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地域特色化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在当今社会,艺术类专业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亟待进行优化研究。

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一、需求分析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第一步是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的课程设置。

为了进行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现有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此外,还可以结合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技能要求,以使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二、课程目标明确在优化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课程目标既要符合学科的发展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

首先,课程目标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其次,课程目标应当结合社会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

三、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为了适应新时代特点,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灵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灵活变化,另一方面是课程形式的灵活变化。

在课程内容方面,应充分利用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资源。

例如,可以设置跨学科的课程,引入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内容,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而在课程形式方面,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引入。

艺术类专业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还应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合理安排学习课时艺术类专业的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合理安排学习课时。

除了考虑专业基础课的学时安排外,还应增加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

地域性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性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性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陈琳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0期文章通过对三亚崖城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探讨并论证了地域性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并以此作为教学素材,结合课堂教学和实习调研的实践,提出一条开发、利用、保护古镇资源和施教相结合的新途径。

一、地域性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艺术设计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特征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不应具有统一的标准模式,艺术设计教育决不能一统化、规范化、程式化。

2005年底,国家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这是中国艺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明确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

三亚地处我国最南端,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院作为三亚的本科学院,不仅承载着传播文化、输送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还肩负着传承本地区、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重任。

在深入研究挖掘琼南地区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把丰富多彩的地域性艺术资源更多地引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艺术教育的领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对于保护和传承三亚区域历史文化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一)实现个性化办学设计是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带来的文化教育单一化格局中,只有注重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才是现代艺术设计重要的创作资源,也是地方艺术设计专业院系形成自己办学特色可资利用的最独特、最具个性的基础。

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目前已有600余所高校开办了艺术设计类的相关专业,各地的专业院校也为数不少。

我院作为新生力量,艺术设计教育尚处于初创阶段。

面对许多老牌名校,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只有根据所在地域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以及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来确立办学理念,充分尊重和运用当地的传统工艺、艺术文化资源,并密切与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相结合进行专业设置和教学,才能逐渐形成走富有自我特色的办学之路。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素有“南国画乡”之美誉,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情,同时也孕育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云南艺术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领域,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本文将就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一、地域特色与课程改革云南地处多民族地区,拥有多元文化和丰富的艺术资源,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融合地方特色,打造独具匠心的课程体系。

1.绘画专业云南是一个画廊般的地方,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都为绘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在课程改革中,可以增加少数民族绘画、山水画等特色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云南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技法水平。

2.音乐专业云南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音乐专业课程改革中,可以增加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历史与传承、古乐演奏等特色课程,让学生接触和掌握更多的音乐艺术形式,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体验。

3.舞蹈专业云南地域广阔,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情。

在舞蹈专业课程改革中,可以增加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地方戏曲舞蹈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具有云南特色的舞蹈形式,同时也能够增加他们的演出机会和市场需求。

二、时代特色与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艺术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在云南艺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也应该加强与时代特色的融合。

1.数字艺术专业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艺术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云南艺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可以增加数字艺术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让学生接触和掌握数字艺术的制作技术和应用方法,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潜力。

2.创意设计专业创意设计是当代社会中充满活力和需求的专业领域之一。

艺术设计专业地域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艺术设计专业地域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艺术设计专业地域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成果总结成果完成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成果完成人:余继平余洪董顺伟柳小成汤建容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要,它涉及基础技能写生训练、专业设计、专业实习、专业设计能力与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

课题组成员根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依托乌江流域丰富的自然生态、民族文化以及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国研究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唯一专门机构——“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丰富的文献资料、实物、科研成果和“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民俗艺术研究资源的优势,整合美术学院仪器设备,建立“我们乌江”实训中心,搭建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围绕地域文化资源,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地域特色的艺术实践教学,探索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

一、建立和完善“我们乌江”艺术实训中心,搭建实践教学平台1.“我们乌江”的定位紧扣我们神奇瑰丽的乌江山水,神秀灵气的乌江画廊,深厚的文化底蕴搞科研,围绕乌江流域文化生态搞艺术实践教学,逐步形成“我们乌江”艺术创作的精神理念和艺术实践教学特色。

