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 webcupleducn

《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 webcupleducn

《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公务员制度课程英文名称:Civil Service System课程号:405020302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秋总学时:36学时(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学分:2先修课程:公共行政原理面向对象:政治学、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研究所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国际政治、公共管理和政治学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理论教学,系统地了解和把握我国公务员管理中从录用到退出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规范,掌握国家对公务员人事管理的知识与方法,领会其与西方不同的制度价值。

2、通过课堂模拟和实验教学,全面了解和认识我国公务员的角色和职能,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的态度,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从政观。

3.以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精神为导向,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我国公务员现行管理面临的难题和问题,为之后有志于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能力训练。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基本功能、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全面了解我国公务员的角色与职能,为人力资源与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外国行政制度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一)理论教学:48学时知识单元1:公务员制度概论参考学时:2学时学习内容:1.学习公务员制度的意义、方法2.公务员的概念界定和适用范围:公务员的概念;各国公务员不同的适用范围;我国公务员的适用范围。

3.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西方文官制度的起源与建立过程;我国科举制度的兴衰过程;建国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4.公务员制度的特征: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征;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学习目标:1.了解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掌握公务员的概念与适用范围,理解中西方公务员制度不同的制度特征。

作业:1.在干部、公务员、文官、政府雇员、公共雇员、政府职员概念中,哪个概念能够确切地表达公务员概念?2.各国如何界定公务员的范围?3.公务员制度等同于公务员法吗?为什么?4.说明中西方公务员制度基本特征之差异,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理由。

2024年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2024年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2024/2/29
24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条件与程序
职务升降条件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工作表 现突出、具备相应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符合相关职 位的任职要求等。
职务升降程序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考核、提 名、讨论决定等环节。其中,考核环节需要对拟升降人 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提名环节需要广泛听 取意见并推荐合适的人选,讨论决定环节需要充分酝酿 、讨论并作出决定。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升降是相互 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通过合 理的任免可以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担任 领导职务或重要岗位;另一方面,通 过科学的升降可以激发公务员的工作 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整个队伍的优 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024/2/29
26
06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与保险
2024/2/29
27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构成与调整
基本工资
根据职务级别和岗位等级设定 ,是公务员收入的主要部分。
2024/2/29
津贴补贴
包括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 和特殊岗位津贴等,根据地区 、岗位和工作环境差异设定。
奖金
与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挂钩,体 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工资调整机制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物价变动 等因素,适时调整公务员基本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9
31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公务 员的义务、权利、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任免、培训 、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管理的总称。 法治化: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国家公务员法》和相关法 规为依据,实现了公务员管理的法治化。
民主化:国家公务员制度强调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保 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公务员制度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 (2)

公务员制度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 (2)

公务员制度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简介公务员制度是国家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本教程旨在介绍公务员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公务员制度的概念、发展历程、体制机制、选拔任用、职业道德等方面。

本教程以第三版为基础,对内容结构、教学方法、课程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设计。

本教程适合政治理论、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公务员考试的考生。

教学内容本教程共分为七个部分:1.公务员制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公务员制度的体制机制3.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4.公务员职业道德5.公务员考试制度6.公务员工资制度7.公务员监督管理制度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公务员制度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掌握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体制机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公务员制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课外自学:推荐相关教材和参考书,并布置相关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公务员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在每个章节结束时进行小型测试,测试学生对该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期中考试:在课程中期进行考试,测试学生对前半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测试学生对全年课程的掌握情况。

教学效果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概念、历史及制度机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职业道德、考试制度、工资制度及监督管理制度,具备分析和解决公务员制度相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将对公务员行政职业化的要求及行政公信力等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结语公务员制度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本教程以第三版为基础,针对学生需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务员制度的相关知识点,具备分析和解决公务员制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和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在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今天,开设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电大学员了解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作法,而且可以对学员中的在职行政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提供必要的上岗培训,从而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

因此,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我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大意义,了解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和指导原则,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同时联系实际工作,推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具体实施。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课程就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配合以有效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精华。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熟悉,引入实践案例,在以案说法的基础上对概念、原理进行融会贯通四、教学方法1、按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导学课应该以辅助学员的自学。

