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设计教案1份#(精选.)
情景展示场景设计课程教案
![情景展示场景设计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e24c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a.png)
情景展示场景设计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情景展示场景设计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情景展示场景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场景设计技巧,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功能性的展示场景。
3. 学生能够合作与沟通,共同完成一个情景展示场景设计项目。
教学重点:1. 情景展示场景设计的概念和要素。
2. 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光线、布局等关键要素。
3. 合作与沟通技巧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2. 展示场景设计的实例图片或视频。
3. 不同材质的模型或道具,供学生使用。
4. 团队合作任务分配表。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曾经参观过的一个展示场景,让他们分享对这个场景的印象和感受。
2. 介绍情景展示场景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它在吸引观众、传递信息和创造氛围方面的作用。
探究(30分钟):1. 分享一些成功的情景展示场景设计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中的关键要素,如色彩、光线、布局等。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个情景展示场景。
他们可以使用提供的模型和道具,也可以自行收集材料。
3. 指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展示的主题、目标观众和所传达的信息。
实践(40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开始设计和制作他们的情景展示场景。
教师在场边提供指导和支持。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布局和材料,以创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场景。
3.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色彩搭配、灯光设置和道具摆放等。
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情景展示场景,并向全班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目标。
2. 学生互相评价和提供反馈,鼓励他们分享对其他小组设计的赞赏和建议。
3.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情景展示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学到的技能。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展览或演出,观察和分析展示场景设计的实践应用。
2. 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设计一个个人展示场景,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成就。
幼儿模拟场景布置教案设计
![幼儿模拟场景布置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2c2a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7.png)
幼儿模拟场景布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情境。
2. 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细致感知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模拟场景布置,教室、超市、医院、家庭、公园等。
2. 相关物品,玩具角色扮演服装、玩具日常用品、医疗器械、超市购物篮等。
3. 教学辅助,图片、故事书、音乐等。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场景。
在教室内创设超市、医院、家庭、公园等不同的场景,通过简单的布置和道具,让幼儿感受到不同场景的氛围和特点。
2. 角色扮演。
选定不同的角色扮演,比如超市里的顾客和售货员、医院里的医生和病人、家庭里的爸爸妈妈和孩子等,让幼儿穿上相应的服装,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下的生活。
3. 情景讲解。
通过图片、故事书等方式,向幼儿介绍不同场景下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比如在超市里购物、在医院里看病、在家庭里做家务、在公园里游玩等。
4. 语言交流。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在超市里说“我要买苹果”、“这个玩具很好玩”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5. 观察分析。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场景下的细节,比如超市里的商品陈列、医院里的医疗设备、家庭里的家务活动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细致感知和思考能力。
6. 情景游戏。
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一些小游戏,比如在超市里找到指定的商品、在医院里给玩具病人做检查、在家庭里做家务小助手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生活。
四、教学总结。
通过模拟场景布置教案设计,幼儿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生活,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细致感知和思考能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动画场景设计 教案
![动画场景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d769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d.png)
动画场景设计教案教案标题:动画场景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动画场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软件进行动画场景设计。
3. 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动画场景设计的概念,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优秀的动画场景设计作品。
- 引发学生对动画场景设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解释动画场景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构图、透视、光影等要素。
- 讲解不同类型的动画场景设计,如背景设计、道具设计等。
- 介绍常用的动画场景设计工具和软件,如Photoshop、Maya等。
3. 实践演练(30分钟)- 分发给学生一些动画场景设计的练习题,要求他们设计一个特定主题的场景。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场景。
- 提供学生所需的工具和软件,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
4. 展示和评价(15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动画场景,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
-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动画场景设计的水平。
-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完善。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强调动画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动画场景设计,提高自己的技能。
教学资源:- 优秀的动画场景设计作品示例- 动画场景设计练习题- 动画场景设计工具和软件评估方式:- 对学生设计的动画场景进行评价和讨论。