2.逐步完善“我们乌江”艺术实训中心在“我们乌江”艺术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美术学院和学校共同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积极创造条件,从2005年起逐步建立起“数字媒体实践基地”、“设计出图实践基地”、“手工机具实践基地”、“艺术设计机械制作实践基地”、“设计艺术材料构造展示馆”、“‘我们乌江’美术作品展览馆”、“‘我们乌江’校外艺术实践基地”,初步完善了“我们乌江”艺术实训中心。

艺术实训现有实践教学用房20间,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仪器设备计250余台(件),总值300余万元;还在视美影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区三冠广告有限公司、重庆涪陵区天彩营销筹划服务中心、重庆洋溢装饰工程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践基地,为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展示平台,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
云南省位于中国南方,地理位置独特,民族文化多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艺术教育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地方特色和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人才。

为了更好地满足云南地区的发展需求,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在课程改革中注重区域化特色,以增强艺术人才的地域意识和文化自信,为云南省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课程设置
云南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以艺术和文化为基础,注重结合云南省的文化特点和发展需求。

例如,音乐、舞蹈等专业会增加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等特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舞蹈艺术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地域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师资队伍建设
云南艺术教育专业注重引入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背景的教师,以提高教育的地方适应性和文化含量。

同时,专业也鼓励教师去云南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艺术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

三、活动组织
云南艺术教育专业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云南地区的文化和艺术。

例如,专业会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间文艺展演活动等地参观、交流和学习,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

此外,专业还支持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和交流平台。

四、实践教学
云南艺术教育专业重视实践教学,注重结合云南省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验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设备。

例如,音乐专业会在专业实验室中增加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等设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和乐器制作技术。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

浅谈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而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云南的艺术教育也具有独特的区域化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云南的艺术教育专业也在不断改革,探索出更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本文将对云南艺术教育专业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进行一些浅谈和探讨。

一、云南地域特色在艺术教育中的体现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地理环境多样,自然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

各个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在云南的艺术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云南艺术教育专业以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方向为主,这些艺术形式中都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音乐方面,云南有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如哈尼族的芦笙、白族的三弦等,这种民族音乐素材在云南的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绘画方面,云南地处雨岸带,可谓四季如春,这里的自然景观是绘画艺术的绝佳素材。

在舞蹈和戏剧方面,云南的民族文化也为艺术教育专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云南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云南的艺术教育专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在昆明、大理、红河等地都设立了不同层次的艺术院校和学院。

这些机构为培养艺术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的艺术教育专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单一、缺少本土化教材、师资力量不足等。

这些问题使得云南的艺术教育专业与地方特色的结合还有待加强。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都与其他地区不同,因此培养适应当地需要的艺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云南的艺术教育专业还需要更加注重与当地文化产业的结合,培养艺术创新人才,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云南进行艺术教育专业的区域化特色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地方特色。

地方高校音乐学科建设特色研究

地方高校音乐学科建设特色研究

地方高校音乐学科建设特色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各地方高校也在加大音乐学科的建设力度,实现音乐人才的培养和文化传承。

然而,由于各地方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和经济实力有所不同,因此在音乐学科建设中需要注重特色探索和创新发展。

一、音乐学科特色探究1.地域文化特色各地方的民俗文化、文学艺术和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特点在音乐学科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如鲁东地区的民歌、闽南地区的福建梆子、川渝地区的川剧、云贵川黔地区的苗歌,都是各地方音乐学科建设的独特特色。

2.学科专业特色不同地方高校的音乐学科专业设置也各具特色,如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学等,但是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需要从本土发掘音乐艺术特色,为学科的建设提供思路和支撑。

3.教学方法特色各地方高校的音乐学科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如江苏师范大学音乐系注重音乐实践,南京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注重身体和情感的训练,而成都音乐学院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作,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成为音乐行业的人才。

二、特色发展的路径1.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支既懂得本土文化,又掌握国际音乐艺术最前沿的教师团队,打造一批有声望的学术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加强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和带头人的引进和聘任。

2.加强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通过对音乐学科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强化,深化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技能,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机会。

3.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建设先进的音乐教学设施和音乐工作室,提供舞台演出的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秀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同时,整合校内外音乐资源,与周边文化机构合作,拓宽音乐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广泛的资源。

