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抗震理论及应用

合集下载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总结报告(1)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总结报告(1)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总结报告(1)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总结报告一、课程概述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掌握地震灾害的危害性和工程防护的方法,学习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和实践技能,从而为未来从事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地震的产生及其灾害性介绍了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烈度的刻画方法,以及地震的危害性和影响范围。

2.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地震波传播和岩土地基的特性,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3.常用抗震设计工具及其应用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地震动地基反应分析软件等工具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4.结构抗震设计实践结合工作实际,对某些实际项目进行了抗震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和施工监测等环节的讲解。

三、课程收获通过学习本课程,我掌握了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了不同种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了解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土木工程的设计。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抗震设计理论落实到工作中去。

四、课程改进建议1.加强实操环节,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注重前沿科技的介绍和研究成果的分享,将学生对该领域的兴趣和关注度提升。

3.在平时的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通过本次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学习,我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土木工程的工作,为未来从事该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意识到,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正确性和完备性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的危害有着重要的作用,该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岩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岩土体的力学性质以及与工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地质灾害中,岩土力学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类型、岩土力学在不同地质灾害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等方面,详细探讨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威胁或损害的现象。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

每种地质灾害都有其特定的地质特征和力学机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防治和处理。

二、岩土力学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1. 滑坡防治中的应用滑坡是由地表土质失稳引起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岩土力学通过分析滑坡体的力学性质,可以确定滑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工程中可以采用加固技术,在滑坡体上安装钢筋网片或喷射混凝土来增加其稳定性。

2. 崩塌处理中的应用崩塌是由于较大的应力集中引起的岩土体体积破坏现象。

岩土力学可以通过模拟崩塌发生的过程,分析引起崩塌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加固边坡、修建挡土墙等。

3. 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泥石流是由于降雨或冰雪融化等原因引起的,由流体和固体颗粒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流。

岩土力学可以通过分析泥石流运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预测泥石流的发生概率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例如,在泥石流路径上设置拦挡坝、搭建引流渠道等措施来减轻泥石流的危害。

4. 地震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波的振动传播。

岩土力学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岩土体中的传播规律,预测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工程的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等来提高工程的抗震能力。

三、案例分析以中国汶川地震为例,该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岩土力学在地震前的预测和地震后的灾害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震前汶川地区的地质和地震活动性进行分析,岩土力学专家预测到该地区存在较大的地震风险。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下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和行为规律,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岩土工程的开展离不开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工作,而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作为岩土工程领域的指导性文件,对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二、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基本原则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实用性。

科学性是指勘测设计工作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准确性是指勘测设计结果应精确可靠;全面性是指勘测设计应考虑岩土体的各种工程性质和行为规律;实用性是指勘测设计结果应能指导工程建设和管理。

三、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内容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内容包括岩土体力学性质、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地下水条件、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岩土工程边坡稳定性等内容。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方法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试验、数据分析和勘测设计报告等环节。

野外调查是指对工程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实地勘测和观测;室内试验是指对野外采集的岩土样本进行力学性质、地质条件等测试和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对室内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勘测设计报告是指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工程提供勘测设计方案和建议。

五、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要求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要求还包括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勘测设备和试验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指标和性能。

第二篇示例: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是岩土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必要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对于岩土工程从业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岩土工程及防灾减灾现状及发展

岩土工程及防灾减灾现状及发展

岩土工程及防灾减灾现状及发展一、概述1.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三者逐渐结合为一体并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际而形成的新学科[1]。

2.防灾减灾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是一个具有显著综合交叉性的新型学科,它涵盖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发生条件和发展规律、监测和预报、工程防治和灾时应急措施等科学技术难题。

按现行学科体系来说,防灾减灾工程涉及地质、气象、地震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信息和管理等学科的相关专业领域。

二、岩土工程及防灾减灾主要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主要研究方向①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②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③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

2.防灾减灾工程主要研究方向①地下工程减灾防灾,利用工程学的方法研究解决和防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施工灾害的破坏效应,开展地下结构减震、隔震理论与方法,地下工程火灾特征及损伤评估方法,地下工程施工灾害的防御技术,动态可靠度与耐久性设计理论,高应力场与高温度场耦合分析等。

②线路系统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该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高山峡谷区重力作用为主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铁路、公路工程防治技术为主线,同时覆盖了特殊岩土地质条件的路基病害整治及公路路面病害处理技术、轮轨和车路系统本身的运行安全技术以及工务安全管理保障系统等领域。

岩土工程力学

岩土工程力学

岩土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地球表层的岩石和土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以及与建筑物和结构物相互作用的规律。

了解岩土工程力学对于土木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设计和建造更稳定和安全的建筑物。

一、岩土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岩土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固结和沉降等基本理论。

弹性力学研究岩土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规律,塑性力学研究岩土材料在超过一定应力时发生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规律。

