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洗
中药泡洗的禁忌
中药泡洗的禁忌
中药泡洗时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包括以下几点:
1.孕妇禁用:孕妇在怀孕期间要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泡洗,因为有些中药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2.有过敏史的人:对中药或其成分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中药泡洗,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3.患有肝肾疾病的人:中药泡洗有时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所以患有肝肾疾病的人应避免使用中药泡洗。
4.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人:如果正在进行其他药物治疗,尤其是使用西药治疗的人,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避免中药泡洗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穿刺伤口或破损皮肤:中药泡洗的过程中,药物成分可能会直接进入伤口,引起感染或刺激,所以在有创伤或破损皮肤的地方不宜进行中药泡洗。
注意:以上禁忌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具体是否适合中药泡洗,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
中药泡洗
中药泡洗注意事项
• (5)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足踝关节为宜。 • (6)药液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 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 • (7)泡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注意患者神志、 面色、汗出等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目眩 等异常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 ③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 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 ④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 ⑤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 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 ⑥加茄子枝或红辣椒适量:防治习惯性冻疮。 • ⑦加银杏叶适量:防小儿腹泻。
• 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 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泡脚 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每晚1次。可清热泄肝,适用于肝阳 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 维持4-6小时。若8小时后血压回升,可煎汤第二次熏洗。
• 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 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 用上药加水1000煎至600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 脚30-40分钟,配合脚步自我按摩手法。可以起到益气养血、安神 助眠的作用。
咳嗽、头痛
8、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9、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 葱白5根。
中药泡洗药方
1、红花加盐泡脚,可治疗腿轻中静脉曲张。 2、艾叶泡洗: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
中药泡洗技术
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有 效成分可以快速渗透到皮 肤深层,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简单, 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
方便快捷
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中 药泡洗技术的费用较低,
患者经济负担轻
第
3
章
3 中药泡洗技术的实施方法
中药泡洗技术的实施方法
选择药物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 进行
煎煮药液
2 中药泡洗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药物的有效 成分渗透到皮肤或患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 果。同时,药液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 环,增强新陈代谢,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4
第
2
章
2 中药泡洗技术的优势
中药泡洗技术的优势
天然安全
作用直接
操作简便
费用低廉
中药泡洗技术使用的是天 然中草药,相对于化学药 物更加安全,没有副作用
以上内容主要介绍了中药泡洗技术的原理、优势、实施方法、适用范 围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这种古老而富有特色的中医疗法在现代仍然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
致谢词
感谢XXX提供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感谢团队,特别感谢XXX给予的耐心指导
感谢同事以及舍友的帮助 感谢评审!
作用
6/26/2024
11
中药泡洗技术的适用范围
01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泡洗技术虽然 适用范围广泛,但并不是万能的
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或病情复杂的
