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就立意打分:让立意正确、集中(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阅卷细则及答题注意事项(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阅卷细则及答题注意事项作文辅导0508 0502高考作文阅卷细则及答题注意事项一、作文阅卷细则1.整体要求:有字即不给0分;无标题扣2分;每缺50字(3行)扣1分;错别字每1个扣1分。
2.审题:偏离题意的,如果能判断是完全离题的作文,给20分以下;如文章前后有适当点题的文字,在30分上下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36分。
3.基准分:作文评分的基准分都定在42分。
达到了基本要求,基本符合题意,语言也过得去,比较平一些的文章,就可以打42分。
4.打分的程序:打分采取“综合判断,分等参照”的原则,首先应该从总体上综合打分,看它属于哪一档的文章。
5.评分重点:评分标准中以题意、内容、语言和文体为重点。
我们主张在这四项中,以内容和语言为重点。
除了审题,文体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这里的文体,不是指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而是指更广泛的文体概念。
6.抄袭等情况的处理:抄袭,原封不动或稍微改变了几个字的默写公开发表的文章。
凡是抄袭的作文,只能在20分以下给分,抄袭作文必须给出证据,不能凭想当然办事。
套用,也可以称为改写。
故事是别人的,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个别地方根据题目要求,作了一定的修改。
这类作文,如果再创造的成分教多,且能判断该考生的确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可以在及格分以上给分,但不能超过40分。
仿写。
模仿与套用卷相像,但不一样。
模仿卷的再创造成分更多,所以,如果立意、语言等方面出色,这类卷子可以打二类分,但不得超过50分。
二、问题作文若作文具备以下四点之一,则视为问题作文: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作文雷同;前后笔迹不一致;在文中有特殊标记。
问题作文提交组长或阅卷大组处理。
三、阅卷教师的特点1.工作量大,易产生疲劳:不愿意仔细看,主题不清,立意不明的,直接打入低类。
看得费力,主题句没找到或不好找到的,打低分;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影响分。
卷面“容颜”须装扮,要讨“考官”心喜欢。
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有哪些潜规则(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有哪些潜规则作文辅导0527 1645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有哪些潜规则高考作文评分的潜规则有很多,如:内容上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语言表达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网络术语;段落最好是五至八段,书写最好用楷体字等。
掌握这些“潜规则”,有助于你避免高考作文不必要的失误。
先通过一篇高考作文例子来分析:2015年浙江高考阅卷,一篇题为“朝圣”的作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此文可判为56分,因为审题恰当,语言功底扎实,结构独特,全文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全文语言晦涩,主题不清,逻辑混乱,是典型的“天书型”文章。
最后,阅卷组综合各方意见,此文被判为40分(内容分16分,表达分21分,发展分3分)。
这到底是怎样—篇文章呢?为何有这样大的争议呢?得分又说明了什么?先看原题:四、作文(60)26.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再看原文:朝圣蘸一抹天青,晕开沉睡千年的寂寞;掬一捧清泉,勾起微凉淡漠的回忆。
我在冰冷潮湿的坟茔里躺了太久,而此时我醒了,踏上了坎坷的朝圣的旅途——我是一本宋词,身后是无边的荒凉。
一、神于天记忆的水路很模糊,可我依然记得你的倔强。
记得你轻轻翻开我的内页,用苍白的手指摩挲着一个个你曾经以万丈豪情挥就的字眼。
“嘀嗒”,是窗棂上的雨滴打湿了你的心,也打湿了我的眼。
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考场作文,按照评分标准而言,一般会从选材,立意,语言和结构这样几个方面去衡量。
这四个标准里,最为阅卷老师欣赏也最让学生头痛的是作文的立意,这是有些学生作文档次上升的一个障碍。
其实,创新立意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所根据的,它的根据就来源于卷面已经给出的题目,从审题入手去分析出题人的意图,从审题入手去挖掘更深邃的含义,如何审题立意,这是我们接下来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一)短题要补充很多题目我们看上去很简约,不过三五字,但其实题目愈长,审题难度越大,因为它能给予我们的信息就是极为非常有限的,很多时候使人感觉难以逃走,这时我们可以用补足题目的方式使题目显得具体内容扩充存有展毛性出来。
如写《雪》这样一篇文章1.在前补足:冬雪,看看雪,洁白的雪2.前后补充:瑞雪兆丰年,冬雪也暖人,风雪中的身影3.在后补足:雪后,雪的温度,雪的倾诉再如以《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1.在前补足:真挚的朋友,执著的朋友,诚信的朋友,我最敬佩的朋友2.前后补充:我的朋友叫自信,这个朋友值得尊敬3.在后补足:朋友的心愿,朋友的真谛,朋友的故事需要注意的是,补充题目这件事是在我们脑海中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去补充完整题目,那么我们就不要随便改动题目,只是在心中把你要写的内容通过给题目补充,进一步缩小即可,如果补充题目的过程中发现脑海中想出的好几个题目都还不错,怎样取舍呢?这时,可以选择你最熟悉的那个话题,或者你认为最有话可说感触最深的那个去写。
(二)长题揪关键1.抓住题眼。
题目长了有时也会干扰我们审题,原因很简单,各个独立出来的词你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题目的核心,这时就需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去分析,而关键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题眼,我们通常可以挑选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做为题眼,因为这些通常就是起至润色和特别强调促进作用的,当然题目的主要对象通常就是名词,这个就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关键就是必须看看润色它的那个词就是什么,你必须紧紧围绕那个词写下什么。
高考:高考作文“十三点”原则(整理精校版)

高考:高考作文“十三点”原则作文辅导0617 0905高考:高考作文“十三点”原则高考语文的重头戏是作文,说高考作文决定高考语文的成败绝不为过。
很多师生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如何备战高考作文,有相当多的还是一头雾水。
要想让我们头痛的作文成为高考语文的增分点,就必须在你的作文中设置尽可能多的亮点。
