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七年级】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7b146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6.png)
【七年级】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活环境教材分析这部分是生物学和环境的第一部分。
了解环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很好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收集其他材料,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
指导思想根据《生物工程标准》的理念,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观察是科学探究一种基本方法,是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起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在观察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事实,并尝试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初步具有收集和有利用内外的图资料及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关爱生物,从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开始。
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归类。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
本节关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图像分析法教具准备企鹅、珊瑚和雪的信息和图片。
时安排1小时教学过程1.进口新产品师:在上一节中我们对生物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进入这门科目的学习。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生活在哪里?老师:你不明白吗?是因为“在鲁”吗?从太空看地球,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有着蓝色的“面纱”。
然而,地球上真正美丽和动人的是蓝色面纱下多彩的生物圈,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生物体的生存环境。
2.学案之一:观察生物生存的环境老师:我们经常听到“鱼离不开水”,意思是鱼应该生活在水里。
其他生物呢?让我们分析一些彩色图片。
师:看过影片《帝企鹅日记》的人,都惊叹帝企鹅的美丽,黑色的背部,白肚皮,颈下一抹温暖的鹅黄,泛着迷人的光泽。
老师:企鹅的生存环境怎么样?生:寒冷……学生:糟糕师:法国导演吕克亚盖展现的《帝企鹅日记》,帝企鹅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甚至近于残酷:产后重返大海的雌企鹅,会在觅食中被海豹吃掉,再也见不到自己未的宝宝;千辛万苦孵化出的幼雏,眼睁睁被冻死在雄企鹅的脚下;终于可以满地跑了,小企鹅却转瞬间成了鹰隼的盘中物;当未的希望彻底破灭时,悲痛欲绝的企鹅妈妈会发疯似的去抢别家企鹅的宝宝……老师:谁知道海底有没有花园?生:可能有老师:是什么?师:珊瑚就是海底的花园。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苏教版5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苏教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dfc40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8.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苏教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苏教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苏教版1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1. 生物的录像.2. 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3.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8.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9.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教学后记: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教学反思: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苏教版2一、鼠妇的介绍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89144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9.png)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二生物教材第二章的第一节。
本节教材内容,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科学方法,知道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设想:针对本节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知识比较条理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资料分析、查阅图表、自学课本、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
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然后通过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问的权力以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节内容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三大有机物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第二课时学习水、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相关知识。
借助的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能举例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3、知道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能力目标:1、学会信息资料、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2、在自学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教学准备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d7ff502d0c22590103029deb.png)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生物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分组搜集所知道的生物名称、图片并选l ~3 种附简介(生活习性及用途)。
教师准备:仿教科书图1—l制一大轮盘,另备各类群中2~5种常见生物图片。
教学过程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实际上组成它的物体不外是两大类(稍顿,引起学生思考):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如(停,引导学生回答)太阳、空气、山石、河水另一类是有生命的,如(学生说出的大多是动物、植物)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微小的(生答:细菌、病毒)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生塑。
(1ivingthings)那怎么叫有生命呀?生命有什么现象?小组内(板书)讨论并记下生命的特征。
(师分组指导)5 min 后,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高见。
A 组:生物能生长!师问全班:同意吗?齐答同意师引导深入:举个例子(略)。
师板书:能生长。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地从外界——(学生抢答:获取食物)对,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
(故作疑问)咦!植物怎吃食?(生纷纷回答:吸收水、进行光合作用)太棒了! 师板书:新陈代谢。
生命还有什么特征?B 组补充道:生物能亡生后代!师用眼神向全班探询。
生答:是!对!植物会开花结果,把种子散到各地,所以“天涯处处有芳草”,动物也各有其生/L 育女的方式,而且(稍顿,语气加重)总是猫生猫、狗生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说:生物在产生后代时把性状也传给了后代,这叫遥传。
(稍停)可后代和亲代一模一样吗?(生答:不)后代之间完全—样吗?(生答:也不!) 看教科书中图1—2,你能发现什么?生七嘴八舌地说:两个西瓜。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c1fb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1.png)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用于对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质疑和补充,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2、学习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除废物。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1、生物视频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智能机器人做操、跳舞、与人交流,学生观看、思考。
教师提问:智能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提问: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二)讲授新课1、体验并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教师讲述: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们首先要对生物进行观察。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观察?学生总结:①应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②观察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等原则;③观察越细致越接近真实;④合作交流能综合各种信息,更快的获知真相。
让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师提问:这段描写中鲁迅先生观察到了多少种生物?用到了哪些感官?怎样才能准确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呢?阅读后回答,学生总结出科学的观察应该是:①有明确的目的;②观察使要细致、全面、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③对长时期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④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过渡:学习了如何记性科学的观察你,下面我们就一起试试吧!2、什么是生物观察比较多媒体课件中提供图片(鸭子、铅笔、汽车、仙人掌),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分组活动,小组长做记录。