02
情况,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
行综合治疗
同时,在使用中药泡洗技术时,也
03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
现不良反应或药物过敏等问题
第
5
章
5 中药泡洗技术的实践案例
中药泡洗的注意事项
中药泡洗的注意事项中药泡洗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具备推动血液循环系统,提升身体免疫力的功效,但用中药泡洗有很多事宜是必须留意的。
那麼,你了解中药泡洗的注意事项有什么吗?一起来看一下。
1、中药泡洗要对症治疗中药浴务必请中医师对于病况对证下药,并依照医生叮嘱制做药汤,切忌盲目跟风自主择药。
2、泡洗前应先淋浴间洁身浴后应该马上用温冷水清洗整洁,拭干肌肤,立即穿着打扮。
一般而言,开水药浴(39℃~45℃)适用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关节炎、各种各样骨伤并发症、肥胖症及牛皮癣等;神经系统过多激动、失眠症、一般痛疼、消化不好等的药浴温度,以等同于或稍小于人体体温为宜;25℃~33℃适用亚急性扭挫伤。
药浴时,室内温度不20℃,部分药浴时,应留意全身上下防寒保暖,夏天应避风,预防流感。
3、泡洗的部位有注重泡洗时,充足曝露泡洗位置,药水以浸过病人双足踝关节为宜。
4、泡洗的時间要选定中药泡洗时要留意侵泡温度,药水温度一般以38~42℃为宜,泡洗時间不适合太长,以20~三十分钟为宜,防止烧伤。
此外病人中药泡洗应略微流汗,不能大汗淋漓,防止病人虚脱,即说白了的“气随汗脱”。
5、泡洗应立即补水保湿泡浴全过程中,流汗越多,大部分觉得排出来的内毒素就越大,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假如在泡浴全过程中很多汗液外流,一定要喝糖水、食盐水、蜂蜜水或牛乳立即填补人体所外流的营养成分,否则会导致虚脱状况,造成全身无力。
在泡浴的全过程中一定也要多吃蔬菜新鲜水果补充营养元素、酶,也要很多饮用水,填补人体外流水份。
6、这些人慎重泡洗比较严重心衰、比较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主动脉瘤、心肌梗塞、高血压病患、有流血趋向者及其老人、少年儿童谨慎使用温度39℃之上的药浴,怀孕或生理期不适合泡药浴,特别是在不适合坐浴及盆浴。
中药泡洗技术名词解释
中药泡洗技术名词解释
中药泡洗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采用中草药制剂在水中浸泡并用于浸泡、洗涤等治疗方法。
这一技术结合了中药学、中医学和中药制药学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
1. 泡洗原理:中药泡洗的原理是通过水煎或浸泡中草药,使其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用药水进行浸泡、洗涤或温泉浴,以达到治疗、调养或保健的效果。
2. 药浴:将中草药煎煮后的药汁加入温水中,让患者浸泡在中药水中,通过药性的渗透、吸收,起到调理身体、缓解症状的作用。
3. 草药洗浴:将煎煮好的中草药直接加入浴缸,进行中草药浴,通过皮肤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排毒、养颜美肤等功效。
4. 膏方泡洗:将中草药制成膏方,加入温水中,进行泡洗,适用于一些皮肤病、湿疹等局部治疗。
5. 熏蒸法:将中草药加入开水或蒸馏水中,产生药蒸汽,通过呼吸道吸入药气,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中药泡洗技术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对身体的温和作用,在中医养生和康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泡洗注意事项
中药泡洗注意事项
中药泡洗是一种使用中药材浸泡泡澡或泡脚的养生方法,有助于促进
血液循环,舒缓疲劳,调理身体。
然而,中药泡洗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中药泡洗的注意事项:其次,掌握正确的中药泡洗方法。
一般来说,中药泡洗可以分为泡澡
和泡脚两种形式。
泡澡时,应将中药材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药性充
分释放后,再倒入浴缸中,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泡脚时,
应将中药材煎煮一段时间后,倒入足浴盆中,浸泡足部。
无论是泡澡还是
泡脚,泡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以免对身体产
生不适。
再次,注意个人卫生。
在泡浴前,应先将身体清洗干净,确保没有污垢。
同时,要确保浴盆或足浴盆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另外,使用
中药泡浴后,应及时清洗身体和洗浴器具,以免中药残渣残留在皮肤上或
者浴缸内。
此外,中药泡洗不适合每个人。
孕妇、儿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皮肤过敏者、感冒发热者等身体较为虚弱或者有特殊情况的人群,不
宜进行中药泡洗。
应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个人安全和健康。
最后,不要贪多。
中药泡洗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药性较重,因此不
宜频繁大量地进行。
一周一次或一月几次的频率较为适宜,以免产生反效果。
另外,中药泡洗后感觉疲劳或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泡浴,并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
总之,中药泡洗是一种经典的中医养生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上述事项,保持适度、科学地使用,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和保护自身的健康。
中药泡洗操作流程
中药泡洗操作流程中药泡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中药材浸泡在水中,使药性溶解于水中,然后用这种药水来泡洗患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中药泡洗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工具。
选择具有良好药性的中药材,如黄芪、当归、川芎等,根据需要进行搭配。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一个干净的容器,如盆、桶或浴缸,用来盛放泡药水。
其次,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容器中。
根据医生的建议或者个人需要,将中药材放入容器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
