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实验报告
化学必修二的实验报告
![化学必修二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18f8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9.png)
化学必修二实验报告:酸碱滴定反应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酸碱滴定反应,学习如何正确操作滴定管和计量瓶,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了解滴定曲线的绘制与分析。
2.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定量滴加反应物,测定溶液中的酸碱物质浓度。
在酸碱滴定反应中,通常使用酸性溶液(如硫酸)滴定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或使用碱性溶液滴定酸性溶液。
滴定反应的终点是指滴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化学计量比例达到完全中和的状态。
通常使用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指示剂的颜色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有明显的变化。
3. 实验步骤步骤一:实验准备1.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滴定管、计量瓶、烧杯等。
2.准备所需的试剂,包括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指示剂。
步骤二:滴定操作1.使用洗涤剂清洗滴定管和计量瓶,确保无残留物。
2.使用移液管分别将待滴定溶液和滴定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中。
3.使用滴定管将滴定溶液缓慢滴入待滴定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
4.当滴定溶液滴加到接近滴定终点时,减慢滴定速度,并注意观察颜色变化。
5.当颜色变化明显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液的体积。
步骤三:数据处理1.根据滴定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滴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2.绘制滴定曲线,将滴定液的体积作为横轴,滴定液浓度作为纵轴。
3.根据滴定曲线确定滴定终点的体积,计算待滴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进行了酸碱滴定反应,并获得了滴定液的体积数据。
根据滴定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我们得到了滴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滴定溶液滴加到接近滴定终点时,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表明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滴定终点。
通过绘制滴定曲线,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滴定过程的变化情况。
根据滴定曲线确定滴定终点的体积,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待滴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这对于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5. 实验总结通过化学必修二的实验,我们学习了酸碱滴定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滴定管和计量瓶的正确使用技巧。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实验1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实验1粗盐提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b1dde1cc7931b764ce15bd.png)
实验1粗盐提纯
实验目的
1、认识怎样除掉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硫酸盐、镁离子、钙离子)
2、经过实验进一步稳固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
剪刀、火柴
实验操作
实验内容和实
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解说
1、
溶解粗盐固体呈
色,由于含
①取一药匙粗盐(约2g)放入
烧杯中
质,粗盐水
呈
状态(澄清
或污浊)
②取约10mL蒸馏水倒入烧杯,用玻璃棒搅
拌,察看溶液
能否污浊
3、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作过滤器,过滤,
滤液的主要
成分是:、
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
4、滤液顶用胶头滴管滴加适当盐酸
现象:加盐酸至
不再有
为
止;
此时溶液成
分:。
5、最后获得
固
蒸发:体。
把获得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
发皿放
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
璃棒不
断搅拌,防备,到蒸发皿中
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
皿的余
热使滤液蒸干。
第1页
问题与沟通
1、怎样查验 BaCl2溶液已经加过度?详细操作?
第2页。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f8dd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7.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氧气的制取实验目的: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并了解氧气的性质。
实验原理:氧气可通过加热过氧化铁(II)产生,具体反应如下:2FeO2 → 2Fe + O2↑实验仪器和试剂:1. 高锰酸钾(KMnO4)固体2. 过氧化氢(H2O2)液体3. 并口瓶或试管4. 火柴或点火器5. 水实验步骤:1. 在一个洁净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KMnO4)固体。
2. 将容器中的过氧化氢(H2O2)液体慢慢倒入高锰酸钾(KMnO4)固体中,同时用火柴或点火器点燃即可见到产生的氧气。
3. 在氧气产生的同时,观察是否有明亮的火焰,以及产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1. 在加入过氧化氢(H2O2)液体时,可以看到产生的氧气逐渐充满整个容器。
2. 点燃氧气时,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火焰。
3. 瓶口有一轻微的爆炸声,瓶子的塑料外包装有一定程度的变形。
实验讨论和分析:1.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高锰酸钾(KMnO4)固体和过氧化氢(H2O2)液体反应时产生了氧气。
2. 氧气是能够强烈助燃的气体,因此在点燃时会出现明亮的火焰。
3. 火焰的明亮程度与氧气的纯度有关,纯度越高,火焰越明亮。
4. 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
5. 实验中瓶口的爆炸声和容器的变形说明氧气的制备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强烈推荐在密闭容器下进行该实验时,谨慎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氧气。
通过观察产生的氧气和火焰,我们对氧气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在进行实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了正确使用化学试剂,并且意识到了在制备氧气时需注意的一些细节,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成功性。
参考文献:无。
最新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最新6篇
![最新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a115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3.png)
最新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最新6篇最新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篇一一、指导思想和要求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普通高中第一阶段化学新课程实验,进一步提高我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和化学教研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
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
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主备,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
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有对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4篇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c2582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e.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4篇高中化学实验报告4篇高中化学实验报告1实验(shíyàn)名称钠、镁、铝单质(dānzhì)的金属性强弱实验(shíyàn)目的通过实验,探究(tànjiū)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yíqì)和试剂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比照实验1(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外表的煤油。
在一只250mL 烧杯中参加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有关化学反响方程式:。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参加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比照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参加2mol/L盐酸2mL。
现象:。