下面想提供一些高考作文制胜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审题角度准确一点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审题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考生必须清楚:考场作文不是“我要写”,而是“要我写”,是命题人规定好范围,要求考生在划定的范围内,按照限制条件进行写作。
凡超出规定的范围和限制,都视为跑题。
所谓“审清题意”,就是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做到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划定的范围和限制进行写作。
如果哪一项理解错了或过了,都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局。
审题时要提醒两点:一是不懂材料,胡乱引申。
就是不能很好地审视材料,在没有完全读懂的情况下,匆忙写作,结果造成跑题。
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就是在审题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写作方向,看到其中一点就下笔写作,结果造成命题失误。
二、立意高远深刻一点“意”是文章的灵魂,“意犹帅也”。
这个“意”立得如何,决定看文章的质量。
古人云“意在笔先”。
写考场作文,要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想一下文章让写什么,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考虑别人会写什么,我准备写些什么,从而描写一个什么道理或使人受到什么教育、感染和启发。
言他人之所未言,写他人之所未写,能使人耳目一新。
也就是说立意要高远深刻一点。
立意的几个盲点:一是一直书写,没有意旨。
只求把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却不知道写文章的目的。
盲目写作,信马由缰,全篇没有一个主题来统帅。
二是牵强附会,胡乱上纲。
不管写什么文章,到最后都是几句口号性语言。
三是颠三倒四,忽东忽西。
有的学生一篇文章中有多个中心,说理不统一。
三、选择材料精心一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024年高考阅卷老师高分技巧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阅卷老师高分技巧总结高考阅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高分技巧的掌握可以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我对高考阅卷老师高分技巧的总结和分享。
首先,阅卷老师要对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有非常清楚的理解。
每个科目的高考试卷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阅卷老师要根据这些标准进行评分,确保公正和准确。
同时,阅卷老师也要理解不同题型的得分点所在,对于主观题目,要能够辨别学生的观点是否准确并给予合理的评分。
其次,阅卷老师要注重细节。
在阅卷的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学生的答卷,并注意考生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这些错误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得分,阅卷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扣分。
此外,在阅卷的过程中,阅卷老师还要细心地核对学生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步骤,确保正确的答案能够得到高分。
第三,阅卷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
高考试卷中的很多题目都需要学生进行论述或者写作,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
阅卷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逻辑是否严密,是否能够恰当地运用专业术语等。
对于优秀的表达能力,阅卷老师应该给予相应的高分。
第四,阅卷老师要考虑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在阅卷的过程中,阅卷老师要着眼于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
有些题目可能有多种解法,只要学生的解题思路正确并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阅卷老师就应该给予相应的高分,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种解法。
第五,阅卷老师要注意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高考试卷的时间是有限的,阅卷老师在评分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答题时间是否合理。
如果学生答题时间过长,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题目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会影响他们对其他题目的回答。
阅卷老师应该酌情给予适当的扣分,以保证时间管理能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最后,阅卷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在高考试卷中,学生可能会有一些非常好的回答或者解题思路,这些亮点应该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和奖励。
阅卷老师可以在学生的试卷上做出相应的标记,并在评语中肯定学生的优点。
高考审题立意的种方法

高考审题立意的种方法高考审题立意是每位高中生备战高考时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
过去几年,高考考查试题的审题立意越来越深入,其难度越来越大,导致许多考生不得不面临挑战。
为了成功备战高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进行高考审题立意。
下面是几种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考试技巧和成绩。
一、准确理解试题在考试中,我们应该先仔细阅读题目,并确切理解题目的含义。
如果我们不理解题目,就无法知道要求我们做什么。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解决试题的难点,用巧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审视问题的多个方面在审题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一面,而是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问题。
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知识水平,题目的信息,语言运用和实际情况等方面来考虑。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试题的含义,并容易想出多种解决方案。