固结和沉降则主要研究土壤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沉降性能,这对于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

二、岩土工程力学的应用岩土工程力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土木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为几个常见的岩土工程力学应用:1. 地质勘察和岩土勘探:通过岩土工程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对地下岩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以获取地质和工程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地基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力学用于研究土壤的强度、压缩性和稳定性等性质,从而确定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3. 土石坡和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岩土工程力学的原理,可以确定土石坡和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防止其滑动和坍塌。

4. 地下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岩土工程力学用于分析土体和岩体对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加固和支护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地震工程:岩土工程力学主要用于研究地震对土壤和岩石的影响,分析建筑物地震响应及结构的抗震能力,并提供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案。

三、案例分析:岩土工程力学在大坝工程中的应用岩土工程力学在大坝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大坝工程的稳定和安全与坝基的岩土工程力学性质息息相关。

通过对大坝工程的岩土力学分析,可以评估大坝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和加固措施。

以某高坝工程为例,该坝位于岩石地层中,需要对岩石的强度、断裂面和岩体的稳定性进行详细的研究。

岩土工程设计

岩土工程设计

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主要涉及土壤和岩石的力学特性、地质条件以及场地工程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过程和方法,并重点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岩土工程设计是一门研究土壤和岩石力学性质,以及在工程结构设计中有效利用土壤和岩石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土壤力学: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强度、变形特性、渗透特性等。

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选择基础设施和结构的材料和形状,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岩石力学: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特性、破坏机理等。

了解岩石的力学性质对于岩土工程设计中使用岩石材料、挖掘岩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地质条件:研究地质环境的特点,包括地层结构、地下水状况、构造特征等。

了解地质条件可为工程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基础性的信息。

岩土工程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岩土工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1. 工程背景调研: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包括工程的规模、土壤和岩石的类型、地质条件等。

通过收集相关的地质、地面和水文数据,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背景了解。

2. 土壤和岩石实验:采集土壤和岩石样品,并进行一系列实验,以确定其力学特性。

常见的实验包括颗粒分析、单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

3. 地质勘探:利用地质勘探技术对场地进行详细勘探,包括地质钻探、地质雷达和地震勘探等。

通过勘探结果,可以确定场地的地貌特征、地下水状况和地层特性等。

4. 设计计算:根据实验数据和勘探结果,进行岩土工程设计的计算。

这包括基础设施的尺寸、土壤和岩石受力分析、抗震设计等。

5. 结果分析:将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对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岩土工程设计的应用:岩土工程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在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抗震设计问题

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抗震设计问题

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抗震设计问题的探讨摘要:本文对地层剪切波速的经验确定和场地类别划分以及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等问题作出了简要的论述,可供参考!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抗震一、概述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抗震的问题主要有地层剪切波速的确立和场地类别的划分以及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砂土液化等问题。

砂土液化的问题一般可根据标准贯入试验进行定量评价。

而在实际工程当中,因为受经济和工期等原因影响,多数工程没有进行剪切波速实测,场地类别划分一般由勘察设计人员凭以往经验确定,人为造成影响很大。

地层剪切波速的经验确定影响场地类别确定,场地类别和抗震设防烈度又影响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及抗震措施。

二、地层剪切波速的确定弹性波速测试的方法有:跨孔法、单孔波速法(层检法)和面波法。

在工程上,对于多层体系常用跨孔法,直接测定不同深度岩土层的波速;当土层软硬变化大(模量有突变)和层次较少或基岩上为覆盖层时,可用单孔法;面波法在工程上较少用。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要求是测定覆盖层且主要是20m 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波速,采用单孔层检法最为简便,是现场波速试验最常用的方法。

1.钻孔剪切波测试方法及原理野外剪切波测试仪器为se2404 型综合工程测仪(其它浅层地震仪亦可),配合井下三分量检波器进行剪切波测试。

测试方法多采用单孔叩板法(层检法),即:先在井口附近平整出一小块空地,安放厚木板(厚10 cm~20 cm、长150cm~300 cm),木板上压上重物,使木板紧贴地面。

木板放置方向应尽量使木板中心和井口的连线垂直于木板长轴方向,板以靠近孔口1 m~5 m 为好(见图1)。

然后用大锤(木锤为最好)沿水平方向在木板两端各激烈敲击一次,将同一个检波器得到的两张剪切波记录相比较,利用它们相位反相的特点,判读剪切波(s 波)的初至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受试验场地的限制,较为适合于市区内的地基勘探,而且能直接可靠地给出隐蔽层(或薄夹层)的准确位置、厚度及其波速。

岩土工程中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

岩土工程中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

岩土工程中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岩土工程是土壤和岩石在人类建设活动中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地基工程、地下工程和地质工程等方面。

