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地理:中国农业学案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教案及反思优秀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教案及反思优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会分析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地理观察和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案例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农业的关注和热爱。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关爱农村和农民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农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农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相关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什么了解?2.知识讲解(1)讲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展示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特点。
(3)讲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规律,如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等。
3.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成功案例,如袁隆平杂交水稻、东北黑土地等。
(2)引导学生分析成功案例的原因,如气候、土壤、科技等。
(3)提问:从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经验?4.问题讨论(1)展示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农业生产效率低等。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我国农业生产的地位、分布特点及问题。
(2)强调我国农业生产的优势与挑战,鼓励学生为我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四、课后作业2.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特点,绘制分布图。
3.举例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地位、分布特点及问题。
2.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成功案例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24讲中国的农业学案
第24讲中国的农业[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我国农业分布特点,运用区域认知方法了解我国主要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2.联系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变化特点,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根据资料综合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发展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及其发展方向。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读图填绘构建脑图一、农业概述1.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
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二、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1.种植业【填图绘图】在上图中标出下列内容:①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②我国主要甘蔗和甜菜产区。
(1)分布:东部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
(2)内部差异①成因:南北________条件的显著差异。
②表现(3)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①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比较广。
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一般为80~120天。
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
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比较长、地区差异也比较大,南方一般为120天,北方一般为270天,西南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
我国以冬小麦为主,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
(完整版)中国农业学案2
中国的农业(第一课时)学案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种植业)2.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二、学习重难点我国种植业的地区差异三、学习过程(知识积累)1、农业的定义:人类依靠土地,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1)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a. (地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b. (气候)大部分在_____纬度,热量条件优越。
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同期。
c.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__多__少,__多__少,多旱涝灾害。
d. 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e. 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3、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种植业)4、自主学习,完成下面表格内容:中国主要农作物生长习性及其主要分布区农作物类型农作物生长习性主要分布区粮食作物小麦小麦耐___,耐___,适应性强华北平原:小麦东北平原:小麦水稻水稻喜____喜____ 南方地区玉米喜温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南方山地丘陵经济作物棉花棉花喜温喜光,生长期长甘蔗喜温喜湿、需肥多、生长期___甜菜甜菜喜温凉、耐___、耐___、耐碱油菜油菜喜温喜湿花生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土壤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能力提升)下图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四、课堂反馈1.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是()A.东北平原B.台湾西部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2.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是()A .长江流域B .珠江三角洲C .淮河流域D .东北平原3.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高二地理 中国的农业学案-人教版高二全册地理学案
课题:中国的农业【学习导航】1、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记住中国农业类型、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2、能用区位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区域中国农业的区位条件,并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学习重难点】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布及存在差异的原因【研读教材,自主学习】一、中国主要农业部门的地区分布(一)、种植业:1、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__ ____地区。
一般以__ _____一线为界,以北地区主要是_ ____,以南地区主要是___ ___2、对比填写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二)、林业1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①,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③____________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2、我国主要防护林体系及其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①“三北”防护林体系:__________、保护农田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涵养水源、_________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_________________的侵袭,有效保护农田④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___________,保护农田(三)牧业1牧区畜牧业:位于______年等降水量线以西,有我国的四大牧区,即________牧区,_____牧区,______牧区和_______牧区。
2、农耕区畜牧业:以_______为主,是城市乳肉产品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3、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渔业渔业包括__ ___渔业和__ ___渔业。
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______________地区,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______。
二、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1、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我国油料作物以___ __、___ __为主,主要分布在___ ____和___ ___;②我国的糖料作物分布呈现出南_____北____的特点,其中甜菜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甘蔗主要分布在__ __、__ __、___ 、___ _、___ 、_ ___。
“中国的农业地理”教案
“中国的农业地理”教案标题:中国的农业地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农业的分布情况,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珍稀野生动物。
二、教学内容1.农业的重要性。
2.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3.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4.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2.难点:建立不同农产品主要产区的规划设计。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地图册。
2.投影仪。
3.教学软件: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农业的定义和重要性。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位农民的日常生活,引出农业的重要性。
2.讲授新课:介绍我国农业的分布情况,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农产品产区规划。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农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展示各组的农产品产区规划设计。
2.提供反馈:针对各组的报告,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八、作业布置1.查找资料,了解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
2.设计一个针对青藏地区的农产品产区规划。
3.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看法。