水的温度一般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节,一般情况下,温水即可。
接着,浸泡中药材。
将中药材放入容器中的水中,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让药性充分溶解于水中。
一般情况下,泡药的时间可以根据中药材的种类和药性来调整,一般为15-30分钟。
然后,进行泡洗。
将患部浸泡在泡药水中,让药性渗透到患部,起到治疗作用。
泡洗的时间一般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一般为15-30分钟。
在泡洗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按摩患部,以促进药性的渗透。
最后,处理泡药水和中药材。
泡洗结束后,将泡药水倒掉,中药材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一般可以直接丢弃或者用于其他用途。
容器也需要及时清洗和消毒,以便下次使用。
中药泡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风湿病、痛风、痤疮等。
在进行中药泡洗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控制好泡药水的温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中药泡洗操作流程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祝您早日康复!。
中医适宜技术之中药泡洗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之中药泡洗技术中药泡洗技术是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是借助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达到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起源背景:中药泡洗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
《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
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原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
中药泡洗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达到开泄腠理、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消肿、协调脏腑功能的目的。
优势特点:因中药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吸收进入血液,故中药泡洗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
适应证:适用于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皮肤等各科的多种疾病。
近年来,我们通过中药泡洗治疗小儿湿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操作流程:1、配制药液:(1)配置好湿疹药粉后装袋。
(2)药物放入带盖的砂锅(或陶瓷锅)中,用清水浸泡30分钟。
放入的水量可以浸泡药材以上两厘米。
(3)先用武火将药物煮沸,后用文火慢慢加热25分钟。
(4)药物煎好之后关火,待温度稍降后,慢慢倾入一容器中。
2、将药液倒入浴盆中,调至适宜温度,水温根据所处的季节,以及孩子本身的体质有所调节,冬天时水温略高一点比较好,37-39℃更好,夏天水温36-38℃更合适。
3、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之间,湿度控制范围要保持在稳定的45%至70%之间。
4、将小儿浸入药液中,每次浸泡10-15min。
5、按摩经络和穴位,包括肝俞穴、大敦穴、太冲穴,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增强肝脏排毒功能。
中药泡洗标准流程
中药泡洗标准流程
中药泡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病和病理性皮肤病变。
以下是中药泡洗的标准流程:
1. 配制药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诊断,选择相应的中药材,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方。
选择的中药材通常包括透皮药物好吸收的植物药材,如黄ザ帡、白蒺煖、黄苦丁、娃儿胡椒等。
2. 研磨药物:将配制好的中药材研磨成细粉状。
研磨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便于药物与皮肤接触,促进药物吸收。
3. 泡制药水:将研磨后的中药粉加入足够的温水中,搅拌均匀。
一般推荐水温保持在40-45摄氏度之间,以便于药物溶解和吸收。
4. 清洗患部:将患部清洗干净,以去除污垢和分泌物,并帮助药物渗透皮肤。
可以用清洁的温水轻轻清洗,也可以用湿润温和的毛巾轻拭患部。
5. 泡洗患部:将准备好的中药水倒入容器中,使患部充分浸泡于药水中。
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调整。
泡洗期间,患者可以适度按摩患部,以加强药物渗透和促进血液循环。
6. 擦干患部:泡洗完后,将患部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注意不要搓揉或用力擦拭,以免损伤皮肤。
7. 包扎或装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以选择在患部进行适当的包扎,或根据医嘱使用适当的外敷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泡洗应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指导和监控,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不适情况。
此外,中药泡洗不适用于个人不透废病疗法、对中药敏感或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中药泡洗技术
中药泡洗技术中药泡洗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通过将中草药浸泡在水中,利用水的渗透作用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吸收到皮肤表面,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药泡洗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中药泡洗技术的原理中药泡洗技术是将中草药煎煮后的煎汤或煎剂倒入浴盆或足浴盆中,浸泡患者的身体部位以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技术原理是通过皮肤的渗透性,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渗入人体,发挥其药效。