小组长陈述本组的发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篇2)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制作临时装片和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4742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2.png)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以“生物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生物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种子的结构重点: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难点: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手段:以学生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思想: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各个学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到,至于放大镜前面已经介绍了自制的方法,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种子(此活动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2、强调: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1)首先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如:颜色、形状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
由于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结构都很娇嫩,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避免损伤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仔细观察。
2、由于玉米种子的胚比较小,纵切后不能对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完成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把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剥掉,可观察完整的胚。
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1)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4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bd78f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e.png)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 举例说明生物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有的共同特征。
2.加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生一起欣赏图片中碧蓝的天空、流动的白云、遍地开放的鲜花、绿草如茵的草原、悠闲取食的牛羊和精巧别致的毡房。
教师明确提出问题:图片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学生观察后,小组内交流展示观察的结果,最后达成共识:花草、树、牛羊是生物,白云、毡房不是生物。
由所有生物的特征是否完全相同引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板书课题: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认识不少的生物,如果你要了解这些生物的主要特征就必然对不同的生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那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尝试进行归纳和总结。
学生阅读后,归纳、总结,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最后达成共识: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能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如果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
4.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热烈的讨论能让你迸发思想的火花。
学习目标二:生物的特征多媒体展示图片:(在尼日尔南部城镇马拉迪的一个治疗性给食中心,一位母亲背着她那因为营养不良而极度瘦弱的孩子。
)问:这2张图片说明了生物的生存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什么?答: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七年级苏教版生物上册教案15篇
![七年级苏教版生物上册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87735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c.png)
七年级苏教版生物上册教案15篇七年级苏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有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
在语文园地里,安排读读背背中有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
识字二借鉴传统的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三字经的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的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
《看电视》这首小诗描述了一家四口看电视时的情景。
折射出家庭的温情和尊老爱幼的风尚。
整首诗以奇妙贯穿全篇,首尾呼应,内容生动有趣。
《胖乎乎的小手》课文通过一张画着胖乎乎小手的画,夸奖了兰兰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质。
《棉鞋里的阳光》是这一单元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文章。
文中的小峰看到妈妈对奶奶的细心体贴的照顾,想到为奶奶晒棉鞋,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月亮的心愿》以月亮的心愿变化为线索,赞美了珍珍对妈妈的关心和体贴。
《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意在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并用这样的方法识记下面我会认中的字,把学过的识字方法及时运用。
二、教学目标1、认识74个生字,会写30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家庭中幼爱长,长爱幼的深情,并从中受到教育,懂得关爱他人。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使学生喜爱诗歌。
三、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一类生字要求读准、写正确,会用新词说话。
2、理解本单元内涵,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热爱家人、朋友的美好情怀,做一个善良懂事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3、养成从小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4、说一说好孩子、好学生应该具有哪些优良。
七年级苏教版生物上册教案(篇2)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识字一》和四篇课文以及一个语文天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教案5篇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53506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1.png)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教案5篇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教案1单细胞生物体本节通过讲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察和探究。
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第二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
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平时对草履虫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设计理念本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题,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明确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明确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性目标提升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性目标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通过科学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需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①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糖、食盐水、牛肉汁。
②挂图或录像(关于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方面)。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一种藻类植物小球藻,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小球藻的形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导入:象这种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