2、要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提供课件、网络辅导、电话答疑、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3、面授导学课应该侧重于理论教学、发展线索等内容,强化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讲清思路与方法。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5、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并指导学员撰写考察报告。

五、考试说明期末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最基本的知识大体占60%左右,稍灵活一点的题目占20%左右,较难的占20%左右。

试题类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判断正确或错误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目类型。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一、导言本大纲旨在全面介绍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培养学生对公务员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深刻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和重要政策,进一步提高公务员招录和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历史沿革1. 公务员制度在中国古代的起源和发展2. 公务员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兴起和变革3. 当代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1. 公正、公平、公开招考的原则2. 职业化、专业化的原则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4. 依法行政、依法任用的原则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和选拔制度1.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实施对象和范围2. 考试科目及内容3. 选调生与公务员的招录区别4. 公务员职位录用的程序与要求五、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与管理1. 公务员岗位的分类与等级制度2. 公务员职位的职责和权限3. 公务员职位晋升和评价考核4. 公务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制六、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1. 公务员的工作权利与政治权利2. 公务员的工作责任与廉洁从政3. 公务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为规范4. 公务员的特殊标志和待遇保障七、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 公务员的数量与结构分布2. 公务员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3. 制定和完善公务员管理政策的措施4.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我们将全面了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历史演变、基本原则、考试选拔制度、职位分类与管理、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这对于提高学生对公务员制度的认知和理解,加强其为未来从事公务员工作做好准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希望学生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国家公务员制度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建设更加高效廉洁的政府机构作出积极贡献。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授课对象: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本科生教学目标:《行政管理学》是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在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通过讲授《行政管理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娴熟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

行政管理学,又称公共行政学、行政学、公共事务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其英文名称为Public Administration。

行政管理学以政府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

学分与学时:学分3,总学时54二、课程目的、任务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员正确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提高行政管理的实际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范围比较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采用以文字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辅之以录音教材和必要的面授的教学基本方法和形式。

第二部分媒体的使用、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一学期开设。

二、文字教材用主、辅教材合一型。

文字教材是《行政管理学》,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和教学辅导内容,是整个教学的基础,也是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其中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机配合文字教材,充分利用声音、图象作用于听觉、视觉的优势,侧重讲重点、难点,讲思路,同时讲一些答题的方法。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行政管理学》二、学时:48(实践学时16)三、学分:3四、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五、先修课程:管理学、政治学六、课程性质:专业基础七、参考教材:---八、课程地位行政管理学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和政治学、管理学专业的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在掌握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管理活动、行政监督、行政管理法制和行政管理目的的基础上认识行政管理规律,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

九、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在学习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管理活动、行政监督、行政管理法制和行政管理效率、行政改革等内容,具备一定的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十、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与方法一、行政与行政管理学的含义(熟练掌握)二、行政管理的主体(掌握)三、行政管理的客体(了解)四、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五、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六、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七、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1.行政管理学与政治学2.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3.行政管理学与企业管理学4.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二、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了解)三、西方各国的行政改革(了解)四、西方现代行政现象(了解)第三节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理论(了解)二、中国近现代的行政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了解)三、中国行政学发展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讲授行政的基本内涵;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注意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讲解。

复习思考题:1、行政与公共行政权力的含义2、简述行政与管理、行政与政治的区别3、简述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4、行政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5、简述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思想第二章行政原理第一节概述一、含义(掌握)二、特点(掌握)1.实践性2.综合性3.动态性三、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封闭原理1、含义(掌握)2、运行(掌握)3、运用封闭原理的注意事项(了解)第二节人主原理及相应的几个原理一、人主原理(熟练掌握)1.含义2.基本思想二、激励原理(掌握)三、能级相称原理(熟练掌握)四、领导行为原理(掌握)第三节系统原理及相应的几个原理一、系统原理(熟练掌握)1.含义2.特征二、整分合原理(掌握)三、反馈原理(熟练掌握)第四节弹性和权变原理一、弹性原理(熟练掌握)1.弹性原理的含义2.管理弹性的分类二、权变原理(熟练掌握)第三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一、行政环境的含义(掌握)二、行政环境的特征(掌握)1.广泛性2.复杂性3.差异性4.多变性三、行政环境的分类(了解)1.按地域划分2.按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四、行政生态学的兴起(掌握)1.历史背景2.代表人物和观点第二节行政境与行政管理一、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掌握)二、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掌握)教学要求:重点讲授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的特征和分类;行政生态学的兴起;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辩证关系。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学概论是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段的选修课程之一。