在这些工程中,了解岩土的动力特性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岩土的动力特性岩土的动力特性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岩土体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它包括了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阻尼比等指标。

1.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岩土在受到外力影响下的变形特性指标。

它反映了岩土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程度,也可以用来描述其刚度。

弹性模量的大小与岩土的刚性有关,刚性越大,弹性模量也越大。

2. 剪切模量剪切模量是岩土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变形特性的指标。

它反映了岩土在剪切过程中的变形能力,也可以用来描述其抗剪切性。

剪切模量的大小与岩土的抗剪强度有关,抗剪强度越大,剪切模量也越大。

3. 泊松比泊松比是描述岩土体材料变形特性的参数,用来表示岩土体在径向压缩应变时,轴向应变的比例关系。

泊松比的大小与岩土体的变形性质相关,变形能力越弱,泊松比也越小。

4. 阻尼比阻尼比是描述岩土在振动或地震荷载作用下能量损耗的指标。

它可以反映岩土的耗能能力和耗能效果,在地震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阻尼比的大小与岩土体的波动特性有关,岩土体的耗能能力越高,阻尼比也越大。

二、岩土的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指对岩土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地震响应分析,可以评估结构体在地震发生时的受力状况,以及结构的破坏程度。

1. 荷载输入地震荷载是地震响应分析的输入条件,它是指地震发生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力。

地震荷载的大小与地震的震级和距离有关,需要详细的地震参数分析来确定。

2. 结构模型在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时,需要将岩土体建立为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通过有限元法等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建立,以描述岩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状态。

3. 响应分析响应分析是指对结构体在地震荷载下产生的变形和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和分析。

岩土工程50讲

岩土工程50讲

岩土工程50讲1. 岩土工程概论2. 岩土工程中的土力学基础3.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力学基础4. 岩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学基础5.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流动和渗透问题6.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动力学基础7. 岩土工程中的振动理论及其应用8. 岩土工程中的土质地基基础9. 岩土工程中的岩石地基基础10.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结构基础11. 岩土工程中的边坡稳定分析12. 岩土工程中的隧道和地铁工程13. 岩土工程中的基坑支护与降水14.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压力及其防治15. 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6. 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17.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灾害防治技术18.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空间利用技术19. 岩土工程中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20. 岩土工程中的大坝工程21. 岩土工程中的隧道灌浆技术22. 岩土工程中的沉降观测与分析23.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位控制技术24. 岩土工程中的土石方工程25.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爆破技术26.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锚固技术27.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动力学分析软件28. 岩土工程中的环境土力学问题29. 岩土工程中的隧道通风与烟气控制技术30.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污染与治理技术31.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工程施工管理32. 岩土工程中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33. 岩土工程中的港口码头工程34.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管道工程35. 岩土工程中的沉降补偿技术36.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障碍物处理技术37.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仓库与地下车库38.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垃圾填埋场39.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库与水源工程40.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电站与地热工程41.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城市与地下文化遗产保护42. 岩土工程中的海底隧道工程43. 岩土工程中的水下工程44. 岩土工程中的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45.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实验与测试技术46.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47.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案例分析48.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创新与发展趋势49.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安全与风险管理50.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工程未来发展展望。

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岩土工程建设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为岩土工程建设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而且还可以为岩土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信息。

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建设品质和效益。

本文首先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概念,其次探讨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最后就新时期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提升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为各地区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建设方面提供相关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试验技术;波速测试技术引言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土木工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的质量和应用安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将大型建筑与高层建筑当作重要主体,采用传统勘察技术与勘察手段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同时,岩土工程勘察也非常重要。

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解决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难点,已成为中国建筑行业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并仅供从业人员参考。

1岩土工程勘察概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伴随着全国各地建筑工程建设的开展,为保证建筑工程建设品质和效益,而对建筑工程项目所开展的针对性的地质勘察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安全和可靠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事故和影响因素,进行真切的勘察和设计。

通常来讲,高品质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可以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各种要求和各种规范。

通过撰写高品质的勘察工作报告,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工程勘察现场的地质情况、地形特征、地层结构以及岩土性质,可以深入浅出地对岩土工程勘察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

在严谨、细致、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分析,为后期岩土工程实际建设奠定基础。

2岩土工程试验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2.1单孔法单孔法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地面的激振过程和钻孔中的振动信号接收过程。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效应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效应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效应地震效应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土壤和岩石的力学行为以及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震效应的背景、地震对土壤和岩石的影响以及地震对岩土工程结构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地震效应的背景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

地震一般由震源、震源释放的地震波和传播介质组成。

地震波包括P波、S波和地表波等多种类型,而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与土壤和岩石产生相互作用,导致地震效应的产生。

二、地震对土壤和岩石的影响1. 土壤的液化现象: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当波动力的水平分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土壤中间隙水分离,土壤发生液化现象。