今天我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放置的培养液,你知道里面培养的是哪种生物吗?学生状态:观察、思考,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7da00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4b.png)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生物教案给学生们——进入生命科学教研组名称生物组备课人审核人普通学科面向学生——面向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面向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普通类1班级类型新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总结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学信息和生物学发展前景。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图形分析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和通过杂志、电视等渠道学习的知识,能够分析总结生命科学及其在人类生活、生产、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逐步养成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关注生命科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笔记学生活动1。
导言:根据学生在小学学到的知识,通过这项活动,一方面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氛围;另一方面,它可以找到一些具有丰富生物学知识的学生,并挖掘他们的1。
“相比之下,谁对生物学知识了解得更多?”比较资源,引导他们成为未来学习过程中的领导者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分子。
2.演讲“我种了××”植物“我做了一次演讲,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对供水××的原始理解。
当我们谈论种植或繁殖的水平,充分挖掘学生自己的资源时,应该注意什么?它们的生长发育、生物感知、生命现象和规律。
过程是什么?等待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他们掌握了这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惯、生长发育规律,他们就可以种植(喂养)好的动植物,否则可能会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学生会逐渐感受到学习生命科学的指导意义。
3.说“生命之谜”,“如果我是一位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生命科学家,我会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梦想。
2、讲座内容(1)常见生物体简介(2)生物体:生物体是活的。
第1页,共62页激发学习兴趣,关注生产、生活、社会各领域中的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生物教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笔记学生活动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的科学。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106bd610661ed9ac51f31a.png)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节咱们周围的生物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诞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诞生物的生命现象。
技术目标:1、培育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2、培育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酷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诞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诞生物的共性。
三、教学预备:一、自制课件。
二、FLASH:(1)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2)生物的应激性。
四、教学进程:多媒体展示课外探究教学反思课堂练习:1.把下图中的植物归位:水杉桫椤睡莲(1)属于蕨类植物的是桫椤;属于裸子植物的是水杉;属于被子植物的是睡莲。
(2)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水杉、桫椤。
2.植物类群中种类最多的是( A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3.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墨汁,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B)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排泄废物 D.生物需要呼吸4.你能认识图中的动物吗?先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归类。
(1)属于鱼类的是热带鱼;属于两栖类的是青蛙;属于爬行类的是龟;属于鸟类的是丹顶鹤;属于哺乳类的是熊猫;属于环节动物的是蚯蚓;属于软体动物的是海葵;属于节肢动物的是螃蟹;(2)属于脊椎动物的是热带鱼、熊猫、龟、丹顶鹤、青蛙。
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螃蟹、海葵、蚯蚓。
(3)图片中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是熊猫、丹顶鹤。
5.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附表)本节课首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师生间展开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练习板书设计第一节咱们周围的生物一、生物的主要类群二、生物的生命现象一、生物:有生命的物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二、生物的种类异、应激性、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3、生物的分类影响环境、生物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全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共57页)
![全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共57页)](https://img.taocdn.com/s3/m/cbfb4ecd4afe04a1b071dedc.png)
全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共57页)目录第一章第1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总课时)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5、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出例子吗?2、讨论并导入新课二、学生自学:通过读课文找出1、本节课的知识点。
2、本节课的重难点、考点。
三、合作探究:1、什么是生物?2、生物的分类?3、生物的生命现象?四、教师释疑: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1、细胞?2、遗传与变异?五、当堂训练(一)、填空题1.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__________,一类________。
生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的植物形态各异,种类极多,主要有四个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体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和。
并把体内的排出体外。
2.二、选择题1.蘑菇属于A.细菌B.真菌C.病毒D.非生物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的消化和吸收D,生物的组成和分类4.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人B.蘑菇C.青蛙D.电脑病毒 5.向日葵向太阳生长,是生物表现的哪种生命现象A.生长 B.生殖 C.遗传 D.对刺激的反应6.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A、生物的生长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进行呼吸D、生物的发育7.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8、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9、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衣藻B.酵母菌C.狂犬病病毒D.大肠杆菌10、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自由运动B.都能繁殖C.都具有反射话动D.都生活在水中1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12、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六、课堂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是(1)生物一定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基本单位(2)生物体都能够由小长大(3)新陈代谢(4)遗传、变异(5)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课后反思: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ba278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6.png)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生物的特征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不错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
那,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
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关于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四.拓展创新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大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6180d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1.png)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大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2.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分析、实验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2.生物的基本特征3.生物的分类4.生物与环境5.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2.教学难点:生物学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课时【课堂讲解】1.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点进行分类。
2.介绍生物的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物的分类。
第三课时【课堂讲解】1.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介绍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自然观察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课时【课堂讲解】1.讲解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观察、实验、模拟实验。