三、从例子或事实中得到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引用实例来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例如,理科里的例子可以是进帐、电路或者反应速率。
通过在文中引入实例,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问题,并提高我们的分数。
四、注意结构和内容的关系审题时,我们必须注意题目的内容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如果题目的内容与结构没有正确地联系起来,我们就不可能回答问题。
我们应该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部分,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以得到完整的解决方案。
五、培养关键思维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培养出关键思维,明确答案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问题,寻找线索,然后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找出最可能的答案。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试题。
分析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类比、归纳、推演和具体化等思维方法。
六、解决し道难点在解答试题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
我们不应该让这些难点妨碍我们的进度,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去解决,例如:合理利用时间和思考,解决试题所需的经验和知识。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能使我们回答试题的任何有用工具。
七及时复盘在完成考试并交卷后,我们需要能够及时复盘。
复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问题,找到答案,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高考阅卷规则

高考阅卷规则
高考阅卷规则是非常严格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相互审核:由两名或以上的阅卷教师相互审核,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 论证题优先评阅:如果考试中包含论证题类型的题目,则优先评阅这些题目,以确保学生的掌握程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标准答案:阅卷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来评分,如果标准答案存在问题,则必须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正。
4. 表扬与惩罚:阅卷教师必须公正、客观地评分,如果出现表扬或者惩罚某个学生的现象,则必须进行严厉的批评。
5.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卡题情况,以此尽可能减少误判的可能性。
6. 公平竞争:评分过程必须确保学生之间的合法竞争,尽可能保证学生有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
高考作文阅卷评分规则

高考作文阅卷评分规则流程一先看篇幅首一份作文拿到手,作为阅卷老师,会先大致看一下文章篇幅,如果篇幅首先就不达标,那么毫无疑问,你的作文分数不会高,因为老师会觉得你根本没话讲,说不出来。
流程二其次看标题如果是规定好的题目,这个环节就省了,如果是自拟题目,而你的文章标题起得新颖别致又有内涵,那么现在你的作文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类文。
流程三看点题接下来,老师的眼睛就会在第一段里找,找什么呢?找你有没有点题!看开头是否简短吸引人,如果开头写了半天,没有点题,完了,你就掉到二类文了,这时,老师还不会认为你跑题了。
他还会接着看。
当然,如果你开头点题做得好,而且还有些小吸引人的部分,ok,你还在一类文里。
流程四看结尾再下来,老师会继续往下看吗?no,这时,老师会把目光快速定位到文章结尾,最后一段你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好,如果开头结尾都不错,那么恭喜你,你的作文至少在二类文里了。
如果你结尾拉拉杂杂写了一堆,抒情不到点上,只是为了堆字数,而你开头又没点题,那么可以肯定,老师的阅卷已经进入十秒倒计时了。
可能会是三类文甚至是四类文。
流程五看分段最后,看了开头和结尾,现在开始看正文了吗?no,还不是。
这时老师会把整个卷子大致看一眼,看看你的分段情况,如果你分段清晰,错落有致,那你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些分数。
如果你没有分段,就中间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老师的印象就会是:条理不太清晰,文章结构安排有问题。
流程六看正文一般判卷到这时候,作文好或不好,老师心里的预判分数都出来了,再下来开始看你的正文。
如果是记叙文,你描写生动细腻,抓住了人物特点,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果是议论文,你逻辑清晰,有意识地运用了各种论证方法,那么,你的作文就是一类文。
至于扣分多少,就看你的文章能否投老师所好了,这是有主观因素的,但差别不会太大。
好了,这就是整个作文的阅卷过程。
记住一条规律:越是高分作文,老师看的时间越长!阅卷老师评高分的6个标准标准1:标题能一眼看出与主题的关联作文如果是自拟标题,那么拟题的第一原则是切题,即切合主题或话题,其次才是简练、有新意和有文采。
高考作文阅卷解析从考官的角度看待作文评分

高考作文阅卷解析从考官的角度看待作文评分高考作文阅卷解析——从考官的角度看待作文评分高考作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对于考生来说,了解考官的评分角度和标准,对于提升作文水平和获取更高分数至关重要。
下面从考官的角度出发,解析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评分要点。
一、内容及立意(40分)高分作文的首要要求是有一个独特的观点和立意,主题鲜明,贴合时代背景和命题要求。
考生应该在阅读题目后,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通过论据和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同时,考生应该有自己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
在文章的内容方面,还应注意展开思路、合理安排内容结构,使文章内容完整、有条理。
二、语言表达(30分)高分作文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修辞恰当、语言流畅等。
考官在评分时,会综合考虑考生的词汇量、语法运用、句式多样性等因素,看是否达到了高考要求的语言表达水平。
另外,考生在表达思想时,应该能够运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三、结构和逻辑(20分)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性也是考核的重点之一。