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问题讨论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高中化学实验报告2班级:姓名:座号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1.实验步骤比照实验1〔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外表的'煤油。
在一只250mL烧杯中参加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有关化学反响方程式。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参加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然后加热试管,现象: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比照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参加2mol/L盐酸2mL。
高中化学课本所有有机实验 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课本所有有机实验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62dd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8.png)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实验报告
5105 李鑫✓实验一
实验名称:甲烷的取代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甲烷特有的化学性质
✓实验二
实验名称:乙烯的化学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
实验名称:苯的化学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实验四
实验名称:苯的取代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苯能否能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名称: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情况
乙醇的氧化反应
✓实验六
实验名称: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七
实验名称: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学会鉴别成分。
✓实验八
实验名称:糖类的水解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糖类的水解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1探究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必修1探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5333c4cc7931b765ce15fa.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必修1》班级姓名号数课题名称:溴、碘的提取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1、初步卤素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练习萃取的实验操作方法;3.充分认识从海水中提取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提出问题】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等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化学反应原理?[疑问或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必修1》班级姓名号数课题名称: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3、探究碳酸钠的相关化学性质。
4、练习使用PH试纸来测定盐溶液的PH;3.充分认识从海水中提取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思考: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酸钠分别与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碳酸钠被称为“纯碱”的原因是什么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必修1》班级姓名号数课题名称: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5、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来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6、通过比较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性质上有什么异同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疑问或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必修1》班级姓名号数课题名称: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15452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a.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高中化学实验报告一、什么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二、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1一、前言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
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1),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参与。
通过数次实验证明,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
本实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二、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1、所用器材及材料(1):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
约长100毫米、宽40毫米、高50毫米。
(2):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
还有铁氧体磁体φ30*23毫米二块、稀土磁体φ12*5毫米二块、稀土磁体φ18*5毫米一块。
(3):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4):铁片两片。
(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刀片除锈、或用酸清洗。
)用的罐头铁皮,长110毫米、宽20毫米。
表面用砂纸处理。
2、电流表,0至200微安。
用微安表,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用表头上的调0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节一定位置。
即通电前指针在50微安的位置作为0,或者不调节。
3、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直流电源,本实验由于要使用电流表,一般的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按照电流流动方向来设计的,(也有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左右偏转的电流表。
本实验报告示意图就是画的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电流表)。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e5d1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f.png)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酸碱滴定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酸碱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2. 学习如何使用滴定管、酸碱指示剂等实验器材;3.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是一种通过加入滴定液,利用化学反应的等量关系,测定待测溶液中存在的酸或碱的方法。
当滴定溶液滴加到反应容器中时,滴定溶液中的酸或碱与反应容器中的酸或碱发生中和反应,当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时,滴定反应会突变,这时滴定管里液面发生跳跃的现象,称为终点。
实验步骤:1. 将待测酸(或碱)溶液放入容器中;2. 使用滴定管将标准酸(或碱)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3. 在初步滴定过程中,滴定管的滴速不宜过快,以免加入过量的滴定液,导致滴定终点的判断困难;4. 当待测溶液的指示剂颜色的变化从受滴定液溶液处开始,继续滴定至颜色改变完全,出现明显的突变,此时为滴定终点;5. 记录下滴定终点所用的滴定液体积,进行计算。
实验器材与试剂:1. 酸碱滴定管、滴定瓶;2. 量筒、烧杯、玻璃棒;3. 盐酸(标准酸溶液);4. 碱溶液(待测溶液);5. 酸碱指示剂。
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或眼睛;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3. 操作完毕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妥善处理实验废液。
实验数据与结果:待测溶液:碱溶液滴定终点所用滴定液体积:25.0 mL实验计算:根据滴定终点所用滴定液体积,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碱的摩尔浓度。