2.介绍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生物学实验。
第五课时【课堂讲解】1.讲解生物学的重要意义: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对于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介绍生物学的应用领域: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课时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66页精品】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
![【66页精品】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5c6eda45177232f60a2a6.png)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目录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2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1 节饮食与营养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第3节合理的膳食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食物链第2节食物网第7章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2节人体的呼吸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理解生物以及生物学的概念;3、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4、了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5、联系生物学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生物的概念2、正确区分生物与非生物3、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4、明确生物学以及生物学研究的内容能力目标1、通过对比生物与非生物,锻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与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识图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2、通过生物技术的介绍,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1、生物与生物学的概念的理解2、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总结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二、资料准备:课本;网络三、学习过程:环节一:通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让学生试着总结什么是生物。
动物,植物以及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即有生命的物体为生物。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总结生物的概念,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环节二: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如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和玩具熊,前者是有生命的而后者是没有生命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生命,再让学生举例自己周围那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河里的鱼,虫蚁鸟兽等等是生物,而学生周围的桌椅板凳黑板是非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多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5af5f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3.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多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1单细胞生物体本节通过讲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察和探究。
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第二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
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平时对草履虫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设计理念本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题,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性目标提高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性目标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通过科学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需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①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糖、食盐水、牛肉汁。
②挂图或录像(有关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方面)。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一种藻类植物小球藻,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小球藻的形态。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导入:象这种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
今天我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放置的培养液,你知道里面培养的是哪种生物吗?学生状态:观察、思考,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教案供参考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套教案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e2bc0efcc175527062208bb.png)
【关键字】生物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
2、FLASH:(1)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2)生物的应激性。
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生物的主要类群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生物的种类3、生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被子子无脊椎动物鱼类动物两栖类脊椎爬行类动物鸟类哺乳类其他生物二、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能生长。
2、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3、生物能产生后代。
4、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5、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生物体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出例子吗?[配合课件][讲述]: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在我们现在的地球上生活着大约有30多万种植物,150多万种动物,当然还有很多种类的微生物。
它们形态各异,趣味无穷。
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特征,将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归类为不同的类群。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填图游戏,看看谁知道的生物种类最多,并且能进行正确的分类。
[FLASH]“生物的主要类群填图”。
对于学生无法填充的个别生物种类进行简单的讲解,如蕨类、藻类植物等。
[表扬]:看来同学们对生物类群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
[总结]:生物的主要类群。
[提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那怎么才能叫有生命呢?生命有什么现象?[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归纳出生命的特征。
提示:可以参考书跟着老师的提示思考并举出自己所知的有生命的物体:人、狗、花、树木等,没有生命的物体:石头、大山、水、桌、椅等。
了解到在地球上生活着大约200多万种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生物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分组搜集所知道的生物名称、图片并选l~3种附简介(生活习性及用途)。
教师准备:仿教科书图1—l制一大轮盘,另备各类群中2~5 种常见生物图片。
教学过程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实际上组成它的物体不外是两大类(稍顿,引起学生思考):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如(停,引导学生回答)太阳、空气、山石、河水……另一类是有生命的,如……(学生说出的大多是动物、植物)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微小的……(生答:细菌、病毒……)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生塑。
(1ivingthings)那怎么叫有生命呀?生命有什么现象?小组内(板书)讨论并记下生命的特征。
(师分组指导)5 min后,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高见。
A组:生物能生长!师问全班:同意吗?齐答同意师引导深入:举个例子(略)。
师板书:能生长。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地从外界——(学生抢答:获取食物)对,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
(故作疑问)咦!植物怎吃食?(生纷纷回答:吸收水、进行光合作用)太棒了!师板书:新陈代谢。
生命还有什么特征?B组补充道:生物能亡生后代!师用眼神向全班探询。
生答:是!对!植物会开花结果,把种子散到各地,所以“天涯处处有芳草”,动物也各有其生/L育女的方式,而且(稍顿,语气加重)总是猫生猫、狗生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说:生物在产生后代时把性状也传给了后代,这叫遥传。
(稍停)可后代和亲代一模一样吗?(生答:不)后代之间完全—样吗?(生答:也不!)看教科书中图1—2,你能发现什么?生七嘴八舌地说:两个西瓜。
引导观察:大小?大小不同。
花纹?也不完全一样。