法学概论是一门范围广泛、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概括性高的法律学科。

它集宪法、法理、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诉讼法、跨国法律等于一身,其内容注意结合市场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通俗易懂,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非法学专业人士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现代法治社会,也有利于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法学概论,要在掌握各有关法律规则的制度理性(即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和操作技术(即有关“如何做”的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了解各有关规则的涵义和它们的相互联系,以便融会贯通,付诸应用。

三、教学方法1.掌握各主要部门法律制度的内在体系和基本概念,从整体上了解各部门法的特点及其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以规则为中心,准确地把握原理,研究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在理解和运用上多下功夫。

3.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调查研究、阅读资料和实习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接触相关的实例,增加实感。

4.开展案例教学,结合我国审判中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的建议一、学时本课程5学分,学时90,一学期开设。

二、多媒体的教材1. 文字教材本课程文字教材即主教材,这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

本课程主教材为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由吴祖谋、李双元主编的《法学概论》(第十一版)。

本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文字简炼,举例和引证适当,适合行政管理专业的成人在职学习的需求。

2.视频资源本课程为学员提供了双向视频资源,共20讲,但由于教材采购原因,本学期新换教材,因此学员在看视频资源时可以有选择性地参考学习,切不可盲目地吸收。

三、教学环节1. 自学自学是远程教育课程的主要学习手段。

学生应高国度重视自学环节,增强自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不断总结和交流经验,努力提高自学的能力。

行政学原理教学大纲

行政学原理教学大纲

《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与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及政治学、行政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外行政改革的动态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将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国外前沿的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的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技能。

(五号宋体)课程目标1: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课程目标2: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课程目标3: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必要性,了解中西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2.教学重难点:中西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3.教学内容:行政学的相关概念;中西行政学发展史;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4.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行政环境1.教学目标:了解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掌握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2.教学重难点: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3.教学内容: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4.教学方法:讲授第三章行政职能1.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职能的涵义、体系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