实验结论: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进而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6篇)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fa3d2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8.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高中化学实验报告(6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实验目的】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实验1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实验2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结论:【问题讨论】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四: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问题讨论】分析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必要条件?高中化学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高中化学实验报告3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3篇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026e64580216fc700afde7.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3篇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report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2、篇章2: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3、篇章3: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文档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怎样写?下面是小泰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相关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章1: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实验目的】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问题讨论】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篇章2: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高一化学实验报告.doc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高一化学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321ccdb3ee06eff9aff8075b.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高一化学实验报告
1 (1)称取4克氢氧化钠,5 .85克氯化钠(2)用量筒量取适量蒸馏水(3),放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并冷却(4)将液体排入一个1l容量瓶中(5),用玻璃棒,用蒸馏水冲洗烧杯,排入容量瓶中(6),用橡胶头滴管盖住容量瓶中盖,使其体积恒定(7),并上下摇动。
(1)检漏,(2)用标准溶液和待测液体润湿滴定管(3),(3)将高锰酸钾溶液加入酸性滴定管中,将草酸加入酸性滴定管中,读取初始刻度(4),将草酸流入锥形瓶中,将白纸(5)放在锥形瓶下,用正确的方法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锥形瓶(6)中,直到溶液呈淡紫色,滴定(7)后读取最终刻度,计算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3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生成白色沉淀为alcl3加入少量ba(oh)2固体,向无色气体中加入hcl,使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白色沉淀不溶于(nh4)2so4。
(nh4)2co34溶解在沉淀物中。
单独加入新制备的氯水,振荡,然后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并静置分层。
如果下层为棕黄色,则使用nabr如果下层是紫红色,nai用于液体分离。
取出下层液体并蒸馏以获得br2、i25。
将浓硫酸加入废废铜中。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f2346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8.png)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化学实验报告篇1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
”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2]。
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式的现状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这对于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参考并尝试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小结交流探究活动的收获。
这样的实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动手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必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414b3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c.png)
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实验仪器和试剂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对比实验1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现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现象:..然后加热试管;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比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结论:问题讨论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仪器和试剂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实验过程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实验目的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现象:..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现象:..2.实验结论..问题讨论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3+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实验目的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实验1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现象:..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实验2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结论:..问题讨论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仪器和试剂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问题讨论分析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化学电源实验目的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仪器和试剂0.5mol/LNa2SO4溶液、烧杯、3~6V直流电源、开关、灵敏电流计、起辉电压为1.7V 的发光二极管、导线若干..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1按图示装置连接多孔碳棒和直流电源;并将多孔碳棒插入盛有0.5mol/LNa2SO4溶液的烧杯中..现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取下上述装置的直流电源;按下图所示;在连接两个多孔石墨碳棒的导线中间连接一个发光二极管..现象:..2.实验结论..问题讨论多孔碳棒在本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乙烯的性质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乙烯的性质;2.学会区分甲烷和乙烯的方法..实验仪器和试剂乙烯气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试管、导管..实验过程实验一1.实验步骤把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2.实验结论..实验二1.实验步骤把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结论..问题讨论1.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现象相似;原理是否也相似2.如何区分甲烷和乙烯气体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乙酸的性质实验目的1.认识乙酸的酸性;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2.认识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仪器和试剂稀醋酸、冰醋酸、无水乙醇、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石蕊溶液、大试管、小试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玻璃导管、橡胶管、胶头滴管、火柴..实验过程实验一:乙酸的酸性实验1.实验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加入约3mL稀醋酸;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现象:..结论:..2取一支小试管;加入约3mL稀醋酸;向其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现象:..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2.实验结论..实验二:酯化反应1.实验步骤1向一支大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并轻轻摇动至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2mL冰醋酸..2按书本P67图示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加热大试管3-5min;注意观察小试管中收集的产物..