液化后的土壤失去了支撑力,导致土体整体沉陷和侧向推移,给地下管线和工程结构带来破坏风险。

2. 岩石的震裂现象:地震波对于岩石的作用力会产生岩石的破碎和震裂现象。

震裂的岩体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陡坡、边坡等工程结构造成严重威胁。

3. 岩土结构的动力响应:地震波对岩土结构的动力响应是岩土工程中的关键问题。

地震波传播到岩土结构上时,会激发结构的共振效应,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位移和应力。

这可能引起结构的破坏或者破坏倾向,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地震对岩土工程结构的影响1. 抗震设计要求:地震对岩土工程结构的影响要求我们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工程位于的地震带以及地震参数,合理选取设计地震动参数,并确定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

通过计算分析和结构抗震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结构在地震中产生的损失。

2. 地基处理措施:地震对于土壤的液化和塌陷等影响要求我们采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措施。

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包括加固土壤、排水处理、增加地下排水等,用以提高土壤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震对于工程的影响。

3. 结构抗震措施:工程结构在受到地震作用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来增强其抗震能力。

常见的抗震技术包括刚性加固、减震措施、隔震措施等,用以减小结构在地震中受到的作用力,并提升结构的韧性。

岩土工程优势结构面理论应用概述

岩土工程优势结构面理论应用概述

岩土工程优势结构面理论应用概述一、前言优势结构面理论是罗国煜教授在几十年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就岩坡问题于1979年提出,正式发表于1981年。

之后,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近六、七年将优势结构面理论继续应用于一些岩土工程实践中,使得优势结构面理论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其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展。

当前建筑中,一般都是以新的思路、新的分析方法去解答问题。

例如常见的岩土质量、岩体地基变形以及岩体力学选择等等问题。

这几个问题在施工中容易被忽视,在施工中如果正视这些问题,如果使得稳定性得到保障,那么岩土工程质量会提升。

二、优势结构面理论岩土结构控制论最初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提出来的,很多学者也开始对该理论进行研究和使用。

优势结构面分析观点在这一理论中得以发展,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进展。

岩体结构控制论认为,岩体是不完整的,它被各式各样的结构面进行切割。

这些切割主要包含节理裂缝、劈理、断层面以及软弱层等等。

优势结构面在结构面中基于一定的优势指标找出相对稳定的岩体稳定性结构层,这样可以更好把握工程基础。

在优势结构面理论中,最大的优、特点就是需要重视扎实,系统的地质分析过程,在优势面中认真找出破坏模式,在建立起对应的力学数学模型,这样进行向量化分析时,分析结果才更准确,从而获得良好发展效果。

选择优势结构面时,需要根据优势指标加以确定和选择,这样才可以基于一定的优势指标开展,从而确定出优势面。

三、岩土工程区域问题(一)岩土工程区域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指的是构造稳定性,在优势结构面理论中,该理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工程。

在进行工程宏观建设时,应该从宏观上看该工程稳定性,使用到区域优势结构面分析。

地基本身比较稳,及时其他不稳。

如果深入研究就会明白,深部有一条大的活断裂,这样会使得桥墩本身逐渐失去稳定性。

如果往更大的方向分析查看,其实他本身就是不稳的。

沿着结构面整个桥墩都会坍塌。

地震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及防护策略

地震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及防护策略

地震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及防护策略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对岩土工程构筑物和地下工程产生的破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震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

一、地震对岩土工程的影响1. 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可能会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地表破裂不仅会改变地面的形态,还会导致地下水的渗透和流动,从而对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产生影响。

2. 地震引起的土壤液化地震会导致土壤液化,即原本固态的土壤变为类似液体的状态。

土壤液化会降低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刚度,从而对地基、基础和地下结构造成巨大的危害。

尤其是建筑物的基础,一旦遭受土壤液化,可能会发生倾覆和沉降的情况。

3. 地震引起的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下传播形成的波动现象。

它会对岩土工程产生直接的冲击和振动作用,从而引发结构物的破坏。

地震波包括主震、余震和地震流动等。

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和方向对结构物的破坏程度有重要影响。

二、地震对岩土工程的防护策略1. 提高结构抗震能力为了保护岩土工程,可以通过提高结构抗震能力来减轻地震的影响。

这包括采用抗震设计规范、使用高强度材料、加固和改造现有结构等措施。

抗震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加强基础的抗震设计岩土工程的基础是承受和分散结构荷载的重要部分,也是抵抗地震作用的关键。

为了增强基础的抗震能力,可以采用加固和改造现有基础、使用橡胶隔震器、进行土体改良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3. 土壤液化的防治措施针对土壤液化引起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例如,可以进行土体改良,使用灌浆、压密或加固等技术手段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可以采用排水措施,降低土壤含水量,防止液化的发生;可以选址时避开液化风险区域等。