- 对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和创意进行评估。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动画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动画场景设计作品。
-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设计一个完整的动画项目,包括场景设计、角色设计等。
备注:-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能力,可以适当调整教案的内容和难度。
- 教案中提到的工具和软件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替换。
宴会场景设计教案
![宴会场景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a13ce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0.png)
宴会场景设计教案一、引言宴会场景设计是宴会策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要为嘉宾提供一个美观、舒适的环境,还要营造出适合宴会氛围的装饰与布置。
本教案将介绍宴会场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帮助您理解如何策划和组织一场成功的宴会。
二、基本原则1. 主题确定•了解活动类型和目的,确定主题,并与客户充分沟通,确保主题与客户的期望保持一致。
2. 空间规划•根据宴会的规模和人数确定场地,考虑到活动流程的顺利进行,确保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嘉宾。
3. 色彩搭配•根据主题和活动类型选择适合的色彩方案,营造出活泼、庄重或浪漫的氛围。
三、步骤1. 预算评估•根据客户预算评估选择合适的场地、布置和装饰材料。
2. 布置布局•根据场地平面图,合理分配空间,考虑到嘉宾流动的方便性和舒适度。
•设置工作区域,如酒吧、厨房和服务员休息室等。
3. 装饰设计•根据主题选择适当的装饰元素,如鲜花、烛台、织物等,并与场地的结构融合在一起。
•根据主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家具和餐具,确保整体风格的统一和谐。
4. 灯光音响•设计合适的灯光氛围,根据活动进行阶段性的光线调节,烘托出不同的场景。
•配备适当的音响设备,提供优质的音乐和现场表演。
四、注意事项1. 安全考虑•确保布置和装饰材料无任何安全隐患,如避免鲜花和烛台离火源太近。
•布置应考虑到嘉宾的安全和流动性,避免堵塞通道和紧急出口。
2. 环保意识•选择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装饰元素,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倡导使用节能灯具和环保音响设备。
3. 卫生要求•确保场地的清洁和卫生,特别是厨房和酒吧区域。
五、实践案例1.主题:海洋之夜–场地选择:海滨度假村–色彩搭配:蓝色和白色–装饰元素:贝壳、鱼网以及模拟海浪装置–灯光音响:利用蓝色光线和海洋音效营造出海洋的氛围2.主题:复古摇滚–场地选择:音乐俱乐部–色彩搭配:黑色和红色–装饰元素:吉他、唱片、酒吧台等摇滚元素–灯光音响:使用红色室内灯和摇滚音乐营造出复古摇滚的氛围3.主题:浪漫婚礼–场地选择:花园别墅–色彩搭配:粉色和白色–装饰元素:鲜花、蜡烛和绸缎等浪漫元素–灯光音响:使用柔和的灯光和浪漫音乐营造出浪漫婚礼的氛围六、总结通过合理的宴会场景设计,可以营造出与主题相符的氛围,让宾客有更好的体验。
幼儿舞台场景设计教案中班
![幼儿舞台场景设计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509fcc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d.png)
幼儿舞台场景设计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舞台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帮助幼儿学会利用简单的材料进行舞台场景设计,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舞台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2. 如何利用简单材料进行舞台场景设计。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幼儿理解舞台场景设计的概念和要素。
2.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舞台场景设计的创作。
四、教学准备。
1. 纸张、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 一些简单的舞台场景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舞台场景的图片或实物,引导他们观察并讨论舞台场景的特点和要素。
2. 讲解舞台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教师简单地向幼儿介绍舞台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如背景、道具、灯光等,并讲解这些要素在舞台上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制作舞台场景。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舞台场景设计案例,然后让他们分组进行舞台场景设计的创作。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主题或故事情节,利用纸张、颜料、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舞台场景设计。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 展示成果。
每个小组完成舞台场景设计后,可以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其他小组提问和交流。
老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
1. 舞台场景设计比赛,可以组织舞台场景设计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观赏舞台剧表演,可以带领幼儿观看一些精彩的舞台剧表演,让他们感受舞台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和魅力。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表达。
同时,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舞台场景设计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可以了解舞台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典型场景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典型场景设计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6a56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f.png)
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现代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典型场景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典型场景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2. 场景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场景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典型场景设计案例,如商场、公园、学校等。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场景设计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典型场景设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
2. 提问:什么是场景设计?场景设计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典型场景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如功能性、美观性、实用性等。
2. 学生讨论:场景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场景设计案例,如商场、公园、学校等。
2. 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场景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设计。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场景设计,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设计心得?2. 学生分享设计心得。