中药泡洗技术通过药物的外用方式,使草药的有效成分对皮肤进行渗透,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二、中药泡洗技术的适用范围中药泡洗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对于皮肤病、风湿病和关节炎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中药泡洗技术还可以辅助治疗一些内科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此外,中药泡洗技术还可以用于保健养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三、中药泡洗技术的注意事项1. 确定使用草药的种类和浓度。
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草药,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2. 控制泡洗的时间和频率。
泡洗时间一般为20至30分钟,每天泡洗1至2次。
严禁长时间泡洗或过度频繁泡洗,以免对皮肤造成不适或损伤。
3. 注意水温。
中药泡洗时水温应适中,不宜过烫,避免造成烫伤。
同时,病人体质较弱的应该选择水温较暖的泡洗。
4. 注意卫生和个人用具的消毒。
泡洗前,应将浴盆或足浴盆充分清洁消毒,并保证草药和水的清洁卫生。
5. 避免过敏反应。
个别人对某些中草药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泡洗前应先进行皮肤试验,确认无不适后再进行泡洗。
6. 注意饮食调理。
在中药泡洗治疗期间,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7. 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某些疾病,单独的中药泡洗治疗效果并不明显,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结论中药泡洗技术是一种传统治疗方法,通过水渗透和草药成分的渗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药泡洗技术适用范围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草药种类、水温、泡洗时间和频率等方面的控制。
中药泡洗的注意事项
中药泡洗的注意事项泡洗中药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祛湿、温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但是,泡洗中药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选择合适的药材。
中医药材众多,适用于泡洗的中药也有很多选择。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对应的药材进行泡洗。
例如,湿寒体质的人适宜用草果、独活、细辛、生姜等具有祛湿功效的药材泡洗;活血化瘀的病症可以选择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药材进行泡洗。
同时,需尽量选用质地优良,没有霉变、杂质的药材。
其次,控制泡药的时间和温度。
泡药的时间过久或温度过高都会影响药效。
一般来说,泡洗中药的时间为15分钟至半小时,泡药的温度控制在40°C至50°C之间最适宜。
太热会导致药性破坏,太凉则达不到理疗效果。
另外,选择适宜的泡药容器。
泡洗中药一般使用陶瓷、玻璃或不锈钢容器。
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会释放有害物质,对中药疗效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泡药容器要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细菌繁殖。
泡洗中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量适宜。
泡洗中药不宜过量,一般使用10-30克为宜。
如果是头面部泡洗,使用5-10克即可。
2.细心观察身体反应。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泡洗中药的过程中,应细心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是否有过敏、不适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泡药。
3.泡药后保持温暖。
泡洗中药后,应尽量避免受凉,保持身体温暖。
可以用毛巾包裹身体,或者在泡药时配合使用温热的被褥,以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发挥疗效。
4.饮食调理。
泡洗中药的同时,合理调理饮食也是很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体质,合理选择食物,如寒凉体质可以多吃温热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等;湿热体质可以多吃清淡的食物,如薏米、苦瓜等。
总的来说,泡洗中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是在泡洗中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选择合适的药材、控制泡药的时间和温度、选择适宜的泡药容器等。
此外,还需要细心观察身体反应,保持温暖,并在饮食上进行适当调理。
中药泡洗技术
中药泡洗技术是一种利用中药进行泡浴或淋洗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中药泡洗技术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适当的中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具有相应药效的中药。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煎煮后用于泡浴或淋洗。
准备泡浴或淋洗的设备:选择一个适当的浴缸或浴盆,确保其清洁干净。
如果是淋洗,准备好一个带细眼的小喷壶或者一块纱布。
煎煮中药:按照所选中药的煎煮方法,将中药煎煮至适当浓度。
注意控制好水量和时间,以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调节水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能力,调节好浴缸或浴盆中的水温。
一般来说,水温以38℃~42℃为宜。
泡浴或淋洗:将煎煮好的中药倒入浴缸或浴盆中,让患者躯体及四肢浸泡于药水中。