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的段落划分和层次结构的建立。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并围绕这个主题句展开,可以通过举例、引用资料或论述问题来加以支持。
另外,考生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使整篇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四、文采和篇章结构(10分)考官在评分时,也会对文章的文采和篇章结构进行评估。
高分作文应该有一定的文采,通过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来吸引读者,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篇章结构方面,考生应该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处理,力求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立意明确的论述。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是一项综合素质考察的重要内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了解考官的评分角度和标准,对于把握作文要点和提高分数至关重要。
高考满分作文的阅卷评分取向

高考满分作文的阅卷评分取向无论是全国统考,还是省自主考试,每年都有一批作文被判为满分。
这些作文,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其中蕴含的阅卷信息价值巨大。
如果老师和同学都能比较清晰地掌握高考满分作文中的阅卷信息,对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拟通过透析高考满分作文,总结其阅卷取向,供大家参考。
一、立意要有穿透力立意是文章的主脑,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立意要正确、鲜明、集中,这些都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从阅卷的过程、专家的评述、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来看,高水平的考场作文,立意不仅要正确、鲜明、集中,而且要独到、新颖、深刻、有创意。
要想达到这种表达效果,文章的立意必须有强大的穿透力,能反映生活的本真。
2010年高考,一位重庆考生的作文傩题》获得满分。
文章以充满诗情禅意的画面开篇:六月的黄昏,庙宇的院墙呈现一片迷离的紫红,一片树叶飘过高墙,树叶脉络清晰、色泽澄净。
由此,作者想到了佛境中的菩提树,从而把“难题”定位在生命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以悉达多王子成佛前的故事来诠释“对生命美与真的感悟”是一道难题,然后进一步提出“对生命美与真的表达更难”。
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佛主净,道主无我无为。
而皆可获真我,获顿悟,芹溪以无言之恣诉情,有的是虔诚……”菩提、庙宇和我,也许有了真心,难题便一道融向天际了吧”,点明主题,只要有真心,难题可解。
“难题”这一概念,外延比较宽泛,立意容易流于常规和表层,而本文考生却能穿透千载时空,穿透浮躁的世情,穿透“成熟的心智”,揭示生命的真谛:只要有澄净的、虔诚的、感动的、爱的真心,对真善美感悟的难题可解,对真善美表达的难题亦可解。
立意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本真、世情的本质、生命的真谛,这篇文章能拨动阅卷者心弦,其核心价值正在于此。
二、情感要能打动人作文贵在抒真情,写实感。
行文可以叙事,可以写景,可以刻画人物,但如果要它们打动阅卷者的心,就要以抒情为点睛之笔,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高考作文阅卷规律解析了解评卷老师的喜好巧妙应对

高考作文阅卷规律解析了解评卷老师的喜好巧妙应对高考作文阅卷规律解析了解评卷老师的喜好巧妙应对高考作文是每个应试学生都面临的重要考试之一,作文的评分标准多样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为了在高考作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了解评卷老师的喜好,并采取巧妙的应对策略,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对高考作文阅卷规律进行解析,并给出了应对的建议。
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评卷老师通常会遵循一些规律,从而在短时间内评估大量的作文。
首先,评卷老师会关注作文的主题和立意。
一个有深度、有内涵的主题往往会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力。
其次,评卷老师会着重审查作文的结构与逻辑。
一个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结构会增加作文的可读性,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此外,评卷老师还会对作文的语言表达和文采赋予较高的重视,一个富有情感,行文优美的作文会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了解评卷老师的喜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作文考试。
首先,在选取主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热门话题或与时事紧密相关的话题。
这样不仅能吸引评卷老师的兴趣,还能展现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在写作结构上,我们要注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可以使用一些亮点词句或者合理的过渡句,让整篇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同时,注意段落的分割,使用合适的标题和标点符号,以增强作文的结构感。
最后,在语言表达上,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强作文的文采和表现力。
此外,针对评卷老师的喜好,我们还可以在作文中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字迹的工整,书写要规范美观。
字迹工整不仅能给评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还可减少阅卷时的视觉疲劳,提高评分的准确性。
其次,注意常用词汇的正确使用。
作文中使用恰当、精准的词汇会增强作文的表达力和可读性。
此外,还可以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长句和生僻的词汇,以免给评卷老师带来阅读上的困扰。
最后,在书写简历、作文纸上,要注意整洁,不要出现涂改或破损的情况。
总之,了解评卷老师的喜好,并巧妙应对,在高考作文中拿到更好的成绩是可行的。
作文阅卷要点与评分细则

作文阅卷要点与评分细则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
阅卷是评估学生作文水平的过程,为了确保公正评分,我们需要遵循一些要点与评分细则。
一、内容要点作文的内容要点是评价一篇文章的关键。
学生需要确保作文主题明确、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要点:1. 主题表达清晰:作文的主题应该能够通过标题或开头段表达清楚,读者一目了然。