二、课堂练习1. 学生继续完成场景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场景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家庭场景,并提交设计图和设计说明。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典型场景设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场景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与沟通方面的表现。
美学场景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美学场景设计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b6fd3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1.png)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美学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学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场景设计,并尝试创新表达。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美学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能够独立完成场景设计作品。
难点:在限定时间内,合理运用材料,创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场景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美学场景设计基础》2. 实物教具:彩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画板等3. 场地布置:宽敞的教室,布置成可以自由发挥的场景设计空间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美学场景设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场景设计作品,让学生了解美学场景设计的应用范围。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美学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如色彩、形状、构图、材质等。
2. 分析优秀场景设计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场景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场景设计。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定的材料。
2.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梦想家园”、“童话世界”等,进行场景设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2. 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作品,从创意、美感、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3.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美学场景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学元素,提高审美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拓展美学视野。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学场景设计比赛,提升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美学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引导学生掌握场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场景设计教案
![场景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5a75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7.png)
场景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场景设计的步骤和技巧;3. 运用场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际案例分析;4. 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场景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场景设计的步骤和技巧;3. 场景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
三、教学内容1. 场景设计的定义场景设计是指通过设计画面、布置道具等手段,使观众进入某种特定的图景或环境,以达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等目的的艺术活动。
2. 场景设计的作用场景设计在影视、舞台、展览等领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它能够创造出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使观众沉浸其中,增强观赏的艺术感受,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传达剧情或信息。
3. 场景设计的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剧本或项目需求,明确场景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2)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进行创意构思,确定整体的场景构图和风格。
(3)详细设计:将概念设计具体化,包括场景元素的细节设计、道具的选择等。
(4)制作实施:根据详细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制作、布置和搭建等工作。
(5)调试和修饰:对制作完成的场景进行实际效果的调试和修饰,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 场景设计的技巧(1)色彩运用:根据场景的氛围和情感需求,合理运用色彩来表达。
(2)光影效果:通过灯光的运用,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增强场景的表现力。
(3)道具布置:选择和布置合适的道具,使场景更加真实感和戏剧性。
(4)空间构图:通过景深、透视等手法,提升场景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主动探索场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相关画面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1. 针对场景设计的概念和作用,进行简要讲解,并呈现一些经典案例。
模拟场景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模拟场景教案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aaa88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a.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设计模拟场景教学。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模拟场景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 场景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模拟场景。
-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各自的角色和任务。
3. 角色扮演- 各组学生根据角色分配,进行模拟场景的表演。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表演。
4. 场景分析- 学生在模拟场景结束后,进行讨论,分析场景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理论水平。
第二课时:1. 案例分享- 各组学生分享模拟场景中的收获和感悟。