2.教学重难点: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一、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我来上一课”,模拟教学,专家讲座,实践调查二、授课安排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二、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三、人大制度的孕育☆☆四、人大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地位、组成与任期☆☆二、职权☆☆☆三、会议☆☆第三节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地位、组成与任期☆☆二、职权☆☆☆三、会议☆☆第四节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一、专门委员会☆☆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6课时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中国的行政区划☆☆☆二、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组成与职权☆☆☆三、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四、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机构☆☆第二节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一、建立及其意义☆☆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会议☆☆四、所属机构☆☆第三节乡级人大主席团和主席一、主席团☆☆二、主席、副主席☆☆第四节人大代表一、角色定位☆☆☆二、权利☆☆三、义务☆☆第五节继续完善人大制度一、坚持与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二、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三、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四、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第三章选举制度 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选举与选举制度☆☆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三、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第二节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一、普遍原则☆☆☆二、平等原则☆☆☆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四、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五、差额选举原则☆☆☆第三节主持选举的机构与选举程序一、主持选举的机构☆☆☆二、划分选区与选民登记☆☆三、提出、确定与介绍候选人☆☆四、投票与宣布选举结果☆☆五、间接选举的程序☆☆第四节港澳台地区及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一、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二、台湾省出席全国人大代表的协商选举办法☆☆三、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第五节继续完善选举制度一、改进提出与确定候选人的方式☆☆☆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办法☆☆☆三、采用多种方式划分选区与选举单位☆☆四、关于直接选举的范围☆☆☆五、深化对选举的认识☆☆第四章国家行政制度(上)6课时第一节概述一、行政及国家行政制度☆☆二、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行政组织体制一、设置原则☆☆☆二、结构模式☆☆第三节行政领导体制一、首长负责制☆☆☆二、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三、地方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第四节行政监督体制一、地位☆☆二、外部监督☆☆三、内部监督☆☆☆第五节国务院一、性质与地位☆☆二、组成与任期☆☆三、职权☆☆☆第六节国务院的行政机构一、沿革☆☆二、类别☆☆第七节国务院及其部、委的行政立法一、制定行政法规☆☆☆二、制定行政规章☆☆☆第五章国家行政制度(下)6课时第一节省级人民政府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制的沿革☆☆二、地方为、组成与任期☆☆三、职权☆☆四、行政机构☆☆五、派出机关☆☆第二节地级市人民政府一、中国的城市政府体系☆☆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行政机构☆☆四、地级市领导县的体制☆五、省直管县体制探索☆☆☆第三节县级人民政府一、地位、组成与职权☆☆二、行政机构☆☆三、撤县建市与县级市领导乡、镇的体制☆☆四、派出机关☆☆第四节乡(镇)级人民政府二、地位、组成与职权☆☆三、行政机构☆☆第五节继续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三、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合理集—分权模式☆☆☆四、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五、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第六章中国公务员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三、《公务员法》的出台与实施☆☆☆第二节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一、公务员分类☆☆二、权利与义务☆☆三、公务员聘任☆☆第三节中国公务员的管理一、录用、任免与培训☆☆☆二、考核、奖励与惩处☆☆☆三、升降、交流与回避☆☆☆四、工资、保险与福利☆☆☆五、辞职、辞退与退休☆☆☆六、公务员管理争议的处置☆☆☆第四节继续完善中国公务员制度一、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二、健全法制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三、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关键☆☆☆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涵义与依据☆☆二、历史发展☆☆三、特点和优点☆☆第二节民族自治地方一、设置原则☆☆二、类型与名称☆☆三、内部各民族关系☆☆第三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二、自治权☆☆☆三、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第四节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二、切实推进扶持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发展☆☆第八章特别行政区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理论依据☆☆☆二、基本涵义☆☆☆第二节特别行政区制度的逐步推行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二、澳门个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三、台湾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第三节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第四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运作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立法会的运作☆☆二、立法会的选举☆☆第九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8课时第一节概述一、历史发展☆☆二、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三、特点和优点☆☆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领导的内容和方式☆☆☆三、党的组织体系☆☆☆第三节各民主党派的参政一、基本情况☆☆二、组织结构☆☆三、参政方式☆☆☆第四节继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一、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二、加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重要内容☆☆☆三、健全和疏通民主党派参政渠道☆☆☆四、多党合作的法制建设☆☆☆第十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3课时第一节概述一、涵义与特点☆☆二、创立☆☆三、发展☆☆第二节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职能一、性质与任务☆☆二、主要职能☆☆第三节人民政协的组成和组织体系一、组成☆☆二、政协全国委员会☆☆三、政协地方委员会☆☆第四节继续完善政治协商制度一、突出团结与民主两个主题☆☆☆二、加强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两种职能☆☆☆(教学实践中往往突出讲授与研讨若干重点,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三、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小组讨论和展示20%+期中作业10%++考勤10%)+期末考试成绩(闭卷40%)+实践报告(20%)=总评成绩四、参考资料(一)阅读书目1.[英]J.S.密尔著代议制政府[M] 商务印书馆,1997.2.埃尔斯特等编《宪政与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美]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7.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政治中的人性》格雷厄姆沃拉斯商务印书馆19958.《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西耶斯商务印书馆 19979.《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A. J.M.米尔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0.《人和公民的义务》普芬道夫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1.《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迈克尔欧克肖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2.《美国政治与选举政治》张立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共和、社群与公民》许纪霖编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4.洛克. 政府论[M].(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曼斯菲尔德. 驯化君主[M].译林出版社,2005.18.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美国地方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0.胡书东. 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21.约翰 F. 沃克. 美国大政府的兴起[M].重庆出版社,2001.22.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2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5.《中国历史地理概论》26.《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27.《民族与国家》宁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8.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9.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0.G 莫斯卡《统治阶级》,译林出版社31.[意] G.萨托利. 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2.斯蒂芬 L 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33.埃尔斯特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二)文献资料1.《宪法》2.《选举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5. 《毛泽东文选》(1-5),《邓小平文选》(1-3),《林伯渠文选》6.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7. 党的七大\八大报告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全会报告(三)网络资源:1.www. 。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第一章: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述
• 1.1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 1.2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 1.3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体
• 2.1 国家公务员的范围与分类
• 2.2 国家公务员的选拔与培训
• 2.3 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章: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
• 3.1 国家公务员管理体制
• 3.2 国家公务员的考核与监督
• 3.3 国家公务员的职业发展
第四章: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4.1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动态
• 4.2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 4.3 国家公务员制度与现代治理体系的关系
附录:国家公务员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附录1 公务员法
•附录2 行政职业规划法
•附录3 公务员人事管理条例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其概述、主体、运行机制以及改革发展等方面的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和发展历程,为其未来从事公务员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行政管理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以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当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全面阐释了这一系列具体的政治制度的由来、现状、运行机制、改革与发展方向。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性质,从而自觉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由来、现状、运行机制、改革与发展方向,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具体的研究方法,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践,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本课程主要包含十章内容。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上)『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大制度的探索过程、人大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位、组成、任期、会议;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国政体、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关键知识』1、政体;君主制共和制;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任期、职权和会议。