4. 加强监测和预警定期监测岩土工程的变形和震动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此外,建立地震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信息,从而为人们提供应对地震的时间窗口。

岩土工程在桥梁建造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在桥梁建造中的应用

02
边坡稳定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建造桥梁时,经常会遇到边坡稳定问题。岩土工程通
过对边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
的加固和防护措施。
03
隧道工程
在桥梁建设中,有时需要穿越山岭、河流等自然障碍,这时就需要建设
隧道。岩土工程在隧道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方面提供技术支
持和保障。
特点
涉及地质、土力学、岩石力学、 水文学与工程地质等多学科知识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 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问题。
岩土工程与桥梁建造的关系
01
地基基础
桥梁的地基基础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直接
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岩土工程在桥梁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
和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加固
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 、深层搅拌等方法,提高 桥梁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 性。
地基改良
通过换填、夯实、排水等 措施,改善桥梁地基的工 程性质,满足桥梁建设要 求。
地基托换
对于不良地基,可采用桩 基、沉井等托换技术,将 桥梁荷载传递至深部稳定 地层。
边坡稳定技术
边坡形态设计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合理设计 边坡形态,确保边坡稳定。
岩土工程问题
边坡稳定性差,易导致桥梁基础失稳和上部结构损坏;山区降雨量大,易诱发滑坡、泥石 流等自然灾害。
解决方案
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如设置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等,提高边坡稳定性;加强排水措施, 设置截水沟、排水沟等,防止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和渗透。
某跨海大桥的隧道工程案例
工程概况
某跨海大桥连接两个海岛,需要穿越海底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海水侵蚀、高水压 等问题。

岩土工程师基础课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师基础课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师基础课复习资料岩土工程师基础课复习资料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土壤和岩石的性质、力学行为以及与结构工程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作为一名岩土工程师,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岩土工程师基础课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土壤力学土壤力学是岩土工程的基础,主要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

在复习土壤力学时,首先需要了解土壤的组成和分类,包括砂土、黏土、粉土等。

其次,要熟悉土壤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度、比重、含水量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土壤的力学性质,如抗剪强度、压缩性等。

二、岩石力学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的学科。

复习岩石力学时,需要了解岩石的组成和分类,如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度等。

另外,岩石的力学性质也是重要内容,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三、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在复习地基基础时,需要了解地基的分类,如浅基础、深基础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如平均应力法、极限平衡法等。

另外,地基的变形特性也是需要复习的内容,如沉降、侧向位移等。

四、地下水工程地下水工程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与工程的相互作用。

复习地下水工程时,需要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掌握地下水的流动方程和计算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如渗流、土体稳定性等。

五、边坡工程边坡工程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边坡的稳定性和防护措施。

在复习边坡工程时,需要了解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如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边坡的防护措施,如护坡、加固等。

六、地震工程地震工程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震对工程的影响和抗震设计。

在复习地震工程时,需要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和传播规律,掌握地震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此外,还需要了解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减震、隔震等。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地震工程-9.1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地震工程-9.1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岩土)-地震工程-9.1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单选题]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规定,下列哪个选项符合要求?()[2014年真(江南博哥)题]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允许放大使用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可放大使用C.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扩建工程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应做专门研究D.核电站可直接采用本标准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两项,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附录A,区划图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C项,第6.1.2条规定,图A.1分区界线附近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按就高原则或专门研究确定。

D项,根据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区划,故选项D错误。

[单选题]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2012年真题]A.小震、中震、大震B.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C.近震、中远震、远震D.众值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条文说明总则第1.0.1条规定,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某种具体化。

与三个地震烈度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一般情况下(不是所有情况下),遭遇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可以视为弹性体系,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弹性分析;遭遇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影响时,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遭遇第三水准烈度—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影响时,结构有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

所以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

岩土力学(研究生课件)

岩土力学(研究生课件)

环境保护
开展研究,以减少岩土工程对 环境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力学模型用于描述岩土材料的行为,如固结、膨胀、破裂等。
常见的岩土工程问题
1 基础承载力
研究地基承载力,以确保建筑物和结构物的 稳定性。
2 地震灾害
探讨岩土工程在地震条件下的响应和抗震设 计。
3 土石方工程
4 地下水问题
研究土体开挖、填筑与边坡稳定等工程问题。
考察地下水与土壤或岩石相互作用的影响。
岩土力学的分析方法
实验方法
• 直剪试验 • 压缩试验 • 扩展试验
数值模拟
• 有限元分析 • 数值模型 • 材料参数校正
解析方法
• 弹性力学 • 塑性力学 • 强度理论
岩石力学与土壤力学的对比
岩石力学
研究岩石的强度、变形和破坏机理,强调岩石固有 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土壤力学
专注于土壤的力学性质以及与地下水、应力场和荷 载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岩土力学实验
1 三轴试验
用于考察岩土材料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强度 和变形特性。
2 反射波测量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来估计地下岩土结构 的性质。
3 剪切试验
模拟岩土材料的剪切行为,以研究其强度和 应变特性。
4 渗透试验
分析岩土材料的渗透性质和渗流规律,以便 优化工程设计。
岩土工程的实际应用
1
土木工程
岩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如桥梁、隧道和大型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2
矿业工程
用于矿山采矿、岩石开采和地下矿井的稳定性分析。
3
地质灾害防治
岩土力学提供了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引起的地震液化的方 法。