4.开放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建设与国内外音乐艺术专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和地区性的音乐学术会议和文化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

构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

构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

近年来 , 艺术设 计教育发 展迅 猛 , 开艺 术设计 专业 的 新 院校 每年在不 断地增加 , 大多数 院校的办学 模式趋 同 , 但 专 业方 向 、 程 内容基 本相 同 , 课 大多 缺乏 专业 特 色. 设计 人才 培养 与社会 的多元化需求 之问不 同程度地脱 节 ,庞 大 的设 计教 育规 模 与 中 国所 处 的 国际产 业地 位存 在 巨大反 差 . 如 何打造 多元 、 善 、 完 富于特 色 的设 计 教育格 局 、 高人 才培 提 养质量 , 仅关 系 到新的经济 形势下创 意产业 的发展 , 且 不 而 关系 到“ 全球 化” 语境 中 , 民族文 化 的传 承 和 民族 创造 力 的
射 出各 民族 、 各地 区不同 的历 史文化特 征和审 美取 向 , 显示
艺术设计创造人们的全新生活 , 体现 的是一种文化 . 文化 是历史 的投影 和积淀 , 支持一个 民族 心理活动 的潜流 【我 是 l 1 . 国是 一个人文 雄厚 的民族 , 有博大精 深的传统 文化 , 数千 年 来多元 民族文化历 史中的丰富艺术造型和博大 的哲 学 、 学 美 内容 , 是艺术 设计者取之不尽 、 之不竭 的创作源 泉. 和 用 日本 丹麦 的设计之所 以享誉 全球 , 除了重视不 同文化的相互交 流 和吸收 , 最重要 的是发扬本 民族 的传统文化. 当我们浏览 和赏
提升. 艺术设 计虽然是 应用学科 ,具有较 强 的技 艺性 和实践
了传 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紧密结合 的艺术魅力.因此在艺 术设 计领域 , 秀的设计创 意往往是建立在传统 文化 基础之 优
上 的.
德 国的包豪斯 ( A H U ) B U A S 是艺术设计教 育的典范 . 包豪 斯 的教育 思想 ,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

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正式进入了中国教育体系。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文化遗产教育与国民教育紧密结合,这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现今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逝、失传的可能。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有着天然的优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地方。

当代大学生是最善于创造、学习新事物的群体之一,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力的继承者与创造发展的主体。

如果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将会增强爱国情怀、开阔视野、锻炼能力,进而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出特色。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构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是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

二、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意义多元化的时代变革对今天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特色教育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如今,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够重视;一些专业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但是存在着师资短缺、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实验室配置不到位、难以有效展开实践教学等问题;一些教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学习停留在了PPT上,停留在鉴赏层面,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应该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求,改革艺术设计教学。

高校教师要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艺术设计教育、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理念,合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多向交流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取材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建设以区域“特色”为“特点”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载体

建设以区域“特色”为“特点”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载体

室合并统 一上课 , 而选课 人数较少 的工作 室人 员将转为课程辅助 人 才培 养模 式。在高校教 育 中, 质量是 生命 , 特色是优势 。因此, 教 学人 员。这 样能有效形 成合 理竞争机制 , 避免教 学评价和 效果 高校要树立特色鲜 明的设 计教 学和研究格局 , 以“ 国际化视 野、 开



题, 亦是文章探讨并提 出解决 问题的 办法的依据 。
关键 词 : 环境 艺术 专业教 学 人才培养
设 计方案科 学合理 可行 。多个 小循 环 是从创 意构 思开始 , 直 至每 一步
骤 阶段 都 必 须 重 新 审视 前 一 步 的 思
广 西 师范大 学是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较早 开设环境 艺术设 计专 路 , 站在新的思维高度 , 重新审视并 进一步推导生态、 功 业 的院校 之 一 , 学校 现有 环 艺专 业本 科 及研 究生在 校 生近 7 0 0 梳理设计 思路 ,
地方人文及 自然生态景观 , 发挥本地优势 , 体现本地特 色 , 以此提 充 分利用 综合 类高校 的优势 , 与各 高学生发现 、 思考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传承 并发 展地 方优秀 的民族 兄 弟 学 院 合 作 , 提 高 学 生 综合 素
文化 , 使设 计达到“ 四有原则” , 即有源 、 有形 、 有意、 有神 。同时 , 质 。设 计是 扎根 于美 学、 科学、 生态 基于“ 区域服务 , 区域强势” 的办学思路 , 学校建立 有计 划、 有 步骤 学、 行为学等 的综合学科 , 学生应在 的 中长期专业发展 目标。 实践过程 中锻炼 出较 强的应变力和 件 工具 为 四肢 , 通过 身体 力行 的实
人。 目前 , 学校 在立足西 南、 面 向东 盟、 服务于地 方经济及北部湾 能、 环境、 空间、 造型、 美 学及人 的行 经济 区建 设 中, 立足 区域特 色 , 进 一步建设 具有 自身特 点的环境 为 方式 等艺术 与科 学要 素 , 把设计