2. 观点鲜明、立意深刻:学生需要清楚陈述自己的立场,以及对主题的深入思考,通过有力的观点和论证来加强作文的说服力。
3.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作文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和逻辑顺序,段落过渡自然流畅,使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4. 丰富的细节和具体事例:通过用具体的细节和事例来支持观点,可以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5.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学生需要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使作文的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6. 适当发挥想象力:在作文中适当发挥想象力,增添一些生动的描写和描述,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二、评分细则在进行作文阅卷时,评分细则是评估作文质量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分细则:1. 内容与思想(40分):评估作文的主题明确度、观点的深刻程度、论证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等方面。
2. 结构与组织(20分):评估作文的结构是否合理、段落过渡是否流畅、道理是否有条理等方面。
3. 语言表达(20分):评估作文的语言准确性、表达能力和运用的词汇、句型等方面。
4. 细节和描写(10分):评估作文中使用的具体事例和细节是否丰富、描述是否生动、描写是否准确等方面。
5. 格式与规范(10分):评估作文的开头结尾是否恰当、标点符号和拼写是否正确、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
根据以上评分细则,我们可以对作文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一个相对客观和公正的分数。
在进行阅卷时,评卷老师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作者的个人因素干扰。
评分时要注重细节和全局,全面考虑作文的各个方面。
阅卷老师怎么评语文作文的

阅卷老师怎么评语文作文的
1. 整体印象
阅卷老师会对作文有一个整体的直观感受,包括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师的初始印象。
2. 审题立意
仔细审查作文的题目和内容,判断学生是否准确理解了题意,立意是否清晰、新颖、深刻。
立意是作文的核心,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和高度。
看立意是否积极向上,符合主流价值观。
3. 内容与材料
评估内容的丰富程度,是否充实具体,有无空洞无物的情况。
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典型,能否有力地支持主题。
素材是否新颖,还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
4. 结构与条理
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合理,开头、中间和结尾是否层次分明,过渡是否自然流畅。
段落划分是否恰当,有没有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的问题。
5. 语言表达
关注语言是否通顺、准确,有无错别字和语病。
词汇运用是否丰富、恰当,能否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
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否得当,能否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语句是否有文采,文风是否独特。
6. 创新性
考察文章在形式、内容或观点上是否有创新之处,能否让人眼前一亮。
高考作文阅卷打分大揭秘(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阅卷打分大揭秘作文辅导0320 1908高考作文阅卷打分大揭秘浙江王宏达● “这还不算夸张的,去年有个经典错误,有写自己的父亲如何劳作,尔后积劳成疾,得了什么病呢?子宫肌瘤!”● “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真的需要忏悔,需要道歉,向受伤害的他人道歉,向过去无知的自己道歉。
”2015年6月10日星期日晴首先,介绍一下高考作文打分:每篇文章,至少两个人给分,先由一评给分,再由二评给分,如果两个人的分数差距是小于等于8分,那么就相加除2,给平均分;如果两个分数差距大于8分,那么会自动给第三个人也就是三评给分,打出的分数和之前最接近的那一个相加除2。
当然,打分的老师自己是不知道第几评的。
如果三个人的差距还是很大,小组组长就会出面仲裁给分;如果连小组组长也吃不准,就要送到专家组了。
还有,在阅卷过程中出现的抄袭卷、问题卷、优秀卷(55分以上)是有专门标记的,组长可以根据这些提示操作。
可能这样说还不是很清楚,举个例子吧。
写了篇文章:一、一评给了50分,二评给48分,那么最后得分就是49。
二、一评给了50分,二评给了30分,交给三评,如果是三评给42分,那么最后得分是46分;如果三评给38,那么最后得分就是34分;如果三评分数在39到41之间,ok,交给仲裁或专家组。
所以相对来说,高考阅卷是比较公平的。
2015年6月12日星期二晴今天下达了每人每天的阅卷任务:×××份/天。
为了能保证能在6月21日晚放出成绩,基础阅卷必须在18号左右完成,而参与作文评改只有近400个老师,每份卷子起码批两次,36万×2=72万,再加上要求必须达到的10%的三评率,加起来足有80万份,除一下每个人2 000份;从今天开始到18号,总共7天时间,也就是说每天×××份,每天的工作时间满打满算是8小时=3 600秒×8=28 800秒,那么均摊到每份作文的时间是多少?大家可以做一下这个算数。
2019年高考作文辅导:阅卷老师告诉你如何给作文打分

2019年高考作文辅导:阅卷老师告诉你如何给作文打分一、看你的行文是否扣题1、标题切合题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阅卷老师第一眼留意的地方。
一个好的题目,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可以总领全文,带动各个部件运转;同时也可以调动阅卷人的接受意识,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拟题的要求很多,但关键是要具体、简洁、有新意。
并且切合题意,能给文章增添动人的情趣,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第一眼就感到你理解了题意。
2、开头迅速点题。
常言说:“头好一半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
古人强调为文“起要美丽”,并把好的开头比作“凤头”。
足以说明开头对文章成败的重要意义。
开头的方法也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开头方式,都应做到快速入题,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尤其是论述类文章,切勿繁琐冗长,拖泥带水;或者含糊其辞,故弄玄虚。
3、结尾不忘应题。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写文章也一样,不管前面用了怎样的材料、怎样的技巧,但九九归一,在文章的末尾总要把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来。