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问题讨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油脂的水解实验目的1.掌握酯类的水解反应;2.了解怎样从油脂制得肥皂..实验仪器和试剂新鲜的动物脂肪如牛油、95%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饱和食盐水、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酒精灯、石棉网、火柴、药匙、滤纸..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新鲜动物脂肪、6mL95%的乙醇;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2向步骤1的反应液中加入6mL40%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棕色粘稠状..检验油脂是否完全水解的方法是:..3在上一步的反应液中加入60mL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观察浮在液面上的固体物质..用药匙将固体取出;用滤纸沥干;挤压成块;观察;并与日常使用的肥皂作比较..2.实验结论..问题讨论1.在制肥皂的实验过程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什么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糖类的性质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物质的性质;2.了解葡萄糖的检验反应..3.了解淀粉的检验及淀粉的水解..实验仪器和试剂葡糖糖晶体、蔗糖晶体、可溶性淀粉固体、脱脂棉、10%的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2%的硝酸银溶液、2%的稀氨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硫酸铜溶液、碘水、热水、蒸馏水、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小烧杯、玻璃棒..实验过程实验一:葡萄糖的检验1.银镜反应1配制银氨溶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2%的AgNO3溶液;振荡试管;同时滴加2%的稀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2在配制好的银氨溶液中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在温水浴里加热3-5min..现象:..结论:..2.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1制备新的CuOH2悬浊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4-5滴5%的CuSO4溶液;得到含NaOH的CuOH2悬浊液..2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2mL10%葡萄糖溶液;加热..现象:..结论:.实验二:淀粉的性质实验1.淀粉的水解1向一支试管里加入4mL淀粉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试管4-5min..。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20c7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e.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实验报告1: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实验目的通过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加入到中。
2. 逐滴向盐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3. 当溶液变成中性时,停止滴加。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
通过酸碱指示剂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报告2: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目的研究金属与酸的反应,了解金属活泼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取一些金属片,如锌片、铜片等。
2. 将金属片分别放入不同的酸溶液中。
3. 观察金属片与酸的反应情况,记录反应速率和产物。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金属的活泼性越高,与酸的反应速率越快。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后,生成了不同的产物,如氢气等。
...实验报告10:电解水的分解反应实验目的观察水的电解反应,了解水的分解产物和电解质的作用。
实验步骤1. 将两个电极(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放入盛有水的中。
2. 通电使电极产生电解反应。
3. 观察气泡生成和电极的变化。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水在电解过程中分解成了氧气和氢气。
阴极上生成氢气,阳极上生成氧气。
这表明水是电解质,可以分解成气体。
报告分析通过这10个实验,我们研究了化学实验中一些基本的反应原理和规律。
我们观察到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等。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电解水的分解反应,观察到了氧气和氢气的生成。
这些实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原理,并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研究。
总的来说,这些实验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践化学知识的途径,让我们对化学的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
【实验报告】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
![【实验报告】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87536e76a20029bd642dc7.png)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
2.实验结论
。
【问题讨论】
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仍然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高一化学实验报告
![高一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e074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0.png)
高一化学实验报告高一化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在实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探究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记录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移液管、烧杯、热水浴、温度计等。
2. 试剂:硫酸铜溶液、锌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1. 实验一:锌与盐酸的反应将一小块锌片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观察到锌片迅速溶解,并伴有气泡的产生,同时试管外壁感觉到一定的热量释放。
实验现象解释:盐酸与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并伴有放热反应。
2. 实验二:硫酸铜与锌粉的反应取一小勺锌粉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观察到锌粉迅速变黑,并有气泡产生,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实验现象解释:锌粉与硫酸铜发生反应,锌被氧化为锌离子,硫酸铜被还原为铜离子,溶液中的铜离子被还原后,颜色消失。
3. 实验三: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取一小块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气泡,并有一股刺激性气味散发出来。
实验现象解释: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同时伴有气体的生成。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盐酸与锌的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该反应具有放热性质,是一种放热反应。
2. 硫酸铜与锌粉的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锌被氧化为锌离子,硫酸铜被还原为铜离子。
该反应中锌起到还原剂的作用,硫酸铜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3.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该反应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氯化钠溶液中残留的氯气。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会产生不同的物质和现象,反应速率、放热性质等也会有所不同。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做好观察记录,并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册必修一(9篇)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册必修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54ea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c.png)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册必修一(9篇)2023年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推荐)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参加学校的创先争优活动,处处以身作则,勇于开拓进取,不怕困难和挫折。
平时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上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活动,认真做笔记,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标准,学习其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旧的教材,使自己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的教育形势。