融入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融入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主题的服饰 设计进行 了尽可能全面的检 测与分析 ,从系列 的 组 织 结 构特 性 到性 能 及 社 会 反 响 进 行 了检 测 ,这 包 含 了设 计 成 果 检 验 的 绝 大部 分 实 验 , 主 要 分 为 四个 研 究 部 分 : 主体形态的研究:这主要包括系统的集成与分解具备现 代审美观的主题 性款 式构成 ,以市场需求的旅游地 区文化艺 术为实验, 将原有 的设计模式“ 以重复展现传 统文化搭配 的方 法” 摒弃, 因为 这 无 法在 日常 生活 中常 见 , 只 能给 人 留 下舞 台 进 行 植 入 性 的 讲授 ,让学 生 按 照 引导 去 寻 找 得 到这 个 成 果 的 装 的 印象 , 同时 在 式样 中组 织 出鲜 明 地 域文 化 特 色 的细 节 , 这 途径 , 最终 完成设计创作作品 , 并进行展示和 自我评价, 这个 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的比例 、 地 点、 人群 、 配饰 的搭配与功能性 、 过程不是注重最终的结果,而是让学生掌握 了解及完成设计 裁剪分割等 。这个过程 的探 究意在能使地域文化能充分体现 任 务 的方 法 过 程 。 出原用的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的双效功能 。因为 目前很 多社会 ( 2 ) 优势表现 。 传 统 的 基础 教 学 方 法 在技 能 的培 养 上有 一 已有 的此 类 型 地 域 文 化表 现 出来 的是 “ 一 次性 ” 的服用状态 。 定独到的作用, 而培养服务地方建设 的能力方面就 比较欠缺 , 以地域文化特 色艺术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关键 能力 的 培养方面体现 出一定的独到之处 。采用地域文化的美学、哲 学、 社会 价值教学成为教学的重 点内容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 以 引导 学 生 改 变 思路 , 用生 产 一 个 具 体 的 、 具 有 实 际 应 用价 值 的系 列 服 装 产 品为 任 务 ,综合 地 域 文 化 的各 类 符 号 特 征 以及 图式语言 的象征意义,使 设计作 品风格上不仅要有明确的地 域风貌 , 还要具有丰富的传 统内涵及应用价值 , 设计作品的成 功与 否,最后留给企业检验。整个过程 由学生独立制订计划 人们一旦离开某个旅游地区就 不再使用 ,这无疑对推广地 区 特 色 文 化 的途 径 产 生 了 阻 力 。 正确运用传统地方文化和文化教学之间的辨证关系 , “ 以 课题为主线 、 教 师 为主 导 、 学 生 为 主体 ” 的模 式 将 地 方 艺 术 科 学创 新 精 神 研 究 成为 教学 内容 对 传 统 文化 研 究 的宗 旨 。 同时, 作为 一种 具 有 鲜 明 地 域 特 征 的 传 统 文化 形 态 ,其 研 究 意 义 是 为展现文化形态的共生性、多样性及文化在地域社会和精神