九、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的导入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解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在下次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时,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学案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学案第一节:中国农业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农业的地理特点主要包括物质基础、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区划。
一、物质基础中国农业的物质基础包括土地、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等。
中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山地、沙漠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耕地资源有限。
此外,水资源也是中国农业的重要支撑,包括面源和地下水。
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北方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不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适应性和发展特点。
二、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目前主要以农民经济为主体,同时兼有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形式。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家庭农场逐渐发展壮大。
三、农业区划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多样的国家,农业区划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分布特点进行的。
中国农业区划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丘陵区和西北干旱区等。
第二节: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中国农业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农业在技术进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水稻秧种改进、节水灌溉等一系列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改善,农田水利、农村电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
二、问题尽管中国农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农民就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农民收入分配不均和农村贫困问题,虽然农民收入有所提升,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再次是农业资源利用不均衡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地域不同、水资源的稀缺和污染等问题,导致农业资源利用不均衡和环境破坏。
初中地理我国农业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我国农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农业的分类。
(2)掌握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和资料分析,掌握我国农业的分布规律。
(2)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关爱农村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2. 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1. 建立不同农产品主要产区的规划设计。
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不同农业类型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相关资料,思考哪些农产品适合在本地发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农业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不同地区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适宜的农业类型。
二、探究新知1. 农业及其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的劳动对象和产品,学生回答: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农业的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2. 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1)教师展示我国农业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我国农业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
(2)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国农业呈这样的分布格局?学生回答: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 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学生回答: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如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优化等。
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三、应用拓展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分析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农业的分类;了解了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知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初中地理中 国农业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的农业部门。
掌握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理解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
知道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爱护农业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影响我国农业分布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咱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吃!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每天吃的米饭、蔬菜、水果是怎么来的呢?对啦,这都离不开农业生产。
那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农业的奇妙世界,看看咱们国家的农业是怎么回事儿。
(二)讲授新课1、农业及其重要性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农业。
农业呀,简单来说就是种庄稼、养牲畜、种果树等等这些事儿。
那农业重要不?太重要啦!就拿咱们每天吃的饭来说,如果没有农业,咱们就得饿肚子啦。
而且,农业还能给咱们提供穿的棉花,用的木材,好多好多东西呢。
可以说,农业是咱们生活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我给大家讲个事儿啊。
有一次我去农村亲戚家,正好赶上他们收麦子。
那场面可热闹了,一台台收割机在麦田里轰鸣着,金黄色的麦粒像瀑布一样流进车里。
亲戚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说,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有了这些粮食,心里就踏实。
从这件事儿就能看出来,农业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那可是他们的心血和希望啊。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咱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不一样,所以农业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
(1)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咱们先看看东部和西部。
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
像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这些地方,有大片的草原,养着好多牛、羊。
高中地理中国的农业学案
中国的农业【课标点击】1.我国农业区域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我国优势农产品及其区域布局。
3.我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和特点。
4.我国的农业类型及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考点解读】 1.识记我国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在我国的分布。
2.理解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及其发展方向。
一、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1.种植业(1)分布: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2)南北差异①成因:南北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②表现地区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秦岭—淮河以北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甜菜、棉花、花生秦岭—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甘蔗、油菜(3)主要商品性农产品基地①商品粮基地: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江淮地区,D太湖平原,E江汉平原,F成都平原,G洞庭湖平原,H鄱阳湖平原,L珠江三角洲。
②商品棉基地:M黄淮海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N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E江汉平原,O南疆。
③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2.其他农业部门(1)畜牧业①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共划分为四大牧区,分别是:A内蒙古牧区、B新疆牧区、C青海牧区和D西藏牧区。
②农耕区畜牧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舍饲和秸秆饲料为主,是我国畜产品的主要来源。
(2)林业:E西南天然林区、F东北天然林区、G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3)水产业:其产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居首位,优势区域为东南沿海养殖带、黄渤海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养殖带。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1.存在的问题(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A种植业占主导地位,B畜牧业只占27%,D林业、C渔业比重太小。
(2)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2.发展对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科技兴农,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八年级地理第一节__中国的农业导学案.doc
第一节中国的农业学案(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耍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耍问题。
2、运用地图,熟记我国主要农作物、商品粮基地和备牧业的分布。
(重点)课前预习基础梳理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1、农业含义:一种肓接利用、和所从事的生产活动。