-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课堂讨论- 教师提出与模拟场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 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本次模拟场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 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4. 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观点和表达。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模拟场景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模拟场景所需的道具、设备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对教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2. 学生反馈教学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
场景造型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场景造型设计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dc4f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b.png)
一、课程名称场景造型设计二、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场景造型设计在影视、舞台、广告、展览等领域应用广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场景造型设计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场景造型的基本要素。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表现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场景造型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场景造型的基本要素。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创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生活实例,展示场景造型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场景造型设计?场景造型设计有哪些基本要素?(二)讲授新课1. 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场景造型设计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讲解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统一性、对比性、和谐性、均衡性等。
3. 场景造型的基本要素:分析场景造型的基本要素,如色彩、形状、材质、空间等。
(三)实践环节1. 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场景造型方案。
2. 设计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场景造型设计实践。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 搜集并整理场景造型设计的优秀案例,分析其设计特点和创意。
2. 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场景造型方案,并撰写设计说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场景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对场景造型设计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境动画场景设计教案
![情境动画场景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4e63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7.png)
情境动画场景设计教案情境动画是指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出各种情景,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氛围和情感。
在情境动画中,场景设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场景设计能够为情境动画增添更多的魅力和真实感。
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情境动画场景设计。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情境动画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情境动画场景设计的基本原则;3. 学会运用色彩、光影等元素进行情境动画场景设计;4. 能够独立完成一段情境动画的场景设计。
二、教学内容1. 情境动画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情境动画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情境动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2. 情境动画场景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情境动画场景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符合故事情节、突出主题、保持统一风格等;3. 色彩运用:讲解色彩在情境动画场景设计中的重要性,教授如何选择适合的色彩方案,以及如何利用色彩来表达情绪和氛围;4. 光影运用:介绍光影在情境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教授如何运用光影来营造场景的真实感和立体感;5. 实例分析:选取几个优秀的情境动画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优秀的场景设计案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几个精选的情境动画片段,引起学生对情境动画的兴趣和好奇心;2. 理论讲解:依次讲解情境动画的概念和特点、场景设计的基本原则、色彩和光影运用的技巧;3.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优秀的情境动画作品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优秀的场景设计案例;4. 实践操作:分组或个人完成一段情境动画的场景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符合故事情节、突出主题的场景;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情境动画场景,互相交流和评价,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和提问;2. 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的情境动画场景设计作品,看是否符合基本原则和运用了色彩、光影等元素;3. 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对情境动画场景设计的理解程度。
幼儿园教学场景设计教案
![幼儿园教学场景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0d2b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6.png)
幼儿园教学场景设计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场景设计,提供孩子们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并理解数学、语言、科学等学科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社交、合作意识。
2. 教学准备•确定教学场景:例如动物园、超市、医院等;•准备相关教具和道具:例如动物模型、超市角色扮演道具、医疗器械道具等;•制定学习任务和问题:例如在动物园场景中,让孩子们观察、比较动物的大小、颜色、叫声等;•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例如动物园场景下,可以设置观察卡片、游戏环节、小组合作等。
3.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场景1.让孩子们集体观察和讨论教师展示的场景相关图片或道具,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启学习之旅。
第二环节:情境体验2.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场景中,体验角色扮演和真实的情境学习。