地域文化与黑龙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

地域文化与黑龙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
域 文化特色产 业还处 于起 步阶段 , 与发达 国家相 比差
距 明 显 。 黑龙 江省 的地 域 文 化产 业 刚 刚 兴起 。挖地域 条件 , 对黑龙 江地
域文 化进 行充分 挖掘 与利用 , 借 此建设 有地 域文 化特
色 的地 方 高校 艺术 设 计 课 程 。
建设乃至 办学特 色的重要 元素。
关键词 : 地域特 色 文化生产力 高校艺术设计教 育 课程建设
外来文化 的冲 击和 后现代 文化的发展使 地域文化
生产力, 这需要做 到以下两方面 : ( 1 ) 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开发, 大力发展文化产

遭 到 了冷落 。在 现今全球 化 的教 育环 境下 , 我们 既要
鬟衔锹 , 胃 开 充
地域 文化 与黑龙江高校 艺术设计教 育 的融合
口杨 漾
摘 要: 笔者从地域 文化在 高校 艺术设计教 育 中运用 的现状入 手, 客观分析 了地域 资源给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带 来的优势与
价值 , 提 出应更好地发掘 、 利 用地域文化资 源, 并在 当代新 的背景 下充分彰显其特 色, 使之 成为地 方高校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 、 学科
“ 努力快发展 , 全面建小康” 的现 实 目标 , 离不开文化生
产力的支持 。要想提 升文化 生产力 , 就离不开 对文化 资源的开发 , 特 别是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开发。 1 .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从 不同 的视 角看黑龙 江地域文 化 , 其称谓 也不尽
相 同, 如 黑土 文 化、 关 东文 化 、 黑 水 文 化 和 寒 地 文 化


黑 龙江 地域文 化特 色的 现状
从历 史上看 , 黑 龙江 文化 应是 中原 文化 的分支 。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备受青睐的热门专业之一。

而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如何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地方特色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地方特色文化是每个地方所独有的文化形态,是不同地域不同族群形成的特色文化样式。

地方特色文化在丰富了地方文化内涵的也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地方特色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智慧和创造力,它是我们审美品位和创造力的根源之一。

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和塑造自己的艺术风格。

为了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我们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地方特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来营造出丰富的文化氛围。

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古镇、村庄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创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的文化风情,了解当地的传统工艺、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文化节庆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当地的节庆氛围和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名人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或指导,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文化学习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可以通过讲解和展示的方式来介绍地方特色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让学生了解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演变过程。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的方式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创作的方式来让学生运用地方特色文化元素进行艺术设计创作,让学生在创作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使作品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品味。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特色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元素。

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往往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缺乏对实践和现实的关注。

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体、更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艺术设计的本质。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推动当地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研究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迫在眉睫。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地方特色文化如何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多样性的增强,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议题之一。

而在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还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研究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地文化的精髓,为学生提供更具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学习体验。

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升其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 正文2.1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艺术设计类采风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特色文化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重要途径,通过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地方特色文化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创作资源和灵感,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青年设计师的参与和传播,通过课程教学的方式将地方特色文化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地域视角下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地域视角下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地域视角下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艺术教育的开展为中国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促进我国技术人员的占有率,当前很多高校都迎合教育发展,提高了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增设和开展。

反观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致力于在校内开展艺术设计专业项目的课程教学,但是由于不同的高校之间,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方式的不同,以至于高校所培养出的创业人才相对较少,并且由于不同的高等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项目的课程教学改革上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导致不同高校在教学质量方面有所差异,为了提高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项目上的课程质量,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解决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地域视角;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4-0238-02收稿日期:2019-04-16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2018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新时代“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人才集成化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SJGY20180237);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年度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人才集成化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HSDJY2018010(Z ))作者简介:杨佳欣(1987-),女,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反观当前我国的教育进程,从大力发展知识教育,转变为大力培养创业技术型人才,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技能的发展,各大高校顺应我国国家的教育政策,在高校内增设艺术设计专业项目的课程,提高对学习艺术设计的招生,在这种培养艺术人才的潮流政策推动下,极大层面地促进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之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中心在于培养知识方面,对于艺术设计的开展缺乏一定的经验,只是单纯地改变原有的知识内涵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根源上的提升,更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地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研究

地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研究

地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8T07:28:53.148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4期第7月作者:张丽[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艺术领域的关注逐渐提升,张丽鄂州职业大学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艺术领域的关注逐渐提升,近几年出现了大量艺考学生,高职院校也开设了很多艺术相关专业。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在掌握艺术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习艺术设计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在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时能够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