2、农业部门:主要包扌舌_______ 、林业、_________ 、副业和 _______ o3、农业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 、粟的国家,又是世界上最早栽培________ 的国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巨大成就(1) _____________ 我国的 __________ 、肉类、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等农产品的产量己居世界第一位, ______ 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____ 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农业生产的趋于合理。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灌溉和农业_____ 逐步普及,农业劳动______ 不断提高。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型农业蓬勃发展,诸如—农业、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等。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是我国第一人粮食作物,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是 _______________ o课内活动自主学习,完成一到三部分内容:一、主耍粮食作物的分布1、南北差界: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_______ ,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02^根据___________ 不同,小麦有冬小麦与春小麦之分。
高中地理_中国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区域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熟知我国优势农产品及其区域布局。
3.根据图形分析我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和特点。
4.阅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分析我国的农业类型及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农业类型及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2.教学难点:我国农业区域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图文、活动、阅读资料等,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通,过问题引导、图表分析、综合比较,了解农业的重要作用及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学案的导学问题预习回顾有关中国农业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回忆农业的基本概念,划分类型,农业的特点以及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导入本节课。
教师:什么是农业?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预设:农业是以动植物的生产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复习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识农业,说农业发展区位因素。
【学生探究一】【问题研究一】、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看图思考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形成条件【学生回答】:学生看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区分布图,让学生思考中国农业地区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己总结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图表总结农业的地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我国种植业南北向的差异3、看图地图册P180总结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教师小结】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科技、劳动力、政策、交通、科技等方)【巩固练习】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分析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设计意图】对点演练巩固学生知识,熟知影响农业分布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新人教版区域地理中国农业精心整理超详细学教案
新人教版区域地理中国农业精心整理超详细学教案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学案南方的水稻种植和黄河流域的谷子种植是世界上最早的。
大豆的起源,桑树种植、蚕桑种植和茶叶种植的故乡。
中国拥有最大的粮食、棉花、油菜籽和猪肉、牛羊肉产量。
耕地占世界的7%,人口占世界的22%。
一、农业(种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1.农业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地)。
(1)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2)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酸性红壤适宜种茶树;甜菜耐盐碱)(4)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
(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3)劳动力:数量、素质。
(4)工业和城市的发展:郊区农业的形成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价下降。
(5)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因素来影响农业区位。
(6)政府干预政策。
2.种植(1)自然条件(2)分布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大多分布在降水量适中的热带和温带平原地区。
中国的种植面积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3.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二、中国农业的发展:1、中国农业发展条件:有利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雨热同期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多大风、寒潮、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多山、干旱地区面积广耕地、林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垦殖费用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径流季节变化大有些动植物资源缺乏保护和合理开发自土然地条件水资源生物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农耕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总量丰富,河川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种类多样有利于品种的优化和改良有利政策劳社动会力经济市条场件资源利用保障和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不利受认知水平限制、农业产业政策制定、实施尚有不足之处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受经济条件限制、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低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提高单产市场需求量大,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地区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生产农业资源、环境受到压力过大,许多地方造成农业生态恶性循环小结(1)它们大多位于中低纬度,热条件优越。
中国农业学案
分部班级组别【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和我国主要的农业部门。
2.掌握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的地区差异并能分析原因。
3.理解我国因地制宜进行农业布局的必要性【前置作业】1.右图是我国华北某地示意图,图中西北部为等高线。
现城镇周围要发展乳牛、小麦、花卉、果树种植四种农业,请在图中A、B、C、D四个区位安排这四种农业,并说明这种安排的理由。
2.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一、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获得的产品是、本身。
我们把利用、等生物的生长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二、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1.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在与,与的差异。
2.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类型以为主,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称为农业;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水域多,农业类型以、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和的天然林区,以及的人工林区。
三、我国种植业分布的地区差异1分布: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平原地区。
2内部差异:(读课本P110图4.14)①成因:由于南北方向条件的显著差异。
【自主学习检测】下图为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对比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1.图1中,我国西部牧区与东部农耕区的分界线大体与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将下列农业类型填入图2中空格内:A、旱地农业B、绿洲农业C、河谷农业D、水田农业E、灌溉农业3.青藏地区和新疆地区种植业的分布有何不同?指出其区位选择的主导自然因素。
【小组合作学习一】——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区位因素分析1. 材料一: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材料二:“湖广熟,天下足”、“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是历史上我国南方地区粮食富足的写照。
历史上我国的粮食一直是南粮北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南方粮食生产增产速度减缓,南方的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粮食流向格局逆转为“北粮南运”,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不断提高。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学案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地区差异。
2. 掌握中国基本农田和农耕区域的划分。
3. 理解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4. 探讨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二、知识概述: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中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同时也有养殖业和林业。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
三、学习内容:1. 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农业社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主要依靠人力劳动,生产水平低下;传统农业阶段逐渐引入农业工具,生产水平有所提高;现代农业阶段则借助科技和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 中国基本农田和农耕区域的划分中国的基本农田是指具备一定农业生产潜力,农田质量好、自然条件适宜,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田。
中国的农耕区域划分主要有北方小麦区、东北稻作区、江南水稻区、西南亚热带作物区、西北马铃薯区等。
3. 中国农业发展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等问题和挑战。
人口多导致农业生产压力增大,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农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导致劳动力效率低下。