3、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组成、任期、职权和会议。

4、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重点』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

『难点』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国政体、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专科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制度讲座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专科的、由省电大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结果。

它继承和发扬了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同时借鉴吸收了国外人事管理中的科学方法,是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制度。

本课程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并对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不但能全面理解和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十个方面:即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管理机构、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公务员的分类制度、公务员的任命制度、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公务员的奖惩制度、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制度、公务员的任免、转任与回避制度、公务员的培训制度、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制度、公务员的退休、退职制度。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各教学点在教授本门课程时,必须依据省电大关于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大纲等进行教学。

2、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分为了解、基本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这三个教学要求的层次,亦是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基础部分;要求基本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主要范围;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学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3、为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消化教学难点,亦采用多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根据课程不同内容,运用不同媒体诠释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学习。

三、教学媒体1、文字教材:以《公务员制度教程(修订版)》(沈文莉、古小华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为主教材。

《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经历了多次改 革和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体系。
CHAPTER 03
国家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制度
职务设置及分类管理
职务设置
根据《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 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 级副职。
保障女性公务员在生育期间的 合法权益,提供生育医疗费用 和生育津贴。
CHAPTER 07
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与退休制度
辞职条件及程序
辞职条件
国家公务员在符合法定最低服务年限、未涉 及国家安全或重要机密等条件下,有权提出 辞职。
辞职程序
公务员应向所在机关提出书面辞职申请,说 明辞职理由和去向,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审批期间,公务员应继续履行工作职责。
福利待遇及发放标准
住房保障
提供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或 公租房等住房保障政策。
医疗保障
享受基本医疗保险,部分地区 还提供补充医疗保险或公务员 医疗补助。
休假制度
包括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 等,保障公务员的休息权益。
其他福利
如子女教育、文化体育设施使 用等,根据地区和单位实际情
况进行发放。
保险种类及覆盖范围
课程概述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框 架和运行机制,提高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公务员职业素养、行为规范、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奠定 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人事、行政和文秘等专业开设的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徐颂陶主编的《新编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

教学方法采用三结合:以自学为主,适当辅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知识与作业相结合。

教学要求分为了解、明确和掌握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教学方案教学资源:除教材外,还有教学大纲和导学。

导学包括各章的学习要点和综合练习。

平时作业:4次占课程总成绩的20%。

第三部分考试说明考试原则:全省统一大纲、命题和组织。

每学期举行一次。

考试原则: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

考试原则: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考试题型:填空题(约20%)、判断并改正错误(约12%)、名词解释(约25%)、简答题(约28%)、论述题(约15%)。