在教学中,我总能以饱满的热情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在20xx年的上半年我担任高一一班和三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下半年我担任高二一班和三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我深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几年,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我更是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平时,我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一班和三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尽量出一些思考题,以便他们积极思维,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差生,我从不气馁,总是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的帮他们辅导,不厌其烦地教,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端正其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在教学中,我总是及时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评价一直被认为是全面考察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学生情绪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开放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讲评的形式,更注重学生掌握了什么,取得了什么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对比实验1(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比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问题讨论】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仪器和试剂】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问题讨论】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溶液有什么作用?3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实验目的】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1.通过对FeCl3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KSCN溶液。
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现象:。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充分振荡后静置。
4现象:。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现象:。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的检验与Fe3+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实验目的】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实验1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结论:。
实验2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结论:。
【问题讨论】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问题讨论】分析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化学电源【实验目的】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0.5mol/LNa2SO4溶液、烧杯、3~6V直流电源、开关、灵敏电流计、起辉电压为1.7V的发光二极管、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1)按图示装置连接多孔碳棒和直流电源,并将多孔碳棒插入盛有0.5mol/LNa2SO4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取下上述装置的直流电源,按下图所示,在连接两个多孔石墨碳棒的导线中间连接一个发光二极管。
现象:。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多孔碳棒在本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乙烯的性质【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乙烯的性质;2.学会区分甲烷和乙烯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试剂】乙烯气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试管、导管。
【实验过程】实验一1.实验步骤把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现象:。
2.实验结论。
实验二1.实验步骤把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1.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现象相似,原理是否也相似?2.如何区分甲烷和乙烯气体?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乙酸的性质【实验目的】1.认识乙酸的酸性,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2.认识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仪器和试剂】稀醋酸、冰醋酸、无水乙醇、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石蕊溶液、大试管、小试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玻璃导管、橡胶管、胶头滴管、火柴。
【实验过程】实验一:乙酸的酸性实验1.实验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加入约3mL稀醋酸,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
现象:。
结论:。
(2)取一支小试管,加入约3mL稀醋酸,向其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现象:。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实验二:酯化反应1.实验步骤(1)向一支大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并轻轻摇动至混合均匀,再向其中加入2mL冰醋酸。
图示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加热大试管3-5min,注意观察小试管(2)按书本P67中收集的产物。
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问题讨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油脂的水解【实验目的】1.掌握酯类的水解反应;2.了解怎样从油脂制得肥皂。
【实验仪器和试剂】新鲜的动物脂肪(如牛油)、95%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饱和食盐水、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酒精灯、石棉网、火柴、药匙、滤纸。
【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新鲜动物脂肪、6mL95%的乙醇,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
(2)向步骤(1)的反应液中加入6mL40%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棕色粘稠状。
检验油脂是否完全水解的方法是:。
(3)在上一步的反应液中加入60mL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观察浮在液面上的固体物质。
用药匙将固体取出,用滤纸沥干,挤压成块,观察,并与日常使用的肥皂作比较。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1.在制肥皂的实验过程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什么?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Ⅱ探究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座号【实验名称】探究糖类的性质【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物质的性质;2.了解葡萄糖的检验反应。
3.了解淀粉的检验及淀粉的水解。
【实验仪器和试剂】葡糖糖晶体、蔗糖晶体、可溶性淀粉固体、脱脂棉、10%的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2%的硝酸银溶液、2%的稀氨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硫酸铜溶液、碘水、热水、蒸馏水、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小烧杯、玻璃棒。
【实验过程】实验一:葡萄糖的检验1.银镜反应溶液,振荡试管,同时滴加2%的(1)配制银氨溶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2%的AgNO3稀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2)在配制好的银氨溶液中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在温水浴里加热3-5min。
现象:。
结论:。
2.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1)制备新的Cu(OH)2悬浊液: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4-5滴5%的CuSO4溶液,得到含NaOH的Cu(OH)2悬浊液。
(2)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2mL10%葡萄糖溶液,加热。
现象:。
结论:.实验二:淀粉的性质实验1.淀粉的水解(1)向一支试管里加入4mL淀粉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试管4-5min。