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

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着对同学的整个生活发生重大的影响,他所学的东西将会影响他的行为、爱好与选择;意味着他过去的一切都收到端详和重新估价。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精选11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篇1长达近两个月的读书活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的阅读已经结束。

回顾两月的读书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忙碌并收获着。

该书作者余文森,教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教师教育学学院院长,兼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早在十年前,就从一些资料上看到过他的文章,他以严密的逻辑,准确的语言,大量的事例将一些生涩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让人从中受到教益。

此书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线,层层深入地告诉大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怎样的,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什么,为什么要关注这些等等。

其目标指向一点,那就是:以素养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中“学会”一词很重要。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做些什么呢?一、弄清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这个词,我们常听到,但它具体指什么,却一直都是含糊不清的。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中关键能力是指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必备品格指自律、尊重、认真。

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培养他们的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

而这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二、弄清楚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书中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有价值感,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让学生成为快乐人。

而让学生成为快乐人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让学生具有寻找快乐的能力,二是带给学生快乐。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篇17月4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教科所王凯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心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

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精选13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精选13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精选13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心得篇1在假期的第一天,选定了余文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作为寒假阅读的开端,余文森老师是教育学博士,也是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深耕课程改课领域,著有《有效教学十讲》等多部专著。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的非常热门的教育词汇,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几乎耳熟能详,多少能讲出一些关于核心素养的内容来,但也仅仅只是些碎片化的认知和理解。

余文森老师的这本书则详尽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形成机制,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六大教学基本策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多方位、深层次地剖析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构建起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受益匪浅。

笔者刚入职教师时,就时常在一些美术类讲座上听到“美术课堂要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目标展开教学”,后来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美术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当时初为人师的我,知所云,却不知其所以云。

美术课上,纪律管理就已经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更不要说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了。

现今,不知不觉工作6年多,已经不再担心曾经担心的课堂纪律的问题,但每次看到高段的孩子对美术课的喜爱仅仅是因为美术课没有做不完的练习、不像主科那样有压力时,我还是有点遗憾,在我心里,我希望他们爱上美术课,是因为美术本身的魅力。

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这个美术老师没有将富有美感的、极具吸引力的美术带给他们。

因此,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正适时,让我重新反思美术课堂。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核心素养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离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就成功七八成了。

余文森老师说,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

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篇

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篇

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篇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大家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写出来,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13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13篇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13篇《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篇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前常说知识无价,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们应该如饥似渴的加以吸收。

但看过本章后我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在学科本质一节中作者将物理知识比喻做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根深蒂固,枝叶,枝干,树干,树根以及水分和养料构成了大树的全部。

作为一棵树每一部分都重要,作为一个学科构成这五部分的每一版块也同样重要,但这中还是有主次之分。

而初中阶段,正是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全新认知的起步阶段,相比较循序渐进的构建知识,方法,思想,形成物理观念应该是这个学段的重点。

文中将物理观念比喻做树根,这很贴切,物理观念是物理思想的延续但更是物理思想的凝结。

它为枝干树叶的生成扎下基础,它能源源不断的吸收物理精神的养分进而长出枝繁叶茂的物理方法和物理知识。

那该怎么养成物理观念?我觉得从一开始接触学科时就有意识地从细节加以培养是最有效的手段。

例如,物理计算区别于数学计算,计算过程中数字也要带单位。

例如每个物理量都有其表示符号,坚决杜绝用XY简单替代。

这是从习惯入手潜移默化形成属于本学科的特有观念。

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养成用物理的观念去看待世界。

例如别人看月食只当天文奇观,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本能的想起月食的成因,别人看到一只小鸟飞过,我们的学生应该在心里加上相对于地面小鸟是运动的。

这些细节构成了物理观念的相关要素,有意无意的培养使物理之树的树根深埋地下,源源不断吸取养料,最终使学科之树茁壮成长。

碎片化学习的弊端这几年我基本看不进去书。

不同于少年时代的如饥似渴挑灯夜读,现在看见长一点的段落都没有耐心看完。

我以为是年龄和家务的琐事导致的,可直到我学习了“学科结构”这一块我才找到了问题的本源。

由于电脑和手机的介入,我们生活在知识碎片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知识大爆炸,同样也是知识粉碎机。

百度,词条等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较大便利,写论文不需要钻研长篇巨著,需要什么知识点,上网检索,省时省力。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7)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7)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7)今年暑假,我们教科室老师推荐了XXX教授的专著《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冲击。

特别是自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受到了美国的打压和不公正待遇。

在全球许多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大环境下,在美国对所有国家包括其同盟国实施极限施压下,中美不断升级,甚至有演变成贸易战的可能。

以XXX、XXX、XXX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不断受到XXX以威胁其国家安全的荒谬借口而实施的制裁和打压,而受制于人的关键是我们对美国高科技产品的依赖,没有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

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日本GDP达到美国的一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美国的制裁和打压下,日本被做空,经济泡沫破灭,直到本世纪初才逐渐缓过劲来。