考场作文更是这样,如果在最后该点题回应时,反而故弄玄虚,写一些华而不实的句子,结果只能降低自己的作文在阅卷老师心目中的印象。
4、中间适时点题。
不少考生重视开头和结尾的点题,却往往忽视行文中间的点题,认为题目切合话题,开头迅速点题,中间一路写下来,一般不会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
这种认识没错,但却忽视了阅卷老师的评判。
最好的办法是在写作中间段落时,段首写上带有点题性质的引领句,段尾写上带有点题性质的总括句,这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紧扣题旨、切合话题的印象。
二、看你的思路是否清晰1、采用小标题显示思路。
采用场景组合的方式给每一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会使文章的思路显得较为清晰。
比如考场优秀作文《啊,生命的意义!》,作者为了充分表达对生命的价值取向,除了首尾两端照应题旨外,中间部分分别用了“昭君出塞”“孔明挥师”“总理报国”三个小标题,并独立成段,即显示了清晰的行文思路,有相映成趣,主旨一线串珠,暗示了作者的情感脉络,从而取得考场作文的好成绩。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准确切入之标杆(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准确切入之标杆作文辅导0507 17:16::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准确切入之标杆“如何准确审题立意”和“如何掌握作文的切入角度”成了近年来高考作文在训练“新材料作文”中碰到的主要问题难点一:要不要引用材料,怎样引述新材料作文不强调一定要引用材料,未引用材料也不会扣分,但从阅卷老师的普遍心理和写作的一般规律来看(从材料到观点需要铺垫),最好引用材料,特别那些难以从材料直接看出来的比较新异的观点。
引述材料的常用方法:1. 正面直接转述法2. 反面假设转述法3. 同向类比转述法4. 侧面暗合转述法问题思考:联系划横线的句子,体会下列两篇范文是如何引述材料的。
(1):(06北京题)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我已经飞过(满分作文)一只乌鸦为学习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但结果却扑到山羊背上,被毛缠住,最终落到了牧羊人的手里。
故事的结尾似乎告诉我们,这叫作自不量力,但我却认为,没有突破性的尝试和努力,哪有意外的收获和成功?乌鸦就是一个例子。
因为有梦想,所以为此而努力。
老鹰那潇洒的动作和矫健的身姿是乌鸦所期望的,于是它拼命练习,汗水划过它练习的山坡,受伤的翅膀在坚定的意志下康复。
虽然最后落入了牧羊人之手,但它生命的轨迹已经很美。
山坡为它作证,山坡上那飘落的羽毛是它生命的划痕。
如果它会说话,那它就可以骄傲的对牧羊人说:我已经飞过。
其实人也是如此。
没有人知道自己传记的最后一页会写着什么,这也正是人生最奇妙的地方。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立意准确?必须明白高考作文的价值导向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立意准确?必须明白高考作文的价值导向高考作文“立意自定”的要求给广大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应该说,这是符合作文规律的一个很好的要求。
但是,正像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这种要求也导致相当一部分写作素养较低的考生在立意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或失误。
因此,在备考阶段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把握高考作文的价值导向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高考作文在立意上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使学生尽可能地减少在立意上出现的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或偏差。
一、高考作文的价值导向(一)关注自然、社会、人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又说:“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课标中的这两段话很清楚地道出了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导向,这就是: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生。
由于课标在教学和考试中具有统摄的作用,所以课标所规定的高中作文教学的这一价值上也就是高考作文的价值导向。
事实上,近几年高考作文的走向也清晰地显示着这一特征。
如2002年题目“心灵的选择”,明显地指向“人生”领域,2003年的题目“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指向“社会”领域,2004年全国卷作文题有四道:“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都清楚地昭示着考生思考的领域:人生。
2005年全国卷作文题有三个:“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位置和价值”“忘记和铭记”也都在清晰不过地把考生的思维导向了人生领域,不仅如此,近几年的全国卷在这个方面的特色更是明显。
受全国卷的影响,近几年各省市的作文题在命题上也向这一方向看齐。
(二)思辨色彩浓重近年全国卷作文题均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
2003年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话题明确指涉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求考生写作时能够辩证地思考问题。
高考阅卷老师是如何就“中心明确”打分的:中心明确

高考阅卷老师是如何就“中心明确”打分的:中心明确高考阅卷老师是如何就“中心明确”打分的“观点模糊”是考场作文的常见失误之一。
有些作文观点含糊,关键词不清,给人的感觉总是在中心立意区以外打转转;还有个别考生语言过于含蓄,在老师快速阅卷的情况下,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评分标准文章中心是题意的具体体现,作文时必须依据中心安排内容。
关于“中心”方面的四个等级标准要求,具体如下:(1)一等要求:中心突出。
作文中心观点或主题与题意切合,通过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突出文章的中心。
(2)二等要求:中心明确。
作文观点表达清楚,与材料内容吻合,运用材料能证明观点。
(3)三等要求:中心基本明确。
作文观点与题意基本符合,但观点零散,未能贯穿全文,观点与材料有不同程度的脱节。
(4)四等要求: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作文观点不明确,意思含糊不清,甚至读不出观点,表现不出中心。
2.评分具体办法(1)文题比较法。
把文章的中心与题目比照,看是否准确扣题,看二者是否一致。
(2)寻找关键词句法。
看有没有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或是文眼句,或是其他能点明中心的词句。
(3)推敲材料、语言法。