土木工程中的岩土力学应用

土木工程中的岩土力学应用

土木工程中的岩土力学应用土木工程是应用力学、材料科学、土木工程和土木结构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通过研究和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在土木工程中,岩土力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研究土壤和岩石的力学行为,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各种土木工程中的问题。

岩土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

土壤是由矿物颗粒、有机物质和水分组成的松散物质,而岩石是由各种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

土壤和岩石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各种力学行为,例如固结、压缩、蠕变和剪切等。

岩土力学的研究旨在理解和预测土壤和岩石的力学行为,以便在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决策。

土木工程中的岩土力学应用广泛,涉及到道路、桥梁、隧道、地基和基础等方面。

在道路工程中,要考虑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保证道路的安全使用。

在桥梁工程中,岩土力学用于评估桥梁基础的稳定性,以及抗震和抗侧风的能力。

在隧道工程中,岩土力学用于分析岩石围岩的稳定性,以及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在地基和基础工程中,岩土力学用于评估土壤的承载能力、沉降和沉降控制等参数,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岩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也与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在海岸工程中,岩土力学用于分析海滩和岸坡的稳定性,以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山区工程中,岩土力学用于评估山体的稳定性,以预防地质灾害如滑坡和岩崩等。

在地下水工程中,岩土力学用于研究和控制地下水的流动,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土壤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土木工程中的岩土力学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质、地质条件、结构设计和施工等多个因素。

为了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工程师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工作。

只有充分了解和应用岩土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在土木工程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总之,岩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必备知识,而且对于保护环境和防止地质灾害也至关重要。

岩土工程在古代的应用

岩土工程在古代的应用

岩土工程在古代的应用岩土工程在古代的应用1. 古代城墙的修建•古代城墙是岩土工程在古代应用的典型代表之一。

–利用岩土工程技术,古代城墙可以更好地抵御外敌的侵袭和攻击。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古代城墙可以具备较好的抗震和抗滑动性能。

古代城墙的修建是岩土工程在古代应用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起到了保护城市安全的作用,还展示了古代人民对岩土工程技术的独特运用。

2. 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古代水利工程利用了岩土工程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

–古人在修建水渠、水库和灌溉渠道等工程中,利用了岩土工程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合理的勘探和分析,古代水利工程可以更好地解决土壤和岩石的稳定性问题。

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充分展示了古代人民在岩土工程方面的高超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古代宫殿和陵墓的建造•古代宫殿和陵墓的建造凭借着岩土工程的技术和方法,呈现出了壮观的建筑景观。

–利用巧妙的土方和石方工程手段,古代宫殿可以稳固地建造在山坡或悬崖边。

–古代陵墓的建造中,岩土工程技术可以确保陵墓的稳定性和长期保存。

古代宫殿和陵墓的建造对岩土工程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湛的岩土工程艺术。

4. 古代道路和桥梁的修建•古代道路和桥梁的修建利用了岩土工程技术,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选择道路和桥梁的位置时,考虑了地质和岩土条件,以确保其稳定性。

–利用岩土工程技术,古代道路和桥梁可以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古代道路和桥梁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古代人民的出行条件,为古代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岩土工程在古代的一些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古代人民对岩土工程技术的独到理解和运用方式。

这些古代应用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还为岩土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古代农田治理与水利工程•古代农田治理与水利工程是岩土工程在古代应用的重要方面。

–古代农田治理工程通过利用土壤和岩石的特性,改善土地利用状况。

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身份证号码: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地震工程等。

其中,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从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和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要求入手,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选址、基础形式选择、基础承载力设计和基础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同时,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综合概述1.1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岩土工程勘察是在土壤和岩石中获取相关地质和力学参数的过程,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数据。

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能够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岩土试验,了解地下情况、土壤性质和力学特性,进而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可以确定适当的基础类型和尺寸,确保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工程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要求具备高度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基础设计需要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承受建筑物本身的重量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

其次,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地震和风荷载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建筑物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

此外,基础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土壤的收缩膨胀性质、地基沉降等因素,以保证基础的长期稳定性。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要求是基于充分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和准确的分析,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和寿命。

2. 岩土工程勘察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应用2.1 岩土工程勘察在基础选址中的应用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岩土工程勘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抗震理论及应用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上世纪70-80年代: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和处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专业学科。