中国必须吸取历史教训,大力发展自己的科研技术水平,掌握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不可再处处受人牵制。

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变得尤为重要。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一本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著作。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学校教育的聚集点和着力点,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平时讲授的每一门学科,发展的是学生的各种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是超越了学科的界限的,需要我们不再局限于学科的教育,实现不同学科间的XXX、学科与生活的XXX。

这让我想起了我校正开始着力开展的STEM课程,正是需要学生拥有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突破学科的界限,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活动中,学科知识往往被强调,而应该培养的能力和素养却被忽视。

这种现象导致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的出现。

然而,学科知识并不是学生研究的全部,而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

学科知识不是知识点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生命体一样。

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喜欢活动的天性。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篇17月4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教科所王凯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心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

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今年暑假学校分享的读物是余文森教授写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说实话,看到书名,你就知道这是一本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类指导书籍,不大能勾起阅读兴趣。

但当你沉下心来潜心阅读,你会发现书里不仅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名家名言,还有很多鲜活生动的教学实例,读完让人受益匪浅。

本书分别从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个方面详细解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当前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教育改革方向以及实施策略,让我对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和理解,对新时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有了更好的认识,对课改所需的与教学理念相匹配的教学策略有了更明确的概念。

现将我读本书的认识和感受主要总结如下:
首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这些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本次课改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对新时代呼唤的有力回应,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同时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简单地说,核心素养就是品格和能力。

就能力而言,余文森教授在书中把学生学习的基本及核心能力归纳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三种。

对于这一点,作为英语教师的我颇有感触。

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英语学科的授课方式和教学目标,大多数的老师把英语学科当作数学等理科学科一样来对待,除了要求学生背词汇外就是刷题,做阅读理解以提高阅读分,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与其说英语是一门学科,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工具,是一个用来沟通的语言工具,其学习的目的更在于运用,因此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所在,阅读、思考、表达,三个能力,缺一不可。

目前我们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无法流利地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并正确理解、从来都是用中文思考英语问题、以及无法正确流畅地用英语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想法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同时也困扰着我们老师。

因此,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抛开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正如书中所言,阅读、思考、表达三个能力是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接替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文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等都能相应地得到发展了。

其次,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的认识。

“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教人,这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确立的教学观念”。

就教学方向而言,书中提出“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强调人才是教学的对象,“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传统的教学往往就是满堂灌、填鸭式,老师把书中的知识在40分钟里迫切地往学生脑子里塞,认为把要教的内容讲完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来都忽视学生是否有接收、消化。

把学生的利益放在教学的首位,其实就是要尊重宽容学生,顾及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这一点与一直以来的“因材施教”自然呼应,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有价值感、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让学生通过教育变成快乐人。

这一点,让我触动很深。

还是应试教育把学生和老师都压得喘不过气,无暇顾及学习和教育的趣味性,渐渐地学生的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英语学科。

理想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了学生的声音,通过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学生自由讨论、发表看法、小组之间思想碰撞、或是写完文章分享点评等等,而如今我们见到更多的还是教师一人讲得多,个别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缺乏交流的时间和表达自我的机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更多的任务是背诵单词课文、做阅读理解,渐渐地也就对英语失去兴趣。

因此,正如书中提出的,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努力建立真正的新型课堂。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
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

”我们的教学奥从“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把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并且通过引导激励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创新学习的境界。

第三,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的认识。

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操作系统。

只有将观念和理论转化为实施策略和行动方案,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

书中提出了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以及意义化策略六方面的实施策略,其中情境化策略和深度化策略最让我有感触。

“知识的情境化是知识活化并转化为素养的必经途径”,它能解决知识与背景、理论与实践、文字符号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联系生活、通过实物、通过图像、通过动作、通过语言、通过背景知识或场景、通过问题等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激发感性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就英语学科而言,无论是记单词还是写作文,练听力或是口语表达,都离不开情境。

记单词如果有实物的辅助,学生头脑里可以形成一个形象化东西助于记忆。

写作文如果老师在写前辅导中能创设情境,比如写请假条、道歉信等,又或者读后续写,有过在情境中的切身体验,学生会有更多的情感和灵感的激发,无需凭空想象或捏造,自然有话可说。

练听力比如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比如飞机场、餐厅、住酒店等的生活经历,便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听力材料。

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必然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容易变得开放自由热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深度化策略,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即教师要首先对教材钻得深、研得透,吃透教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抓住要点核心,教到点子上。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深度教学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研究教材、细读深读文本资料,读出其深意内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实施深度教学,追求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思维等全方面的提高,在日复一日的长期积累下,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品质。

总的来说,本书对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形成机制、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以及教学基本策略作了非常详细又明确的解读,让我大大增加了对这几个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名新时代英语教师,我们既要立足于课堂,守好自己的营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同时要不断地吸收学习新的理论理念,积极思考,勇于反思创新,进行自我更新改革。

我们既要保障孩子传统知识学习,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