如果是淋洗,则将煎好的中药放在纱布上,淋洒在表皮患部。
泡洗时间: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20分钟到30分钟为宜。
在此期间,患者可以感受中药的药效,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受寒,以防外邪内侵而致病。
泡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机体局部及全身的情况,如果出现红疹、瘙痒、心悸、头晕目眩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泡洗并就医。
此外,中药泡洗的过程中,患者可在30分钟内饮用300毫升到500毫升温开水,以补充体液和增加血容量,帮助代谢废物排出。
有严重心肺及肝肾疾病的患者饮水量不宜超过150毫升。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泡洗技术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泡洗技术中药泡洗技术藉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起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杀虫消毒等作用。
本法不仅适用于痈、疮、肿毒、癣、痔、烫伤、外伤、骨伤等局部疾病,也可用于发热、失眠、便秘、中风、关节炎、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患。
一、基本操作方法全身泡洗技术:是用较多的中草药煎汤制成水剂,然后将其注入浴缸、浴桶或专门器械中,待药液降温后,用来泡澡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法洗浴范围大,浸泡时间长(1次浸泡可达30〜40分钟),对感冒、风湿、丹毒、湿疹、疥疮等内科、皮肤科疾病能起到较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
局部泡洗技术:是指用药液浸洗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多为患部),以达到治疗局部或全身疾患的目的。
这种方法洗浴时间长,药液直接浸于体表,可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有足够的时间进入体内,以便发挥治疗作用,是临床中最常用的、疗效最确切、治疗范围最广的药浴技术之一。
特别提示:不可久坐水中恣意泡洗,以免冬天着凉,夏天受热。
二、常见疾病的泡洗治疗技术(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及重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关节边缘增生和关节面的硬化,这是关节面耐压能力降低的一种老化现象,主要病变来自关节软骨变性。
祖国医学认为肝肾虚衰,体质下降是本病的内因,而风寒湿邪流注关节,外伤后血瘀阻络是本病的外因。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活血化淤,祛风除湿,疏经通络。
【组方】鸡血藤20g、伸筋草20g、络石藤20g,川芎15g、木瓜15g、川椒15g、路路通15g、海桐皮15g、秦艽15g。
【操作步骤】将中药水煎去渣取液1000ml左右,再加清水2L左右,倒入深度约为60〜80cm的药浴袋内,双小腿伸入袋内后,一起放入装满40℃左右温水的泡洗桶内,袋内药液浸润至足三里附近,每次泡洗30分钟左右,1天1〜2 次,每次间隔3〜7小时,1份药液可用3天,18天为1疗程。
中 药 泡 洗 技 术
中药泡洗技术中药泡洗技术是借助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感发热、失眠、便秘、皮肤感染及中风恢复期的手足肿胀等症状。
二、评估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2.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或处于月经期。
3.体质、对温度的耐受程度。
4.泡洗部位皮肤情况。
三、告知1.餐前餐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全身泡浴。
2.全身泡洗时水位应在膈肌以下,以微微汗出为宜,如出现心慌等不适症状,及时告知护士。
3.中药泡洗时间30分钟为宜。
4.泡洗过程中,应饮用温开水300~500ml,小儿及老年人酌减,以补充体液及增加血容量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
有严重心肺及肝肾疾病患者饮水不宜超过150ml。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液及泡洗装置、一次性药浴袋、水温计、毛巾、病服。
五、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室内温度。
嘱患者排空二便。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根据泡洗的部位,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注意保暖。
3.将一次性药浴袋套入泡洗装置内。
4.常用泡洗法:(1)全身泡洗技术:将药液注入泡洗装置内,药液温度保持40℃左右,水位在患者膈肌以下,全身浸泡30分钟。
(2)局部泡洗技术:将40℃左右的药液注入盛药容器内,将浸洗部位浸泡于药液中,浸泡30分钟。
5.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6.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着衣,安置舒适体位。
六、注意事项1.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妇女月经期间慎用。
2.防烫伤,糖尿病、足部皲裂患者的泡洗温度适当降低。
3.泡洗过程中,应关闭门窗,避免患者感受风寒。
4.泡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汗出等情况,出现头晕、心慌等异常症状,停止泡洗,报告医师。
中药冷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是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一种操作方法。
治疗鼻炎中药泡洗法
治疗鼻炎中药泡洗法鼻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它给患者带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中药泡洗法作为一种温和有效的疗法,可以帮助缓解鼻炎症状,恢复鼻部健康。
本文将介绍治疗鼻炎的中药泡洗法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一、中药泡洗法的原理中药泡洗法是一种通过用药物溶液清洗鼻腔的方法,以达到缓解炎症、清除鼻腔分泌物、改善鼻部通气的效果。
中药泡洗法的原理是在温和药用溶液的作用下,通过鼻子吸气、呼气时药液进入鼻腔,使鼻腔内的药物能够渗透到受损组织,起到减轻炎症、促进修复的作用。