仔细推敲文章材料、词语、句子,看其与文章中心的吻合度,看有无中心不能包容的材料,看有无不到位的地方,如有,则是有失误的。
如何使文章中心明确“中心明确、突出”是任何一篇好文章必备的基本条件。
文章的中心是作者思想、意图、情感的集中点,是整篇文章的核心、灵魂、统帅。
中心在记叙文中表现为作者的感情倾向和主题思想,不论是直露还是含蓄,作者的感情倾向应明确,主题应明白。
中心在议论文中就是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应明确、突出。
“中心明确”包含五个要素:第一,一篇文章必须有中心,而不是一堆语言的散乱拼凑;第二,一篇文章的中心必须清楚明白,鲜明突出,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第三,这个中心是唯一的、贯穿全文始终的,而不是中途变化了的;第四,这个中心是确实可靠的,而不是虚假脱离实际的;第五,文章所使用的材料是在中心统率下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指向中心的,或者说是为中心服务的。
高考作文阅卷细则及答题注意事项

高考作文阅卷细则及答题注意事项高考作文阅卷细则及答题注意事项一、阅卷细则高考作文的阅卷细则是评卷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高考作文阅卷的细则:1.主题和观点立意:作文的主题和观点要明确,要有鲜明的立意和独到的观点。
如果主题和观点模糊不清或者缺乏新意,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和评分。
2.内容的完整和连贯:作文的内容要求完整,能够抓住重点,并且要能够做到连贯流畅。
即使是议论文,也要注意落实主题,并且令人容易理解。
3.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应该准确、生动、有表现力。
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尽量提高作文的语言水平。
4.文采和修辞:高考作文要求具备一定的文采和修辞手法,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5.逻辑结构:作文的逻辑结构要清晰,有条理。
要注重段落之间的连接,并且构思合理的句子与段落之间的衔接。
二、答题注意事项参加高考作文答题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
要确保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是正确的,答题时不要离题太远。
2.规划:在动笔之前先规划好作文的结构和内容。
可以列出提纲或者草拟一部分重点句子,以便写作时更有条理。
3.时间分配:根据考试时间和自己的写作能力,合理分配时间。
在写作过程中要把握好时间,尽量避免偏题或写得太赶。
4.语言表达: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尽量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也要注意恰当运用一些高级词汇和短语。
5.段落和衔接:作文的段落要分明,每个段落要有一个主题句,并且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
使用过渡词语和连接词可以使作文更加连贯。
6.审读和修改:在写作结束后,要仔细审读自己的作文,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润色。
可以将无关紧要的句子删去,增加一些有必要的内容。
7.字数要求:要控制好字数,确保作文字数符合考试要求,避免因字数不够或太多而影响评分。
总结以上,高考作文阅卷细则及答题注意事项对于考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就立意打分:让立意正确、集中作文辅导0104 1929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就立意打分:让立意正确、集中虽然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体系中并没有“立意”这个说法,立意问题更多地看审题是否切题,中心是否突出。
但是,它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在暗中操纵着阅卷老师的评分尺度。
阅卷老师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入手评立意分的:1.从文章中心的确立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①看文章中心是否突出。
当阅卷老师看到你的文章时,能感觉到你的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而这个中心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形成了自己的写作中心,并能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
同时,文章中表达的见解、看法鞭辟入里,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情感鲜明、态度坚决,那你的文章的立意有可能进入一类卷了。
②看文章中心理解是否准确、深刻,有无思想。
文如其人,人的伟大在于思想。
平庸的作文,即指内容空洞、毫无思想的作文。
一篇文章有了思想,就有了血肉生命,有了“精气神”。
这个思想就是看你对文题有无自己独到的理解、分析。
2.从立意的常见误区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立意的常见误区有:①偏离题意。
②认知、情感有偏差。
如2015年山东卷作文,若在作文中大谈特谈生活中的阴暗面,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正现象,固然扣住了“阴影”,但别忘了材料中的辩证关系,还有“光明”。
这不仅是偏题问题,恐怕还有认知问题。
只看到“阴影”,看不到“光明”的主流。
③立意散乱,多头绪多中心,缺少集中意识、重点意识。
④立意陈旧、一般,缺少新意和深刻。
这些误区常常是作文立意中的“雷区”,轻易不能碰。
这也是给我们的警示。
如何让立意正确、集中立意的要求是什么?从基础等级上看,就是正确、集中;从发展等级上看,就是深刻、新颖。
这里先谈谈立意正确、立意集中。
所谓立意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健康的情感态度。
另外,必须符合题意,不跑题,不偏题。
所谓立意集中,就是聚焦观点,一篇文章只能提出一个观点,解决一个问题,太泛则滥,过大则空。
如何使立意正确、集中呢?(1)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无论哪种命题,都会给考生以广阔的立意空间,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立意,但关键是选准一个一触即发的“宝贵”的“点”。
其实,这个“点”,就在作文试题的材料、导语、话题或标题中。
材料作文,若是抒情性材料(如诗歌),每一个意象就是一个角度,一个“点”;若是叙述性材料(如寓言、故事、现实生活现象),其中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及其两者关系的组合就是一个角度,一个“点”;若是议论性材料(如格言、警句、论断的编组等),每一个观点及其对立面就是不同的角度。
可据“象”探“质”,据果探因;可据材料中的矛盾关系、辩证关系分析内在的哲理。
如2015年山东卷作文题,就是一个议论性材料作文,材料是托尔斯泰饱含哲理的一句名言。
立意的“点”就定位在“光明”与“阴影”的辩证关系上。
命题作文,一般来说,标题本身或标题中的关键词语都含有多义性。
其中有本义、引申义,也有比喻义、象征义。