4. 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为了应对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大农业用地保护力度,保护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加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学习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习资料阅读等方式,掌握农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
2. 实践探究: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4.1 中国的农业》(第1课时)学案(新版)湘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4.1 中国的农业》(第1课时)学案(新版)
湘教版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农业五部门及其主要农产品;。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以及粮食
物地区分布的特点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说出小麦水稻的主要分布区
【认知前提】
1、我国的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2、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3、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新知认知】
任务一、阅读“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完成
1、什么是农业? ,是国民经济的
产业。
2、广义的农业包括
任务二、阅读“中国农业的发展”完成
1、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最早和最早的国家。
2、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有,
,,。
3、新型农业是诸如。
我国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有
观光农业是
绿色农业是
任务三、阅读“主要农作物分布”86页内容完成。
【预习诊断】
1、填充图册
2、课本87页活动。
【预习质疑】。
中国农业学案
中国农业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主要的农业部门及主要的分布地区2、结合地图熟记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地区。
3、掌握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4、结合地图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5、理解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差异及原因一、我国农业的发展阅读课本第93页课本思考完成1、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构成是否合理?为什么?2、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问题: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2)对策:①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②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3、我国优势农产品确定的依据:。
二、中国主要农业部门的地区分布(一)、种植业:1、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__ ____地区。
一般以__ _____一线为界,以北地区主要是_ ____,以南地区主要是___ ___2、对比填写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小组合作完成)阅读课本94页完成3.农作物的分布粮食作物(1)小麦:小麦耐____,耐____,适应性强,分布较广。
按播种季节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前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后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目前,我国小麦优势区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稻:水稻喜____喜____,根据热量条件的要求不同可分为____季稻,____季稻,____季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
(3)玉米:玉米喜____,主要分布为北方____播玉米,_______________夏播玉米和________________玉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主要玉米区。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农业教案【篇一: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教案】授导型教学设计初中地理八年上四章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篇二:湘教版地理八下《农业》word教案】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5、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产品。
【学习重难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四大牧区的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5、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产品。
二、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p2-p4(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1、农业是指一种直接利用_____所从事的_____活动,是一种“_____”的产业。
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_____。
广义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狭义的农业仅指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 的国家。
3、当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3)教师纠错,总结三、自学指导二(1)阅读课本p4-p7(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1、我国北方居民的主食以_____为主,南方居民的主食以_____为主。
2、春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冬小麦集中分布在_____,集中分布在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粮食问题,解决粮食的途径
2.中国的农业类型及农业区域,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4.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图表导航
1.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完成: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商品粮基地是: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
⑧____、⑨____。
(2)以上商品粮基地的地形多为____,位于东部____区,其____和____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有两个商品粮基地的省是____;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甘蔗产区的代号是___和____。
学海导航
一.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见地图册)
商品性生产基地选建的条件:
(1)生产条件好;(2)农业经济基础好,有发展前景;(3)商品率高;(4)增产潜力大;
(5)连片集中,交通便利;
二.林业
功能:(1)环境效益:吸烟滞尘、减弱噪音、美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台风侵袭。
(2)经济效益:提供木材、橡胶、水果、茶叶等
森林的分布:(1)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2)西南林区: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分布在西南横断山区(3)东南林区: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分布在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
三.牧业
我国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
四大牧区的共同特征:内蒙古、新疆两大牧区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
青海和西藏两大牧区处于高寒地区
四大牧区的降水量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
四.渔业
影响水产分布的因素(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
湿润、半湿润的季风区,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水平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寒暖流交汇为什么形成渔场?
寒暖流交汇即带来了冷水性的鱼,也带来了暖水性的鱼,鱼的种类多;寒暖流交汇海水易上下搅动,使下层营养盐类泛到上层,增加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吸引了大批鱼群。
五.中国农业的发展
1.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1)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2)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但常受春旱的影响;(3)南方用水充足,适宜发展水田农业,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4)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5)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如下图所示:
2.分析农业区位的方法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决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2)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效率、水平等。
(3)技术条件:主要包括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4)环境因素: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市场销售。
3.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有: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人真正得以提高;④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
4.中国耕地面临的压力与合理利用、保护
(1)面临的压力:①耕地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
②耕地的地理分布不均。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④低产田所占比重太大。
(2)合理利用与保护:中国耕地不足的形势严峻,要实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具体措施有: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方面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另一方面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③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A级双基过关
下图所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共同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①地形及土壤:_____;②气候:_______;③水源:______。
(2)按照下列要求简要回答:
①A地在土地资源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②B地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长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地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