二、中药泡洗法的具体步骤1. 准备中药: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常用的包括苍耳子、桔梗、黄芩等。
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取2-3种中药材,按照比例配制成药用溶液。
2. 洗鼻器的选择:可以选择药店常见的鼻腔洗液器、滴液器或注射器等器具,确保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3. 温化药用溶液:将适量的药用溶液加热,使其达到体温,注意不要过热以免烫伤鼻腔。
4. 泡洗鼻腔:使用合适的洗鼻器,将预热的药用溶液慢慢注入一个鼻孔,让其自然流出另一个鼻孔。
注意不要用力或过急,以免造成不适。
5. 清洗器具:用清水或酒精对使用的洗鼻器进行清洗,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干。
三、中药泡洗法的使用注意事项1. 剂量控制: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控制药物的配比和浓度,不可随意加大药量以免引起不适或过敏反应。
2. 清洁卫生:使用前后,鼻腔洗液器需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确保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3. 温度控制:药用溶液不可过热,以免烫伤鼻腔;也不可过凉,避免引起不适感。
4. 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对中药泡洗法的反应也不同。
在使用过程中留心观察自身的变化,如出现过敏等不良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 不适应症:对于孕妇、严重高血压、中耳炎或鼻腔严重出血患者来说,中药泡洗法可能不适用。
在接受治疗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指导。
中药泡洗法作为一种自然、温和的治疗鼻炎的方法,可以起到舒缓症状、改善鼻腔健康的作用。
中药泡洗法操作流程
中药泡洗法操作流程
中药泡洗法是一种通过足部浸泡、洗浴来刺激足部穴位,达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疏通腠理、温经通络等目的的中医疗法。
适用于妇科病、肾病、外感发热、畏寒、肢冷、失眠、便秘、关节痛、中风恢复期的手足肿胀等症状。
在进行中药泡洗法前,需要准备足浴桶、中药红花泡洗液、水温计、一次性足浴袋、纱布、外挂筐、毛毯、毛巾、手消毒液、中医治疗单、中医护理操作记录单等物品,并核对患者身份信息。
在进行中药泡洗法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告知,包括确认患者身份、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询问患者对中药过敏情况、热的耐受度等信息,并检查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
在操作中药泡洗法时,需要洗手并戴口罩,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诊断、部位、药名、时间、用法等信息,确保操作无误。
中药泡洗法可以缓解失眠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环境卫生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1.在放置足浴桶和足浴袋时要注意避免药液溅湿衣裤,同时使用水温计测量药液温度,确保温度在39~41℃之间。
2.在协助患者浸泡双足时,要先试水温,并询问患者是否感到灼烧感或刺痛感。
同时,要注意保暖,为患者加上毛毯,并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
3.在治疗过程中,要将呼叫器放在患者易取处,提醒患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4.治疗结束后,要注意清洁局部皮肤并观察皮肤情况,同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整理床铺。
在交代注意事项时,要提醒患者注意保暖和避免外出活动,同时再次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治疗项目。
5.在记录治疗过程时,要详细记录操作项目、患者反应和结束时间等信息,以备后续参考。
同时,要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中药泡洗法的概念
中药泡洗法的概念中药泡洗法是指将中药材用水浸泡,并将其用作洗浴的一种传统疗法。
它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药泡洗法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理论和五脏六腑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通过经络的循行,保证了机体的正常运转。
中药泡洗法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经络系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中药泡洗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风湿病、皮肤病、妇科疾病等。
其中,风湿病是中药泡洗法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
中药泡洗法能够温通经络,活血止痛,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中药泡洗法对于一些皮肤疾病,如湿疹、痤疮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通过中药泡洗,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实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药泡洗法的操作方法较为简单。
通常情况下,首先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将其进行研磨或切碎,然后将中药材放入一定量的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之后,将浸泡好的中药水倒入浴盆中,调节水温至适宜温度,然后将患者的身体浸泡其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最后用清水将身体冲洗干净即可。
中药泡洗法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在使用时要注意药材的功效和禁忌。
其次,水温应适宜,通常为37-40摄氏度,以避免烫伤或寒冷刺激。
此外,患者在泡洗时应保持放松的状态,可以轻轻按摩身体,促进中药成分的吸收和渗透。