3.在动物园场景中,让孩子们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第三环节:问题探究4.提出问题:例如,在动物园场景中,教师可以问孩子们“哪个动物最大?哪个动物最小?”、“哪种动物的皮毛颜色最多?”等问题,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
5.提供学习任务和资源:例如为每个小组分发观察卡片,让他们观察和记录不同动物的特征。
第四环节:知识共享6.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并比较自己观察到的特征,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
7.教师引导讨论:组织孩子们展示他们的观察卡片和发现,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五环节:巩固拓展8.教师展示相关的数学问题:例如让孩子们根据观察卡片中动物的大小进行排序,或者让他们统计不同种类动物的数量等。
9.扩展活动:例如让孩子们创作动物标本、绘制动物图鉴、用图画和手工制作动物园等,增加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环节:总结反思10.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学习过程,强调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11.鼓励孩子们提出疑问和问题,准备下一次场景设计教学。
4. 教学评价•观察孩子们在情境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收集孩子们观察卡片和活动成果,评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记录孩子们的合作和交流情况,评估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宴会场景设计教案
![宴会场景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6acfc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0.png)
宴会场景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宴会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2.掌握宴会场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宴会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1)布局:包括桌椅摆放、舞台设置等。
(2)灯光:包括主灯、补光、特效灯等。
(3)音响:包括音箱、麦克风等设备。
(4)装饰:包括花艺、道具等装饰物品。
2.宴会场景设计的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统一整体,协调一致。
(2)功能性原则:满足宴会功能需求,便于使用和管理。
(3)美观性原则:注重审美效果,营造良好氛围。
三、教学步骤1.引入新知识通过图片展示不同风格的宴会场景,引导学生分析其布局、灯光、音响和装饰等要素,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构思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宴会场景。
2.讲解基本要素讲解宴会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布局、灯光、音响和装饰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实例演示不同要素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3.讲解设计原则讲解宴会场景设计的设计原则,包括整体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实例演示不同原则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自由构思并设计一套宴会场景,要求考虑到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步方案。
5.展示评价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设计的宴会场景方案,并由全班进行评价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6.总结反思通过教师引导或小组讨论,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在宴会场景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提高。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宴会场景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宴会场景设计知识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和成果。
3.听取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反馈和意见。
《场景设计》教案
![《场景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5ed2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c.png)
《场景设计》教案课程名称:场景设计课程时长:2周课程目标:1.了解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场景设计的常用工具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场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场景设计的概念和原则(200字)a.场景设计的定义;b.场景设计的基本原则;c.场景设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2.场景设计的常用工具和技巧(400字)a.色彩和光线的应用;b.布景和道具的选择和摆放;c.空间布局和设备配置;d.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3.实践活动(400字)a.观察现实场景,分析其设计特点和效果;b.利用素材和工具,设计一个场景;c.分组展示并评价彼此的设计作品。
4.场景设计的案例分析(300字)a.分析电影、戏剧、展览等场景设计的经典案例;b.讨论其成功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场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向学生传递知识;2.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加深学生对场景设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场景设计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评估方式:1.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场景,并写一份设计说明(占总成绩的50%);2.小组展示:要求学生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场景,并进行互相评价(占总成绩的30%);3.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占总成绩的20%)。
教学资源:1.幻灯片:用于讲解场景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技巧;2.视频案例:展示经典场景设计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3.素材和工具:提供给学生用于实践活动的场景素材和设计工具。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第一天:讲解场景设计的概念和原则;-第二天:介绍场景设计的常用工具和技巧;-第三天:观察现实场景,分析其设计特点和效果;-第四天: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场景;-第五天:小组展示并评价彼此的设计作品。
第二周:-第一天:分析电影、戏剧、展览等场景设计的经典案例;-第二天:讨论案例的成功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三天:整理和复习所学内容;-第四天:个人作业提交;-第五天:课程总结和学生反馈。
场景建构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场景建构教案设计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5cbd8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场景建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不同场景中的心理活动和人际关系。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场景建构的方法,进行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