那么,每一个义项从宏观上看都有一个大的立意范畴,而每一个范畴从微观上看都又有许多小的角度或“点”。
如2015年北京卷的作文,三位同学的观点自成一家,老师的总结精准到位,立意时可分别从每一位同学的角度立意:依据甲生之说,可立意为“成功源自实力”;依据乙生之说,可立意为“有竞争才利于均衡发展”;依据丙生之说,可立意为“提倡公平诚信,摒弃弄虚作假”。
(2)巧加词语,化大为小。
“大题”指题旨范围较宽泛、开放性强的文题,如“常识”、“见证”、“难题”、“早”、“他们”等,可以采用加修饰语的办法来缩小立意、取材的范围。
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以前后都加。
如2015年广东卷作文题“常识”,前面可加“生活”、“医学”、“自然”、“科学”、“文化”、“哲学”、“安全”、“道德”等,后面亦可加“特点”、“意义”、“利弊”、“发展”、“稳定与创新”等等。
这样,层层加修饰语、中心词,立意的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明确。
(3)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虚题”是指比较抽象的文题,一般从哲思、道理、精神层面来命题,如“角色转换之间”、“北京的符号”、“见证”、“怀想天空”等。
“实题”,一般从人、事、物、景等层面来命题,如“踮起脚尖”、“有句话常挂在嘴边”、“脸”、“灯”等。
虚者实之,就是指以某个具体的人、事、物、景为载体,借实在的物象或事件去诠释抽象的命题。
如2015年山东卷作文题“见证”,题目较大较虚,可以像当年一篇优秀作文那样具体为“见证历史的伤痛”,并以此为切入点,选用圆明园、奥斯维辛集中营、诺曼底登陆等材料,论证“对于伤痕与鲜血的见证,不仅仅是为了铭记,更是对后世的警示”这一中心,立意可谓明确、集中、主旨深远。
实者虚之,指构思立意由实到虚,由个别升华为一般,透过物象,深入本质,写出这类文题在思想或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
如2015年湖南卷作文题“踮起脚尖”,既是角度小的文题,又是一个很实在具体的题目。
“踮起脚尖”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有很强的指向性。
也许踮脚的人是想看得更高、更远,或者是想够到更高处的东西;也许是在跳舞,等等。
这些都是其具体的意义。
但写作时应该从这些具体的意义中引申出更抽象的内涵来。
如“踮起脚尖”表现出一种对现状不满的抗争,一种永不言败的拼搏,一种对成功与卓越的追求……总之,“踮起脚尖”包含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愿望,一种努力前行的勇气,一种不懈探索的精神。
这便是把具体的动作与抽象的生活哲理结合起来进而化实为虚的立意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自然容易把文章导向深刻。
有的文题可实可虚,立意可以由实到虚,虚实转换。
如2015年江苏卷作文题“品味时尚”,一篇考场作文是这样写的:开头先品味生活中的“服装”时尚,从牛仔裤到皮尔卡丹西服、鳄鱼T恤,体会到追逐时尚要领生活之潮流;接着紧密联系生活,品读“青春”,进而领悟到“青春”,不仅仅是追逐生活潮流,更在于去追求生活的真、善、美,而真、善、美才是生活、时代中永恒的“时尚”。
文章由实到虚,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堪称考场妙文。
【作文升格】题目(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
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现场作文现场诊断升格作文感受乡村浙江考生我们这些都市人,过着快节奏的生活。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紧张、沉郁的气氛。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气息。
记得是去年暑假,爸爸说要带我去他老家过几天。
爸爸老家在乡下,十几岁才进了城,他说我们这些在都市长大的孩子应该体验一下农村生活。
我们没有自己的车,于是坐巴士。
这巴士可真小,只能容得下十几个人,跟我们市里的公交车比都没法比,居然还没有空调。
一路上我坐着总是不舒服,汗浸透了衣服。
只见小巴士一路上跌跌撞撞地开着,路总是那么不平坦,弯弯曲曲越来越窄小。
倒是路旁的田野,绿油油的一片,别有一番滋味。
这可比那鲜艳的绿化带整齐、好看多了。
来接我们的是爸爸儿时的玩伴,可是他那么黝黑的皮肤和满脸的皱纹,看上去与爸爸的年龄极不相符。
他没有太多的言语,总是笑着。
他带着我们去了他家。
我见到了他的儿子,和我差不多大,但看到了结实、敦厚。
而我则是都市人的娇气,好像千金大小姐。
很快就吃饭了,桌子上几乎都是蔬菜,除了一盘猪肉。
只见主人家拿出几只大碗,还有两瓶白干。
大概晚上他们又要大喝一场了。
晚上,全是青蛙的叫声,吵得我睡都睡不着,转天我就出了黑眼圈。
真是过不了这种乡村生活。
吵着嚷着要回家,可是爸爸不许,他意味深长地开头能点明并紧扣标题,但相对平实,没有冲击力。
语言应力求凝练,原文显得啰嗦。
此处最好加几句点题的议论性语句。
感受乡村评卷老师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belong:West Virginia,Mountain Mama, take mehome, country roads,take me home, countryroads.——题记车水马龙的街头,人潮汹涌的广场,人头攒动的超市,活色生香的都市里,我,生于斯长于斯,虽无沧桑,还是有点疲倦,所以有些向往别样的生活。
于是有些怀念那次出游,虽然当时的我还有些无知。
那是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他乡下老家住几天。
说我们这些在都市长大的孩子应该体验一下农村生活。
我们没有自己的车,于是坐巴士。
这巴士可真小,只能容得下十几个人,跟我们市里的公交车比都没法比,居然还没有空调。
一路上我坐着总是不舒服,汗浸透了衣服。
只见小巴士一路上跌跌撞撞地开着,路总是那么不平坦,弯弯曲曲越来越窄小。
倒是路旁的田野,绿油油的一片,别有一番滋味。
这可比那鲜艳的绿化带整齐、好看多了。
毕竟是乡村的田野,离大自然近就是不一样。
这么一想,身上的燥热似乎被满眼的绿意冲淡了不少。
来接我们的是爸爸儿时的玩伴,那么黝黑的皮肤和满脸的皱纹,看上去与爸爸的年龄极不相符。
他没有太多的言语,总是笑着。
然后带我们去了他家。
我见到了他的儿子,和我差不多大,结实、敦厚、土气,就像那片田野。
很快就吃饭了,桌子上几乎都是蔬菜,除了一盘猪肉。
只见主人家拿出几只大碗,还有两瓶白干。
大概晚上他们又说:“孩子,乡村有什么不好的?你们这些在都市长大的孩子,玩的是电脑,看的是电视、电影,从来没有过过苦日子,其实这并非全是好事。
人总是会有贫富的,我们不能一味享乐,要在幸福的生活中想到苦难,多体会一下乡村生活,对你的成长会有好处。
”我这才知道,原来这是爸爸刻意安排的,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我没有爸爸的经历吧。
但我还是感受一下乡村的生活。
美好的乡村生活,我会一辈子记得的。
谢谢爸爸。
个别语句表意不清,且有语病,如“看到了结实、敦厚”。
缺少点题性的语言,叙述四平八稳,此处应恰当地向主题靠拢。
结尾乏力,不能有力地升华主题。
要大喝一场了。
晚上,全是青蛙的叫声,吵得我睡都睡不着,转天我就出了黑眼圈。
真是过不了这种乡村生活。
我吵着嚷着要回家,可是爸爸不许。
又是晚上,有点醉意的爸爸要带我去村里溜溜。
当走到村边傍河的一幢老房子旁时,爸爸说:“喏,这是我小时候的家,我就生在这屋子里。
可我十几岁就到城里寻工作去了。
后来很少回来,可就是老做梦,梦见你奶奶,梦见这里。
有次回来喝醉了酒,倒在你奶奶怀里哭,真是痛快,痛快……”我惊讶地听爸爸说着,似乎看见他在月影下泪光闪闪。
原来爸爸也会哭。
我这才知道,原来这次出行是爸爸刻意安排的。
“多体会一下乡村生活,对你的成长会有好处。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