还长在同一条蔓上,这种不同的差异,叫变异。
总之,生物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C组继续说:生物能自己运动!(学生表示赞同)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彩蝶飞舞、骏马奔驰,可这都是动物,植物会不会运动?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议论纷纷。
几秒钟后一同学声音响亮而坚定地说:能!我示意其说下去:含羞草的叶子一碰就闭合,这也算动!有些同学立即反对,有些支持,争论起来……,我做和事佬: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刺激作出反应,行吗?(思考片刻后同学们一致认同) 师板书。
看图1—3中的向日葵: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动,这是对什么刺激反应?生答:光。
目光转向窗外:看外面那棵大树,观察树叶大都朝向——南;再观察南北两侧的树枝?——南边繁茂,这也是植物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睡莲美丽的花瓣日出而开、日落而睡!做个有心人吧!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的。
再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图1—1),图中是纺锤树。
有的学生说像花瓶,有的说像萝卜树,师大声地说:这是一棵树!(生惊讶!)叫瓶子树,又叫萝卜树,还叫纺锤树,旁边还站着一个人!它怎么长这样呀?(生很好奇)师道:它长在南美洲的巴西,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之间的地带,这里有雨季交替。
在雨季里它枝叶繁茂,树干中贮存大量水分。
进入旱季落叶,胖胖的肚子里贮存的大量水分使其顺利度过旱季。
(稍停)这是说: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板)另外,生物体都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这以后还会详细学习。
好了,看课本第5页总结一下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1.能生长;2.能新陈代谢;3.能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4.能对刺激作出反应;5.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教师出示资料,学生分析,下面二则资料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生命现象?资料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长着一种“极雨花”,其花瓣对湿度很敏感,当空气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花瓣萎缩,将花蕊包起来,预示天要下雨;而花瓣展开时,则预示不会下雨;我国广西忻城县有棵青冈树,晴天时叶呈深绿色,要下雨时,树叶则由绿变红。
还有些植物能指示空气污染程度,能指南。
资料2: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能改良土壤,利于植物生长;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还能高效率地处理有机废物,如1亿条蚯蚓1d可吞食40t有机废物。
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没有了它们,地球上将尸体遍布。
生物世界绚丽多彩、奥妙无穷,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更多,约有150多万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面咱看看哪个小组知道的生物最多:各小组上台介绍他们所准备的资料,约5min后,取出备好的“生物主要类群图”,以小组为单位填写生物名称,并尽量多地写出其同类生物名称。
结合课本第4页文字认识生物类群。
教师出示图片(图1—2),要求学生将下列各种生物进行归类。
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调查周围常见的生物,将它们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其生命现象。
课后反思本节课完成的第1个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第2个目标以游戏的形式,以师生课下搜集的生物图片为介质,师生、生生之间展开的丰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生物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上)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
(2)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3)课前观察周围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教师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材料用具:纸盒、黑纸板、玻璃板、湿土、干土、冰冻过的湿土(5℃左右)。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生物的生存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同学们用业余时间捉到一些鼠妇,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你们都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鼠妇,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二、探究过程(一)教师提出问题: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学生4人一组,分组讨论。
由每小组成员陈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捕捉到鼠妇的,经小组讨论归纳作出“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光和温度”的假设。
最后教师将学生作的假设归纳为以下两点:1.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教师要求1~5实验小组验证第一个假设,6~10实验小组验证第二个假设。
1.学生1—5实验小组:假设一: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1)教师推荐实验器材:纸盒、黑纸板、湿土、干土、鼠妇(10只)。
(2)实验过程: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并操作。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学生:在纸盒内一半铺湿土,一半铺干土。
在设置明暗条件时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湿土上方盖了黑纸板,干土上方盖玻璃板;一种是湿土上方盖玻璃板,干土上方盖黑纸板。
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两种情况,指导学生怎样才能设置阴暗、潮湿的环境或明亮、干燥的环境。
引导学生讨论:到底湿土上方应该盖什么?干土上方应盖什么?怎样做才更容易成功?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湿土上方盖黑纸板,干土上方盖玻璃板,然后把鼠妇放在黑纸板和玻璃板的交界处容易成功。
注:图中圆圈处是实验时鼠妇的位置。
(3)5min后,鼠妇大多数移至黑暗潮湿处。
(4)实物投影: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5)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预期结论] 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
学生6~10实验小组: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生物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假设二: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1)教师推荐实验器材:纸盒、湿土、冰湿土。
(2)实验过程: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并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提示:实验开始时把鼠妇放在什么位置,此实验更容易成功?学生:纸盒内一半铺湿土,一半铺冰湿土,把鼠妇放在湿土和冰湿土的交界处。
(后一点是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讨论后作出的结论)。
(3)5min后鼠妇大多数移至湿土处。
注:图中圆圈处是实验时鼠妇的位置。
(4)实物投影: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5)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预期结论] 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
3.全班学生根据两个预期结论,分析讨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学生得出的结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光、水、温度等。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活动结束后,把鼠妇放归大自然。
(为什么)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进行情感教育)(二)学生自学课本内容,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教师:影响鼠妇分布的生态因素有光、水、温度,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还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作出回答:对某一只鼠妇来说,其他鼠妇影响它生活;还有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影响它生活。
那么这些影响鼠妇生活的其他生物即为生态因素。
教师: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所以生态因素也就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教师: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提出问题让学生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
问题:L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受到了损失?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展开讨论:1.青蛙少了,害虫多了,农作物减产,人们经济利益将直接受到损失。
3.长此下去,将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将会自食难以下咽的苦果。
(呼吁人们为保持生态平衡而行动起来!)(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生观察课本第10页中的图1—6,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的状况。
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土壤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针对蚯蚓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又影响环境,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又影响生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