最后,在泡洗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总的来说,中药泡洗法是中医药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经络系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
中药泡洗法在治疗风湿病、皮肤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但是在使用中药泡洗法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和合适的水温,以及保持放松和保暖,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药泡洗法是中医药宝贵的疗法之一,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泡洗
(3)空腹及餐后1小时内不宜泡洗。由于泡 洗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 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 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 响消化。
咳嗽、头痛
8、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 30克、生白矾30克。
9、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 芷20克、细辛10克、葱白5根。
10、高血压方
(1)磁石降压方: 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
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 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清 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 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 可用2-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 3次,血压即可能有所下降。
(3)牛膝钩藤汤
牛膝、钩藤各30克。加清水适量,浸泡5- 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 足浴,可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加至盆满 为止。每日早起和晚睡前足浴。每次约30- 40分钟,以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为1疗程,连 续1-2个疗程。可平肝潜阳,引热下行,适 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4)决明降压汤
(4)中药泡洗环境宜安静舒适,室温适中, 不要直接吹风,最好配以柔和的灯光和音乐 ,让患者心旷神怡,精神放松。注意为患者
(5)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 足踝关节为宜。
(6)药液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 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 伤。
(7)泡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 ,注意患者神志、面色、汗出等情况,如出 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目眩等异
中药泡浴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中药泡浴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中药泡洗注意事项比较多,例如控制水温、控制时间等。
中药泡洗是结合身体的情况,由专业中医师配制合适的中药材进行泡洗,能够促进病情的恢复。
1、控制水温:中药泡洗时,水温尽量控制在30-40℃,如果中药泡洗的时候水温过高,则会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容易加快局部的代谢以及耗氧量,会使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以及瘙痒的症状。
如果是缺血性病人,水温过高时会使局部缺血更加严重,从而对血管造成损伤;
2、控制时间:中药泡洗尽量保持在20-30分钟,如果时间过长,可能由于肢体长时间下垂,从而影响血液循环;
3、其他:在中药泡洗前,如果皮肤出现严重的溃烂现象,则不建议进行,因为中药泡洗会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容易影响受损组织的恢复。
此外,如果在中药泡洗期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止并找医师就诊处理。
使用中药泡洗过后,还需要使用清水清洗,避免中药长时间在皮肤表面残留,对皮肤表层组织造成刺激。
泡浴禁忌如下:
1、特殊疾病:比如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的患者一定注意泡浴温度不要过高,如果温度过高,可能造成血压升高或者出现新的心脑血管病;
2、特殊人群:比如孕妇或者女性月经期间不能泡浴,身上有伤口应注意不能泡浴;
3、掌握泡浴时间:泡浴时间不能过长,温度不能过高,时间和温度需在泡浴前进行仔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ppt
11
• (8)泡洗后应立即以浅色毛巾轻轻拭干皮肤,注意拭干趾间皮 肤,穿上暖和衣服,以免受凉感冒。趾甲长者给予修剪。
• (9)患者实施中药泡洗后,嘱患者饮200ml温开水。询问患者感 受,观察泡洗部位皮肤情况等。
16
咳嗽、头痛
8、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9、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 葱白5根。
完整ppt
17
10、高血压方
(1)磁石降压方: • 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
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 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 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 药1-3次,血压即可能有所下降。
21
• 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 或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g。