基于此,以下对地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课程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域文化;入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研究引言新发展时期,对于各种平面装饰设计与各种立体艺术设计作品等相关工作需求日益加大,艺术设计问题已日渐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活动中尤其是经济商业活动开展效果的一大重要因素。

因此,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已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设置工作已逐渐加强了重视。

但是,就当前实际来看,其教学环境中仍依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各种缺陷,只有采取积极措施以充分有效补足教学缺陷,才能够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失去高职院校特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人才,高职教育正在国家的政策下高速的发展,很多专业和院系未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匆匆开设,本身就高职现状而言,缺乏有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经验,所以大都以院校的模式为参考。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教育观念未完全建立,教育没有建立起紧跟社会、市场的观念,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就业优势,导致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

(二)文化基础较差,专业课基础不扎实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没有达到高校录取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或者来自中专、职高、技校等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文化课基础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地域特色化研究[摘要]文章在对唐山地域文化特色及当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论证了多元化特色专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以唐山当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深入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在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及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特征,为各地高校结合当地特色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模式,并培养多元性、本土化的实用专业特色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地域化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注重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针对全球化语境下可能带来的文化教育模式大同化格局而提出来的,是对保护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和保持教育特性的应对措施。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旗下的一个重要分支,要保持自身的个性特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设置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学科专业。

尤其是对于地方性艺术院校来说,结合地域特色设置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是突出办学特色乃至塑造学校品牌的有效途径。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本着这样的宗旨,笔者对唐山当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行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

一、唐山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现状唐山高校中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三所,分别为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和唐山学院。

这三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设置情况分别为:河北联合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三个方向。

唐山师范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设有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

唐山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有装饰艺术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

其具体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下:从三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共有课程为:字体与编排设计、图形设计、标志设计、版式与书籍装帧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包装设计、POP广告设计。

环境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也大体相似,主要课程有:CAD软件设计、人体工程学、3D MAX、家具设计、室内陈设、景观设计、装修材料及构造、建筑制图等。

除此之外,只有河北联合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设有陶瓷艺术设计方向,其主干课程有:泥塑、陶瓷工艺、陶瓷造型制图、陶瓷造型基础、陶瓷装饰基础、陶艺制作基础、陶瓷壁饰、陶瓷雕塑、陶艺创作、陶瓷装饰设计、陶瓷造型设计等。

通过调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在唐山的工科院校、综合院校、师范院校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些院校都以不同的优势为所在设计学科发展提供了各自的特色资源。

唐山的艺术教育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扩大它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但乐观景象的背后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唐山当地三所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大体一致,拉不开距离,没有形成自身的培养特点。

唐山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民间艺术种类众多,其中泥塑艺术、陶瓷艺术、皮影等艺术形式都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唐山本地艺术设计课程中并没有体现唐山的艺术特色和优势,优势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同时地方艺术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

因为缺乏特色,所以导致唐山的三所高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之间较相似,同时也与全国其他地区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同。

因此,难以形成各自学校的特色,更没有体现唐山地方特色,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地域化的必要性1.准确定位,培养人才,保持专业特色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突出地域文化特征,注重本土传统文化形式或艺术审美取向的表现,能够体现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专业方向定位,如果没有准确合理的定位,课程设置也就迷失了方向。

所谓定位,就是要找到自身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找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每所学校因其发展背景、所处地区环境的不同,都会对各学科有不同的影响,每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不可避免受其所在学校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体现出地区特色。

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以地域文化为根,构建自己相对独特的课程体系,做到“术业有专攻”,打造自己的拳头品牌优势,争取主动的话语权。

2.培养热衷于保护区域特色文化与艺术形式的人才,使本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从微观上讲要培养有用的设计人才,从宏观上对传承民族传统有重要的责任。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每个民族都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每个地区都有鲜明的地域文化风情,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

具体到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调研、挖掘地方文化特征,结合地域文化特征进行设计、创作,开设地域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或与其相关的艺术设计等倾向性课程,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力求打造一支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队伍。

通过各地高校对当地民间艺术、人文精神、地域文化的研究应用实践,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丰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在设计中运用纵向的历史继承和横向的文化借鉴手法,为其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对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有着深厚的现实意义。