2000:“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ciences of soil mechanics and rock mechanics,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 to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extractive industries and preserv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the environment”两个新名词:Environmen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目录引言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土的动力计算模型第三章波在土体中的传播第四章土体对地震动的反应分析第五章土对地震应力作用的反应第六章饱和砂土液化判别和危害性分析第七章地震引起的土体永久变形第八章土体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第九章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研究展望引言各种动荷载下土的力学性能、地基和土工结构物性状分析方法及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的一门工程力学。

二、内容土木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动力问题材料,边坡等。

工力所研究室中的骨干室之一。

1.“土”的解释(对象)土的传播媒质,地基,土工构筑物(1)土层、场地(2)地基基础、基础工程(3) 土工结构物材料:挡土(水)墙,码头,岸堤,土坝(4) 天然边坡2.“动力”的解释(荷载)荷载类型:车辆、机械振动、爆炸3.“学”的解释(内容)(1) 强度、稳定性(2) 变形(3) 分析方法和应用风浪、地震土动力学与地震工程的关系所里的主导科研方向:地震工程土木工程的安全(结构、堤、坝、岸坡等)首先取决于地基基础的安全土体反应对土木工程的安全影响很大地基破坏和失效的震害实例四、学科特点1.土介质的特点(1) 非线性(2) 多变性、局部性(3) 多相性,水、土粒、空气(4) 粘结差、稳定性差、抗剪强度低(5) 剪胀性2.反应与荷载类型的密切相关性3.半经验、半理论学科理论分析+工程经验(实验十调查) 工程判断五、国际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的开展土动力学:60年代开始成为土力学独立分支国际著名刊物:《土动力学与地震工程》(SDEE) ,1982年创刊EESD:Earthq.Engng.Struct.DynamicsASCE:J.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GT)J.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Division(ASME)SSMFE:Soil and Foundation岩土地震工程: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1995年,东京,第一届国际岩土地震工程学术会议1999年,里斯本,第二届国际岩土地震工程学术会议2004年,Berkeley,第三届国际岩土地震工程学术会议38个国家的463篇论文,经严格评审后共收录了245篇论文,包含在13个专题内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1981年,美国,第一届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1991年,美国,第二届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1995年,美国,第三届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新进展国际会议土工抗震为历次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主要专题之一2000年,新西兰,第十二届世界地震会议(12WCEE)第五专题,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1篇论文,约占整个大会论文的七分之一六、我国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研究的开展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土动力学学会)667名会员,2000年专业学组设置:(1) 土的动力特性(2) 土构筑物与地基抗震(3) 动力基础(4) 原位测试技术1980年,第一届全国土动力学会议,76篇论文1998年,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会议,108篇论文2002年,第六届全国土动力学会议,?篇论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七、地震工程的简单知识(补充)第一章绪论§1.1动荷载及其性能特点动荷载的三大要素:(1)峰值; (2)频率特性; (3)持时按幅值变化和往返次数分类,以区别不同的反应1.一次冲击型荷载2.2.往返作用次数大的疲劳荷载3.有限往返作用次数的随机荷载→地震荷载冲击型地震荷载往返型地震荷载4.荷载分类的意义速率效应疲劳效应两种效应的综合§1.2 在动荷载下土的力学状态土骨架间联接力差①较低应力立平就可能产生非线性:②易出现剪切破坏。