第四部分大纲文本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各国公务员制度发展情况,我国人事制度的历史和改革;掌握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明确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工作。

第一节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概况一、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二、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三、公务员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1.联邦德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2.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形成3.公务员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第二节我国人事制度的历史发展和改革一、我国的科举制度二、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三、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第三节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一、公平竞争原则二、功绩制原则三、党管干部原则四、依法管理原则第五节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二、同传统人事制度相比较的特点1.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2.具有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3.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4.具有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5.具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第六节积极做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工作第二章义务与权利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涵义,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基本内容,公务员义务权利的特点。

第一节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基本涵义一、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涵义二、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产生三、规定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意义第二节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一、公务员义务的分类二、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一、公务员权利的分类二、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第四节公务员义务、权利本身的特点一、与公民义务权利的联系和区别二、与政党、社团组织成员义务权利的区别三、公务员义务、权利本身的特点1.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鲜明性2.我国公务员权利的真实性3.我国公务员权利的广泛性4.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平等性5.我国公务员义务权利的一致性第三章职位分类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人事分类的概况;掌握建立职位分类的涵义、意义,我国职位分类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事分类制度概况一、两种人事分类制度1.品位分类2.职位分类二、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第二节建立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一、职位分类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职位分类使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有了客观标准。

三、职位分类为公务员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职位分类为建立机关工作责任制,克服官僚主义创造了条件。

五、职位分类为公务员实行合理的职级工资制奠定了基础。

六、职位分类使政府机关的职位数目和工资标准有了确实的依据,有利于行政开支的预算约束和民主、公开监督。

第三节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原则和主要内容一、我国实行职位分类的原则1.兼顾原则2.适用原则3.渐进原则4.动态原则5.法制原则二、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1.进行职位设置2.制定职位说明书3.确定公务员级别4.对职位的管理第四章录用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实行录用制度的意义;掌握公务员录用的涵义与原则,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方法和内容;明确公务员录用的程序。

第一节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实行录用制度的意义一、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发展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2.近现代西方文官的考任制3.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二、实行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第二节公务员录用的涵义与原则一、公务员录用的涵义二、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基本原则1.公开原则2.平等原则3.竞争原则4.德才兼备原则5.按职位要求选人的原则第三节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方法和内容一、测评种类二、考试的基本方法三、考试的基本内容1.知识测验2.智力测验3.技能测验第四节我国公务员录用的程序一、发布招考公告二、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三、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四、对考试合格者进行录用考核五、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办理录用手续六、对新录用人员进行试用第五章考核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考核制度的涵义与原则,建立考核制度的意义,公务员考核的原则、内容和标准;了解我国干部考核制度发展情况,建立考核制度的科学依据;明确公务员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第一节考核制度的涵义与建立考核制度的意义一、我国干部考核制度的发展情况二、建立考核制度的科学依据三、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涵义四、建立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意义第二节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标准一、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原则1.考核要做到客观公正2.严格依法进行考核3.贯彻公开性和民主性4.考核必须同对公务员的奖惩、使用、晋升级别和提高工资等紧密结合起来二、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我国公务员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考核的重点是工作实绩。

三、考核的等次和标准1.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2.考核的标准必须科学第三节考核的方法和程序一、考核的方法1.考核的方法要科学2.几种常用的考核方法3.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基本方法: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

二、考核的程序第六章奖励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奖励制度的发展和建立奖励制度的意义;掌握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基本原则;明确公务员奖励的条件、种类和程序。

第一节奖励制度的发展和建立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意义一、奖励制度的概念1.奖励与奖励制度2.公务员奖励二、我国干部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三、建立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意义第二节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基本原则一、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二、公平合理、奖励得当的原则三、奖励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四、奖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第三节公务员奖励的条件、种类和程序一、公务员奖励的条件二、公务员实行奖励的种类:我国公务员的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三、公务员奖励的程序四、公务员奖励的批准权限第七章纪律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公务员纪律的涵义及特点;明确公务员纪律实施的意义;掌握公务员纪律的内容;;了解违反纪律的责任。