三、结合唐山地域文化特色设置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所谓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

它涵盖了诸如地方语言、生活习性、民间信仰、文化遗存等内容。

从小处说就是融化在每个人血液中的乡情,从大处说则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每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每乡每土都有自己的文化。

美国西部的设计教育是地域化课程设置的一个典型例子。

美国西部的“硅谷”地带有以英特尔和苹果为代表的数千家电子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公司,而洛杉矶等城市则有以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等为代表的数十家娱乐产业公司,年产值达数千亿美元。

这里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以高科技以及数码时尚为特征,它刺激了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促使设计教育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

当地的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针对美国每年缺少6000名受过正规、系统的多媒体教育的大学生这一情况,进行了设计教育的改革,设立了新的多媒体专业、数码电影特技专业、数码游戏设计专业。

该学院培养的人才一方面满足了社会需要,同时也推动了设计教育的发展。

中国目前已有高校在结合地域文化进行专业设置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影响。

如江南大学、山东美院、南京艺院等都能够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较好的挖掘,同时又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使得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更具专业性、前瞻性与适宜性。

又如,以瓷都著称的景德镇是江西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里的陶瓷工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当地高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在办学思路上紧紧依托地方文化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突出陶瓷工程和工艺美术两大特色优势专业的培养。

一方面,明确了学校定位,形成了学校鲜明的定位;另一方面对于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贡献。

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基础扎实,同时具备陶瓷及工艺美术技能,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且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相比较而言,对于唐山当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结合唐山本地的地域文化进行课程设置。

具体建议如下:(1)课程设置上,增加对人文地域风情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唐山是北方的瓷都,应在陶瓷专业上有所建树,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设陶瓷艺术的相关课程,同时在专业配套方面成立陶瓷实验室,配置相应的陶艺设备,力争打造北方乃至全国陶瓷专业的拳头品牌。

另外,唐山玉田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泥塑艺术之乡”,泥塑艺术精湛、源远流长。

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环节可增设泥塑相关课程。

同时,在教材讲义撰写上突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本土民间艺术素材,收集整理相应的教材图书资料应用于教学中。

(2)融入先进课程设置与教学理念,在遵循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主动变革,完善现有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融入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价值取向,使专业具有区域文化特征倾向性;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塑造品牌专业,提升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可以增设民间艺术选修课,如唐山评剧、皮影、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枝花”。

在授课内容选择方面可以对皮影等艺术加以研究,鼓励皮影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另外,唐山经历了大地震,被喻为凤凰涅槃的城市。

凤凰的元素可以结合唐山的抗震精神在设计中加以应用。

(3)授课中增加调研实践环节,让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传统文化,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锻炼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力。

以环艺专业为例,在教学中应当以当地的人文环境作为分析的重点,结合地形地貌,历史特点,风土人情进行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景观理念和规划设计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地方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景观特征。

具体而言,唐山是震后新城市,有着强烈的抗震文化精神;另外冀东烈士陵园坐落于唐山,昭示着唐山人民英勇的抗战斗争精神;同时唐山有以钢铁、煤炭、水泥等以资源著称的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

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对上述景观的调研设计,培养学生了解区域发展历史,提炼文化符号的能力。

(4)在师资方面,教师要融入多元文化发展教育理念,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区域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同时又要注重本土特色文化对外展示与传播,以及对其他区域文化资源的借鉴、吸收和利用。

另外,还可聘请当地民间艺人走进高校讲堂进行授课、现场演示,如聘请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泥塑艺人、陶瓷艺术大师等。

据统计,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有近三成出自唐山,所以唐山高校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人脉资源优势。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观念趋向多元发展,各地区、各民族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融入对地域文化、艺术形态的研究,将为在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建构现代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进行多学科、多视野的综合性应用教育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同时为促进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本元性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传统民族文化整体基础上赋予现代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其功能的现代转换、丰富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等方面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孙念祥.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对区域景观特色的应用[J].山海艺术家,2011(4).[2]宋宛珍.艺术设计课程与现代多元社会文化[J].科技向导,2011(23).[3]王瑞华.达斡尔族萨满服饰艺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