- 学生能够通过场景建构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他人情感,增强同理心。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场景建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场景建构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
2.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中的情感投入。
-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场景建构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参与过的场景建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解与示范1. 教师详细讲解场景建构的原理和方法。
2.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场景建构活动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建构。
2. 每个小组进行角色分配,并确定场景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运用场景建构的方法。
(四)情境模拟与解决问题1. 各小组进行情境模拟,展示场景建构成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场景中的心理活动和人际关系。
3. 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场景建构活动的要点,强调其意义。
2.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场景建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中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场景建构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举办场景建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资源:1. 场景建构的相关教材和视频资料。
2. 角色扮演道具和场地布置材料。
场景建构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场景建构教案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acd04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8.png)
一、教案标题《场景建构教学活动:以“环保行动”为例》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场景建构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重点1. 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应用。
2. 场景建构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场景建构。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环保知识PPT、场景建构案例、评分标准等。
2. 学生准备:环保主题小队名称、小队成员、环保行动计划等。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环保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新授1. 教师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包括污染来源、危害、防治措施等。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本小组将要解决的问题和实施计划。
(三)场景建构1.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设计环保行动的场景。
2.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场景建构。
(四)成果展示1. 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场景。
2. 教师和同学对展示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场景建构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2. 评价内容:知识掌握程度、场景建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
十、教学延伸1. 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环保行动。
2. 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实践活动等。
注:以上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正确的情景创设教案小班
![正确的情景创设教案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21d0b9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f.png)
正确的情景创设教案小班教案标题,小班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身边的环境和物品,培养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
3. 运动目标,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4. 语言目标,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题,四季变化。
2. 内容,春夏秋冬的特点和变化,四季的服装和食物,四季的动物和植物。
三、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四季歌谣。
目的,通过歌谣,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具体操作,播放四季歌曲,让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唱歌,教师边唱边做动作,如春天拍手、夏天摇摆、秋天转圈、冬天跳跃等,让幼儿感受四季的不同气息。
2. 活动二,四季服装秀。
目的,让幼儿了解不同季节穿着的服装,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具体操作,准备春夏秋冬的服装道具,让幼儿自由选择并穿上服装,进行四季服装秀,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穿上服装后的感受,如春天穿上薄衫感觉清爽、冬天穿上厚外套感觉温暖等。
3. 活动三,四季美食DIY。
目的,让幼儿了解不同季节的食物,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具体操作,准备春夏秋冬的水果和蔬菜,让幼儿用这些食材制作简单的美食,如春天做水果沙拉、夏天做冰淇淋、秋天做蔬菜沙拉、冬天做热汤等,教师引导幼儿品尝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4. 活动四,四季动物观察。
目的,让幼儿了解不同季节的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具体操作,准备有关四季的动物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动物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不同季节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
2. 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四季变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3. 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和进步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场景》教案
![《场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ddb5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b.png)
《场景》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感受其音乐魅力。