完整ppt
22
• 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
• 用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去渣后混入足浴盆,睡觉前 浸泡双足30-40分钟。
完整ppt
23
桂枝、茄秧、白芷、防风、细辛各15克,水煎加热水至3000毫升 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完整ppt
13
• 5、花椒水泡脚,可防脚臭、脚汗、脚气、抓一把花椒用 沙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后,双脚先熏等水温能下脚 的时候就开始泡脚。
完整ppt
14
6、当归桂圆方
• 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 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 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 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 (10) 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 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
防止烫伤的发生。 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 单独严格消毒 。
完整ppt
12
中药泡洗药方
1、红花加盐泡脚,可治疗腿轻中静脉曲张。 2、艾叶泡洗: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 3、艾叶和红花泡洗,可治疗皮肤病如湿疹。
中药泡洗
完整ppt
1
中药泡洗概述
完整ppt
2
目录
01 02 03 04
中药泡洗历史 中药泡洗的机理、适应症及禁忌症 泡洗注意事项及中药泡洗药方 应急处理
完整ppt
3
中药泡洗历史
完整ppt
4
完整ppt
5
适应症
完整ppt
6
禁忌症
完整ppt
7
操作流程
• 1.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约1500ml左右。
• 6.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 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完整ppt
8
中药泡洗注意事项
完整ppt
9
完整ppt
10
• (5)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足踝关节为宜。
• (6)药液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 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
• 2.患者准备:排净大小便。
• 3.一般在药中加水1500ml左右,沸后20分钟,在将芳香药物加 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 4.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暴露患者患处,先用药热气熏 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 40℃左右时,嘱患者将臀部坐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5.无菌纱布、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 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 用上药加水1000煎至600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 脚30-40分钟,配合脚步自我按摩手法。可以起到益气养血、安
神助眠的作用。
完整ppt
①加姜一大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和关 节病。
②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 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完整ppt
24
• ③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 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 ④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 石决明24克,黄芪、当归、牛膝、生牡蛎、白芍、玄参、桑枝、 磁石、补骨脂、丹皮、乌药、独活各6克。其中,石决明、牡蛎、 磁石先煎30-60分钟,取其煎液加温水适量,入浴盆足浴,每次 1小时,每日1次,每次1剂,连续7-10剂。可平肝潜阳,适用于
高血压头晕头痛,小便短少,肢体水肿,麻木等。
完整ppt
• ⑤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 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完整ppt
25
• ⑥加茄子枝或红辣椒适量:防治习惯性冻疮。 • ⑦加银杏叶适量:防小儿腹泻。 • ⑧加芹菜叶适量: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完整ppt
26
应急处理
完整ppt
27
谢谢观赏
完整ppt
28
完整ppt
19
• 牛膝、钩藤各30克。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 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可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加至盆满 为止。每日早起和晚睡前足浴。每次约30-40分钟,以不适症状 减轻或消失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平肝潜阳,引热下行,
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完整ppt
20
完整ppt
18
• 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 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泡脚 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每晚1次。可清热泄肝,适用于肝阳 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 维持4-6小时。若8小时后血压回升,可煎汤第二次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