第一节公务员纪律的涵义及实施公务员纪律的意义一、纪律的一般意义二、公务员纪律的涵义及特点1.公务员纪律的特征:规范性、强制性、独特性。

2.公务员纪律与公务员义务的关系三、实施公务员纪律的意义第二节公务员纪律的内容一、政治纪律二、工作纪律三、廉政纪律四、遵守社会公德方面的纪律第三节承担违纪责任的形式和行政处分的原则与解除一、承担违纪责任的条件二、承担违纪责任的形式1.承担违纪责任有两种形式:(1)行政处罚(2)行政处分2.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三、行政处分的原则1.惩戒与奖励相结合2.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惩戒的教育作用3.惩处得当四、给予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机关五、行政处分的程序和要求六、行政处分的解除第八章职务升降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职务升降在公务员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职务升降的意义;掌握职务晋升、降职的涵义。

第一节职务升降在公务员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一、职务升降的含义二、职务升降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节职务晋升一、职务晋升的原则和主要标准二、职务晋升的资格条件三、职务晋升的程序四、职数限额和逐级晋升五、升职和升级第三节降职一、公务员降职的含义二、降职的条件三、降职的程序四、实施公务员降职制度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职务任免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职务任免的涵义和职务任免制度,任用的方式;了解任免机关和任免权限,任免手续的办理;明确有关任免的其他规定。

第一节职务任免的涵义和职务任免制度一、职务任免的涵义二、我国公务员任免制度的特点第二节任用方式一、任用方式1.选任制2.委任制3.聘任制4.考任制二、我国公务员中的非政府组成人员的任用方式:以委任制为主,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

第三节任免机关和任免权限一、任免机关二、任免权限第四节任免手续的办理一、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办理任免手续二、任免程序第五节有关职务任免的其他规定一、关于兼职二、关于担任领导职务的最高任职年龄第十章培训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培训的特点、意义、培训的原则、内容、种类和形式;了解干部培训的历史与经验;明确国外公务员的培训制度。

第一节培训的特点、意义一、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特点二、公务员培训的意义第二节干部培训工作的历史与经验一、重视干部培训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优良传统二、建国后干部培训概况第三节国外公务员培训制度一、国外公务员的培训概况二、公务员培训的主要形式:职前培训,在职培训。

三、国外公务员的培训制度的主要特点第四节公务员培训的原则、种类、内容和形式一、公务员培训的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2.学用一致3.按需施教4.讲求实效二、公务员培训的种类三、培训的课程和内容四、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五、培训基地第十一章交流学习目的和要求对公务员交流制度和交流的四种形式: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的概念、内容、特点有明确的界定和掌握。

第一节公务员交流制度概念一、公务员交流制度概念与涵义二、公务员交流制度是过去干部调配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三、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原则1.依法进行的原则2.适才适用的原则3.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4.合理的原则第二节调任一、调任的涵义与特点二、调任的适用对象和条件三、调任的目的与意义第三节转任一、转任的涵义与特点二、适用转任的具体情形三、转任的条件与要求第四节轮换一、轮换的涵义与特点二、轮换的目的与意义三、轮换的要求第五节挂职锻炼一、挂职锻炼的涵义与特点二、挂职锻炼的对象、目的与意义三、采用挂职锻炼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二章回避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回避的历史与借鉴;掌握建立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涵义、基本内容、种类、执行特点和意义。

第一节回避制度的历史借鉴与建立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意义一、回避制度的历史借鉴二、建立回避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二节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及贯彻执行一、公务员回避的范围:配偶回避、血亲回避、姻亲回避二、公务员回避的种类1.职务回避2.公务回避3.地区回避四、公务员回避的执行回避制度的特点:一是强制性,二是预防性。

第十三章工资保险福利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公务员工资的涵义及其实质,公务员工资的意义,确立公务员工资的基本原则,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公务员的保险、福利的涵义、主要内容和改革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