2.欣赏乐曲《场景》,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3.准确理解音乐内涵,辨别乐器音色,懂得音乐中乐器的运用与乐曲情感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欣赏乐曲《场景》,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2.准确理解音乐内涵,辨别乐器音色,懂得音乐中乐器的运用与乐曲情感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鹅湖》是柴可夫斯基于1876年创作的芭蕾舞剧,共4幕,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天鹅湖》取材于民间传说,剧情为: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
王子齐格费里德游天鹅湖,深深爱恋奥杰塔。
王子挑选新娘之夜,恶魔之女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以欺骗王子。
王子最终及时发现,扑杀恶魔。
白天鹅恢复公主原形,与王子结合,美满结局。
思考:为何一部芭蕾舞剧有如此强大的魅力与生命力呢?这出古典芭蕾舞台剧经典中的经典,是如何历经时代淬炼,在观众心中留下无可取代的地位?【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场景》音乐选自剧《天鹅湖》第一幕的终场音乐,也是第二幕的序曲音乐。
给我们描绘出纯洁、温柔、忧愁、悲伤的天鹅奥杰塔形象。
1.欣赏天鹅不安情绪片段,思考:(1)这段乐曲让你感受到什么?(紧张,害怕)(2)你能想象出公主遇到了什么情况吗?(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言,提高学生积极性,奠定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欣赏天鹅诉说片段:(1)学生听音乐想象公主诉说的内容。
(2)学生模拟公主的身份向王子诉说。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体验故事情节。
3.欣赏音乐主题再现部分:这一段是前面哪一段的重复?它们在乐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乐器:双簧管全乐队,管弦乐器。
情感:哀怨悲愤,寄予同情。
4.欣赏乐曲结尾音乐,思考:乐曲运用了什么乐器?(大提琴)为什么要用大提琴而不用其他的乐器呢?(引导学生体会乐器与情感的关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想乐器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小学美术《通用场景设计》教案
![小学美术《通用场景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7992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8.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场景设计是指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等元素,对特定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它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作品更具故事性和感染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场景设计在舞台布置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场景设计来营造氛围。
4.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通过欣赏和创作场景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5.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场景设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新意识、审美观念和文化理解等多方面能力。
此外,课后我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认真评价,发现他们在场景设计的步骤和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从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场景设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通用场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场景设计的概念和步骤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操作和创意发挥上,部分学生表现得有些吃力。我想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还不够熟练,以及对场景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景设定》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绘画专业【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学时数】总课时56学时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场景设定是动漫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是除角色以外一切对象的造型设计,是塑造角色和影片风格的关键创作环节。
是动漫专业学生必备能力之一,为今后的动画制作课程做好准备。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镜头画面中表现场景空间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动画场景设计的技巧与方法,了解动画场景设定的分类与动画场景设定的构思方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场景设计课程,使学生了解场景设计的规范与要求,掌握场景设计的设计、制作过程。
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场景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掌握场景造型方法场景设定风格的把握。
教学难点是动画场景设定的绘制与色彩表现。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1、动画场景设计概论(2-4课时)1.1 动画场景设计概述1.2 动画场景的类型1.3 动画场景的设计流程2、透视基础(5-10课时)2.1平行透视2.2成角透视2.3三点透视3、动画场景的构成(12-16课时)3.1 自然景观3.2建筑空间3.3 意象空间4、布光原理(4-8课时)4.1 布光原理4.2 灯光设计4.3 光效5、动画场景构思(8-10课时)5.1影视动画时空5.2 场景色彩基调5.3 场景风格6、动画场景构图(4-6课时)6.1 构图原理6.2 构图规律6.3 动画场景构图特点6.4 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6.5景别6.6 镜头运动7、动画场景设计制作(8-12课时)五、教材及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孙哲《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现代出版社六、考核与评价以课堂作业与提问相结合进行考核。
考核办法:课堂提问结合阶段作业的成绩计算总成绩,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确定作业形式及作业数量,不能按时、保量完成作业者,由任课教师酌情扣分。
不完成课堂作业者,不能取得本课程成绩。
成绩计算方法: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占30%,课堂作业成绩占70%。
七、补充说明本课程注重实践,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理论讲授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并且配合一定量的动画欣赏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动画场景设计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在原始阶段进行深化与提高,使创意更彻底的表现主题。
在设计语言与表现风格样式上,鼓励学生大胆综合利用各种风格的艺术设计语言。
场景设计授课计划1、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2、教学手段及组织设计场景设计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中涉及专业基础部分,专业认识部分以及设计理念部分。
在教学环节上,讲解理论与训练相结合,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训练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示范操作等形式的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认识。