土的受力水平的定量表示①应力:缺点为相同应力可能对应不同变形大小:②应变:考虑了土的类别剪应变γ土的状态:很低:小变形,γ<10-5,弹性(标准一般在2.5X10-5)中等:中等变形,10-5<γ<10-3,弹塑性很高:大变形,γ>10-3,破坏,流动地震下:小变+中等变形+大变形,以弹塑性为主§1.3地震下土体的双重作用1.土体的传播媒介作用场地土作为波的传播媒介,影响地震动的特征(1)放大作用(2)滤波作用(3)共振效应(4)隔震效应(5)烈度异常2.土体对结构的持力作用地基土作为结构的持力层和土工构筑物的材料引起的地基失效问题地基破坏现象:地表沉降、裂缝、下沉、喷砂冒水、滑移、上浮结构的某些裂缝、倾斜地基失效原因:(1) 砂土液化(2) 粘土震动沉陷(3) 地基不均匀沉降3.两类震害的区分传播媒介—振动破坏—惯性力等超过结构材料强度—结构问题地基持力—地基失效—地基大变形或稳定性丧失—地基问题§1.4 地震下土体的反应及两类土的划分一、土对地震荷载的反应1.变形2.孔隙水压力二、两类土的划分划分的依据:孔压和变形的发展1.反应明显的土,孔压上升快,应变明显,松、中密砂,含粘粒量小于14%的粉土,淤泥2.反应不明显的土,变形发展慢,饱水密砂,碎石土,老粘土,干砂3.划分意义抗震性能的差别,第一类土易丧失稳定性和产生大的变形,第二类上则保持稳定性和小变形§1.5 地震工程中的土动力学课题课题主要来自两方面:场地反应地基基础和土工结构物的反应第二章土的动力计算模型描述本构关系,动力参数根据:平衡条件,变形协调,物理条件,边界条件工程上实用的三个模型:线性粘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粘弹模型§2.1 线性粘弹性模型滞回曲线(hysteresis ) 主干线弹性:弹性力与应变成正比, σe =E εe粘性:粘性力与应变速率成正比, σc =c εc 外力σ0sin ωt 基本方程 弹性元件 粘性元件弹性、粘性统一考虑稳定解能量耗损系数:一周内能量的耗损与最大弹性能之比 η=2πc ω/E粘弹性模型的复模量表示在复平面内,定义实轴为弹性元件承力,虚轴为粘性元件承力 定义复模量表明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大小与弹性恢复力成正比,相位与变形速度相位相同§2.2 线性粘弹性单质点体系的振动自由振动方程对数衰减率λ=1/2π·ln u n /u n+1=η/4π强迫振动半对数宽度比=(ω1-ω2)/ω0 阻尼比=321·半对数宽度比=(ω1-ω2)/ω0§2.3 弹塑性模型塑性变形的机制,符合地震荷载下土的表现 关键如何规定:主干线,骨架曲线,后继曲线 一、双线性模型 ’分段描述,三参数模型二、双曲线模型(应用较广)1.主干线拟合2.卸荷、反向加荷曲线拟合 主干线平移放大原则 ① 原点平移到1点;② 退荷切线模量与初始加荷的最大切线模量相同 ③ 与主干线在3点相交,点1与点3是对称点 3.参数G max 、γr 的确定 可由试验确定三、弹塑性模型的一般说明1.主干线的确定代数方程式及参数的物理意义 2.后继曲线的形成 Massing 准则:①后继曲线与主干线具有相同的方程,但参数不同 ②退荷点的斜率与原点初始加荷点斜率相同;③在往返荷载对称情况下,卸荷点坐标为τ1 、γ1 ,则卸荷反向加荷曲线与主干线相交于-τ1、-γ1。

Massing 准则的附加条件(针对不等幅荷载情况)①后继曲线一旦与主干线相交,则偏离原曲线而沿主干线移动:②后继曲线与以前的同方向后继曲线相交后,偏离原曲线,而沿与它 相交的前面的后继曲线移动。

为了去掉Massing 准则附加条件数学处理的不方便,提出了Pyke 模型 3.Pyke 模型 ,修正参考应变r r n γγ=',卸荷点的G 仍为G max ,由∞→γ的应力限制条件求n γr γr 达到了Massing 准则同样的目的§2.4 等价线性化模型目前,弹塑性模型较多用于一维分析,二维、三维不太实际 实用计算模型:近似考虑土的非线性,减少计算量 一、理论依据认为土具有粘性性质,模量和阻尼的模拟可以满足3点土的非线性特性①滞回曲线的面积与实际相似,即耗能大致相同。

②滞回曲线的大小随着应变幅值的变化与实际相似,即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大滞回圈面积增大。

③滞回曲线的斜度随着应变幅值的变化与实际相似即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大滞回圈斜度变缓。

①原点平移到1点;②退荷切线模量与初始加荷的最大切线模量相同③与主干线在3点相交,点1与点3是对称点“等价”的含义若不对滞回曲线的形状拟合做严格要求,即对一个指定的动力过程,不对整个反应过程模拟,只要求最终结果基本一致,总可以找到一个G ,λ使得最终计算结果一致。

二、优点①计算量少;②计算量少的原因:G,λ随受力水平而变,在每个计算过程中,G,λ不变;③可以模拟土的非线性特性,最终力、加速度等结果大体一致;三、缺点④粘性只代表耗能,塑性性质没有考虑;⑤过程描述不出来,不适于时程分析;⑥大变形不能描述四、步骤迭代法§2.5 等价非线性粘弹性模型中参数的确定主要由经验和实验方法确定前一种由实验结果总结而来,后一种适用于重大工程G max, G/G max ,λ一、实验仪器和应变范围(1)共振柱试验仪 10-5~10-3(2)扭剪试验仪 5×10—5~5×10-2(3)简切试验仪 10—4~5×10-2(4)三轴剪切试验仪 5×10-4~5×10-2二、经验方法试验表明:应力幅值与应变幅值成双曲线关系(Hardin)三、试验方法 步骤:(1)制备和安装土样;(2)施加静荷载并完成固结; (3)固结完成后,不排水条件下逐级施加往返荷载,记录应力、应变孔压时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