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知识与操作技能。
通过短片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强化理论的实践性,直观展示、分析场景设计的不同类型,不同思路、方法,以及相关的基础技能。
通过作业分析进一步完善学生认识,指导实践与操作,通过短片的制作,强化学生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联系,建立完整的专业学习观念。
场景设计教案第一部分:场景设计基本知识(4课时)一、场景设计的基本概念场景设计是指影视片中人物以外的所有造型部分的设计,包括角色活动的各种空间环境,以及道具设计等内容。
同时场景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结合镜头创造的空间效果。
二、场景设计的基本作用场景设计对镜头画面有决定意义。
场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通过镜头的运动进行展示。
场景设计也是对影片设计风格与效果起决定作用的部分。
只有有了场景才能进一步表达角色活动的空间。
三、场景设计的内容场景设计主要解决内景、外景、内外结合景的设计。
由于动画的不同需求,场景设计主要完成色彩气氛图、平面坐标图、立体鸟瞰图、结构分解图等内容。
通过场景设计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艺术素质、审美水平与创作能力,今后可以运用到插图漫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动画等工作中去。
四、场景设计的基本要求1、学习的必备条件包括文学修养、审美能力、专业技能;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合作能力与敬业精神等条件。
2、从故事出发去理解脚本,分析风格要求、时代要求等,把握整体的主体思想、情节内容、文化背景,深入理解与定位。
深入生活搜集素材进行创作。
表达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交代角色活动的环境,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情绪基调。
五、场景设计的类别场景设计的题材广泛,可以包括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现实等等,从题材上来分,可以分为生活类、科幻类、魔幻类;从表现内容上来分,可以分为自然风光类、建筑类、意象类。
(自然风光类场景)(建筑类场景)(意象类类场景)第二部分:场景设计的技能(30课时)一、透视规律场景设计离不开透视效果,尤其是写实类的场景表现,通过透视的变化结合视点创造出环境的氛围与效果。
1、镜头的视角变化很多,主要包括仰视、俯视、平视、正面、侧面、斜面等。
通过不同的视角可以创造不同的氛围及变化。
同时,视角的变化要通过透视来表现出来。
2、透视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以及散点透视等。
我们重点学习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部分的表现规律。
3、一点透视规律:画面只有一个主灭点,在视平线上,画面用水平线、垂直线来表示横竖方向。
一点透视是常见的透视效果,画面近大远小的效果明显,层次分明,纵深感强。
有现场感。
一点透视中的杂乱效果(如桌子上的书)可以有多个灭点,但所有灭点都在同一视平线上。
4、二点透视规律:画面只有二个主灭点,在同一视平线上分左右两个方向,画面的竖线为垂直线。
二点透视具有活泼生动多样变化的视觉效果。
多表现视点变化过程以及旁观效果中。
5、三点透视规律:画面只有三个主灭点,第三个灭点在视平线上方称为天点,在视平线下方称为地点,画面没有垂直线、水平线。
三点透视多用来表现高层建筑和空间场景的俯视图或仰视图6、应用透视变化规律可以更好的塑造高、宽、深度的立体感,应用近大远小的变化创造符合审美及视觉习惯的空间效果,进一步烘托出场景的氛围。
结合虚实变化的效果可以创造出复杂多变的画面感、真实感。
7、根据视平线的位置变化可以分为平视图、仰视图、俯视图。
适用于一点、二点、三点透视效果。
平时可以产生进距离的真实感以及亲近感,符合人们正常的观察角度;仰视图可以创造高大挺拔的效果,适合表现高度感,壮观效果;俯视图适合表现全景,大场面的效果,由于俯视的视域宽阔,适合表达内容较多、有恢弘气势的场面。
8、在场景设计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透视效果表现一个场景的不同需求,影片中的场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想像、设计,以满足镜头运动的需求。
需要我们从空间的角度去设计,而不是单纯从平面的效果上去制作。
(无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等等都是同样道理)。
二、空间想像1、场景设计中经常出现同一场景的不同视角,所以要求我们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场景设计的空间性,这是场景设计的必要部分。
在练习中就要先设计平面坐标图。
2、平面坐标图是进行设计的辅助过程,从空间位置上规划出场景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明确不同物体的坐标位置,为下一步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是设计的构思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镜头位置的变化。
3、根据平面坐标图设计场景的深度效果,也就是进一步设计不同对象的造型,明确出长、宽、高的比例效果,以及基本特征与结构关系。
分析组成场景的对象,归纳结构特点与视角的关系,结合设计风格创造形象。
4、分析场景中结构特点,针对建筑结构进行分解,明确空间结构效果,在进一步的制作中可以提供必要的参考。
三、场景设计的空间表现1、场景的距离表现造成物体虚实与色彩的变化,由于空气中水分、灰尘等影响,物体越远越模糊,这是自然规律造成的效果,在场景设计中,我们要把握住这一特点进行设计。
物体距离远近的变化创造了画面的层次变化,产生了场景表现的深度空间。
通过对生活的理解、分析,提炼出对场景设计有作用的规律加以利用,通过加工、取舍、变化、加强、减弱等手段,创造需要的场景空间效果。
2、景别表现是空间表现的又一手段。
景别是由视距造成的,不同的视距可以产生不同的景别效果。
在场景设计中要冲分调动景别的变化,使画面充满活力,是表现内容的重要手段。
景别主要包括五种: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不同的景别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场景设计就要结合景别进行设计,不同的景别效果需要在场景设计中展示不同的细节、特征与效果。
在设计中大场景不乱,小场景不空。
四、场景设计的构图1、一幅场景设计的构图是否符合视觉审美的要求,取决于画面场景与其他基本形态的联系,相互之间的合理穿插,使画面形成和谐的主次关系、空间关系、疏密关系。
设计场景时往往要有目地的在景物之间进行筛减、添加、处理,使景物之间协调有序、恰到好处。
在造型的时候,遵循同一的、单纯的、节奏感和均衡规律的形式法则,将造型诸要素加以同一完整化,使整体的造型要素之间产生和谐的审美效果。
2、场景构成的基本要素:物质要素,景观、建筑、道具、人物、装饰等;效果要素,外形、色调、光影等。
3、在场景设计中存在几种构图形式:⑴三角形的构图形式。
是场景设计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指在画面建立三个点,所有构成元素全部围绕在这三个点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一个整体,突出中心,平稳画面。
⑵焦点透视构图形式。
指画面灭点只有一个的构图形式,焦点透视构图有很强的纵深感,画面层次分明,对比强烈,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⑶S型的构图形式。
S型的构图形式能够抓住观众的视觉心理,引导视线沿弧线方向发展,增强画面深远的效果,适用于表达层次丰富的画面。
⑷对称型的构图形式。
主要形体安排在画面中心,次要形体置于主形两边,起平衡作用,画面被均匀分割。
画面结构表现严谨,构图完整,适宜表达静态的场景。
⑸拱形构图形式。
具有强烈的对比景深效果,画面空间对比强烈。
⑹均衡型的构图形式。
给人以宁静感和平衡感,富有活力,是构图中常见的形式之一。
关键要找好均衡点的位置。
五、场景绘制的基本方法。
1、场景设计的基本技法:⑴依据剧本内容进行设计。
创造特定的意境与情绪基调,运用电影视觉语言,创造符合不同剧本要求的场景。
⑵强化空间距离感。
拓展镜头中远景、中景、近景的层次,丰富画面效果,有利于表现画面主次、虚实、空间、气氛等。
⑶焦点透视的空间营造。
合理运用透视的视觉焦点,调动不同的画面视觉效果,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空间环境氛围,增强视觉效果。
⑷构建独特的空间环境。
有意识增强主场景中的通透感,使主场景空间产生多方位的扩张感,强化画面的运动感和三维空间,展示更加丰富、独特的动画气氛。
⑸色彩空间表现。
通过不同的色彩表现营造合理的空间效果,运用色彩理论创造画面的表现力,从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入手。
2、场景绘制步骤。
场景绘制首先要把复杂场景归纳、概括为远中近三个层次。
主要运用绘画写生的技巧:⑴从大局把握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